磁现象和磁场 教案 说课稿 教学设计
磁现象和磁场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情 景 引 入多媒体播放与磁现象有关视频: X 战警片段 影片中的人能控制汽车、枪支等铁质物体,这种技能能用物理科学进行解释吗?学生观看并思考 磁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磁现象进行探究学 习 环 节 一演示图片系列一:指南针的发明和作用现代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磁现象磁带、磁盘、磁卡、电动机、手机、磁悬浮列车、电磁炉请说出下面这些磁体的名字。
前两幅图片:用条形磁铁吸引铁钉、塑料、玻璃等,能吸引小铁钉。
请说出磁铁有什么性质?学生观看大屏幕,体会磁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
阅读课本80页第1、2自然段结合观察以下图片回答问题通过生活中常见情景再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现磁现象的广泛性。
养成细心观察、自主阅学习环节二回顾历史:1731年,英国商人发现雷电后,刀叉具有磁性。
1751年,富兰克林发现莱顿瓶放电可以使缝衣针磁化。
问题:磁现象不仅是磁体之间有,上面现象中出现的磁现象,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多媒体展示: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历程:当时的很多大科学家都反对这种观点。
教师:你认为电和磁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怎么证明电流周围也有磁场的性质?请大家利用已有的实验设备设计实验证明。
(提醒学生注意干电池短接阅读课本电流磁效应的发现过程的物理学史。
小组成员共同合作提炼探、学生尝试设计实验,证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
用小磁针检测磁场的存在先确定好理论方案再进行实验同学进行交流学生观察实验回设置悬念,问而不答,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给下面的物理学史讲解作好铺垫,不至于使学生听课觉得茫然。
做到学生学习有针对性。
利用此次实验的机会,学习环节四地球的磁场10分钟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指南针可以用来辨别方向呢?静止的小磁针总是南北指向,这是在什么磁场的作用下完成的?学生自主阅读回答问题指南针为什么能够指南北?地理的两极与地磁的两极有什么区别?地磁场与哪种磁体的磁场相似?什么是磁偏角?多媒体展示:地磁场图片课堂评价4、展示学生的结果,让学生评价分析地球磁场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地球本来就是一个磁场地理南极在地磁北极附近,地理北极在地磁南极附近条形磁铁候鸟和海龟长途迁徙而不迷失方向、飞鸽传信等等,都是运用地球磁场的知识。
九年级物理《磁现象 磁场》说课稿
初中九年级物理《磁现象磁场》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是九年物理第二十章《电和磁》的第一节《磁现象磁场》。
作为本章的第一节有较多的物理观点,它是后续知识学习的底子,因此,做好学生实行及演示实行,通过实行归纳综合出来物理观点或纪律,是本节的重要特色。
由学生熟习的事物进入物理知识的探究之中,让学生切身履历有关知识的形成历程,造就学生视察题目、提出题目、阐发题目标意识和本领。
本节教学目标:1.知道磁体的吸铁(镍、钴)性。
2.知道磁体的指向性。
3.知道磁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4.知道什么是磁化?5.相识磁征象在一样寻常生存中应用。
6.认识磁感线。
7.知道地磁场重点:⑴初步认识永磁体的磁现象。
⑵知道磁体的吸铁(镍、钴)性。
⑶知道磁体的指向性。
难点:知道磁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磁感线。
二、说教法:新课改注重从自然与生活现象引入总是通过探究寻找规律,然后介绍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由于磁现象在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认识起来不会存在什么大的困难,但它们对磁现象的认识还很肤浅,有的还不统一,所以加强演示实验还是很有必要的。
为此,本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图片、视频)、教师演示与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教学。
同时又采用了“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的多样化教学方式。
对于生活中一些记录磁信息的东西,学生比较新奇,他们见得也不多、不全,我上课时都拿一些磁卡之类的东西展示,学生的兴趣能得到很好地提高,这是个省力又能取得不错效果的方法。
由于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太强,有些探究活动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三、说学法: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阐明历程比效果更紧张。
同时新课改夸大物理学科要注意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法多样化。
我从原来只存眷效果,可否处置处罚上档次习题,变为存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履历,引领学生网络物理征象的相干信息和质料,将抽象的物理观点和纪律变化为鲜活的讲堂探究运动。
开放讲堂教学的空间,把讲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讲堂的主人。
九年级物理《磁现象磁场》教案、教学设计
-组织学生参观磁悬浮列车、磁共振成像等现代化技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围绕磁现象和磁场主题,自主选题、查阅资料、开展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4.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课后作业等多种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解决问题。
(四)课堂练习
1.设计题目: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如判断磁感线的方向、解释生活中磁现象等。
2.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批改与反馈:教师批改学生练习,及时给予反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五)总结归纳
1.知识回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如磁体、磁极、磁场、右手螺旋法则等。
1.教学活动:教师展示磁铁吸附铁钉、指南针指向等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2.提出问题:为什么磁铁能吸附铁钉?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向北方?
3.引发思考: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磁现象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知
1.磁体与磁极:讲解磁体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磁极的性质,如N极和S极,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等途径主动探究磁现象和磁场规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一、教学内容1. 磁现象的初步认识: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磁极的定义。
2. 磁场的概念:磁场的定义,磁场线的基本特点。
3. 磁场的表示方法:磁感线和磁性符号。
4.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磁铁的作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现象,理解磁场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磁场的认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场的概念、磁场线的基本特点,磁场的表示方法。
难点: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磁场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屑、小铁钉、电流表、导线、电池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铅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磁铁吸引铁屑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磁现象的兴趣。
2. 基础知识讲解:讲解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介绍磁极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磁场的概念。
3. 磁场线的画法:利用铁屑和小铁钉,演示磁场线的分布情况,讲解磁场线的基本特点。
4. 磁场表示方法:介绍磁感线和磁性符号的表示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图形表示磁场。
5. 磁场对磁铁的作用:让学生用实验观察磁场对磁铁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
6.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讲解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让学生了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7. 实际应用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磁场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磁现象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磁极的定义2. 磁场磁场的定义磁场线的基本特点3. 磁场的表示方法磁感线磁性符号4.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磁铁的作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磁现象的初步认识。
2. 解释磁场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3. 举例说明磁场对磁铁和电流的作用。
答案:1. 磁现象是指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磁极是磁铁的两个极点,分别是N极和S极。
2. 磁场是存在于磁铁周围的空间区域,磁场线是用来表示磁场分布的线条,磁场对磁铁有吸引和排斥作用,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磁现象+磁场参考教案
《磁现象磁场》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2、过程和方法●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重、难点:●磁场、磁感线的含义。
●知道磁场间的作用。
教学器材:电脑平台、磁体、小磁针教学课时:2时教学过程:一、前测:无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利用航海史引入磁场,我国在磁方面上取得的成就。
进行新课:1.磁现象:(1)磁体吸引钢铁一类物质的现象。
实验:【条形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结论(2)磁极:磁体的两端,吸引能力最强的地方南极(S极)北极(N极)实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结论(3)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实验:【磁化现象】,结论(4)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
展示: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磁场:实验:【把小磁针放在磁体周围】结果:小磁针都发生了偏转(1)结论: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对放入其中的某些物质有力的作用,我们把它叫做磁场。
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磁场的方向。
实验:【把铁屑撒在磁体周围】结果:“小磁针”的排列很有规律,一系列的曲线。
(2)结论:把“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带箭头的曲线表示出来,就可以形象描述出磁场,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
(其方向有N极→S极)磁感线是一种物理模型。
3. 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磁场。
地磁场的N(北)极在地球南极,S(南)极在地球北极(有些偏差)。
4. 达标练习:2道例题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1《磁现象 磁场》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1《磁现象磁场》教案一. 教材分析《磁现象磁场》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磁体的性质、磁场的概念、磁感线的绘制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磁现象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的磁路、电机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实验现象有较强的兴趣,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逐步理解磁场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磁体的性质,能描述磁体的作用。
2.理解磁场的概念,能绘制简单的磁感线。
3.掌握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能解释一些磁现象。
四. 教学重难点1.磁场概念的理解。
2.磁感线的绘制方法。
3.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2.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验演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磁场概念。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实验器材:磁体、铁屑、铁架台、导线等。
3.教学卡片: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磁现象的实验,如磁铁吸引铁钉、指南针指向南北等,引导学生关注磁体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磁场的概念,解释磁场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它存在于磁体周围,并对磁体产生作用。
同时,展示磁感线的绘制方法,让学生初步理解磁场的分布。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尝试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分布。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填空、选择题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理解磁场的概念和磁感线的绘制方法。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磁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磁卡、磁盘等。
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拓展对磁场的认识。
磁现象和磁场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设计(一)整体设计教学分析本节内容多为初中学过的知识,重点是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概念的形成,可以结合演示实验,对初中知识复习概括并从科学与人文两个角度提升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利用文本材料例如“指南针与郑和下西洋”说明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通过“地球磁场与古地质学”,使学生了解“地磁异常”的现象。
应该注意的是,本节内容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教学目标1.了解磁现象。
了解电流磁效应的发现过程,体会奥斯特发现的重要意义。
2.知道磁场的基本特性。
了解地球的磁场。
3.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关注磁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4.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概念的形成。
难点:磁场的物质性和基本性质。
突破:在复习初中知识的基础上,首先形成磁场的概念,以与电场类比的形式使学生形成磁场的概念并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极和电流有力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作用靠磁场传递的性质。
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演示实验,使学生首先在感官上感知磁场的存在,磁场对磁极作用的存在,以及磁场对电流作用的存在。
在复习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磁场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磁场的物质性。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掌握知识。
合作学习为主,利用类比法、实验法、比较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类阅读、讨论。
并引导学生观察了解磁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准备教学媒体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铁架台、线圈、干电池、直导线、大磁针、小磁针若干、PPT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视频片断等。
知识准备磁极、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知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事件1]教学任务: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生活动:引导学生讨论和介绍生活中的有关磁现象利用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提问:同学们都知道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但是茫茫大海中郑和的船队是如何确定方向的呢?(学生回答:指南针)继续提问:指南针是根据什么制成的呢?利用PPT文件展示问题。
磁现象 磁场 说课稿
《磁现象磁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磁现象磁场》,下面我就从教材学情的分析、教法学法教具的选择、教学流程、板书的设计、教学效果的预测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本章的第一节,是本章知识学习的预备阶段,为后面学生建立电磁联系了解电磁现象等提供铺垫。
本节课主要侧重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磁现象,建立起磁场的概念,为学习“电生磁”“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磁生电”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基本具备了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简单的磁现象;2、通过实验认识磁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3、通过实验认识磁场;4、知道磁感线可以用来描述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5、知道地磁场。
过程与方法体会运用实验来研究、感知物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航海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
四、重、难点磁现象磁场这节内容相对简单,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概念及规律的生成上,目的是让学生形成简明的知识脉络,同时培养锻炼学生的能力,渗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回归课堂本位。
五、教法学法教具本节课我在尊重学生思维方式及知识形成过程的前提下,精心设计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开展以学生或问题为中心,以教师引导,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的自主探究式学习。
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废旧物体,如磁铁、铁片、细线、大头针等,从而引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切实感受科学的真实性。
利用课件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学生小组间的互动、讨论、实验等方式,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及规律的生成变为鲜活的课堂探究活动,释放学生心灵,张扬学生个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引入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既感到亲切熟悉,又陌生好奇在新课之前,让学生看了极光一组照片并结合教材谈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磁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从而达成情感目标,在学生情绪高昂之时,提出设问:“古人尚有四大发明,为何我们不能有八大创造,想发明,想创造,现在的我们该怎样做呢。
磁现象和磁场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磁现象和磁场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磁现象,知道磁性、磁极的概念。
2.知道电流的磁效应、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知道地球具有磁性。
(二)过程与方法利用类比法、实验法、比较法使学生通过对磁场的客观认识去理解磁场的客观实在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类比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现砂现象的广泛性二.重点与难点:重点: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概念的形成难点:磁现象的应用三、教具:多媒体、条形磁铁、直导线、小磁针若干、投影仪四、教学过程:(一)引入:介绍生活中的有关磁现象及本章所要研究的内容。
在本章,我们要学习磁现象、磁场的描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以及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知识主线十分清晰。
本章共二个单元。
第一、二、三节为第一单元;第四~第六节为第二单元。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问题]初中学过磁体有几个磁极?[学生答]磁体有两个磁极:南极、北极.[问题]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什么?[学生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问题]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磁极之间是通过什么发生相互作用的?[学生答]磁场.[过渡语]磁场我们在初中就有所了解,从今天我们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它。
(二)新课讲解-----第一节、磁现象和磁场1.磁现象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磁现象”两段,明确以下几个问题:(1)天然磁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什么是永磁体、磁性和磁极?磁体有几个磁极,如何规定的?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说明原因。
A. 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叫磁性。
B. 磁铁的两端部分就是磁铁的磁极。
学生:思考,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分析与解答:A错,带电物体也能吸引轻小物体;永磁体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叫磁性。
B错,如果是一个球形磁体,找不到两端,但也有N、S极;磁性最强的区域就是磁极。
点评:通过是非判断,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
人教版选修3《磁现象和磁场》说课稿
人教版选修3《磁现象和磁场》说课稿一、课程背景人教版选修3《磁现象和磁场》是高中物理课程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磁场的基本概念、磁感线及其性质、磁场中的磁能和磁场中电荷的受力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磁场的形成原理,理解磁场对物体的作用和相互作用规律,为深入理解电磁学和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磁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理解磁感线的作用和特点。
–理解磁场中电荷的受力规律。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磁力和洛伦兹力的概念解决与磁场相关的物理问题。
–能够观察和研究磁场的性质,并进行实验验证。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重点1.磁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磁感线的作用和特点。
3.磁场中电荷的受力规律。
四、教学难点1.磁感线与磁场的关系。
2.磁场中电荷的受力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发学生对磁场的认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接触过磁场吗?磁场有什么特点和作用?2. 理论讲解(30分钟)•介绍磁场的基本概念,包括磁场的定义、单位和性质。
•讲解磁感线的概念和形成原理,并与磁力线进行比较。
•解释磁场中电荷的受力规律,并通过实例演示。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磁场与电场的异同点。
3. 实验探究(4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磁感线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论。
•学生进行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自主设计并进行与磁场相关的实验,提出问题和总结实验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
4. 拓展延伸(30分钟)•给予学生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鼓励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进一步讨论磁场对电荷的作用,并与静电力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思考磁场的应用领域,并展示一些磁场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案例。
5. 归纳总结(1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要点,并提问学生进行回答。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20.1磁现象磁场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
在本节课中,我将以第一人称,向大家分享我的教学经验和设计意图。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直观演示和互动探究相结合的方式,旨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磁场的存在,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磁场的概念,知道磁场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场的基本性质难点:磁场方向的判断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屑、小铁钉、实验桌、白色board学具:每组一份磁铁、铁屑、小铁钉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磁铁吸引铁屑的实验,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磁场的存在。
(2)邀请孩子们上台演示磁铁吸引铁屑的过程,加深他们对磁场现象的认识。
2. 课堂讲解:(1)简要介绍磁场的概念,让孩子们知道磁场是什么。
(2)讲解磁场的基本性质,即磁场的方向和强度。
3. 小组讨论:(1)让孩子们分组讨论磁场的方向和强度,分享他们的发现。
4. 课堂练习:(1)发放学具,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实践,观察磁铁、铁屑和小铁钉的相互作用。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活动重难点:(1)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掌握磁场的基本性质。
(2)教会孩子们如何判断磁场方向。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鼓励孩子们在课后继续探索磁场现象,进行拓展延伸。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它们分别是:1.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中,如何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磁场的存在。
2. 课堂讲解环节中,如何讲解磁场的基本性质。
3. 小组讨论环节中,如何引导孩子们分享他们的发现。
4. 课堂练习环节中,如何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实践,观察磁铁、铁屑和小铁钉的相互作用。
磁现象和磁场教案
磁现象和磁场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磁现象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物体在磁场中表现出的各种特性和现象。
磁场是磁物体周围的一种特殊力场,对于理解和应用磁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教学旨在通过引入磁现象和磁场的概念,使学生了解磁现象的基本特性以及磁场的形成机制和作用规律。
二、教学目标:1.掌握磁现象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了解磁场的概念和形成机制。
3.理解磁场对物体的作用规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清磁现象的分类及其基本特征。
2.理解并运用磁场概念解释磁现象。
3.分析磁场对物体的作用规律。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二、讲授(25分钟)1.磁现象的分类和基本特征(1)介绍磁现象的分类:永磁现象和电磁现象。
(2)介绍磁现象的基本特征:磁性、吸引和排斥、指示。
2.磁场的概念和形成机制(1)引出磁场的概念:磁场是磁体周围的一种力场,具有方向和大小。
(2)引导学生思考:磁场是如何形成的?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出电流和磁体的关系。
(3)解释磁场的形成机制:带电粒子的运动产生电流,电流在周围产生磁场,形成闭合的力线。
(4)示意图展示磁场的形成,理清磁场的方向和大小与力线的关系。
三、拓展(10分钟)通过实验展示磁场的基本特性:1.使用磁铁与铁屑的实验,观察磁铁的吸引力和磁力线。
2.利用电流通过导线形成磁场,通过指南针实验观察磁场的方向和大小。
四、应用(20分钟)1.理解磁场对物体的作用规律:受力方向和大小受磁场影响。
2.探究磁场对具有磁性物体的作用规律:吸引和排斥现象。
五、总结讲评(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六、作业布置(5分钟)完成课后习题册上的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磁现象和磁场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实验环节能够使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对磁现象和磁场的实际理解水平。
知识应用环节的活动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0.1磁现象 磁场说课
《磁现象磁场》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2).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3).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2、过程和方法(1).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2).通过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3).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认识磁场的存在,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知道磁感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的志向。
二、学情分析1、九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强,喜欢动手进行实验;2、能够对磁现象进行实验分析,但概括能力还有一定的欠缺;3、对“场”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抽象思维能力还不足。
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知道磁铁的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什么是磁场、磁感线、地磁场和磁化。
2、教学难点(1).磁场和磁感线的认识。
(2).感知磁场的存在,并理解用磁感线描述磁场分布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1、教法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学生实验探究直接引出磁现象相关的概念;通过转换法和类比法,总结磁场特点的规律;通过巩固知识,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2、学法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积极思考,共同总结磁现象的相关规律,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五、教学媒体和教具1、媒体和教学设计媒体:电子白板,投影,希沃授课助手,班级习题邮箱教学设计:我的整个教学设计总结为三句话,就是:重情境、重探究,重交流。
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与磁有关的各种现象,通过学生的实验探究,自己自主的构建新知,从而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从而体现做物理的活动性和探究物理的趣味性。
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设计
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设计第1篇:《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设计磁现象和磁场教案设计南京九中震旦校区徐文晖【教材分析】“磁现象和磁场”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第三章第一节内容。
在上一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静电场和恒定电流,而磁场和电场都是电磁学的核心内容,对于磁场,可以通过与电场类比进行教学,为本章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作为第一节,学好本节内容,掌握其科学探究的方法,为学生认识磁场,以及磁体与磁体、磁体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作铺垫。
因此,这节课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在学习这节内容之前,学生通过电场的学习,对“场”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初中也学过磁场的一些知识,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但是磁场过于抽象,学生通过高一的学习,已经习惯对看的见摸的着的宏观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学生感性上可能认识不到位。
【教学目标】ν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流的磁效应;2、知道磁场的基本特性,了解地球的磁场;3、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ν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了解电流磁效应的发现过程;2、通过观察和实验,体会磁体与磁体、磁体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3、通过视频等多媒体,认识地磁场。
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获得对科学的亲近感和热爱;2、关注磁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师:第三章,我们就来一起认识磁现象和磁场。
二、讲授新课(一)磁现象教师活动师:最早发现的天然磁石,其中含有主要成分为Fe3O4。
现在使用的磁铁,多是用铁、钴、镍等金属或用某些氧化物制成的,天然此时和人造磁体都叫做永磁体。
展示:条形磁体、马蹄形磁体。
师:不同形状的磁体有什么共同特征?生:磁体都能吸引铁质物质。
师:我们形容一个人的声音很动听,能吸引异性,说这个人的声音很具有磁性。
而磁体能吸引铁质物质的性质,就叫做磁性。
磁体上每个部分磁性都相同吗?生:不同,两端比较强。
师: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
磁现象和磁场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磁现象和磁场重/难点重点:1、让学生搜索日常学生活中有关此现象的用品,及简单的应用原理。
2、通过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电流的磁效应及磁场概念。
难点:磁场的概念(磁场概念比较抽象)。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本节是此章的知识预备阶段,是本章后期学习的基础,是让学生建立学习磁知识兴趣的第一课,也是让学生建立电磁相互联系这一观点很重要的一节课,为以后学习电磁感应等知识提供铺垫。
整节课主要侧重学生对学生活中的一些磁现象的了解。
如我国古代在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学生活中熟悉的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太阳、月亮等)。
难点分析:磁场是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
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处于其中的磁极和电流有力的作用。
磁场是媒介物:磁极间、电流间、磁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学生的。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磁场---地磁场。
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不重合(地磁的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其间存在磁偏角。
突破策略1.磁现象(1)通过介绍人们对磁现象的认识过程和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研究、指南针的发明和作用来认识磁现象。
(2)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和学生活学生产中涉及的磁体(喇叭、磁盘、磁带、磁卡、门吸、电动机、电流表)来形象学生动地认识磁现象。
【多媒体】磁性、磁体、磁极:能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叫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磁体中磁性最强的区域叫磁极。
2.电流的磁效应(1)介绍人类认识电现象和磁现象的过程。
(2)演示奥斯特实验:让学生直观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做实验时可以分为四种情形观察并记录现象:水平电流在小磁针的正上方时,让电流分别由南向北流和由北向南流;水平电流在小磁针的正下方时,让电流分别由南向北和由北向南流。
在认识电流的磁效应的同学时,也为地磁场和通电直导线的磁场的教学埋下伏笔,也可以留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了解电流的磁效应的发现过程,体现物理思想(电与磁有联系)和研究方法(奥斯特实验),认识到奥斯特实验在电磁中的重要意义(打开了电磁的大门),为后来法拉第的研究工作(电能学生磁、磁也可以学生电)奠定了基础。
2024年《磁现象磁场》省优获奖精彩教案公开课
《磁现象磁场》省优获奖精彩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
1.2掌握磁场的性质和磁力线的分布规律。
1.3会用磁场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磁现象。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激发学生对磁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磁场的基本概念。
1.2磁场的性质和磁力线的分布规律。
2.教学难点2.1磁场概念的形成。
2.2磁力线分布规律的探究。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磁现象,如磁铁吸附铁钉、磁悬浮列车等。
1.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这些磁现象有什么了解?它们背后有什么原理?2.探究磁场的基本概念2.1分组实验:让同学们用磁铁和铁钉进行实验,观察磁铁对铁钉的吸引现象。
3.学习磁场的性质3.1通过多媒体展示磁场的性质,如磁场对磁针的偏转、磁力线的分布等。
4.探究磁力线的分布规律4.1分组实验:让同学们用磁铁和铁粉进行实验,观察磁力线的分布。
5.实践应用5.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设备应用了磁场和磁力线的知识?5.2学生回答:磁悬浮列车、硬盘驱动器、电磁炉等。
6.2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磁场和磁力线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意义?四、作业布置1.复习磁场和磁力线的概念。
2.查找生活中应用磁场和磁力线的设备,了解其工作原理。
五、教学反思1.加强对磁场和磁力线概念的理解,避免学生产生误解。
2.在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在小组合作环节,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磁场和磁力线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学习电磁学奠定了基础。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物理。
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
(一)引入
1.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磁现象?它们有什么特点?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磁现象磁场。
(二)磁现象
3.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磁现象基本概念:介绍磁体、磁极、磁化等基本概念,通过实物演示和图片展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
2.磁场概念:讲解磁场的定义,结合磁铁周围铁屑的排列,让学生感知磁场的存在。
3.磁感线:演示磁感线的绘制方法,解释磁感线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磁铁和铁屑实验,了解磁感线的分布特点。
1.磁体:介绍磁体的概念,展示磁体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磁体的特点。
2.磁极:讲解磁极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磁极的性质。
3.磁化:介绍磁化的概念,解释磁化现象,让学生了解磁化过程。
(三)磁场
1.磁场:讲解磁场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感受磁场的存在。
2.磁感线:介绍磁感线的概念,演示如何绘制磁感线,让学生理解磁感线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具备较强的探究欲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磁现象和磁场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1.对磁现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列举出一些磁现象的实例,但可能对磁现象的本质理解不够深入。
2.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力的概念,具备一定的矢量知识,这为学习磁场方向和磁感线提供了基础。
3.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具备一定能力,但可能在磁场方向的判断和磁感线的绘制上存在困难。
磁现象和磁场 教案 说课稿 教学设计
磁现象和磁场一、概述学习内容:整节课主要侧重要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磁现象的了解如我国古代在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生活中熟悉的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太阳、月亮等),故本节课首先应通过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
·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电流磁效应现象和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的教育是学生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观点的重要教学点,是学生在以后学习物理、研究物理问题中应有的一种思想和观点。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磁现象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通过实验了解磁与磁、磁与电的相互作用,掌握电流磁效应现象。
使学生具有普遍联系事物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熟悉了解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及与之有关的自然现象。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工作,收集课外的各种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
2)、在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本节课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还原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参与。
3)、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采用老师与学生双向交流感知现象下的物理规律的普遍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要让学生知道奥斯特的伟大在于揭示电和磁的联系,打开了科学中一个黑暗领域的大门。
也让学生懂得看似简单的物理现象在它发现的最初过程中是如何的艰难。
2)、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观点。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对磁的应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3)、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知识与技能:磁场的基本知识在初中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学生在生活中对磁现象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演示及讲解让同学了解磁场与磁现象。
《磁现象磁场》教案要点[5篇]
《磁现象磁场》教案要点[5篇]第一篇:《磁现象磁场》教案要点《磁现象磁场》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熟练运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灵活运用安培定则判断磁场的方向,列举磁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准确理解磁场是存在磁体或电流周围的一种物质,能对放入其中的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
识别几种常见磁场的分布特点,会画出其磁场的分布。
将电场和磁场的研究方法类比,培养学生结合旧知识创新的能力。
情感:让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体验身边的物理现象并且能够基本运用所学来解释这些现象,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A、安培定则的主要内容:右手握住导线,拇指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四指环绕方向为磁场方向;右手弯曲方向与电流环绕方向一致,拇指指向是磁场方向。
B、磁场的方向:物理学中规定,磁场中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场的方向。
C、磁场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磁体或电流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
其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和电流有力的作用。
D、磁感线的主要特点:从N极出发回到S极形成闭合曲线;不中断、不相交;疏密程度表示磁场强弱;磁感线某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A、安培定则的运用。
B、磁场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
难点:应用安培定则判定电流磁场。
四、教学材料1.教学举例导入材料: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运用了磁场。
揭示材料:磁悬浮列车、磁盘、脑磁图检测强化材料:分析常见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延伸材料:放在磁体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检测材料:画出磁体和电流周围的磁场 2.教学工具磁铁、奥斯特演示实验装置、导线、粉笔、黑板、小磁针。
五、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1.回顾:师:在初中同学们就学习过磁场,学习了磁体的特点,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习了磁体的哪些特性呢,磁体有几个磁极,磁极相互作用规律是什么?生:两个,南极和北极。
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
师:磁体是不是每个部位磁性都一样的,如果不是磁体的磁性是怎样分布的呢?生:磁体各部分强弱不同,磁极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几乎为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幼儿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幼儿为本,注重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下面我将结合实际情况,以第一人称叙述我对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的教案设计。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设置一系列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对磁现象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磁场知识。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磁场的概念、特点及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磁场的概念、特点及应用,学会使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场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难点:磁感线的绘制及磁场方向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屑、实验器材、PPT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报告单等。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磁铁实验,引导学生关注磁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磁场概念:引导学生观察磁铁周围的铁屑分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磁场的存在。
3. 学习磁场特点:通过实验和讨论,使学生了解磁场的方向、强度等特点。
4. 磁感线绘制:教授磁感线的绘制方法,让学生动手绘制磁感线,加深对磁场形象的认识。
5. 磁场应用:介绍磁场的实际应用,如磁悬浮列车、电磁炉等,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磁场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难点:磁感线的绘制及磁场方向的判断。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我会积极拓展延伸,搜集更多的教学资源,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现象和磁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列举磁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关注与磁相关的现代技术发展;2.知道磁场的基本特性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磁体或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3.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
过程与方法利用电场和磁场的类比教学,培养学生的比较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渗透物质的客观性原理。
教学重点磁场的物质性和基本特性。
教学难点磁场的物质性和基本性质。
教学方法类比法、实验法、比较法。
教学用具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小磁针、导线和开关、电源、铁架台、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磁现象的国家。
早在战国末年就有磁铁的记载。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就是其中之一,指南针的发明为世界的航海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现代生活中,利用磁场的仪器或工具随处可见,如我们将要学习的电流表、质谱仪、回旋加速器等。
进人21世纪后,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一日千里,作为新世纪的主人,肩负着民族振兴的重任,希望同学们勤奋学习,为攀登科学高峰打好扎实的基础。
今天,我们首先认识磁场。
[新课教学]一、磁现象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磁现象”两段,明确以下几个问题:问题1天然磁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永磁体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叫磁性。
问题2什么是永磁体、磁性和磁极?磁体有几个磁极,如何规定的?磁性最强的区域就是磁极。
古代人们就发现了天然磁石吸引铁器的现象。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著作已有关于磁石的记载和描述,而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描述的“司南”,人们公认是最早的磁性定向工具。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12世纪初,我国已有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明确记载。
1.磁体人们最早发现的天然磁石的主要成分是Fe3O4。
现在作用的磁铁,多是用铁、钴、镍等金属或用某些氧化物制成的。
天然磁石和人造磁铁都叫做永磁体。
2.磁性磁体都能吸引铁质物体,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3.磁极磁体的各部分磁性强弱不同,磁性最强的区域叫做磁极。
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例如悬吊着的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做南极,又叫S极,指北的磁极叫做北极,又叫N极。
二、电流的磁效应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请你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交流,发表见解。
电荷存在正负、磁体存在两极;电荷间有力的作用,且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磁体间同样有力的作用,且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
电现象和磁现象间的相似是偶然的吗?如果你是一位物理学家,你会怎样认为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问题:问题1:人们是通过那些自然现象,开始形成了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思想?问题2:开始,奥斯特的实验研究均以“失败”告终,为什么?你从中有何启发?问题3:奥斯特是如何发现电流磁效应的?以前的实验为什么会失败?谈谈你的想法。
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实验有何意义,竟使安培、法拉第对奥斯特有如此高的评价?阅读教材,讨论、交流、发表见解。
1.电现象与磁现象的联系电现象与磁现象的相似使我们猜想,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自然界中的磁体总存在着两个磁极,自然界中同样存在两种电荷。
不仅如此,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相似的特征:同名磁极或同一种电荷相互排斥,异名磁极或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731年,一名英国商人发现,雷电过后,他的一箱刀叉竟然有了磁性。
1751年,富兰克林发现莱顿瓶放电可使缝衣针磁化。
但是,也许是由于磁极不可能像电荷那样单独存在,也许是磁体不会对带电体产生直接影响……也许是由于其他原因,直到19世纪初,库仑、托马斯·杨和安培等著名物理学家,都认为电与磁是互不相关的两回事。
不过,在18世纪和19世纪之交,随着对摩擦生热及热机做功等现象认识的深化,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并相互转化的思想,在哲学界和科学界逐渐形成。
深受康德哲学思想影响的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相信,就像电和热、电和光之间存在联系一样,电和磁之间也应该存在着联系。
2.电流的磁效应(1)奥斯特的实验奥斯特的实验研究并非一帆风顺。
当时人们见到的力都沿着物体连线的方向,即所谓“纵向力”。
受这个观念的局限,奥斯特总是把磁针放在导线的延长线上,然而均以失败告终。
1820年4月,在一次讲课中,他偶然地把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一个带玻璃罩的指南针的上方,通电时磁针转动了。
这个现象可能没有引起听众的注意,但却是奥斯特盼望已久的。
(2)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连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同年7月发表论文,宣布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
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的周围能够产生磁场,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为此,安培写道:“奥斯特先生……已经永远把他的名字和一个新纪元联系在一起了。
”法拉第则评论说:“他突然打开了科学中一个黑暗领域的大门,使其充满光明。
”三、磁场1.磁场的来源(1)磁体的周围存在磁场在玻璃板上放两辆小车,小车上各放置一条形磁铁。
通过实验观察到,磁体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且不需要接触就可以发生力的作用。
显然这一力是场力,但磁铁并不带电,不存在电场,它是另一种场──磁场。
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常见的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周围都存在着磁场。
(2)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除磁体周围有磁场外,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电流周围也存在着磁场。
把一条导线平行地放在小磁针的上方,当导线中通入电流,导线下方的小磁针发生转动,说明电流周围的周围也有磁场。
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的周围也存在磁场。
2.磁体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磁场来完成磁体与磁体之间不需要直接接触,就能发生相互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通过磁场来完成的。
电流能够产生磁场,那么电流在磁场中是否受力呢?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照课本图那样,把一段直导线放在磁铁的磁场里,给导线通上电流。
导线发生运动。
磁场不仅对磁极产生力的作用,对电流也产生力的作用。
电流能够产生磁场,而磁场对电流又有力的作用,那么电流和电流之间能否发生力的作用呢?两条平行直导线,通以相同方向的电流时或通以相反方向的电流。
两条平行直导线,当通以相同方向的电流时,它们相互吸引;当通以相反方向的电流时,它们相互排斥。
磁极磁场磁极磁极磁场电流电流磁场电流磁极和磁极间、磁极和电流间、电流和电流间都是通过磁场来传递的。
3.磁场(1)磁场磁体或电流在其周围空间里产生磁场,而磁场对处在它里面的磁极或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
这样,我们对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获得了统一认识,所有这些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来传递的。
存在于磁体或电流周围的,能够传递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特殊物质。
(2)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处于其中的磁极或电流有力的作用。
(3)磁场的物质性虽然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对于我们初学者感到很抽象,其实磁场和电场一样是客观存在的,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
磁场是客观存在的,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
四、地球的磁场思考:悬吊着的磁针为什么会指示南北呢?说明地球的周围有磁场,地磁场对磁针产生了磁场力。
发现磁针能够指向南北,这实际上就是发现了地球的磁场。
指南针的广泛使用,又促进了人们对地球磁场的认识。
1.地磁场地球在地面附近空间产生的磁场,叫做地磁场。
2.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不重合地球的周围存在磁场,地球实际上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也有两个磁极,地磁南极和地磁北极。
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
因此,磁针并非准确地指向南北。
3.磁俯角地磁场的南北极连线与地理的南北极之间有一个偏角,叫做磁偏角。
磁偏角的数值在地球上不同的地点是不同的。
而且,地球的磁极在缓慢地移动,磁偏角也在缓慢地变化。
磁俯角的发现对于科学的发展和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应用都很重要。
4.地磁场的分布特点地磁场的分布大致就像一个条形磁铁外面的磁场。
许多天体和地球一样,也存在着磁场。
如太阳、月亮、火星等都存在磁场。
但它们的磁场有不同的特点。
如火星的磁场不像地球的磁场那样是全球性的,而是局部的。
因此指南针不能在火星上工作。
对天体磁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1.学习了磁现象、磁性和磁极等概念;2.学习了电流的磁效应;3.磁体周围,电流周围都有磁场,磁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4.磁场的基本性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电流有力的作用。
5.了解了地球的磁场及地球磁场的分布特点。
[布置作业]教材第82页“问题与练习”。
板书设计1.磁现象和磁场一、磁现象1.磁体天然磁石和人造磁铁都叫做永磁体。
2.磁性磁体都能吸引铁质物体,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3.磁极磁体的各部分磁性强弱不同,磁性最强的区域叫做磁极。
二、电流的磁效应1.电现象与磁现象的联系2.电流的磁效应(1)奥斯特的实验(2)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的周围能够产生磁场,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三、磁场1.磁场的来源(1)磁体的周围存在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常见的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周围都存在着磁场。
(2)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的周围也存在磁场。
2.磁体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磁场来完成磁极和磁极间、磁极和电流间、电流和电流间都是通过磁场来传递的。
3.磁场(1)磁场存在于磁体或电流周围的,能够传递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特殊物质。
(2)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处于其中的磁极或电流有力的作用。
(3)磁场的物质性磁场是客观存在的,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
四、地球的磁场1.地磁场地球在地面附近空间产生的磁场,叫做地磁场。
2.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不重合3.磁俯角地磁场的南北极连线与地理的南北极之间有一个偏角,叫做磁偏角。
4.地磁场的分布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