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基本识别
急诊科常见心电图识别
急诊科中常见心电图异常的处理原则
快速识别:准 确识别心电图 异常判断病情
严重程度
紧急处理:根 据病情严重程 度采取相应的 紧急处理措施
及时通知:及 时通知相关科 室进行多学科
协作
持续监测:对 患者进行持续 监测观察病情
变化
制定方案:根 据病情变化制 定相应的治疗
方案
患者教育:对 患者进行健康 教育提高其自
心律失常等
异常心电图的 特点:ST段抬 高、ST段压低、 QRS波群异常、
T波异常等
异常心电图的 诊断:根据心 电图的特点和 临床症状进行
诊断
异常心电图的治 疗:根据诊断结 果进行相应的治 疗如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手术
治疗等
心肌梗死心电图的识别与诊断
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ST段抬 高超过0.1mV持续时间超过20 分钟
心肌梗死的治疗:溶栓、抗 凝、抗血小板聚集等
心肌梗死心电图的特征:ST 段抬高T波倒置
心肌梗死的预后:早期诊断和 治疗可以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心律失常心电图的识别与诊断
添加标题
心律失常类型:包括 窦性心律失常、房性 心律失常、室性心律
失常等
添加标题
心电图特征:不同心律 失常类型的心电图特征 不同如窦性心律失常表 现为P波消失房性心律 失常表现为P波异常室 性心律失常表现为QRS
我管理能力
心电图在急救中的指导作用
快速诊断:心电图可以快速诊断出心脏疾病为急救提供依据 指导治疗:心电图可以指导急救人员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电复律等 评估病情:心电图可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为急救提供参考 监测病情:心电图可以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为急救提供实时信息
心电图在病情评估中的意义
正常心电图波形的解读与识别
正常心电图波形的解读与识别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通过记录心肌电活动变化而得到的一种图形记录。
正常心电图波形的解读与识别对于评估心脏健康和诊断心脏疾病至关重要。
在正常心电图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系列特征明显的波形。
1. 正常心电图的标准导联常用的心电图标准导联有12导联,包括I、II、III、aVR、aVL、aVF、V1-V6。
这些导联可同时或分别对心脏进行观察,并提供全面的心脏电活动信息。
2. P波P波代表心房除极过程,正常心电图中的P波通常呈现正常形态,宽度小于0.12秒,高度不超过2.5mm,并且在所有导联上形态应该一致。
P波的异常形态可能表明心房除极过程异常,如房性异位心律、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
3. QRS波群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极过程,具有更大的振幅和更长的持续时间。
正常QRS波群通常呈现三相形态,并且持续时间在0.06秒至0.1秒之间。
不同导联上的QRS波形应高度一致。
QRS波群变异可能表明心室除极过程异常,如束支传导阻滞、心室肥厚或室性异位心律。
4. ST段和T波ST段是从QRS波群结束到T波开始的水平段。
正常情况下,ST段应该是等电位的,即与基线平行。
T波代表心室再极化过程,通常是正向的。
ST段抬高或压低以及T波倒置可能表明心肌缺血或其他心肌病变。
5. QT间期QT间期从QRS波群的开始到T波结束的时间。
正常QT间期的长短与心率有关,一般认为0.36秒至0.44秒是正常范围。
QT间期延长可能与心室复极异常有关,如药物引起的QT间期延长或遗传性长QT综合征。
6. 心率和心律正常心电图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相邻两个R波的时间间隔来确定心率。
正常成人的静息心率通常在60-100次/分钟之间。
心律通常是规则的。
心率过缓或过快以及心律失常可能是心脏疾病的指标。
7. 微小波形除了以上主要波形以外,正常心电图中还可能出现一些微小波形,如U波、房性少波或房室交界区折返波。
心电图的识别
重症医学科
心电图
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
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 的曲线图形。
1、心电图记录纸
方格中每一条细竖线相隔1mm,每一条细横线也 是相隔1mm,它们围成了1mm见方的小格。粗 线是每五个小格一条,每条粗线之间相隔就是 5mm,横竖粗线又构成了大方格。心电图记录纸 是按照国际规定的标准速度移动的,移动速度为 25mm/s,也就是说横向的每个小细格代表0.04s; 每两条粗线之间的距离就是代表0.2s。国际上对 记录心电图时的外加电压也是有规定的,即外加 1mV电压时,基线就应该准确地抬高10个小格, 也就是说,每个小横格表示0.1mV,而每个大格 就表示0.5mV,每两个大格就代表了这1mV。
2、心电图上的各种波形
一次心动周期就会在心电图上记录出一系 列地高低宽窄不同的波形。包括P波、 QRS波群、T波和(无)u波。
3、各个波形之间的等电位线
每个波形之间都有一定时间的记录是在等 电位线上的,分别被称作P-R间期、S-T段 和Q-T间期,它们也都有着各自存在的意义。
P波
最先出现的一个振幅不高的圆钝波形,它 记录的是窦房结激动的右、左心房的激动。 因为窦房结位于右心房,心房的激动先由 它开始,所以P波的前半部分记录的是右心 房的激动,中间部分记录的是左、右心房 的共同激动,而后部则代表左心房的激动。 除了aVR导联外,P波基本都是直立的,肢 体导联中P波的高度多不超过0.25mV,胸 前导联中直立的P波高度不应超过0.15mV。 正常的P波的宽度也不应超过0.11s。
QRS波群
继P波之后出现的一个狭窄但振幅高的波群。 由q波(有或无)、R波和S波组成。它代 表着兴奋从房室结发出先后通过房室束、 左右束支和纤细的浦肯野纤维进入心肌细 胞,刺激心室的收缩,因此可以将其看作 是心室收缩的开始的心电图表现。
心电图有关知识点总结
心电图有关知识点总结一、心脏电生理学基础知识1. 心脏的电生理活动人体心脏是由心脏肌肉组织构成,心脏肌细胞具有自律兴奋性、传导性和可兴奋性。
心脏的电生理活动主要包括兴奋传导过程、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心脏肌肉的收缩与舒张等。
2. 心脏电活动的来源心脏的电活动主要由窦房结、房室结、His束和心室肌细胞四部分组成,并由这些组成传导系统组成心脏的传导系统。
二、心电图的概念和原理1. 心电图的概念心电图是一种用来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无创诊断方法。
通过将心脏电活动转化为图形,用以评估心脏的功能及诊断心脏疾病。
通常通过电极将心脏的电信号转化为实时的图像来显示。
2. 心电图的原理心电图的记录原理是利用一定数量的电极粘贴在患者的身体表面,电极感受到的心脏电信号被放大并记录下来。
记录的信号通过一定的仪器转换为图像,并由医生来解读。
三、心电图的图形识别1. 心电图的形态心电图通常由P波、PR间期、QRS波群、ST段和T波组成。
P波代表心房去极化、QRS波代表心室去极化、ST段和T波代表心室收极化。
2. 心电图的基本识别通过观察P波、QRS波和T波的形态、幅度和时间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心电图的正常与异常。
3. 心电图的异常波形常见的心电图异常包括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心室颤动等。
这些异常波形通常代表着心脏疾病的存在。
四、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和诊断意义1. 心电图在心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心电图作为一种无创诊断方法,在心脏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心电图可以评估心脏节律的规律性,检测心脏肥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病变。
2. 心电图在急救中的应用心电图在心脏急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心脏骤停的急救中,通过心电图可以及时评估心脏活动,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
3. 心电图在心脏病患者的长期监测中的应用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进行定期的心电图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心电图还可以用于监测心脏瓣膜疾病、心脏电生理异常等。
常见心电图的识别及处理
近2小格
正常的QRS波群时间为: 0.06 ~ 0.1s
(1格半--2格半)
QRS波群:补充说明
• 若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常代表心室出问题。
• 心脏泵血靠的就是心室,而QRS波就是心室活动的 表现,心房出问题不会马上出人命,但心室会, 一份ECG若连异常的QRS波都找不到,说明心跳已 经停止了。
房扑:P波消失,代之以振幅相同大小相等的F波(锯 齿状或者波浪状); R-R间期相等; QRS波一般不增宽
房扑治疗: ➢ 电复律 ➢ 药物复律:胺典酮 ➢ 介入治疗:射频消融
房颤: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f波 (纤颤波);R-R间期绝对不等;QRS波一般不增宽
房颤的治疗:
➢ 减慢快速的心室率:洋地黄类药物; 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 剂
P-R间期
Ⅱ房室传导阻滞:P-P 间期规则,但每个P波后面不一定都有QRS波出现
P波 P波
P波
P波
P波
QRS脱落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各不相等;P-P与R-R间期各有其固定的频率
处理:对二度二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安置起搏器,特 别是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起搏器心电图
钉样信号
室性早搏:提前发生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间大于0.12s T波的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其前无P波
QRS波群
T波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
Q-T间期:指从QRS波群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间,反映心室去 极与心室复极的总时间
U波:代表心室肌的激后电位。 在T波之后0.02 ~ 0.04s出现,方向与T波一致
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形态
➢新月型 ➢弓背型 ➢斜直型 ➢墓碑型 ➢巨大R型
急性心肌梗死的处理: ➢ 立即停止一切活动,绝对卧床休息 ➢ 氧气吸入,心电监护 ➢ 开通至少2路静脉通路(避开右侧上肢打留置针) ➢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 溶栓或介入治疗
常见心电图的基本识别
注:
Q波是QRS波中第一个向下的波, 它后面跟着的是R波。Q波常常 缺如。如果一个QRS波中有出 现在Q波之前的任何向上的波, 则它不是Q波。只要有Q波,它 总是QRS综合波的第一个波。 向上的R波之后是一个向下的S 波。 整个QRS波代表的是心室收缩 的电活动。
在P.V.C.之后有一 个代偿性间歇, 这个期间心脏处 于电静止状态
四、室上性心动过速
• 阵发性房性心动 过速和阵发性结 性心动过速均起 源于心室之上, 统称为室上性心 动过速
心肌梗塞
传统上所说的心肌梗塞包括局 部缺血、损伤和梗塞
1、局部缺血是指与
正常相比,冠状动脉 的血液供应减少。T
波倒置是局部缺血的 特征性表现。
加压(A增加V电
压)肢体导联
• aVL(left)——左上肢 • aVR(right)——右上肢 • aVF(foot)——左下肢
号外:aVF最容易反映左心室下壁 的心肌缺血
肢体导联平行于病人胸 部的平面——(额面) 胸导联将病人身体分为 上下两半——(横断面)
每个肢体导联从不同的角度记录 心脏活动,每个导联(I、II、 III、AVR、AVL、AVF)是同一心 脏活动的不同视图。
下壁梗塞是由于右或左冠状 动脉的分枝阻塞所造成。
右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回旋枝 冠状动脉左前降枝
血清钾对心电图的影响
T波是钾的“小房子”哦!
钾高
房子高
钾低
房子低
高钾:P波低平,QRS波群增宽,T波高尖 低钾:T波低平或倒置,并有U波增 (P波逐渐低平,严重时,P波难以辨认) 高。失钾越严重U波越明显。
心电图的基本识别
心电图的基本识别前言心电图(简称ECG)是一种记录心脏电活动的诊断图谱,是临床医生判断心脏疾病和异常的关键工具。
学习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对于医学生和医护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介绍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和临床应用。
心电图的构成和基本原理心电图是诊断心脏疾病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
它包含三个部分:1.P波:表示心房收缩产生的心电信号。
2.QRS波复合体:表示心室收缩产生的心电信号。
3.ST段和T波:表示心室恢复、准备下一次收缩的心电信号。
心脏收缩的过程中,产生的电信号会被记录在心电图上,医生可以通过观察心电图上的各种波形来判断心脏的健康状态。
常见的心电图异常心电图异常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情况,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心电图异常: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是一种心律失常,其心电图表现为无规则的振荡波形。
这种异常会导致心脏不规律的收缩,增加血栓和中风风险。
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心室扑动的心电图异常,是由于心脏传导系统的某部分受损所致。
这种情况下,心房和心室之间的信号传输会中断,导致心室跳动的速度减慢。
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一种心脏血液供应不足的状态,其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或ST段上升。
这种异常可能预示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死亡)的发生。
心室颤动心室颤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其心电图表现为杂乱无章的波形。
这种异常可能导致心脏立即停止跳动,需要紧急医疗抢救。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心电图在医学上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出几个主要的应用场景:1.诊断心脏疾病和异常。
2.监测心脏疾病的治疗效果。
3.预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死亡风险。
4.引导介入性心脏手术的治疗方案。
心电图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诊断和判断心脏健康状况。
在医学上有广泛的应用。
了解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对于医学生和医护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心电图的基本解读和临床意义
心电图的基本解读和临床意义一、心电图(ECG)的基本解读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工具,通过记录心脏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电活动,反映出心脏的构造和功能。
下面将介绍心电图的基本解读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ECG结果。
1. P波:P波代表心房收缩(atrial depolarization),通常为正向波峰,代表着正常的窦性激动;若P波消失或异常,则可能存在房颤、传导阻滞等异常情况。
2. QRS波群:QRS波群反映了心室肌收缩(ventricular depolarization)过程。
其中Q波表示左室前壁或右室侧壁异常;R波是一个正向极大值,代表正常左室除极;S波则代表对应区域离开针对测导联方向作左偏运动的未除极区域。
3. ST段:ST段位于QRS波群结束和T波开始之间,在ECG中揭示了部分复极化过程。
ST段可提供关于心肌缺血或损伤的重要信息。
当ST段呈现抬高、压低或呈水平线时,可能提示心肌供血不足。
4. T波:T波代表心室肌复极(ventricular repolarization)的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T波应与QRS电位呈相反的方向。
若T波倒置或异常高尖,则可能存在电解质紊乱、缺血等异常现象。
二、心电图的临床意义心电图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病变和评估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
以下是心电图在临床上的一些常见应用:1. 诊断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疾病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等重要原因之一。
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等改变可以提示患者是否存在相关冠状动脉血液供应不足或缺血情况。
2. 监测药物治疗效果:某些药物对心电图有特定影响,如抗心律失常药物对QT间期延长有影响。
通过监测ECG,可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以保证治疗效果。
3. 评估心脏肥厚病变:心电图可以显示左室肥厚、右室肥厚、心室壁运动异常等情况。
这对于疑似患有心脏肥厚的患者进行初步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4. 分析心律失常:ECG可以帮助医生分析和诊断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心电图的基本识别
心肌梗死
• 缺血型T波 • 损伤型ST段 • 坏死型Q波(病理性Q波) • 心肌酶学改变及血清肌钙
蛋白增高
2024/6/15
谢谢!
2024/6/15
• 2.QRS波群前后无相关P波。 • 3.代偿间期多完全。
2024/6/15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
• 1.房室分离。 • 2.心室夺获波和室性融合
波。 • 3.QRS>0.14s。
2024/6/15
心房颤动(房颤)
• 1.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形 态、间距及振幅均绝对不 规则的心房颤动波f波。
• 2.心房f波频率在350-600 次/min.
心电图的基本识别
定义
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 产生的电活动
心电图临床意义
• (一)识别各种心律失常 • (二)辅助诊断心房、心室肥大 • (三)反映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 (四)心电监护 • (五)了解药物的疗效及对心肌的影响 • (六)辅助诊断电解质代谢紊乱
心脏的传导系统
心脏活动的全过程
• 抬高:V1-V3不超过0.3mv,V4V6和肢体导联均不应超过0.1mv.
2024/6/15
房性期前收缩(房早)
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
不同。 • 3.P’-R间期≥0.12s。 • 4.P’波后紧跟着的QRS波群
一般与窦性心律者相似。 • 5.代偿间歇不完全。
• 3.心室率绝对不规整(R-R 间期不等)
• 4.QRS波其形态和振幅与 窦性基本相同或呈室内差 异性传导图形。
2024/6/15
心室颤动(室颤)
• 心室颤动是一种快速、致 命性心律失常,心室完全 失去收缩能力。
正常心电图波形的识别与解读方法
正常心电图波形的识别与解读方法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测量身体表面的心电信号来识别和评估心脏的功能状况。
在正常的心电图中,有一些常见的波形,包括P波、QRS波群和T波。
本文将介绍正常心电图波形的识别与解读方法。
1. P波识别与解读P波代表心房收缩,通常为正常心电图中最先出现的波形。
P波应该是有规则的、定形的、形态单一的波形。
一般情况下,P波应该是呈正向的、呈圆顶形的,并且持续时间正常范围在0.08秒到0.10秒之间。
2. QRS波群识别与解读QRS波群代表心室的收缩,通常是心电图中最大的波形。
QRS波群包括Q波、R波和S波。
正常心电图中的QRS波群应当是有规则、定形、形态单一的波群。
Q 波通常是较小且较窄的波形,R波是最高的波峰,S波是紧随R波的较小波形。
3. T波识别与解读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化,它的识别与解读在心电图的分析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T波应该是有规则、定形、形态单一的波形。
在正常的心电图中,T波常常与QRS波群的方向一致,具有正向或负向的振幅。
4. 心率的计算在阅读心电图时,计算心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心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心脏搏动的次数。
常用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心电图上相邻两个R波之间的时间间隔来计算心率。
一种简便的方法是使用300除以相邻两个R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以毫秒为单位)来计算心率。
5. 心电图的正常变异正常的心电图波形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被称为正常变异。
这些差异可能包括波形的振幅、方向、持续时间等。
在阅读心电图时,需要了解这些正常变异,以便正确解读波形。
6. 心电图的异常波形识别除了正常的波形变异之外,心电图中还可能出现一些异常波形。
这些波形可能与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或药物反应等因素有关。
异常的波形包括但不限于ST段抬高或压低、ST段与T波的倒置、ST段缺损、宽QRS波群、室性早搏等。
对于这些异常波形,需要进一步分析和对比以确定具体原因。
ICU常见心电图识别
⑷ ST段
与基线处于同一水平 可轻微偏移:
下移:任一导联< 0.05mV 抬高:(呈上斜型抬高) V1、V2<0.3mV V3 < 0.5mV V4~V6及肢导< 0.1mV
示意图
⑸ T波
① 形态: 与QRS主波方向一致 胸导联特点: V1~V3倒置或直立 ( V 1 ~ V 3 直立, V 4 ~ V 6 不可再倒置) V4~V6直立
1.持续监测心率和心律。 2.观察是否有P波脱落,P波是否规则出现、
形态、高度和宽度有无异常。 3.观察QRS波形是否正常,有无“漏搏”。 4.观察ST段有无抬高或者降低。 5.观察T波是否正常。 6.注意有无异常波形出现。
1.窦性停搏 规则的P-P间距中突然出现P波脱落, 形成长P-P间距,且长P-P间距与正常间距不成 倍数关系。
12.二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 恒定,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
1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P波与QRS毫无关系, 各自保持自身节律,心房率高于心室律,常伴 有交界性或室性逸搏。
5. 心房颤动
⑴ P波消失,代以大小、形态、间距不 等 的“ f ”波, “ f ”波频率350~600 次/分; ⑵ R-R间期绝对不等; ⑶ QRS呈室上性。
心房颤动
Ⅱ
V1
平均室(房)率=60/平均R-R(f-f)
6.室性早搏
⑴ 提前出现的形态怪异的QRS-T波群 QRS时间≥0.12s
⑵ QRS波群前后无相关P波
ECG
⑵ P-R间期
P-R间期在 0.12~0.20s
示意图
⑶ QRS波群
① 形态: Ⅰ、Ⅲ 主波向上(qR, qRs, Rs或R型) aVR 主波向下(Qr或QS型) V1、V2 呈 rS 型; V3、V4 呈 RS 型 V5、V6 主波向上(qR, qRs, Rs或R型) V1~V6 R/S逐渐减小 ② 时间:0.06~0.10s 正常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临床心电图的 基本知识
几个概念
1、除极 2、极化状态 3、复极
1、除极 心肌细胞在静止状态时,细胞膜外为正电荷,膜内为负电荷。 当受到电刺激时,细胞内部变为正电荷,并沿着一定的方向扩展。 细胞内部由负电荷变为正电荷的过程叫除极。
• 当心肌细胞内除极的正波向正的电极(皮肤)移动时,在心电图上就记录下一个正向(向上的)波 。
• 心房内有潜在的异位起博点,任何一个都能以75次/min的速率接任“代理市长”(起博活动) • 但在紧急或病理情况下,一个异位心房起博点能突然以150~250次/min的极快速率激动!
• 同样道理,房室结、心室也存在异位起博点,在血液(氧)供应不好或者紧急情况下,异位起博点 能以150~250次/min极快速率激动!
心率快速估算法
• >100次/min的速率叫窦性心动过速 • <60次/min的速率叫窦性心动过缓
• 问题:如何判断为窦性心律?
1、窦性心律一定是由窦房结发出来的! 2、窦性心律一定有P波 3、P波在II、III、aVF直立,在aVR倒置
(在电轴篇详细讲解)
窦性心律
1、P波规律出现,后面跟有QRS波群,P-P间隔相等。II、III、avF导联P波直立。 通常P 波的振幅在II 导联和V1导联最高,
• 胸前导联的电极总是正极,向电极运动的除极波在心电图上描记为一个正(向上)的波。 • 胸导联后方一般认为是负极
• 记住一个概念: 横断面
• 一、理解以下心电生理
•
1 速率
•
2 节律
•
3 心电轴
•
4 心脏肥大 阻滞*
•
5 心肌梗塞
• 二、如何看心电图?
我们的目标
第二节 心电图图形描绘
心电图波形、波段的命名及测量
R 心脏除、复极与心电图关系示意图
(二)心电图导联
标准导联共包括12个导联 6个肢体导联 6个胸导联
1、肢体导联:包括肢体导联I、II、III及加压肢体导联aVR、aVL、aVF。
肢体导联
• I : 左上肢(+) 右上肢(-) • II : 左下肢(+) 右上肢(-) • III : 左下肢(+) 左上肢(-)
2、心率在60-100次/分,心率高于100次/分称窦性心动过速,心率低于60次/分时称窦性心动过缓 ,
二、节律
• 心脏的正常节律是有规律的 换句话:正常节律就是各种同类波距离相等
复习心脏传导系统:
窦房结(p)
结间束
房室结(PR段)
心室(QRS)
左右束支
房室束
• 窦房结发出规律的冲动,导致心房收缩(P波)。 • 当心房除极的兴奋通过房室结时,有一个停留间歇,约1/10s, 心电图上表现为平坦的一条基线(
• 1.2室性早搏 • 特点: • 1、提早出现一个宽大畸形的QRS-T波群,
• • 2、QRS前面无相应QRS时限>0.12s(3小格)的P波,T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 • 3、常有完全的代偿间歇
1.3(房室)交界性早搏 1、QRS波与窦性者略有变异,因为交界区的激动也能同时逆行上传达心房,所以QRS波前会产生一个逆行P’波,
• 除极进展波就是:正电荷的移动波
2、极化状态 除极完毕时,心肌细胞膜内带正电荷,膜外为负电荷,此时称为极化状态
3、复极过程 简言之:复极就是回到原来的状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临床心电图
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示意图
(一)心电图各波段的 组成(3波3期)
1、P波 2、P-R间期 3、QRS波群 4、ST段 5、T波 6、Q-T间期
• II导联是手术中较常用的导联,能够较好显示P波,但QRS波显示稍差,可发现左心室下壁的心肌缺 血。
加压(A增加V电压)肢体导联
• aVL(left)——左上肢 • aVR(right)——右上肢 • aVF(foot)——左下肢 号外:aVF最容易反映左心室下壁的心肌缺血
肢 体与 导其 联六 的轴 导关 联系 轴
• 每个肢体导联从不同角度记录心电变化,电活动不变,而导联的电极时刻在变,所以每个角度记录 的图形并不一样
• 记住一个概念: 额面
2、胸前导联与电极的位置
• V1 (心房) 、V2(房室结) 右胸导联 • V3、V4 对着室间隔 • V5(左心室)、V6 左胸导联
• 一般来说,前胸皮肤导联均为正极,患者的背面是负极。
PR段)。 • 房室结激动后将电冲动下传到左右束支。
• 左右束支迅速传到两个心室,使之同时除极收缩(QRS波)! • 心室复极是产生T波
• 当心脏有疾患时,或者在非紧急的情况下,异位起博点(代理市长)偶尔发出一个电冲动,心电图上 就记录了一个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 因为冠状动脉或者心肌疾患等原因,正常的心律会被打乱,而出现心律失常。
一、速率
• 1、窦房结位于右心房的后壁; • 2、正常情况下,窦房结决定了心博速率。它发出规律的冲动,导致心房收缩,描记了P波。 • 窦房结是“市长”(正常心脏起博点) • 3、如果正常的起博机制不能发挥作用时,心脏其他部位就可能会取代窦房结成为起博点,我们称
之为“代理市长” • 4、代理市长在心电图上又叫“异位起博点”
• 分类:
a房性早博
• 1、期前收缩(早博) b室性早博 c 结性早博
• 2、逸博与窦性停博
• 3、快速节律 a 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室性)
•
b 心房纤颤 心房扑动
•
c 心室纤颤 心室扑动
• 4、无规律节律
窦性心律失常、游走心律
• 1.1房性早搏 • 特点: • 1、提前出现一个变异的P’波,与正常P波不同。 • 2、QRS波不变形,P’-R>0.12s; • 3、代偿间歇常不完全。
• 复习: • 1、窦房结是正常起博点,它决定了心博速率。这样的心电图叫“窦性心电图” • 2、在紧急情况下,心房内、房室结、心室内潜在的异位起博点就会取而代之。 • 补充:异位兴奋灶的出现可能提示心脏疾患
一个RR间期大格(5小格)数 心率
•
•1
300
•2
150
•3
100
•4
75
•5
60
•6
50
•
P’-R<0.12s 2、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二、阵发性心动过速 • 来源:由异位起博点连续快速发出电冲动而形成
• 1、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
• 2、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
• 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2.1、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