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层制反思与现代学校管理理念建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层制反思与现代学校管理理念建构

【摘要】在政府转型的背景下,建立现代学校管理

制度刻不容缓。受特定历史环境制约,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实行的是科层制管理模式,反思科层制管理的利弊,从学校管理需要合乎教育目的、对学校评价的综合性和学校管理的开放性等现代学校管理理念特征出发,探索以人为本、全员参与、校本管理、结构创新、公正价值观等现代学校管理理念的基本内涵,对于构建现代学校管理理念,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科层制现代学校管理理念

成功管理,决定于多重因素,其中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得到被管理者的认同尤为重要。学校管理理念受到诸多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可能超越社会环境而自成体系,需要随环境的改变与时俱进。我国中小学校管理理念,带有显著的时代烙印,反思传统的科层制管理,是树立现代学校管理理念的重要前提。

一、科层制对传统学校管理的影响

现代学校管理是指学校适应社会转型的要求,使学校教育与现代社会发展同步。从传统管理迈向现代管理,要求学校管理者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理论,对学校实施全面科学管理。

在中国社会进入全面转型的新历史时期,学校作为实现各方教育改革理想的交汇点,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要求学校组织不断变革和创新,以便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这首先需要对传统学校管理体制的反思。

作为开放系统,变革学校管理体制是一项经常性活动,是学校的基本生存方式。我国中小学管理体制经历了多次演变,虽然采取过多种管理形式,但总体上定格于校长负责制。尽管其内涵一再变化,但多年来,人们公认我国教育管理体制长期存在着政府“统得过死”的弊端,对学校管理体制反思的焦点之一是对科层制的批判。

科层制最初由马克斯?韦伯提出,他认为科层制是有意识的创造,是对工业社会中大型而复杂的组织进行行政管理的最有效手段,它是城市化、工业化和劳动分工的产物。彼得?布劳和马歇尔?梅耶根据韦伯理想类型的观点,将科层制结构的主要特征概括为:(1)把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需的日常工作,作为正式的职责分配到每个工作岗位;(2)所有岗位的组织遵循等级制度原则,每个职员都受到高一级职员的控制和监督;(3)组织活动是由一些固定不变的抽象规则体系来控制的;(4)理想的官员要以严格排除私人感情的精神去处理公务;(5)在科层组织中就业的人员必须在技术素质上合乎要求,而且不能被随意解雇;(6)从纯粹技术的观点看,规范的科层化行政,可以使组织达到最高效率。

相对于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科层制是一种高效、理性的组织管理模式,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理论上说,科层制的组织形式能够达到高度的效能,实践上看,科层化也是现代化组织的必然选择,在世界范围内各种经济、政治、社会组织中广泛普及,科层化程度甚至成为衡量一个组织现代化水平的最重要根据。

20世纪60年代起,不少学校组织研究者和教育管理者

开始运用科层制相关理论解释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科层制广泛地渗透到教育领域,学校管理越来越明显地出现科层制特征。科层管理对学校管理产生了积极影响,利用科层制理论,人们在教育系统中建立起明确分工的管理体系,并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赋予教育行政明确的职责和权力,通过在学校内部建立完善的教育组织网络,按一定标准使职能部门之间形成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工作程序。

二、中小学校科层制管理的哲学反思

长期以来,强调政府作用是我国中小学管理体制运行的基础,并由此逐步形成计划集中于国家、政府直接行政的管理制度安排。这一管理体制下,国家以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是办学主体,学校依照国家或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办学行事。这一管理体制突出的是政府的行政约束作用,相对于其产生的时代适应了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求,有着一定的合理性。表现为:一、能在较短的时间内,

集中有限资源,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最大程度有效促进国家综合实力快速增长;二、与时代背景相对应,这种高度集中、层次清晰的管理体制,对于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政策实施效率较为有利;三、区分严密的等级管理,可以有效保持上下一致,提高管理效率。总之,从纯技术角度看,科层式教育管理模式是一种效率极高的管理形式,在专业化、制度化、精确性和任务明确性、纪律严格性、活动连续性等方面,都有利于学校管理功能和效率的提高。

但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校组织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为实现教育目标,学校必须把握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但是,全球化、知识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局面的形成,使得学校管理活动的“边界条件”愈发模糊,以理性为根本信念和手段的科层制理论,对许多现象很难再有有效解释,科层式学校管理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难以做出快速反应,管理层与被管理层的对立现象时有出现;科层制的单向“命令――服从”关系阻碍学校成员主体精神的发挥;科层制所隐含的“程序至上”准则抑制着教职工的创造性;官本位思想与泛行政化带来的形式主义泛滥等,都说明科层制存在着不足。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世界性的公共部门改革运动,人们对学校科层制和管理的批判呼声也日渐高涨。

对我国学校科层管理模式的反思应当有一个理性、建设

性的立场,必须反对因其存在的不足而简单地对其做片面地、不合理判断的立场。我们应该看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这是市场化、工业化、民主化、法制化的发展阶段,科层制的理性精神不是过多,而是太少。我们既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科层制的做法,也不能简单地对科层制加以全面否定批判,而必须依据我国的社会发展阶段予以具体研究、分析,处理好补课与创新、继承与超越的关系。”因此,在

承认我国学校科层制带来组织的僵化、非人格化问题的同时,我们不能把学校管理中的一切问题都视为由科层制而来,甚至还要看到一些问题可能恰恰是科层制要素的缺失所造成的,否则我们对传统的学科管理体制的反思就可能走入歧途,从而无助于树立正确的现代科学管理理念。

三、现代学校管理理念的建构(一)现代学校

管理理念的基本内涵

管理理念是对管理的权力分配、管理职能的配置、权力主体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的总和。学校管理理念是对学校管理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管理思想观念和管理哲学观点,是学校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学校管理价值取向与追求,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学校管理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现代学校管理概念是对学校管理本质特征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确切而简明的说明,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