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材分析-最新学习文档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材分析-最新学习文档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测量土地面积的常用单位。

由于这两个面积单位比较大,不容易建立表象,所以《标准(2019)》将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从第一学段调整到了第二学段。

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面积及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本单元则是以此为基础,唤起学生已有的相关经验,通过经历从实例到表象建立的过程,初步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表象。

依托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挖掘丰富的现实世界中的相关问题作为学习素材,开展适当、有效地操作活动,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推理、表达等活动中,积累丰富的直观经验和生活经验,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一)、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公顷和平方千米在社会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但由于这两个面积单位太大,不容易直接建立表象。

所以教材特别注意了选取学生较为熟悉或标志性的场景作为学习素材。

例如,在公顷的认识中选择了鸟巢的占地面积,在平方千米的认识时,选择了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练习中,则有故宫、颐和园、教室以及部分省、自治区的面积等材料,以帮助学生将土地面积单位的学习与日常生活建立联系。

(二)、依托学生的学习经验,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完善面积单位体系对学生而言,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面积单位。

为了更有利于学生认识这两个面积单位,教材除了在例题材料的生活化选择之外,还强调了学习者经验的唤起与应用,突出了经验的链接价值。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知识内容的呈现过程中,通过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的描述,唤醒学生面积单位学习的经验,有意识引导学生从以前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学习中汲取有价值的经验,为新的面积单位学习服务,体现了数学学习的连续性与衔接性。

(三)、开展有效的实践操作活动,促进土地面积单位直观表象的形成从本节内容的目标定位来看,引导学生建立起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初步表象是一个重要任务。

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材分析

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初步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观念,联系实际体会它们大致是多大,在头脑里留下比较清楚的印象;结合土地面积计算,应用平方米与公顷、平方米与平方千米间的进率,感受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能方便地表达土地的大小,从而体会土地的面积;整理先后教学的全部面积单位,组织新的认知结构,合理地应用面积单位。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教材分析
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大面积的土地。在三年级(下册)教学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这些单位比较适用于计量物体表面、平面图形以及小块土地的面积。如果用于计量面积很大的土地,则很不方便,因此需要公顷和平方千米。
本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 = 10 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经历观察、想像、发现、交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万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5、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了解公顷,感知1公顷的大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感知1公顷的大小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教材安排照片和文字说明的意图,要激发学习热情、引起学习心向、营造学习氛围。首先是这些旅游景点、著名建筑都是学生比较熟悉而且非常向往的,学生的兴趣由此产生。其次是例1的素材都以公顷为单位,例2的素材都以平方千米为单位,什么是1公顷?1平方千米是多大?为什么用公顷和平方千米作单位?学生会很自然地想到这些问题,并有解决这些疑问的迫切愿望。这时,兴趣从对景物的喜爱转移到数学内容上,注意力集中到对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上,例题的教学就有了良好的开端。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材分析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材分析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测量土地面积的常用单位。

由于这两个面积单位比较大,不容易建立表象,所以?标准〔2022〕?将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从第一学段调整到了第二学段。

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面积及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并可以进展简单的单位换算。

本单元那么是以此为根底,唤起学生已有的相关经历,通过经历从实例到表象建立的过程,初步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表象。

依托学生已有的知识根底,挖掘丰富的现实世界中的相关问题作为学习素材,开展适当、有效地操作活动,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推理、表达等活动中,积累丰富的直观经历和生活经历,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开展空间观念,进步应用意识。

〔一〕、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严密联络,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公顷和平方千米在社会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的生活经历。

但由于这两个面积单位太大,不容易直接建立表象。

所以教材特别注意了选取学生较为熟悉或标志性的场景作为学习素材。

例如,在公顷的认识中选择了鸟巢的占地面积,在平方千米的认识时,选择了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练习中,那么有故宫、颐和园、教室以及部分省、自治区的面积等材料,以帮助学生将土地面积单位的学习与日常生活建立联络。

〔二〕、依托学生的学习经历,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络,完善面积单位体系对学生而言,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面积单位。

为了更有利于学生认识这两个面积单位,教材除了在例题材料的生活化选择之外,还强调了学习者经历的唤起与应用,突出了经历的链接价值。

这一点主要表达在知识内容的呈现过程中,通过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的描绘,唤醒学生面积单位学习的经历,有意识引导学生从以前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学习中汲取有价值的经历,为新的面积单位学习效劳,表达了数学学习的连续性与衔接性。

〔三〕、开展有效的理论操作活动,促进土地面积单位直观表象的形成从本节内容的目的定位来看,引导学生建立起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初步表象是一个重要任务。

《公顷与平方千米》教学设计优秀4篇

《公顷与平方千米》教学设计优秀4篇

《公顷与平方千米》教学设计优秀4篇《公顷与平方千米》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有多大,并且知道它们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笔计算、动脑筋想、自学等过程,掌握本课的知识重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学,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对于公顷、平方千米概念的理解。

2、教学难点:公顷、平方千米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师:我们都学过了哪些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谁能说一说这些面积单位的含义?谁能描述一下它们的大小?[设计意图:复习学习过的常用的面积单位,包括各个面积单位的概念以及描述它们的大小,引起学生的认知迁移,为本课新知的获取做好必要的铺垫。

]二、由实际应用引入新知1、认识1公顷。

(1)师:测量哪些物体的表面会用到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作单位?学生可能回答:测量像橡皮这样比较小的物体时,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测量像课桌面这样稍大一点的物体时,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测量像黑板这样面积较大的物体时,用平方米作单位。

师:可是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物体的表面都能用这三个面积单位来表示,例如师:要测量体育场或更大场地的面积用平方米作单位合适吗?(太小了)怎么办?[设计意图:学生由于实际测量的需要,认识到1平方米太小了,产生了学习大一点的面积单位的愿望。

此时,学习的需要是由学生自身产生的,有了自身愿望,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比较好。

]师:这时,需要引进更大的面积单位,1公顷。

1公顷到底有多大呢?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请同学们计算一下,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0000平方米)你是怎样算的?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即:100×100=10000(平方米)(2)师:你知道1公顷有多大吗?(3)先请学生说一说,若学生说的不到位,师介绍:同学们都知道1平方米有多大,1公顷就有10000个1平方米那样大。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知识讲解 认识平方千米以及平方千米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知识讲解 认识平方千米以及平方千米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
认识平方千米以及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问题导入找出下面文字中使用的面积单位。

(教材17页例9)
过程讲解
1.理解图意
上面的四幅画面分别展示了四处美丽的自然景观,并配有文字说明及数据,使用的面积单位是平方千米。

2.认识平方千米
测量或计量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平方千米是较大的面积单位,可以写成km2。

3. 1平方千米的大小
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4.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
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1000×1000 =1000000(平方米),所以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000000里面有100个10000,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顷,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归纳总结
1.平方千米是比公顷还大的面积单位。

2.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误区警示
【误区】填空:1.8平方千米=(18000)平方米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没有掌握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错解改正 1800000
温馨提示
平方千米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00。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

第八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材分析

第八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材分析

第八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材分析概述第八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是小学数学课本中的一部分,主要讲解了关于面积单位的概念和换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这两个面积单位进行换算。

本文将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该单元的教材进行分析。

教材内容本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面积单位的概念介绍:首先,教材会对面积单位的概念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面积是用来描述平面内的大小的。

然后,重点介绍了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并给出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计算示例的练习:在教材中,会给出一些计算示例,通过这些示例,学生能够学会如何使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进行面积的换算。

教材中会详细解答每一个计算示例,并给出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3. 实际问题的应用:除了计算示例,教材还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实际问题可能涉及到土地面积、农田面积等,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学生要能够正确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面积单位的概念,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

2. 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方法:学生要能够正确运用换算关系,将面积从公顷换算为平方千米,或者从平方千米换算为公顷。

3. 能够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进行面积计算:学生要能够根据给定的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进行面积的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 演示法:教师通过黑板、幻灯片等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通过演示,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这两个概念,并能够在解题时模仿演示的方法进行计算。

2. 练习法: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计算示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认识平方千米与公顷》 说课稿

《认识平方千米与公顷》 说课稿

《认识平方千米与公顷》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认识平方千米与公顷》。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认识平方千米与公顷》是小学数学教材中面积单位认识的重要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较小的面积单位,对面积的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

而平方千米和公顷是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用于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如城市面积、国土面积等。

这两个面积单位的引入,有助于学生完善对面积单位体系的认识,提高对较大面积的估算和度量能力。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编排,注重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感受平方千米和公顷的大小,建立清晰的表象,同时也注重与已学面积单位的对比和换算,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些常见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和面积的计算。

但是,对于较大的面积单位,如平方千米和公顷,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较少,缺乏直观的感受和认识。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这两个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此外,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还相对较弱。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自主探索和发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知道平方千米和公顷是计量较大土地面积的单位,了解 1 平方千米和 1 公顷的实际大小。

(2)掌握平方千米、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想象、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

(2)在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珍惜土地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数学教案一、引言本教案是针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一数学课程的教学准备。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并学习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应用。

二、教学目标•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互换关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计量单位进行计算三、教学内容本课将涵盖以下内容:1.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定义和互换关系2.带有实际应用的练习题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们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并简单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讲解首先通过黑板或幻灯片给学生们清晰地介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定义和互换关系。

提醒学生们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们理解这些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 练习在学生们理解完定义和互换关系后,可以给出一些带有实际应用的练习题,例如:1.一个学校占地面积为12公顷,换算成平方千米是多少?2.某城市的行政区域面积为650平方千米,换算成公顷是多少?3.如果一片林地面积为2500公顷,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在练习中,引导学生们注意题目中单位的变化,并理解这些单位在实际中的应用。

4. 总结让学生们回忆本次课所学的知识内容,并在课堂上讲解出学习到的重点知识。

这将有助于加深学生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助于增强学生们的自信。

五、教学效果评估在课堂练习中观察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并收集他们的答题结果与解题思路。

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合理调整课堂节奏,并为后续教学计划提供借鉴。

六、结语通过本教案,相信老师能够更好地准备和展开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这门数学课程的教学。

希望学生们通过本次课程能够加深对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一重要概念的理解,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版五年级上册《公顷与平方千米》教案

小学数学版五年级上册《公顷与平方千米》教案

数学新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公顷与平方千米》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使大家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学会测量土地面积,知道1公顷有多大。

2.使大家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单位换算。

•方法与过程:1.通过阅读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交流的能力。

2.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接受新的知识的能力。

2.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引导大家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每个事物。

教学重点: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具准备:挂图、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进程: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2.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作业。

二、思考与探索1.同学们回忆我们是怎么描述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这三个面积单位的嘛?2.3.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就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4.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000000平方米,也就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5. 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①让我们来算算看,我们学校的操场面积大约有多少公顷?100×50=5000平方米两个操场才1公顷。

②让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

(每边7个学生大约10米长)推想一下看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10000÷100=100(个)让学生讨论后,进行说明。

③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面积大约40公顷,两个半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千米。

(再次感受1平方千米人大小)6.比较5000平方米、20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都化成平方米做单位。

20公顷=20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20公顷>5000平方米三、练习与应用1.1公顷=10000平方米 15公顷=15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00平方千米=10000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5平方千米=500公顷1平方千米=100公顷 10公顷=0.1平方千米 60公顷=0.6平方千米2.找底和高,说公式,计算,单位换算,集体评议。

苏教版数学五上《公顷、平方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五上《公顷、平方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公顷与平方千米》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军田中心小学的王赛群老师,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公顷和平方千米》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过程等三个方面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公顷和平方千米》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公顷和平方千米是在学习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联系生活实际需要,在已学的面积单位的基础上学习的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

主要让学生理解1公顷表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1平方千米表示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对于学生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1、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面积概念。

2、认识和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体会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大小。

掌握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3、使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本课的重点是:掌握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难点是: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概念。

二、说教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课教学内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思考和参与的教学模式,采取讨论法和探究法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愉四个环节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我会就地取材,拿起身边几个实物问学生它的面积大约是()平方分米,用以激活已有的数学经验。

从而复习学过的面积单位。

接着提示课题。

表示一些较大的面积,如土地面积、森林面积、沙漠的面积等等,常常会用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它们是公顷和平方千米。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1公顷到底有多大?“公顷”和“平方米”之间到底有怎样的联系?让学生看书并讨论交流。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换算关系。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求解。

教学重点1.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实际问题的求解。

教学难点实际问题的求解。

教学过程1. 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1.引入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如果我们要计算一个足球场的面积,应该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呢?2.讲解概念介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并分别与平方米和平方公里进行比较。

•公顷:1公顷=1万平方米•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1百万平方米3.课堂练习请同学们尝试将以下面积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表示:•5000平方米•2平方千米2. 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关系1.引入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一块土地的面积是5000平方米,要想买下这块地,需要多少公顷?多少平方千米?2.讲解转换讲解如何将公顷转换成平方千米,以及如何将平方千米转换成公顷。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转换:1平方千米=100公顷3.课堂练习请同学们尝试将以下面积进行转换:•2000平方千米•50000公顷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求解1.引入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小明要打造一个10公顷的生态公园,该如何计算他需要的土地面积?2.解决问题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展示自己的答案并讲解解题思路。

4. 总结与归纳让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公顷和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千米有什么换算关系?•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后练习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习题:1.将面积100000平方米表示为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形式。

2.将50公顷表示为平方千米的形式。

3.小明要建造一座占地面积为0.5平方千米的公园,该公园需要多少公顷的土地?总结通过本次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换算关系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同学们也通过各种习题和课堂练习加强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认识平方千米》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认识平方千米》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认识平方千米》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平方千米》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的一单元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平方千米的概念,掌握面积单位千米、公顷、平方米之间的换算方法,以及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概念和换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但平方千米作为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对于学生来说还是相对陌生的,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平方千米的概念,了解平方千米与公顷、平方米之间的换算方法,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方千米的概念及其与公顷、平方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2.难点:平方千米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平方千米的概念。

2.操作教学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增强对平方千米概念的理解。

3.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平方千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平方千米模型、公顷模型、平方米模型、PPT等。

2.学具:学生手册、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场景,如公园、操场、农田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场景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场景面积单位可能不同,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平方千米。

2.呈现(10分钟)介绍平方千米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平方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等于一千米乘一千米。

通过PPT展示平方千米与公顷、平方米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掌握换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利用教具模型进行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的换算操作。

《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说课稿

《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说课稿

《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说课稿《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说课稿南明区花果园第三小学周芳一、说教学内容本节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常见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学习这个内容有利于学生合理的使用面积单位,为后面学习做好准备二、说教材分析《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大面积的土地。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这些单位比较适用于计量物体表面、平面图形以及小块土地的面积。

如果用于计量面积很大的土地,则很不方便,因此需要公顷和平方千米。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熟悉建筑渗透模型思想方法初步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面积概念,联系实际体会它们大致是多大,在头脑里留下比较清楚的印象;应用平方米与公顷、平方千米与公顷间的进率,感受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能方便地表达土地的大小,从而体会土地的面积;整理先后教学的全部面积单位,组织新的认知结构,合理地应用面积单位。

二、说学情分析公顷和平方千米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基础上进行进行教学的,它的教学难点在于体会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由于公顷与平方千米这两个面积单位不容易亲身体验,因此在他们的头脑中还是基于想象的基础。

而在教学平方千米时,学生理解的难度更大,公顷这个面积单位已经够大了,再加上平方千米,学生更是缺乏平方千米知识的了解。

学生在头脑中这样的面积单位,是需要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积累表象认识。

一个正确的教学概念,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需要他们慢慢去体会。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思维能力,认知发展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材分析-学习文档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材分析-学习文档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材分析公顷和平方千米是测量土地面积的常用单位,在社会生活中被广泛采用。

学生在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之前,已经在三年级下册有了面积及常用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的认识基础,在图形面积的认识方法和直观表象建立上已积累了丰富的基本活动经验。

本单元内容是在进一步巩固面积认识的基础上,完善面积单位体系,帮助学生建立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为学生解决生活中关于土地面积的实际问题提供支持。

(一)学习材料的选择充分贴近生活公顷和平方千米是测量土地面积的常用单位,在社会生活中被广泛采用。

但对于学生来说,在生活中直接接触到的机会并不多。

为了妥善解决这一矛盾,教材特别注意了选取学生较为熟悉或标志性的场景作为学习素材。

例如,在公顷的认识中选择了鸟巢的占地面积,在平方千米的认识时,选择了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练习中,则有故宫、颐和园、教室以及部分省、自治区的面积等材料,以帮助学生将土地面积单位的学习与日常生活建立联系。

(二)学习过程的设计强调经验链接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面积单位。

为了更有利于学生认识这两个面积单位,教材除在例题材料的生活化选择之外,还在两个方面强调了学习者经验的唤起与应用,突出了经验的链接价值。

一是在知识内容的呈现过程中,通过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的描述,唤醒学生面积单位学习的经验,有意识引导学生从以前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学习中汲取有价值的经验,为新的面积单位学习服务,体现了教材编写的连续性与衔接性。

二是在学习行为的设计上,除了引导学生用观察、想象等方式学习之外,提出了许多通过实践活动进行体验的要求,有意识引导学生积累起丰富的实践经验。

如第34页做一做、第36页练习六中的第1题测量并计算操场的面积,第9题调查所在省或自治区或直辖市的面积等。

(三)学习结果的定位重视表象形成从本节内容的目标定位来看,引导学生建立起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初步表象是一个重要任务。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一、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测量土地时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知道并理解公顷、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经历从实例到表象建立的过程,丰富直观经验,初步形成1公顷的表象。

二、内容分析:公顷和平方千米属于土地面积常用的单位,分别安排了两个例题对公顷和平方千米进行教学。

这两个面积单位比较大,不容易建立表象,学生生活中直接接触的机会并不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材注意选取了学生熟悉和标志性的场景作为学习素材,帮助学生将土地面积单位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建立联系。

在学习过程中强调经验链接,唤起学生的原有经验和应用价值。

在学习结果上,引导学生建立起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初步表象是重要任务。

三、教学设想:1、从生活问题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土地的面积是经验化的学习内容,学生对其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如上学期学习的面积和生活中的房屋面积、操场面积等等,但学生接触到和感受清晰的都是相对较小的面积,可以在回忆和调动原有知识经验后,出示相对较大的面积单位,让学生辨析填空,从而发现以往的面积单位不够用了,形成认知冲突,教师顺其自然引出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从而使学生印象深刻。

2、唤起学习经验,激活学生学习方法的意识[S3] 。

在学习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过程中,使学生回忆以往在学习面积单位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学习的,帮助学生建构起这两个面积单位的表象,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方法的能力。

3、实践活动设计,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

由于公顷和平方千米是较大的面积单位,学生建立表象比较困难,在教学课本的同时,还要设计充分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检验,通过三个环节:观察想象——实地测量——调查研究。

四、课时安排:4课时(2节授课、1节实践、1节复检)五、教学过程:《公顷的认识》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使学生了解测量土地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知道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结合实例,使学生形成1公顷的初步表象。

五年级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

五年级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推想过程,加深对面积单位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推想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推想过程。

教学流程:一、复习与思考1.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2.做下面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推想的。

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13平方米=()平方分米 4200平方分米=()平方米3.实践操作:让学生直接测量课桌的长、宽,计算出面积,再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1)学生测量课桌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测量结果可以保留整厘米)求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保留整百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2)学生列式计算。

(抽两名学生演板)(3)学生讨论由平方厘米换算成平方分米推理过程。

(100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数里面有多少个100平方厘米,就是多少平方分米。

)二、探究新知1.师出示ppt课件:公顷平方千米师:我们学会通过测量来计算课桌桌面的面积,那么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幅图,体育场面积的应该怎样测量呢?(这个体育场大吗?如果用我们原来学过的面积单位来计量,方便吗?)师:大家说得都很好,在测量体育场地、土地等物体的面积时,我们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教师讲述:(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谁能算一算1公顷是多少平方米呢?(结合学生回答进行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2)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数学教案一、教材分析《公顷和平方千米》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共分为四个小节,主要介绍了面积的计算方法和面积单位的换算。

本单元的内容紧密联系着生活实际,学生们容易接受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了解和掌握面积的概念;(2)能够熟练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3)能够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方法。

2.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地应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能够熟练地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精神。

三、教学内容1.面积的概念2.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3.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方法四、教学方法1.听、说、读、写相结合;2.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相结合;3.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通过图片展示不同平面图形的图片,让学生自己用刻度尺测量并计算出每个图形的面积,引出面积的概念。

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引导:1.你们都晓得“面积”是什么吗?2.你们能说出你家的每个房间有多大吗?3.你们学过什么平面图形?其次,通过抛出以下问题引出如何计算图形面积:﹣如何计算一个规则图形的面积?例如:正方形、长方形。

﹣如何计算一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例如:三角形、梯形和平行四边形。

二、详解1.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等方式,给予该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教师应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图形,让学生边看边学。

2.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方法在面积的计算方法部分结束后,教师将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定义和换算方法等内容介绍,来帮助学生对各种面积单位的了解和综合运用。

三、练习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人或三人。

让每组自己选择一个平面图形进行面积计算,并在活动结束时向全班展示其计算过程和结果等内容。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每个小组选用不同的图形再次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各类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材分析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材分析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材分析前言《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一本针对小学数学的教材,该教材由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在该教材中,公顷和平方千米是被介绍的一个数学概念。

本文将对该教材进行分析,从内容、难度、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述。

内容介绍在《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材中,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一个新的数学概念。

该教材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动画和实际数值比对,向学生介绍了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这些图片和动画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此外,该教材还适当引入了其他数学概念,如小数和分数,扩大了学生的数学视野。

同时,该教材分别从生活中的例子和虚构的情景出发,讲述了公顷和平方千米在各方面的应用,如地理、农业、建筑等等。

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概念的重要性,也激发学生对各个领域的兴趣和好奇心,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

难度评估从难度方面讲,该教材是适合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学生使用的。

该教材在内容上很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是在一些计算题上会稍微有一些挑战性,例如计算一个田地的面积等。

此外,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例如小数和分数的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的知识点。

总体而言,该教材的难度适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掌握新知识。

教学效果分析该教材采用了先看图解,再学习计算的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感受到数学的美妙。

同时,该教材将对概念的讲解与数学计算的练习相结合,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自行安排练习和巩固知识的时间,从而弥补教材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该教材还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活动和题目,例如田地面积实测练习、画各种图形等,这样能使学生在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这些活动和题目也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测量土地面积的常用单位。

由于这两个面积单位比较大,不容易建立表象,所以《标准(2019)》将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从第一学段调整到了第二学段。

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面积及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本单元则是以此为基础,唤起学生已有的相关经验,通过经历从实例到表象建立的过程,初步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表象。

依托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挖掘丰富的现实世界中的相关问题作为学习素材,开展适当、有效地操作活动,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推理、表达等活动中,积累丰富的直观经验和生活经验,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一)、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公顷和平方千米在社会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但由于这两个面积单位太大,不容易直接建立表象。

所以教材特别注意了选取学生较为熟悉或标志性的场景作为学习素材。

例如,在公顷的认识中选择了鸟巢的占地面积,在平方千米的认识时,选择了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练习中,则有故宫、颐和园、教室以及部分省、自治区的面积等材料,以帮助学生将土地面积单位的学习与日常生活建立联系。

(二)、依托学生的学习经验,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完善面积单位体系对学生而言,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面积单位。

为了更有利于学生认识这两个面积单位,教材除了在例题材料的生活化选择之外,还强调了学习者经验的唤起与应用,突出了经验的链接价值。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知识内容的呈现过程中,通过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的描述,唤醒学生面积单位学习的经验,有意识引导学生从以前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学习中汲取有价值的经验,为新的面积单位学习服务,体现了数学学习的连续性与衔接性。

(三)、开展有效的实践操作活动,促进土地面积单位直观表象的形成从本节内容的目标定位来看,引导学生建立起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初步表象是一个重要任务。

为此,教材采取了多种措施,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应面积单位的表象。

例如,在建立1公顷的表象时,呈现了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的描述,设计了实践活动操场上测量100平方米的正方形,单元小结中呈现了200个50平方米的教室面积大约是1公顷的描述等,为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服务。

例1的教学内容为:认识公顷。

由于公顷这个面积单位太大,不容易直接建立表象,所以教材从学生比较熟悉的鸟巢引入,从而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公顷是一个很大的面积单位。

接下来,教材又从3个方面对公顷进行了刻画:一是正方形表征,通过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来表征1公顷,体现了面积单位研究方式的延续性。

二是根据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00平方米得到1公顷=10000平方米,从而使学生将公顷与平方米之间建立起联系;三是通过呈现400米跑道围成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使学生建立起1公顷的直观表象。

三种方式,既有数理层面的联结,又有直观形象的支撑。

此外,做一做中测量活动的设计与编排,使学生先建立起100平方米的直观表象,在此基础上再来推算1公顷,也为学生准确建立1公顷的表象提供了间接经验的支持。

例2的教学内容为:认识平方千米。

教材是以学生熟悉的我国领土面积引出平方千米,强化平方千米是一个比公顷更大的土地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

接下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教材的编排呈现了三种方式:一是语言描述,以正方形表征1平方千米,即:边长是1 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二是沟通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之间的关系。

由于学生已经历了探究公顷和平方米之间关系的过程,此处可以放手让学生调动已有经验进行自主探究,不过由于学生还没有10001000的运算经验,教师可以适时给予相应的帮助,也可以通过使用计算器解决运算中的困难。

三是以天安门广场和鸟巢等直观场景描述1平方千米。

前两种方式侧重引导学生从数理层面上理解平方千米及其与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关系。

第三种方式则需结合更多的实例,帮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从而更好地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

教学重点:感知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大小,掌握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表象。

重难点突破:(一)、选择贴近生活的学习素材,有助于学生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适用范围土地面积是一个相当生活化的内容,学生对此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比如学校的操场面积、校园的占地面积等等,但学生能够接触和感受到的是一些相对较小的土地面积,一般用平方米作单位表示即可。

在此基础上,呈现一个相对较大的土地面积(如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占地面积,我国领土总面积等),请学生尝试判断,使其发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

因为在表示较大的土地面积时,用平方米作单位显然不太合适,那么用怎样的面积单位表示才比较合适呢?随之引出相对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唤起相关的学习经验,有助于学生建构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表象在引导学生理解和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表象的过程中,可以提示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理解1平方米、1平方分米以及1平方厘米的探究经验。

学生过往的经验是以正方形的面积为表征来描述面积单位的。

以此为基础,分别以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和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来表征公顷和平方千米,学生更容易理解。

此外,通过计算相应的正方形面积,沟通公顷和平方千米与平方米的关系,也为学生初步建构起1公顷和1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的表象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设计有效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公顷平方千米是两个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建立表象比较困难。

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是基本途径。

教学中,可以组织如下三类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1.测量类活动。

结合学习过程,测量教室面积或到校园,甚至到校外测量某一土地的面积(如教材做一做那样,测量一个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让学生直观感知1公顷的大小,为更好地建立1公顷表象服务。

而在1平方千米的实践活动中,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徒步远足类的活动,体验大小,积累经验。

2.观察想象类活动。

呈现学生熟悉的实物场景图,并且告知相应的占地面积数据,想象相应的建筑物的大小,并与相应的面积数据联系起来,为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积累感性经验。

3.调查类活动。

结合学习过程,可布置学生去调查一些土地的面积,从而积累起丰富的感性经验,为更好地理解面积单位1公顷1平方千米提供帮助。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