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兰州五十五中邢彦颖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3、以河流地貌为例,学会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比较法、分析法、讨论法。
2、通过探究与实验,分析河流地貌的成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发展变化既有内部条件,也有外部条件。
教学重点:
1、河谷的演变过程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
2、不同类型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
教学难点:
1、区分河流侵蚀的三种形式。
2、理解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洪积扇形成模拟实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内力和外力)
内力作用中的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使得地表趋于高低不平,如本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外力作用将会把内力作用塑造的高低不平进行再塑造,本节以生活中最常见的“河流地貌的形成”为例,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过度:河流对地貌的塑造,主要包括侵蚀形成的地貌(河谷)和堆积形成的地貌(平原),首先探究河流侵蚀地貌。
一、河流侵蚀地貌
出示地图:长江(我国第一,世界第三长河)展示上、中、下游河段河谷地貌景观,
活动:通过比较,描述各河段河谷特点及形状。
谷壁陡峭,河谷深窄成V型——河道弯曲河谷拓宽成U型——河谷宽展成槽型
过渡:上中下游河谷的形状,基本可以反映河流侵蚀地貌的发育过程。以下我们逐一探究各河段河谷地貌的形成。
1、V型谷的形成——河谷发育初期
模拟实验:(瓶水代表已汇聚于初期河谷的拥有丰富重力势能的河水,倾斜纸盒中的沙堆代表初期河床,注意小红旗和流水的相互位置)
活动:1)、在河流发育初期,河谷明显出现向哪些方向的侵蚀作用
(介绍概念:下蚀,溯源侵蚀)
2)、根据实验,V型谷是怎样形成的?
3)、在溯源侵蚀的作用下,河谷还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过渡:V型谷形成后,经过下蚀,河流落差变小,下蚀减弱,进入到河流发育的中期,由于地表岩石软硬等其他原因,河流会发生波状弯曲,此时河谷又将如何发育呢
2、U型谷的形成——河流发育的中期
活动:1)、读弯道侵蚀堆积演示,分析凹岸会如何变化?凸岸发生怎样的变化?
2)、读全河道侵蚀演示,分析整个河谷受到向什么方向的侵蚀?河流和河谷发生怎样的变化?
过渡:可见,发育中期河流将不断弯曲,河道将被不断拓宽,最终河谷将成什么形状呢?
3、槽型谷的形成——河谷发育成熟期
思考:河流发育的成熟期,经过侧蚀不断地宽展,河谷最终形成什么形状?
过度:经过侵蚀,侵蚀物质被河流搬运,当河流搬运能力减弱,则泥沙被沉积下来,形成河流堆积地貌,最典型的便是冲积平原。下面探究河流堆积地貌。
二、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
1、洪积扇及洪积—冲积平原
实验:山口冲(洪)积扇(细沙代表河流搬运的砾石和泥沙)
活动:1)、实验观察:桌面流沙流向,桌面流沙堆积形状,分析堆积原因2)、根据实验,描述洪积扇的形成过程。洪积扇出现在什么位置?
3)、水流速度越快,能搬运的越重,冲积扇物质颗粒的怎样分布?
2、河漫滩及河漫滩平原
课件演示:凸岸堆积——河流(下蚀)改道——河漫滩废弃
活动:1)、河漫滩是怎样形成的,应该出现在在哪些河段?
2)、河漫滩是如何被废弃的?
3、河口三角洲
1)、阅读教材P79页第三段,归纳三角洲形成的基本条件
2)、结合材料,分析黄河三角洲扩展快的原因
课堂练习:
小结:图片总结
作业布置:
1、查阅雅丹地貌的资料,了解风蚀地貌的形成。
2、查阅黄土高原的资料,了解风力堆积地貌的形成。板书设计
河流地貌发育
上游中游下游
侵蚀V型谷U型谷槽型谷
地貌下蚀、溯源侵蚀侧蚀侧蚀
搬
运
堆积洪积扇河漫滩三角洲地貌冲积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