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泰富案例分析培训资料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第五讲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第五讲](https://img.taocdn.com/s3/m/e76aacbb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1c.png)
股票。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 发布个人声明说,中信
富需要澳元和欧元。而为了 锁定美元开支的成本,
潜在的最大风险,没有被正 确的估计到。在随后的
进行有关外汇交易,张立宪 连同财务总监周志贤已
泰富目前正在澳大利亚建一 个铁矿石项目,为了支
中信泰富签订了一些外汇合 约。但是,这些外汇合
添加标题
高出近 4 倍,为近年来上市 公司投资衍生工具亏损
添加标题
项目汇率风险,该公司自 2007年底起签订了多份累
添加标题
率大幅下跌,此项亏损将达 其净资产600亿港元的
添加标题
最严重的事件。
公告一出,市场哗然,投资 者纷纷抛售该公司
付从澳大利亚和欧洲购买的 设备和原材料,中信泰
约的签订,没有经过合理的 授权,而且这些合约中
案例材料:事件的经过
添加标题
2008年10月20日上午,中 信泰富突然停牌,下
添加标题
计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名 义金额的总数达到94亿
添加标题
近1/4,比2004年新加坡中 航油集团5亿美元的亏损
添加标题
午5时发布盈利预警公告称, 为对冲澳大利亚铁矿
添加标题
澳元之巨。由于2008年9月 之后,澳元对美元的汇
具的风险,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内部控制。
案例材料: 公司简介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Citic Pacific Ltd,简 称“中信泰富”,港交所:0267,OTCBB: CTPCY)于1990 年在香港注册成立, 2007 年10 月17日
,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最大股东为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司, 其业务以基建为主,包括基础设施、能源项 目、环保项目、航空以及电讯业务。
中信泰富案例分析
![中信泰富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28983b5a8102d276a22f53.png)
LOGO
知识扩展
对于跨国经营企业 而言,如果拥有外 汇债务,未来需要 购入外汇(如本案 例中信泰富需要支 付澳元从澳大利亚 购买设备),可以 采取的锁定成本的 方法有:
远期市场合约
期货市场合约
货币市场合约
期权市场合约
远期合约(Forward Contracts) 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确定时 间,按照约定的价格、约定的交易 方式买卖约定数量的某种资产的合 约
牛 市
中 移 动 股 票 牛 市 熊 市 对 比 分 析
综合收益:10+11+12+13=46
熊 市
பைடு நூலகம்
综合损失:10+2-10-20-30-40-(.................)=无底洞
这种累计期权合约,对 于客户来讲收益是有限的, 但损失是无限的。因此是 高风险产品。这就像是一 场赌博。一旦碰上熊市, 亏损就是巨大的,就像是 一个无底洞。一般投 资人若信息拥有量较少, 都比较容易陷入投机陷阱。
合约对于行使期权的约定
行使价 终止条件 跌价处理
银行向客 户提供低 于股票现 价5%~10% 的行使价
当股价上升 超过现价 3%~5%时, 合约就自行 终止
当股价跌破行使价时, 投资者必须按合约行 使价继续买入股份, 而且此时有些银行会 要求客户购买双倍甚 至多倍合约数量的股 票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港交所:0267)于1990年在香港 注册成立,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综合型控股公司, 并为恒生指数成份股之一。 中信泰富的前身泰富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 1986年通过新景丰公司而获得上市地位。同年2月,泰富发 行2.7亿新股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使 中信(香港集团)持有泰富64.7%股权。自此,泰富成为中信 子公司。 而后, 中信(香港集团) 通过百富勤把部分泰富股份 配售出,使中信(香港集团) 对泰富的持股量下降至49% 。 1991年泰富正式易名为中信泰富。1991年9月, 中信 泰富与李嘉诚、郭鹤年等合组财团收购恒昌企业(大昌贸 易行) ,其中中信泰富占恒昌企业36% 权益。 1992年1月,中信泰富向其余股东收购剩余的64% 恒昌 企业股份, 实现全面收购。
中信泰富巨亏案例分析
![中信泰富巨亏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eb55d249649b6648d74774.png)
中信泰富巨亏案例分析一、公司背景中信泰富的前身泰富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
1986年通过新景丰公司而获得上市地位。
同年2月,泰富发行2.7亿股新股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使中信(香港集团)持有泰富64.7%股权,自此,泰富成为中信子公司。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的业务集中在香港及广大的内地市场。
业务重点以基建为主,包括投资物业、基础设施(如桥、路和隧道),能源项目、环保项目、航空以及电讯业务。
中信泰富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并为恒生指数成分股之一。
其最大股东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司是北京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
二、案例背景2006年3月底,中信泰富与澳大利亚的采矿企业eralogy Pty Ltd达成协议。
以4.15亿美元收购西澳大利亚两个分别拥有10亿炖磁铁矿资源开采权的公司Sino-Iron和Balmoral Iron的全部股权。
收购之后它将成为中国未来巨大的铁磁矿石供应商。
中信泰富大股东是国企中信集团,属红筹股,而香港恒生指数的成分股都属蓝筹股,中信泰富恰是恒指成分股,所以中信泰富集红蓝一身,加上澳大利亚的收购项目是目前澳洲已规划开发的规模最大的磁铁矿项目,中信泰富的资金实力可见一斑。
然而,这只香港红筹股却于10月21日曝出155亿美元巨额外汇交易亏损的噩耗,当日股价下挫55%,累及恒生指数下挫1.84%。
使中信泰富遭受巨亏的则是为其在澳洲的磁铁矿项目规避风险而购买的杠杆式外汇期权合约——Accumulator。
三、案例分析(一)杠杆式外汇期权合约Accumulator意为累计期权,属于杠杆式期权的一种,所谓杠杆合约则是收益放大同时风险也放大的合约。
中信泰富购买的为变种累计期权,英文全称是Knock Out Discount Accumulator(KODA)。
最初Accumulator是投资者与私人银行订立股票累计期权合约,也就是投行设定一个股价,当市场价高于这个价格时,则可以规定价买入股票以套利,但是当市场价低于这个规定价格时,却需要投资者买入双倍的股票,一般最低认购额是百万美元。
中信泰富巨亏事件!!教材
![中信泰富巨亏事件!!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35c94b517fd5360cba1adb8c.png)
Accumulator
累计期权,英文名称Accumulator,是一种以合约形 式买卖资产(股票、外汇或其它商品)的金融衍生工 具,为投资银行(庄家)与投资者客户的场外交易, 一般投行会与客户签订长达一年的合约。 涉及股票 的累计期权称为累计股票期权,简称累股期权。 “Accumulator”(累股证),因其杠杆效应,在牛 市中放大收益,熊市中放大损失,被香港投行界以谐 音戏谑为“I kil you later(我迟些杀你)”。
Page 9
为什么这样一种理财产品会让许多投资者趋之若鹜?
在杠杆的作用下,假设你的帐户里有1000万元,那么你的 合约数值就会高达五六千万,在收益放大的同时,风险也 随之放大。犹如金融市场的罗宾汉,可以让暴发户的资金 快速蒸发,减小贫富差距。 专家分析说,一个原因是有些投资者确实偏好高风险高利 润的理财产品。 另一个原因是牛市行情中部分投资者盲目相信股市只涨不 跌。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许多投资者对这种金融衍生产品的 风险并不了解。很多投资者就表示当时根本不了解这些金 融衍生产品,大部分人仅仅知道这种产品的收益,而不知 道它的巨大风险。
Page 3
红色贵族:荣智健
荣智健,1942年出生于上海,中信泰富集团主席。 曾经三次荣膺中国首富。 其父是著名红色资本家荣毅仁,曾任国家副主席, 其爷爷荣德生是中国棉纱大王。 1986年,荣智健加入中信在香港的子公司——中 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中信), 出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后来,荣智健又买壳上市,香港中信收购上市公司 泰富发展,更名为“中信泰富有限公司”。 拥有中信泰富18%(3.8亿股)的股权资产是荣智健 的财富主体。 2008年因“澳元巨亏”事件辞去中信泰富集团主 席职务。 Page 4
金融工程案例分析中信泰富事件
![金融工程案例分析中信泰富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53c8a6aef8941ea76e05b1.png)
金融工程案例分析中信泰富事件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滨江学院课程论文题目金融工程案例分析——中信泰富事件课程金融工程案例分析专业 2013级金融工程学生姓名吴欣怡学号任课教师李长青二O一六年六月三日金融工程案例分析——中信泰富事件一、案例简介2008 年 10 月 20 日,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泰富召开新闻发布会。
中信集团主席荣智健表示,由于中信泰富的财务董事越权与香港数家银行签订了金额巨大的澳元杠杆式远期合约导致已经产生 8 亿港元的损失。
由于这笔合约的期限为二年,荣智健说如果以目前的汇率市价估计,这次外汇杠杆交易可能带来高达147 亿港元的损失关键词:中信泰富;外汇;远期杠杆二、案例的具体内容中信泰富的公告表示,有关外汇合同的签订并没有经过恰当的审批,其潜在风险也没有得到评估,因此已终止了部分合约,剩余的合同主要以澳元为主。
管理层表示,会考虑以三种方案处理手头未结清的外汇杠杆合同,包括平仓、重组合约等多种手段。
荣智健在发布会上称该事件中集团财务总监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
他同时宣布,财务董事张立宪及财务总监周志贤已提请辞职,并获董事会接受,而与事件相关的人员将会受到纪律处分。
自即日起,中信集团将委任莫伟龙为财务董事。
由于这笔合约的期限为二年,荣智健说如果以目前的汇率市价估计,这次外汇杠杆交易可能带来高达 147 亿港元的损失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亚有SINO—IRON铁矿投资项目,亦是西澳最大的磁铁矿项目。
整个投资项目的资本开支,除目前的16亿澳元之外,在项目进行的25年期内,还将至少每年投入10亿澳元,很多设备和投人都必须以澳元来支付。
为降低澳元升值的风险,公司于2008年7月与13家银行共签订了24款外汇累计期权合约,对冲澳元、欧元及人民币升值影响,其中澳元合约占绝大部分。
由于合约只考虑对冲相关外币升值影响,没有考虑相关外币的贬值可能,在全球金融危机迫使澳大利亚减息并引发澳元下跌情况下,2008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公告因澳元贬值跌破锁定汇价,澳元累计认购期权合约公允价值损失约147亿港元;11月14日中信泰富发布公告,称中信集团将提供总额为15亿美元(约116亿港元)的备用信贷,用于重组外汇衍生品合同的部分债务义务,中信泰富将发行等值的可换股债券,用来替换上述备用信贷。
中信泰富巨亏事件案例分析
![中信泰富巨亏事件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2cfa95bb68a98270fefa75.png)
中信泰富巨亏事件案例分析班级:78班姓名:毛煜学号:完成日期:中信泰富巨亏事件案例分析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对中信泰富于08年的巨亏事件做一个案件分析,并以此引出外汇期权合约并对此进行简单介绍与认知。
关键词:引言:中信泰富在08年时的巨亏事件,再次警示我们经融市场风险极大,进入需慎之又慎。
关键词:巨亏,accumulator,金融风险正文:一:中信泰富巨亏事件始末1:案件概括:2008年10月20日香港恒指成分股中信泰富突然惊爆,因投资杠杆式外汇产品而巨亏155亿港元!其中包括约亿港元的已实现亏损,和147亿港元的估计亏损,而且亏损有可能继续扩大。
中信泰富两名高层即时辞职,包括集团财务董事张立宪和集团财务总监周至贤。
莫伟龙获任集团财务董事,负责集团财务及内部监控。
2008年10月21日中信泰富股价开盘即暴跌38%,盘中更一度跌至港元,跌幅超过%,当日收报于港元,跌幅达%,远远超过业界预计的20%左右的跌幅。
2008年10月22日香港证监会确认,已经对中信泰富的业务展开调查,而由于中信泰富的股价在两天内已经跌了近80%,联交所公布的公告显示,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及母公司中信集团,于场内分别增持100万股及200万股,来维持股价稳定。
2008年11月香港中信泰富在炒外汇衍生工具录得巨额亏损后,终于获母公司北京中信集团出手相助。
中信集团向中信泰富授出116亿港元的备用信贷、认购中信泰富发行的可换股债券,以及承担中信泰富在外汇累计期权合约的损失。
2009年3月26日中信泰富公布08年全年业绩,大亏亿港元,董事会主席荣智健强调集团财政状况仍稳健,暂时无供股需要。
2009年4月3日中信泰富继早前被香港证监会调查后,3日再度接受警方调查。
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前往中信泰富总部调查,在逗留一小时之后运走大批文件。
2009年4月8日中信泰富在港交所网站发布公告称,荣智健卸任中信泰富主席,北京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常振明接任。
中信泰富巨亏案例分析
![中信泰富巨亏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5ccd0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8.png)
中信泰富巨亏案例分析中信泰富巨亏案例分析【摘要】中信泰富作为中信集团控股并在⾹港上市的“紫”筹股,作为国资企业⾛出去战略的代表,⾯对巨⼤的外汇风险,购买国际投⾏量⾝打造的外汇合约,却陷⼊巨亏的泥淖。
本⽂根据相关报道和评论,聚焦于损失最严重的澳元累积⽬标可赎回合约,以期权作为思考的出发点,分析合约在订⽴时的价值,以及合约的风险特性。
在此基础上,得出从事衍⽣品交易时应注意对衍⽣⼯具的分析以及公司内部风险控制的意见。
【关键字】中信泰富、外汇、衍⽣品交易、风险控制⼀、中信泰富巨亏案⼀)案例背景中信泰富是港交所蓝筹股列表内的⼤型上市公司,并且其⼤股东是央企中信集团,业内⼈⼠纷纷称其为“紫”筹股,可见其综合实⼒之雄厚。
在中央政府的⼤⼒⽀持下,中信泰富获得了澳⼤利亚的SINO-IRON铁矿投资项⽬。
整个项⽬的资本开⽀,除确定的16亿澳元之外,在项⽬进⾏期间,还将每年投⼊10亿澳1元,作为后续⼯程开发的费⽤,保证设备⼈员的及时进场。
但是由于国内并没有外汇的⾦融衍⽣品市场,因此中信泰富的该项交易就暴露在汇率变动的风险之下。
考虑当时的澳元兑美元的强势上涨的趋势,要锁定外汇的风险,必然需要借助于相关的衍⽣品市场,包括远期、期权、互换甚⾄是相关的组合物。
⼆)合约内容2根据2008年10⽉20⽇,中信泰富发布的《中信泰富有限公司盈利警告》(以下简称《盈利警告》),在2008年7⽉,中信泰富为避免汇率风险,同花旗银⾏、渣打银⾏等13家国际⾦融机构签订了4⼤类的外汇衍⽣合约,分别是AUD 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 contracts(澳元累积⽬标可赎回远期合约),AUD daily accrual,Dual currency 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和RMB 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
其中以澳元累积⽬标可赎回远期合约损失最为巨⼤,也是本⽂的研究对象。
中信泰富案例
![中信泰富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4a049ffc8d376eeaeaa3192.png)
中兴泰富成交的衍生品外汇累计期权合 约条款的具体内容
• • • • 根据相关公告显示该合约的主要条款有: 合约金额: 90亿澳元 行权价格:1澳元=0.87美元 行权内容:当市价在协议价格之上105%,中兴泰 富可按行权价格每月购买;当市价跌破协议价格 时,中兴泰富每月将双倍购入澳元。 • 合约有效时间:至2010年为止。
教训与启示
3、切忌再让国资(老百姓的钱)为巨亏公司买单。 就在中信泰富爆出巨额亏损的关键时刻,大股东 中信集团(国有企业)向中信泰富注资15亿美元, 帮助中信泰富用于重组外汇合同的部分债务义务。 上市公司因缺乏风险控制能力、或将套期保值变为 豪赌而频频造成巨额损失,而一味地由它们的大 股东来救助,实际上是损害了纳税人的利益,但 却无法真正起到处置这种不当经营行为的监管效 果。
进行外汇买卖的目的: 大约日交易量 5% 来自于公司及政府在国外市场 的商品及服务买卖,他们必须把赢得的利润转换 成本国货币。 其他95%来源于以投资赢利为目的的外汇交易。 远期外汇买卖:外汇买卖交易中,凡交割日预定在 即期外汇买卖起息日以後一定时期的外汇买卖, 称为远期外汇买卖。其主要作用是用于避免贸易 和金融上的外汇风险。
亏损原因 一、 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三、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澳元汇率波动
事实上,这起外汇杠杆交易直接原因是由于澳 元的走高而引发。据了解,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亚 有一个名为SINO-IRON的铁矿项目,该项目是西 澳最大的磁铁矿项目。据有关消息称,这个项目 总投资约42亿美元,很多设备和投入都必须以澳 元来支付。 然而,自当年7月份以来,澳元汇率 波动加大。从7月中旬到8月短短一个月间,澳元 开始出现持续贬值,澳元兑美元跌幅也高达 10.8%,这几乎抹平了当年以来的涨幅。
金融工程案例分析(中信泰富等)
![金融工程案例分析(中信泰富等)](https://img.taocdn.com/s3/m/73793a778762caaedc33d4e6.png)
一、案例背景2008 年10 月20 日,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泰富召开新闻发布会。
中信集团主席荣智健表示,由于中信泰富的财务董事越权与香港数家银行签订了金额巨大的澳元杠杆式远期合约导致已经产生8 亿港元的损失,他说,如果以目前的汇率市价估计,这次外汇杠杆交易可能带来高达147 亿港元的损失.中信泰富的公告表示,有关外汇合同的签订并没有经过恰当的审批,其潜在风险也没有得到评估,因此已终止了部分合约,剩余的合同主要以澳元为主。
管理层表示,会考虑以三种方案处理手头未结清的外汇杠杆合同,包括平仓、重组合约等多种手段。
荣智健在发布会上称该事件中集团财务总监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
他同时宣布,财务董事张立宪及财务总监周志贤已提请辞职,并获董事会接受,而与事件相关的人员将会受到纪律处分。
自即日起,中信集团将委任莫伟龙为财务董事.由于这笔合约的期限为二年,荣智健说如果以目前的汇率市价估计,这次外汇杠杆交易可能带来高达147 亿港元的损失。
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亚有SINO—IRON铁矿投资项目,亦是西澳最大的磁铁矿项目.整个投资项目的资本开支,除目前的l6亿澳元之外,在项目进行的25年期内,还将至少每年投入10亿澳元,很多设备和投人都必须以澳元来支付.为降低澳元升值的风险,公司于2008年7月与13家银行共签订了24款外汇累计期权合约,对冲澳元、欧元及人民币升值影响,其中澳元合约占绝大部分。
由于合约只考虑对冲相关外币升值影响,没有考虑相关外币的贬值可能,在全球金融危机迫使澳大利亚减息并引发澳元下跌情况下,2008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公告因澳元贬值跌破锁定汇价,澳元累计认购期权合约公允价值损失约147亿港元;11月14日中信泰富发布公告, 称中信集团将提供总额为15亿美元(约ll6亿港元)的备用信贷,用于重组外汇衍生品合同的部分债务义务,中信泰富将发行等值的可换股债券,用来替换上述备用信贷。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 随着澳元持续贬值,中信泰富因外汇累计期权已亏损186亿港元.截至2008年12月5日,中信泰富股价收于5.80港元,在一个多月内市值缩水超过2l0亿港元.另外,就中信泰富投资外汇造成重大亏损,并涉嫌信息披露延迟,香港证监会正对其展开调查.二、中信泰富得衍生品合约性质中信泰富结构化衍生品合约条款分析合约名称:AUD 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合约实质:Accumulator -- —--- 谐音(I kill you latter)合约标的:澳元/美元汇率合约期现:24 个月交易方式:当澳元/美元汇率市价高于协议汇率时,中信泰富可按协议汇率兑换1000 万澳元.当澳元/美元汇率低于协议汇率时,中信泰富须按协议汇率兑换2500万澳元杠杆率:2.5结算方式:每月结算敲出条款:累计盈利350 万签订日汇率现价:0.9740 美元/澳元加权协议汇率:0。
中信泰富案例分析
![中信泰富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311364ddccda38376baf13.png)
中信泰富是中信集团在香港的龙头公司,主要经营特钢制造、铁矿石开采和房地产,是香港股市的一大蓝筹股。
中信泰富董事会主席荣智健曾是“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首富。
2006年3月底,中信泰富与澳大利亚的采矿企业Mineralogy Pty Ltd达成协议,以4.15亿美元收购西澳大利亚两个分别拥有10亿吨磁铁矿资源开采权的公司Sino-Iron和Balmoral Iron的全部股权。
SINO-IRON铁矿项目是西澳最大的磁铁矿项目,总投资约42亿美元,原计划于2010年内投产,产品全部供应国内钢厂。
据中信泰富的公告称,该项目的诸多费用需要用澳元支付,集团为了减低西澳洲铁矿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签订若干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以对冲风险。
中信泰富买入远期外汇金融衍生产品,是为了对冲投资澳洲矿业一个涉及16亿澳元矿业项目的外汇风险,但在外汇衍生投资,实际上最终持有90亿澳元,炒汇金额比实际矿业投资额高出四倍多。
自2008年7月份以来,澳元汇率波动加大,持续贬值。
从7月中旬到8月短短一个月间,澳元开始出现持续贬值,澳元兑美元跌幅也高达10.8%,这几乎抹平了今年以来的涨幅。
这次外汇杠杆交易可能带来中信高达200亿港元的损失。
根据案例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中信泰富巨亏的原因是什么?2、什么叫套期保值?什么叫投机?3、套期保值与投机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4、在实际操作中,套期保值应该注意什么?5、实体企业可以选择哪些外汇(金融)衍生品来做套期保值?6、从这次事件中得到启示,实体企业应该如何进行外汇风险管理?1、中信泰富巨亏的原因是什么?一、直接原因是由于澳元汇率走低而引起的巨损。
二、间接原因是监控制度严重渎职。
三、根本原因是经受不住金融市场的投机诱惑,公司打着外汇套期保值的旗帜,而实际上做的操作是外汇投机!2、什么叫套期保值?什么叫投机?套期保值(hedge):就是买入(卖出)与现货市场数量相当、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买入)期货合约来补偿现货市场价格变动所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
中信泰富案例分析(结合障碍期权)
![中信泰富案例分析(结合障碍期权)](https://img.taocdn.com/s3/m/c2ec810ca8114431b90dd8f2.png)
敲出期权 分类 敲入期权
是当标的资产价格达 到障碍水平时失效 (即“敲出”),如果 始终未触及障碍水平: 则仍为一个常规期权。 是当标的资产价格达 到障碍水平时才得以 生效(即“敲入”), 其回报与相应的常规 期权相同,否则期权 失效。
其中,ST表示末期标的资产的价 格,K表示障碍期权的执行价格, I表示障碍期权存在的范围,St表 示标的资产在t时刻的价格,B表 示障碍水平。 一个标准的欧式期权=一个欧式敲 入期权+一个相同条件的欧式敲出 期权
KODA的分类
股票挂钩类KODA 外汇挂钩类KODA 商品挂钩类KODA
中信泰富合约解析
Accumulator击倒中信泰富的原因
• 澳元汇率波动(市场风险)
外部
直接
• 外汇衍生品投机行为
间接原 因
• 合约陷阱(定价风险)
根本
• 内部监控漏洞(公司治理)
一是目标错位; 二是工具错选; 三是对手欺诈; 据蒙特卡罗(Monte Carlo) 方法定价测算,按汇率历史 波动率(约15%)模拟,研 究表明,中信泰富在签订这 单笔外汇合约当时就亏损了 667 万美元。其原因就是中 信泰富得到的 1 个看涨敲出 期权的价值远远小于其送给 交易对手的2.5 个看跌敲出 期权的价值。(参考文献:
障碍期权何去何从
障碍期权比普通欧式期权价格便宜。 双障碍期权是一种与路径有关的奇异期权,由于设置了上下限障碍而具有 根据需要敲出失效或者敲入生效功能,在控制风险、抑制过度投机方面具 有明显效果。(涨跌幅) 高科技行业担保以及基础粮食能源产业稳定。(高风险产业与基础产业) 6.nh 双障碍期权在国内权证市场的应用分析_黄九振.caj 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担保的双障碍期权价值研究_高峰_吴云燕.kdh
中信泰富巨亏案例分析
![中信泰富巨亏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8f5efd7c1cfad6195fa776.png)
这起外汇杠杆交易可能是由亍澳元的走高而引 起的。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亚有一个名为SINO- IRON的铁矿项目,该项目是西澳最大的磁铁矿项目。 这个项目总投资约42亿美元,很多设备和投入都必须 以澳元杢支付。中信泰富直至2010年对澳元的需求 都很大。整个投资项目的资本开支,除目前的16亿澳 元之外,在项目迚行的25年期内,还将在全面营运的 每年度投入至少10亿澳元,为了减低项目面对的货币 风险,因此签订若干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 2008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00267)发布 公告称,公司为减低西澳洲铁矿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 签订若干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而引致亏损,实际已亏 损8.07亿港元。至10月17日,仍在生效的杠杆式外 汇合约挄公平价定值的亏损为147亿港元。换言之, 相关外汇合约导致已变现及未变现亏损总额为 155.07亿港元。
巨额亏损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合约开始执行的七月初,澳元对美 元价栺持续稳定在0.90以上,澳元一度还 被外界讣为可能冲击到“平价美元”的地 位。这样的一个合约似乎看上去是个好买 卖。但是到了八月上旬,国际金融市场风 于突变,澳元兑美元接违走低,特别是十 月初澳元出现暴跌,巨亏就此酿成。 澳元兑美元汇率从2000年以杢一直呈单 边上行趋势,即使在调整期跌幅也较小, 因此当时很难预料到短短三个月内,澳元 丌仅跌破0.87,而且还出现30%的跌幅。
分时走势图
中信泰富股价图
中信泰富事件分析
• 根源:内控制度的漏洞,中信泰富对风险 没有合理估计,对权力没有有效监督,在 信息披露上又严重远规,结果导致内部控 制系统漏洞百出。
从风险评估方面分析 :
• 追求杠杆交易的高利 润,忽视风险。中信 泰富在签订澳元期权 合约之前,对澳元外 汇走势没有做科学评 估,盲目迚行交易。 泰富迚行外汇交易丌 只是为了对冲风险, 而是为了谋取暴利。
中信泰富巨亏案例分析
![中信泰富巨亏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422357ad02de80d4d84015.png)
衍生金融工具投资风险控制案例解 析
公司简介
• 1985年,中信泰富的前身泰富发展有限公司在香 港成立; • 1986年通过新景丰公司而获得上市地位; • 1986年2月,泰富成为中信子公司; • 1991年泰富正式易名为中信泰富。 • 1991年9月,中信泰富与李嘉诚、郭恒年等合组财 团收购恒昌企业(大昌贸易行),其中中信泰富 占恒昌企业36%权益; • 1992年1月,中信泰富向其余股东收购剩余的64% 恒昌企业股份,实现全面收购。 • 中信泰富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并为恒生指数 成数股之一; • 中信泰富的最大股东——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 港集团)有限公司是北京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的全资附属公司。
•
2006年3月中信泰富通过购入两个分别拥有十 亿吨磁铁矿资源开采权的澳洲公司的方式获得坐 落于西澳皮尔巴拉地区磁铁矿石开采权,该铁矿 石项目曾被称为世界级的磁铁矿开采和加工项目, 因而对澳元有稳定的需求。为减低西澳铁矿石项 目和欧洲相关投资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在2006 年至2007年间中信泰富公司投资了4种杠杆式外汇 合约(澳元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每日累计 澳元远期合约、双货币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 和人民币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并分别与 花旗、渣打、Rabobank、美国银行、巴克莱银行、 法国巴黎银行香港分行、摩根士丹利资本服务等 13家银行共签下24款外汇累计期权合约,其中的 部 分 合 约 2 0 0 8 年 才 进 入 执 行 期 。
案例背景
• 中信泰富大股东是国企中信集团,属红筹股,而香 港恒生指数的成分股都属于蓝筹股,中信泰富恰是 恒指成分股,所以中信泰富集红蓝于一身,加上澳 大利亚的收购项目是目前澳洲已规划开发的规模最 大的磁铁矿项目,中信泰富的资金实力可见一斑。 • 然而,这只香港红筹股却于2008年10月21日爆出 155亿美元巨额外汇交易亏损的噩耗,当日股价下 挫55%,累计恒生指数下挫1.84%,使中信泰富遭受 巨亏的则是为其在澳洲的磁铁矿项目规避风险而购 买的杠杆是外汇期权合约——Accumulator。
中信泰富案例学习
![中信泰富案例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abb10ab91a37f111f1855bd8.png)
投资银行学案例:16中信泰富奇迹解迷中信泰富发展纪要中信泰富发展纪要•中信泰富的前身泰富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
1986年通过新景丰公司而获得上市地位,同年2月,泰富发行2.7亿股新股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使中信(香港集团)持有泰富64.7%股权。
自此,泰富成为中信子公司。
而后,中信(香港集团)通过百富勤把部分泰富股份配售出,使中信(香港集团)对泰富的持股量下降至49%,目前已降至41.92%。
1991年泰富正式易名为中信泰富。
10多年间,中信泰富业务迅猛发展,屡创奇迹。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信泰富的控股公司中信泰富发展历程•1990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香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信香港])购入泰富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9%股权并注入若干资产,包括38.3%港龙航空有限公司([港龙航空])权益及两座工业大厦。
中信泰富发展历程•1991年•向中信香港购入国泰航空有限公司([国泰航空])12.5% 股权及澳门电讯有限公司20%股权。
•泰富发展易名为[中信泰富有限公司] 。
•中信泰富占36%股权之财团全面收购大昌贸易行有限公司([大昌行])。
•1992年•向财团的其他成員收购其拥有的大昌行股权,使之成中信泰富全資附屬公司。
中信泰富发展历程•1993年•向中信香港购入香港电讯有限公司(「香港电讯」)12%权益、一间位于青衣岛之化学废料处理中心20%权益、一所位于中国江苏省之燃煤发电厂56.3%权益及一所位于中国河南省之燃煤发电厂50%权益。
•与太古集团合资发展一座位于又一村的购物商场「又一城」。
•由本集团牵头与其它本地公司组成之香港西区隧道有限公司,获得兴建及营运西区海底隧道之专营权。
•购入香港空运货站有限公司10%权益。
•购入四间位于无锡之大型制造厂55%权益。
该等工厂分别专门生产钢材、通讯电缆、精密钢管及发动机。
•购入ManhattanCardCo.Limited("ManhattanCard")20%权益,与美国大通银行成为其策略性投资者。
中信泰富案例分析知识讲解
![中信泰富案例分析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f31f2d7249649b6649d74739.png)
中信泰富案例分析关于中信泰富事件的思考小组成员:吴婷、张瑞、王珊、陈雪林、翟春怡、周玉企业外部风险包括:顾客风险、竞争对手风险、政治环境风险、法律环境风险、经济环境风险等;企业内部风险包括:产品风险、营销风险、财务风险、人事风险、组织与管理风险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延迟交货违约赔偿风险、技术风险、报告期内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利率风险、代理风险、领导风险等。
规避风险:1.买保险2.对冲3.获取更多的信息。
无法规避的风险被称为系统风险,大部分为企业外部风险。
规避风险原则:分散化投资组合根据案例资料来看,中信泰富的主营业务为特钢,物业,航空,发电,基础设施等,从过去10年来看增加的钢铁行业也来自于从2003~2008这段钢铁黄金时期,所以中信泰富需要和和澳大利亚采矿企业进行收购与投资,但是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信泰富应该发展国内行业。
中信泰富的系统风险有:1,货币风险,中信泰富在投资澳洲的开采项目中涉及到大量的外汇资金,此项投资占中信泰富资产的重大部分,所以汇率特别是美元兑换澳元的汇率变动会对中信泰富产生重大的影响。
2, 全球经济环境恶化,在08年全球遭遇金融危机的影响,矿产等原材料价格下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货币汇率受到拖累,9月到10月,澳大利亚储蓄银行连续两次降息,澳元大幅跳水。
另一方面,美国金融机构的危机造成了美元支付的高潮,大量美元溜回美国加之投资者为求避险分分将在新兴市场的投资套现,7月以来美元突然大涨。
再加上原来做过澳元的交易方因受损急需抛售澳元平仓,澳元的价格在三个月的时间下跌了40%。
而中信泰富的经营风险有:1高杠杆投机产生的财务风险,作为交易主体的中信泰富公司,无视了交易的风险仍旧选择了高杠杆的外汇交易合约。
为企业带来了与投资收益不相符的杠杆风险,最终以巨亏结束。
2内部控制产生的管理风险,此次澳元累积外汇期权合约是集团财务董事张立宪和财务总监周志贤私自与香港多家主要银行签订的,董事局主席荣智健并不知情。
中信泰富事件ppt
![中信泰富事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a8bcc64af1ffc4ffe47acc6.png)
的金融衍生品合同不向公司董事会汇报和请示, 信息在企业内部就不流畅;
中信泰富巨亏启示
1、制定清晰可行的金融衍生工具内部控 制和风险管理制度。
明确在公司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董事会、高级管 理人员以及具体操作人员的职权和责任,实行严格的问 责制。对在交易活动中有越权或违规行为的相关人员, 要有明确的惩处制度;要明确金融衍生业务的授权、执 行、监控和报告程序;明确公司允许交易的金融衍生工 具品种,单笔、累计最大交易限额以及相应承担的单笔、 累计最大交易损失限额和交易止损点。这种事前的规范 制度既可以保证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对金融衍生工具 的使用不偏离企业目标,又可以防止在发生重大损失之 后管理人员以不知情、未经其批准为由相互推诿责任。
2、建立有效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
企业在进行衍生工具交易前务必要识别相关的 风险并对其损失进行评估。尤其是,杠杆式外汇交 属于高风险品种,更要对其风险进行完整的评估, 以确信其处于自身可接受范围之内。必要时,还需 要聘请专业人士来帮助企业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
3、慎重对待金融衍生品★
当风险和收益不平等时,实体企业不应该购买 该衍生品来规避风险,因为实体企业的主营业务并 非资本市场中的投资或投机,参与资本市场的初衷 只是为了锁定收益,规避国际贸易中汇率带来的风 险。当然,如果金融市场中有明显的盈利机会也并 非不可加以利用,但这也是在风险与收益匹配或风 险小于收益的基础上进行的。
中信泰富事件分析
中信泰富简介 案例分析 教训与启示
背景介绍
中信泰富的前身泰富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1986 年通过新景丰公司上市,同年2月,泰富发展通过发行2.7 亿股新股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使中信 (香港集团)持有泰富发展64.7%的股权。自此,泰富发展 成为中信集团子公司。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的业务集中在香港及内地市场,经营 业务以基建为主,包括投资物业、基础设施(如桥、路和隧 道)、能源项目、环保项目、航空以及电讯业务。中信泰富 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并成为恒生指数成分股之一。其最 大股东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司是北京中国国 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
中信泰富案例分析专题培训课件
![中信泰富案例分析专题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72d05aeefdc8d376ee32c3.png)
针对此类事件,国资委于2009年3月24日发 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的监管》 要求中央企业需审慎运用金融衍生工具,严格坚持 套期保值原则,有效监控风险,不得从事任何形式 的投机交易。我国要加快建立和完善金融立法进程, 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退出以及合并等方面都要以法 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同时要对过时的及相互抵触的 有关规章和规范性的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和修订,真 正使金融监管工作纳入法制的轨道。
中信泰富案例分析
中信泰富炒汇大事记
2008.10.20 公司发布公告称,因炒外汇巨 额亏损,公司产生155亿港元的亏损。 2008.10.22 香港证监会确认对中信泰富事 件展开调查。中信泰富董事总经理范鸿龄暂 时离职。 2008.11.12 中信集团接收中信泰富持有的 57亿澳元合约,并提供116.25亿港元备用 信贷。
累加期权指的是,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 英文原名是Accumulated target knock-out forward contracts。这种产品的原理可近似看 作中信泰富向对手方购买一个澳元兑美元的看涨期 权以及卖出两个看跌期权,行权价格都是0.87。
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
按照合约规定,每份澳元合约都有最高利润上 限,当达到这一利润水平时,合约自动终止。所以 在澳元兑美元汇率高于0.87时,中信泰富可以赚取 差价,但到一定利润水平对方可以不再执行合约, 如果该汇率低于0.87,不能自动终止协议,中信泰 富必须不断以高汇率接盘,理论上亏损可以无限大。
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
原因思考
从合约本身角度 中信泰富为国内企业参与国际衍生品市
场交易不当而遭受巨额损失,其性质应为 “对赌投机”而非“套期保值”。我们可以 根据套保各要件进行逐一分析:
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案例分析 ppt课件
![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案例分析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0d1c5be009581b6bd9ebf9.png)
因累计期权带有赌博性质,美国政府认为其对金 融 的破坏极大,因此在美国被禁止销售的。
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案例分析
• 中信泰富10月20日发表的公告称:为对冲澳元升值 风险,锁定公司在澳洲铁矿项目的开支成本,中信 泰富签订了多份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其中三份涉 及澳元,最大交易金额为94.44亿澳元。
• 2008年10月20日傍晚,香港恒指成分股中信泰 富(00267.HK)突然爆出惊人消息:因投资杠杆式 外汇产品,中信泰富巨亏155亿港元!
• 其中包括约8.07亿港元的已实现亏损,和147亿 港元的潜在亏损,而且亏损有可能继续扩大。
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案例分析
• 根据年报显示,中信泰富2007年全年盈利达到 108.43亿港元。而2008年上半年,该公司盈利总 额为43.77亿港元。过去一年半的总盈利为152.2 亿港元,甚至还不足以抵消此次155亿港元的预 计亏损。
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案例目分前股析权结构
• 中信泰富原名为泰富发展 (集团)有限公司,1990 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 港集团)有限公司购入 49%股权,并于1991年易 名为中信泰富有限公司, 其最终控股公司为:中国 中信集团公司。
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案例分析
• 荣智健,1942年出生于上海,中信泰富 集团主席。其父是著名红色资本家荣毅 仁,其爷爷荣德生是中国棉纱大王。
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案例分析
涉及股票的Accumulator其实是一种与股票挂钩的期 权产品,它设有取消价(Knock Out Price)及行使 价(Strike Price),而行使价通常比签约时的市价 有折让。 合约生效后,当挂钩资产的市价在取消价及行使价 之间,投资者可定时以行使价从庄家买入指定数量 的资产。当挂钩资产的市价高于取消价时,合约便 终止,投资者不能再以折让价买入资产。 可是当该挂钩资产的市价低于行使价时,投资者便 须定时用行使价买入双倍、甚至四倍数量的资产, 直至合约完结为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必须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 (2)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重要体现,也是向投资者,公众和
政府等传达管理层管治,经营理念的重要渠道。 • (3)加强信息与沟通在内控中的地位,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与
披露的平台。 • (4)提高管理者的内部控制意识,将风险控制升华为企业文化 • (5)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实行“控制自我评估”,加强自我监督。
中信泰富巨亏案例分析
公司简介
•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是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的综合型控股公司,成立于1990年,总 部位于香港金钟的中信大厦,现任主席 兼董事总经理为常振明,上任主席为荣 智健,董事总经理为范鸿龄。
•
•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中信泰富”)的业务集中在香港及广大
的内地市场,业务重点以基建为主,包括投资物业、基础设施
公司。
•
在由全球领先的财经杂志《巴菲特杂志》、《世界经济学人
周刊》和世界权威的品牌价值研究机构——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
室联合举办“2009年(第六届)中国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中
信泰富凭借优秀的市场业绩和良好的品牌印象,荣获“中国最受
尊敬上市公司”大奖,为中国企业奏响华彩乐章。
• 为此,一向稳健的中信集团公司的基础信用受 到影响。11月18日,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将中 信集团公司的基础信用风险评估等级由“11” 调整至“12”,长期外币高级债务评级由Baa1 下调至Baa2。截至11月28日,中信泰富的股 票价格仍然处于5.22元的低位,较10月21日 又下跌了19.94%,市场上的恐慌气氛还未散 去,戒备心理犹存,公众投资者信心的恢复还
• 2.从政府监管部门的角度看
• (1)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国企和国有控股企业风险控制的监管。 • (2)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企业信息披露的监管。 • (3)形成问责文化,加大对问题企业的管理层的处理力度。
Thanks for your seeing!!!
• (2)重大决策缺乏科学性,民主性。 • (3)内控失败后补救措施有限。
从风险评估分析 :
•
追求杠杆交易的高利润,忽视风险。
中信泰富在签订澳元期权合约之前,对
澳元外汇走势没有做科学评估,盲目进
行交易。泰富进行外汇交易不只是为了
对冲风险,而是为了谋取暴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从控制活动分析:
• 授权有问题或是涉及欺诈。董事会 对公司的重大决策缺乏责任和监管。于 财务董事未遵守公司政策,公司本已设 立的双重审批制度也未能组织事件发生, 说明中信泰富已有的内部控制环节形同 虚设,对高管人员的约束的制度和力度 欠缺。
(如桥、路和隧道)、能源项目、环保项目、航空以及电讯业务。
另外,透过其全资附属机构大昌贸易行有限公司及慎昌有限公司
进行贸易及分销业务。 集团在港拥有多项物业项目,包括大型
住宅及优质商用物业。于一九九七年,公司的总部大楼“中信大
厦”更于中区海旁落成,为香港海滨的重要标志。
•
中信泰富斥巨资,分两次从澳大利亚富豪克莱夫·帕尔默
• 主席荣智健对外表示,他对买卖衍生工具 毫不知情, 问题是在于财务董事张立宪没有 遵循公司对冲风险的政策,进行交易前又未得 到主席批准。有会计师表示,实在难以相信这 么大型的蓝筹公司,会让其财务董事有这么大 的权力,动用数以百亿元计的资金炒卖衍生工 具,而主席竟然毫不知情。
教训与启示:
• 内部控制及其信息披露对于任何一个公司都是极为 重要的。
需要漫长的时日。
中信泰富事件分析
• 根源:内控制度的漏洞,中信泰富对风
险没有合理估计,对权力没有有效监督, 在信息披露上又严重违规,结果导致内 部控制系统漏洞百出。
从控制环境分析 :
• (1)法人治理机构不健全,董事会职 能虚化。有关外汇合同的签订未经过恰 当的审批,而且其潜在的风险也未得到 正确的评估。
从信息和沟通分析:
• (1)内部信息不流畅。 • (2)对外部信息不敏感,风险控制策略
很有问题,管理层对投资市场信息的敏 感程度明显不足。 • (3)不能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披露 相关信息。 • (4)会计信息未得到充分体现。
从监控分析:
• 自身内部监督却没有合理有效地设计和落 实,透明度不足,监控制度严重渎职。
(Clive Palmer)手里买下西澳普雷斯敦(Preston)磁铁矿20
亿吨资源量大约25年的开采权,并有权再获得40亿吨资源量的开
采权。
•
中信泰富於香港注册成立,现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并为
恒生指数成份股之一。中信泰富之最大股东为中国国际信托投资
(香港集团)有限公司,是北京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全资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