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阅读诫子书诸葛亮复习试题三(含答案) (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1.《诫子书》中:“夫学须静也”当中的“静”怎样理解?与“学”有何关系?

【答案】“静”是学习的前提。“静”指的是一种屏弃杂念和干扰而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学习和反思自己的作为。(意思相近即可)【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夫学须静也”意思是“学习必须静心专一”,“静”的意思是“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这句强调了“静”是学习的必要前提条件,只有摒除杂念才能专心于学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162.翻译①②两题,用“/”符号将第③题在标点符号处标记。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答案】(1)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人。(2)不内心恬淡就没有办法明确志向,不宁静专一就没有办法达到远大的目标。(3)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解析】

【详解】

(1)(2)考查的是翻译句子。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句中“三”不是确指,

“三人”可以理解为“几个人”,“焉”意思是“于此,在其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句中“淡泊”意思是“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意思是“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有办法”,“致远”意思是“达到远大目标”。据此翻译即可。

(3)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疏通文意,然后结合意思进行断句。“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翻译为“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据此断句为: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63.下列朗读的停顿位置和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理由:突出“静”与“俭”的意义)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理由:“年”和“意”是陈述的对象)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理由:强调否定的意思)

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理由:突出前后的因果关系)16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年与时驰.俭以养.德

非学无以广.才意.与日去

165.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66.《诫子书》作为古代家训中的名篇,在很多方面给人以力量和启迪。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格式,谈谈你的感受,字数不少于80。

例:惜时的力量。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在书信的后半部分,诸葛亮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诲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唯有珍惜时间,方能不负芳华,成就梦想。虽是老生常谈,但慈父对儿子的教导,字字句句皆出真心,启人深思。

【答案】

163.C

164.(1)疾行,指迅速逝去(2)培养(3)增长(4)意志

165.①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②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166.此题为开放式试题,只要学生能说出理由,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即可得分。

示例1.节俭的力量。俭就是节俭、俭朴。在生活中能做到不以物欲左右自己的心志,才能真正做到内心的宁静。“俭以养德”,强调的是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质修炼的关键性作用。这是诸葛亮人生智慧的总结,也是他严于律己的人生写照

示例2.简约的力量。言简意丰,韵味悠长。诸葛亮的这封家书,用短短几十字,就把修身治学的大道理讲得透彻深刻。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

雅致,不饰雕琢。作者以平易的说理将自己的平生经验全数传达给儿子示例3.宁静的力量。静就是摒除一切杂念和干扰,静就是享受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做到静就可以心无旁骛的学习,静静的沉思,安静的反思自己的作为。“非宁静无以致远”,摒除了名利的束缚,自然就能淡泊自处;做到淡泊和宁静,就能志向明确并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

【解析】

163.C.正确停顿应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与原句意思不符。“非……无以”形成双重否定,肯定了后面的做法。故C项错误。故选C。

164.考查理解文言词义。注意:年与时驰:年华随时光而飞驰。驰:疾行,指迅速逝去。养德:培养品德。广才:增长才干。

165.考查翻译文言语句。注意关键词: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实现远大目标。致,达到。慢,懈怠,懒惰。励精:振奋精神,尽心,专心。励,振奋。

166.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解答这类题要在对全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对问题做出正确回答,答题要有自己个性化的观点。本文中写一个人要成才,第一是树立志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志无以成学”;第二是静心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第三是珍惜时间,“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第四是节俭,“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可从这几个方面,仿照例句谈自己的感受,答案不唯一。

【点睛】

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甲)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乙)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6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俭以.养德以.德报怨学以.致用自以.为是

B.意.与日去出其不意.词不达意.意.气风发

C.淡泊明志.志.大才疏志.同道合志.在四方

D.年与时驰.心驰.神往驰.名中外纵横驰.骋

168.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

A.静以修身

翻译:用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修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