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模块.ppt

合集下载

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平衡常数(共29张PPT)

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平衡常数(共29张PPT)

在反应aA(g)+bB (g)
cC (g)+ dD (g)中,计算关系为:
单位 统一
aA(g)+ bB (g)
始 n1
n2
变 ax bx
平 n1-ax n2-bx
cC (g)+ dD (g) 0 0 已知条件 cx dx 计量系数之比 cx dx 加、减计算
⑴、物质浓度的变化关系:
①、反应物:平衡浓度=
4.下列关于平衡常数 K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平衡常数 K 只与反应本身及温度有关 ②改变反应物浓度
或生成物浓度都会改变平衡常数 K ③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平
衡常数 K ④平衡常数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D
二、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的计算关系
解析:平衡常数 K 的表达式中,各成分浓度必须是平衡浓度、浓 度的方次为其化学计量数、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不写在 K 的表达式中;是产物浓度幂的积与反应物浓度幂的积的比值。
答案:C
解析:H2(g)+S(s) H2S(g)
其平衡常数 K1=���������(���(HH22������))
例1、将6mol A气体和5mol B气体混合放入4L密闭容器中,发生
下列反应:3A (g) + B (g) 2C (g) + xD (g) ,经过5min达到化
学平衡,此时生成C为2mol,测得D的反应速率为0.1mol/L·min,
计算:①、x的值;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③、A的平衡浓度。 解:∵ 3A (g) + B (g) 2C (g) + xD (g)
解析:选 D。纯固体及纯液体不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且平 衡常数表达式中,是用各物质平衡浓度表示的。

苏教化学选修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 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共17张PPT)

苏教化学选修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 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共17张PPT)

氟磷灰石更能解平衡原理的应用
二、沉淀的转化 3、沉淀的转化在工业生产和科研上的应用
第 11 页
先将难溶强酸盐 转化为难溶弱酸盐, 然后用酸溶解,使阳 离子进入溶液。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
第 12 页
1、工业废水中常含有Cu2+、Cd2+、Pb2+等重金属离子,可通
过加入过量的难溶电解质 FeS、MnS,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
沉淀除去。根据以上事实可知FeS、MnS具有的相关性质是( A )
A、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CuS、CdS、PbS B、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小于CuS、CdS、PbS
沉淀的转化
FeS、MnS转化为 CuS、CdS、PbS
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
第4 页
一、沉淀的生成
1、原则 生成沉淀的反应能发生,且进行得越完全越好
2、意义 在物质的检验、提纯及工厂废水的处理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3、方法 a 加沉淀剂
①沉淀Cu2+、Hg2+等,可以用Na2S或H2S做沉淀剂
Cu2++S2-=CuS↓
Hg2++S2-=HgS↓
②将4×10-3mol·L-1的AgNO3溶液与4×10-3mol·L-1的NaCl溶液等体积
C、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CuS、CdS、PbS相同 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弱
D、二者均具有较强的吸附性
的物质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
第 13 页
三、沉淀的溶解
1、实质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要使沉淀发生溶解,则Qc < Ksp 2、常用方法 加酸、碱、盐、强氧化剂等
FeS
Fe2+ + S2H+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 原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40页 0104页 0158页 0240页 0312页 0360页 0362页 0364页
专题一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专题二 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专题三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 附录Ⅰ 中英文名称对照表相对原子质量表 附录Ⅲ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 元素周期表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 度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专题三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专题一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三单元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专题二 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

苏教版高二年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模块高考对接——高考常考的四大高频考点教学课件

苏教版高二年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模块高考对接——高考常考的四大高频考点教学课件
苏 教 版 高 二 年化学 选修四 化学反 应原理 模块高 考对接 ——高 考常考 的四大 高频考 点
苏 教 版 高 二 年化学 选修四 化学反 应原理 模块高 考对接 ——高 考常考 的四大 高频考 点
[跟踪训练]
4.(2015·重庆高考)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 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 :1 mol Na 的单质在足量 O2 中燃烧,放出 255.5 kJ 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a(s)+O2(g) ===Na2O2(s) ΔH=-511 kJ/mol。
答案:2Na(s)+O2(g)===Na2O2(s)ΔH=-511 kJ/mol
苏 教 版 高 二 年化学 选修四 化学反 应原理 模块高 考对接 ——高 考常考 的四大 高频考 点
苏 教 版 高 二 年化学 选修四 化学反 应原理 模块高 考对接 ——高 考常考 的四大 高频考 点
苏 教 版 高 二 年化学 选修四 化学反 应原理 模块高 考对接 ——高 考常考 的四大 高频考 点
[应试指津]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按以下三步进行: (1)先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标出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2)进行计算,按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计算出 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确定反应热的正、负号,若是放热反应则 ΔH 为负,若 是吸热反应则 ΔH 为正。
[答案] B
[应试指津] (1)反应热的数值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因此,热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改变时,其反应热数值也随之 发生改变。 (2)涉及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为 1,产物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即 C―→CO2,而不是 CO, H―→H2O(l),而不是 H2O(g)。 (3)涉及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H2O 的化学计量数为 1, 且必须是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 (4)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书写时,ΔH 的符号也随之改 变,但数值不变。

苏教化学选修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2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 (共18张PPT)

苏教化学选修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2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 (共18张PPT)
开始时物质的量浓度 10min后物质的量浓度 反应速率
氢气 氮气 氨气
结论:1、用不同物质表示同一反应速率的大小不一定相同! 2、用不同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浓度变化表示时, 速率比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
【当堂练习】
3、已知4NH3+5O2===4NO+6H2O(g),若反应速率分
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
mol/(L▪min) 或mol·(L·min)-1 5、注意:化学反应速率为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并
不是某个时间点的瞬时速率。
对于反应2Na+2H2O=2NaOH+H2↑,哪些物质能表 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什么? 答 均:为固Na定OH不或会H改2,变而的N常a为数固,体所,以H没2O有为反纯应液速体率,的其说浓法度。
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
A.v(NH3)=0.010mol/(L·s) B.v(O2)=0.0010mol/(L·s)
C.v(NO)=0.0010mol/(L·s) D.v(H2O)=0.045mol/(L·s)
【当堂检测】
3浓.度温由度0不.1m变o恒l·L-容1降的到容0器.0中6m进o行l·L反-1应需H202s,那2H么,由若0.反06应m物ol·L -1降到0.036mol·L-1所需反应时间应为( )
【实验3】取两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5mL 0.1mol/L HCl和大 小相当的铁片,给一支试管加热,另一支试管不加热,对比 观察现象。
【实验4】取两支干燥洁净的大试管,各加入5mL 4%的H2O2溶液, 用药匙向其中一支试管内加入少量MnO2粉末,观察发生 的变化。(注意:MnO2用量要少,试管不可太小,以免 反应过分剧烈而使反应物冲出。)

苏教化学选修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1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共25张PPT)

苏教化学选修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1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共25张PPT)

银锌纽扣电池
普通锌锰电池
碱性电池
镍 镉 电 池
锂离子电池
镍氢电池 铅酸蓄电池
新型绿色环保燃料电池
小型高性能燃料电池
伏打电池
苹果电池
饮料电池
探究一
电,观察现象。 ⑵Cu片插入稀H2SO4中,观察现象。 ⑶Zn片,Cu片平行插入稀H2SO4中,观察现象。 ⑷Zn片,Cu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稀H2SO4中,观察现象。 ⑸ 导线间接一电流计有何现象产生?为什么?
探究三
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Zn
Cu Zn
Zn Zn
C



H2SO4
H2SO4
H2SO4
池 的 形
负极:必Zn较须活形泼C成u的闭Z金合n 属回路Cu Zn
Cu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

条 电极需插H2进SO电4 解质C溶uS液O4 中

Zn
Cu Zn
酒精 Cu
H2SO4
H2SO4 H2SO4
本节学习目标
1.学会制作水果电池。 2.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3.掌握原电池的反应原理。 4.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课前布置的任务
1组:查资料了解电池并制作水果电池。 2组:探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3组: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4、5组: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完成任务较好的同学 1组:李玲 张萌 宋时雨 2组:刘备 李凯 3组:马利民 徐涛 4组:徐丹阳 崔磊 5组:赵轩 冯小刚
实验探究:电流如何产生?
实验探究:电流如何产生?
⑴Zn片插入稀H2SO4中,观察现象。 ⑵Cu片插入稀H2SO4中,观察现象。 ⑶Zn片,Cu片平行插入稀H2SO4中,观察现象。 ⑷Zn片,Cu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稀H2SO4中,观察现象。 ⑸ 导线间接一电流计有何现象产生?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精品课件 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第2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精品课件 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第2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

质量或浓度
同一物质
不同物质
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再 变化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可变量不变 恒容条件下的压强
恒压条件下气体的密度
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且表 示不同方向(即“一正一逆”) 各组成成分的质量、物质的量、分子数、物 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气 体的体积分数等保持不变
知新
1.定义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_正__反__应___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_逆__反__应___方向进行的反应。
逆反应
正反应
3.特点 不能
同时发生、同时存在
.
.
共存于同一反应体系 仍在进行,没有停止
致用
D
C
D
02 考点二 化学平衡状态
知新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保持不变
以上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2.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状态是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最大限度的结果。 (2)对于一个给定的可逆反应,如果其他条件一定,不论采取何种途径(反应是从反应 物开始或从生成物开始),最后都能建立化学平衡状态。 (3)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体积、浓度等均不变。
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有颜色变化的反应
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致用
B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③⑥
D.②③⑥AA Nhomakorabea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第2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
1 考点一 可逆反应 2 考点二 化学平衡状态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素养 目标 2.认识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能够描述平衡的建立过程,能识别有关化学平衡图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 “四根据”破解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 “四根据”破解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微专题2 “四根据”破解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一、根据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二、根据反应的热量变化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B
三、根据化学键的键能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化学键
436 391
498 414 803 462 193
94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根据能量图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根据图中显示的能量的变化,确定反应热的正负及数值,结合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的关 系,确定热化学方程式。 例4 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在氧气不足时燃 烧生成一氧化碳,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放出的热 量如图所示。 (1)在通常状况下,_石__墨___(填“金刚石”或“石墨”)更稳定, 石墨的标准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_。

苏教化学选修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2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第1课时(共25张PPT)

苏教化学选修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2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第1课时(共25张PPT)

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数值之比 与方程式中它们的计量数之比有什么关系?
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速率之比等于化 学计量数之比。
思考
即:对于反应 mA+nB = pC+qD
v(A)︰v (B)︰v (C)︰v (D)= m︰n︰p︰q
课堂练习
已知 4NH3+5O2=4NO+6H2O,则下列关系式正
,
.....
mol
1.0 0.9 0.8
X
0.6 0.7
Y
。0.4 0.2
0.2
Z
. . . .mi.n
12345
课后作业
课外查阅: 课本第35页《化学动力学发
展史》的相关内容。
课后反思 你知道生活中的化学反应速
率问题有哪些么?我们要怎么解 决呢?
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 表示化学反应过程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
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量或生成物浓度的
增加量(均取正值)。
3、数学表达式:v =
Δc Δt
4、常用单位: mol·L-1·s-1或mol·L-1·min-1
mol/(L.s) 或mol/(L.min)
【探究活动1】
(1分钟)
3、绘制二氧化碳气体体积与反应时间曲线图;
(1分钟)
4、组内讨论实验结果。 (1分钟)
5、小组间交流发言。
(2分钟)
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课堂总结 一、化学反应速率
定义 计算方法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
测定方法 实验分析方法
课堂巩固
下列四种X溶液均能与盐酸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
是( C )
培养学生通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的认知思维方式来学习 化学反应速率。

苏教化学选修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2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共16张PPT)

苏教化学选修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2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共16张PPT)
式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
N2(g)+ 3H2(g) ⇌ 2NH3(g)
正向移动 K c2(NH3) c(N2 ) c3 (H2 )
N2O4
2NO2
K c2 (NO2 ) 逆向移动 c(N2O4 )
FeO(s)+CO(g)⇌Fe(s)+CO2(g) K c(CO2 ) 不移动
c(CO)
逆向移动 正向移动 不移动

V’

1、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t
结论: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①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正向 / 向右 )移动
②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练习
1、在定温定容的容器中发生 N2+3H2
2NH3,
当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将会对化学平衡产生
增大的幅度大,’ (正)
新平衡
V(正) 原平衡
V’
(逆)
V(逆)
v
V(正)
V’ 新平衡
(逆)
V’ (正)
原平衡
V(逆)
0 若
t 正反应吸热△H ﹥0 ,如上图
0
若 正反应放热△H ﹤0,如上t 图
原因分析:
降低温度
( 给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降低了能量 )
2、温度降低时,正逆反应速率均( 减 小 ),
但 对放热方向的反应不利影响小,,故平衡向 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Ѵ(放)减小的幅度小,则 Ѵ(放) ﹥ Ѵ(吸)
v
v
V(正)
原平衡
V(逆)
V’ (逆)新平衡
V’
(正)
0 正反应吸热 △H ﹥0 t
时,如上图

苏教化学选修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1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课件 (共15张PPT)

苏教化学选修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1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课件 (共15张PPT)

小结 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e-
阳极e惰-
性电极)
失去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
++-
阴极 得到电子, 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质溶液 阴极放电顺序:Na+<H+<Cu2+<Ag+ 阳极放电顺序:OH-< Cl-
随堂练习
1、如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 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 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负极,b为正极 B.a为阳极,b为阴极 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2、用石墨棒作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电解 时若转移的电子数是3.01×1023,则阴 极上析出铜的质量是 ( )
A、8g B、16g C、32g D、64g
属于电解池的是

判断下列装置属于原电池的是
H2、O2
H2O、NaCl
NaOH 、 H2 、 Cl2
NaCl
Na、 Cl2
Al2O3
Al 、 O2
化学方程式
电解
2H2O==2H2 ↑ +O2 ↑
电解
2NaCl +2H2O= 2NaOH +H2 ↑ + Cl2 ↑
电解
2NaCl == 2Na+ Cl2 ↑
电解
2Al2O3==4Al +3 O2 ↑

2、阳极(Cl-、OH-): 2Cl- - 2e- = Cl2↑
阳极失放电电子顺能序力::阴C离l-子>失OH电-子能力 Cl- >OH->含氧酸根离子

小 ★★★组成电解池的条件


论 】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化学反应原理》专题1第一单元课时2.pptx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化学反应原理》专题1第一单元课时2.pptx

例2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三点: (1)燃烧热、中和热的含义。 (2)燃烧热、中和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热量与燃烧热之间的关系。
【解析】 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不 仅生成了H2O还有BaSO4生成,因此A项放 出的热量比57.3 kJ×2还多,A项错误;辛烷 的燃烧热是指1 mo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CO2气 体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5518 kJ,C、D 项均错误。
(1)根据盖斯定律的实质,分析给定反应与所 求反应物质与焓变关系。
(2)运用解题技能,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进行 变换、加减得到所要求的热化学方程式。
特别提醒:1.反应热数值与各物质的化学计 量数成正比,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 化学计量数改变时,其反应热数值需同时做 相同倍数的改变。
2.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是指反应按所 给形式完全进行时的反应热。
【答案】 A 【规律方法】 (1)该类题目属于信息给予题 。在解答该题时除了明确盖斯定律的应用规 律之外,还应提炼题中所给信息,如“胆矾 溶于水温度降低”说明该过程是吸热过程, 故ΔH>0;“无水硫酸铜溶解为溶液时放热 Q2 kJ”说明固体溶解为放热反应。
(2)熟悉物质的气、液、固三态与反应热的关 系。
特别提醒: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计算,关键 在于设计反应过程,同时要注意:
(1)当热化学方程式乘以或除以某数时,ΔH也 相应乘以或除以某数。
(2)当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加减运算时,ΔH也同 样要进行加减运算,且要带“+”、“-”符 号,即把ΔH看做一个整体进行运算。
(3)通过盖斯定律计算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时, 同样要把ΔH看做一个整体。
①煤 ②石油 ③太阳能 ④生物质能 ⑤ 氢能
A.①②③B.①②⑤ C.②③⑤D.③④⑤ 解析:选D。煤、石油均为化石燃料;太阳 能、氢能、生物质能则属于新能源,D项正 确。

苏教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共21张PPT)-2

苏教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共21张PPT)-2

思考: Fe3++3H2O
Fe(OH)3+3H+在不同条件下
FeCl3的水解平衡将发生不同变化,当条件改
变时,将相关内容填入表格中:
条件 移动方向 H+数目 pH Fe3+水解率 现象
升温
通HCl 加H2O 加铁粉
正反应
逆反应 正反应 逆反应
加NaHCO3 正反应
增加 降 增大
颜色变深
增加 降 增加 升 减少 升
然后对溶液加热,现象:溶液红色加深 。
最后向溶液中再滴入过量的BaCl2溶液,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且红色褪去 ,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
示是 Ba2++CO32-====BaCO3↓ 。
(2)浓度:越稀越水解。(但溶液酸碱性减弱) (3)外加酸、碱:
盐类水解后,溶液会呈不同的酸碱性,因此控制溶液 的酸碱性可以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故在盐溶液中加入酸 或碱都能影响盐的水解。(酸抑制强酸弱碱盐的水解,促 进强碱弱酸盐的水解;碱抑制强碱弱酸盐的水解,促进强 酸弱碱盐的水解。)
C.(NH4)2SO4 c(NH4+):c(SO42-) <2 :1
D.NaF
c(Na+) :c(F-) < 1 :1
2.下列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D )
A.HCO3-+H2O B.HCO3-+OHC.SO3+H2O D.HCO3-+H2O
H3O++CO3 2CO3 2- + H2O H2SO4 H2CO3+OH-
减小 增大 减小
颜色变浅 颜色变浅 颜色变浅
减少 升
增大
红褐色沉淀 无色气体
..\..\..\..\..\..\实验视频\碱金属与铁\三氯化 铁水解平衡.DAT

化学反应原理ppt3 苏教版

化学反应原理ppt3 苏教版

碰撞
有效碰撞 活化分子
活化能
反应速率理论——过渡态理论
2-2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自发反应
自发反应 的条件
关于化学反应方向判据的教学
判断化学反应方向是新加的内容,在处理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1)学生不需要知道熵的意义,只需要知道熵反映体系的混乱度, 熵越大,体系的混乱度增大。 (2)学生需知道化学反应的方向向着焓变减小(Δ H<0)以及熵 变增大( Δ S>0 )的方向进行。 (3)不宜出现吉布斯自由能的概念,但应使学生清楚在不同焓变 及熵变条件下反应进行的方向: Δ H<0、 Δ S>0 时,焓变、熵变均利于反应自发进行,因而反 应自发; Δ H>0、 Δ S<0 时,焓变、熵变均不利于反应自发进行,因而 反应不自发; Δ H>0、 Δ S>0 或Δ H<0、 Δ S<0 时,其中一个条件有利于 反应自发,一个条件不利于反应自发,因而反应可能自发。 温度有时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 半 电 池 ) 电 势 差
原电池的设计
使用盐桥的原电池
(1)不使用盐桥的原电池由于液面接界电势高,电流
效率很低,使用盐桥可以有效地降低液面接界电势。
(2)在《化学2》中是不用盐桥的原电池,在此出现 使用盐桥的原电池。
(3)常用的盐桥是3%琼脂—饱和氯化钾溶液盐桥, 制作方法如下:
将盛有3g琼脂和97mL水的烧瓶置于水浴中加热,直 至琼脂完全溶解,然后加入30gKCl,充分搅拌,等氯化 钾完全溶解后,趁热用滴管将此溶液装入U形管中,静置, 待琼脂凝结后即可使用。多余的琼脂—氯化钾用磨口塞塞 好,使用时重新加热。
二、《化学反应原理》在高考中的地位
2009年浙江考试大纲说明 年浙江考试大纲说明 专题一 2012
5.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 化还原反应。 还原反应。 ( (2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 化形式。 形式。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应、焓变和反应热等概念。 焓变和反应热等概念。 (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 ( 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盖斯定律。(变化) 热的简单计算。 ( (5 5)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 )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 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6)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 )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 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 7)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和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理解金属发 )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和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理解金属 (7 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 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雾里,形成烟雾,烟雾紧紧地罩住了这个小镇。三天
后悬浮在半空中的烟雾愈来愈浓,能见度大为减小,连
工厂也看不见了。由于二氧化硫的刺激性臭味使空气恶
化,人们普遍感到口中变了味。对于这种燃煤和熔炼矿
石带来的污染结果,当地人早已习以为常,只是越来越
多的人明显地感到身体不适。5天后,居民吃不消了,
很多人纷纷病倒,咳痰、胸闷、呕吐、腹泻,重的就喘
同时也便于贮存与运输.
降温节能措施:
问题:
(1) 如何使煤充分燃烧? 提供足够的空气 使煤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2) 煤的大量直接燃烧会给环境带来怎样 的危害呢?
[资料]
烟雾袭击多诺拉
多诺拉镇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此镇中央大型炼
铁厂、炼锌厂和硫酸厂鳞次栉比,14000多人居在这里。
1948年10月26日,从工厂烟囱里排出的烟气混合到
不上气来.甚至心肺衰竭,全市有43%人发病,人数达
5911人,死亡17人。
工厂烟囱排出浓烟
数据统计
我国酸雨区面积正在迅速扩大,约占 全国面积的40%。
酸雨对我国农作物、森林等影响巨大; 仅江苏、浙江等7省因酸雨造成农田减产 约1.5亿亩,年经济损失约37亿元;森林 受害面积128.1万公顷,年木材损失6亿 元,森林生态效益损失约54亿元 。
问题 除了开采现有的煤、石油、天然气之外,
人类还可开发利用哪些资源?
能源的分类: 地热
核能
流水
潮汐 氢能
能源
化石燃料 风力
阳光
生物质能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电话亭
我国自主设计的第一座商用核电站——秦山核电站
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 月发电量132万千瓦
目前石油、天然气、煤炭储藏量
石油储量 天然气储量 煤炭储量 1×1010t 1×1013m99.0
世界总计 95.8
98.0
954.5
如何减缓目前所面临的能源危机?
应对措施 1、节约使用现有能源
2、开发新能源
问题:
(1) 如何使煤充分燃烧?
提供足够的空气
使煤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模块
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能源的充分利用
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 姚明站
能源的充分利用
目前中国使用最多的燃料是哪几种? 你知道现在它们现在的储量是多少吗?
能源的充分利用
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 通常我们使用的能量的主要形式是电 能和热能. 你知道现在它们现在的储量是多少吗?
人们通常用标准燃烧热或热值来衡量燃料 燃烧放出热量的大小. 标准燃烧热:在101KPa下,1mol物质完全燃 烧的反应热叫做该物质的标准燃烧热. 热值:在101KPa下,1g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 热叫做该物质的热值.
问题:
(1) 如何使煤充分燃烧? 提供足够的空气 使煤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交流与讨论: 将煤气化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