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多元史观 解读历史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课件:多元史观下的抗日战争-PPT课件

高考历史课件:多元史观下的抗日战争-PPT课件
项目 考查 频率
高考抗日战争
3年18考,考查频率很高
1、近几年高考重视对全民族抗战的考查,即重视对共产 党领导的抗日活动的考查,也有很多试题考查国民党
领导的正面战场,体现国共合作的重要性 2、抗日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日两国进行的两 考查 角度 场战争,中国一胜一败,很多高考试题重视两次战争的比 较,要求考生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国内方面:“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
• 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935.12 中共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内战、联共 抗日”,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1937年8月,改组军队,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未参加长征、留驻根据地的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书,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正式形成。
美采取“先欧后亚”的策略, 对华援助不占主要地位;出于国家利益。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
(2019· 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 30)1937年11月,中国代 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 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 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 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 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 分,高考试题重视站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高度,认

多元史观(课件1)

多元史观(课件1)

头作用;
从整体史观—— 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 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从社会史观——
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传入中国, 冲击着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
从文明史观——
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 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
工业文明的地方。
2013年四川高考14题:
的形成史,密观切:了国前际交者流主,促要进了是先阶进生级产技斗术争和生史产方观式。的传播,
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据高中历史教材整理)
(2分)后者主要是文明史观、整 (表3述)体体根现据了史材何料观种三不、,同指的现出历两代史个观化时?期(史高4中分观历)。史教(材关2于分工,业革任命影响的
答其一即可)
6
(二)生态史观
主张从地理环境的生态结构出发来研究与解释人 类文明发展模式的观点。
举例: 1.围湖造田、向山要田、大规模垦荒---加剧了水 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2.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自然环境的恶 化(如气候变暖),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3.修建水利如都江堰和郑国渠----较早预防水旱灾 害,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
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世界联系更为密切,一
系列区域组织和全球组织相继成立。
9
2011年广东文综第38题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 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做法:①近代史 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②近代史开始于 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
从生态史观—— 植树造林;修建水利如田纳西河谷工程、整体规划
水土保持、粮食生产、水库、发电、交通等。维护 了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方法指导:多元史观的分析与应用[课件]

方法指导:多元史观的分析与应用[课件]
现代化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面临的双重任务。实 现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实现民族独立后应尽快把
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二、从微观角度运用其基本观点分析重大历史事件。
以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为例,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认 识通商口岸、洋务运动、总理衙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等事件。可从是否有利于中国的工业化、市场
③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
④现代化并不等同于社会进步。作为一种历史进程,
它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
⑤建立民族独立国家是现代化的前提,民族独立是现
代化的产物。
【应用方法】
一、从宏观角度认识历史发展进程。
二、从微观角度运用其基本观点分析重大历史事件。
(2)现代化模式的类型
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 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 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 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外源型现 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开始的。如: 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 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 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现代化过 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 ③从社会经济的性质看,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
45%
25%
50%
40%
①农产品已商品化 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③两地经济融入世界市场 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高考特色串讲第2讲多元史观解读重大历史现象课件(38张PPT)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高考特色串讲第2讲多元史观解读重大历史现象课件(38张PPT)

(2) 唯物史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观愿望是希
望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大国家,但是在盲目求快、 急于求成思想的影响下,它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3)生态史观:“大跃进”运动中各地用土办法炼铁、炼钢,毁 掉不少山林。在生态环境方面造成了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
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4)社会史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 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期间,高指标、瞎指挥、浮夸 风、“共产风”等错误大肆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
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思想文化上,确立马克思
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提供 了必要条件。
【考题8】 下图反映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性巨
变。其共同点是( )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C.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D.结束了封行,向称大宗,佣工仰食以千百计。自
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C.自然经济的不断解体 D.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解析
)
据题干 “ 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 ” 可知,西方列强
的商品输出,给中国的传统手工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故选
【考题 4】 《危楼上的盛宴》一书中记载: 1884年,张荫桓被 清政府任命为太常寺少卿,一群官员攻击他“出身卑微,幼 习洋业,故夷情略悉,已为自爱者所鄙”,这说明当时( )
A.门第的高低仍是官员晋升的主要依据
B.部分士大夫对“洋业”不屑一顾 C.开眼看世界成为一种社会思潮 D.清朝的选官用人制度已成为众矢之的 解析 据材料“一群官员攻击他”和“幼习洋业,故夷情略

高考多元史观解读历史资料PPT教学课件

高考多元史观解读历史资料PPT教学课件

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2020/10/16
1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形态更替 的根本原因,在阶级社会里,这种矛盾运动表现为阶级斗争,不同利益的集 团通过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斗争形式为社会发展开辟道路,阶级斗争就成为 了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
一样的历史, 不一样的解读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应用例讲
2020/10/16
11
多元史观 解读历史
2020/10/16
2
根据材料回答:
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 城市作为通商口岸。就通商口岸与中国近代 史关系,不同的观察视角会有不同的评价。 毛泽东认为,帝国主义利用通商口岸为基地, 造成“买办的和高利贷的剥削网”,培养出 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买办阶级和商业高利贷 阶级”,便利其剥削广大中国农民。
2020/10/16
8
(2008上海高考16题)历史学家布罗代尔
曾说:文明,无论其范围广大还是狭小,
(2)在 质农地 特耕图 征文上取明总决:专能于制找它主到们义它的中们地央的理集坐位权制标置度,所;它带们来的的本局 海限洋或文便明利:民。主因政此治,。人类在迈向文明时代的
(3)进全程国中听,命农于国耕君文(皇明权和的海至洋高文无明上便),在有不庞同大的的官僚 机构地,各理地空官间员中由形中成央了或国。君委任(中央严格控制地方)
场、何种意识、怎样的价值取向认识历史 。
• 同一史实,史观不同,得出的理解或判断 会差异,甚至对立。
2020/10/16
4
一、认识多元史观
2、主要史观解读
文明史观: 社会史观: 革命史观: 整体史观 (全球史观) 现代化史观(近代化史观)

多元史观 解读历史

多元史观 解读历史

2、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 课毕后阅报纸, 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 有云:武昌已为革( 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 …… 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这则日记中反映了19C 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这则日记中反映了19C 后半叶以后近代化发展的一些信息, 后半叶以后近代化发展的一些信息,其中包括 ①军事近代化 ②政治近代化 ③技术近代化 ④文化生活近代化 A.①③④ B.①②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A.①③④ B.①② D.①②③④
①农产品已商品化 ③两地经济融入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
4、( 、(2008全国卷Ⅱ,13)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 全国卷Ⅱ 、( 全国卷 ) 产生了一定影响, 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B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5、( 、(2008广东,9)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 广东, )有学者认为, 、( 广东 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C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 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 . 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 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 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 世纪初有人指出“ . 世纪初有人指出 商市展扩所及, 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 年的《 女布(指土布) . 年的 顺德县志》 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 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 停其半。 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 . 年 美国驻厦门领事说: 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多元史观课件

多元史观课件

近几年来,新课标教材在坚持唯物史观 解和革命史观解读历史的前提下,运用多元 史观解读历史明显影响着高考历史试题的命 制,着眼于新史观来设计题目已成为近年全 国高考文科综合命题的一大趋势,并将更深 刻影响今后的高考命题。因此我们必须准确 理解多元史观,提升多元史观的运用能力。
高考链接
1.(2009·福建文综)“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 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 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学以致用
以下是四位同学在评价李鸿章及其领导的洋务运动时得出
的不同结论,各结论所体现的史观依次是? 甲说: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机器大生产的第一步。 乙说: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 大卖国贼。 丙说: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也引发了社会风
气的新变化。
丁说:洋务运动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不再是“天朝
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 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 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 全球化 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 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 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
高考链接
7.(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 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 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 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下图)。
一样的历 史不一样 的解读
感知 应用 提升 感悟
感知:多元史观的内涵 应用:多元史观解读历史 提升:多元史观与高考命题 感悟:史观的启示
篇章一
感知
感知:多元史观的内涵

高中历史多元史观解读历史(课堂PPT)

高中历史多元史观解读历史(课堂PPT)
4
对于伟人孙中山,站在不同的史学角度,会 有不同的评价: 甲说:“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乙说:“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 丙说:“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丁说:“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 思考:⑴你如何理解甲、乙、丙、丁对孙中山的评价? ①因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以甲说…… ②因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所以乙说…… ③因为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 迫令放足、改变礼节等措施,所以丙说…… ④因为孙中山百折不挠的民主革命斗争促进了亚洲的觉醒,鼓舞 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所以丁说……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 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括: 文明史观 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 横向看,包括: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认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
唯物史观 发展过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初源泉;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
9
用文明史观整合中国近代史
• 文明的差异 中国:农业文明、西方:工业文明
• 文明的冲突
将近代史上的各次侵华战争放置 在文明冲突的角度来认识:鸦片 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 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文明的融合
从文明的引进、吸收、融合的视
角重新审视“西学东渐”和思想
近代化进程:西学东渐主线:器
物→制度→思想
10
注意文明史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碰 撞与交融的相关史实 (1)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对启蒙思想的影响 (2)近代:中国的“西学东渐”,日本的 “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 (3)现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相互 借鉴等(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 中国改革开放)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6
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旳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旳影响(6 分)
①(从材料一旳观点看)新中国旳建立,标志着反帝反封建旳民 主革命旳胜利和中国双半社会旳结束,开辟了中国历史旳新纪元。 ②(从材料二旳观点看)新中国旳建立,为当代化开辟了广阔道 路。 a.政治:成为一种独立自主旳国家,建立了中国特色旳民主政 治制度; b.经济:建立了新旳经济制度,为实现国家繁华和人民富裕发 明前提; c.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 旳 【全材方料面三繁】华法提国供著条名件史。学家雅克·勒高夫《新史学》中以为:“ 历史不但是政治史,军事史……而且还是…习俗史” 。
…… 思索:⑴你怎样了解甲、乙、丙、丁对孙中山旳评价? ①因为孙中山领导旳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旳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以甲说…… ②因为孙中山领导旳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数年旳封建君主专制, 为资本主义旳发展扫清道路,并使民主共和观念进一步人心…… 所以乙说…… ③因为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旳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 迫令放足、变化礼节等措施,所以丙说…… ④因为孙中山百折不挠旳民主革命斗争增进了亚洲旳觉醒,鼓舞 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旳斗争,所以丁说……
10
巩固训练
3、19世纪后期,烟台、青岛等开埠通商,引起了山东省经济 构造旳调整。下表是今济南地域旳章丘、济阳在20世纪初花 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章有义旳《中国近代农业史 资料》第二辑)。下列对该表旳解读正确旳有
山东章丘 山东济阳
1900 0.1% 0.2%
1915 35% 15%
1920 45% 25%
多元史观 解读历史
1
知识回忆
◆弃医从政.图谋救国 ◆领导革命.建立共和 ◆反对独裁.捍卫共和 ◆与时俱进.国共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革命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 历史。
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 社会史观 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
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人物”
甲说: “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巩固训练
3、19世纪后期,烟台、青岛等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 结构的调整。下表是今济南地区的章丘、济阳在20世纪初花 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章有义的《中国近代农业史 资料》第二辑)。下列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有
山东章丘 山东济阳
1900 0.1% 0.2%
1915 35% 15%
1920 45% 25%
多元史观 解读历史
知识回顾
◆弃医从政.图谋救国 ◆领导革命.建立共和 ◆反对独裁.捍卫共和 ◆与时俱进.国共合作
对于伟人孙中山,站在不同的史学角度,会 有不同的评价: 甲说:“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乙说:“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 丙说:“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丁说:“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第(3)问: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的影响(6分)
①(从材料一的观点看)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 革命的胜利和中国双半社会的结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②(从材料二的观点看)新中国的建立,为现代化开辟了广阔道路。 a.政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制度; b.经济: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富裕创造 前提; c.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 的全面繁荣提供条件。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 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 年以 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 解释。
第(3)问: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立的影响(6分)
…… 思考:⑴你如何理解甲、乙、丙、丁对孙中山的评价? ①因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以甲说…… ②因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所以乙说…… ③因为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 迫令放足、改变礼节等措施,所以丙说…… ④因为孙中山百折不挠的民主革命斗争促进了亚洲的觉醒,鼓舞 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所以丁说……
买办阶层同外商利益上的共同点使其成了西方国家在政治上 和经济上侵略和控制中国的工具。
买办在与西方国家交往中,逐步学会了办企业的新技术、先 进的管理经验、方法,并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财富之后,不去 买田置地、扩建庄园,而去投资近代企业。
2、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
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
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这则日记中反映了19C
后半叶以后近代化发展的一些信息,其中包括
①军事近代化
②政治近代化
③技术近代化
④文化生活近代化
A.①③④ B.①②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24 50% 40%
①农产品已商品化
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③两地经济融入世界市场 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资料卡片
“买办”一词是葡萄牙人(Comprador“康白度”)的义 译,原意是采买人员,中文翻译为“买办”。清初,买办专指 为居住在广东十三行的外商服务的中国公行的采购人或管事, 后来逐步发展为特指在中国的外商企业所雇佣居间人或代理人。
【材料三】法国著名史学家雅克·勒高夫《新史学》中认为: “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而且还是…习俗史” 。
思考:请结合材料三的观点,分析新中国建立的影响。
新中国的建立,带来婚葬礼俗的改革:土葬为火葬,恋爱自由、 婚姻自主成时尚,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社会风气的转变。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时期”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 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 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 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 究的准则。
第(1)问: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 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时期”
思考:对于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现象,运用何种史观会评价 较高或较低?并请说明理由。
评价较高
评价较低
通商口岸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乙说: “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
革命史观
丙说: “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
丁说: “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社会史观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事件”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 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 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 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 究的准则。
文明史观、全球史观、 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革命史观
“扶清灭洋”
革命史观
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
洋务运动
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 全球史观
革命史观
巩固训练
1、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而现 行教材把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史学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 换体现了 A.生态史观 B.全球史观 C .社会史观 D. 革命史观
⑵甲.乙.丙.丁分别主要是站在哪种史观上对孙中山作出评价的?
史观解读
现代化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 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 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括: 文明史观 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横向看,包括: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