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批评方法之印象批评
印象批评
印象批评相对于以解读透辟、哲理提升见长的科学化批评,印象主义批评是一种重批评家感性直觉的人文主义方法。
印象主义批评家偏重于批评本质的主观性、艺术性的一面,怀疑阐释评价的客观性、普遍性,表现出对规范批评和方法论的漠视;他们强调批评体验的直率和真诚,强调批评家的艺术感悟力和印象描述力,因此认为艺术家本人才是最好的批评家;他们把艺术看作有情感有灵性的活物,强调批评家灵魂和作品灵魂的对话,反对冷静客观的切割分析;他们把批评当成一种艺术实践,讲究批评写作的空灵和弹性,追求批评的诗性特征和美感功能。
正因为印象主义批评具有这些长处,所以在文学批评史上,每当对文学的规律性和文学批评的精确性、客观性、科学性强调过头时,往往就会产生一些来自批评实践中的怀疑:所有创新的艺术品都能用“规律”作出合理解释吗?于是发出“反对释义”的呼声。
反对释义,意味着回过头来重新强调主观、情感,强调批评体验中的印象式描述。
一、印象批评的历史中外文学批评史上,最早的批评都是接受者感受印象的自然流露,都是一种印象主义的批评。
经过长期实践,印象主义批评已由早期的随意谈论逐渐发展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批评方法。
无论在中国和西方,印象主义批评都非常久远,都各自经过了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1、中国古代的印象主义批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是在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文化背景中形成和发展的。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带有具象思维的特点,重直觉感悟,不重分析论证。
从批评的功能看,中国古代批评主要是作家和准作家之间的抵足而谈,是艺术中人审美品味的交流沟通,因此,古人评论作品好讲笼统的感觉,好作空灵的比喻,而缺少严密的逻辑推论和细致分析。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批评专著《诗品》中就已经形成。
钟嵘在《诗品》中用形象比喻的方式评论诗人的风格,说唐代殷璠《河岳英灵集》、高仲武《中兴闲气集》等,大都模仿《诗品》,不唯故实出于《诗品》,语句也效法《诗品》。
两宋诗话中,这种印象描述的批评成为中国古代诗歌批评的主要方法。
印象批评例子
印象批评:作品分析范例一、描述作品主题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渴望。
故事以一个普通家庭为背景,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以及对于亲密关系的渴望。
二、分析作品风格该作品的风格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点,强调主观感受和个体经验。
作者运用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使得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化和风格化特征。
同时,作品在细节描写和心理刻画方面也表现出精湛的文学技巧。
三、探讨作品结构该作品的结构非常独特,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的方式,将过去、现在和未来交织在一起,使得故事更加复杂和引人入胜。
此外,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意识流手法,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展现了人物的复杂心理世界。
四、剖析作品象征在作品中,许多事物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例如,家庭作为一个封闭的空间,象征着人们的内心世界;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则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此外,作者还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暗示了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五、思考作品寓意该作品寓意着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孤独感。
通过对于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作者提醒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他人的感受,以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同时,作品也表达了对于爱与亲情的渴望,呼唤人们回归家庭和情感的温暖。
六、考察作品社会意义该作品通过对于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和心理状态的探讨,反映了当代社会面临的许多问题。
作品呼吁人们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他人的情感需要,为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关系提供了一定的思考和启示。
七、评估作品艺术价值该作品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文学技巧上。
作品通过对于现代主义风格的运用,呈现出了鲜明的个人化和风格化特征。
同时,作者在细节描写和心理刻画方面表现出了卓越的文学才能,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从长远角度来看,该作品将会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于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简述批评的方法
简述批评的方法
1 批评的方法
批评是在分析和检验的基础上向作品或行为提出的客观性的、深
入的评价。
它用严谨的思维方式,从思想内容、艺术表现和技术表现
等方面深入分析作品,对其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判断和论述。
批评实践中,一般采用以下四种方法:
(1)历史分析法。
即以事物出现、发展以及社会形势及历史环境
等为基础,以解析事物历史发展中产生的原因与结果,从而进行批评
的方法。
(2)典型分析法。
即将作品与其他作品进行对照比较,从而获得
自身特色,进而建立自己的评价标准。
(3)印象联想法。
把读者、作者或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亲身的观察、理解的结果加以结合,用语言,描绘出作品的形成,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4)实证分析法。
莎士比亚批评家福特就采取实证分析法,即从
批评文章中对莎剧中台词、情节、结局,以及把戏等方面进行分析,
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通过采用上述批评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作品的特点,正确地进行批评分析。
二十四诗品中的意象批评
《二十四诗品》中的意象批评《二十四诗品》不仅是古代汉族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专著,其本身也是一部诗作。
其将诗的风格细分为二十四种,每种都以十二句四言诗加以说明,形式整饬,用诗的语言,为各种风格描绘出一幅幅意境,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经典名篇。
《二十四诗品》的批评理论给读者的印象是意象融感性形象与抽象概念于一体,这正体现了中国古代文论中特有的一种批评模式——意象批评。
这种批评模式以介于具体艺术形象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意象来表达批评观念,使理论的构建彰显出生命的色彩,充满灵动之气,引起读者对生活和生命无限的感慨。
作者用诗的语言,为各种风格描绘出一幅幅意境,对这种风格的创造方法则在行文中略加点拨。
有的通篇是感性的形象画面,而毫不作理性的逻辑分析。
如“清奇”:“娟娟群松,下有漪流。
晴雪满汀,隔溪渔舟。
可人如玉,步屟寻幽。
载瞻载止;空碧悠悠。
神出古异,澹不可收。
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只是给出了一种“清奇”的意境而全不说破,让读者.自己去咀嚼、体悟、把握,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大部分篇章虽有几句对表现方法与特点的理性点拨,却也尽量保持形象性与诗意,与整篇的意境相一致,相融会。
在中国意象批评的观念中,批评就是对作品韵味的意会和体悟,.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意象批评手法由来已久.古人品诗讲究妙悟与玩味,即通过长期潜心地欣赏品味,达到直接领会和把握作品的情趣韵味的境界.这种意会体悟是中国传统批评的显著特点之一.意象批评强调在进行直觉领悟,在整体上把握作品的言外之意和内在风神。
这与西方的印象主义批评有异曲同工之处。
两者在运思方式上都重视"妙悟",推崇审美直觉。
此外,中国意象批评中的"味外之旨""言已尽而意无穷"中的"意"与"旨"还印有“言志载道”的色彩。
《二十四诗品》相当符合意象批评的操作方式,即批评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批评家就是艺术家。
批评方法
伦理道德方法的不足,一是常将"美"、"善"混同,忽视文学的审美特点,进行道德说教;一是抹煞道德的社会历史和阶级差别,将善恶抽象化。
4、社会历史
社会历史批评强调文学与社会历史的联系和社会历史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致力于揭示文学现象的社会历史根源。
社会历史批评源远流长,无论中国和外国,从古代人们就很重视文学同社会的关系以及文学的社会作用,作为一种理论体系,是由意大利科学家维科(1668-1744)正式提出和建立的。后来英国文学史家丹纳又对社会历史批评法作了进一步阐述。俄国别林斯基等人,也是采用这种批评进行广泛的文学批评活动的。
2、印象批评
印象批评是根据自己的印象和感受对文学作品进行批评,不讲具体道理,不作分析说明。与印象批评相类似的还有评点式批评,即把对作品的印象和感受,通过评点--"总评"、"眉批"、"夹注"等形式,直接加在作品之中。
3、伦理道德
文学上的伦理道德批评,强调文学作品“惩恶扬善”和道德教化作用,肯定文学在社会人生中的积极作用。这种批评方法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有过广泛的影响,对文学发展起到过积极作用。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以唯物辩证法为理论基础,自然十分重视文学与社会历史的联系。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强调社会历史对文学制约的同时,注重文学的主观色彩和审美特质。
5、心理分析
心理分析批评学说认为文学创作动力是作家的性本能,是他们受到压抑的本能的宣泄,是一种无意识、潜意识的联想和流动。因而,文学批评的任务就对这种潜意识、无意识的开掘和探究。
接受美学对读者的阅读作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期待视野"、"垂直接受"、"水平接受"、"隐在的读者"等概念,具有重要价值。
用形式主义批评方法讨论印象派作品
用形式主义批评方法讨论印象派作品罗杰•弗莱并不是第一个提出形式主义艺术观的人,但是,说他是形式主义批评观,乃至现代主义批评理论的奠基者,仍然是有理由的。
弗莱的形式主义批评观有两个渊源——德奥及意大利艺术史中的绘画形式分析与鉴定传统,以及法国现代艺术批评观——他是第一个将这两个体系整合在一起,并提出系统的现代主义批评理论的人。
事实上,是法国画家兼批评家莫里斯•德尼(Maurice Denis)在1890年率先宣布“一幅画,在它是一匹战马、一个裸女,或是一则奇闻逸事之前,本质上是一个覆盖了以一定秩序汇集在一起的色彩的扁平平面。
”然而,是弗莱,追随着德尼,在1910年前后的一系列论文中,以其关于抽象形式的“现实性”与“古典性”品质的大胆断言,挑战了当时的模仿性艺术和叙事性艺术的流行标准,从而发动了英语世界对“形式主义”的法典化进程。
作为在1910年和1912年将法国新艺术引入伦敦的两届展览的主要组织者,弗莱成为现代主义在英国的代言人。
甚至“后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这一至今仍在广泛使用的术语,也是弗莱的杜撰:“哦,让我们就叫它后印象派吧;不管怎么说,它们都出自印象派之后。
”由于弗莱的名字与20世纪初后印象派的推广有着紧密的关系,人们很容易忘记,当他的第一个拓荒式的现代艺术展在伦敦展出时,他已经是43岁的中年人了。
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弗莱就一直是一个前途无量的艺术史家和博物馆馆长;他擅长15世纪意大利绘画,将自己在科学方面的训练转化为一种“科学鉴定”的明显的经验主义方法。
然而,收入本文选的一篇写于1894的论文《印象主义的哲学》(“The Philosophy of Impressionism”),揭示了弗莱从一开始起就急于捍卫现代艺术。
弗莱在生物学方面的科学训练可明显见于他对印象主义的科学基础的集中分析,这一点只因其结论而稍有缓和,在这个结论中,他坚持认为美而不是科学才是艺术的最终理由。
文学批评复习资料
文学批评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文学批评: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它主要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的社会作用.社会历史批评:印象批评:印象批评是一种依据审美直觉,关注文学的审美特性,创造性的表现批评家的主观印象和瞬间感受的批评方法。
心理批评:是一种吸取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立足于文学作为精神活动的特殊性,对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和包含的心理现象以及读者的欣赏心理进行分析的批评方法.文体批评:是一种运用现代文体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研究文学文本的语言性质、特征入手,对文学文本进行审美把握的批评理论和实践活动。
文本批评:指一种立足文本,分析和阐释文学文本各要素的批评方法,文本成为这一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排斥作家研究,排斥“外在的”的研究方法,是文本批评的重要前提.性别批评:性别批评是一种用女性意识观照文学作品,具有女性价值标准和审美追求的文学批评。
倾向性:作家通过作品中艺术形象所流露出来的对生活的理解和评价.它是作家社会立场和思想观点的体现。
作家是否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认识生活,所创作的作品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等,都是倾向性考察的范围。
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用来命名男孩对母亲的乱伦欲望和对父亲妒忌、仇恨的心理.弗洛伊德说,这个以母亲为爱的对象的情结,就叫做俄狄浦斯情结.陌生化:指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
意图谬误:新批评视探究作者的意图为谬误,认为这种批评容易导致以作家传记代替对作品的分析。
新批评认为,首先,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可以找到,其次,就是可以找到作者意图的地方,如作者的直接陈述,意图也不可能仅从表面价值上理解.更重要的是,浅薄的作品比较容易受作者的控制,而伟大的艺术往往超出作者主观意图的羁绊.时序:时序研究事件在故事中的编年顺序和这些事件在叙事文本中排列的顺序之间的关系。
现代中国式的唯艺术批评——三十年代印象主义文学批评中西比较论
的批评方式在很多 问题 上 尚有待商榷 。比如李 健吾 对 沈从文 、 卞之琳等作家作 品的一些批评 , 就未 得到 当事人 的认 可。现代 中国式印象主义文学批评 是受 西: 疗印象主义批评和 中国古代 文学批评 的双重 影响
at—l i a dsb cv .Iapeit rcewt i i m g ,omst n rci t as ei i u o s h n i o cn uj te t p rc e a atl i t n n i iae fr eit at nw h et t n i n .T e g ei a sn i h h k g n h e o i h c tt i
个新 的创 造。鉴 于李健吾 、 光潜等 人 的西 方 理 朱 论 背景 , 这种批评 方式 通 常被认 为是 西方 印象 主义
一
批评史上 自成一 家 , 在理 论 和实践 上从 肯定作 者 和 批评者心灵与个性 的 自由性方面来强调艺 术本 身的
自足 , 用一种印象 主义 的方式 建立 了独立 的 审美领 域, 与西方 印象 主义批评 和 中国传 统 印象式批 评 相 比, 绝非是简单的模仿。其主要代 表人物是李 健吾 , 他将批评作成诗 意 的所 在 。 构起 了有个 人特 色 的 建 批评 阐释模式 。还 : 有一些 人并 不 以批评 为 主业 , 涉
影响 的结果 , 实 这 一类 批 评 中 国古 来 有之 , 谓 其 所 “ 诗无达诂 ” 即是 如此 。中 国重形 象 思维 的批 评 方 式 有别于西方重 模仿 、 阐释 的客观 精确 的科学 主 重 义文论传统 , 但却 于反逻辑 性 、 重主体直觉 的西方 印
象主义批评在某些 方 面暗合 。2 0世纪 3 0年代 的京 派批 评就是选取 了这种具 有 中西方共鸣色彩 的批评
李健吾印象批评的艺术特色
简述李健吾的印象批评特色李健吾的印象批评的特色主要有开放性、人性化和艺术美三个特征。
开放性体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李健吾从印象批评的发源地法国归来并娴熟的将自己在法国学到的印象批评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自己的批评实践中,成为中国印象批评的领军人物。
李健吾的印象批评理论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印象式批评与西方的印象批评,形成了具有西方人本主义和中国传统的独特个性印象批评理论。
人性化,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批评的标准是人性。
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李健吾批评理论的价值取向。
他曾经这样说:“一个批评家,第一先得承认一切人性的存在.……然后才有完成一个批评家的使命的机会。
可见他把人性放在了第一的位置。
他认为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是批评成功的关键,批评家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追求人性的昭示,他总是从作品中发现作家的人格和人性。
他往往从解剖人性人手,深入到作家及其所创造的人物形象的人性纵深处,从繁复瑰丽的人性中发现时代、社会与文化心理的折光,发现人性存在的多种形式及其变化轨迹。
如李健吾评论林徽因的《九十九度中》,他在文章中主要谈的是批评家的“自我发现”,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文学关于人生观。
直到最后,才从这篇看似没有组织、没有条理、没有故事的作品中体会到作者隐隐表达的对人类的同情。
艺术美,李健吾认为,批评是一种独立的艺术,是体现自我价值或意义的创造性活动。
“创作家根据生料和他的存在,提炼出他的艺术;批评家根据前者的艺术和自我的存在,不仅说出见解,进而企图完成批评的使命,因为它本身也是一种艺术。
”印象批评认为,文学批评的任务就是发掘作品的审美内涵,进行美的再创造。
李健吾批评的基本特色是:用抒情的语言。
描写作品给人的审美感觉,创造出情绪的氛围,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从而达到欣赏、理解、认识作品的目的。
如李健吾在评论何其芳的作品时,用万盏明灯、九曲黄河和叠翠华山等兼具形、声、色的意象,来调动读者的视觉、听觉、知觉去感受其语言特色。
总之批评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批评家就是艺术家。
批评、表扬的艺术活动建议或反思
批评、表扬的艺术活动建议或反思
批评:
1. 缺乏清晰的主题和表达:
问题:在活动中可能存在主题不清晰或者艺术表达不够明确的情况。
建议:下次活动前,考虑提前明确主题,并确保艺术家们在其作品中清晰地传达主题。
2. 组织不够流畅:
问题:活动的组织可能在某些方面显得混乱,导致观众难以理解和参与。
建议:在活动策划阶段,详细规划每个环节,确保流程有序,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沉浸于艺术体验中。
3. 缺乏互动性:
问题:参与者与活动之间的互动性可能不足,影响了整体体验。
建议:设计一些互动环节,例如工作坊、问答环节等,以促进观众与艺术家之间的交流。
表扬:
1. 独特的艺术风格:
优点:活动中展示的艺术家独特的风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鼓励:继续支持和展示这种个性化的艺术表达,因为它为活动带来了独特的魅力。
2. 出色的视觉效果:
优点:艺术作品呈现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吸引了观众的注意。
鼓励:鼓励艺术家在创作中继续追求视觉上的创新,以提供更加丰富的观赏体验。
3. 社区参与度高:
优点:活动吸引了广泛的社区参与,反映了其成功的社交影响。
鼓励:在未来的活动中继续鼓励社区的积极参与,促进更紧密的社会联系。
总体反思:
活动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艺术的质量,还包括组织、互动和社区参与等方面。
通过对批评和表扬的综合考虑,我们可以更好地改进未来的艺术活动,为观众提供更丰富、有意义的体验。
艺术学试题及答案
艺术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艺术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人文学科D. 应用科学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艺术学的主要研究对象?A. 绘画B. 雕塑C. 建筑D. 数学答案:D3. 艺术学中,关于艺术作品的分析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形式与内容B. 创作背景C. 艺术技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属于印象派?A. 莫奈B. 梵高C. 毕加索D. 德加答案:C5. 艺术学研究方法中的“批评”主要指的是什么?A. 艺术作品的创作B. 艺术作品的欣赏C. 艺术作品的分析与评价D. 艺术作品的收藏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艺术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历史研究、理论分析、批评7. 艺术批评通常包括对艺术作品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形式分析、内容解读、价值评价8. 印象派是19世纪后期在________兴起的一种绘画风格。
答案:法国9. 抽象艺术强调的是艺术作品的________和________,而非对现实世界的直接描绘。
答案:形式美、内在情感10. 艺术学与美学的关系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关系。
答案:实践、理论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艺术学与美学的区别。
答案:艺术学主要关注艺术作品的创作、分析和评价,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而美学则更侧重于艺术的哲学思考,探讨艺术的本质、功能和审美价值等问题。
12. 描述印象派艺术的特点。
答案:印象派艺术强调光线和色彩的即时效果,追求自然景观的瞬间印象,画面通常具有明亮的色彩和松散的笔触,反映了艺术家对光线变化的敏感和对色彩运用的创新。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3. 论述艺术学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作用。
答案:艺术学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艺术感觉与印象批评——以李健吾为例
关键词 :艺术感觉; 直观印 象; 李健 吾 ; 印象批评
中图 分 类 号 :1 12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0 6- 2 X(0 1 0 0 3 0 1 0 0 6 2 1 ) 2— 1 4— 2
所谓“ 艺术感觉”, 是一种特殊 的心理感 觉 , 一个认识 过程与 审美 是 情感活动过程的综合体 。艺术感觉的表现 形式经常是 充满激情 的联想 、 想象 、 幻想 , 是情感化 的感觉 、 个性化的感觉 。法 国文艺理论家丹纳在《 艺 术哲学》 中指 出: 艺术家在事物面前必须 有独特的感受 ……他靠 这个 能 “ 力摄人事物的内心 , 显得 比别人敏锐 。 (73) ” 1 其实 , 止是艺术 家 , 2 何 批 评家同样必须有敏锐 的艺术感觉。艺术感觉是批评发生的重要 前提和基 础, 尤其是对于印象批评来说。本文 以李健吾为例 , 粗浅地谈一下 艺术 感 觉与 印象批评的关 系。 印象批评是一种依据审美直觉 、 注文学审美特性 、 关 创造性地 表现出 批评家的主观印象和瞬间感受的批评方 法。相对于 以解 析透辟 、 哲理 分 析见长的科学批评 , 印象批评方法非 常注重艺术感 觉、 直观 印象 , 非常强 调 批 评 的 艺术 感 受 力 , 重 印 象 描述 与 经验 梳 理 , 求 批 评 的诗 性 特 征 与 注 追 美 感 功 能 , 至有 反 对 释 义 、 对 客 观性 的一 面 。在 运 用 这 种 文学 批评 的 甚 反 方法和视角的时候 , 批评家的艺术感觉成为相 当重 要前提 因素 , 现“ 发 知 音 ” 表现 自我” 与“ 是其 中的 两个重要 环 节, 当然 , 要寻找 两者 之间 的平 衡。 中国现代文学 家 、 评家 李健 吾 ( 96 18 ) 印象 批评 的发 源 批 10 - 9 2 从 地——法国求 学归来 , 并且成功地将印象批评 的理论与方 法运用 于 自己 的文学批评实践, 成为 中国现代印象批评的领军人物 。李健吾认为 , 批评 是一种独立的艺术 , 是一种体现 自我价值或意义 的创造性活动。“ 一个真 正 的批评家 , 犹如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 要外在 的提示 , 需 甚至离不 开实际 的影响。但是最后决定一切的 , 却不是某部著作或者某种利益 , 而是他 自 己的存在 , 一种完整无缺 的精神作用 。 ( 3 自我感受 是批评 的最 高 ” P 2) 准则 , 丧失了 自我也就丧失 了批评 。他 是山西运城 人 , 常用笔 名刘 西渭 , 不仅在理论 上倡导 印象批评 , 而且在实践上 自觉地从事大量的印象批评 , 出版 了《咀华集 》( 9 6 、 13 ) 《咀华 二集 》( 92) 《 14 、 李健 吾 戏剧 评 论选 》 (9 2 、 李健吾文学评论选》 18 ) 18 ) 《 ( 9 3 等批 评理论著作 , 显示 了印象批评 在 现 代 中 国 的 实绩 。 印象批评 作为一种 以传达批评 家对 文学作 品的直观感觉和主观印象 为主 的批评方法, 呈现 出如下特征 : 其一 , 思维方式 的直观感悟性 。印象 是一种对美 的艺术发现 , 它是微妙而不能 自控 的, 要求批评家对 艺术的感 性刺激有敏锐的体验 , 自己的心灵 同作品 、 用 同作 品的作者进行对 话 , 因 此反对逻辑分析, 强调艺术直觉与印象描述 。其二 , 批评过程的情 感体验 性 。印象批评非常重视情感的投入和体验 , 印象批评家 总是充满激情 地 判断艺术作品。主体激情 、 艺术印象是 他们评论文 学的重要 出发点。印 象批评是批评家情感与作家作品碰撞 的结 果 , 同为 中国现代 印象批 评 正 家、 诗人的梁宗岱所说 , 是作者与读者 问精神底交流与密契”3 P 5 它“ l( 9 ) 的结果。批评家情感 的投入是批评发生 的重要前提 , 是批评过 程的重 也 要 因素。只有批评家 主体激情 的润泽 , 才不会使 解释 陷入过 分的 于枯。 印象批评中“ 印象” 是批评家调 动 自己的艺 术经验 、 人生 阅历 , 阅读作 在 品、 体验作品的过程 中形成的 , 因此对作 品的批评也就是对于 自我的印象 描述与经验梳理 。其三 , 批评文本 的美文化 。印象批评不重判断与分析 , 而注重批评家审美 印象的描述 , 这种描述 只能 以文 学的形式进行 。为 了 保持审美经验 的完整性 , 印象批评家 常用富 于诗意 的形象 语言表达他 们 对作品的直观感受 , 甚至象中国古代批评家司空图等人一样 , 用具 体的形 象或感觉来 品评诗文 , 形成一种象喻式批评 , 这种批评文本本身甚 至就是 文 学 作 品 , 现 出“ 文化 ” 向。 呈 美 倾 印象批评 的一般步骤分为以下部分 : 一是获取印象, 以直观 的方法 获 作者简介 : 黄
印象式批评
一,印象批评的特色
印象批评强调批评的主体意识, 印象批评强调批评的主体意识,追求批评的独立价 值和独立品格,将批评从对作品的阐释中解脱出来, 值和独立品格,将批评从对作品的阐释中解脱出来, 变成一种艺术创造. 变成一种艺术创造. 印象批评突出批评家的直觉和个人感受, 印象批评突出批评家的直觉和个人感受,排斥批评 中的理性因素, 中的理性因素,而直觉的介入将使其批评见解获得 某种生动性和尖锐性,从而增加了批评的活力. 某种生动性和尖锐性,从而增加了批评的活力.
林徽音
蹇先艾
中国印象批评举隅
李健吾评叶紫的 李健吾评叶紫的 小说 李健吾评巴金《 李健吾评巴金《爱 情三部曲》 情三部曲》
叶紫
李健吾对 <<雾>><<雨>><<电>> 的评论
<<雾>>的对象是迟疑 <<雨>>的对象是矛盾 <<电>>的对象是行动
印象批评评述
一,印象批评的特色 二,印象批评的局限 三,印象批评与当今文学批评的建设
三,印象批评与当今文学批评的建设
随着西方崇尚科学性的文学批评思潮和流派 的涌入,批评的理性的一面被进一步抬高, 的涌入,批评的理性的一面被进一步抬高, 而批评的感性的一面被弱化. 而批评的感性的一面被弱化.印象批评在将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偏向.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偏向.
�
印象式批评
学号:2009053226 专业:汉语言专业 姓名:周笑
印象式批评是一种依据审美直觉,专注文学 作品的审美特性,表现批评家自我的主观印 象和瞬间感受的批评方法.
印象主义文艺思潮
"印象主义"与法国印象画派 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 莫奈: 日出印象 印象》 莫奈:《日出 印象》
艺术批评学
七.新批评派理论 新批评派二十世纪初期在英国发端, 代表人物是瑞恰兹和T.S.艾略特;四五十年 代在美国大加发展,代表人物是兰森(兰 色姆)、温萨特、布鲁克斯等。 瑞恰兹的《文学批评原理》被认为是 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评派的奠基之作。 新批评派把作品作为独立自在的实体, 强调作品本体的作用,把作品本文作为批 评的出发点和归宿。
“集体无意识”是荣格学说最具有代表 性的理论。他认为集体无意识不是存在于 个别人身上,而是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人身 上;不是来源于个体经验,而是由群体积 累而成,是历史在“种族记忆”中的投影 集体无意识潜存于人类心理深处,它 包含着人类心理经验中一些反复出现的 “原始意象”,这就是集体无意识的显现, 也称之为“原型”
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创作是一个“动力过 程” 第一阶段从作者到作品,是创作过程; 第二阶段从作品到读者,是接受过程。 只有将两个过程统一起来,才是完整 的美学过程 在这个“动力过程”中,读者不是被 动,而是主动的, 主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阅读 过程中,读者作为审美主体,参与了创造; 二是读者要影响作家的创作,读者也创造 作家。
南朝:文艺批评趋向成熟,多种批评方法 开始运用,两部伟大的理论批评专著:刘勰 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 唐宋:文艺批评充分展开,文论、画论、 诗话、词话等 明清:文艺批评非常活跃,派别众多
近现代:“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批评 方法产生重大变化,西方文艺理论和批评 方法大量进入
西方的文艺批评
贡献:在全世界具有广泛儿深远的影响, 无意识理论的提出,使心理学走向更广阔 的研究领域,扩大和加深了心理学的广度 和深度。 弗洛伊德提出了一种与历史上任何解 释全然有别的新理论,这一理论契合了一 部分生活现象和文学艺术现象,为文学艺 术和作家心理的深层研究开拓了一个重要 的新的领域。
最新 木心的印象主义文学批评-精品
木心的印象主义文学批评印象批评是一种创造性地表现批评家的主观印象和瞬间感受的批评方法。
它依据审美直觉,关注文学作品的审美特性。
它否认作者“客观意图”的存在,强调批评家的阅读感受,印象批评重视阅读印象,是一种斯坦利?费什意义上的“强读者”批评模式,实开后来接受美学的先河。
印象批评在上个世纪30年代经李健吾等人的提倡,在中国“京派”批评中盛极一时,之后新中国文学批评史起伏跌宕,多为狂躁的政治潮流所裹挟,代表“小资产阶级趣味”的审美批评几成绝响;1980年代以来,批评界引进西方各种“后”学理论,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后人文主义等等不断翻新出奇,纯粹鉴赏性的批评却因不具备“现代性”而难得专业学者推重。
在这样的批评语境中,木心(1927-2011)的《文学回忆录》(上、下册,木心讲述,陈丹青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脱颖而出,可以说在当代重新恢复了印象批评的名誉,堪称中西文学批评的一部“奇书”。
正如司马迁的《史记》是“一个人眼中的历史”一样,在《文学回忆录》中,木心自由出入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之间,让自我与天地精神独往来,依靠个人颖悟大胆评点论断作家作品,其实抒写了“一个人眼中的文学史”。
他接续了古今中外艺术型批评家(如艾略特、米沃什、昆德拉、卡尔维诺、纳博科夫等)所树立的伟大传统,把批评建立在对文本真切精妙的感受和独特传神的表达上,其批评文字充满玄心、洞见,妙赏、深情,从主体精神、话语方式、批评过程、价值定位各方面来看,都可以视作印象主义批评在当代中国的回音。
一、批评主体:唯美主义的精神后裔二十世纪文学批评受到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柏格森等引领的哲学思潮影响,实现了非理性转向,开始重视创作和阅读中的直觉与非理性,欲望与潜意识,探讨审美直觉、生命冲动对作品形成的影响。
印象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相对主义和怀疑论,认为世间万物都处于永恒变动的“印象”之中,没有可以绝对把握的客观现实。
《弗莱艺术批评文选》中对印象主义哲学的理解
《弗莱艺术批评文选》中对印象主义哲学的理解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弗莱艺术批评文选中对印象主义哲学的理解摘要:本文将通过对《弗莱艺术批评文选》中对印象主义哲学的解读,探讨弗莱对印象主义的认知与评价。
用形式主义批评方法分析印象派风格作品
用形式主义批评方法分析印象派风格作品印象主义批评,从广义上讲,在西方也有久远的历史,但作为一种有意识的、自觉的批评类型,则出现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
英国批评家威廉·赫兹里特(1778一1830)在谈到自己的批评时说道:“我说的是我所想的:我想的是我所感受到的。
我不由自主地从事物中得出某些印象;我有充分的勇气照实说出(不无轻率之处)。
”“赫兹里特的前导”查尔斯·兰姆(1775一1834)的批评也常常“是完全脱离文本说话的印象主义批评”。
美国学者韦勒克指出,他们“两人的共同之处是运用了当时看似新颖的三种批评方法:唤起作品印象、运用比喻手法、论及作者身世”,这些方法奠定了赫兹里特和兰姆在英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在18世纪英国批评界尚无近似于他们两人的批评实践的先例”。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30年,印象批评兴盛于欧美诸国,并形成了一整套印象主义的批评理论。
印象主义以法国的法朗士为代表。
印象主义其实是唯美主义的余波。
唯美主义强调艺术的独立,提出“为艺术而艺术”,否认艺术摹仿人生,而主张人生摹仿艺术,这些观念与后来印象主义所提出的一些主张是一脉相承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29
一、印象批评的特色
➢印象批评对审美特性的注重和追求将促使文 学批评更好地把握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为 文学批评写作提供了一条新径,并为读者带 来美的享受。
A
30
二、印象批评的局限
➢印象批评过分强调印象,夸大批评的主观 性方面,因而产生了否定文学作品客观性 的倾向,这势必将批评引向失却批评对象 从而也失却批评自身的危险境地。
A
33
三、印象批评与当今文学批评的建设
➢随着西方崇尚科学性的文学批评思潮和流派 的涌入,批评的理性的一面被进一步抬高, 而批评的感性的一面被弱化。印象批评在将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偏向。
A
34
本章小结
A
35
➢ 钟嵘:《诗品》 ➢ 皎然:《诗式》 ➢ 司空图:《诗品》 ➢ 严羽:《沧浪诗话》 ➢ 王国维:《人间词话》
王国维
A
14
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与 西方印象批评的异同
➢相同点:都注重批评主体的审美感
受和主观领悟,都善于把这种感受 和印象艺术地传达出来。
A
15
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与 西方印象批评的异同
➢不同点: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虽然
多从直观感受入手,随兴所至,有 感而发,但与西方印象批评相比, 它们并没有形成一套相对完备的理 论。
A
16
三、印象批评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现代印象批评(20世纪20、30年代) ➢李健吾:《咀华集》 ➢除李健吾外,朱光潜、沈从文、梁宗岱、
李广田等人的批评主张和实践也都体现了 印象批评的某些基本特征。
➢ 印象批评更关注的是批评本身的审美。
A
24
第三节 印象批评之应用
➢印象批评的基本步骤 获取印象 整合感受 抒情描述
➢中国印象批评举隅
A
25
中国印象批评举隅
➢李健吾评林徽音的 ➢李健吾对骞先艾
《九十九度中》
国印象批评举隅
➢李健吾评叶紫的 小说
➢李健吾评巴金《爱 情三部曲》
评提出有力的反驳
A
20
一、推崇主体的创造性与个性色彩
➢印象批评对批评家的个人素质的特殊要 求:感情与才思的结合、崇高的情怀、
更高尚的思想、洞察入微的想象力与诗 人的宗旨相结合 。
A
21
二、强调批评过程中的印象和直觉
➢审美直觉: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通过
客体的感性形式对其表现性内涵加以直 接把握的艺术思维能力。 ➢注重批评实践中个人对作品的瞬间反应 。
爱伦·坡
王尔德
A
11
二、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
➢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的特点
➢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与西方印象批评 的异同
A
12
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的特点
➢ 意会体悟和以形象说诗 ➢ 批评话语所具有的浓郁的艺术性 ➢ 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主体的特点:
品评者大多集作、赏、评于一身
A
13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运用印象式 批评手法的重要文本
第四章
印象批评
A
1
本章导航
➢第一节 印象批评概述 ➢第二节 印象批评的理论特征 ➢第三节 印象批评之应用 ➢第四节 印象批评评述 ➢本章小结
A
2
第一节 印象批评概述
➢西方印象批评 ➢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 ➢印象批评在中国的发展
A
3
一、西方印象批评
➢印象批评渊源: 印象主义文艺思潮 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和审美直 觉理论
叶紫
A
27
第四节 印象批评评述
➢一、印象批评的特色 ➢二、印象批评的局限 ➢三、印象批评与当今文学批评的建设
A
28
一、印象批评的特色
➢ 印象批评强调批评的主体意识,追求批评的独立价 值和独立品格,将批评从对作品的阐释中解脱出来, 变成一种艺术创造。
➢ 印象批评突出批评家的直觉和个人感受,排斥批评 中的理性因素,而直觉的介入将使其批评见解获得 某种生动性和尖锐性,从而增加了批评的活力。
➢西方印象批评的确立
A
4
印象主义文艺思潮
➢“印象主义”与法国印象画派 ➢莫奈:《日出·印象》
莫奈
《日出·印象》
A
5
印象派作品
➢后期印象派:塞尚 ➢音乐:德彪西的交响曲《大海》
塞尚作品
A
6
印象派作品
雕塑: 罗丹的《巴尔扎克像》
巴尔扎克像
A
7
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思潮 和审美直觉理论
➢发端于20世纪20、30年代。认为只有通 过内心体验、直觉的方法,而非理性科学 的方法才能达到真正的实在,才能认识人 和世界的本质。
A
22
二、强调批评过程中的印象和直觉
➢ 强调对作品的整体把握。 ➢ 强调通过审美直觉得来的印象,甚至认
为“印象就是真理”,理性的参与将损 害印象的可靠性。
A
23
三、突出批评的审美特征
➢ 印象批评把文学作品的审美特性作为突出 的甚至唯一的考察对象。
➢ 印象批评在感受对象的审美特性时,特别 注重揭示作品给读者带来美的感受。
A
31
二、印象批评的局限
➢由于印象批评排斥理性因素,在情感的扩 张中缺乏理性因素的渗透,因此,它往往 停留在艺术的表面,未能深入系统地研究 作品以把握作品的内在规律,特别是很难 对内容复杂的大部头作品作全面分析。
A
32
三、印象批评与当今文学批评的建设
➢印象批评的存在强调批评者的主体意识,鼓 励批评家的个性和风格的发展,由此可以作 为对社会历史批评等批评方法的参照与补充, 从而使当代文学批评的格局更加和谐。
A
8
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思潮 和审美直觉理论
➢代表人物:尼采、叔本华
➢直觉理论的进一步深化:柏格森
尼采
叔本华
A
柏格森
9
西方印象批评的确立
➢ 印象批评的萌芽: 兰姆与赫兹利特的批评
➢ 印象批评的宣言: 法朗士与勒美特尔
A
法朗士10
西方印象批评的确立
➢印象批评的发展: 瓦尔特·佩特、王尔德和爱伦·坡
A
17
三、印象批评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当代印象批评(20世纪80年代) ➢吴亮:《文学的选择》与贺兴安的《评论:
独立的艺术世界》
A
18
第二节 印象批评的理论特征
➢一、推崇主体的创造性与个性色彩 ➢二、强调批评过程中的印象和直觉 ➢三、突出批评的审美特征
A
19
一、推崇主体的创造性与个性色彩
➢ 强烈的批评主体意识 ➢ 批评家自我作为批评的标准 ➢ 推崇主体自由的同时对标举“客观”的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