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形态与水系地演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形态与水系的演进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城市发展与水系演进之间的关系。古城位于珠江水系的西、北、东三江汇合处,历史上水网密布,水道纵横,城市的发展变化一直与城市水系的演变息息相关。城市水系环境在城市选址、城市起源起到重要作用,从秦任嚣城、南越国都城至三国步骘城、隋唐城,再经五代宋元时期直至明清城,水系对城址的抉择以及空间布局、交通与经济发展、城市水利、军事防御等均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在充分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课堂学习到的知识,以及平时对的见闻和了解,梳理了从秦朝到现代城市水系对城市的形成、发展与演变的作用过程,并做出总结。
关键词:;城市形态;水系演进;水系治理;城市发展
一、概述
1.1水系发展
是位于珠江水系的东、西、北三江汇合处濒临南海的河口港城市,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困,因水而荣的城市,是按照“上善若水、水孕文明、文明城市”的自然哲学模式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城市。城最早为秦汉时期的任嚣城,经两千多年,发展成为今日华南地区最大的城市。
在中国水网城市的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纵观的城市建设史,就是一个不断适应水、规划水、治理水的过程,其天然与人工建设的河湖水系有机结合,形成“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城市格局。
的城市发展,不仅因为其坐拥珠江出的有利区位,并孕育出水运交通优势,还因为有白云山上甘溪流过解决城市给水问题;又因城址位于番山上,地势略高,长期没有大的水灾洪患。依托于城市水系的密集分布,城还建设城市排水、排泄洪蓄洪的城市水利体系。
1.2 水系发展与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城市在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的表现,反映在城市和居民点分布的组合形式、城市本身的平面形式和部组织、城市建筑和建筑群布局特征上等。城市形态发展变化有其客观规律。受到很多
因素影响,由于城市水系起到交通、供水、防洪、军事防御等作用,因此成为影响和制约城市形态的重要因素。
在城市起源时期,河流水系是城市外交通的主要方式。其交通功能促成了城市的产生。在城市发育阶段,对城市水系的供水、防洪、排水、排污和军事防御功能要求较高,促使人们从多方面促进城市功能的稳定、完善。在城市稳定阶段,生态环境、景观文化的需求促使人们对城市水系不断完善、改造,并推动城市形态不断优化。
城市的形成、发展与水系关系密切。水运是古代交通运输的最便利形式,城市的维持离不开水,集中了大量人口的城市尤其离不开水,所以我国历史上的名城古都,如、、、、、等,多临水而建,滨临江河湖泊。古代城市选址对城市水系环境的要非常高的。
二、古代城市发展与水系演进
2.1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在黄河流域已经出现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活动之时,地处岭南的仍然是原始氏族社会。直到秦王统一中原后,率军进军岭南,设南海郡,在今城设郡治番禺。可见,建城是军事争夺胜利的结果。而后首任郡尉任嚣在此选址建城郭番禺城,后人称之为“任嚣城”。秦末人民起义,佗自立于岭南,建南越国,定都番禺,在“任嚣城”的基础上扩大到周围十里,将原先分散无组织的居民点聚拢成一个城市复合体,史称“佗城”。
先秦时期的珠江三角洲,咸苦的海水和沼泽密布,而是难得的宝地,它是古代“三江总汇”之地,处在三角洲平原向丘陵地区过渡的地段。立城之初即位于山海之间的广大丘陵、台地与平原相杂之地,宫城位于番山禺山的台地之上,正好印证了《管子》中所述“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的城市选址原则。
图1 南越国都城城址及水系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2.2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是城市对自然山水进行改造利用,营建山水城市的开端。这主要反映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引山泉水入城:晋朝交州刺史陆胤,凿甘溪,引水入北城并建水塘蓄水;另于白云山脚开菖蒲涧,供郡人每年往涧中沐浴,提供一个可举行类似“修禊”活动的场所。这一举措,既缓解了城市居民的用水问题,同时也美化了城市环境,丰富了城市生活;另外,开凿的渠水与城市里的天然水道的组合发展了城市的水上交通,与道路网的结合使水陆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另一方面是开发利用越秀山和白云山,在越秀山上建三元宫和北庙,形成了城北的城市公共园林,带动城市北部的发展。
2.3隋唐时期
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南北水运交通,经济中心和人口重心南移,使唐代南方城市飞跃发展。得益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南方河海港经济繁荣,商业兴盛,成为当时全国的三大商业城市之一。唐代城是在后汉步骘所建番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唐至南汉年间,随着来往船舶的大量增加,商业主导的水运网络逐渐成形,的港口
建设有了港码头和外港码头之分。这时的港主要有坡山码头和兰湖码头。坡山码头在惠福西路坡山下,由怀圣寺光塔引航。兰湖码头是个避风良港,从、北江、西江来的河航运船只多在此停泊靠岸,建有余慕亭一座。而文溪下游此时称为“东澳”,也是船只停泊地点。外港码头则主要有屯门码头和扶胥码头。屯门码头在今香港新界,扼守珠江口对外的交通要冲,是一个天然的避风良港。扶胥码头在今黄埔庙头村,村中建有南海神庙。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年),官方在此祭南海神。扶胥码头位于东江与珠江汇流入海处,江面宽阔。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从出发的航船或来的外国商船,都须经过南海神庙古码头,中外商人出海前都到南海神庙祈求航路平安、生意顺利。扶胥码头和南海神庙的兴旺,是海上贸易繁荣的历史见证。
在当时的,光孝寺、光塔南边以及五仙观至大南路、文明路一带是珠江的北岸,江面开阔,古代西北两江到的航线均从官密、经此进入。发源于越秀侧的驷马涌,在古代是一条良好的水道,水深广阔,是汉唐时期入城的主要通道,是官员的迎接点,而其中段则是的主要避风港兰湖。文溪流经今大石街一带低地的段落,在吴时已被利用来蓄水,唐代节度使卢钧在此基础上凿以通舟,到南汉时则又扩展成宽阔的菊湖。
南汉的水利园林工程除兰湖和菊湖的疏浚和建设工程外,就是结合离宫别苑建造的西湖、药洲和南宫了。西湖是唐末、南汉时期将文溪一支引入,利用文溪水源和西湖湖底涌泉开凿而成,湖岸500多丈,经多年才完成。南汉时经济发展,则利用这段濠池扩建成南宫,沿湖建亭台馆舍。药洲则在西湖中,四面环水,南汉皇帝聚方士炼丹求仙药之所。
从建城到唐代,受地理条件的影响,珠江河段发生着较大的变化。晋以前,坡山(今惠福路)直接临江,据研究,今惠福西路坡山五仙观保存的“仙人拇迹”为河流冲蚀形成的壶蚀地貌遗迹,据此推断当时的珠江宽度约1500米。晋以后,珠江河道的岸线每年以0.6米的速度向珠江推移。唐代珠江岸线已推进到大南路一线,西南面则移至畔塘地,江阔约1400米。虽然江岸不断南移,但与当时的航海技术条件还非常匹配的。外国的商船、南下的大型船舶可以从南海直接驶入珠江,停靠在珠江码头或者利用当吋宽阔的城河道进入城市部。这为的对外贸易和南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