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近代化探索练习题(含答案)
专题一:中国近代化专题(含答案)
![专题一:中国近代化专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48a4fd941ea76e58fa04b3.png)
中国近代化专题一、选择1、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
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多艘。
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船公司。
这段材料说明了洋务运动()A、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A、奕B、曾国藩C、左宗棠D、张之洞3、中国近代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又创办洋务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这个人物是()A、曾国藩B、李鸿章C、左宗棠D、张之洞4、洋务运动兴办民用工业的直接目的是()A、发展资本主义企业B、鼓励私人办企业C、辅助军事工业,维护清王朝统治D、与官办企业竞争5、19世纪80年代,如果在北京的你要尽快告诉在上海的父母你考中状元的消息,最好使用()A、电子邮件B、有线电话C、有线电报D、无线电报6、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B、促进了思想解放C、创建了近代第一批机器工业D、挽救了民族危亡7、使康有为、梁启超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警醒并要求变法的事情是()A、洋务运动的失败B、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C、鸦片战争的失败D、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8、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B、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C、是维新派发动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D、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9、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资本主义B、维护清朝统治C、镇压农民起义D、抵抗外国侵略10、戊戌变法的下列内容中,直接触犯顽固派利益的有()①裁撤冗员②旗人自谋生计③设立京师大学堂④裁汰旧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1、有的学者说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其主要依据是()A、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B辛亥革命最终没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D辛亥革命未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12、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
中考历史专题训练卷近代化的探索 专题训练 (含答案)
![中考历史专题训练卷近代化的探索 专题训练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79652187c24028905fc31d.png)
近代化的探索1.(2017年广东深圳卷)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为培养外语翻译人才,在1862年创办了A.京师同文馆B.江南制造总局C.轮船招商局D.北洋海军2.(2017年江苏徐州卷)19世纪以来,中国近代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夹缝中萌发。
关于下列企业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皆由洋务派官员创办B.都一定程度上抵制外来侵略C.均体现轻工业的发展D.都在“自强”的口号下兴办3.(2017年江苏盐城卷)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为中国近代史开辟了道路B.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4.(2017年江西卷)学生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话题展开讨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2017年湖北随州卷)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A.以富国强兵为宗旨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6.(2017年江苏无锡卷)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7.(2017年江苏徐州卷)金冲及认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助于使文字的表达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且明白易懂……这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大功绩。
”开创这一“功绩”的是A.胡适 B.李大钊C.陈独秀 D.蔡元培8.19世纪60年代的一位北京青年,目睹了国家遭到列强入侵。
便决定加强外语能力,以便为尽一国之力。
他应该进入下列什么地方学习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京师大学堂D.京师同文馆9.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的这辆列车。
”据此可见,他认为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启了近代化进程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D.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0.戊戌变法的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A.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开办新式学堂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11.清光绪二十一年,聚集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几千名举人突然群情激昂,个个义愤填膺。
中国近代化探索练习题
![中国近代化探索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ba2ce2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3.png)
中国近代化探索练习题1. 某同学记录的一节历史课部分笔记(时间:19世纪60至90年代;代表人物:李鸿章、曾国藩、奕䜣、左宗棠等;内容:创办安庆内军械所等近代军事工业;创办汉阳铁厂等近代民用工业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洋务运动(正确答案)八国联军侵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2. 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自强”与“求富”(正确答案)“民主”与“科学’“自由”与“民主”“扶清灭洋”3. 洋务运动时,留学教育也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突破,许多留学生回国后成为国家栋梁,如严复、詹天佑等。
由此可见,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 ) 引进了机器生产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推动了教育近代化(正确答案)4. 某班学生编导一场历史剧涉及到的素材(主题:维新变法地点:北京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光绪皇帝纲领:《定国是诏》)请据此判断,此剧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1894年(农历甲午年).1990年(农历辛丑年).1898年(农历戊戌年)(正确答案).1911年(农历辛亥年)5.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时务报》(正确答案).《国闻报》.《湘报》.《万国公报》6. 某同学将课本内容整理,其中“康有为”适合哪个?()为走救国之路,再次上书(正确答案)不做亡国之君,下诏变法反对变法维新,发动政变;以血唤醒民众,慷慨就义。
7.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下表中的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正确答案)百日维新,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定国是诏》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戊戌政变,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8. 戊戌变法的法令中,属于政治方面改革的是(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正确答案).开办新式学堂.按照西方兵制训练军队9.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练习题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c085ac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5.png)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练习题1. (2019·山东威海)6.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开始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
这个“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正确答案)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2. (2019·河北)12.某学者指出:这些成就或可提供一幅奋力拼搏的生动画面,但实际上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学试。
材料评述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正确答案)C.戊戊变法D.新文化运动3. (2019·江苏南京)7.“他们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
客观地看,他们能够从磐石般沉重、数千年积滞的传统营垒中突破而出,很不容易。
”“他们”的历史功绩是()A.创办近代工业(正确答案)B.黄海海战壮烈殉国C.矢志为变法献身D.兴办大生纱厂4. (2019·江苏苏州)7.1877~1889 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
这反映了洋务派创办的企业()A.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B.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C.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正确答案)5. (2019·山东德州)8.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对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的下一代中国人来说,西方却成为仿效的榜样,以便更好地加强中国的实力来对付西方。
”19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中国人效仿西方掀起了()A.洋务运动(正确答案)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6. (2019·山东青岛)16.李鸿章认为中国正处于“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jíjí。
中考历史专题一近代化探索(含答案解析)
![中考历史专题一近代化探索(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3f14e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1d.png)
中考历史专题⼀近代化探索(含答案解析)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业⾰命之后,西⽅列强凭借着船坚炮利的优势惊破天朝之梦,中国国门就此打开。
洋货潮⽔般涌来……千百年不变的农耕⽂明,其基⽯在⼤机器的碾压下⼀点点发⽣松动。
与此同时,很多有识之⼠投袂⽽起,他们意识到机器竞争的时代,“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中国⼯业化的征程开始艰难起步。
(1)被惊扰了“天朝之梦”的⼤清帝国开始了洋务运动,进⾏这种改变的⽬的是什么?材料⼆福州船政局(2)材料⼆中图⽚所反映的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试举例说明。
(3)如何评价材料⼀中的有识之⼠“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的认识?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运动时说:“不但⼀个王朝,⽽且⼀个⽂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九世纪六⼗年代的⼀些杰出⼈物的⾮凡努⼒,它们终于死⾥求⽣,再延续了六⼗年。
”(1)材料⼀中的“某⼀运动”指的是哪⼀运动?请你列举这⼀运动中“杰出⼈物”在海军建设⽅⾯所作的⾮凡努⼒?材料⼆(它)作为⼀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场思想⽂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远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净的。
——摘⾃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这⼀“政治运动”采取的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举措是什么?材料三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3)材料三评价的是哪⼀历史事件?为什么说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岭”?(4)上述近代中国⼈民的“觉醒和探索”表明中国近代历史的主题是什么?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840 年以来中国⼈向西⽅学习,经历了⼀个始⽽⾔技,继⽽⾔政,进⽽⾔教的过程,⾔教即主张学习西⽅⾃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向西⽅学习“⾔技”“⾔政”“⾔教”所对应的重⼤历史事件。
[精选]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专题习题资料
![[精选]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专题习题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a2cb9e4b9f3f90f76c61b58.png)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专题习题1、活动探究:探究主题----近代化。
当西方走向近代化的时候,中国也开始了艰苦的探索历程。
某班同学以近代化为主体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来。
(1)中国各个阶段在不同领域为推动近代化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知识体系。
根据时间提示请将①②③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重要事件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经济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基础。
请写出①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事件主要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的什么?你认为他们的措施能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3)有人认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
请问③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2、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
回答:(1)A、B、C、三组人物分别反映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探索中的哪些重大事件?(2)任选其中的一个事件,谈谈对中国近代化产生的积极作用。
(3)D组人物在走自己路的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 (4)上述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历程对你有何启示?3、史学界有人认为,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经历了由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再到思想文化变革三个阶段。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器物变革的探索是指什么运动?(2)指出与制度变革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
(3)思想文化变革阶段,先进知识分子同守旧思想进行斗争的鲜明旗帜是什么?(4)“器物变革”和“制度变革”分别是由什么阶级的代表人物发起的?(5)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对你有何启示?4、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从近代化的探索、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终于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表叔逐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该运动的口号是什么?(2)说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八年级近代化的探索练习题
![八年级近代化的探索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092a175b84ae45c3b358c9a.png)
八年级近代化的探索练习题1.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
(1)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2分)(2)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是哪一事件?之所以说这一事件失败了,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3)说说中国近代化进程为什么艰难曲折?(2分)参考答案:1)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或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3)清政府的腐败和封建制度的落后;列强的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等。
2.图4江南制造总局的跑场图5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图6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成立图7《新青年》杂志(1)请你依据四幅图片材料,分别写出与之相对应的运动(或事件)的名称。
(4分)(2)请简要回答与图6相列应的运动(或事件)突出的历史功绩。
(4分)(3)请说出以上四幅图片反映的时代主题。
图4洋务运动;图5戊戌变法;图6辛亥革命;图7新文化运动。
(2)历史功绩:推翻了清王朝。
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人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或“中国有识之士对近代化道路的探索”。
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均可)3.阅读下列有关“中国近代化探索”方面的材料材料一: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材料三:见右图。
请回答:(1)材料一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李鸿章参与的什么运动?(1分)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地位?(1分)(2)材料二中的“三民主义”是哪一次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1分)材料三中这份刊物的诞生标志着什么运动的兴起?(1分)(3)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何感悟?(2分)[参考答案](1)洋务运动(1分)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2)辛亥革命(1分)新文化运动(1分)(3)感悟:①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②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③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017_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近代化的探索(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7_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近代化的探索(含解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356502883c4bb4cf6ecd111.png)
近代化的探索一、选择题1.2012年以来,中国海监巡航编队在南海海域、钓鱼岛等进行巡航,依法维护中国海洋和岛屿的权益.近代以来,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一直成为国人的梦想.中国海军近代化开创于()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是洋务运动,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所以正确的是A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中国近代化的主要史实.2.1905年8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级革命党是()A. 兴中会B. 中国同盟会C. 强学会D. 中国国民党【答案】B【解析】1905,孙中山在日本京建立了中同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的一的资产阶革命政党,它的大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革运动.故选.本题考中同盟会.本主要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识记中国同盟会时间与人物.3.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你认为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是A.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D.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这是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
故选A。
4.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巨变”是指辛亥革命()A.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B. 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 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D.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答案】D【解析】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于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因此,这里“巨变”指的是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推翻了各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对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造成一定冲击.但帝国主义很快扶植袁世凯所代表的北洋军阀窃取革命果实,因此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故选D.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熟记辛亥革命的意义,特别强调辛亥革命废除帝制或君主专制.5.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表现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其表现主要在于()A. 兴办近代军事工业B. 传播新思想C. 开始兴办新式学堂D. 筹建海军【答案】B【解析】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是洋务运动的内容;B.戊戌变法中文化教育上传播了新思想,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开始兴办新式学堂是洋务运动的内容;D.筹建海军是洋务运动的内容.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化中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理解、掌握近代化中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2014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陪同到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中南海瀛台散步时说,光绪帝时,国家衰败了,他搞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慈禧太后关在这里.文中所指的百日维新()A. 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B. 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 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D. 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答案】A【解析】A.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目的是通过维新变法,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B.辛亥革命使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D.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掌握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目的、主张、性质、影响是解题的关键.7.“尽管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是,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这里评价的是()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答案】A【解析】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为维护清朝统治而发起的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虽然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企业,但它没是中国真正富强起来,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国陷入更大的民族危机之中.故选A.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评价,“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解答本题需理解和掌握洋务运动.8.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A. 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 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C. 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 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
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化的探索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化的探索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e4d5c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5e.png)
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化的探索专项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5题)1.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同盟会纲领中能体现民权思想的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2.下列变法的内容中最能体现戊戌变法性质的是()A.裁撤冗官B.创建海军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D.开办新式学堂3.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其对民主与科学的张扬,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通过新的表达方式普及到社会和民间,启蒙了他们的民主精神,增进了他们的科学意识。
这说明新文化运动()A.促进了思想解放B.推动了科技进步C.引发了政治革命D.传播了西方文化4.“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材料说明戊戌变法A.影响其后历次革命运动B.刺激中国走向革命道路C.改变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D.在社会起了思想启蒙作用5.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陈独秀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因此,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时时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
”这里“启蒙的水”指的是A.自强求富B.君主立宪C.民主科学D.民主共和6.康有为在总结洋务运动时说:“今天下非不稍变旧法也,洋差、商局、学堂之设,开矿公司之事,电线、机器、轮船、铁舰之用,不睹其利,反以弊奸。
夫泰西行之而富强,中国行之而奸蠹,何哉?上体太尊而下情不达故也。
”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制定的政策是A.创办军事工业B.创办民用工业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7.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同治初年,德相毕士麻克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江。
内呼,令虽不幸而言中矣,惩前毖后,亡羊补牢,有天下之责者,尚可以知所从也。
”梁启超意在A.分析中日学习西方的根本区别B.反对中国购买外国先进武器C.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舆论条件D.指出近代日本崛起的原因8.近年来,民意信息逐步进入政府决策咨询程序,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民主进程。
中考历史复习近代化的探索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考历史复习近代化的探索测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d49202a76e58fafab0034d.png)
中考历史复习近代化的探索一、一、知识导航:1. 1.学习目标(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 2. 学习指导: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同学们要重点掌握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意义等内容。
深入理解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戊戌变法的意义、为什么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二、二、热点点击例1: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引进了一些先进生产技术解析:首先,审清题目。
题目考察的是洋务运动的作用,而题型是逆向选择题,即选择不正确的选项,在不能直接找出正确答案的情况下,采用排除法无疑是最佳途径。
然后,结合已学知识,对选项进行判别:A项表述是明显错误的。
如果。
初三上册历史《近代化的探索》复习题及答案
![初三上册历史《近代化的探索》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93723ebb4cf7ec4bfed09e.png)
初三上册历史《近代化的探索》复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②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A、顽固派B、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3、19世纪60、70年代,在中国经营的外国轮船公司因为洋务运动的兴起,生意大受影响,中国海关进口的洋布等数量也大大减少。
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吸引了私人资本投向近代民用工业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D.洋务运动达到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4、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自强新政B、发展资本主义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5、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顽固派的阻挠、破坏B、洋务运动未彻底变革封建制度C、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D、未真正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6、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B.洋务运动劳而无功C.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7、践行了自己“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
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的豪言壮语,为变法图强甘愿流血牺牲的爱国志士是( )A.邓世昌B.康有为C.梁启超D.谭嗣同8、康有为、梁启超作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永载史册,主要是因为他们( )A、发起了洋务运动B、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C、领导了辛亥革命D、参加了新文化运动9、下列不属于百日维新变法内容的是 ( )A.改革政府机构B.不许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训练新式军队D.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10、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学习西方经济技术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11、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 )A.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B.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C.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D.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学的斗争12、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B.推动政治改革C.发展社会经济D.促进思想启蒙13、今年是辛亥革命98周年,小张想实地考察辛亥革命首先爆发的地方,他应该到( )A.上海B.北京C.天津D.武昌1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人文主义B.启蒙思想C.三民主义D.社会主义15、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
期末专题复习:中国近代史-近代化的探索 专项训练-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含真题)(含答案)
![期末专题复习:中国近代史-近代化的探索 专项训练-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含真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1ff1a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2.png)
中国近代史复习专题之二:近代化探索一、时空坐标二、专题知识1、四次近代化探索三、中考演练1.(2020·黔东南)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
右边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
但有些道理。
其中“李鸿章说。
我学”,是指李鸿章等人学习西方技术而开展了( )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2. (2020 .福建)如图所示企业的创办( )A.推动了近代工业发展B.掀起了实业救国浪潮C.宣告了工业体系形成D.实现了独立发展目标分3. (2020.自贡)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
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认为洋务运动“虚有其表”的根本原因是( )A.缺乏人才B.只单纯引进西方技术C.资金匮乏D.没有触及封建制度4. (2020.云南)《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
正在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
材料叙述的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 )A.虎门销烟B.公车上书C.洋务运动D.义和团运动5. (2020-眉山)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没有国旗的。
在中外交涉中。
清政府因见西方列强侵华舰船均悬挂本国国旗。
于是,在1866年,总理衙门确定大清黄龙旗为中国的第一面国旗。
由此可见,列强侵略( )A.推动清政府产生近代国家意识B.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C.促使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真理D.给中国人民带来西方生活方式6. (2020.河北)1875年,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留学生出国时曾宣言:“此去西洋,应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
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
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可见,他们当时出国留学的最终目的是( )A.游历西洋B.兴办洋务C.学习科技D.救国图强7. (2020.荆门)《时局图》反映的是清朝末年,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现象。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史试题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b713a0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5.png)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史试题1.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鸦片战争(正确答案)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 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正确答案)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3. 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
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A.福州船政局(正确答案)B.轮船招商局C.滦州煤矿公司D.沈阳飞机制造厂4. 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
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百日维新的开始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正确答案)5. 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
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自强”“求富”B.“实业救国”C.“三民主义”D.“民主”和“科学”(正确答案)6.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
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A.②③①④B.④③②①(正确答案)C.①④③②D.③②④①7.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A.新文化运动前期B.十月革命爆发后C.五四运动后(正确答案)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8. 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单元练习题(附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单元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4dd9fd195f312b3169a579.png)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单元练习题(附答案)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知识要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一、选择题 1、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A、曾国藩B、李鸿章 C、左宗棠D、奕诉 2、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3、京师同文馆是培养()人才。
A、军事B、科技C、经济D、外交 4、()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A、1895年公车上书B、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 C、保国会成立D、康梁创办《万国公报》 5、康有为曾三次上书(),倡导变法。
A、道光B、光绪C、咸丰D、同治 6、下列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①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③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④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辛亥革命的性质是() A、反帝反封建B、反帝爱国 C、反封建反侵略D、资产阶级改革 8、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取了。
A、袁世凯B、黎元洪 C、李鸿章D、段祺瑞 9、新文化运动高举两面大旗是() A、自强和求富B、自由和平等 C、民主和科学D、自由和民主 10、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A、《新科学》B、《新青年》 C、《新民主》D、《新社会》二、填空题 1、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掀起一场的洋务运动,前期以为口号,创办了一些军事工业,后期,以为口号,创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还筹建了、和三支海军。
2、康梁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了。
3、1918年李大钊同志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和两篇文章,来颂扬十月革命。
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用作为精神武器。
三、简答题 1、你对洋务运动有何评价?2、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失败的原因是什么?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4、新文化运动的性质与影响?四、材料分析题1、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福州船政局①这两幅图反映了清王朝什么运动时期的工厂?②这次运动的前期和后的口号是什么?③这次运动在海军方面的成就是什么?④这次运动有何影响?2、请回答:图一图二图三①图一是谁?②图三是谁?③图二反映了哪个事件?④图一、图三与图二之间的关系如何?⑤他们上书哪位皇帝全面筹划变法?⑥他们改革结果如何?3、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分地权。
近代化的探索精选练习题
![近代化的探索精选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a9dc329fad6195f312ba6a4.png)
近代化的探索精选练习题一.选择题1.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
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A.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B.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2.1876年,李鸿章说:“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
”他强调兴办()A.军事工业B.民用工业C.出版机构D.新式学堂3.1895年,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由此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公车上书”的发生与下列哪一亊件的直接触动有关()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马关条约》的签订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4.以下关于戊戌变法内容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设立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C.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D.裁汰旧军,精练陆军,创建北洋海军5.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
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
”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6.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7.如图史料反映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①民族②民权③民生④民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8A.A B.B C.C D.D9.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这种“感受”源自中国()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2、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专题训练含答案)
![2、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专题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f357167cd184254b3535f9.png)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姓名:1.【2015济宁】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还是一部探索史。
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
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2.(2015·绍兴)1882年,李鸿章准备派人“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希望)稍分洋商之利。
”由此可见A.洋务运动注重学习西方技术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C.维新变法运动正式拉开序幕D.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3.(2015·泰安)某网站为纪念“百日维新”117周年展开了大讨论,下面观点不正确...的是()A.戊戌变法期间在位的清朝皇帝是不愿做“亡国之君”的光绪帝B.戊戌变法时期设立的京师大学堂是现在北京大学的前身C.戊戌变法最终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害D.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4.(2015·鄂州)“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
”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北伐战争5.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
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6.(2015·聊城)小明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关于某运动的一张卡片(见右图)。
该运动最重要的历史功绩是()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促进了文学的繁荣C.开启了近代化进程D.推动了教育的发展7.(2015·南京)右图下,反映了某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
造成()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掠夺②海外华侨的竞相投资③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④南京国民政府的推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2015·大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对下列表格中变化理解正确的是()项目以前现在(清末民初)日常生活无照相、电影照相、电影的传入和流行发式清军入关后男子留有长辫子剪辫子人际称谓老爷、夫人先生、君服饰长袍、马褂、旗装西服、中山装、旗袍A.照相术于20世纪3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诞生B.剪辫子只是人们审美的变化C.人际称谓的变化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D.变化后的服饰全盘西化9.(2015·连云港)《海国图志》中使用“新闻纸、铁路”等新名词,反映了魏源()A.关注西方新知识和新技术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C.力图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D.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10.(2015·内江)下列各项中,能了解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有()①科举制度的废除②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③清末状元张謇退出官场办实业④京师大学堂的创办A.①④B.①②C.③④D.①②④11.【2015齐齐哈尔】在中国请求变法图强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A】A.康有为、梁启超B.李大钊、胡适C.李鸿章、张之洞D.曾国藩、奕沂15.【2015福州】由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培养了邓世昌、詹天佑等一大批杰出人才的新式学堂是【B】A.京师同文馆B.福州船政学堂C.京师大学堂D.黄埔军校9.【2015郴州】为维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关于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试题
![关于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44aa3c85022aaea988f0f0b.png)
1材料:(2015年江苏泰州)李鸿章曾说过,“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为了解决“火器”落后的问题,李鸿章创办了()A.轮船招商局B.江南制造总局C.开平煤矿D.上海机器织布局参考答案:B说明: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了解,让他们了解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有哪些,也让他们区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区别。
虽然轮船招商局和江南制造总局都是李鸿章创办的,但是,轮船招商局是民用工业,不能解决“火器”问题,只有江南制造总局才是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
而后面两项都是民用工业,而且都不是李鸿章创办的。
2.材料:(2015年江苏泰州)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感觉不足后,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主张或口号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自强求富C.变法维新D.民主科学参考答案:D.说明:本题意在让学生弄清中国近代化的过程,或者可以说是近代化的特点。
中国近代化的特点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学习器物(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3.材料:奕忻王看到曾、李两人学造外国船炮,决定派员前往学习。
他在奏折中说,治国在于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我能自强,可以彼此相安”。
——《筹办夷务始末》问:根据他的奏折,概括出清朝亲王贵族也倡导洋务运动的目的。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以制器为先”采取的重大举措。
参考答案:目的: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重大措施:创办了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
说明:本题旨在考查同学们的再认再现史实能力、史实评价能力等。
材料中“我能自强,可以彼此相安”这一信息便知这些朝廷亲贵倡导洋务运动的目的,然后结合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即可成功作答。
孙卉2016年1月18日星期一。
初中历史近代化的探索经典大题例题
![初中历史近代化的探索经典大题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acfc0ab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4.png)
(每日一练)初中历史近代化的探索经典大题例题填空题1、颁布时间: ______年3月11日。
答案:1912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3月11日。
2、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转战农村,在_______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答案:三民主义井冈山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转战农村,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故答案为三民主义、井冈山。
3、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______”答案:公车上书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解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4、(1)图一的人物是___________,他指挥了___________战役,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图二的人物是____________,1915年底,他与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______爆发。
(3)图三的内容与____________有关,该事件在___________年发生的。
(4)图四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
它和我国的_____________节有关。
(5)图五的人物是__________,他是中国_______________思想传播的先驱。
答案:李宗仁台儿庄战役蔡锷护国战争五四运动 1919 南昌起义建军节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解析:(1)根据图片“台儿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取得的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打击日军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近代化探索
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列强凭借着船坚炮利的优势惊破天朝之梦,中国国门就此打开。
洋货潮水般涌来……千百年不变的农耕文明,其基石在大机器的碾压下一点点发生松动。
与此同时,很多有识之士投袂而起,他们意识到机器竞争的时代,“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中国工业化的征程开始艰难起步。
(1)被惊扰了“天朝之梦”的大清帝国开始了洋务运动,进行这种改变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福州船政局
(2)材料二中图片所反映的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试举例说明。
(3)如何评价材料一中的有识之士“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的认识?
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
再延续了六十年。
”
(1)材料一中的“某一运动”指的是哪一运动?请你列举这一运动中“杰出人物”在海军建设方面所作的非凡努力?
材料二(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这一“政治运动”采取的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举措是什么?
材料三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
(3)材料三评价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什么说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
(4)上述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和探索”表明中国近代历史的主题是什么?
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过程,言教即主张学习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
”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言技”“言政”“言教”所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二章炳麟希望即使国亡,国魂可以不亡,终可复国。
欲令国魂不亡,唯有掌握国性,坚持文化认同。
……主张读经与其提倡国学,都是出之于保持中国文化特性的动机。
而文化特性有关于一个国家民族的存亡。
(2)根据材料二,概括章炳麟的主张是什么?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人提出了哪些新思想对这一主张进行批判?
(3)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4.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
为此八(2)班同学进行了以“近代化的探索”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历史回眸】
(1)图1军事工业是在________(地点)创办的;图2人物参与了________运动,最后英勇就义;图3杂志的创办者是________。
【历史探究】
(2)在小组讨论中,小明同学就上述图片所涉及的三个重大事件分别从“开近代探索之先”“圆变法救国之梦”“启思想解放之门”方面与大家进行了交流,请你据此作出扼要说明。
“开近代探索之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变法救国之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思想解放之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