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材《东汉的兴衰》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共24张ppt)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571d21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67.png)
二、击鼓说兴--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4、东汉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兰长宜
东汉牛耕画像石拓片(局部)
水排
行业
经济发展情况
农业
使用二牛一人一犁的耕作方法;王景治理黄河。
手工业
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青瓷技术走向成熟。
三、击鼓说衰--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
第 13 课 东汉的兴衰
兰长宜
叁丨击鼓说衰
——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
黄巾起义示意图
黄巾军由于分散各地作战,加上缺乏军事 经验,黄巾军受到重挫,而张角又因病去世,
最终历时9个月的黄巾起义失败。
黄巾起义虽然失败,但沉重的打击了东汉 的统治,使其名存实亡。
四、击鼓说亡--黄巾起义
4、州牧割据
知识拓展
东汉形势图
兰长宜
州牧割据
黄巾起义爆发后,地方州郡 乱作一团。东汉王朝为加强对地 方的统治,改刺史为州牧,派重 臣出任,统领地方上的军政事 务,地位在郡守之上。此后,州 牧的势力逐渐膨胀,甚至不听从 朝廷的命令,成为割据一方的军 阀。
相关史事 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他一家人
全都当官封侯,横行霸道,把数千平民当作自己的奴婢。各地上贡朝廷的 物品先要送到他家,再转献给皇帝。年幼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权,说他是 “跋扈将军”,梁冀居然令人在面食中下毒,毒死了汉质帝。
三、击鼓说衰--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 2、外戚势力膨胀之因
东汉绿釉陶水亭
陶院落(模型) 豪强大族的住宅和防御设施精密结合, 透露出东汉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的情形。
三、击鼓说衰--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
兰长宜
1、外戚势力的膨胀
三、击鼓说衰: 顺帝之末,京都童谣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 ---《后汉书·五行一》
部编版《东汉的兴衰》PPT完美版-PPT精美课件
![部编版《东汉的兴衰》PPT完美版-PPT精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072a6b658fafab068dc0241.png)
•
5.上述情境体现了观众在体育赛事中 文明有 礼的行 为,也 体现了 我国良 好的国 家形象 。
•
6.这种文明有礼的行为有助于人们友 好交往 ,增进 人们的 团结友 爱,有 利于形 成安定 有序、 文明祥 和的社 会。
•
7.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支持按 联合国 宪章精 神所进 行的各 项工作 ,积极 参加联 合国及 其专门 机构有 利于世 界和平 与发展 的活动 。
汉武帝 光武帝
我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 汉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我的统治时期被称为“光武中兴”,但我后世帝 王被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最终失去了政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王莽是汉元帝的皇后
王政君的侄子。王氏家族
利用外戚的身份,长期握
有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
王莽谦恭俭让,礼贤下士
,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
末年,帝国日衰,社会矛
王 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
盾空前激化,王莽趁机夺 取了西汉政权。
公元9年,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 天子位”,建国号为“新”,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
为什么将刘秀建的汉称为“东汉”
学习与 探究
呢?之前还有类似命名的例子么?
长安
刘秀(公元前6年—
“光武人教中版兴七年”级上和册“文景之治”盛世局面的出现有 哪些共同原因?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共同之处?
原因: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
措施:①轻徭薄赋 ②任用贤才 ③加强中央集权 ④统治者个人励精图治
前任皇帝驾崩,幼子即位
皇帝年幼即位,由太后掌权
皇后家的男子辅政——外戚辅政
外戚控制朝政,专横跋扈——外戚专政
部编版《东汉的兴衰》PPT完美版
(部编)《东汉的兴衰》ppt精美课件
![(部编)《东汉的兴衰》ppt精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be530c941ea76e59fa0439.png)
东
课 堂
汉
小的
结兴
亡
兴 光武中兴
措施: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惩处贪官污吏;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结果: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出
现“光武中兴”的局面
1.中央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亡
2.黄巾起义:184年、张角、太平道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③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刘秀参与了王莽的新朝末年大规模农民起义,最终光复了汉政权。 请概括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 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东汉政权土崩瓦解。 公元25年 ,刘秀,以洛阳为都城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东汉政权土崩瓦解。 3、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请概括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 刘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唯一的“一姓之再兴”的家族。 小组探究:西汉出现“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盛世时期; 年幼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权,说他是“跋扈将军”,梁冀居然令人在面食中下毒,毒死了他。 请自主阅读课文,找出关于黄巾起义的相关史实:
廷的统物治品的要黑先暗送加到他剧家了后阶级矛盾,地主阶级争权夺 才质是然死利 最 亡 雪 爆敢 帝 “ 令了献 不 跋 人他腐, 的 上 发给 满 扈 在。朽遭 边 加 了皇 梁 将 面殃 缘 霜 黄的帝冀军食是。,巾势。专”中老正广起力年权,下交百值大义幼,梁毒姓这老。替的说冀,专。时百汉他居毒外,姓权戚东再10、汉也0余宦后无年官期法,灾活―人―荒下民地连去被主年,逼阶,18向级真4年死中是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想一想:“外戚干政”和“宦官 专权”根源在哪?
部编版东汉的兴衰优质精选ppt(初中历史)1-PPT精美课件
![部编版东汉的兴衰优质精选ppt(初中历史)1-PPT精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14f3526529647d272852f2.png)
•
9.联系具 有客观 性,即 是事物 本身所 固有的 ,不以 人的意 志为转 移的。 要从事 物固有 的联系 中把握 事物, 切忌主 观随意 性。但 人们可 以根据 事物固 有的联 系,改 变事物 的状态 ,调整 原有的 联系, 建立新 的具体 联系。
•
10.是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 则的要 求。坚 持为人 民服务 的工作 态度, 坚持求 真务实 的工作 作风, 坚持从 群众中 来到群 众中去 的工作 方法.
建立者:刘秀(光武帝) 时间: 公元25年 定都: 洛阳
一、光武中兴
3、光武中兴
阅读本框题第2自然段
① 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 轻刑罚;
措施: ②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 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③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 族矛盾。
一、光武中兴
3、光武中兴
①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 担,减年? 黄巾起义距今多少年?
2070+2018=4088年
2018-184=1834年
•
1 . 每 个 人的 童年, 都是一 片宽阔 的原野 ,在这 上面, 你可以 栽植世 界上所 有的花 草,可 以放飞 所有的 希望, 可以撒 播一生 的幸福 ,可以 荡漾一 生的笑 意。
•
2 . 好 玩 是孩 子的天 性,三 味书屋 后面的 小园, 虽远不 如百草 园那样 多彩有 趣,却 也是孩 子们开 心的好 去处, 在这里 ,孩子 们同样 玩得有 滋有味
•
3.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 一种不 加色彩 或很少 用色彩 ,而只 用墨线 在白底 上勾勒 物象的 画法。 作为一 种描写 方法是 指抓住 事物的 特征, 以质朴 的文字 ,寥廖 几笔就 勾勒出 事物形 象的描 写方法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5c9ea16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e2.png)
东汉车骂出行壁画(局部) 壁画中有车辆、骑马随从、步行仪仗等,前呼 后拥。生动再现了东汉豪强出行的景象。
黄巾起义
为什么会爆发黄巾起义?黄巾起义产 生了怎样的影响?
叁
1.背景
黄巾起义
根据课本结合材料归纳黄巾起义的背景?
童谣四: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汉王朝 黄巾起义军
材料: 东汉末年,朝中大臣上书提出张角所以能够兴兵作乱,万人所以乐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 侍(宦官)多放父兄、子弟、婚亲、宾客典据州郡,辜榷【gu que】(搜刮)财利,侵掠 百姓。 元嘉元年(151年)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 永兴二年(154年)蝗灾为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
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
在这个城堡院落里,豪强大族 的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透露出东 汉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的情形。汉代庄 园中常见的望楼,高坐的顶楼上悬挂大 鼓,并有武士巡视了望,一有敌情,实 行防御。从这件望楼模型可以了解当时 豪强地主称霸一方、拥兵自保的情景。
东汉绿釉陶水亭 亭上层四角有张弩控弦 的武士守卫,中间有人扬袖 起舞,旁有一人抚琴及三人 拍手伴歌。这一陶水亭是豪 强地主娱乐生活及拥有私人 武装的写照。
立足史料实证,知道黄巾起义的背景、概况、 特点和影响。
重点: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难点:东汉盛衰的原因。
东汉建立与 “光武中兴”
东汉是怎样建立的?什么是光武中兴?
壹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1.西汉末年政治形势
读图知史,说一说西汉末年的的社会状况?
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 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外戚势力坐大,西汉朝政 越来越腐败。地主兼并大量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或 沦为奴婢,或流亡他乡。各种社会矛盾尖锐。
部编版ppt课件《东汉的兴衰》精品ppt课件(24张ppt)
![部编版ppt课件《东汉的兴衰》精品ppt课件(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9f395a0daef5ef7ba0d3c31.png)
天黄 下天 大当 吉立 。;
你能解释这则语言预言是 含义吗?
比较黄巾起义和陈胜、吴广起义 的异同点。
有 有 黄巾军提出预言,明确了 准 组 斗争目标——“黄天当立”, 备 织 起义时间——“岁在甲子”。
,
练习:
1、东汉建都于: ( )
A.咸阳
B.长安 C.洛阳
D.开封
2、史称公元25年刘秀所建政权为“东汉”的原因是: ( )
公元17、18年,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地 皇四年(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混乱 中他为商人杜吴所杀,新朝灭亡。他是被 割去舌头的皇帝。
东汉的建立
刘秀(前6年—57年2月),字文叔, 西汉末年南阳郡人,出生于西汉南 顿县(《后汉书。光武帝纪》,西汉 皇族后裔,东汉开国皇帝,汉高祖 九世孙。公元25年-57年在位,共 三十三年。葬于原陵,庙号世祖, 谥号光武(谥法:能绍前业曰光, 克定祸乱曰武)。史称:汉光武帝。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
皇帝 即位年龄
和帝 殇帝
10岁 出生100多天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13岁 11岁 2岁 8岁 15岁 12岁 17岁 9岁
你能发现此 表中的问题吗? 当继位的皇帝年
幼或无能时,宰 相等人不能发挥 作用,会导致什 么后果?
东京皇统屡绝,权归 女主,外立者四帝, 临朝者六后。莫不定 策帷帘,委事父兄, 贪孩童以久其政,抑 明贤以专其威。任重 道悠,利深速。…… 而赴蹈不息,焦烂为 期,终于陵夷大运, 沦亡神宝。
——《后汉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者列传》
东汉从和帝开始,皇帝即位时的年纪都很小, 小皇帝不能理政,便由太后临朝听政,皇太后便 依靠父兄,协助处理朝政,于是就形成外威专权。
(部编)《东汉的兴衰》ppt优质课件
![(部编)《东汉的兴衰》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a2f0e4f18583d04864598f.png)
民拥则国立 民动则国危
利民则国兴 损民则国衰
1.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哪一位人物领导义军扫灭新
莽、成功实现“光武中兴”的故事( )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
2.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下列措施与他无关的
一项是( )
A.下令释放奴婢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惩治贪官污吏
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社仁会心动 待荡人古天下代归心哪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口号( )
A.陈胜、吴广起义 减轻农民的负担 减轻刑罚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中国的复兴而奋斗!
B.刘邦、项羽起义 措施3: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这样极大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都 城:
史称:
C.西汉绿林赤眉起义 措施3: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这样极大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让我们一3起.努东力,汉为中中国的期复兴以而奋后斗!,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原因
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国家初建,百废待兴,假如你是光武帝,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维护统治?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汉光武帝:柔术治国
治国安民 光武中兴
1957年出土于四川成都天回山 崖墓,高56厘米,现藏于中国 国家博物馆。是一件富有浓厚 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优秀雕 塑作品,属国家一级文物。表 现了汉代民间极为盛行的说唱 表演艺术。
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
表情、说唱内容
治国安民 光武中兴
《后汉书·刑法志》载,在光武和明帝时期,人民免去了“兵革 之祸”,而有“乐生之念”。 光武以后的若干年内,“五谷登衍”, “蚕麦善收”,“吏称其官,民安其业”,出现了“天下安平”的景 象。
历史部编版《东汉的兴衰》_课件-完美版
![历史部编版《东汉的兴衰》_课件-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3d7030f8c75fbfc77db2fa.png)
影响: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统一;推进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延续王朝的统治和强盛,出现治世的局面。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课堂小练习 你怎样评价光武帝?
量的相互角逐 结果:错综复杂的激烈争斗致使中央政府更加衰微混
乱,政治更趋腐朽黑暗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3.黄巾起义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1.它是东汉的首都,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是中 国历史上朝代最多、历时最长、跨度最大的城市,有 “千年帝都”之称。“它”是( D ) A.长安 B.北京 C.南京 D.洛阳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4.与秦末农民战争相比较,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主要 不同特征是( A ) A.创立宗教组织 B.反对暴政 C.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 D.提出了口号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课堂小练习 你怎样评价光武帝?
量的相互角逐 结果:错综复杂的激烈争斗致使中央政府更加衰微混
乱,政治更趋腐朽黑暗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3.黄巾起义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1.它是东汉的首都,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是中 国历史上朝代最多、历时最长、跨度最大的城市,有 “千年帝都”之称。“它”是( D ) A.长安 B.北京 C.南京 D.洛阳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4.与秦末农民战争相比较,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主要 不同特征是( A ) A.创立宗教组织 B.反对暴政 C.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 D.提出了口号
【获奖课 件ppt】 历史部 编版《 东汉的 兴衰》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东汉的兴衰ppt课件
![东汉的兴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ad4a4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0.png)
朝政越来越腐败。地主兼并大量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或沦为 奴婢,或流亡他乡。各种社会矛盾越来越激化。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任务:写出以下时间点的重要历史事件
西汉建立
新朝建立 东汉建立 东汉灭亡
前202年
9年
25年
220年
9年,外戚(指皇帝 的母族、妻族)王 莽夺取政权,定国 号为“新”。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王莽的施政措施加 剧了社会动荡,激 起各地农民起义。
姓名:刘秀 血统:汉室子弟 生于:公元前6年 逝于: 公元57年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没落的皇族
骑牛举义
初骑牛,杀新野尉乃得马。 ——《后汉书‧光武帝纪》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长安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A.社会经济发展
B.民族政权并立
C.王朝走向衰亡
D.南方人民北迁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课堂练习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3.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史称“光武中
兴”,其原因不包括( )
A.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B.合并州县,裁减冗员
C.减轻农民负担
D.外戚宦官交替执政
4.“历时九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但余部坚持斗
影响
豪强地主 刘秀原配妻子,第二
任皇后,祖上是辅佐
刘秀第一位皇后,出 生于中山郡名门望族,
齐桓公的管仲,阴家
母亲是西汉皇族后裔,
是南阳豪门大户
父亲是河北世家大族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豪强大族势力的膨胀, 是东汉晚期出现割据局 面的重要因素。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任务:写出以下时间点的重要历史事件
西汉建立
新朝建立 东汉建立 东汉灭亡
前202年
9年
25年
220年
9年,外戚(指皇帝 的母族、妻族)王 莽夺取政权,定国 号为“新”。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王莽的施政措施加 剧了社会动荡,激 起各地农民起义。
姓名:刘秀 血统:汉室子弟 生于:公元前6年 逝于: 公元57年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没落的皇族
骑牛举义
初骑牛,杀新野尉乃得马。 ——《后汉书‧光武帝纪》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长安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A.社会经济发展
B.民族政权并立
C.王朝走向衰亡
D.南方人民北迁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课堂练习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3.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史称“光武中
兴”,其原因不包括( )
A.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B.合并州县,裁减冗员
C.减轻农民负担
D.外戚宦官交替执政
4.“历时九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但余部坚持斗
影响
豪强地主 刘秀原配妻子,第二
任皇后,祖上是辅佐
刘秀第一位皇后,出 生于中山郡名门望族,
齐桓公的管仲,阴家
母亲是西汉皇族后裔,
是南阳豪门大户
父亲是河北世家大族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豪强大族势力的膨胀, 是东汉晚期出现割据局 面的重要因素。
部编版历史《东汉的兴衰》优质课件
![部编版历史《东汉的兴衰》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8e9c92cfc789eb162dc843.png)
东汉安帝至灵帝统治时期,有史可据的农民起义多达41次, 其中安帝统治的19年中,一共发生了4次农民起义。顺帝 统治的19年中,发生了13次;冲、质帝在位总共不足2年, 却发生了4次,桓帝统治21年,发生了14次,而灵帝统治 时,168到180年,发生了农民起义4次。
学习与 探究
光武中兴
奖赏闭门人 郅恽(恽音yùn)是管洛阳城门的小官。有一次,汉
光武帝带了一批人,到洛阳郊外去打了一天猎,回城的时候, 已经是晚上。皇帝的车驾到了上东门,城门早已关了。随从 打猎的侍从叫管城门的开门,郅恽拒绝了。汉光武帝亲自来 到城下,吩咐郅恽开门。不料郅恽说: “夜里看不清楚, 不能随便开门。” 汉光武帝碰了个钉子,只好绕道到东中 门进城。第二天,汉光武帝正想找郅恽责问,不想郅恽的奏 章已经送上来了。奏章上说:“陛下跑到遥远的山林里去打 猎,白天还不够,直到深夜才回来。这样下去,国家大事怎 么办?”汉光武帝看了奏章,就赏给郅恽一百匹布,还把那 个管东中门的官员降了职。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年幼,由太后掌权。
皇太后不便亲理政务,于是 由太后家的男子辅政。
外戚
权利落入辅政外戚手中, 他們控制朝政,专横跋扈。
皇帝长大后,不满权力被外戚侵夺,便联合 亲信宦官灭掉外戚。
一會兒他進來, 你們合力誅殺他!
皇帝借宦官之力夺回政权後, 宦官专权。
皇帝驾崩,年幼皇帝即位,外戚宦官專权的事件重演。
外戚与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 朽不堪,正直的官员收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外戚、 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 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学习与 探究
光武中兴
奖赏闭门人 郅恽(恽音yùn)是管洛阳城门的小官。有一次,汉
光武帝带了一批人,到洛阳郊外去打了一天猎,回城的时候, 已经是晚上。皇帝的车驾到了上东门,城门早已关了。随从 打猎的侍从叫管城门的开门,郅恽拒绝了。汉光武帝亲自来 到城下,吩咐郅恽开门。不料郅恽说: “夜里看不清楚, 不能随便开门。” 汉光武帝碰了个钉子,只好绕道到东中 门进城。第二天,汉光武帝正想找郅恽责问,不想郅恽的奏 章已经送上来了。奏章上说:“陛下跑到遥远的山林里去打 猎,白天还不够,直到深夜才回来。这样下去,国家大事怎 么办?”汉光武帝看了奏章,就赏给郅恽一百匹布,还把那 个管东中门的官员降了职。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年幼,由太后掌权。
皇太后不便亲理政务,于是 由太后家的男子辅政。
外戚
权利落入辅政外戚手中, 他們控制朝政,专横跋扈。
皇帝长大后,不满权力被外戚侵夺,便联合 亲信宦官灭掉外戚。
一會兒他進來, 你們合力誅殺他!
皇帝借宦官之力夺回政权後, 宦官专权。
皇帝驾崩,年幼皇帝即位,外戚宦官專权的事件重演。
外戚与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 朽不堪,正直的官员收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外戚、 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 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部编版《东汉的兴衰》优质课件
![部编版《东汉的兴衰》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53118cb90d6c85ed3ac605.png)
即位年龄
10岁 1岁 13岁 11岁 2岁 8岁 15岁 12岁 17岁 9岁
皇帝即位年龄普遍偏小,在位时间不长。
宦官和外你戚能轮发流现专此权执表政中的问题吗? 这个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
皇权衰弱、朝政混乱
外戚是皇帝的母族、妻族,也就是太后和 皇后的家族;
宦官是指在宫中服饰皇帝和皇室家族的阉 人。
皇帝早逝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 位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年龄
寿命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算一算,这些东汉皇帝即位的平均年龄是什么? 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9.5岁;24岁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上述史料中出现的“建武二年”,使用了 哪种纪年方法?
使用光武帝年号“建武”纪年,是 年号纪年法,它是帝王纪年法之一。
部编版《东汉的兴衰》优质课件
部编版《东汉的兴衰》优质课件
(1)帝王纪年法:包括国君纪年法和年号纪年法。 ①年号纪年法:西汉武帝时正式建立年号,年
号作为一项制度被历代皇帝继承下来。 (2)干支纪年法 (3)公元纪年法: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
(2)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
“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异同点 (1)同:①从背景上看:都是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在新王朝建立前期出现 的;都是在吸取前朝灭亡教训的背景下出现的 。 ②从内容上看:统治阶级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减轻农民负担;都提倡节俭 ③从结果上看:都呈现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局面。 (2)异: 措施不同:光武帝刘秀整顿更治,严惩贪官污史,这是文景之治”所没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 统治腐朽不堪,社会不公、混乱,人民遭殃。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对东汉王朝造成了什么影响?
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原因: 有组织:
民变四起 黄巾起义
有准备:
时间:
领导人:
范围:
特征:
结果:
原因: 时间: 领导人: 特点: 特征: 范围: 结果: 影响:
影响:
——《后汉书·桓冯列传》
东汉初年汉光武帝面临的社会局面?
经济萧条,
社会动荡
国家初建,百废待兴,假如你是光武帝, 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维护统治?
学习与探究
小组探究:光武帝统治的措施?(从材料中总结出各个措施)
释放奴婢 措施1:刘秀连续下达了六道释放奴婢的命令,使得自西汉末年以来农民沦
为奴婢的问题得到极大的改善,解决了战乱之后土地荒芜而劳动力不足问题。
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惩处贪官污吏。
措施允5:许东汉北政方府把少羌人数内迁民,族把南内匈奴迁内,迁,缓把乌和桓内民迁族,把矛鲜卑盾内迁,
“鲜卑大都护偏何遣使奉献,愿得归化”。
治国安民 光武中兴
经济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 政治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民族 关系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解民族矛盾
表情、说唱内容
治国安民 光武中兴
《后汉书·刑法志》载,在光武和明帝时期,人民免去了“兵革 之祸”,而有“乐生之念”。 光武以后的若干年内,“五谷登衍”, “蚕麦善收”,“吏称其官,民安其业”,出现了“天下安平”的景 象。
光武中兴 体现社会安定,经济增长,
国家日益强盛
中兴 刘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历 史上唯一的“一姓之再兴” 的家族。为表日后刘家江山 在刘邦、刘秀之后能够一次 又一次的兴起,所以东汉统 治者把刘秀建立东汉的过程 叫做“中兴”,即这不是刘 氏江山的最后一次兴起。
公元220年, 曹丕建立魏 国。东汉灭 亡。
群雄并起 三国鼎立
孙 权字
仲 谋
第四篇 兴与衰 后人评
思考:东汉兴盛衰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有什么启示 ?
原因: 东汉兴于光武帝柔术治国; 东汉衰于外戚宦官专权
启示: 1、统治者要爱护百姓,实施仁政 2、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历史就是在这样的兴亡中滚滚而来, 正是广大的人民创造了历史, 历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在历史的兴亡之中,执政者也在不断探索, 正因如此,我党政策的制定, 一直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中国的复兴而奋斗!
减轻农民的负担 减轻刑罚
措施2: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省减
刑罚,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措施3: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这样极大
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措施加4:强注意对整顿官吏治吏,躬的行节监俭督,奖,励廉惩洁,处选拔贪贤能官以为污地方吏官吏;并
柔术治国
治国安民 光武中兴
阅读统计表,观察人口变化?感受东汉经济发展。
东汉人口统计表
时间
全国户籍人口
西汉末 东汉初 57年(光武帝去 世时) 105年
6000万 1000多万 2100万
5300多万
人口回升
治国安民 光武中兴
四川成都出土的东汉射猎收 获画像砖。此砖画像由上下两部 分组成。上半部分表现了射猎和 捕鱼的的活动;下半部分为农业 收获图。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 “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
治国安民 光武中兴
汉高祖:修养生息
定天下
汉文帝、景帝:以德化民 治天下
汉武帝:大一统
兴天下
汉光武帝:柔术治国 中兴天下
仁心待人天下归心
第二篇 人心乱 汉渐终
戚宦乱政 朝纲不振
宦官得宠
把持朝政
幼主即位
母后临朝
皇帝早逝
外戚专权
君权旁落
皇帝长大
依靠宦官
诛杀外戚
夺回君权
戚宦乱政 朝纲不振
皇帝早逝
幼主即位
外戚专权
母后临朝
君权旁落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宦官得宠
把持朝政
诛杀外戚
夺回君权
皇帝长大
依靠宦官
戚宦乱政 朝纲不振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原因
戚宦乱政 朝纲不振
材料研读: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 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让 步我 入们 历一 史起 课 堂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光武兴 人心乱 四百年 兴与衰
为东汉 汉渐终 终于献 后人评
第一篇 光武兴 为东汉
复兴汉室 重归一统
西汉 (刘邦)
新
东汉
(王莽) (刘秀)
时间轴
公元前202年
公元9年
外戚指皇帝的母 族、妻族 。
东汉射猎收获画像砖
一派安逸祥和的世 俗生活景象,让我们 感受到了东汉的民间 生活气息和地方风貌
治国安民 光武中兴
1957年出土于四川成都天回山 崖墓,高56厘米,现藏于中国 国家博物馆。是一件富有浓厚 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优秀雕 塑作品,属国家一级文物。表 现了汉代民间极为盛行的说唱 表演艺术。
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
复兴汉室 重归一统
东汉
时间:公元25年
建立者刘:秀 (汉光武帝)
长安
都城:洛阳
治国安民 光武中兴
刘秀登上皇帝宝座后,面临的是一副残破到极点的烂摊子。与刘 秀同时代的冯衍有一段话描写当时的状况说:“祸拏未解,兵连不息, 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 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小结
西汉 (刘邦)
公元前202年
新
东汉
(王莽) (刘秀)
公元9年 公元25年
东汉灭亡 魏国建立
时间轴
公元220年
西汉
新
东汉
光武中兴
兴
外戚宦官专权 黄巾起义
治国安民 光武中兴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 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他让那些因战乱、饥 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劳动力,还采取轻徭薄 赋的政策。
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更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重视“以 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还提倡勤俭治国。
——摘自七年级历史教科书上册P52
第三篇 四百年 终于献
军阀割据 天下大乱
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 东汉统治,地方州郡 乱作一团。
东汉王朝为加强对 地方的统治,改刺 史为州牧。
州牧割据, 加速东汉王朝 瓦解
军阀割据 天下大乱
东汉的灭亡
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 东汉统治,地方州郡 乱作一团。
东汉王朝为加强对 地方的统治,改刺 史为州牧。
州牧割据, 加速东汉王朝 瓦解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对东汉王朝造成了什么影响?
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原因: 有组织:
民变四起 黄巾起义
有准备:
时间:
领导人:
范围:
特征:
结果:
原因: 时间: 领导人: 特点: 特征: 范围: 结果: 影响:
影响:
——《后汉书·桓冯列传》
东汉初年汉光武帝面临的社会局面?
经济萧条,
社会动荡
国家初建,百废待兴,假如你是光武帝, 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维护统治?
学习与探究
小组探究:光武帝统治的措施?(从材料中总结出各个措施)
释放奴婢 措施1:刘秀连续下达了六道释放奴婢的命令,使得自西汉末年以来农民沦
为奴婢的问题得到极大的改善,解决了战乱之后土地荒芜而劳动力不足问题。
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惩处贪官污吏。
措施允5:许东汉北政方府把少羌人数内迁民,族把南内匈奴迁内,迁,缓把乌和桓内民迁族,把矛鲜卑盾内迁,
“鲜卑大都护偏何遣使奉献,愿得归化”。
治国安民 光武中兴
经济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 政治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民族 关系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解民族矛盾
表情、说唱内容
治国安民 光武中兴
《后汉书·刑法志》载,在光武和明帝时期,人民免去了“兵革 之祸”,而有“乐生之念”。 光武以后的若干年内,“五谷登衍”, “蚕麦善收”,“吏称其官,民安其业”,出现了“天下安平”的景 象。
光武中兴 体现社会安定,经济增长,
国家日益强盛
中兴 刘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历 史上唯一的“一姓之再兴” 的家族。为表日后刘家江山 在刘邦、刘秀之后能够一次 又一次的兴起,所以东汉统 治者把刘秀建立东汉的过程 叫做“中兴”,即这不是刘 氏江山的最后一次兴起。
公元220年, 曹丕建立魏 国。东汉灭 亡。
群雄并起 三国鼎立
孙 权字
仲 谋
第四篇 兴与衰 后人评
思考:东汉兴盛衰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有什么启示 ?
原因: 东汉兴于光武帝柔术治国; 东汉衰于外戚宦官专权
启示: 1、统治者要爱护百姓,实施仁政 2、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历史就是在这样的兴亡中滚滚而来, 正是广大的人民创造了历史, 历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在历史的兴亡之中,执政者也在不断探索, 正因如此,我党政策的制定, 一直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中国的复兴而奋斗!
减轻农民的负担 减轻刑罚
措施2: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省减
刑罚,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措施3: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这样极大
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措施加4:强注意对整顿官吏治吏,躬的行节监俭督,奖,励廉惩洁,处选拔贪贤能官以为污地方吏官吏;并
柔术治国
治国安民 光武中兴
阅读统计表,观察人口变化?感受东汉经济发展。
东汉人口统计表
时间
全国户籍人口
西汉末 东汉初 57年(光武帝去 世时) 105年
6000万 1000多万 2100万
5300多万
人口回升
治国安民 光武中兴
四川成都出土的东汉射猎收 获画像砖。此砖画像由上下两部 分组成。上半部分表现了射猎和 捕鱼的的活动;下半部分为农业 收获图。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 “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
治国安民 光武中兴
汉高祖:修养生息
定天下
汉文帝、景帝:以德化民 治天下
汉武帝:大一统
兴天下
汉光武帝:柔术治国 中兴天下
仁心待人天下归心
第二篇 人心乱 汉渐终
戚宦乱政 朝纲不振
宦官得宠
把持朝政
幼主即位
母后临朝
皇帝早逝
外戚专权
君权旁落
皇帝长大
依靠宦官
诛杀外戚
夺回君权
戚宦乱政 朝纲不振
皇帝早逝
幼主即位
外戚专权
母后临朝
君权旁落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宦官得宠
把持朝政
诛杀外戚
夺回君权
皇帝长大
依靠宦官
戚宦乱政 朝纲不振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原因
戚宦乱政 朝纲不振
材料研读: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 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让 步我 入们 历一 史起 课 堂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光武兴 人心乱 四百年 兴与衰
为东汉 汉渐终 终于献 后人评
第一篇 光武兴 为东汉
复兴汉室 重归一统
西汉 (刘邦)
新
东汉
(王莽) (刘秀)
时间轴
公元前202年
公元9年
外戚指皇帝的母 族、妻族 。
东汉射猎收获画像砖
一派安逸祥和的世 俗生活景象,让我们 感受到了东汉的民间 生活气息和地方风貌
治国安民 光武中兴
1957年出土于四川成都天回山 崖墓,高56厘米,现藏于中国 国家博物馆。是一件富有浓厚 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优秀雕 塑作品,属国家一级文物。表 现了汉代民间极为盛行的说唱 表演艺术。
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
复兴汉室 重归一统
东汉
时间:公元25年
建立者刘:秀 (汉光武帝)
长安
都城:洛阳
治国安民 光武中兴
刘秀登上皇帝宝座后,面临的是一副残破到极点的烂摊子。与刘 秀同时代的冯衍有一段话描写当时的状况说:“祸拏未解,兵连不息, 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 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小结
西汉 (刘邦)
公元前202年
新
东汉
(王莽) (刘秀)
公元9年 公元25年
东汉灭亡 魏国建立
时间轴
公元220年
西汉
新
东汉
光武中兴
兴
外戚宦官专权 黄巾起义
治国安民 光武中兴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 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他让那些因战乱、饥 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劳动力,还采取轻徭薄 赋的政策。
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更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重视“以 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还提倡勤俭治国。
——摘自七年级历史教科书上册P52
第三篇 四百年 终于献
军阀割据 天下大乱
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 东汉统治,地方州郡 乱作一团。
东汉王朝为加强对 地方的统治,改刺 史为州牧。
州牧割据, 加速东汉王朝 瓦解
军阀割据 天下大乱
东汉的灭亡
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 东汉统治,地方州郡 乱作一团。
东汉王朝为加强对 地方的统治,改刺 史为州牧。
州牧割据, 加速东汉王朝 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