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
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

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重要的哲学观点,它包含了一系列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这些认识论和方法论对于我们理解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1.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实在,是客观存在的基础。
物质是唯一的、永恒的,它是无限可分割的最小单位。
辩证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的原则,认为精神、意识等都是物质的产物。
2.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
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核心,它强调认识的发展是矛盾斗争的结果,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统一。
3. 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的标准。
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过程,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改变世界和认识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实践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认为实践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方法论1. 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矛盾的普遍存在和矛盾的普遍性。
辩证方法是通过分析矛盾的双方,揭示矛盾的发展规律,以及矛盾的转化为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辩证方法是一种全面、具体和发展的思维方式,它能够深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 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历史发展的动力在于社会矛盾的运动和解决。
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社会发展是客观规律的结果,也是人类实践的结果。
3. 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证方法:实证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之一,它强调通过实证的方式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实证方法注重观察事物的现象、收集数据、进行实验和比较,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还可以指导我们在实践中改变世界、推动社会进步。
辩证唯物主义通俗解释

辩证唯物主义通俗解释
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关于世界本质的哲学思想。
它认为,世界上
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种关系是永恒不变的,而
且这种关系影响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作用的,其中一部分
事物是主观的,另一部分是客观的。
主观的事物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
产物,而客观的事物是物质世界的本质。
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是相对的,而物质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的。
因此,人类要认识世界,必须通过认识
客观事物的本质来实现。
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必须运用逻辑和科学
方法,及时总结经验,否定和剔除错误的思想,连续不断地进行实践
和观察。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思想和行为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的产物。
思想和行为的改变必须以客观实践为基础。
实践一方面是主观能
动性发挥的基础,另一方面是认识客观事物本质的主要手段。
人们通
过实践来认识事物,不断地修改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思想与
行动的统一。
总之,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基于实践、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哲学思想。
它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要认识
世界和改变世界,必须以实践和科学方针为指导,并以正确的思想和
方法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五大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五大观点1.引言1.1 概述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它以唯物主义为基础,通过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来解释世界的发展和变化。
辩证唯物主义的概念有五个重要观点,这五个观点分别是唯物论的观点、物质的观点、辩证法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和实践的观点。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个重要观点是唯物论的观点。
唯物论认为世界的存在是物质的存在,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对象,而意识和思想只是物质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了物质世界的主导地位,认为物质的存在是人类认识和意识的基础。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二个重要观点是物质的观点。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世界,包括有形物质和无形物质。
有形物质包括自然界中的物质实体,无形物质指的是能量、规律、意识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根本的存在形式,认识和变化都是在物质的基础上进行的。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三个观点是辩证法的观点。
辩证法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它强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不是线性的、单一的,而是充满着矛盾和冲突,通过解决矛盾、调和冲突来推动事物的发展。
第四,辩证唯物主义的第四个观点是历史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历史的发展是由社会的变革推动的。
辩证唯物主义关注历史的发展动力、历史的阶级斗争和社会改革,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通过对立面的斗争和统一来实现的。
最后,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五个观点是实践的观点。
实践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效途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够真正认识和理解世界,才能够改造和进步社会。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综上所述,辩证唯物主义有五个重要观点:唯物论的观点、物质的观点、辩证法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和实践的观点。
这五个观点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
通过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五个观点,可以更好地把握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指导。
辩证唯物主义通俗理解

辩证唯物主义通俗理解1. 辩证唯物主义的概念辩证唯物主义,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其实就像喝了一碗热汤,暖暖的,滋润心田。
简单来说,它就是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而这些物质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就像我们每天都在吃饭、工作、休息,生活从来不止步。
你想想,太阳每天都要升起,月亮也得轮流值班,这就是变化的一部分。
这个理论说,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就像一颗小小的石子投进水里,荡起层层涟漪,影响着周围的一切。
辩证唯物主义还强调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正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没有矛盾,生活就没意思了。
1.1 变化与发展变化是生活的常态,就像过年时的烟花,绚烂但转瞬即逝。
我们从小到大,经历了无数的变化,从蹒跚学步到飞奔入学,每一步都是在克服矛盾。
举个例子,你想减肥,刚开始可能吃得少、动得多,但总会有那么几次忍不住,给自己一个小奖赏,结果可能就又胖了。
这时候你就得面对这个矛盾,继续调整,找到合适的方法,才能实现目标。
辩证唯物主义就是教我们学会面对生活中的这些变化,接受矛盾,从而不断发展。
1.2 认识与实践说到认识,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件高深莫测的事情,实际上,认识就是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就像你走在大街上,看到路边的小摊,可能会觉得好香,但也得想想钱够不够。
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比如你尝试了某种新菜,觉得好吃,那就是你的实践得出的结论。
如果你不去试试,只是听别人说好,可能就错过了一个美味的机会。
辩证唯物主义鼓励我们多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
2. 辩证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辩证法就像我们生活中的调味料,恰到好处能让一切变得更美味。
它教会我们如何处理矛盾,如何在生活中灵活应对各种挑战。
比如工作中的项目进展,总会遇到各种问题,可能会感到沮丧,但如果你能从中看到问题的根源,找出解决方案,就能将困难变为机遇。
就像是把咸鱼翻身,只有通过不断的尝试和调整,才能实现理想的结果。
生活中,学会辩证法,能让我们更从容面对挑战。
辩证唯物主 义知识点归纳

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归纳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对世界的本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事物的发展规律等方面有着深刻而系统的阐述。
以下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的归纳:一、世界的物质性1、物质的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它们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三、运动与静止1、运动的含义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四、规律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辩证唯物主义 科普

辩证唯物主义科普辩证唯物主义科普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哲学体系的重要区别之一。
它以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为基础,强调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推动的,反对把事物的发展归结为外部因素的作用。
本文将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进行科普介绍。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物质第一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源和本质,意味着物质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
2.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内部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来实现的。
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的斗争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3.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的,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推动的。
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革新和变革的过程。
4.实践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并且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渊源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阴阳学说、古希腊的黑格尔哲学和德国的唯物主义哲学等。
但是,辩证唯物主义真正成为科学的哲学体系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努力下。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历史和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他们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通过对社会历史的分析,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辩证唯物主义作为一种科学哲学的确立。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现实意义辩证唯物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哲学体系,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认识世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通过实践不断发展的,通过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改造世界: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实践改造世界,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帮助我们更好地改造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相关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相关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包含一系列原理,主要涉及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
以下是部分原理的具体内容:
1.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辩证唯物主义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辩证唯物主义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存在具有无限复杂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时间与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有着自身的客观规律。
5.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人脑的反映特性,是物质在地球这一特定条件下经历了从无机物到生物、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从猿到人的漫长岁月的发展而产生的最高产物。
6.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处在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之中,都处在不断产生、不断消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永恒的过程之
中。
7.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如需了解更多辩证唯物主义相关原理,建议查阅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书籍进行学习。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它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理解社会发展和推动社会变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是辩证法,它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具体和联系的认识,以及对矛盾的认识和处理。
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唯物论。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基础和源泉。
唯物论强调对客观世界的感性认识,即根据人们的感觉和经验来认识事物,以此来认识和改造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还强调对矛盾的认识和处理。
矛盾是事物内部存在的不统一性和斗争性的表现,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通过对矛盾的认识和处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既是斗争的源泉,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因此,只有通过对矛盾的认识和处理,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还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具体和联系的认识。
全面和具体的认识,是指不能片面地看待事物,而要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各个方面。
联系的认识,是指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而不是把它们割裂开来。
只有通过全面、具体和联系的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理论与实践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和发展理论。
实践不仅是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改造世界的关键。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不断地认识和改造事物,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和方法论对于理解社会发展和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社会的变化,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辩证唯物主义也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能帮助我们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内在的矛盾和规律,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之,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它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具体和联系的认识,对矛盾的认识和处理,以及实践的重要性。
它对于理解社会发展和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我们准确把握和改变社会,促使社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
1、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它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
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它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2、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套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是社会科学的一种,它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在马克思的重要著作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经济学和英国历年的经济统计资料,对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
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劳动的付出没有得到同样的回报,剩余价值被没有付出劳动的“资本”所剥削。
4、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综合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社会发展理论与时俱进形成的,而不是以某一个人、某一本书为依据形成的。
以某个人、某一本书为依据形成的,是宗教而不是科学;其实践结果,是宗教狂热而不是社会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主要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主要内容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它以唯物主义为基础,与辩证法形成了统一的理论体系。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事物发展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主要包括对于事物的本质、矛盾与发展的研究。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人们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本质是指事物内在的根本属性和内部联系。
与主观唯心主义强调外部的表象不同,辩证唯物主义主张通过对事物的具体分析,从事物的内在规律出发,把握事物的本质。
这就要求我们通过认识和分析事物内部的矛盾,揭示事物本质的动态变化。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论述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
矛盾是事物内部不同因素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同时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矛盾不仅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也是事物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通过对矛盾的不断辩证分析和解决,事物才能得以发展和进步。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事物内部的矛盾不断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变,产生新的事物。
这种发展的规律称为辩证唯物主义的“飞跃性发展法则”。
例如,生物体的进化和社会形态的演进,都遵循着这一规律。
第四,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实践在人类认识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和发展的基础和来源,没有实践就没有认识和进步。
辩证唯物主义提倡“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求人们从实践出发,从实际问题出发,经过实践得到认识和理论,再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和发展。
通过实践,人们能不断地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
最后,辩证唯物主义也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实践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力量。
人类将发展的需要转化为动力,并通过实践来改变和创造现实。
个体的觉悟和行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是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和推动的结果。
辩证唯物主 义知识点归纳

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归纳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
以下是对辩证唯物主义主要知识点的归纳。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二、物质与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三、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四、实践与认识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

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包括对事物的辩证看待、对矛盾的辩证分析、对发展的辩证理解和对实践的辩证认识等。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对事物的辩证看待。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复杂多样的,都是由矛盾相互作用而发展变化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的斗争推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对事物的辩证看待要求我们不能片面地看待事物,而是要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对矛盾的辩证分析。
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体,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没有任何事物是没有矛盾的。
对矛盾的辩证分析要求我们要认识事物内部的矛盾关系,抓住事物发展的矛盾矛盾特点,找出事物发展的矛盾矛盾点,以便为事物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和措施。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对发展的辩证理解。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事物的发展是渐进的、连续的,同时也是突变的、离散的。
对发展的辩证理解要求我们要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预测事物发展的方向,为事物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对实践的辩证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的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对实践的辩证认识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实践、总结经验,通过实践来验证和调整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对事物的辩证看待、对矛盾的辩证分析、对发展的辩证理解和对实践的辩证认识。
这些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贡献,也是我们进行思考和实践的重要依据。
我们要不断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辩证唯物论的三个观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辩证唯物论的三个观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哲学观点之一,它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论关注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和斗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都具有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特性。
它强调整体和个体、对象和过程、形式和内容的辩证统一关系,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辩证唯物论的三个观点是指唯物辩证观、历史唯物观和实践唯物观。
第一个观点是唯物辩证观。
唯物辩证观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一切事物都是由物质运动和相互转化而产生的。
它坚持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又可以反作用于物质。
在唯物辩证观中,存在着对立统一和矛盾斗争的规律,事物的发展就是通过矛盾的对立面相互斗争、互相排斥、互相转化而实现的。
第二个观点是历史唯物观。
历史唯物观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而发展变化的。
经济基础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它决定了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等上层建筑。
历史唯物观认识到社会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不同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都是由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所决定的。
第三个观点是实践唯物观。
实践唯物观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活动,人类通过实践不断地改造和创造新的事物。
实践唯物观强调了人的能动性和主体作用,认为主观能动性是实现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以上是对辩证唯物论的三个观点的概述。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分别深入探讨每个观点的要点,并对辩证唯物论的重要性进行思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introductions在引言部分,首先对辩证唯物论进行概述,简要介绍辩证唯物论的来源和基本概念。
然后说明文章的结构,明确文章的目的和主要观点。
正文部分:main body正文部分包括了三个观点,分别论述了辩证唯物论的重要观点。
第一个观点部分:在第一个观点部分,详细阐述了辩证唯物论的第一个重要观点,并列举了几个要点进行详细说明。
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是对传统唯物主义的一种发展和深化,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下面将从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两个方面来阐述这一主题。
唯物主义是一种关于世界本原和发展的哲学思想。
它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运动形式。
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实在性和客观性,认为物质是可以感知和认识的,人类的认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唯物主义否定了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的特殊形式。
唯物主义对于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强调实证主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到真理。
辩证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的一种发展和深化。
它强调世界的辩证法和发展规律。
辩证法是研究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矛盾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存在和斗争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全面发展,认为事物的发展不是线性的简单累积,而是螺旋式的上升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揭示了社会的矛盾和变革规律,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实践论。
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地认识到世界的规律和真理。
实践是唯一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个人进步的动力。
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认为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社会进步。
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对传统唯物主义的一种发展和深化,它强调了辩证法和实践论的重要性,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现代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工具。
辩证唯物主义的三大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的三大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关于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论,在马克思
主义哲学中被视为最高形式的唯物主义。
其三大内容为物质的永恒性
和无限性、运动和变化的普遍性以及矛盾的普遍性。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永恒性和无限性。
它认为物质是
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具有自己的规律和本质。
物质具有无限的存在和
发展,没有始点和终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物质既包括有形的
物质实体,如物体、生命体等,也包括无形的物质形态,如能量、力、运动等。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强调运动和变化的普遍性。
它认为一切存在
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物质通过不断的内部矛盾斗争
和外部条件的影响而不断发展变化。
运动包括量变和质变两个方面,
涵盖了世界的各个层面和领域,无论是宏观的宇宙演化,还是微观的
微观粒子运动,都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影响。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矛盾的普遍性。
它认为矛盾是物质世界
发展的基本驱动力。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之中,包括对立统一
的两个方面和内部的矛盾运动。
矛盾的不断斗争与调和推动了物质运
动和变化的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通过分析和研究矛盾的性质、规律和
转化,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规律性。
综上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三大内容分别为物质的永恒性和无限性、运动和变化的普遍性,以及矛盾的普遍性。
这些内容构成了辩证
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框架,对于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具
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关于事物联系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它以唯物主义为基础,强调了辩证法的运用,即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依存的,都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物质决定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并且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而意识是主观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形式。
人的意识活动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我们的思维、感觉、观念等都是由于物质的存在和运动而产生的。
这个原理反对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基础,物质是由意识创造出来的。
第二,辩证法的运用。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辩证法的运用,辩证法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
辩证法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
对立统一规律指出事物内部存在着对立的矛盾,并且通过这种对立矛盾的斗争,事物得到发展和前进。
质量互变规律指出事物的性质、特点和状态是相互转化和互相依存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指出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的线性累积,而是通过阶段性的负向运动,从而逐渐实现新的发展。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通过实践来实现的。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对世界进行直接的、真实的感知和认识。
实践是人类活动的基础,所有的认识都来自于实践。
通过实践,人们能够不断发展和改进自己的认识,逐步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
第四,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在物质的基础上发展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是由物质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推动的。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朝着共产主义社会这个最高阶段不断前进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它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思想基础。
通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的进步。
总之,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哲学观点,它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探讨和阐述。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是指通过辩证法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唯物主义。
它强调对世界进行全面的、深入的、有机的、发展的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决定意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物质的存在和发展决定了意识的形态和发展。
2.矛盾普遍存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内部的矛盾和冲突。
3.质量互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由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反作用于量变,形成一个循环的发展过程。
4.否定之否定: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每一次发展都包含着前一次发展的否定和超越。
以上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它们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是指认为历史发展是由社会经济条件变革引起的唯物主义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的根本驱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社会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
2.阶级斗争是历史的主要矛盾: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不同阶级之间为了争夺社会资源和权力而展开的斗争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3.社会形态的更替: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是逐渐更替的,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再到共产主义社会,每一个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一种进步。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为我们分析社会历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互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密切相关,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印证。
辩证唯物主义提供了基本原理,而历史唯物主义则应用这些原理对社会历史进行具体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4个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4个基本原理是: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
〖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高考哲学知识点归纳(辩证唯物主义)

高考哲学知识点归纳(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一、辩证唯物论(一)物质1.哲学的物质概念:别依靠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事物独立于意识之外,别以人的意识所转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算是社会的产物。
所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办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动身,主观符合客观。
自然界是物质的(办法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表现。
物质知识物质的具体形态共同的特征,物质是永恒存在,而具体形态有生有灭)4.客观实在是相对意识来说,客观存在是相对主观而言。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5.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①从产生条件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进展的产物——劳动制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②从构成要素看:构成社会物质日子的基本要素即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基本上客观的——这些要素的客观性尤其是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③从变化进展看:人类社会变化进展的规律也是客观的。
④从意识起源看:人的意识一开始算是社会的产物。
6.对于世界物质性的几种讲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
(二)运动1.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原理】物质与运动别可分割。
运动是物质的全然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办法论】要求我们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原理】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临时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办法论】要求我们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别变论。
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
3.运动的含义: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4.静止的含义: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别状态。
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基础,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维度。
辩证唯物主义还包括关于矛盾和斗争的描述,以及关于发展和完善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点:1. 辩证唯物主义是基于对物质的科学认识,通过对物质的观察和研究,人们逐渐发现了物质的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
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发展变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物质。
同时,物质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和斗争,这些矛盾和斗争不断推动着物质的发展。
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维度。
时间和空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构成了物质世界的基本结构。
正文:1. 对物质的科学认识辩证唯物主义是基于对物质的科学认识而建立的。
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人们逐渐发现了物质的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
科学家们通过对物质的观察和研究,逐渐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和本质。
2. 物质的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之间存在矛盾和斗争。
这些矛盾和斗争是物质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物质的发展是由矛盾的不断解决和升级而实现的。
辩证唯物主义还认为,物质是发展变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物质。
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不断地进化和进化。
3.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维度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维度。
时间和空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构成了物质世界的基本结构。
时间和空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作用和关系使得物质世界得以存在和发展。
4. 发展和完善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还强调了发展和完善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发展是不断推进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质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不断地进化和进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证唯物主义专题一:辨证唯物论1.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强调物质)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组;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要求我们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强调意识)2.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总之,要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专题二: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3.联系含义及客观普遍性联系是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不过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客观性(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人们可以按照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4.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2008河北高考试题)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强调整体: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
整体的性能状态影响部分的性能、状态。
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大局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强调结构: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具有全新的功能;反之有损整体功能的发挥。
要求我们善于“优化结构”。
强调部分: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由部分构成。
部分的性能状态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甚至关键的部分对整体的性能状态具有决定作用。
要求我们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5.因果联系原理原因与结果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的因果联系之中的。
要求我们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实践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发展的观点6.事物运动发展观点(发展观点)一切事物都是变化运动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看成变化发展的过程,明确事物所处的阶段和地位,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7.事物发展的原因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要求我们坚持内外因结合的方法。
8.事物发展的状态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方法论:重视量的积累;学会“优化结构”)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新的事物时“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要想保持事物性质不变时“坚持适度的原则”)一切事物发展都是“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
注意1:量变有两种形态: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增减;事物在整体上数量不变,只是在结构或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
9.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总的趋势是前进的,道路又是曲折的。
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和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曲折。
矛盾的观点10.矛盾的含义、普遍性客观性矛盾即对立又统一,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要求我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坚持“两分法”,反对片面性。
注意1:矛盾的统一性表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注2: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11.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矛盾着的双方各有其特点如矛盾的主次方面)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一风吹”。
(“对症下药”、“因地因时制宜”、“同病异治”)12.主次矛盾辨证关系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民生问题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等)由于次要矛盾与主要矛盾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要求我们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学会“弹钢琴”、防止“单打一”,防止“胡子眉毛一把抓”、“红花好看也要绿叶扶”、“一个好汉三个帮”)13.矛盾的主次方面辨证关系原理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矛盾主次方面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因此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关系)注意:在解决问题时用主次矛盾,在认识事物时用矛盾主次方面,此为历来考试重点。
1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二者相互联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抽象的)寓于矛盾的特殊性(具体的)之中,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共同的本质和规律)。
注意:(1)经常考试地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原则的哲学依据,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哲学依据就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
)(2)在判断是否应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时不要看是否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都具备。
专题三:认识论15.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括号内可以视情况选择写)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利于实践的发展。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注意:如何理解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16.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从实践的主体、客体和工具角度看)意识目的能动性(实践活动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社会历史性(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进行,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着的历史任务)17.科学实验的作用科学实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利杠杆,集中体现在提高物质生产和改造社会活动的水平上,使人类能够更合理的从自然界总中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使社会获得全面进步。
注意1:实践的基本类型分为三种:生产实践(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实践(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科学实验注意:教育、艺术、医生看病属于其他实践活动18.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人的主观世界。
通过改造主观世界也提高着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最终实现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的双重目的。
19.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略(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在认识论范围内也可以使用,具体视材料而定)20.认识发展的观点依据:人的认识是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
就个人而言,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就整个人类而言,人的认识则是无限的;就研究世界的局部而言,人认识是有限的,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的认识则是无限的原理: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的认识不断的深拓展和推移。
21.认识发展的过程“第一次飞跃”: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
22.认识的根本任务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注意1:“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必备条件”或实现认识根本任务或实现认识第一飞的条件:(1)占有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注意2:科学的思维方法(1)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分析与综合密不可分。
分析是在综合指导下的分析,综合也要以分析为基础。
(2)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要立足于已知事实(哲学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根据已知规律(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充分发挥人的思维潜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创造性思维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注意:突出特点在于敢于打破常规(3)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超越;务必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正确对待灵感和顿悟;要经的起实践的检验23.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1)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2)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就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正确的知识和立场)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唯物史观根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性质、变化方面),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科学的和革命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坚持科学发展观,反对封建迷信、邪教)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践的主体(不要写社会的主体。
本考点是历次高考、模拟考试和一般考试的必考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生产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有些情况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精神财富如聂耳、瞎子阿丙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建立“服务型”政府、关注民生问题的哲学依据)3.生产实践与社会实践的作用(2008年河北高考设计粮食生产问题)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起者决定性作用。
社会实践推动历史的变迁与进步。
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能够反作用社会生产活动,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实践能够促进社会与人的全面进步;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4.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生观、价值观都可以使用)个人与社会密不可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个人的活动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能动作用,个人的活动也受社会的存在、发展制约。
专题四:价值观5.价值观导向作用(必考知识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客观事物评价、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人生道路和人生选择方面)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
6.在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正确价值观含义角度理解)正确解决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二者互为前提而存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