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推断题专题(附答案)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物质的推断专题练习A卷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物质的推断专题练习A卷](https://img.taocdn.com/s3/m/62c758ef58fafab068dc025e.png)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物质的推断专题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类型1 框图型推断 (共3题;共9分)1. (3分)现有一无色溶液,取少量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再逐滴滴入稀硫酸,红色褪去,并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试推断:该无色溶液中溶质的名称为________,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2. (4分)小苏打(NaHCO3)和食盐NaCl是厨房中常用物质,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NaHCO3和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拓展性研究。
【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实验方案】【实验结论】该白色固体由NaHCO3和NaCl两种物质组成(1)基于上述实验结论,则步骤①中加入的过量稀酸应该是________。
(2)写出步骤②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3. (2分)如图中的a、b、c、d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连线的两物质(或其水溶液)都能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
其中甲是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乙为氯化物,是家庭做菜时必要的调味品;a为常见的单质,它的制品在生活中应用极广,其组成元素是合成人体血红蛋白所必需的;c中含有三种元素,c和d相混时会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物丙。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c与d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
二、混合物成分的推断 (共4题;共6分)4. (1分)下列有关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A . 点燃某可燃物,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则可燃物一定含有H2B . 某混合气体能使灼热的氧化铜变成红色固体,且导出后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原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C . 在任何实验操作中,绝不可以将滴管伸入盛放被滴加药品的试管中D . 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无沉淀生成,可能是因为盐酸太浓5. (1分)区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所用方法不完全正确的是()A . AB . BC . CD . D6. (2分)人体的汗液有咸味.某同学猜测汗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钠,为此她准备做探究实验.她想到两种提取汗液的方法,方法一: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取足量汗液转移到烧杯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稀释;方法二:用出汗的手在盛有自来水的容器中清洗,再将清洗后的自来水部分转移到老师指定处,她用正确的方法提取汗液,进行以下实验:(1)用试管取适量提取液,滴人硝酸钡溶液,没有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汗液中_______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硫酸和硫酸盐 .(2)用试管取适量提取液,滴人硝酸银溶液,发现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由此可推测该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3)将适量的提取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出现类似食盐的小颗粒.你认为她能否仅凭上述三步实验得出“这些小颗粒就是氯化钠”?________并请简述理由: ________.7. (2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酸碱盐的相关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所示),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为确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2.5 物质的转化(推断)(包含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2.5 物质的转化(推断)(包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17f6c5f61fb7360a4c6504.png)
1.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业流程如图.请写出沉淀池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在该工艺流程中化学反应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2.A~H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期中AD是无色气体,BE是红色固体,F为白色沉淀,H为红褐色沉淀,她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写出化学式:A_ H__ ,X________(2)写出反应③的方程式:(3)写出反应④的方程式:,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3.下图是初中化学所学的常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生成产物中的水已略去)。
其中A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B是一种常见的气体,H是一种含钠的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F、D的化学式:F ;H 。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E + 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A~G是初中科学常见的7种物质,其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是无色气体,且A与G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请针对以下两种情况回答问题。
(1)若A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3,F是一种红色金属,则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F与C常温下可以反应,②、③属于同一种基本反应类型,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是科学园地中一张表示物质间反应关系的卡片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在溶液体系中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B、C三处的卡片尚未粘贴。
请你思考一种粘贴方案,并回答下列问题:(1)A处贴上的卡片可以是_______(写卡片中的化学式)。
浙教版九上科学化学推断题专题精讲(附习题)
![浙教版九上科学化学推断题专题精讲(附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4cccc107375a417876f8f32.png)
实验、推断题解题技巧:1、根据其特征,先行确认其中一种物质。
(若有多种可能,根椐题意逐一排除)2、当无法确定物质时,可先行确认离子,然后进行推断。
3、离子(元素)不变,是推断题的基础认知。
4、一定要代入推理验证无误,才算完成。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黑色:MnO2、CuO、Fe3O4、C、蓝色:CuSO4?5H2O、含Cu2+ 溶液红色:Cu(紫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的溶液(黄色)绿色:FeSO4?7H2O、含Fe2+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紫黑色:KMnO4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HCl产生酸雾:HCl、HNO3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②蓝色沉淀:Cu(OH)2、CuCO3③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④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4. 燃烧时的主要现象:①在氧气中:硫——蓝紫色火焰;铁——火星四射;木炭——发白光。
②在空气中:镁带——耀眼的白光;红磷——“白烟”;硫、氢气——淡蓝色火焰;CO、CH4——蓝色火焰10.(20XX年黄石市)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
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固体,D为混合物。
他们之间有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1)用化学式表示D的组成(2)F→G的反应类型(3)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4)指出B的一种用途4. (20XX年临沂市)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
其中C是单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试回答(1)写出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物质推断专题(一)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物质推断专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1f1bb0e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6.png)
中的一种或几种。
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盐酸,沉淀的量、产生气体的量与参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下图。
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A. 肯定只存在B. 肯定不存在C. 可能存在D. 可能存在NaOH8、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碳酸钠、硫酸钾和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试样少许溶于水中,参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过滤后,在滤液中参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那么原固体物质的组成中( )A. 一定有,可能有NaC1B. 一定有NaC1C. 一定有D. 一定有和NaC110、一包由一种碱和一种正盐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按以下步骤进行试验;试由上述试验步骤和现象,推断组成这种固体混合物的两种可能结果:〔1〕由______和_______组成;〔2〕由______和_______组成。
11、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小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试验:Ⅰ、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参加足量的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Ⅱ、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随参加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下图。
请答复以下问题:(1)AB段观察到的现象是(2)C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1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检验其中的成分,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1〕根据实验现象,白色粉末中一定有〔2〕实验中不能用BaCl2 溶液代替硝酸钡溶液,为什么?13、一气体混合物中含有、、和四种气体.现将其分别通过如下试剂〔均足量〕,请判断所得气体的组成情况〔假设每步反响都进行完全〕.〔1〕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最后得到的气体有:______ 〔填化学式〕.写出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2〕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浓,最后得到的气体有:______ 〔填化学式〕.写出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3〕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NaOH溶液、浓,最后得到的气体有:〔填化学式〕.15、某白色粉末,可能是KCl、CuSO4、、、、等六种物质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粉末,参加一定量的蒸馏水,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这原粉末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2)在滤出的沉淀中参加足量的,沉淀局部分解,同时有无色气体放出,判断原粉末一定有_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__至少有一种.(3)另取滤液参加NaOH溶液加热,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可判断原粉末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16、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钾、氯化钾、氢氧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王同学按照如下图流程进行了实验:①步骤Ⅱ中沉淀全部溶解.那么原白色粉末一定有氢氧化钡、碳酸钠,可能有氯化钾②步骤Ⅱ中沉淀局部溶解,那么原白色粉末一定有氢氧化钡、碳酸钠、硫酸钾③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那么原白色粉末一定有氢氧化钡,一定没有碳酸钠④步骤Ⅱ中沉淀局部溶解,那么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有3种情况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7、某白色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氯化钾、碳酸钠、硫酸铜、硫酸钠、硝酸钙、硝酸钾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做如下实验:(2)NaCl、BaCl2、HCl. 12、〔1〕氯化钠、碳酸钠〔2〕氯化钡引入外源性氯离子,影响原有粉末中是否有氯离子的判断。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化学推断题综合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化学推断题综合](https://img.taocdn.com/s3/m/72d33c03d5bbfd0a795673d3.png)
推断题1.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是氧化物.请回答:(1)G的化学式为,E与F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2)C、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2.如图所示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B、C、D、E为化合物,且A与B 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组成元素相同,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推断:(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甲、E;(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甲:C+E→丙+D:.3.如图所示,A、B、C、D、E均为初中化学所涉及的常见物质,它们存在如下图的转化关系.C是空气的重要组成成分,B是人体内直接供能物质.B、C、D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1)C的化学式(2)D→A的反应方程式.4.科学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的物质。
其中一种途径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反应流程如图所示。
(1)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
(2)上述反应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5.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
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烧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信息,我们可以求得m1:m2=,m1﹣△M1m2﹣△M2(填大于、等于、小于),曲线oac表示的是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填甲、或乙),当乙烧杯内加入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还有。
6.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A物质具有还原性,B是一种常见的气体,E的水溶液呈蓝色,F俗称烧碱,如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1)A物质可能是;(2)E和F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3)请写出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B物质的用途之一是.7.A~H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B、C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B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D、E为氧化物;F、H为非金属单质,G、I为金属单质且I单质显红色。
化学推断鉴别除杂综合提高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化学推断鉴别除杂综合提高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816ec71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0.png)
物质推断除杂鉴别综合提高 *物质推断*组内鉴别*物质除杂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物质推断1. 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 、Na 2SO 4、Na 2CO 3、CuSO 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现做如下实验: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②另取少量粉末,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请回答: (1)由实验①可确定原粉末中一定没有______,由实验②可确定原粉末中一定没有______。
(2)为进一步确定原粉末的组成,另取少量粉末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每步所加试剂均不同) 原粉末的成分是_ _____,X 是_ _,写出无色溶液与X 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2. 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硝酸钠、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
为了研究该混合物的成分,某同学按下列流程进行了实验(各步均恰好完全反应)。
根据流程图回答问题: (1)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现象推断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该同学为了进一步确定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取样品20.9g (其中含钠元素质量为6.9g ),按上述流程图进行实验,产生11.65g 白色沉淀A ,产生2.2g 气体W 。
通过计算,确定该混合物中还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其质量为________g 。
3. 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进行实验,其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1) 仅根据通入适量CO 2气体能产生白色沉淀C 这一现象,可得知滤液b 中一定有的成分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2) 滤渣a 的成分有 。
(填物质名称)(3) 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第一章 物质的推断 专题练习C卷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第一章 物质的推断 专题练习C卷](https://img.taocdn.com/s3/m/39567272a32d7375a41780b9.png)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物质的推断专题练习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类型1 框图型推断 (共3题;共9分)1. (3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OH)2、KNO3、FeCl3、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一定量的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振荡,静置,得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②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据此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2. (4分)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小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Ⅰ.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Ⅱ.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AB段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C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3. (2分)某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钾一种或几种,现在将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然后进行如下鉴别实验:(1)通过以上实验可知,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 。
(填化学式) (2)请设计实验对可能存在的物质鉴别(简单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
二、混合物成分的推断 (共4题;共6分)4. (1分)在实验室里区分下列各种物质的,设计的方案合理的是()实验要求方案A盐水和糖水尝味道B空气和二氧化碳插入带火星的木条C酒精溶液和蒸馏水观察颜色D碳粉和铁粉分别用磁铁吸引A . AB . BC . CD . D5. (1分)区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所用方法不完全正确的是()需鉴别的物质方法1方法2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铁粉和木炭粉看颜色用磁铁吸引C、硬水和蒸馏水加肥皂水分别蒸干D、黄金和黄铜分别加热分别加入稀硫酸A . AB . BC . CD . D6. (2分)我校九(1)班同学举行“是真的吗?”化学主题活动,请你和蓓蓓一起探究.(1)话题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一定是铁单质吗?【实验验证】①将细铁丝在纯氧中完全燃烧,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②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用磁铁检验,能被吸引.【实验结论】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铁单质.话题2:含有Ba2+的盐一定有毒吗?(2)【社会调查】在医院检查肠胃疾病时,病人需服用“钡餐”(主要成分为BaSO4).【调查结论】“含有Ba2+的盐一定有毒”这句话是________(填“真的”或“假的”).(3)【交流反思】若误服碳酸钡(BaCO3),胃酸的主要成分________(填化学式)会与之反应,形成可溶性钡盐,使人体内蛋白质变性而中毒,此时可服用________(填一种即可)解毒.话题3:向某溶液中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吗?(4)【实验回顾】向AgNO3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5)【实验结论】向某溶液中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拓展实验】向Na2SO4溶液中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查阅资料】①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向Na2SO3溶液中滴加稀硝酸时,发生如下反应:2HNO3+3Na2SO3═3Na2SO4+2NO↑+H2O②含有SO32﹣的盐统称为亚硫酸盐,亚硫酸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SO2气体.【交流反思】①向某一种钠盐的溶液中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阴离子可能是SO42﹣,还可能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②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证明溶液里含有SO42﹣的是________(填“A”或“B”).A.取样,先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B.取样,先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7. (2分)将光亮镁条放入一定量的稀HC1中,产生大量气泡后出现灰白色固体。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讲练测专题提升Ⅳ物质的推断(原卷版+解析)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讲练测专题提升Ⅳ物质的推断(原卷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d0fa3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f.png)
拓展课Ⅳ物质的推断学习目录目录模块一知识掌握 (1)知识点一、物质的推断解题策略 (1)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1)2.以物质特征状态为突破口 (2)3.以物质特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2)4.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 (2)5.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2)知识点二、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和思路 (3)【巩固提高】 (5)知识重点模块一知识掌握知识点一、物质的推断解题策略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⑴ 固体颜色:Fe、C、CuO、MnO2、Fe3O4(黑色);Cu、Fe2O3(红色);Cu2(OH)2CO3(绿色);CuSO4·5H2O(蓝色)。
⑵ 溶液颜色:CuCl2、CuSO4(蓝色);FeCl2、FeSO4(浅绿色);FeCl3、Fe2(SO4)3(黄色)。
⑶ 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⑷ 沉淀颜色:BaSO4、AgCl、CaCO3、BaCO3(白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
2.以物质特征状态为突破口常见固体单质有Fe、Cu、C、S;气体单质有H2、N2、O2;无色气体有H2、N2、O2、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H2O。
3.以物质特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电解H2O);催化剂(KClO3分解制O2);高温(CaCO3分解,C、CO还原CuO、Fe2O3);加热(KCIO3、KMnO4、Cu2(OH)2CO3等的分解,H2还原CuO、Fe2O3)。
4.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⑴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⑵ 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⑶ 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O2。
⑷ 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第二章6综合推断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讲义(机构)
![第二章6综合推断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讲义(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0cfcc5be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6.png)
物质综合推断训练推断题常用的突破口:1.物质的颜色特征2.火焰颜色:3.以物质的特征现象为突破口(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是CO2(2)能使红棕色Fe2O3变黑的无色气体是CO、2H(3)能使燃烧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更旺的气体是O2,使火焰熄灭的是CO2或N2(4)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5)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含有碳、氢元素的化合物。
如CH4、C2H5OH4.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金属元素是Ca,物质是H2O(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 (5)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最小的是H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8)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9)最常用的溶剂是H2O5.常见物质的用途:(1)能支持燃烧的物质是:O2,可用于炼钢的物质是O2(2)可用于人工降雨、也可做制冷剂的是CO2(3)可用作干燥剂的有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4)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是澄清石灰水(5)用于除铁锈的物质是稀硫酸、稀盐酸(6)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生石灰CaO、熟石灰Ca(OH)2(7)可用作建筑装饰材料的是大理石(8)人体中的胃酸中含有盐酸(9)做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用的发酵粉中含有碳酸钠、碳酸氢钠6.常见的反应条件特征如:“通电”条件的反应:2H2O 通电2H2↑+ O2↑“催化剂”条件的反应:(1)过氧化氢制氧气;(2)加热氯酸钾制氧气7.具有相互转化关系的物质:如HO; CO针对练习1.A,B,C,D,E是不同种类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A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中氧元素占30%,D (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则B→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E的化学式为________。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一章酸碱盐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一章酸碱盐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https://img.taocdn.com/s3/m/ac855b590029bd64793e2c57.png)
科学九年级(上)第一章专题训练(解题方法指导)例题1 鉴别盐酸和稀硫酸,可选用的试剂是( )①硝酸银溶液 ②氯化钡溶液 ③紫色石蕊试剂 ④碳酸钡A 、①②B 、②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思考:BaCl 2仅与H 2SO 4产生白色沉淀BaSO 4,而不与HCl 反应;固体BaCO 3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BaCl 2而溶解且放出气体,与稀硫酸反应又生成新的沉淀BaSO 4,两者具有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均可达到鉴别盐酸和稀硫酸的目的。
而紫色石蕊试液遇盐酸、硫酸均变红。
硝酸银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微溶性Ag 2SO 4,与AgNO 3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沉淀AgCl 不易辨别,均无法鉴别盐酸和稀硫酸。
例题2 有四瓶澄清透明的溶液。
①MgCl 2溶液;②Cu(NO 3)2溶液;③K 2SO 4溶液;④NaOH 溶液。
不用其它试剂即可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鉴别出来的顺序是( )A 、④②①③B 、①④③②C 、②③①④D 、②④①③思考:不用其它试剂要将几种溶液一一鉴别,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有特性(颜色、气味等)物质存在,这类题可先将特征物质检出,然后再用该物质做试剂,逐一对其它待检物质进行通检。
第二类是没有特征物质存在,一般采用两两混和法,辅助加热法等。
都是固体粉末的也可采用水溶法。
本题属第一类。
本题的四种溶液,只有Cu(NO 3)2溶液为蓝色,其它溶液均无色,可通过观察颜色,先将Cu(NO 3)2鉴别出来。
分别再取少量未鉴别的溶液,加入适量NaOH 溶液,因只有MgCl 2溶液与NaOH 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第三步把MgCl 2鉴别出来。
最后剩余溶液为K 2SO 4,所以选D 。
例题3 根据化学实验现象区别NaCl 、NaNO 3、Na 2CO 3三种溶液。
思考:这是一道无限制试剂的检验题。
一般有两种方法,其一是逐一检出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各被检物质的性质(尤其是特性),选用不同的检验试剂。
如果被检验的物质种类较多时,可采用并列分组法。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题卷:物质的推断【原卷+解析】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题卷:物质的推断【原卷+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0e7e9e04a1b0717ed5dd46.png)
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题讲练(二)物质的推断【知识储备】一、物质的俗名及主要成分俗名化学式干冰①________生石灰②________苛性钠、火碱、烧碱③________熟石灰、消石灰④________纯碱、苏打⑤________小苏打⑥________酒精⑦________二、主要成分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天然气、沼气、可燃冰①________铁锈、赤铁矿②________食盐③________石灰石、大理石④________胃酸HCl三、常见物质的颜色1. 常见固体的颜色(1)红色:铜(Cu)、氧化铁(Fe2O3) (2)黑色:碳粉(C)、铁粉(Fe)、四氧化三铁(Fe3O4)、氧化铜(CuO)2. 常见溶液的颜色蓝色含Cu2+的溶液:CuCl2、CuSO4等浅绿色含Fe2+的溶液:FeCl2、FeSO4等黄色含Fe3+的溶液:FeCl3、Fe2(SO4)3等四、常见沉淀的颜色及酸溶性四、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 单质(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下同)(2)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物质:_____。
(3)具有吸附性的物质:活性炭。
2. 氧化物(1)作燃料、用于冶炼金属的气体:________。
(2)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________。
(3)光合作用的原料、加剧温室效应的气体:_______。
(4)可用作灭火剂、固体用于人工降雨:______。
(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________。
(6)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
(7)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可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________。
3. 酸(1)用于金属除锈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
(2)可作干燥剂的物质:________。
(3)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能帮助消化:_______。
4. 碱(1)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样品 A 溶 液 B 滤 甲沉 淀 乙 沉 淀 ① 水 溶解 ③ 过量 BaCl 2溶液 ②过量NaOH 溶液过滤 ④ 过量丙 沉 淀科学化学提升:推断题专题1.A 、B 、C 、D 、E 、F 、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 、E 、G 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1)A 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C 物质固态时的名称 ,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 的原因是 , 写出物质G 和A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 ,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试回答下列问题:(1)无色气体D 的化学式为 ,白色沉淀E 的化学式为 ,钡盐B 的化学式为 。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 、 。
3.为了除去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硫酸钠杂质,某学生根据氯碱工业中精制食盐水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①至⑤步除杂方案:红色固体③ABDE F CG Y 高温 ②X 溶液过量稀盐酸①O 2 加热 ④无色气体 浅绿色溶液请根据上述除杂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沉淀甲是 ;滤液C 中的溶质是 ; 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 。
(2)假设整个操作过程中物质转化无损失,则固体丁中NaCl 的质量比原样品中NaCl 的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 溶液,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5.现有A 、B 、C 、D 、E 、F 、G 七种物质,C 、F 是最常见的金属,B 是气体单质,D 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1)试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D_________,F_________。
(2)写出C →A 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6.A 、B 、C 、D 、E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无色气体,其中2种是单质,3种是化合物。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写出你的推断结果:A ,B ,C ,D ,E 。
7.有A 、B 、C 、D 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稀NaCl MgSO NaOH HCl 、、、4溶液中的一种。
某同学只用紫色石蕊试液就将这四种溶液鉴别出来了。
实验现象为:(1)将紫色石蕊试液分别滴入装有A 、B 、C 、D 四种溶液的试管中,A 变蓝,B 不变,C 、D 变红; (2)另取A 分别加入装有C 、D 溶液的试管中,C 中无明显现象,D 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可知,A 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溶质为4MgSO 的溶液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该溶液呈___________性。
若向B 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已知A、B、C、D四种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是单质,B是黑色固体,C是红色固体。
它们之间存在着如下转化关系:(1)A在不同条件下能够转化成B或C;(2)A和稀硫酸反应有D生成;(3)在高温条件下,B、C分别和无色气体E反应,都能生成A和另一种无色气体。
根据上述信息,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D ;E 。
9.氧化物、酸、碱、盐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初中自然科学中重要学习内容之一。
现有如下所示的转换关系:请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G物质的化学式。
10.有一种白色固体可能含有:BaCl2、NaCl、Na2CO3、Na2SO4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
对该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样,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过滤。
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B。
②在白色沉淀A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放出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③在无色溶液B中加入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
(2)实验①得到的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已知X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Z是不溶于水的固体,X、Y、Z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Z和稀盐酸反应生成Y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是重要的化学思想。
气体X、Y都含有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元素,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不同。
请举出X、Y性质不同的一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A、B、C、D、E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所含的相同元素是_______A 铜B碳 C 铁D钙13.现有A~F六种常见物质,其中B是食品包装中的常用的干燥剂,A、B、C三种白色固体都含有同种金属元素,E是固体单质,D、E、F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ABC DEFE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A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有一无色液体A ,在通电条件下,可以产生B 和H 两种单质气体。
其它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是________________,G 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已知难溶于水的碱受热易分解.如:O H CuOCu(OH)22+∆.A 、B 、C 、D 、E 五种物质之间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请填写下列空白:(1)物质A 的化学式 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反应类型是________;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17.下图中物质是你在初中化学中见过的物质。
除①外,其他反应的条件均已略去。
⑴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果E 为单质或者氧化物,D 都是同种物质,则D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如果E 为单质或者酸,D 都是同种物质,则D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如果E 为单质或者酸,F 都是同种物质,则F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⑶当E 为单质时,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写一个) ⑷当E 为酸时,反应③可能属于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复分解反应D .置换反应② +E △ ① 通电 +黑色固体G△ ④ +黑色固体G ,点燃⑤A B H黑 色 固体D高温③ 红色固体E +气体H F A18.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无色气体,其中2种是单质,3种是化合物。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写出你的推断结果:A ,B ,C ,D ,E 。
19.某固体可能由Na2SO4、NaCl、Na2CO3、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实验如下:试回答:(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无色气体D的化学式为。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
(3)为检验上述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一定存在,某同学又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②取滤液加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结论。
在上述某同学的实验方案①中,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的目的是。
20.现有Cu、CuO、CuSO4、C、CO、CO2六种物质,它们的反应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每个字母分别代表上述六种物质中的一种)。
(1)请利用初中所学知识推断图中Y、Z、W、N分别对应物质的化学式:Y_________、Z_________、W_________、N_________;(2)写出M→N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3)写出X→W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1.某化学试剂厂A、B、C、D四个车间排放的废水中,分别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铁、碳酸钠、盐酸中的一种。
在不加试剂的情况下,若控制流量,将它们排放到反应池中,使其恰好完全反应,最后可形成不污染环境的废液排入河流。
已知B车间排放的污水显碱性,C车间排放的污水有颜色,反应池1中有气泡产生,则A车间排放的废水中含有____________,D车间排放的废水中含有_____________。
反应池2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最后排入河流的废液中含有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
22.有一包白色固体A,可能含有、、、、、中的几种,取少量A做如下实验,主要现象如图所示。
试用化学式填空:(1)白色沉淀B是____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色固体A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白色固体A中只含两种物质,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白色固体A还有哪些可能的组成: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如图所示是初中阶段常见几种物质间的全部转化关系,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B为水,C、E均为无色溶液,则A是____________,写出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