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刘巨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读,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朗读教学

内容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教学,而且贯穿于各个学段的目标中。朗读教学有助于培养语感。朗读是学生与文本及文本作者的“对话”,是朗读者以自己的生命律动去叩问、探究文本的生命律动,以求达到某种程度的契合。朗读是提升语感品质,提升言语品位的捷径,朗读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教师能够认真的、恰当、适时的引导学生的朗读,就能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关键词:朗读语感学会朗读感悟能力

朗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变成有声的言语。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教学,而且贯穿于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能够认真的、恰当、适时的引导学生的朗读,就能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怎样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呢?本人在教学中对此做了初步的探索。

一、在朗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朗读

朗读是提升语感品质,提升言语品位的捷径。朗读之所谓“朗”,就是清晰响亮,也即朱熹所说的“字字响亮”,这是对声音的要求;所谓“纯熟”就是“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这是朗读程度的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把无声的书面言语的符号,转换成有声口头言

语,必然有思维的参与,就有助于文章的理解。”(1)实际上就是自身语感与文本言语声音的碰撞、交流、融合,学生原有口语中有那些不合乎逻辑的、无条理的、贫乏的言语表达,有可能得到逐步的矫正,有利于培养言语表达的流利性和促进表达内容的丰富性。同时,在感受、发现、理解别人传递的思想、感情方面的能力也会相应地提高。朗读能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平时注重对《春》、《背影》、《济南的冬天》、《小巷深处》、《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周庄水韵》等名篇的朗读,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感悟的习惯。在朗读中,自如的声音,生动的语气传入耳膜;深刻的内涵,美好的憧憬流入学生的心田;而语言的美感也刻在了学生的脑海之中。

在朗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朗读。朗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要充分进行感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边读边悟、边悟边读、读读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析而是通过自己的品读感悟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朗读教学价值在于高效与深刻,课堂上既洋溢着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又涌动着学生揣摩品味的思维潜流,课堂教学的活跃外象与学生思维的深层触动同时生辉。

朗读教学中,朗读的方式虽多,但无论哪种朗读,都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有效朗读的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语文学习,离不开想象。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没有了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文中有第二、第八段,对整段文字进行反复感情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中,应安排较多的时间,利用声像教材指导学生表情、有节奏地潜心诵读,因声求气,使其步步深入作者情感的变化和语言的音韵变化,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比较重视“讲”,认为与其让学生多读,不如自己多讲一些。其实,大多课文是浅显的,学生完全能懂。况且语文学习是重过程而不重结论的,正如古话所说“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把文章的层次、段意、中心思想这些结论,或者说这几条“鱼”送给学生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提高他们的“捕鱼”能力。所以,与其多“讲”,不如让学生多读读,多念念,从朗读中去体会,去领悟。学生只有通过对课文的反复的朗读,才能领略文章丰富的内涵,欣赏到文章特有的美,从而提高语感,进而提高语言能力。这或许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手段吧!

二、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所谓的语感就是通过朗读,把原本诉诸视觉的书面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言语的创造性对话活动。朗读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也是有思想潜流和心灵律动的过程。

朗读作为一种语文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地位作用,特别在新课改背景下朗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关于朗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到“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2)在第四阶段的目标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3)。《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4)。由此可见,在教学中,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的重要性。

虽然我国传统语文教学,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经典性认识,但是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却很少听见朗读声。有时教师尽管注意到了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多读不如多讲。这样学生朗读的时间就没了保障,朗读的质量,就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的一些表现有:有时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经过若干遍的朗读感悟之后,仍然读不出课文人物或作者的感情色彩,朗读效果干巴巴;有时教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普遍表现出空泛或应付的现状,缺乏实效性的特点。教师的要求经常只是笼统的“要读出感情”或“把……感情读出来”,而没有就如何读出这种感情提出具体的指导。教师对于学生朗读的评价只是大多泛泛地说,“好,他读得真有感情”,或者“读得真好,大家鼓鼓掌!”其结果是,学生对于怎样读才算“有感情”或“好”至多只能形成一些朦胧的感受;有时教师要求学生“大声地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结果,整个课堂果然是书声琅琅,非常热闹。但学生是否能够控制自己的朗读过程则

很难说。往往到最后就从自由读演变成了不规范的齐读;有时教师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要求学生停下来,对学生朗读中的错误或问题提出指正。甚至在学生非常投入地按照课文内容声情并茂地朗读时,要求其停止并指出“朗读要正确,不能添字(或减字),你刚刚多(或少)读了……”。这样地干扰不能达到指导的目的,只会对学生朗读感悟带来不利的影响。

作为语文教师都明白,文本之真之美生成于朗读教学之中,尤其生成于朗读之中。朗读是一种阅读方式,也是一种阅读的手段。即通过朗读来疏通文字、理解和记忆文章要义。在语文课堂中,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发现、感悟书面言语中的生命意识和精神活动里鲜活的东西。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也提到了这一点:“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5)。从这个意义上,朗读的训练应该不只是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朗读文章的能力,它还要教会学生在需要的时候凭借朗读这种方式来帮助理解文章。这方面的通常做法是,在要求学生朗读(或默读)的同时对他们提出明确的理解性或鉴赏性的问题,由此提示学生朗读不仅仅要读准字音,读顺语句,而且要进行相应的意义联想。

“朗读是学生与文本及文本作者的‘对话’,是朗读者以自己的生命律动去叩问、探究文本的生命律动,以求达到某种程度的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