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疟疾疾病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疟疾疾病教案

疟疾(malaria)是由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疟原虫先侵入肝细胞发育繁殖,再侵入红细胞内繁殖,引起红细胞成批破裂而发病。临床以间歇性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后缓解为特点。间日疟及卵形疟常出现复发,恶性疟发热不规则,但可引起脑型疟等凶险发作。

1.流行病学

(1)传染源: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

(2)传播途径:疟疾的传播媒介为按蚊,经蚊虫叮咬皮肤为主要传播途径。极少数病例可因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后而发病。

传播疟疾最重要的是中华按蚊,为平原区间日疟传播的主要媒介。在山区传播疟疾以微小按蚊为主。在丘陵地区则以雷氏按蚊嗜人血亚种为重要媒介。在海南岛山林地区发现其传疟媒介为大劣按蚊。

(3)人群易感性: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感染后虽有一定免疫力,但不持久。各型疟疾之间亦无交叉免疫性,经反复多次感染后,再感染时症状可较轻,甚至无症状。而一般非流行区来的外来人员常较易感染,且症状较重。

(4)流行特征:疟疾主要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其次为温带。这主要因为本病流行与生态环境及媒介因素关系密切。流行区以间日疟最广,恶性疟主要流行于热带,亦最严重。三日疟及卵形疟相对较少见。我国除云南和海南两省为间日疟及恶性疟混合流行外,主要以间日疟流行为主。发病以夏秋季较多,在热带及亚热带则不受季节限制。

2.临床表现

潜伏期间日疟及卵形疟为13~15d,三日疟24~30d,恶性疟7~12d。疟疾的典型症状为突发的寒战高热。寒战持续10min到2h。同时伴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可达40℃以上,全身酸痛乏力,但神智清楚,无明显中毒症状。发热持续2~6h后,开始大汗,体温骤降,自觉明显缓解,仍感明显乏力。持续1~2h后进入间歇期。间日疟和卵形疟间歇期为48h,三日疟为72h。恶性疟发热无规律。一般无明显间隙。应注意在疟疾初发时,发热可不规则。一般发作数次以后,才呈周期性发作。反复发作造成大量红细胞破坏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脾脏轻重肿大。

脑型疟为恶性疟严重的临床类型,亦偶见于间日疟。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其发生除与受染的红细胞堵塞微血管有关外,低血糖及细胞因子亦有一定作用。低血糖发生的原因为患者进食不足,大量疟原虫发育时消耗能量,以及治疗患者时应用奎宁等药物,刺激胰岛素分泌有关。低血糖较易于纠正,但常被忽视。脑型疟病情险恶,病死率高。

恶性疟高原虫血症造成微血管堵塞,加上溶血对肾的损害,可引起肾功衰竭。患者可有暗色尿与少尿。上述改变如发生于肺部,亦可导致肺部病变,如非心源性肺水肿。肠道微血管为疟原虫堵塞,可出现腹痛症状,极易引起误诊。

输血后疟疾常发生于输入含疟原虫血后7~10d,国内主要为间日疟,临床表现与蚊传疟疾相同,但无肝内繁殖阶段,不产生迟发型裂殖体,

故无远期复发问题。

3.健康教育处方

(1)化学预防

①根据疟疾现症病人及带疟原虫者

健全疫情报告,间曰疟采用氯喹及伯氨喹联合疗法,及时根治现症病人。对在1~2年内有疟疾史者,可在流行高峰前二个月进行集体抗复发治疗,常用乙胺密啶8片(基质500mg)连服2d,加伯氨喹2片(基质15mg)连服8d,可有效清除疟原虫,根治传染源。

②预防性服药

对高疟区的健康人群及外来人群可酌情选用。药物应具安全性,长半衰期以免频繁给药。在非耐氯喹疟疾流行区,氯喹为首选的理想药物,口服0.3g,每周1次。耐氯喹疟疾流行区,可用甲氯喹0.25g,每周1次。亦可选用乙胺密啶25mg,每周1次。在东南亚耐氯喹疟疾流行区,亦有推荐用多西环素(doxycycline),该药还可同时预防旅游者腹泻。

(2)控制传播媒介

主要是清除按蚊幼虫孳生场所及广泛使用杀虫药物。目前存在的问题为多数常用的杀虫剂已产生广泛的耐受性。极需研制新型杀虫剂。常用的方法为在按蚊栖息地,滞留喷酒杀虫剂。个人防护亦可使用驱避剂或蚊帐等工具避蚊。特别是用杀虫剂处理过的蚊帐,在现场有显著的保护效果。

(3)疫苗预防

发展疟疾疫苗是控制疟疾最有希望的方法。但由于疟原虫抗原性的多样性,给疫苗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理想的疫苗应能包含各阶段疟原虫的主要抗原成分。但能有效减少原虫血症的疫苗,亦能有效的减轻症状和降低病死率,也能实现发展疫苗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