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导学案(共16课时)
新人教板第12章全等三角形用导学案(整理完善)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学习内容: 12.1全等三角形学习目标: 1.能说出怎样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并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2.能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地找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3.能说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的性质。
学习重点:探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学习难点: 掌握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一 课前预习:阅读课本P31-32,解决下列问题 (一)、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阅读课本P31内容,回答课本思考问题,并完成下面填空: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 .全等图形的特征:全等图形的 和 都相同. 2.全等三角形.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及表示阅读课本P31第一个思考及下面两段内容,完成下面填空:1. 平移 翻折 旋转甲DCABFE 乙DCAB丙DCABE启示: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 变化了,•但 、 都没有改变,所以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 ,这也是我们通过运动的方法寻全等的一种策略.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说一说)(1)对应顶点(三个)——重合的(2)对应边(三条) ——重合的 (3)对应角(三个) ——重合的第(4)题图EBAE 第(1)题图E BFCB第(2)题图D C B 3.寻找对应元素的规律(1)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 ;(2)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 ; (3)有对顶角的,对顶角是 ;(4)在两个全等三角形中,最长边对应最长边,最短边对应最短边;最大角对应最大角,最小角对应最小角.简单记为:(1)大边对应大边,大角对应 ;(2) 公共边是对应边,公共角是 ,对顶角也是 ;4.“全等”用“ ”表示,读作“ ”如图甲记作:△ABC ≌△DEF 读作:△ABC 全等于△DEF 如图乙记作: 读作: 如图丙记作: 读作: 注意:两个三角形全等时,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阅读课本P32第二个思考及下面内容,完成下面填空:课堂探究(小组讨论 合作交流)活动一:观察下列各组的两个全等三角形,并回答问题:(1) 如图(1)△ABC ≌△DEF ,BC 的对应边是 ,即可记为BC= 。
8.2 《全等三角形》导学案
8.2 《全等三角形》导学案辛兴初中八年级数学组主备人:臧运建一、学习目标: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并运用这一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
3.会用符号表示全等三角形及他们的对应元素,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二、教材分析:1、本节在学生了解全等形的基础上,研究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最常见,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一类全等图形,即全等三角形。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全等三角形的符号表示。
2、本书中所说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的概念是在三角形全等的前提下提出的,其内涵是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时,相互重合的三角形的元素,它们是成对出现的。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这是今后研究边相等、角相等的重要依据,所以教科书先让学生观察图8—4,并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设计了两个小伙伴的对话。
在此基础上,教科书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
4、例1、例2都是在具体问题中,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这两个例子的图形都是涉及到公共边,习题8.2中3(1)题涉及到公共角。
发现公共边(角)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
三、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课本25——27页内容,独立完成课后练习1,2后,与小组同学交流(课前完成)。
(二)通过预习课本25——27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1、把一张纸对折以后随意剪出一个图案,然后展开,比较得到的两个图形在形状、大小方面的关系是。
按同样的办法剪出一个三角形图案,然后展开,比较得到的两个三角形在形状、大小方面的关系是。
2、归纳:①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
同理:②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
③能够的两个四边形叫。
④能够的两个叫全等五边形,等等。
3、全等三角形的表示:三角形全等用符号“≌”表示,如△ABC与△DEF全等,记作:△ABC≌△DEF,读作: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读作“全等于”.4、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相互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相互重合的边叫,相互重合的角叫①已知,△ABC≌△DEF,则顶点A与顶点D是对应顶点,顶点B与顶点是对应顶点,顶点F与顶点是对应顶点.②∠A与是对应角, ∠E与是对应角, ∠F与是对应角.③AB与是对应边,DF与是对应边,FE与是对应边注意:相互重合的顶点的字母一定要写在相互对应的位置上。
《全等三角形》 导学案
《全等三角形》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识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3、能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二、学习重点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2、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三、学习难点1、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确定。
2、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
四、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由哪些元素组成?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三角形的外角和是多少度?(二)新课导入观察下列两组图形:第一组:(展示两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三角形)第二组:(展示两个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思考:这两组图形有什么不同?(三)全等三角形的概念1、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举例说明生活中全等三角形的例子,如同一副三角板中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四)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1、表示: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
例如:△ABC≌△DEF2、注意事项:(1)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2)全等符号“≌”的书写要规范。
(五)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例如:若△ABC≌△DEF,则 AB = DE,BC = EF,AC = DF。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例如:若△ABC≌△DEF,则∠A =∠D,∠B =∠E,∠C =∠F。
(六)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1、方法:(1)公共边是对应边。
(2)公共角是对应角。
(3)对顶角是对应角。
(4)长边对长边,短边对短边;大角对大角,小角对小角。
2、例题分析:已知:△ABC≌△DEF,AB = 5,∠A = 60°,∠B = 70°,求 DE 的长度和∠F 的度数。
解:因为△ABC≌△DEF,所以 DE = AB = 5。
∠F = 180°∠D ∠E = 180° 60° 70°= 50°(七)全等三角形的应用1、证明线段相等例如:已知△ABC≌△DEF,且 AB = DE,若要证明 AC = DF,可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这一性质。
12.1.1《全等三角形》导学案(新部编)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A A 1《全等三角形》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明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在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的全等图形的过程中,学会判断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3、积极投入,激情展示,做最佳自己。
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教学难点: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1、全等形。
回忆:举出现实生活中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的例子? 同一张底片洗出的同大小照片是能够完全重合的(如图);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 .(1) 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转,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 和 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转,旋转前后的图形 。
(2) 如果两个图形全等,它们的形状大小一定都相同吗?全等形的特征是 和2、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 (如下图)。
C 11CABA 1“全等”用符号“≌”来表示,读作“全等于”,如上图记作△ABC ≌△A 1B 1C 1 叫对应顶点,A ←→A 1,B ←→B 1,C ←→C 1叫对应边,AB ←→A 1B 1,AC ←→ , ←→B 1C 1 叫对应角,∠A ←→∠A 1,∠B ←→∠ ,∠C ←→∠ 注意:书写全等式时要求把对应顶点字母放在 的位置上。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 相等, 相等。
用符号表示为∵△ABC ≌△A 1B 1C 1∴ AB=A 1B 1, BC=B 1C 1, AC=A 1C 1P ABDCF ECABDBD AC F(全等三角形的 )∴∠ A= ∠ A1, ∠ B= ∠B1,∠ C= ∠C1(全等三角形的 )二、合作探究1、在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时一般有什么规律?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对应角有对顶角的,对顶角是对应角.一对最长的边是对应边,一对最短的边是对应边;一对最大的角是对应角,一对最小的角是对应角。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导学案
教学设计《全等三角形》学习目标: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变换前后两个图形的全等关系;知道并能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极点、对应边、对应角;会用符号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会进行简单的应用.课前预习单1.以下列图片中有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吗?你能再举出一些例子吗?2.把一块三角板按在纸板上,画以下列图形,照图形裁下来的纸板和三角板的形状、大小是完满相同吗?把三角板和裁得的纸板放在一起能够完满重合吗?3.什么是全等形?什么是全等三角形?什么是全等三角形的对应极点?对应边?对应角?DAB C E F你能找出上图中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极点、对应边、对应角吗?4.你能用符号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记全等时要注意什么?用符号表示上图中的全等关系:课堂活动单活动一:小组白板显现预习单并交流活动二:合作研究在图- 1 中,把△ ABC 沿直线 BC 平移,获取△ DEF 。
在图- 2 中,把△ ABC 沿直线 BC 翻折 180°,获取△ DBC。
在图- 3 中,把△ ABC 旋转 180°,获取△ AED 。
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小结:经过变换后两个三角形的对应极点、对应边、对应角分别是什么?并在小组内说说。
即时反响:(小组内先试着说说,再派代表报告)1.如右图所示,△ OCA≌△ OBD,C B对应极点有:点 ___和点 ___,点 ___和点 ___,点 ___和点 __ _ ;对应角有: ____和____, _____和 _____, _____和 _____;O对应边有: ____和____, _____和 __ __ , _____和 _____。
A D2.以以下列图,已知△ ABE ≌△ ACD ,指出对应极点、对应边和对应角.A ACEB D E CB D3.如上图△ ABC ≌△ ADE ,试找出对应边、对应角.C 4.如右图△ ABC ≌ △ DEC ,试找出对应边、对应角。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1 全等三角形导学案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实用资料12.1 全等三角形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3.能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学习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学习难点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一.获取概念: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 、对应角: 、对应边: 。
(3)“全等”符号: 读作“全等于”(4)全等三角形的性质:(5)如下图:这两个三角形是完全重合的,则△ABC △ A 1B 1C 1..点A 与 A 点是对应顶点;点B 与 点 是对应顶点;点C 与 点 是对应顶点. 对应边:对应角: 。
1B 1CABA 1二 观察与思考:1.将△ABC 沿直线BC 平移得△DEF ;将△ABC 沿BC 翻折180°得到△DBC ;将△ABC 旋转180°得△AED .甲DCABFE 乙DCAB丙DCABE议一议: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即 ≌△DEF ,△ABC ≌ ,△ABC ≌ .(书写时对应顶点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启示: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 、 都没有改变,所以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 ,这也是我们通过运动的方法寻求全等的一种策略. 2 . 说出乙、丙图中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三、自学检测1、如图1,△OCA ≌△OBD ,C 和B ,A 和D 是对应顶点,•则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 。
相等的角 。
D CABODC ABE DC ABEO2如图2,已知△ABE ≌△ACD ,∠ADE=∠AED ,∠B=∠C ,指出其它的对应角对应边:AB AE BE 3.已知如图3,△ABC ≌△ADE ,试找出对应边 对应角 .4.如图4,,DBE ABC ∆≅∆AB 与DB ,AC 与DE 是对应边,已知:οο30,43=∠=∠A B ,求BED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1 全等三角形 导学案
初中-数学-打印版 全等三角形 学习目标: 1 : 了解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2 : 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3 : 在图形变换以及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觉4 :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全等形和实际操作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重 点: 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难 点: 在图形变换以及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觉一、自学指导:(自己完成)(一)复习回顾:(2分钟)①我们学过三角形的组成元素有 、 、 。
②三角形有 个顶点, 条边, 个角。
(二)自主探究:阅读P 31----32引例,完成 “思考”: (5分钟) 比较图片,你有什么发现?① 形状 ② 大小③把他们叠放在一起能够 。
④我们把这样 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二.合作探究,生成总结(先自己做,再小组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纸条上交给老师)探讨1 叫做全等三角形。
探讨 2 p32中①在图1中,把△ABC ,得到△DEF .②在图2中,把△ABC ,得到△DBC .③在图3中,把△ABC ,得到△AED④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 ,重合的边叫做 ,重合的角叫做 。
⑤如图:△ABC 和△DEF 全等,记作: 读作:其中点A 和 ,点B 和 ,点C 和 是对应顶点;AB 和 ,BC 和 ,AC 和 是对应边;∠A 和 ,∠B 和 ,∠C 和 是 对应角。
归纳: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 相等,全等三角形的 相等探讨3 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时,要先确定两条:⑴两个三角形全等。
⑵ 找出对应关系三 当堂练习(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B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是全等三角形C 、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 下列说法:○1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2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3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4若△ABC ≌△DEF ,△DEF ≌△MNP ,则△ABC ≌△M NP 。
全等三角形导学案(共16课时)
课题: 11.1 全等三角形 第1课时 累计1课时编写人: 备课组长: 审查人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3、能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
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前检测) 二、课前预习1、 阅读教材2——3页2、填空(1) 叫做全等形(2) 叫做全等三角形(3)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 ,重合的边叫做重合的角叫做 。
(4)“全等”用 表示, 读作 。
(5)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 。
3.思考(1)下面是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按下列图形的位置摆放,指出它们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2)将ABC ∆沿直线BC 平移,得到DEF ∆,说出你得到的结论,说明理由?(3)如图,,ACD ABE ∆≅∆AB 与AC ,AD 与AE 是对应边,已知:οο30,43=∠=∠B A ,求ADC ∠的大小。
三.合作探究D DBD BE BC例1.已知如图(1),ABC ∆≌DCB ∆,其中的对应边:____与____,____与____,____与____,对应角:______与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与_______. 例2.如图(2),若BOD ∆≌C B COE ∠=∠∆,.指出这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若ADO ∆≌AEO ∆,指出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
(图1) (图2) ( 图3)例3.如图(3), ABC ∆≌ADE ∆,BC 的延长线交DA 于F ,交DE 于G,ο105=∠=∠AED ACB ,οο25,10=∠=∠=∠D B CAD ,求DFB ∠、DGB ∠的度数.三、疑难点拨1、如图,已知△ABE ≌△ACD , ∠ADE=∠AED,∠B=∠C,指出其它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1 .2 全等三角形导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1 .2 全等三角形导学案学习目标1、进一步加深理解全等三角形及相关概念,熟练地从图形中寻找全等三角形。
2、巩固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够利用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重点: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相关的计算和证明;难点: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相关的计算和证明等问题;时间分配预习检测5分、合作探究15 分、提升10分、检测巩固10分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案课堂导学案一、复习回顾下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结合图形回答问题:1.什么叫做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具有哪些性质?二、自主学习典例合作探究1、如图1所示,△ACF≌△DBE,∠E=∠F,若AD=20cm,BC=8cm,你能求出线段AB的长吗?与同伴交流.(AB=6)2、如图2所示,△ABC≌△AEC,∠B=30°,∠ACB=85°,求出△AEC各内角的度数.•(∠AEC=30°,∠EAC=65°,∠ECA=85°)导入(谈话导入)认识了全等形、全等三角形,我们就可以利用全等三角形有关性质来解决相关的计算和证明。
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认识。
合作探究给出典型题例,引导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与分析,然后师生合作探究给予解答。
1、∵△ACF≌△DBE∴AC=DB(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又∵AC=AB+BCDB=DC+CB∴AB=DC=1/2(AD-BC)=6cm2、∵∠B=30°,∠ACB=85°∴∠BAC=180°-∠B-∠ACB=65°3、如图、△AEC≌△ADB,点E和点D是对应顶点。
(1)、写出它们的对应边和对应角;(2)、若∠A=50°,∠ABD=39°,且∠1=∠2,求∠1的度数。
三、我的疑惑: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你觉得还有什么疑惑说出来,当堂大家帮解决了。
又∵△ABC≌△AEC∴∠E=∠B=30°∠EAC=∠BAC=65°∠ECA=∠ACB=85°3、(1)对应边:AE和∠AD;AC和AB;CE和BD。
《全等三角形》 导学案
《全等三角形》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识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3、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HL),能运用判定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二、学习重点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三、学习难点1、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的综合运用。
2、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几何问题。
四、知识梳理(一)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边边边”(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角边角”(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角角边”(AAS):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斜边、直角边”(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四)全等三角形的常见模型1、平移型:将一个三角形沿着某条直线平移,得到的新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全等。
2、旋转型:将一个三角形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的新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全等。
3、翻折型:将一个三角形沿着某条直线翻折,得到的新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全等。
五、典型例题例 1:已知△ABC≌△DEF,∠A = 50°,∠B = 65°,DE = 18cm,求∠F 的度数和 AB 的长度。
解:因为△ABC≌△DEF,所以∠A =∠D = 50°,∠B =∠E =65°。
在△ABC 中,∠C = 180°∠A ∠B = 180° 50° 65°= 65°所以∠F =∠C = 65°因为△ABC≌△DEF,所以 AB = DE = 18cm例 2:如图,已知 AB = AC,AD = AE,求证:△ABE≌△ACD 证明:在△ABE 和△ACD 中AB = AC (已知)∠A =∠A (公共角)AD = AE (已知)所以△ABE≌△ACD(SAS)例 3:如图,在△ABC 中,∠C = 90°,AD 平分∠BAC,交 BC 于点 D,若 DC = 7,求点 D 到 AB 的距离。
全等三角形导学案
k (k > 0),且△ABC的面积为S,求证:△A'B'C'的面积为k²S。
02
题目2
已知△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BD = CE,∠BDE =
∠CED,求证:AB = AC。
03
题目3
已知△ABC中,∠BAC = 90°,AB = AC,D是BC的中点,E、F分别是
AB、AC上的点,且BE = AF,求证:DE = DF。
题目2
已知△ABC中,∠B = 2∠C,AD是BC边上的中线,求证: AC = 2AB。
题目3
已知△ABC和△A'B'C'中,AB/A'B' = BC/B'C' = CA/C'A' = k (k > 0),且△ABC的周长为l,求证:△A'B'C'的周长为 kl。
拓展延伸题
01
题目1
已知△ABC和△A'B'C'中,∠A = ∠A',AB/A'B' = BC/B'C' = CA/C'A' =
教师对本次课程的反思和改进建议
教学内容与效果
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充实,涵盖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和应用等方面。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 生的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次课程采用了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 入更多的实际问题和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课程目标与要求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形成 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八年级数学上册 11.1《全等三角形》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11.1《全等三角形》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11、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1)一、学习目标1、掌握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相关概念和全等三角形性质。
2、理解“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3、熟练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二、自学指导自学课本P2-3页,完成下列要求:1、理解并背诵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2、注意全等中对应点位置的书写。
3、理解并记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4、自学后完成展示的内容,20分钟后,进行展示。
三、展示内容:1、________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____。
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____。
2、能够_____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3、一个图形经过__、__、__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____。
4、______叫做对应顶点。
_______叫做对应边。
_____叫做对应角。
5、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__。
____相等。
6、课本P4练习1、27、如图1,△ABC≌△DEF,对应顶点是__________,对应角是____________,对应边是___________________。
8、如图2,△ABC≌△CDA,AB和CD,BC和DA是对应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及对应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如图3,△ABN≌△ACM,∠B=∠C,AC=AB,则BN=____,∠BAN=______,_____=AN,_____= ∠AMC、10、如图,△ABC≌△DEC,CA和CD,CB和CE是对应边,∠ACD和∠BCE相等吗?为什么?课后反思:。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导学案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导学案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2、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并能运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学习重点: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熟练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Ⅰ.创设情境点燃激情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2、如图,Rt△ABC中,直角边是、,斜边是3、如图,AB⊥BE于C,DE⊥BE于E,(1)若∠A=∠D,AB=DE,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用简写法)(2)若AB=DE,BC=EF,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用简写法)Ⅱ.自主探究(一)探索练习:(动手操作):已知线段a ,c (a<c) 和一个直角α利用尺规作一个Rt△ABC,使∠C=∠α,AB=c ,CB= a1、按步骤作图: a c①作∠MCN=∠α=90°,②在射线 CM上截取线段CB=a,③以B 为圆心,C为半径画弧,交射线CN于点A,α④连结AB2、与同桌重叠比较,是否重合?3、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斜边与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二)训练检测目标探究1.如图,△ABC中,AB=AC,AD是高,则△ADB与△ADC (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用简写法)2.如图,CE⊥AB,DF⊥AB,垂足分别为E、F,(1)若AC=BD,AE=BF,CE=DF。
则△ACE≌△BDF,根据(2)若AC=BD,CE=DF(或AE=BF),则△ACE≌△BDF,根据3、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不正确的有()(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B)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C)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D)两个锐角对应相等4、如图,广场上有两根旗杆,已知太阳光线AB与DE是平行的,经过测量这两根旗杆在太阳光照射下的影子是一样长的,那么这两根旗杆高度相等吗?至此,我们有六种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2.边边边(SSS)3.边角边(SAS)4.角边角(ASA)5.角角边(AAS)6.HL(仅用在直角三角形中)。
12.1全等三角形导学案doc
12.1 《全等三角形》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并运用这一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
3.会用符号表示全等三角形及他们的对应元素,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学习重点: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学习难点:会运用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书写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一、自主预习课本内容,独立完成课后练习1、2后,与小组同学交流(课前完成)二、通过预习课本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叫做全等三角形。
(2)当两个全等三角形时,叫做对应顶点,叫做对应边,叫做对应角。
如图:△ABC≌△DEF,则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三、巩固练习变换方式图形对应点对应边对应角将△ABC沿AB所在的直线折叠得到△ABDABCDA AB BC DAB=ABAC=ADBC=BD∠BAC=∠C=∠ABC=∠ABD将△ABC沿射线BC的方向平移,得△DEFAB C DE F ABCAB=DEAC=BC=∠A=∠D∠B=∠ACB=AB C D EF将△ABC 绕点C 旋转180°,得△EDCABCEDA EBC AB= AC=EC BC= ∠A= ∠B=∠ACB=∠ECD四、学习小结:(回顾一下这一节所学的,你学会了吗?) 五、达标检测1. 如图所示,若△OAD ≌△OBC,∠O=65°,∠C=20°,则∠OAD= .ABC DOEC BEAD(1题图) (2题图)2. 如图:Rt △ABC 中,∠ A=90°,若△ADB ≌△EDB ≌△EDC ,则∠C= 3. 如图4,若△ABC ≌△DEF ,回答下列问题:(1)若△ABC 的周长为17 cm ,BC=6 cm ,DE=5 cm ,则DF = cm (2)若∠A =50°,∠E=75°,则∠B=4. 如图,△AOB ≌△COD ,那么∠ABD 与∠CDB 相等吗?为什么?六、课后延伸:P33习题12.1图.4B DO A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11.1 全等三角形 第1课时 累计1课时编写人: 备课组长: 审查人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3、能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
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前检测) 二、课前预习1、 阅读教材2——3页2、填空(1) 叫做全等形(2) 叫做全等三角形(3)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 ,重合的边叫做重合的角叫做 。
(4)“全等”用 表示, 读作 。
(5)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 。
3.思考(1)下面是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按下列图形的位置摆放,指出它们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2)将ABC ∆沿直线BC 平移,得到DEF ∆,说出你得到的结论,说明理由?(3)如图,,ACD ABE ∆≅∆AB 与AC ,AD 与AE 是对应边,已知:οο30,43=∠=∠B A ,求ADC ∠的大小。
三.合作探究D DBD BE BC例1.已知如图(1),ABC ∆≌DCB ∆,其中的对应边:____与____,____与____,____与____,对应角:______与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与_______. 例2.如图(2),若BOD ∆≌C B COE ∠=∠∆,.指出这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若ADO ∆≌AEO ∆,指出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
(图1) (图2) ( 图3)例3.如图(3), ABC ∆≌ADE ∆,BC 的延长线交DA 于F ,交DE 于G,ο105=∠=∠AED ACB ,οο25,10=∠=∠=∠D B CAD ,求DFB ∠、DGB ∠的度数.三、疑难点拨1、如图,已知△ABE ≌△ACD , ∠ADE=∠AED,∠B=∠C,指出其它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五、当堂训练教材4页的1、2题六、小结提升1、你学到了什么?还存在哪些困惑? 2,、教师补充。
展示 点评题号 题号 题号 题号 题号七、课堂作业1、 教材4页1、2、3课后反思:课外练习p4 4 课辅p1 变式练习课题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 第1课时 累计2课时编写人: 备课组长: 审查人授课时间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第______组 评价结果 : 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的条件,并利用其解决问题;2、理解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理由.3、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学重点:用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1.如图,△AOD ≌△BOC ,写出其中相等的角.2.如图,△ABC ≌△DEF ,且A 和D ,B 和E 是对应顶点,则相等的边有 ,相等的角有 .3.已知△ADC ≌△CBA ,且12∠=∠,写出相等的边、角.4.如图,△ACD ≌△ECB ,A 、C 、B 在一条直线上,且A 和E 是一对对应顶点,如果130BCE ∠=︒,那么将△ACD 围绕C 点顺时针旋转多少度与△ECB 重合.二、课前预习1、 阅读教材6——8页2、 全等三角形的___________相等,____________相等。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对应相等,三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_________。
3、如果两个三角形满足六个条件中的一个或两个,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4、议一议:如果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5、判定三角形全等的第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写成“________”或“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尺规作图。
4、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1、 例题 如图,在四边形ABDC 中,AB=DB ,AC=DC ,请问∠A 和∠D 相等吗?若相等,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相等,请说明理由。
(第1题)O D C B A F (第3题)D C BA 21(第4题)C B A E (第5题)D C B A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要求保留作图痕迹)已知:∠ɑ求作:∠AOB,使∠AOB=∠ɑ四、疑难点拨已知:如图,AB=DE,AC=DF,BE=CF。
求证:A B∥DE五、当堂训练已知:如图,AB=AD,CB=CD。
求证:AC平分∠BAD六、小结提升 1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步骤。
2、证明角相等或边相等的方法。
题号题号题号题号题号展示点评课外练习1、P8练习2、P15习题1、23.课辅p2 变式练习课后反思课题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2) 第1课时 累计3课时编写人: 备课组长: 审查人 授课时间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第______组 评价结果 :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S AS ”条件, 3.能运用“S AS ”证明简单的三角形全等问题.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全等的“S AS ”条件 教学难点:寻求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段、(一).课前检测: (二) 课前预习检查1. 画出一个△ABC ,使得AB=15cm, ∠B=60°, BC=20cm,把你画的三角形剪下来,并与小组内其他同学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会全等吗? 2.用符号语言表达判定(2)为: 在△ABC 与△DEF 中3.填空:(1)如图3,已知AD ∥BC ,AD =CB ,要用边角边公理证明△ABC ≌△CDA ,需要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中,已具有两个条件,一是AD =CB(已知),二是___________;还需要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可以证得吗?).(2)如图4,已知AB =AC ,AD =AE ,∠1=∠2,要用边角边公理证明△ABD ≌ACE ,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中,已具有两个条件:另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可以证得吗?) 二段、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1情景引入探究、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及一角,那么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呢?(应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角夹在两条边的中间,形成两边夹一角;另一情况是角不夹在两边的中间,形成两边一对角.)每一种情况下得到的三角形都全等吗?AB CDE F2.结论归纳:判定定理(2)3.合作交流(1).如图AC 与BD 相交于点O ,已知OA=OC ,OB=OD , 求证:(1)△AOB ≌△COD (2)AB=DC(2).已知:如图,AB =AC ,F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求证:△ABE ≌△ACF .(3).已知:点A 、F 、E 、C 在同一条直线上, AF =CE ,BE ∥DF , BE =DF . 求证:△ABE ≌△CDF .4、当堂训练: 书P10 1. 25、小结提升:总结本节学习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另一种SAS ,而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注意观察图形的特征,找出是否具备满足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6、作业 P15 3. 10. 课外作业 课辅p3 变式练习课后反思三段 下节课预习提示课题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2) 第2课时 累计4课时展示 点评题号 题号 题号 题号 题号ABCDO编写人:备课组长:审查人授课时间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第______组评价结果:教学目标: 1.掌握三角形全等的“SAS”条件, 2.能运用“SAS”证明简单的三角形全等问题.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难点:寻求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过程:(练习课)一知识回顾1.什么叫做全等三角形,如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SAS).2.叙述SSS、SAS的内容.二、合作学习、1.如图,BE=CF,AB=DE,添加下列哪些条件可以推证△ABC≌△DFE ()(A)BC=EF (B)∠A=∠D (C)AC∥DF (D)AC=DF2、解答题:如图,AB=DF,AC=DE,BE=FC,问:ΔABC与ΔDEF全等吗?AB与DF平行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三. 交流展示1.如图,已知AB=AC,AD=AE,BE与CD相交于O,ΔABE与ΔACD全等吗?说明你的理由。
2.已知如图,AC和BD相交于O,且被点O平分,你能得到AB∥CD,且AB=CD吗?请说明理由。
四. 归纳总结 五.当堂练习1、如右图,AB =AD ,∠BAD =∠CAE ,AC=AE ,求证:CB=ED2、已知:如图,AB =CD ,AB ∥DC. 求证:,AD∥BC, AD =BC课后反思课题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3) 第1课时 累计5课时编写人: 备课组长: 审查人 授课时间ABCDE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第______组 评价结果 :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理解“角边角”“ 角角边”条件的内容;能利用“角边角”“ 角角边”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知道利用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和两个角相等;2、解决问题:会用“角边角”“ 角角边”解决具体问题;能利用全等解决角相等和线段相等问题;3、情感态度: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探究,乐于合作交流及大胆猜想的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认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三角形全等条件(“角边角”、“ 角角边”)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难点: 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合情推理能力的成. 教学过程第一时段;课前检测、预习检查 (一)、课前检测 (二)、预习检查1、已学习了哪些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书写格式: 在△ABC 和△DEF 中△ABC ≌△DEF (ASA )4、三角形全等的条件(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写格式:在△ABC 和△DEF 中△ABC ≌△DEF (AAS ) 第二时段;新课教学 (一).创设情境:1.问题:有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如图所示的几块, 现在要去玻璃店配一块和这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玻璃, 是否需要把残片都带去?2.探究:先任意画一个△ABC. 再画一个△A 'B 'C ' ,使AB=A 'B ',∠A=∠A ', ∠B=∠B '(即:使两角和他们的夹边也对应相等).与△ABC 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3、归纳;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 4.解决问题:③②①DEFA BCA BCDEF(1)回到前面的配玻璃问题上来,判断该怎样呢?(2)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5.探究2:上4题图中.△ABC 和△DEF 中,∠A=∠D ,∠B=∠E ,BC=EF ,△ABC 与△DEF 全等吗? 6.、归纳;三角形全等的条件(4): (二)、合作学习如图,D 点在AB 上,E 点在AC 上,∠B=∠C , AB=AC,BE 与DC 交于O 点. 问题1:你根据上述的图形和条件,能得出哪些结论? 问题2:能证明你的结论吗?(三)展示交流展示点评题号 题号 题号 题号 题号(四)、疑难点拔如图,∠1=∠2,∠3=∠4. 请你根据图形和已知条件,在不添 加辅助线的情况下,判断△ABC 和△ABD 全等吗? 并给予证明.(五)、当堂练习 课本 p13 练习 1. 2 (六)、课堂小结:⑴.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和(4): “角边角”和“角角边”⑵. 目前为止,我们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①SSS ;②SAS ;③ASA ; ④ AAS . 注意;同学们在今后的证题时,还需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作业:(1). 课本第15页:5题 (2). 课本第16页:11题. 课外练习 p4课辅 变式练习课后反思第三时段; 下节预习指导课题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4) 第1课时 累计6课时编写人: 备课组长: 审查人 授课时间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第______组 评价结果 : 【教学目标】DBEA O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HL的过程,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并能运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学习事物的特殊、一般关系、发展逻辑思维能力.【重点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HL”判定法;2.难点:理解直角三角形为内角在构造三角形时特殊性,并能灵活地运用各种全等判定法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是否全等.【教学过程】一、课前检测A B C都是直角三角形,请你用所学的知识,须加上什么条件直角△ABC1.如图,△ABC和△'''A B C全等.并说明理由.和△'''2.创设问题情境问题:舞台背景的形状是两个直角三角形.工作人员想知道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但每个三角形都有一条直角边被花盆计划遮住无法测量.1、你能帮他想个办法吗?2、如果他只带了一个卷尺,能完成这个任务吗?二、课前预习,探索新知1.对于两个三角形,如果有“边角边”或“角边角”或“角角边”或“边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______全等.2.如果有“角角角”分别对应相等,________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两个三角形可以有不同的大小.如果有“边边角”分别对应相等,________保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3.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当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时,这两个直角三角形___ ____4.如图19.2.16,已知两条线段(这两条线段长不相等),以长的线段为斜边、短的线段为一条直角边,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图19.2.16把你画的直角三角形与其他同学画的直角三角形进行比较,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吗?换两条线段,试试看,是否有同样的结论?5.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记为H.L.(或斜边直角边).三、合作探究例如图19.2.18,已知AC=BD,∠C=∠D=90°,求证Rt△ABC≌Rt△BAD.图19.2.18四、疑难点拨已知:如图,在△ABC和△A′B′C′中,CD、C′D′分别是高,并且AC=A′C′,CD=C′D′,∠ACB =∠A′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