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最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执政党建设理论为主体,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深刻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指导我们各项事业胜利前进的根本指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深入研究执政党建设理论,探索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问题。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范围内一些长期执政的政党纷纷丧失政权,苏东等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面临的形势和肩负的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
如何在新形势下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已经成为我们党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赋予党的性质以鲜明的时代特征,赋予党的宗旨以丰富的时代内涵,赋予党的纲领以明确的时代方向,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永远保持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出发,江泽民同志在执政党建设理论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把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起来,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必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等。
为什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
为什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摘要:“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全面推进“三个文明”的建设关键字:三个代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理论武器三个文明一、“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具体包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问题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序言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充满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是①反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顺应新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浪潮。
③把握世界多极化和世界多样性的趋势。
④应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总结当代社会主义发展中的经验教训。
2、党的十三大把“和平与发展”概括为时代的两大主题。
3、各国综合国力竞争将更加倚重于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
4、经济全球化,是指由商品和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所导致的世界各国经济以来程度日益提高、国内规则趋于一致和全球经济治理结构不断强化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以来不断加深的趋势。
5、1991年12月,苏共丧失政权,苏联解体。
6、中共总结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教训,得出的结论是“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
二、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第二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实践原因,反映了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的新的要求。
它的提出①是进一步推进改革与发展的现实要求②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需要③是我们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④是总结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本结论2、改革与发展的现实要求主要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民主与法制、发展先进文化。
3、党的十四大,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没有民主与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
5、党的建设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任务:一、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第二篇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章邓小平理论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在党的1982年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
2.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系统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
3.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科学体系。
4.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5.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首要问题精髓和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首要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我国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
3.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4.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是中心,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立国之本),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开放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
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
”2.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内涵
(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 前进方向必须把握“四个必须”
邓 小 平 理 论 为 指 导
义 、 毛 泽 东 思 想 、
一 、 必 须 以 马 列 主
确社 二 方会 、 针主 必 和义 须 根文 明 本化 确 任的 发 务正 展
断科 族 三 提学 思 、 高文 想 必 化道须 素德促 质素进 的质全 不和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二讲:“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 的科学内涵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研讨会上作重要讲话
一、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 发展要求
二、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 前进方向 三、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 四、“三个代表”是一个发展 要求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 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 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 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 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 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一)什么是先进文化与当代 中国先进文化? 先进文化就是反映生产力发展 要求的、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 利益的、体现社会进步方向的文 化。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
(二)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所具有的几个 特征: 科学性 时代性
民族性
开放性 群众性
创新性
(四)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 体人民的素质
(五)必须要体现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 产力发展的要求
A、战略规划 B、制度创新 C、政策导向 (六)党是否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 其检验的唯一标准就在于是否通过发展 生产力不断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二、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建知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方面,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具体方面,更为鲜明、更为集中地揭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党的各项工作的本质要求,从而形成了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解决新的时代课题的新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同时又是一个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个代表”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的整体:(1)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2)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重要手段(3)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4)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密切相联、辩证统一,先进生产力是基础和前提,先进文化是灵魂和旗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主体和目的,三者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第二,坚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和性质,坚持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坚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统一。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又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第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第三,坚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来加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总的要求是: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心整理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提出背景:国内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还将进一步发展。
旧的平衡打破之后新的平衡尚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之中,人民内部矛盾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
与此同时,在一部分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存在着思想僵化、信念动摇、组织涣散、作风浮漂,特别是腐败问题。
再加上中国共产党正进入整体性新老交替的重要时刻,从2000年起到新世纪头十几、二十年,一大批年轻干部要走上中高级领导岗位。
在这种情况下,从严治党,进一步全面提高全党特别是党的干部队伍的素质,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所有这些,都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来进行思考和研究,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始终走在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前列,使我们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一步巩固起来,经得起任何风险的考验。
国际背景进入新的世纪,国际环境是机遇大于挑战。
在加世纪的百年历史中,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既有辉煌,也有严重挫折。
中国共产党一定要吸取苏共解体的教训,必须始终不渝地加强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执政党,只有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坚持“三个代表”以保持先进性,才能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准确把握世界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化解风险,因势利导,更好地巩固、加强和发展我们的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二、形成: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提出:总结中国共产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院系: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姓名:喻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
这就是党中央提出在全党兴起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显示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我们要通过兴起学习贯彻新高潮,切实广大党员和干部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新高度,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取得新的成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同心同德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包括这一重要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核心——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
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内容学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内容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小编整理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内容学习,仅供大家参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内容学习核心观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条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过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总结实践经验,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科学理论。
2000年2月20日,江泽民在广东茂名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上,提出了“五个始终”的要求。
他指出:“我们要使党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成为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始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始终坚强有力地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必须结合新的历史条件进一步从思想上、组织上和作风上把党建设好。
”同月25日,江泽民在广州主持召开党建工作座谈会时,进一步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他说:“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执政党建设理论为主体,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深刻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指导我们各项事业胜利前进的根本指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深入研究执政党建设理论,探索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问题。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范围内一些长期执政的政党纷纷丧失政权,苏东等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面临的形势和肩负的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
如何在新形势下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已经成为我们党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赋予党的性质以鲜明的时代特征,赋予党的宗旨以丰富的时代内涵,赋予党的纲领以明确的时代方向,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永远保持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出发,江泽民同志在执政党建设理论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把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起来,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必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等。
如何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如何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实践基础、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一、时代背景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国际背景,正是以我们党必须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必须妥善处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必须紧紧抓住“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的战略机遇。
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的十几年间,我们党所处的国际环境已经发生并还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这是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又一显著特征。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推动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并越来越在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同时,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又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西方国家试图凭借经济实力的优势主导经济全球化。
作为一个领导着十三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有新的应对、新的思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谋求尽可能长久的国际和平环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抢占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二、科学内涵理论的内涵就是理论的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体现在江泽民同志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一系列重要著作和讲话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用十六个部分对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作了全面论述,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
这些内容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由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的。
在这些内容中,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句话是核心内容。
从苏联解体看“三个代表” 论文
一、苏联解体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帝俄时代的白蓝红三色旗冉冉升起。
至此,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正式宣告解体,伴随着苏联的解体,众多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发生了剧变,社会主义遭受了巨大的挫折。
.................新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的解释了我国政府的工作目标和途径,避免了重复苏联之覆辙.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并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并且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二、苏联解体的原因及教训(一)体制僵化、经济衰退是苏联解体的根本性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在于政府的执政措施,经济改革,社会矛盾,等方面出现重大失误和挫折.导致苏联社会内部各阶级出现了较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从而最终解体。
当时苏联所实行的是史称“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集权的体制。
这种体制,为应对国内外紧张局势,能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物力,适应备战和应战的需要,取得工业化和增强国防实力的显著成果,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使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
然而这种体制严重背离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压抑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加上它在政治上无情地消灭各种反对派和压制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严密控制,使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时代主题逐渐向着和平与发展转移,这种体制使经济发展缓慢,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更加严重,制度性的弊端进一步凸现。
显然,这种体制不但不能完成把俄国建成现代化民主国家的历史性任务,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性原因。
正确认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
正确认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由来2000年2月21日至25日,江泽民同志在出席广东茂名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之后,在讲话中他指出:总结我们党70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如何更好地做到这“三个代表”,是一个需要深刻思考的重大课题。
随后,2000年5月8日至15日,江泽民同志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工作,重点就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进行调研。
他再次强调了坚持“三个代表”的思想,指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
在迈向新世纪的征途上,我们党要解决好诸多复杂矛盾,经受住新的考验和锻炼,把我们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
二、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l、坚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80多年历史的新总结,是对我们党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也是新形势下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根本性的新要求。
“三个代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又有各自特定的内涵和要求。
生产力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包括党的建没,具有决定性意义。
面向新世纪,保持党的先进性,首先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好组织和领导作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还必须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
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三个代表”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三个代表”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虽然其中的每个“代表”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要求,但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完整的体系。
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应着物质文明,它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和实现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才会具有强大的物质基础,我们党作为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的性质也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应着精神文明,它是灵魂。
因为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重要手段,它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只有努力发展先进文化,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地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则对应着政治文明,它是宗旨,是目的。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群众既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中国共产党只有真正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现了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发挥历史创造者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赋予它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产⼒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化的前进⽅向,代表中国最⼴⼤⼈民的根本利益。
”(2001年⽂科第28题,理科同,多选题)这是江泽民200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80周年⼤会上的讲话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产⼒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针、政策和各项⼯作,必须努⼒符合⽣产⼒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产⼒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产⼒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产⼒不断提⾼⼈民群众的⽣活⽔平。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化的前进⽅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针、政策和各项⼯作,必须努⼒体现发展⾯向现代化、⾯向世界、⾯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众的社会主义⽂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化素质的不断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和智⼒⽀持。
“始终代表中国最⼴⼤⼈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针、政策和各项⼯作,必须坚持把⼈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化利益。
“三个代表”中的每个“代表”,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要求,但它们都不是孤⽴的,⽽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是辩证统⼀的。
发展先进的⽣产⼒,是发展先进⽂化,实现最⼴⼤⼈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产⼒,增强国家的经济实⼒,才能为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先进⽂化是⼈类社会的灵魂,也是⼈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和凝聚⼒,是⼈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实现⾃⾝本质⼒量的重要⼿段;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化,才能不断满⾜⼈民群众⽇益增长的精神⽂化⽣活需要,为发展先进⽣产⼒提供强⼤的精神动⼒、智⼒⽀持和思想保证。
⼈民群众是先进⽣产⼒和先进⽂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利益的根本⼒量,是先进⽣产⼒和先进⽂化的创造者,⼜是其成果的享有者;不断发展先进⽣产⼒和先进⽂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民群众⽇益增长的物质⽂化⽣活需要,不断实现最⼴⼤⼈民的根本利益;只有不断提⾼和满⾜⼈民群众的物质⽂化⽣活需要,改⾰和建设才能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民群众才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到中国特⾊社会主义的伟⼤事业中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析
19
(2)、什么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一定的 文化作为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 的反映,有先进和落后之别。
所谓先进文化主要是指科学的、健康的、 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未来发 展方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
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党一贯倡导 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______胡锦涛
2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1)在思想路线上,强调要坚持“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在发展道路上,提出“发展是党执 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在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上,提出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在根本任务问题上,强调不断促进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30
(5)在改革问题上,提出改革是全面 改革,改革的实质是体制创新。
第四,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 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 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6
“三个代表” 的相互关系图示
人民根本利益 主体
中国共 产党
先进文化 灵魂
基础 先进生产力
27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 学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不仅仅是那“三句话”, 而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 会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 和实践创新的理论成果。
16
(1)、什么是先进生产力的发 展要求?
劳动者
生产力的发展 要求是指生产力获
生
劳动资料 得解放和发展的条
产 力
劳动对象
现代化的 管理
件,最根本的条件 还是生产关系要适 应生产力的发展, 上层建筑要同经济 基础相适应。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十七大党章载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这是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
历史证明,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
它指引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随后,又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社会主义的胜利。
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又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验证明,只有这个理论才能真正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才能保证中国亿万人民完全实现民族振兴。
实践证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切胜利,都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取得的,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胜利。
因此,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党都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这一科学论断,既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也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内在要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物质运动和精神运动关系的一条基本原理。
任何新的思想、理论的产生,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正是由于19世纪中期到末期,欧洲许多国家社会经济情况进入了高度发展的阶段,生产力、阶级斗争和科学技术均发展到了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水平,工业无产阶级成为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才使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需要和可能。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而实践又总是在不停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80多年,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80多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党的80多年历史经验的新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第二个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的。
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要求我们党从中国与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准确地把握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科学制定并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党的建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遇到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看,“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
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和前提,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灵魂和旗帜,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目的和根本。
“三个代表”之间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相互促进,辩证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3)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把党的建设同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同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
史使命联系起来,科学地揭示了执政党建设的规律,赋予党的性质以鲜明的时代意义,赋予党的指导思想以鲜明的时代精神,赋予党的宗旨以鲜明的时代内涵,赋予党的任务以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新的思想、观点和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实际问题的新创造,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新的理论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