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尺蠖测报办法

合集下载

春尺蠖发生规律及发生期测报初步研究

春尺蠖发生规律及发生期测报初步研究
e t bls d.T he e o e t e p ro o e e to po he ma c ne ar us Er c s a ihe r f r h e i dsf rpr v n i n ofA c i i r i s hof r or c s e fwe e f e a t d,w hih c pr vi d he e ho f tm ey o de t m t ds or i l an a c a e y o e a tng he d c ur t l f r c s i t pe i s o pr v n i n f po he m a rod f r e e to o A c i cn r i s i e ar u Er c of. sh f Ke r s:A po he m a c n r i s Er c of ;oc u r n e r gulr t y wo d c i i e ar u s h f c r e c e a iy;f r c s ;pe i s f r p e e i oea t rod o r v nton
Zh n a b Zh n a xi n a g H io, a gQio a
( t t n o o e t y Pr t ci n,Ya c i r s r r a S a i fF r s r o e to o n h Fo e t y Bu e u,Ya c i 5 0 n h 0,Ch n ) 71 5 ia

要 : 过 野 外 标 准 林 地 及 室 内饲 养调 查 , 结 分 析 了环 境 因 素 , 别 是 温 度 对 春 尺 蠖 成 虫 羽 化 、 孵 化 进 度 及 通 总 特 卵
幼 虫历 期 的 影 响 , 立 了春 尺 蠖 成 虫羽 化 始 盛 期 直 线 回 归 预 测 式 、 尺 蠖 卵 发 育历 期 预 测 式 以及 推 算 各 虫 态或 各 建 春

测报虫情的常见方法

测报虫情的常见方法

测报虫情的5种常见方法安装诱虫效果好的诱虫器械(工具),可准确监测害虫发生的始、盛、末期及高峰期,从而制定正确的防治方案,搞好防治。

现将几种常见的害虫测报工具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1)糖醋液诱蛾。

用醋、糖、水、酒、农药配成糖醋液,利用诱液气味诱集害虫的成虫,其配方为醋500ml.红糖375g、水250ml.酒12.5ml,以及适当的农药,从4月1日开始至无蛾期结束。

第1次用全量,以后每隔5天换半量,每天早晨6:00一7:00收集诱杀的成虫,分清种类和雌雄后记录。

该方法主要用于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成虫的诱集和一代害虫的测报。

2)大葱花诱蛾。

在大葱留种地葱种开花时,固定大葱花500-1000朵,从5月1日开始至无蛾期结束,于每天傍晚7:00一8:00,用手电筒光照伏在大葱花上的害虫成虫,分清害虫种类和雌雄后进行记录。

该法主要用于黄地老虎成虫的诱集和幼虫的测报。

3)杨树枝把诱蛾。

从15日开始至9结束,每次砍当年的杨树枝条100余根,放在阳光下晒2一3天,10根1把,分上、中、下捆3道,把端再捆于木棍上,木棍下端削尖,以便插于地内。

具体方法是,将捆好的杨树枝把顺垄一字形排列插10把,每把间隔10m。

为保持杨树枝把诱蛾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第1次放全量,每隔5天换半量,隔一把换一把。

每天早晨5:30一7:00用纱窗网袋套住杨树枝把,再将下u檬紧,扑打枝袋,将诱到的棉铃虫或孰虫成虫捏死,存好,分清虫种和雌雄后进行记录。

主要用于诱集一、二、三代棉铃虫的成虫以及对二、三、四代棉铃虫的测报。

4)荧光灯管诱蛾。

荧光灯管可弓诱各类夜蛾科、螟蛾科、天蛾科、金龟甲类等害虫的成虫。

具体方法是从每年的4)1日至10)31日,每天早晨6:00一7:00将诱集到的农作物上的害虫及害虫的天敌分清虫种和雌雄后进行记录。

5)虫情测报灯诱蛾。

虫情测报灯采用小锈钢材料,利用现代光、电、数控技术,实现了虫体远红外线自动处理,接虫、杀虫、收集、分装、排水等系统作业的一体化,并具有设计介理,造型美观、经久耐用等特点。

农业技巧推广中间小春病虫测报及防治

农业技巧推广中间小春病虫测报及防治

农业技巧推广中间小春病虫测报及防治
中间小春病虫是农业上常见的病虫害之一,对作物的危害较大。

下面是关于中间小春
病虫的测报及防治的一些建议:
1. 测报:
(1) 定期观察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包括虫口密度、虫卵密度等。

(2) 进行病虫害的害虫测报和监测工作,采用人工捕捉、黏板、粘虫球、诱捕灯等方法进行害虫监测。

2. 防治:
(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虫、昆虫微生物等进行生物防治。

例如,引入对中间小春病虫有天敌作用的寄生蜂,控制病虫种群。

(2) 农药防治:根据病虫害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

注意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标准剂量和使用方法使用,遵守农药的使用期限和安全间隔期。

(3) 机械防治:使用机械方法对病虫害进行控制,例如,通过手工捕捉、人工摇打等方式对病虫进行清除。

(4) 防治措施的综合应用: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作物、病虫害发生程度以及种植环境的特点,综合运用上述防治方法,选择合适的组合应用,提高防治效果。

请注意,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的病虫害防治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作物品种、生长期、生长环境以及农民经验进行科学决策和操作。

主要农作物一二类病虫害测报调查方法

主要农作物一二类病虫害测报调查方法

主要农作物一二类病虫害测报调查方法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测报调查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为农户和农业技术人员提供科学的防治措施,以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与产量。

下面将介绍一二类病虫害的测报调查方法。

一、一类病虫害测报调查方法1. 田间调查法:通过实地走访,观察作物叶片、茎秆、果实等部位的症状,如叶斑、叶腐、果实腐烂等,以判断病虫害类型和严重程度。

2. 样本采集法:从受害作物中采集病虫害标本,包括叶片、茎秆、果实、根系等,将其送至病虫害鉴定实验室进行观察和鉴定,以明确病虫害的种类和特点。

3. 黄板诱捕法:在田间设置黄色粘板,吸引并捕获病虫害,通过对粘板上的病虫害数量和种类进行统计,判断病虫害的密度和发生趋势。

4. 捕捉灯法:在夜间利用特定光源设置捕捉灯,吸引并捕获病虫害,通过对灯光周围的病虫害数量和种类进行统计,判断病虫害的密度和活动规律。

5. 土壤检测法:采集受害地区的土壤样本,送至农业科研机构或实验室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的理化性质,以及土壤中是否存在病虫害的卵、孢子等。

6. 气象观测法:通过气象站点记录和监测,掌握气温、湿度、降水量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与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趋势进行对比分析,预测病虫害的高发期和高发区域。

二、二类病虫害测报调查方法1. 病虫害标志物法:根据不同病虫害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标志物,如虫蛀孔、病斑、残株等,对农田进行巡查,通过标志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判断病虫害的发生程度。

2. 虫情监测法:利用诱虫剂、诱虫灯等工具,针对特定的病虫害进行诱捕和监测,通过对捕获虫害的数量和种类进行统计,了解虫害的密度和活动规律。

3. 病害调查法:对农田进行系统的病害调查,包括病斑面积、受害植株数量、发病程度等指标的测定,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判断病虫害的流行趋势和危害程度。

4. 病虫害虫源调查法:通过对农田周边环境中的植物、土壤、水体等进行调查和采样,以查找和发现病虫害的虫源,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春尺蠖 预测预报和防治措施

春尺蠖 预测预报和防治措施

、 预 测

1.彳≠尺蠖 虫 情 监 洲
(I)蛹 期 州
蛹 期 州 一 股 丁 }1} 3川 l 壤 斛 冻 后 存 临 【ilJ ;准 地 【』、】
进 行 在 临 测 内 , 缚 500 ~ 1000 设 置 而 手}{为 3 ~ 5
河 的 临 时 标 准 地 : 准 地 lJ、J,按 埘 角线 或 者 “z” :Jl=;
2.春 尺 蠖 预 测 方 法
天敌寄生率小 于 40% 时 ,人发乍;犬丁 40%、小 丁 60%时 ,
4月 下 成 虫 开始 集 q1 印 .印 }JJ产 n'『呈 灰 r1 . 孵
发生期 、幼虫 发 行怏 、食 旦夫 ,严 百Ij1f可 II, IJ1人】将 化前 为 深 紫 色 ..多 广:住 俐 卜 l水 以 卜的 树 皮 裂缝 rI l f『l断 卡支 挚 片 林 了 柑 … 吃 jI[= IJ4 f二E旗 于 I9go年 ‘}欠发 州 该 虫 , 皮 下 等处 ,每次产 印 l0余 数 f‘ ,并集 『fI 成块 雌
市 四子 } 旗境 内 取要食叶害虫之一 .其幼虫取 食卡直物叶 片. 喊存裂起的树皮 F、树 1 断 处 、 缝 一『I_
危 害 杨 、愉 、御 、蒙 、 果 、梨 等 多 种 林 小 , 孵 幼 虫 嫩
2.印 集 Leabharlann 食 植 物 嫩 芽或 膨 人的 芽 值 , 待 幼 虫 稍 犬 后 取 食 1I‘ 陔 I
选取 20株奇 主树 为州 标准 {=《-f 坩冠 下 以树 f 部 tl1. ,50厘 水 K为 半 的 城 ,选 择 尔两 侧 各 蒯 10株 ,
挖 l/2 (半 形 )样 坑 , 50 水 ,川 以 俭 台 } 壤 【7、】嵛 J

农作物病虫测报质量评定办法

农作物病虫测报质量评定办法

农作物病虫测报质量评定办法》测报质量的评定是农业病虫测报工作的重要环节。

以科学的评定方法对测报质量进行评定,可以检验测报水平,衡量测报工作的业绩,也可以有效地总结预报经验和教训,改进测报技术,从而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更好地指导大面积防治。

一、评定内容1、某种病虫的单次预报准确率。

2、某种病虫的全年预报准确率。

3、某站全年预报的平均准确率。

二、有关规定1、预报期划分:短期预报:离防治适期5-10 天发布的预报;中期预报:离防治适期10-30 天发布的预报;长期预报:离防治适期一个月以上发布的预报。

2、发生程度等级划分:病虫发生程度等级划分,一般从两个方面加以衡量,一是发生严重度(虫口密度或病情严重度),二是发生范围大小(发生面积比例)。

当一、二项不一致时,则用一、二项的乘积表示。

按全国标准,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程度分为五级,即轻发生、中等偏轻发生、中等发生、中等偏重发生、大发生。

四川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程度等级划分标准见表1。

3、预报误差与准确率换算:按照发生面积比例,发生严重度,防治适期等项目,分别确定长、中、短期预报不同误差对应的准确率换算标准,见表 2 。

4、评定预报质量以短期预报为主。

对中长期预报质量的评定,若出现预报后病虫情况发生变化,应发布补充定正预报,评定时以定正预报为依据5、防治适期预报主要用于虫害预报。

一般以适于防治虫态的始盛期计算。

主要害虫适于防治的虫态为: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粘虫、小地老虎为低龄幼虫,二化螟为蚁螟,稻飞虱为若虫,玉米螟、棉红铃虫为卵孵盛期。

三、评定方法和步骤(一)数据收集和整理发布预报后评定预报准确率,需要收集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发生密度、发生面积和防治适期。

1)作物种植面积从有关统计资料中抄录;2)某病虫的发生面积,用观察区达标类型田推算;3)发生密度和防治适期主要用测报观察去有代表性的防治田和适期指导防治验证田以及大田普查结果确定。

至于区域引起的防治适期误差,则取其众数。

春尺蠖测报办法

春尺蠖测报办法

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春尺蛾监测、预报办法(试行)春尺蛾(Apocheima cinerarius Ershoff)又名春尺蠖、沙枣尺蠖。

分布西北、华北、山东。

主要危害沙枣、杨、柳、榆、槐、桑等。

该虫1年发生一代,以蛹在树冠下土壤中越夏、越冬。

翌年3月,当地表5—10cm深处温度在0℃左右时,成虫开始羽化出土。

3月上旬见卵,卵成块,多产于树皮裂缝、枝杈等处。

4月上、中旬幼虫孵化,初龄幼虫有吐丝下垂转移危害习性。

5月上、中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夏、越冬。

1 虫情监测虫情监测调查内容与时间监测调查内容包括蛹期调查和幼虫期调查。

蛹期调查于结冻前(7-8月较好)或翌年春土壤解冻后在临时标准地内进行。

幼虫期调查可在幼虫孵化始盛期在该虫寄主分布区采取线路调查方法。

蛹期调查在监测区内每500—1000亩设置一块面积为3—5亩的临时标准地,其中主要寄主树种不少于100株。

护田林网及四旁绿化树木可按乡镇分别设置一个网眼或一条街、路、堤做为临时标准地。

在标准地内按对角线或“Z”字型或隔几株选一株的方法选取20株寄主树做为调查标准树。

调查方法是在树冠下以树干基部为中心,50cm 长为半径的圈内选择东西侧各调查10株,挖1/2(半圆形)样坑,深50cm,检查其土壤内有无春尺蠖的蛹。

填写表1。

幼虫期调查从幼虫孵化始盛期开始,在踏查线路各代表地段设置临时标准地,在其中进行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调查。

有虫株率调查:对寄主树木进行每木调查,计算出有虫株率;虫口密度调查:从各标准树的上、中、下部,东、南、西、北方向,各选取50cm标准枝一枝,在地面上铺一块100cm2的白布,将剪下的标准枝在白布上用剪枝剪轻击几下,幼虫全部落在白布上,检查各龄幼虫数量、死虫数、感病数、寄生数。

将调查结果填入表6。

虫情调查情况内容发生面积的统计蛹从平均每株1头起算;幼虫从平均50厘米标准枝2条起算。

发生等级:轻每株平均1—3个蛹;50厘米标准枝平均2-5条幼虫。

蓟县春尺蠖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

蓟县春尺蠖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

标准地内按对角线或“ z ” 字形或隔几株选一株的方法 选取 2 0 株 寄主树作为调查标准树 。在树冠下以树干
基 部 为中心 ,5 0 c m 长 为半径 的圈 内选择 东、 西侧 各 调查 1 0 株, 挖半 圆 形样坑 , 深5 0 c m, 检查其 土壤 内有
无 春 尺蠖 的蛹 。
春尺蠖 ( A p o c h e mi a c i n e r a r a i u s E r s c h o f)属 鳞翅
权 断裂 等处 ,每 头 雌成 虫可产 卵 2 0 0 ~ 3 0 0粒 。卵期 1 3 - 3 0 d , 卵 孵化 开始 期与 3月份 平均 气温有 关 , 平均 气温 高 , 孵化较 早 , 平均 气温低 , 孵化较 迟 。幼虫 危害 杨树 嫩芽 、 叶片 , 幼虫 受 陈后 吐丝下 垂, 借 助风力 可 以
虫达 到 3龄 后进入 暴 食阶段 , 常将 整树 叶 片吃光 , 幼 虫再通 过吐 丝借助 风 力转移 到 附近 树 上继 续危 害 , 如
果防 治不力很 有可 能爆 发成 灾 , 被春尺 蠖 危害 的林地
树 叶被 吃光 , 树势 衰 , 还 容易 引起蛀 干 害虫危 害 , 导
中休 眠长达 9个 月,一般 在较干 的土 中蛹入 土浅 ,反
取 线路 调查 方法 。 3 . 2 蛹 期调 查 在监 测 区 内 3 3 . 3 3 ~ 6 6 . 6 7 h m 设置 一
状 。前翅 淡灰褐 至黑 褐色 , 有 3条褐色 波状 横纹 ,中
间 1 条常不 明 。雌 成虫 无翅 , 体长 7 ~ 1 9 mm, 触 角 丝状 , 体 灰褐色 , 腹部 背面 各节 有数 目不 等 的成 排 黑
2 发生规 律

春尺蠖预测预报和防治措施

春尺蠖预测预报和防治措施

春尺蠖预测预报和防治措施张迎顺【期刊名称】《内蒙古林业》【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2页(P15-16)【作者】张迎顺【作者单位】内蒙古四子王旗林业工作站【正文语种】中文春尺蠖又名杨榆尺蠖、沙枣尺蠖,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境内重要食叶害虫之一,其幼虫取食植物叶片,危害杨、榆、柳、桑、苹果、梨等多种林木,初孵幼虫取食植物嫩芽或膨大的芽苞,待幼虫稍大后取食叶片。

该虫发生期早、幼虫发育快、食量大,严重时可在短时间内将整片林子树叶吃光。

四子王旗于1980年首次发现该虫,此后几年均有虫害发生,年发生面积达几百甚至几千亩。

偶有暴发成灾年份,如果防治不及时,往往造成已经返绿的树林在几天内变成枯黄一片。

近年来,通过调查发现,该虫已对四子王旗主要灌木树种柠条形成危害,并在个别地段形成虫灾,这一现象必须引起当地林业工作者及全社会的广泛重视。

一、春尺蠖的发生特点春尺蠖是食叶害虫,在四子王旗境内主要危害榆树,近几年对柠条的危害也呈加重趋势。

1.成虫发生早该虫在四子王旗一年繁殖一代,其蛹在树冠下土内越夏,并化蛹越冬。

翌年4月上中旬,当地表温度在0℃左右时,成虫开始羽化。

雌蛾无翅爬行上树,雄蛾具有趋光性,多在夜间活动,白天静伏于枯落物、杂草中,上树的成虫则藏在裂起的树皮下、树干断处、裂缝中。

2.卵集中4月下旬成虫开始集中产卵,卵初产时呈灰白色,孵化前为深紫色。

多产在树干1米以下的树皮裂缝中和断枝皮下等处,每次产卵10余粒至数十粒,并集中成块。

雌虫每次最多可产卵300余粒,平均104粒,成虫产卵期为10天左右,卵期15~20天。

3.幼虫暴食性幼虫具有发育快、食量大等特点,5月上中旬幼虫开始孵化,顺树干爬行上树,因其具有暴食特点而对树木产生危害,5月底至6月上旬是幼虫危害盛期。

初孵幼虫取食树木幼芽及花蕾,长大后取食叶片。

幼虫共5龄,幼虫期20~30天。

3~4龄幼虫食量猛增,被害寄主轻者叶片残缺不全,重者整株树叶全部被吃光。

春尺蠖测报办法

春尺蠖测报办法

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春尺蛾监测、预报办法(试行)春尺蛾(Apocheima cinerarius Ershoff)又名春尺蠖、沙枣尺蠖。

分布西北、华北、山东。

主要危害沙枣、杨、柳、榆、槐、桑等。

该虫1年发生一代,以蛹在树冠下土壤中越夏、越冬。

翌年3月,当地表5—10cm深处温度在0℃左右时,成虫开始羽化出土。

3月上旬见卵,卵成块,多产于树皮裂缝、枝杈等处。

4月上、中旬幼虫孵化,初龄幼虫有吐丝下垂转移危害习性。

5月上、中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夏、越冬。

1 虫情监测1.1 虫情监测调查内容与时间监测调查内容包括蛹期调查和幼虫期调查。

蛹期调查于结冻前(7-8月较好)或翌年春土壤解冻后在临时标准地内进行。

幼虫期调查可在幼虫孵化始盛期在该虫寄主分布区采取线路调查方法。

1.1.1 蛹期调查在监测区内每500—1000亩设置一块面积为3—5亩的临时标准地,其中主要寄主树种不少于100株。

护田林网及四旁绿化树木可按乡镇分别设置一个网眼或一条街、路、堤做为临时标准地。

在标准地内按对角线或“Z”字型或隔几株选一株的方法选取20株寄主树做为调查标准树。

调查方法是在树冠下以树干基部为中心,50cm长为半径的圈内选择东西侧各调查10株,挖1/2(半圆形)样坑,深50cm,检查其土壤内有无春尺蠖的蛹。

填写表1。

1.1.2 幼虫期调查从幼虫孵化始盛期开始,在踏查线路各代表地段设置临时标准地,在其中进行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调查。

有虫株率调查:对寄主树木进行每木调查,计算出有虫株率;虫口密度调查:从各标准树的上、中、下部,东、南、西、北方向,各选取50cm标准枝一枝,在地面上铺一块100cm2的白布,将剪下的标准枝在白布上用剪枝剪轻击几下,幼虫全部落在白布上,检查各龄幼虫数量、死虫数、感病数、寄生数。

将调查结果填入表6。

1.2 虫情调查情况内容发生面积的统计蛹从平均每株1头起算;幼虫从平均50厘米标准枝2条起算。

发生等级:轻每株平均1—3个蛹;50厘米标准枝平均2-5条幼虫。

杨树春尺蠖成虫期的监测报告

杨树春尺蠖成虫期的监测报告



虫变化状况 , 基本掌握了该虫害“ 两高一低” 羽化 高峰期 , 不仅对防治成 虫期害虫提供主要依据 , 而且对测报其幼虫 孵化盛期 、 直接指导防治具有现实意义 。
1 威 县 春 尺蠖 发 生概 况
图 1 春尺蠖成虫羽化数量随气温的变化情况 总量达到 2 65头 , 中雌成虫 3 0 头。 21 其 71
[] 1郑世锴 , 高瑞桐. 杨树丰产栽培与病虫害 防治[ . : M] 北京 金盾
收稿 日期 :0 9 1- 5 20 — 12

出版社 ,9 6 12 14 19 :7 —7 .
2 ・ 8

综合上述情况 , 依据林木害虫 发育进度 预测 法 , 即历 期推算预测法 , 初步预测冀南平原 区( 威县 ) 春尺蠖幼虫孵
化盛期为 3月 2 5日至 4月 5日。建议广大林农及时观察
准株上春尺蠖成虫上树发生总量( 雌雄蛾 ) 以此统计 出有 。 虫株率变化情 况 , 成虫总发生量 , 雌成虫总发生量及最多
( 最少 ) 雌成虫发生量等。
春尺蠖发生状况 , 时喷洒 2%灭幼脲 Ⅲ号 10 液等 及 0 50倍
仿生制剂或 8 %敌敌畏乳油与柴油 12的混合液 ,杀虫 0 : 效果可达 9 %左右 。 5
参 考 文 献
调查结果见图 1 。图 1 说明了杨树春尺蠖成虫羽化数
量随气温的变化规律。 本次该虫种成虫期调查监测 出成虫


中、 立地条件( 砂质土 ) , 适宜 杨树春尺蠖害虫呈逐年加重趋
势, 个别乡村出现树叶被吃光现象 , 给林业可持续发展带来

低” 2月 2 指 3日小高峰期 。 ( ) 虫种成虫期羽化量具有较 大差异( 2该 3月 9日) ,

春尺蠖测报办法

春尺蠖测报办法

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春尺蛾监测、预报办法(试行)春尺蛾(Apocheima cinerarius Ershoff)又名春尺蠖、沙枣尺蠖。

分布西北、华北、山东。

主要危害沙枣、杨、柳、榆、槐、桑等。

该虫1年发生一代,以蛹在树冠下土壤中越夏、越冬。

翌年3月,当地表5—10cm深处温度在0℃左右时,成虫开始羽化出土。

3月上旬见卵,卵成块,多产于树皮裂缝、枝杈等处。

4月上、中旬幼虫孵化,初龄幼虫有吐丝下垂转移危害习性。

5月上、中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夏、越冬。

1 虫情监测1.1 虫情监测调查内容与时间监测调查内容包括蛹期调查和幼虫期调查。

蛹期调查于结冻前(7-8月较好)或翌年春土壤解冻后在临时标准地内进行。

幼虫期调查可在幼虫孵化始盛期在该虫寄主分布区采取线路调查方法。

1.1.1 蛹期调查在监测区内每500—1000亩设置一块面积为3—5亩的临时标准地,其中主要寄主树种不少于100株。

护田林网及四旁绿化树木可按乡镇分别设置一个网眼或一条街、路、堤做为临时标准地。

在标准地内按对角线或“Z”字型或隔几株选一株的方法选取20株寄主树做为调查标准树。

调查方法是在树冠下以树干基部为中心,50cm长为半径的圈内选择东西侧各调查10株,挖1/2(半圆形)样坑,深50cm,检查其土壤内有无春尺蠖的蛹。

填写表1。

1.1.2 幼虫期调查从幼虫孵化始盛期开始,在踏查线路各代表地段设置临时标准地,在其中进行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调查。

有虫株率调查:对寄主树木进行每木调查,计算出有虫株率;虫口密度调查:从各标准树的上、中、下部,东、南、西、北方向,各选取50cm标准枝一枝,在地面上铺一块100cm2的白布,将剪下的标准枝在白布上用剪枝剪轻击几下,幼虫全部落在白布上,检查各龄幼虫数量、死虫数、感病数、寄生数。

将调查结果填入表6。

1.2 虫情调查情况内容发生面积的统计蛹从平均每株1头起算;幼虫从平均50厘米标准枝2条起算。

发生等级:轻每株平均1—3个蛹;50厘米标准枝平均2-5条幼虫。

春尺蠖的调查及预测预报的工作方法

春尺蠖的调查及预测预报的工作方法

春尺蠖的调查及预测预报的工作方法作者:雷巧红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03期为了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针,实现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全面监测、及时预报、准确预报”总体目标,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报工作,结合我县过去的病虫情报告及气象等相关资料,进行主要森林病虫害大区域中、长期趋势预报,为国家和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为我县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尽快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信息化的道路,一、踏查路线确定踏查路线根据不同林分、不同林龄等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

二、标准地(样地)调查在踏查基础上,对危害较重的病虫害设立样地进行调查。

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各项量化指标,为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样地的选取要有代表性,应根据调查林地面积大小,按照一定的取样方式,选取一定数量的样地。

样地面积2-5亩,样地内的寄主树木不少于100株。

三、春尺蠖系统虫情调查1.越冬基数调查(1)时间:一年2次,春季和秋季。

春季调查在土壤解冻后至成虫羽化前进行。

根据春尺蠖生活习性蛹期调查应在结冻前(7—8月较好)或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冻大约3月上中旬地表5—10cm深处温度在0度左右时,在标准地内进行调查。

(2)方法:是在监测区内每500—1000亩设置一块面积为3—5亩的标准地,其中主要寄主树种不少于100株。

在选好的标准地内按对角线或“Z”字型或隔几株选一株的方法选取20株寄主树做为调查标准树。

在标准树的树冠下以树干基部为中心,50cm长为半径的圈内选择东西侧各调查10株,以植株为中心挖半径为50厘米的1/4扇形样坑,样坑深度30-50厘米,检查其土壤内有无春尺蠖的蛹。

调查蛹的密度,填写春尺蠖蛹密度调查表。

(3)目的:依据蛹密度调查情况,预测下一阶段虫情的发生量以及发生范围,并定期发布短期、长期预测预报。

2.成虫羽化进度调查(1)时间:在2月20日至4月20日,布设诱虫灯。

春尺蠖防治的方法

春尺蠖防治的方法
经济效益
计算防治春尺蠖带来的经济效益,包括挽回的林木损失、增加的木材产量、提高的林业产 值等。
春尺蠖的防治效果影响因素
01
防治时间
防治时间是否得当是影响防治效果的关键因素,需要在春尺蠖幼虫期
进行防治。
02
防治方法
选择正确的防治方法,如喷雾、喷粉、涂抹等方法,以及合理的用药
量和用药次数。
03
环境因素
秋冬季节,通过深翻土地,将春尺蠖的蛹翻到地面,使其不能正常孵化,减少虫 源。
树体管理
加强树体管理,合理施肥、浇水、修剪,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虫害能力。
春尺蠖的生物防治
天敌保护
保护春尺蠖的天敌,如鸟类、寄生蜂等,通过提高天敌数量 ,减少春尺蠖的繁殖。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杆菌等,对春尺蠖进行防治,减少化学 农药的使用。
监测点设置
在春尺蠖可能发生的区域设置监测点,定期调查 春尺蠖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调查方法
采用踏查、样方法和灯光诱集等方法调查春尺蠖 的种群数量、密度、分布和危害情况。
数据记录和处理
记录调查和监测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 春尺蠖的预测和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04
春尺蠖的防治措施
春尺蠖的农业防治
秋冬翻地
人工捕捉
在春尺蠖幼虫孵化期或成虫羽化期,人工捕捉成虫或幼虫,减少其繁殖数量。
05
春尺蠖的防治效果评估
春尺蠖的防治效果评价方法
防治成本
评估防治成本包括防治药剂、人工、设备等投入,以及防治后春尺蠖的密度和危害程度。
生态效益
春尺蠖防治后,评估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情况,包括对天敌、土壤肥力、林木生长等方面的 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植被等,都对春尺蠖的防治效果有影响。

害虫预测预报方法

害虫预测预报方法

害虫预测预报方法
1、期距法:各虫态出现的时间距离,称“期距”。

即昆虫由前一个虫态发育到后一个虫态,或前一个世代发育到后一个世代历经的天数。

只要知道了期距就可以推算后一个虫态或世代的发生期。

主要方法有(1)诱集法;(2)田间、草地调查法;(3)人工饲养法。

2、物候预测法:是根据自然界的生物群落中,某些物种对同一地区的综合外界环境条件有相同的时间反应来进行预测预报。

3、有效积温法:就是利用有效积温法则进行测报的方法。

有效积温(K)是指昆虫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需要的发育起点以上的温度的积加值。

是用来分析昆虫发育速度与温度的关系,其意义是:昆虫完成某一虫态或一个世代的发育所需要的有效温度积累值是一个常数,单位以日度表示。

4、种群数量估计法~生命表:以昆虫的产卵数或预期产卵数为起点,分别调查由于各种不同原因对种群不同虫期所造成的死亡数,逐一列入表中,最后求出一个世代中所能存活下来的数量,再根据雌雄虫之间的性比及雌虫平均产卵量,求得下一代的发生量。

如发生量和起点发生量相似,说明种群数量稳定无增减;如大于或小于起点发生量,表明种群数量将要增加或趋于下降。

春尺蠖发生期预报方法初探

春尺蠖发生期预报方法初探

春尺蠖发生期预报方法初探
王树尧;马艳芳;朱惠英;冯强;田炜;郭彦林;石光荣
【期刊名称】《甘肃林业科技》
【年(卷),期】2004(29)3
【摘要】通过对春尺蠖幼虫各龄期体长、发育历期、食叶量等预报因子的观测,提出了简便易行的发生量预报方法,为适时开展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总页数】3页(P34-35,78)
【作者】王树尧;马艳芳;朱惠英;冯强;田炜;郭彦林;石光荣
【作者单位】临夏州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甘肃,临夏,731100;临夏州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甘肃,临夏,731100;临夏州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甘肃,临夏,731100;临夏州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甘肃,临夏,731100;临夏州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甘肃,临夏,731100;临夏州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甘肃,临夏,731100;临夏州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甘肃,临夏,73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63.420.5
【相关文献】
1.春尺蠖发生规律及发生期测报初步研究 [J], 张海波;张巧仙
2.定边县春尺蠖发生发展规律及预测预报 [J], 姬巧艳
3.蓟县春尺蠖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 [J], 刘娟;王秀静
4.芡实叶斑病和叶瘤病的发生规律和预测预报方法初探 [J], 徐建方;黄洁;潘复生;鲍忠洲
5.叶尔羌河流域胡杨春尺蠖发生期遥感预测 [J], 陈孟禹; 贾翔; 陈蜀江; 侯博展; 刘逸豪; 黄铁成; 闫志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春尺蛾调查及防治办法

春尺蛾调查及防治办法

春尺蛾调查及防治办法
肖文惠
【期刊名称】《农村科技》
【年(卷),期】2011(000)008
【摘要】春尺蛾又名春尺蠖、沙枣尺蠖,俗称“吊死鬼”,在新疆南北疆分布广泛,主要危害沙枣、杨、柳、榆、槐、桑等。

该虫1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冠下土壤中越夏、越冬。

翌年3月,当地表5-10厘米深处温度在0℃左右时,成虫开始羽化出土。

3月上旬见卵,卵成块,多产于树皮裂缝、枝权等处。

4月上、中旬幼虫孵化,初龄幼虫有吐丝下垂转移危害的习性。

5月上、中旬老熟幼虫人土化蛹越夏、越冬。

【总页数】1页(P18-18)
【作者】肖文惠
【作者单位】新疆林业学校,乌鲁木齐83002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63.42
【相关文献】
1.春尺蛾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措施 [J], 魏秀梅
2.春尺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对策初探 [J], 王少明;黄贤斌;赵青;赵飞;陈亮;陈亚东;冷艳芝
3.春尺蛾的危害及防治 [J], 石鸾
4.树干注药法防治春尺蛾试验研究 [J], 侯军铭;韩会智;董泽锋;闫尚猛;张秀红;姜秀

5.甘肃中部汝尺蛾属和幅尺蛾属新种记述(鳞翅目:尺蛾科,花尺蛾亚科) [J], 薛大勇;孟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春尺蠖发生及防治

春尺蠖发生及防治

春尺蠖的发生与防治春尺蠖,俗称吊死鬼。

主要危害杨、柳、榆、桑、槐、苹果等树种。

本虫发生期早,危害期短,幼虫发育快,食量大,常暴食成灾。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树冠下土中越夏越冬,翌年2月底3月初,当地表5-10厘米深处温度在0℃左右时成虫开始羽化出土,3月上、中旬见卵,4月初幼虫孵化,幼虫孵化后,取食幼芽,较大龄幼虫取食叶片,被害叶片轻者残缺不全,重者整枝叶片全部食光,这时幼虫再吐丝借风力转移到附近树木上危害。

5月上、中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蛹期达9个多月。

防治方法:1、用塑料条围环防治成虫:3月初将30厘米的塑料剪成梯形,在树干基部围绕一周,上紧下松,成倒喇叭口型,可阻止雌成虫上树,再集中喷药杀死。

2、系毒绳防治成虫:3月初将高效氯氢与柴油按1:10的比例进行混合,把草绳浸入药液中1-2小时,取出后系在树干下部距地面30-40厘米左右,可阻杀雌成虫上树。

3、利用粘虫胶阻止成虫上树:3月初在树干基部涂粘虫胶,宽度约在15厘米左右,可阻杀雌成虫上树。

4、树冠喷药防治幼虫:4月上旬选用灭幼脲2000倍、敌敌畏800倍、氧化乐果1 500倍、高效氯氰1500倍等药剂进行防治。

5、4月上中旬采用打孔注药防治,药剂选用吡虫啉、氧化乐果、敌敌畏等(每1厘米胸径注原药0.8-1毫升)。

春尺蠖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春尺蠖又称杨尺蠖,沙枣尺蠖。

属鳞翅目尺蛾科,国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

危害杨柳、榆、槐、桑、苹果、梨等。

一、发生特点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树杆基部周围土壤越夏越冬,每年2月中旬,当地地表3~5cm处地温达0°C左右时开始羽化产卵, 3月下旬开始孵化,到4月上旬树展叶时开始危害。

危害至5月上旬至月底时开始下树越夏越冬。

以幼虫取食叶片。

该虫发生期早、危害期短,幼虫发育速度快、食量大、常暴食成灾。

初孵幼虫活动力弱,取食幼芽,较大后随着树叶展开,开始危害叶片,幼虫耐饥能力强,可吐丝飘移到附近林木危害,受惊后吐丝下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春尺蛾监测、预报办法(试行)春尺蛾(Apocheima cinerarius Ershoff)又名春尺蠖、沙枣尺蠖。

分布西北、华北、山东。

主要危害沙枣、杨、柳、榆、槐、桑等。

该虫1年发生一代,以蛹在树冠下土壤中越夏、越冬。

翌年3月,当地表5—10cm深处温度在0℃左右时,成虫开始羽化出土。

3月上旬见卵,卵成块,多产于树皮裂缝、枝杈等处。

4月上、中旬幼虫孵化,初龄幼虫有吐丝下垂转移危害习性。

5月上、中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夏、越冬。

1 虫情监测虫情监测调查内容与时间监测调查内容包括蛹期调查和幼虫期调查。

蛹期调查于结冻前(7-8月较好)或翌年春土壤解冻后在临时标准地内进行。

幼虫期调查可在幼虫孵化始盛期在该虫寄主分布区采取线路调查方法。

蛹期调查在监测区内每500—1000亩设置一块面积为3—5亩的临时标准地,其中主要寄主树种不少于100株。

护田林网及四旁绿化树木可按乡镇分别设置一个网眼或一条街、路、堤做为临时标准地。

在标准地内按对角线或“Z”字型或隔几株选一株的方法选取20株寄主树做为调查标准树。

调查方法是在树冠下以树干基部为中心,50cm 长为半径的圈内选择东西侧各调查10株,挖1/2(半圆形)样坑,深50cm,检查其土壤内有无春尺蠖的蛹。

填写表1。

幼虫期调查从幼虫孵化始盛期开始,在踏查线路各代表地段设置临时标准地,在其中进行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调查。

有虫株率调查:对寄主树木进行每木调查,计算出有虫株率;虫口密度调查:从各标准树的上、中、下部,东、南、西、北方向,各选取50cm标准枝一枝,在地面上铺一块100cm2的白布,将剪下的标准枝在白布上用剪枝剪轻击几下,幼虫全部落在白布上,检查各龄幼虫数量、死虫数、感病数、寄生数。

将调查结果填入表6。

虫情调查情况内容发生面积的统计蛹从平均每株1头起算;幼虫从平均50厘米标准枝2条起算。

发生等级:轻每株平均1—3个蛹;50厘米标准枝平均2-5条幼虫。

中每株平均3—6个蛹;50厘米标准枝平均5-8条幼虫。

重每株平均6个蛹以上;50厘米标准枝平均8条幼虫以上。

虫情调查结束后,按以上发生面积统计标准汇总,填写表2。

2 系统虫情调查在春尺蠖的常发区,设立固定标准地进行系统虫情调查,以获取进行预测的相关资料。

标准地及标准株的设置在中度以上的发生区域内,在代表性强的森林类型中设置3块固定标准地。

根据调查需要可在其附近设置临时标准地。

在固定标准地内按对角线或“Z”字型选择20株寄主树木做为固定标准树。

固定标准地和标准树应做好标记。

调查方法蛹越冬基数调查方法和时间同监测调查。

成虫期调查(成虫羽化进度调查)成虫羽化进度调查方法很多,本规定仅提出两种方法,即塑料裙法和灯光诱集法。

在调查时选其一即可,一旦选定就要沿用此法。

塑料裙法:在固定标准地内进行,于成虫羽化前,在每株标准树树干距基部40cm处绑一半径10cm塑料薄膜裙,阻隔雌虫爬行上树,每天定时检查一次羽化成虫数量,并将其放过塑料裙,(如果是在临时标准地内进行调查可将成虫直接消灭掉)。

填写表3。

灯光诱集:在成虫进入羽化期前开始设灯,每晚19:00—22:00时利用黑光灯诱集雄性成虫,填写表4。

产卵量调查于越冬后羽化前取雌蛹150头埋入土中,并用纱笼罩住,羽化后按1:1配入雄虫待其交配产卵,在产卵结束后清查产卵量,并计算平均产卵量,填入春尺蠖发生量汇总表(表8)。

卵孵化进度及孵化率调查在固定标准地内于产卵盛期,在树皮或树叉易于观察处标记新产中等大小卵块30块,每隔2天观察一次,直到卵孵化结束。

填写表5。

幼虫密度调查在五月底六月初,卵孵化结束时,对幼虫发生密度进行调查。

方法同监测调查。

并统计出50cm枝条平均虫口密度、感病率。

填写表6。

幼虫发育进度调查从卵孵化进度达到50%时开始到5龄幼虫占84%时结束,选几块有代表性的标准地每天调查一次,调查方法同监测调查。

并统计出各龄幼虫出现的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

填写表7。

3 预测方法发生期预测历期法预测根据预测或实测春尺蠖起始虫态发育进度分别达到始见期(>0)、始盛期(16%)、高峰期(50%)、盛末期(84%)时,加上当地历年各虫态平均历期,推算各虫态或各虫龄发生期。

三龄幼虫始盛期(16%)=成虫羽化始盛期+卵前期+卵历期+幼虫历期三龄幼虫出现高峰期(50%)=成虫出现高峰期+卵前期+卵历期+幼虫历期三龄幼虫入土化蛹盛末期(84%)=成虫出现盛末期+卵前期+卵历期+1、2龄幼虫历期相关回归法预测利用3月下旬平均气温、地温及3月下旬—4月上旬平均气温总和、地温总和与春尺蠖成虫出现期的显着相关性建立回归预测式。

如在内蒙古化德地区的预测式为:(1)y=式中:y—春尺蠖成虫始见期,x—3月下旬平均气温。

(2)y=式中:y—春尺蠖成虫始见期,x—3月下旬40cm平均地温。

(3)y=式中:y—春尺蠖成虫始见期,x1—3月下旬平均气温, x2——3月下旬40cm平均地温。

(4)y=式中:y—春尺蠖成虫始见期,x1—3月下旬至4月上旬平均气温总和, x2—3月下旬至4月上旬平均40cm地温总和。

各点可参考化德地区的相关回归预测方法,总结出本点的回归预测式。

发生量预测有效基数预测预测式为:P=P0×[e×f/(m+f)×(1-a)×(1-b)×(1-c)×(1-d)]式中:P—预测下一代幼虫发生量;P0—越冬基数(蛹平均密度);e—产卵量(粒/雌);f—雌蛹数;m—雄蛹数;1-a—蛹期生存率;1-b—成虫产卵前的生存率;1-c—卵孵化率;1-d—1、2龄期幼虫生存率(在化德地区1-b=%,1-c=87%,1-d=%)。

相关回归预测法化德地区预测产卵量公式为:y=+式中:y—产卵量(粒/雌),x—平均蛹重。

预测幼虫发生量公式为:(1)y=+式中:y—3龄幼虫发生量(条/50cm标准枝),x1—平均蛹数(头/株),x2—天敌寄生率。

(2)y=+式中:y—3龄幼虫发生量(条/50cm标准枝),x—天敌寄生率。

(3)y=式中:y—3龄幼虫发生量(条/50cm标准枝),x—天敌寄生率。

(4)y=+式中:y—3龄幼虫发生量(条/50cm标准枝),x—平均雌蛹数(头/株)。

发生趋势预测:趋势分为3级,1级为小发生、2级为中发生、3级为大发生。

Y=式中:y—发生趋势(小、中、大发生),x—天敌寄生率。

各点可根据相关回归预测的基本方法,参考化德地区的作法,总结出本点的回归预测式或预测模型。

经验指标预测当年六月份降水量>60mm <100mm第二年春尺蠖大发生>40mm <60mm第二年春尺蠖中发生>100mm <40mm第二年春尺蠖小发生天敌寄生率<40%大发生>40% <60%中发生>60%小发生以上三种方法应相互结合综合分析进行判断预测。

各地可根据本点的情况总结出本点的预测式或经验指标。

发生范围预测标准地代表法预测:发生面积=预测或实测小发生(轻)标准地块数×标准地代表面积+预测或实测中发生(中)标准地块数×标准地代表面积+预测或实测大发生(重)标准地块数+标准地代表面积。

危害程度预测在化德地区春尺蠖主要危害榆树,根据春尺蠖幼虫的食叶量(cm2/条)和50cm标准枝平均叶面积预测其危害程度,一般12条幼虫50cm标准枝可食光叶片(危害程度100%),每条危害%,危害程度=预测或实测幼虫发生量(条/50cm标准枝)×%。

在春尺蠖危害其它树种的地方尚需进行进一步的观测,总结出相应的预测式。

超长期预报超长期预测预报主要用于发生量的趋势预报,根据春尺蠖种群消长趋势及发生周期进行预测预报,据化德的经验春尺蠖发生的规律是一般4—5年为一个发生周期。

其它地区是否也是如此,请根据各点的历史资料进行认真的总结后,再行应用。

表1 春尺蠖越冬基数标准地调查表乡镇名称:乡镇代码:村名称:村代码:标准地号:标准地面积(亩):代表面积(亩):树种:树龄(年):平均树高(m ):平均胸径(cm):有虫株率(%):表2 春尺蠖发生面积统计表乡镇名称:乡镇代码:表3 春尺蠖成虫羽化进度调查表(塑料裙)乡镇名称:乡镇代码:村名:村代码:表4 春尺蠖成虫羽化进度调查表(灯诱)乡镇名称:乡镇代码:村名:村代码:开灯日期:关灯日期: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表5 春尺蠖孵化率调查原始记录表年份: 汇总级别(县、乡镇、村):%100⨯=∑卵块粒数孵化数孵化率表6 春尺蠖幼虫密度调查表调查单位:%100⨯=∑∑标准枝数活虫数平均虫口密度 %100⨯+=∑∑∑死虫数活虫数感病虫数感病率表7 春尺蠖幼虫发育进度调查统计表表8 春尺蠖发生量调查表注:蛹密度—由表1获得;幼虫密度—由表6获得;雌性比—由表3获得;羽化率—由表3或表4获得;感病率—由表6获得;平均产卵量—由获得;孵化率—由表5获得;1、2龄幼虫存活率—由表7获得;3龄幼虫(条/ 50cm枝)—由表6获得;3—5龄幼虫存活率—由表7获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