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两个宝》课后编儿歌教学片断
一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95cd57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b.png)
《一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人、有、两、个、宝”等生字词;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自己的身体和大脑,发挥自己的潜能。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运用;2.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体器官的作用。
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2. 教学卡片;3. 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出示一张人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人体的主要器官;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人有两个宝》;2. 学生跟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并讲解生字词;3.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人体器官的作用;3.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如何保护身体和大脑。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人体器官的作用;2. 家长签名确认,明天上课前提交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人体器官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发音和解答疑问。
要教育学生珍惜自己的身体和大脑,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作业布置方面,要求学生向家长介绍人体器官的作用,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用卡片上的生字词造句;2. 各组分享造句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3. 学生互相交流,巩固生字词的运用。
七、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2.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3. 学生提交练习题,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3. 教师反思课堂教学,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一年级语文教案)《人有两个宝》说课设计
![(一年级语文教案)《人有两个宝》说课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6bedd2ccbff121dc3683c6.png)
《人有两个宝》讲课设计一年文教课设计一、教材《人有两个宝》是依据陶行知的《手相歌》改写出的一首儿歌。
共六行三句,言朴无,内容平常易懂,切合少儿口,便于朗背。
文后田字格中有 8 个要修业会的生字。
本的要点是字、写字、朗和背。
了达成教课目,打破重点,我将本分两教行教课。
第二的教课目是:1、知目:理解文内容。
运用“我的双手会⋯⋯”的句式。
2.技术目:学会正确流畅地朗文和背文。
学写两个生字:用、才。
3.感情目:通本的学,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的。
二、学生一年学生拥有好奇、研究、易感染的心理特色,简单被新的事物,活的西所吸引。
在教课一,学生已能一句完好的,但教注意随引,并能在教的情境中体、感觉,达到感情的共,同也多地累积了许多与本课相关的生活素材。
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益要素,而不利要素在于学生朗诵课文时可能会出现一个字或词一读的现象。
三、教法学生刚才学完拼音,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培育优秀的朗诵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新课标倡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课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和不一样的学习需求,爱惜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足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步精神。
所以,将教课方法确立为促使学生自主、合作、研究性学习的“情境教课法”。
教课中要充足利用多种教课手段,创建情境,展开活动,有张有弛,指引学生踊跃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教课过程中,教师将作为一名参加者、指引者、组织者,与学生之间进行同等地沟通互动。
1.指导察看法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足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2.鼓舞赏识法教师实时的评论,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舞、赏识为主,主假如激励学生充足地展现才能,知足他们希望获得赞成,领会成功的心理特色,激起学生学习的欲念,增强朗诵的信心。
四、学法1、合作学习法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着重议论、沟通、合作、领会。
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累积。
(一年级语文教案)《人有两个宝》教学案例和后记
![(一年级语文教案)《人有两个宝》教学案例和后记](https://img.taocdn.com/s3/m/186a5e2f5acfa1c7aa00cc71.png)
《人有两个宝》教学案例和后记一年级语文教案《人有两个宝》(苏教版第一册,第一篇课文)是根据陶行知的《手脑相长歌》改写的一首儿歌。
本课语言朴实无华,内容通俗易懂。
符合儿童的口语习惯,便于背诵。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学生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要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课文的整体概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寓教于乐,让学生喜欢语文这门学科。
一、导入环节在教学本课的时候我是从课题入手的,《人有两个宝》高度的概括了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都是我们的双手和大脑来完成的。
我采用谜语导入:一棵树两个杈,一个杈上五个芽?让学生思考揭开谜底。
在以前的教学中没有采用谜语导入法,所以我不知道该如何慢慢地引导学生去思考。
回答对的学生,读音还是错误的,把“手”读成了“平舌音”。
当我出示课题:1.人有两个宝时。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呢?生:我知道是双手和大脑。
因为第一次学习课文,让学生不会从课题中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我认为学生会回答:人有哪两个宝?遇到课堂出现没有预设到的情况,我不能机智的去处理。
只能采取置之不理消极的态度。
以后在备课的时候要更多的考虑到学生的特点。
我在教学导入这个环节时,感觉课堂生成不是很理想。
没有真正的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因为是学生学习的第一节语文课,所以要教课文里出现的标点符号,“,”和“。
”让学生明白标点符号的作用,并能正确说出本课有几句话组成。
以下的教学就是分句学习汉字的读音。
学习汉字的读音时,我主要是采用出示汉字图片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先读音,后组词。
然后用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学生的读音情况。
在和学生玩开火车游戏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特别的高。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要不停的组织教学。
而初入学儿童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在课堂稍加些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人有两个宝》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人有两个宝》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43e5a27a216147917112830.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人有两个宝》说课稿[说教材](一)教材分析:《人有两个宝》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一篇课文,共六行三句话。
主要讲人有双手和大脑两个宝以及它们的作用,合作才有创造。
语言朴实无华,内容通俗易懂,符合儿童口语习惯,便于朗读背诵。
(二)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八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识字和写字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双手和大脑的作用,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五)课时安排:两课时[说教法]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的特点,我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看图,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时作为课文内容的延伸。
[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观察生活中用手用脑的成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通过学生自读自评、加动作读、师生比赛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感悟课文内容。
[说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以及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帮助孩子复习旧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兴趣,我进行了复习式的导入:上堂课我们认识了这课的生字宝宝,并且知道人有两个宝,你们还记得是什么吗?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是人的两个宝呢?二精读课文这首儿歌可采取听读、领读、跟读的方式学习,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的内容。
首先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相机正音,唤起记忆。
采用分句读课文理解课文。
指名读第一句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让学生知道人的两个宝是双手和大脑,知道从句子中提取信息。
指名读第二句话,启发学生口述:因为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所以说双手和大脑是的两个宝。
指导看图理解“做工”,说说我们的双手还能做什么,看图想象,理解“思考”。
《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54ddb2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1.png)
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人有两个宝是一首儿歌,在幼儿园教育中广泛使用。
该儿歌旨在引导儿童感知自身具有的两个重要宝贝——口和手。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口和手是人类的两个重要部位;•能够正确地听、说、唱出《人有两个宝》这首歌。
能力目标•发扬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儿童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儿童用正确的态度面对手和口;•培养儿童乐观、积极、自信的情感品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引导儿童用正确的态度面对手和口;•难点:让儿童了解口和手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正确地表达观点。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儿歌1.学生坐在地上,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课的主要内容——儿歌《人有两个宝》。
2.老师用清晰、流畅的语言念诵这首儿歌,并指导学生默读。
步骤二:集体学习儿歌1.老师领读《人有两个宝》这首儿歌,让学生边听边朗读。
2.老师逐句解释歌词中可能存在的难点词汇和短语。
3.老师反复练习各句歌词,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大声唱出儿歌。
步骤三:观察和思考1.老师向学生讲解人类手和口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手和口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老师拿出一个小镜子,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口和手,并让学生表述自己对口和手的看法。
步骤四: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并按照指令展开讨论。
2.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问题,让小组成员讨论并回答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交流。
–问题1:你们认为口和手对你们的生活有哪些重要作用?–问题2:你们觉得有哪些事情是需要靠手和口完成的?–问题3:你们认为如何保护好自己的手和口?步骤五:个人思考并表达1.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回答以下问题:–你认为自己的手和口对你的生活有哪些作用?–你觉得如何才能保护好自己的手和口?2.让孩子们轮流向全班同学陈述自己的思考结果,并鼓励充分表达。
步骤六:总结1.老师和学生一起回顾这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手和口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以积极、自信、乐观的态度面对手和口,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好自己的手和口。
《人有两个宝》教学案例和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人有两个宝》教学案例和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2279634b73f242336c5faf.png)
《人有两个宝》教学案例和反思1、人有两个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认识绿线内的七个生字和田字格中的生字,写好“人、个大”三个字。
2、认识逗号、句号,会数句子。
3、理解“做工”、“思考”“创造”等词的意思。
4、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难点:理解“创造’‘做工”“思考”等词的意思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那你们可要仔细听了:一撇一捺,支撑天下,打一个字2、谁猜出来了?(指名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啊?3、还有谁和他猜得一样?真聪明,你们都猜对了!!4、来看老师写这个字。
先写撇,再写捺,注意哦,捺的起笔要低一些。
它的声母是r,韵母是前鼻音en,谁来读准它?指名读,齐读5、谜语说“一撇一捺,支撑天下”,为什么人能支撑天下呢?告诉你们,因为人有宝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看老师板书课题(有两个宝)6、谁来读课题?(正音:相机写出两个的轻声和宝的第三声)齐读课题7、人究竟有哪两个宝贝呢?想知道吗?请你认真看,注意听老师读8、范读9、你现在知道“人“的宝贝是什么吗?(相机认读:双手大脑强调:双手翘舌音脑鼻音)10、小朋友们你自己想读课文吗?请你打开书68页,捧好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一定要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11、自读课文。
二、初读(一)认识标点符号出示课文:小朋友,仔细瞧这几个彩色的符号。
蓝颜色的叫“逗号”,用在句子中间,表示我们在朗读时看到它,要注意停顿;红色圆圈的叫“句号“,(跟读:句号)表示一句话结束;一个这样的句号就表示有一句话。
一起来数数看,这篇课文有几个句号?(三个)那课文就有几句话呢?(三句)(二)读准课文字音,读通句子1、出示第一句: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一带而过,生字词前面已有铺垫)谁来读?指名两人读后齐读2、出示第二句: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6a010a3d4d8d15abe234ec3.png)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与反思《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重难点:教学重点:将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朗读背诵课文、识写汉字。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准备书上的插图和一些小棒和圆片四、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板书课题)谁来读课题?1、课题中的“个”字在这儿读轻声,跟老师读。
2、一起读课题。
读了之后,你想知道什么呢?3、小朋友们,你们真爱思考,现在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读课文。
注意看清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二、初读课文1、这些字词能读准吗?(出示难读字词)2、同桌互相读读,找找哪些词特别难读,一定要提醒同桌哦!3、检查字词(重点:创造才能)4、现在请小朋友们把这些词带到课文中再读一读,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得很通顺。
5、检查读课文(正音)三、理解课文1、出示第一句:什么样的东西才能称为宝?是啊,最珍贵、最重要的东西才是宝。
人有哪两个宝呢?2、双手和大脑,这两个都是我们的宝啊!谁再来读读?指名读3、瞧,这就是我们的一个宝贝——手(师伸出手,)我们来认识一下手,这里是手心,手背,手掌。
4、手会干什么呢?(出示:双手会做工)谁来读?5、手的作用可大了。
老师的手可以改作业,写字,把教师布置的很漂亮,你的手会干什么呢?6、(看图)瞧,这些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呢?(练习说话:有的……有的……还有的……)7、人还有一个宝是什么呢?有什么作用呢?(出示图)看,图上的小朋友在这些事情的时候,回想些什么呢?(练习说完整的话:做模型的同学会想……,弹琴的小朋友会想……)8、脑指挥手做工,手实现脑的想法,这两个宝的用处可真大呀!谁来把这句话读读?9、这两个宝这么好,我们该怎么用呢?(出示最后一句话)自己读一读你有什么问题吗?让学生拼图来理解用手,用脑和创造。
一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1cab68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b.png)
一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第一章:教学内容与目标1.1 教学内容《人有两个宝》是一首富有教育意义的儿歌,通过简单易懂的歌词,教育学生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和大脑。
1.2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儿歌《人有两个宝》的歌词内容。
(2)培养学生爱护身体和大脑的意识。
(3)通过儿歌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歌唱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让学生熟练地演唱儿歌《人有两个宝》。
(2)帮助学生理解儿歌中的教育意义。
2.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儿歌中的道理。
(2)培养学生爱护身体和大脑的良好习惯。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2)运用示范法,教师先行演唱儿歌,为学生提供榜样。
(3)运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3.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儿歌《人有两个宝》的图片和歌词。
(2)使用教学挂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儿歌内容。
(3)运用音响设备,播放儿歌,让学生跟唱。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导入新课(1)向学生问候,并简要介绍儿歌《人有两个宝》。
(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身体和大脑的重要性。
4.2 教学新歌(1)教师示范演唱儿歌《人有两个宝》。
(2)学生跟唱,教师纠正发音和歌唱技巧。
(3)分组进行歌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3 理解歌词(1)解释儿歌中“两个宝”的含义,让学生明白身体和大脑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爱护身体和大脑。
4.4 实践操作(1)学生动手制作相关的手工制品,如绘制身体和大脑的图片。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爱护身体和大脑的看法。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思5.1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评估学生在歌唱和手工制作方面的进步。
(3)收集学生对儿歌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
(1)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如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教学方法的运用。
语文《人有两个宝》一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人有两个宝》一年级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653087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0.png)
语文《人有两个宝》一年级教学设计语文《人有两个宝》一年级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人有两个宝》一年级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儿歌导入1.复习学过的儿歌《什么虫儿空中飞》这首儿歌真有趣!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新的儿歌,题目是——出示:人有两个宝指名借助拼音读题注意“两”后面“个”是轻声。
指名试读“两个”,“人”是前鼻音。
能给“人”字开出词语花吗?练习组词。
“个”和“人”长得这么像,有什么办法可以分清?指导书写:一起把“人”和“个”送回家,写“人”时,撇捺分开,左右对称,写“个”时,头上撑大伞,伞柄不相连。
学生书空。
3.再读课题。
你想知道什么?学习质疑过渡:人的两个宝到底是指什么呢?二.指导初读1.借助拼音读准儿歌,读完一遍坐正。
集体交流:人的两个宝是指什么呢?相机出示:双手大脑(1)双手:指名借助拼音读准词语,注意二会字“双”和生字“手”都是是翘舌音。
开火车读。
去拼音指读。
学习生字“手”:我们的手会做什么?“手”真是我们的好宝贝!学习笔顺。
范写(一笔小撇平又平,二短横三长横,四笔竖钩正中间)学生书空。
(2)大脑:指名读准,注意二会字“脑”的声母是“n”。
开火车认读,去拼音读。
学习生字“大”给“大”组词,玩对对子“我说小,我对大”、“我说东……”识记字形(“人”加一横)范写生字。
2.拿出铅笔,在课文中圈出调皮的生字朋友。
3.这首儿歌有点长,怎样把它读好听呢?让我们听听喜羊羊的`发现吧!(喜羊羊:小朋友,儿歌里面的三只小蝌蚪名叫逗号,三个小圆圈名叫句号。
逗号表示句中有停顿,句号表示一句话已经说完。
读的时候可要注意停顿哦!听读第一句。
)喜羊羊把这两个宝读得多清楚!谁来读清楚你的两个宝?学生试读第一句。
4.那么我们的双手和大脑分别会做些什么呢?集体交流指名读第二句: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人有两件宝教案:全面展开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人有两件宝教案:全面展开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https://img.taocdn.com/s3/m/d0d7bd4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65.png)
人有两件宝教案:全面展开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有两件宝”这首儿歌的歌词及其意义。
2. 能力目标:通过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教材:《人有两件宝》儿歌2. 教学辅助材料:课件、音响设备、动作道具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学生充分活跃起来。
2. 引入新课(5分钟)教师播放《人有两件宝》儿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它讲述了什么故事?”3. 学习歌词(10分钟)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学生跟读歌词。
对于难懂的字词,教师可以解释说明。
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
4. 课堂互动(10分钟)教师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歌曲中的动作,如“双手交叉抱胸前”、“双手叉腰”、“跳跃”等。
其他学生模仿表演,共同完成歌曲表演。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你们觉得这首歌表达了什么道理?你们觉得自己身上的两件宝是什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所学歌曲,并表演歌曲中的动作。
2. 家长协助学生用家庭物品制作动作道具,如手偶、头饰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互动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积极性、合作意识以及表现能力。
2. 歌词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和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对歌词的掌握情况。
3.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变化,以及他们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运用分组合作、竞争机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人有两件宝》儿歌2. 教学课件:含有歌词、图片、动作提示等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背景音乐4. 动作道具:如手偶、头饰等5.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学生用家庭物品制作动作道具八、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学生充分活跃起来。
小学一年级语文《人有两件宝》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人有两件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b295c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12.png)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有两件宝》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有两件宝》教案 教学⽬标: 1、学会本课9个⽣字,掌握双⼿、做⼯、才能、劳动4个词语。
认识宝、思、考、事、情、创、造7个字。
2、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
教学过程: 第⼀课时 ⼀、导⼊新课。
1、拿出你的⼿⼯作品,让⼤家看看你做的是什么?漂亮吗? 2、找做得好的同学简单说⼀说他是怎么做的? 不但要动脑想,还要动⼿做,有了脑和⼿,⼀件件漂亮的作品就出来了。
可见⼿和脑多重要。
板书课题 ⼆、听课⽂录⾳,整体感知。
⼈有两件宝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初读课⽂。
1、借助拼⾳⾃读课⽂,画出⽣字,数数有⼏句话。
2、指名读,正⾳。
四、学习⽣字。
1、读课后⽣字,想想你怎样记住这些字,是怎么记的? 2、交流记忆⽅法。
3、重点指导 办:注意左右两点的位置。
劳:上中下结构,下边是⼒,不是⽅。
4、指导书写。
5、扩词。
五、⼩结。
第⼆课时 教学⽬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背诵课⽂。
2、知道双⼿和⼤脑是⼈的`两件宝,培养⽤⼿⽤脑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和背诵课⽂,使学⽣知道⼿脑并⽤才能有创造。
教学过程: ⼀、复习导⼊ 1、指名朗读课⽂ 2、出⽰⽣字卡⽚件办双⼯能动做才宝思考事情创造,开⽕车读字组词。
3、⼩⿊板听写才能做⼯(订正写得不规范的字,指导学⽣再写) ⼆、朗读课⽂,理解课⽂内容 1、学⽣⾃⼰轻声读课⽂,⽤铅笔标出有⼏个句⼦。
2、指名分句读。
3、⼤家读了课⽂,知道⼈的两件宝贝是什么?(板书:双⼿⼤脑) ⼿的⽤处可⼤了,不信,我们来看看。
课件出⽰:(发散思维,让学⽣⾃由抒发) (1)妈妈⽤⼿()。
一年级教案(人有两个宝)
![一年级教案(人有两个宝)](https://img.taocdn.com/s3/m/2ba6e13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a.png)
一年级教案(人有两个宝)教材说明本课是根据陶行知的《手脑相长歌》改写的一首儿歌。
共六行三句话,语言朴实无华,内容通俗易懂,符合儿童口语习惯,便于朗读背诵,配有两幅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文后田字格中有8个要求学会的生字。
本课的训练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
相关资料:陶行知(1891-1946),安徽省歙县黄潭源村人,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曾创办过晓庄师范,育才学校,山海工学团等当时很有影响的学校.陶行知<<手脑相长歌>>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
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
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
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教学建议1 指导看图课文左边的图形象地描绘出天真活泼的小朋友都有两个宝,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幅图上画的是小朋友有的在找书,有的在读书,有的在拉手风琴,有的在操作电脑,有的在搞小制作,有的在植树,空中还有一只放飞的航模。
这么小朋友都在“用手又用脑”。
图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时又是课文内容的拓展。
指导看图时,应突出人的双手和大脑。
并能联系课文,体会双手和大脑的作用。
2 指导诵读结合看图,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独立认读音节。
练习读通句子。
要读准带有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韵母的音节。
朗读句子时要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把音节和汉字对应起来拼读,逐步达到目视双行。
在遇到不认识的字时,能迅速地借助拼音读出来。
要帮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第一句(一、二两行)讲人的“两个宝”,分别是指“双手”和“大脑”;第二句(三、四两行)讲“双手”和“大脑”的作用。
“做工”在这里是泛指工作、做事。
“思考”是指动脑筋想问题。
第三句(五、六两行)讲手脑并用才能作出更大的成绩,才能有所创造。
3、教学生字课文后田字格中的字是要求掌握的生字。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会默写。
教学生字时要注意以熟带生,如“个”是“人”下加“i”,“大”是“一”和“人”组成的。
小学人教汉语文第四册中的第四课《人有两件宝》的教案
![小学人教汉语文第四册中的第四课《人有两件宝》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f25ac3d15abe23482f4d88.png)
4、《人有两件宝》的教案一、概述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小学实验教科书(藏地使用)第四册中的第4课。
本科教学可以用3课时,120分钟。
本是一首儿歌,它用朗朗上口的语言阐述了人类“双手”和“大脑”的关系。
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解并背诵这首儿歌,并逐步培养学生勤动手、爱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①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认识“啥创造靠”4个生字。
②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③学习副词“才”的用法,能够造出正确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在复习巩固的基础上,结合提出问题的形式,间接接触课文,教师用一些图片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及掌握课文,最后能背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普通话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简单说说做事情要手脑并用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指导朗读和背诵课文,使学生知道手脑要并用才能有创造。
2、教学难点:学习难理解的生字词。
四、教学工具的准备教师教学用书,PPT、音乐。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复习巩固前面所学内容。
2、导入新课以猜字谜的形式,(一撇一捺,支撑天下。
)间接引导课文。
3、教师有感情的范读课文。
4、学习生字词宝(上下结构,宝盖头);双(左右结构,又字旁。
“双”量词、一双眼睛、一双袜子、一双筷子、两双鞋)等。
件(量词,一件事、一件衣服、两件宝)等。
脑(左右结构,月字旁。
“电脑、大脑、脑子”)等。
考(山下结构,考字底),注:不能写成“与”。
劳(上中下结构,草字头。
“劳累、劳动、劳力”)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1.认读生字词。
2.听写,写后集体检查、订正。
双手、做工、才能、劳动、两件、办不到。
(二)、指导朗读、背诵读这首儿歌就是在向别人介绍两件宝是什么,有什么用,怎样用,介绍的时候要把词语连起来读,意思才清楚。
如: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通过(带读-齐读-分组读-抽读-自读)形式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帮助记忆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人有两个宝》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人有两个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67220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0.png)
【导语】本课是根据陶⾏知的《头脑相长歌》改写的⼀⾸⼉歌。
共六⾏三句话,语⾔朴实⽆华,内容通俗易懂,符合⼉童的⼝语习惯,便于背诵。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有两个宝》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语⽂《⼈有两个宝》教案 教学内容 ⼩学语⽂(苏教版)⼀年级上册第⼀课《⼈有两个宝》。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陶⾏知的《⼿脑相长歌》改写的⼀⾸⼉歌。
共六⾏三句话,语⾔朴实⽆华,内容通俗易懂,符合⼉童⼝语习惯,便于朗读背诵。
配有两幅插图,可以帮助学⽣理解课⽂。
课⽂后⽥字格中有8个要求学会的⽣字。
本课训练的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
学⽣分析 学习本单元时,学⽣⼊学将近两个⽉,已学完了汉语拼⾳,认识了部分⽣字,阅读了⼏篇⼩韵⽂,有了初步的识字和阅读经验,掌握了⼀定的学习⽅法。
设计理念 《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课程应致⼒于学⽣语⽂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这就要提倡⼀些新型的学习⽅式——⾃主、合作、探究,构建平等、民主、合作共同发展的师⽣关系,以培养学⽣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寓教于乐,让学⽣喜欢语⽂这门学科。
课堂上给学⽣提供充分的时间,引导学⽣⾃主学习,激发学⽣探求新知的愿望。
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教师希望学⽣始终处于探索和发展的状态,通过观察、质疑、思考、联系⽣活,主动合作认识⽣字,学习短⽂,使学⽣的知识和能⼒得到同步的发展。
教学⽬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和背诵课⽂。
2、复习巩固汉语拼⾳,学会本课8个⽣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知道⼈的双⼿和⼤脑的作⽤是很⼤的,从⼩养成⽤⼿⽤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朗读背诵课⽂、识写汉字 教学准备:投影⽚、词语 ⼀、导⼊新课 1、智⼒问答:世界上谁的本领?有什么本领呢?(学⽣分组讨论后,各组组长宣布本组讨论结果,师根据学⽣回答板书 rén “⼈”,⽣认读汉字。
) 2、师:听⼤家这么⼀说,⽼师也觉得⼈的本领可真⼤呀!⼈怎么会有这么⼤的本领呢?因为我们每个⼈都有两个宝(师完整 rén yǒu liǎng gè bǎo 板书课题:⼈有两个宝) (评:“⼀⽯激起千层浪“,⼀个⼩问题⽴即将学⽣的注意⼒引⼊课堂,各⼩组讨论热烈,新课伊始就营造了⼀个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3、⽣看拼⾳认读课题。
《人有两件宝》 教案教学设计
![《人有两件宝》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76ebb11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8.png)
《人有两件宝》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并掌握《人有两件宝》这首儿歌的歌词,理解歌词中所表达的含义。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积极情感。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人有两件宝》的歌词,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2 教学难点:理解歌词中所表达的含义,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积极情感。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儿歌所表达的情感。
3.2 互动教学法:采用师问生答、生生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儿歌。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学材料:儿歌《人有两件宝》的歌词。
4.2 教学设备:录音机、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a. 教师播放儿歌《人有两件宝》,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和情感。
b.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让学生初步熟悉歌词。
5.2 学习歌词:a. 教师逐句讲解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
b. 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歌词。
c. 学生跟读,教师即时纠正发音和朗读错误。
5.3 讨论与思考:a.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b.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5.4 总结与拓展: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b. 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如朗诵、唱歌等,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5.5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儿歌,并谈谈自己对珍惜时间的认识。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家庭表现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6.2 评价内容:a. 学生对《人有两件宝》歌词的掌握程度;b. 学生朗读儿歌的表现力;c. 学生对珍惜时间的认识和实际行动。
《人有两个宝》评课稿
![《人有两个宝》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2c04d3581c758f5f61f67f1.png)
《人有两个宝》评课稿«人有两个宝»这篇课文,关于一年级的先生来说是一种新的接触,刚刚学完汉语拼音,又要应战新的义务:借助拼音,读文识字、写字。
在朱教员的课堂里,当然有很多好的、值得学习的中央,这里我不逐一罗列。
主要想谈谈在教学的某些环节中,我的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
一、让课堂充溢智慧,让课堂灵动起来。
教学片断:[在课堂的后十分钟内,教员教学了生字〝人〞。
]首先,课件出示了一个〝人〞和〝八〞,让先生比拟异同。
然后,教员在田字格里范写〝人〞字。
重复强调〝撇〞,落笔要重,收笔要轻,〝捺〞落笔要轻,收笔要重。
教员一句〝会写人还要学会用人〞,把教学拉入了下一个环节:组词、说话。
课上除了大人、小人、工人之处,没什么词了,句子也干瘪瘪的。
致使于后来孩子们组词、造句基本不分,教员也显得有些无耐且一筹莫展。
我的观念:1、巧妙应用现场资源拓宽孩子思想。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组词关于刚刚接触汉字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并不容易,这需求教员的智慧引导。
假设是我,课上我会这样引导孩子:师:同窗们,谁能用〝人〞说个词?如教员是〝大人〞,先生自然会联想到自己是〝小人〞(教员语气强调突出〝大人〞),接着问爷爷呢?是大人,可爷爷年岁比教员大多了,也可以称为〝老人〞。
然后,沿着年龄这个话题,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也出来了。
师:〝同窗们,教员是女人〞,(语调突出〝女人〞)孩子们自然能从性别上分出〝男人〞;工厂里做工的人叫——孩子们很快会说出〝工人〞;我们是〝中国人〞,我想很快就会有〝本国人、美国人、法国人〞等词语的出现。
我们的家在滨海,也可以说我们是滨海人,想必有些孩子能说出其它的中央。
我们是一(8)班先生,我们是〝主人〞,听课的教员是——〝主人〞……明天,教室里的人真多呀,什么时分比如今还多?此时,教员再无机地浸透说话练习。
做操时操场上的人更多!超市里的人真多呀,付钱的人排成了一个长长的队。
放学时,校门口人真多呀,我都快挤不出去了。
一年级《人有两个宝》说课稿整理
![一年级《人有两个宝》说课稿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54e1454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4.png)
一年级《人有两个宝》说课稿整理一年级《人有两个宝》说课稿在教学工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预备工作,说课稿是进行说课预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当怎么写?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人有两个宝》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盼望可以关心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说教材《人有两个宝》是依据陶行知的《手脑相长歌》改写出的一首儿歌。
共六行三句话,语言朴实无华,内容通俗易懂,符合儿童口语习惯,便于朗读背诵。
课文后田字格中有8个要求学会的生字。
本课训练的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本课分两教时进行教学。
其次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
运用“我的双手会……”的句式说话。
2、技能目标: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学写两个生字:用、才。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二、说同学一年级同学具有奇怪、爱探究、易感染的心理特点,简单被新奇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
在教学这一课时,同学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但老师应留意随时引导,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
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同学朗读课文时可能会消失一个字或词一读的现象。
三、教法同学刚刚学完拼音,激发他们识字的爱好,培育良好的朗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新课标提倡同学是学习和进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同学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惜同学的奇怪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同学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同学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开展活动,有张有弛,引导同学乐观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教学过程中,老师将作为一名参加者、引导者、组织者,与同学之间进行公平地沟通互动。
1、指导观看法遵照同学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同学的爱好,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人有两个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附反思
![《人有两个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附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3811ac5680203d8ce2f24b7.png)
《人有两个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附反思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陶行知的《手脑相长歌》改写的一首儿歌。
共六行三句话,语言朴实无华,内容通俗易懂,符合儿童口语习惯,便于朗读背诵。
配有两幅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课文后田字格中有8个要求学会的生字。
本课训练的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带有部分生字的实物。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兴趣导入,揭示课题1、(拿出学生的手工作品)这是我们班小朋友的手工作品,漂亮吗?猜猜是谁画(做)的?师小结:他们做得这么好,看来他们不仅有一双灵巧的手,还有一个聪明的脑袋。
有了脑和手,一件件漂亮的作品就出来了。
可见手和脑多重要,是我们的两个宝。
2、揭示课题:rényǒuliǎnɡ ɡe bǎo1 人有两个宝指名看拼音读课题。
师指导:注意“个”本来是第四声(出示“个”),谁来读一读?在这儿变成轻声,要读得轻一点,谁来读一读?你知道人的两个宝是什么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过渡语: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我们的两个宝呢?我们来听一听课文。
(播放动画课文录音)2、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读或问问小组的同学。
学生打开书自由地读课文。
3、学生在小组内汇报朗读。
小组成员互相评议、正音。
4、(出示课文)现在老师要来检查一下你们有没有读准字音。
指名读一读课文,相机出示学生易读错或读不准的字词,及时正音。
5、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你都会读了,相信课文你也会读了。
请你把这些生字词带到课文中去读一读课文。
6、指名读课文,男生和女生比赛读课文。
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指导写字1、刚才课文中的字音大家读得很好,现在老师把几个生字单个抽出来,你还认识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读,正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有两个宝》课后编儿歌教学片段
师:课本里的人才有两个宝,你能从自己身上找到比他更多的宝贝来吗?
生:“能!嗯--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师:“你真厉害!那我们先用眼睛、耳朵和嘴巴这三样宝贝来试编儿歌行不?”
“好”“第一句你先来好吧?”
生:“我有三个宝,眼睛、耳朵和嘴巴。
”
师:“很好!那你想想,在学习中,这三样宝贝能有什么用?”
师:“在学习的时候眼睛能干什么?”
生:“能看书”
师:“你真棒!把它连起来说”
生:“眼睛能看书。
”
师:“那耳朵能干什么?”
生:“听歌谣。
”
师:“可以,只是在上课的时候它能干嘛呢?”
生:“能听课。
”
师:“应该说能听老师讲课。
能听讲。
好的,连起来说一说。
”
生:“耳朵能听讲。
”
师:“太棒了!再想想嘴巴又能做什么呢?”
生:“能说话。
”
师:“上课能随便讲话吗?”
生:“不能。
”
师:“有时候,老师会让你们捧起课本来--”“读书。
”
师:“好极了!嘴巴能读书。
”
师:“听好了,问题又来了。
在学习的时候,这三件宝可以随便少吗?”
“能。
”“哈哈,能吗?如果把眼睛蒙上,还能学习吗?”
“不能。
”“那其他的能少吗?”
生:“也不能。
”
师:“很好!既然不能少,那得全都用上。
如果全都用上了,学习会怎样?”
生:“好。
”
师:“那么,最后一句就是--”
生:“学习全用上,一定能学好。
”
师:“太聪明了!”
师:“好,我们从头开始把这首儿歌读一读,看能不能把它记住。
”
我有三个宝,
眼睛、耳朵和嘴巴。
眼睛能看书,
耳朵能听讲,
嘴巴能读书,
学习全用上,
一定能学好!
读得差不多了,我问“还能接受挑战吗?来四个宝怎样?”
生:“行。
”
师:“我们不要用刚才说过的三宝,用没说过的好不好?”我摇摇双手,又指指双脚,说“这是四个宝吗?”“是”
师:“那就开始吧,第一句还是你先来。
”
生:“人有四个宝,左手右手左脚右脚”
师:“哎,这样说不好听。
换另一种说法。
”
“人有四个宝,左手加右手,再加一双脚。
”怎么样?换成这样说,是不是更好读又好听?
师:“想一想,双手和双脚能干什么?”
生:“双手会做工,双脚会走路。
”
师:“可以。
那这四个宝能少吗?”
“不能,少了不就是变残废了吗?”
师:“是的。
这双手和双脚都不能少,少了多不方便呀。
你想想那些残疾人,断手断脚之后就再也不能接上去了。
行动多不方便呀。
那最后两句怎么编?”
生:“双手和双脚不能少,少了变残废。
”
师:“还能怎么编?”
生:“谁都不能少,少了哪里找?”师:“太棒了!”
人有四个宝,
左手加右手,
再加一双脚。
双手会做工,
双脚会行走。
谁都不能少,
少了哪里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