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脱贫攻坚的做法

合集下载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一、绪论随着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全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地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

然而,仅仅实现了脱贫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关系到贫困人口后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与此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旨在总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主要做法(一)经济产业的发展壮大通过整合资源、培育优势产业,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途径。

各地可以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方式,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二)发展教育医疗事业教育和医疗事业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保障。

各地可以加大对教育、医疗的投入力度,在农村兴办学校、医院,在乡村振兴中提供教育、医疗服务,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

各地可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改善农村交通、水电供应等条件,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的便利程度。

(四)引导贫困人口积极就业创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关键在于帮助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就业和增收致富。

各地可以加大对贫困人口的培训和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开展职业培训,提供创业资金支持,帮助贫困人口融入就业市场。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资源禀赋不足一些贫困地区资源禀赋较差,产业基础薄弱,限制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

同时,一些地区存在资源不均衡、资源浪费等问题,导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难度加大。

(二)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些贫困地区交通不便、水电供应不稳定等问题仍然存在,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效果。

实现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现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现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

近年来,我国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实现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坚决攻克贫困的难题。

一、明确脱贫攻坚的目标和任务(1)脱贫攻坚的目标。

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2)脱贫攻坚的任务。

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是:坚决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扶贫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相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

二、加强脱贫攻坚的制度保障(1)完善扶贫开发法律法规。

加快修订完善扶贫开发相关法律法规,为脱贫攻坚提供法治保障。

(2)建立健全脱贫攻坚责任制。

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强化脱贫工作考核,确保各级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相关部门协同责任、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3)完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

根据脱贫攻坚实际需要,及时调整优化扶贫政策,确保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1)提高扶贫精确度。

完善扶贫对象认定标准,做好扶贫对象动态管理,确保扶贫资源精确投放。

(2)加强扶贫资金监管。

建立健全扶贫资金项目监管制度,确保扶贫资金安全、合规、有效使用。

(3)提高扶贫成效。

实施扶贫开发工程,加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方面力度,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四、强化脱贫攻坚的措施(1)增加扶贫投入。

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扶贫投入,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扶贫资金投入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

(2)创新扶贫方式。

推广资产收益扶贫、科技扶贫等新型扶贫方式,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富宁县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和思路

富宁县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和思路

富宁县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和思路作者:周生敬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21期摘要:如期实现脱贫,推动产业扶贫是必由之路。

实践证明,没有产业发展带动,很难脱贫;缺乏产业支撑的脱贫,也难以持续。

给钱给物只能是救急解渴,兴办产业才能开源活流。

关键词:脱贫;产业发展;思路一、富宁基本县情富宁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云南省东南部,是云南省通往广西、广东等发达地区的重要门户,是云南省的“东大门”和“出海口”。

富宁县是我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滇黔桂石漠化片区”中的重点县份之一,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自然环境恶劣,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是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山区、贫穷地区、战区”为一体的国家重点扶持县。

2016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72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4.93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2.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5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9亿元;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1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730元。

二、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及主要做法(一)抓决策落实促脱贫攻坚富宁县始终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自觉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省州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上来,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中来,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决策部署,不找任何借口,不讲任何条件,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决完成富宁县脱贫摘帽任务,决不落下一户一人。

为进一步压实脱贫攻坚责任,我们自加压力,经慎重分析研判,决定将脱贫压力前移,原计划在2018年实施的扶贫项目全部提前到2017年启动实施,涉及各项脱贫指标均严格按照脱贫出列“69115”标准执行,确保到2018年经巩固后达到脱贫摘帽标准。

(二)抓补齐短板促脱贫攻坚曾经作为对越反击战主战场之一和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富宁县,县内各种基础设施极为滞后,成为影响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的瓶颈问题。

福建省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做法综述

福建省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做法综述

福建省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做法综述作者:郑平来源:《社会与公益》 2020年第8期郑平/福建省节能中心摘要:本文梳理了福建省脱贫攻坚的典型做法,概括总结全省当前脱贫攻坚存在的困难,提出现阶段和短期内扶贫产业发展不均衡、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村民稳定增收压力大、配套金融政策不完善等方面长期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从完善精准识别、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探索农业产业需求侧改革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脱贫攻坚;工作经验;综述党的十九大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截至2019年底,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福建省减贫取得巨大成效:一是“脱贫摘帽”基本完成。

现行标准下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已有17个退出摘帽,尚未摘帽的全部达到退出标准。

二是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总体实现。

贫困人口吃住行等民生工程得到极大改善和保障,异地搬迁等“造福工程”累计搬迁 87.9 万人。

一、福建省脱贫攻坚的主要经验做法和成效(一)坚持先行先试、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扶贫开发有效机制1.率先开展山海协作项目20世纪80年代中期,福建省就提出“念好山海经”的区域发展战略。

推动省内经济较发达地区与重点县结对共建产业园区,在项目招商、技术帮扶、产业链延伸、资金落实和用工帮困等方面实现共建,建立山海产业转移项目的利益共享机制。

2.率先实施异地搬迁的造福工程扶贫搬迁造福工程,即对偏远山村实施整村搬迁集中安置。

20多年来全省整体搬迁6 500多个自然村,累计搬迁122万人,建成各类安置区2 000多个,其中,百户以上504个,极大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3.率先选派省、市、县多级党员干部驻村任职2004年以来,选派1.6万名党员干部到9 150个重点村担任第一书记。

2014年开始实施为期1年的干部驻村蹲点制度。

2015年选派了6 164名干部驻村蹲点,基本实现了对贫困村驻村的全覆盖。

脱贫攻坚经验做法特色亮点工作总结(通用11篇)

脱贫攻坚经验做法特色亮点工作总结(通用11篇)

脱贫攻坚经验做法特色亮点工作总结(通用11篇)1. 通过“精准扶贫”的方法,摸清贫困户的情况和需求,给予他们有针对性的帮助,包括提供技能培训、创业扶持和金融支持等,帮助他们自力更生,成功脱贫。

2. 创新脱贫攻坚机制,构建联防联控体系,建立帮扶干部与贫困户之间的沟通桥梁,确保扶贫工作的顺畅进行,以求最大限度地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

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基地,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扩大农民收入来源。

同时,通过创建“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等措施,提高当地的旅游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全局经济发展。

4. 发挥优秀人才的作用,组织专家和技术团队前来指导农民的生产方式和农业技术,提升现代化农业的水平和效益。

同时,也帮助贫困户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增加他们的收入来源。

5. 实施“一村一品”计划,推动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提高项目的效益,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6.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

实施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资源的利用效益,增加农民的收益。

7. 加强财政扶持,优化政策环境,落实各种扶贫措施,对贫困户进行直接帮扶和补贴,解除他们经济负担,达到脱贫攻坚的目标。

8. 鼓励贫困户参与到当地社会发展中来,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贡献价值,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贫困户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9. 加强对扶贫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完善扶贫工作机制和政策,保障扶贫工作的顺利推进。

10.积极开拓外部资源,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形成多方合力,打造共同富裕的大局,推进当地可持续发展。

11.注重宣传与教育,普及脱贫攻坚的知识和方法,鼓励群众自发踊跃参与扶贫工作,营造全社会参与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

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典型经验做法亮点汇报

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典型经验做法亮点汇报

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典型经验做法亮点汇报在脱贫攻坚中,我县按照总书记关于“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的指示要求,探索建立了“防贫监测预警保障”长效机制,切实巩固脱贫成果。

一、建立监测机制,摸清对象底数。

一是锁定监测对象。

围绕已脱贫人口稳定脱贫、未脱贫人口全部脱贫、坚决阻止源头致贫“三大目标”,针对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该目标X年已实现全部脱贫)、有返贫风险的已脱贫户、有致贫风险的非贫边缘人口,把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X元以下,因病因学刚性支出远大于收入,突发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重点人群纳入监测对象,实现对全县监测对象精准掌握。

二是建立监测台账。

通过县、乡、村三级自下而上逐级、逐户进行研判,全面摸清“四类”重点监测对象底数,建立了监测对象台账。

自X年X月启动以来,全县共识别监测对象X户X人。

通过“三重保障”已消除X户X人的致贫返贫风险,恢复发展能力,实现良性发展。

二是明确监测程序。

对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X元以下、因病因学刚性支出远大于收入等监测对象,采取“群众申请、入户调查、部门比对、村民小组评议、村民代表审议、村级公示、乡镇复核、县级备案”程序进行识别;对因灾、突发大病、突发事故等监测对象,采取简易程序及时纳入予以扶助救助。

同时,以村民小组、易地搬迁点楼房为基本网格单元,明确网格员逐户开展走访摸排,定期了解监测对象家庭生活及就医就学情况。

二、建立预警机制,强化动态管理。

一是动态预警。

按照“统一管理、动态调整”原则,对重点监测对象,落实网格员、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三支队伍”每月进行走访对比,定期了解收入支出、产业就业、就医就学、住房饮水等情况,按照识别程序,常态掌握监测对象变化情况。

并把防贫对象分为“返贫致贫临界户”“返贫致贫边缘户”“返贫致贫监测户”三类人员,实行红、橙、黄三级管理,实现标识清、底数明、措施实,常态化监管。

二是责任包保。

在建档立卡贫困户原有帮扶责任人的基础上,对未脱贫人口实行X名县级干部和X名乡科级干部“X+X”包保帮扶,对非建档立卡贫困户监测对象由驻村工作队和网格员负责,实时监测家庭情况,及时协调解决相关困难,确保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主题教育整改落实典型案例——狠抓落实促整改 凝心聚力促脱贫

主题教育整改落实典型案例——狠抓落实促整改 凝心聚力促脱贫

主题教育整改落实典型案例——狠抓落实促整改凝心聚力促脱贫xxx是xxx的“南大门”,东接xxx,西临xxx,南与xxx搭界,北与xxx毗邻,总面积375平方公里,xxx户、xxx人。

xxx工程沿川而上,xxx线贯穿全境,共有耕地6.8万亩,交通便捷,土地资源丰富,是一个半水半旱的纯农业乡镇。

xxx是全镇的一个深度贫困村。

一、背景动因xxxxxx因暴雨将通村社的唯一主干道,一处板涵冲毁,致使xxx、xxx两村50户590人出行困难,农产品运输受阻,给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针对制约发展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等瓶颈问题,xxx通过夯实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排查各类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隐患,着眼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因地制宜,强化整改,不断强化政治引领作用和服务群众能力,凝聚力量,创新理念,以民富为先、以民生为本,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二、主要做法一是强力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牢固树立“抓项目建设就是抓发展”的理念,集中力量、集聚资源,以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为抓手,持续在项目建设上下功夫,加大基础设施项目申报、建设力度,及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出形象、见实效,确保重大项目无障碍推进。

二是不断增加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扶贫先扶志,xxx高度重视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尤其在自然灾害面前,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力量。

在项目建设上,积极发动群众参与规划编制、项目选择和实施、资金使用管理等过程,以实际行动从心理上安抚群众,从认识上激发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群众自主脱贫的内在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是持续不断加强基层作风建设。

“无规矩不成方圆”,干部是群众的领头羊,不管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干部的作风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成效,镇村两级从干部的脱贫意识抓起,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且群众信得过的干部到贫困村工作,围绕脱贫扶贫目标扎实开展工作。

[省脱贫攻坚经验做法] 脱贫攻坚做法

[省脱贫攻坚经验做法] 脱贫攻坚做法

[省脱贫攻坚经验做法] 脱贫攻坚做法省脱贫攻坚经验做法省脱贫攻坚经验做法201×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

在前两年政策制度和工作方法的探索和积累前提下,×省民政厅着眼三年,立足长远,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民政部关于脱贫攻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从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大局出发,充分发挥民政职能作用的同时,从六个方面工作入手,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抓实落靠,既助力全省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同时牵引带动全省社会救助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一、集中打响“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力求制度上的突破。

201×年-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阶段,脱贫压力大、硬性任务重,兜底保障既要应保尽保、又要科学精准。

为贯彻落实民政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的总体部署,全面履行民政部门在脱贫攻坚中的职责使命,依据《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对民政工作的要求,制定了《×省民政厅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黑民规〔201×〕12号),进一步强化了各级民政部门职责,统筹谋划部署、创新思路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全省民政部系统脱贫攻坚任务全面高效完成。

我厅牵头与省财政厅、省扶贫办制定了《关于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中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实施方案》(黑民规〔201×〕14号),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保障性扶贫措施,坚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扶贫相统筹,造血输血协同,发挥两种方式的综合脱贫效应,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作用。

为保障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进一步完善了低保对象的认定方法,在制度上进行了相应的创新和突破。

如对于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依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经个人申请,可以参照单人户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实现从按户施保到按户施保与按人施保结合,从而把脱贫的底兜得更加全面,更加牢固。

脱贫攻坚经验做法特色亮点工作总结

脱贫攻坚经验做法特色亮点工作总结

脱贫攻坚经验做法特色亮点工作总结一、工作目标和任务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深入开展,作为工作负责人,我在2018年接手了负责本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

我所在的部门主要负责协调各级部门的工作,整合资源,制定并落实脱贫攻坚的任务,确保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

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对口扶贫的玉米产值年均增长15%,实现玉米种植业贫困户全部脱贫。

具体任务是有效整合国内外扶贫资源与我们的地区扶贫实际,创新贫困家庭种药用菌、生态游等增收产业,建成交流平台,招商引资,实现六年内的贫困户人均收入翻番。

二、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我们采用一系列措施,包括在贫困地区设立公益岗位、寻找增收产业、推广电商活动等,为贫困家庭提供就业机会。

我们还组织工作团队到基层实施“走村入户”行动,深入了解贫困户家庭和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提高技术和管理知识。

我们还加强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将贫困户和当地企业联系起来,以促进产业协作和合作、整合资源和优势,实现产业链的互联互通,为农民创造更加长远和全面的利益。

在加强对贫困户的技能培训和资源转移方面,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和方式,如美食展、文化交流、旅游活动和科技展览等,以吸引更多人融入到脱贫攻坚中来。

三、工作难点及问题工作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难点和问题。

首先是扶贫队伍缺乏权威性和专业性,由于部门合作不足,工作资源和中心矛盾往往导致工作出现重叠和浪费。

此外,产业扶贫所在地缺乏专业技术支持和市场销售投入,诸如效益公司缺乏规模,技术水平较低,未能做到精细化、前沿化和创新化。

同时,我们刚开始接手工作时,群众脱贫观念落后,生活和生产方式存在极大问题。

四、工作质量和压力我们的工作质量和压力无论是政府方面、还是市民群众方面,都是非常大的。

除了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外,我们还需要面对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压力。

在此过程中,我们坚持脚踏实地、不断前进,不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想要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

已脱贫户帮扶巩固措施最新

已脱贫户帮扶巩固措施最新

为巩固我村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扶贫脱贫长效机制,确保贫困人口脱贫不返贫、逐步能致富,全面建设小康路上不落一人,决定在我村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巩固提升行动。

方案如下:、指导思想根据中央、自治区,地区,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创新工作机制,明确工作重点,夯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扎实做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工作,让困难群众彻底摆脱贫困,加快全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二,目的2014-2017年按规定程序已脱贫退出的脱贫户。

持续扶持的方法途径是落实政策,精准扶贫,防止返贫,巩固提升。

三、主要措施1,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三结合活动,每天晚上的小组宣传活动时,宣讲党的扶贫政策,党的惠民政策等内容。

2,发展生产业。

村为主体运作好扶贫项目,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突出优势畜牧养殖项目和庭院经济项目,全面增强“造血”功能,集中打造扶贫项目,效益与户联结。

3,发展庭院经济。

我村家庭院子比较大,分开三区,通过院子里的空白地种菜,种树,曾收贫困户的收入。

落实庭院经济提升项目,发展特色养殖。

4,加大劳务输出力度。

建立和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富有劳动力需求,联系广州新城的企业,本地的合作社提供条件好的工作岗位。

稳定就业人员允许不参加夜校。

5,政策保障。

落实好“三个保障”办法,突出基本生活救助和“救急难”两个重点,针对“生活类困难、急难性困难、支出性困难”家庭,研究提高救助标准、简化审批程序,确保救助高效及时。

对需低保政策兜底的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对需要教育救助的家庭,综合运用助学贷款、减免学费、教育补助、教育救助、结对帮扶等政策措施;对需要医疗救助的家庭,落实各类医疗保险支付政策,全力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对因残致贫户,落实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优先实施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项目;对因灾致贫户组织开展生活救助、生产救助和住房救助。

6,加强帮扶干部责任。

发挥好帮扶单位、“第一书记”、帮扶干部作用,促进帮扶供需有效对接,定期与结对户沟通联系,了解结对户的现实困难与想法,帮助结对户想办法、出点子,鼓励贫困户用好扶贫小额贷款,发展增收产业。

脱贫攻坚工作亮点与经验做法

脱贫攻坚工作亮点与经验做法

脱贫攻坚工作亮点与经验做法脱贫攻坚工作是我国近年来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经过数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的扶贫事业,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已经有近一亿人摆脱了贫困。

在这一巨大背景下,有许多亮点和经验做法可以总结分享。

一、科学精准扶贫中国自2013年启动脱贫攻坚以来,不断完善贫困户标准和识别体系,采用科技手段和大数据方法实现了全民信息共享,实现了大数据化、精准化、科学化的扶贫管理。

针对不同地区的贫困状况和贫困户个体情况,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确保了资金和政策的科学投入和有效执行。

二、政策措施具体化针对不同的贫困人群,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如“光伏扶贫”、“千企帮千村”、“贫困家庭子女免费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证费用”等。

政策措施的具体化为贫困户提供了明确的帮扶路径,缩小了帮扶中的误差范围。

三、创新模式,全方位帮扶在帮扶中,创新模式也成为脱贫攻坚的亮点。

除了标准的资金帮扶、产业帮扶外,还出现了新的扶贫模式,如“互联网+扶贫”、“精准帮扶”、“社会化扶贫”等。

通过创新模式,实现了全方位、多样化的贫困群体扶贫,最大程度地发挥了社会各方资源,动员了全社会的力量。

四、产业扶贫,靠自身发展脱贫扶贫不是乞讨,而是通过培育产业,使贫困人口自力更生、返贫率降低。

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加大对农民赋权加强培训,支持贫困户发展自己的产业,如种植特色水果、发展乡村旅游、养殖水产等。

通过产业扶贫,解决了贫困人口的“吃穿住”,也为贫困户提供了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和支持。

五、务实推进精准扶贫在脱贫过程中,不断总结归纳经验失败,总结成功的做法,将其纳入在今后的工作之中。

同时,加强对扶贫工作的责任追究和考核,确保每项工作落实到位,责任到人。

综上所述,脱贫攻坚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这只是一个起点。

今后,需要继续优化政策、加强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组织人事和财务管理、强化监察检查等方面,为中国的脱贫攻坚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村级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村级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村级脱贫攻坚典型案例村级脱贫攻坚典型案例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展开,各地政府和村委会纷纷积极探索,寻找能够有效推动扶贫工作的案例,以此指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参与和支持脱贫攻坚。

其中,村级脱贫攻坚典型案例因其具有实际性、可操作性与指导性而在各地广泛被提及和推广。

本文就从村级脱贫攻坚典型案例的实际操作过程、成效和经验等角度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案例描述湖南省某村民委员会为发挥农村村委会服务职能,推动脱贫攻坚,采取自筹资金和物资等方式,创造性地开展脱贫攻坚活动。

他们的主要做法是:组织贫困户种植无公害蔬菜,获得扶贫款、省级奖金和市级财团捐助的配套资金以及杂工收入等多种收益,并且通过在广州内外销售,得到了市场认可和口碑好评。

此外,该村还组织致富带头人开展技术培训,培育产业,发展电子商务,搭建了完善的信息平台,有效地扩大贫困户的经济收入来源。

二、案例分析1、一些村级脱贫攻坚典型案例是由普通村委主导,而非政府。

从该案例中可以看出,该村的创新做法是由村委会主导,利用自筹资金和物资的方式进行实践的。

这是因为,普通村委了解当地实际情况,掌握当地资源和人才优势,因此具有更丰富的脱贫经验和更高的奉献精神。

当政府为其提供支持和保障后,这些村级脱贫攻坚成果就能够更好地展现出来。

2、采用市场导向的方式是村级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

通过组织贫困户种植无公害蔬菜,并将其销售至广州,该村的贫困户获得了收益,增加了经济收入。

这种方式主要是基于市场导向的策略,即找到符合市场需求的产业,并融入当地的产业链条中去。

3、技术培训和信息化等方面的工作对于村级脱贫攻坚的成功至关重要。

该村通过培育致富带头人,举办技术培训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学习相关技术和知识,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提高他们的产业化技能。

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了一个完善的信息平台,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便利条件。

这些工作对于村级脱贫攻坚的成功非常关键。

4、充分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可以有效推动村级脱贫攻坚工作的进展。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典型做法、存在的问题及期盼建议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典型做法、存在的问题及期盼建议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典型做法、存在的问题及期盼建议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的脱贫攻坚战争已经打响了胜利的号角,但是在全面脱贫以后如何实现稳定的发展,是现阶段相关地区的主要研究内容。

为了更好的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对脱贫成果进行全面分析,并且明确已经实现脱贫地区的发展现状,通过加大对脱贫成果的重视程度,防止部分地区出现返贫现象。

基于此,本文则通过分析脱贫攻坚成果的典型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探究其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脱贫攻坚问题成果引言:通过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典型做法进行全面分析,并且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及时的发现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影响部分地区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而能够通过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使脱贫户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要不断完善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且要明确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经济差距问题,通过激发脱贫户整体的内生动力,防止出现再次贫困的现象,要保证乡村振兴能够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行有机结合,进而保证我国脱贫地区能够不断实现壮大和发展,使群众的生活得到全面的改善。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典型做法分析1.确保政策的稳定落实程度当前为了使我国各地区均能够实现脱贫攻坚,必须要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

在政策使用的过程中,应该对其稳定落实程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发展现状对相关政策进行合理的调整及优化,这样既可以保证政策能够跟上经济发展的需求,又能够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所以在帮扶政策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对其使用效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要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保障[1]。

对于在脱贫攻坚过渡期内的帮扶政策,要进行相应的分类和调整,既要保证相关帮扶政策的应用价值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又要充分安抚好在居民脱贫攻坚以后的后期扶持工作。

要利用相关政策使群众生活水平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并且保证所有群众均能够具有一定的就业能力,通过创造相应的发展产业,实现地区的整体致富,同时政府要作为主导单位有效的整合各项扶贫项目,通过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力度,确保扶贫项目的资产利益能够更加公开透明,进而促进其长远稳定的发展。

最新脱贫攻坚经验做法特色亮点工作总结三篇

最新脱贫攻坚经验做法特色亮点工作总结三篇

县脱贫办: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全县脱贫攻坚重点工作,结合教育扶贫专项方案,坚持以“提升思想、宣传政策、精准施策”为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计划,创新培训方法,注重培训质量,教育扶贫培训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助推专项扶贫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基本情况2018年,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任务,以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促进社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为目标,精心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干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章和扶贫系统业务知识教育培训。

突出扶贫系统干部队伍、乡镇党政干部、致富带头人、驻村帮扶干部、村两委干部等培训,半年共参加完成各类培训9期,3044人次;其中:扶贫系统干部队伍培训1期1722人次;参加致富带头人培训16人次;党员教育培训6期1306人次。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一)坚持思想领路,树立创新型的干部教育培训理念。

按照在难点问题上求突破、在重点问题上创特色、在热点问题上出成果的目标要求,严格遵循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采取专题培训和以会代训等方式举办各类培训班;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参与上级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学习;有针对性的组织安排“三支队伍”学习扶贫帮扶政策及措施。

把干部培训的实效直接转化成了推动发展的能力。

(二)注重培训实效,创新多手段的干部教育培训方式。

鉴于全县脱贫攻坚的工作实际,对“三支队伍”帮扶政策的业务知识培训,我们按照分批巡回培训的方式开展,学习研究相关理论及业务知识。

此外,培训会后,针对各扶贫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差异,我们采用微信、电话、文件传达等多种载体进行个别指导,不断增强了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夯实工作基础,建立长效性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

全县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把建立健全制度,强化考核作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基础。

三、存在问题我县脱贫攻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委组织部的悉心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相比较,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部分干部理论学习不深入,思想不够解放。

脱贫攻坚经验做法特色亮点工作总结集合11篇

脱贫攻坚经验做法特色亮点工作总结集合11篇

脱贫攻坚经验做法特色亮点工作总结集合11篇经验做法特色亮点一: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产业扶贫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可以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提供。

例如,在某地区,通过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实现脱贫目标。

该地区从政府获得资金支持,同时引入专业的技术人员,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帮助贫困户掌握科学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提高产出和质量。

此举不仅改善了贫困户的生活水平,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经验做法特色亮点二:教育扶贫教育扶贫是一项长远的工作,通过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机会,可以帮助贫困家庭的子女打破贫困的循环,实现自身的发展。

在某地区,通过建立寄宿制学校和提供免费的教育资源,帮助贫困家庭的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

此外,该地区还组织志愿者和教育专家定期到贫困家庭进行教育培训,提供指导和帮助。

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贫困家庭子女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验做法特色亮点三:就业扶贫就业扶贫是促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

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可以帮助贫困家庭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水平。

在某地区,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建设工业园区,并为贫困家庭提供就业机会。

同时,政府还组织技能培训和职业指导,提高贫困家庭就业技能和竞争力。

通过这些努力,大量贫困家庭实现了就业,摆脱了贫困状态。

经验做法特色亮点四:社会保障扶贫社会保障扶贫是保障贫困家庭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手段。

在某地区,政府通过建立社会保障网,为贫困家庭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住房救助、养老保险等社会福利。

此外,政府还加强对贫困家庭的帮扶和监督,确保扶贫资金和政策的落实。

社会保障扶贫使贫困家庭不仅能够解决眼前的困难,还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经验做法特色亮点五:健康扶贫健康扶贫是保障贫困家庭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在某地区,政府通过免费的健康体检和医疗服务,为贫困家庭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

此外,政府还组织健康知识宣传和培训,提高贫困家庭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

扶贫先扶智 扶智先通语——青海推普脱贫攻坚成功之路实践案例

扶贫先扶智 扶智先通语——青海推普脱贫攻坚成功之路实践案例

2020年第9-10期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青海推普脱贫攻坚成功之路实践案例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一个集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边远地区为一体的欠发达省份。

多民族、多元文化形成的复杂语言生活状况不仅成为各民族之间交流沟通的一大障碍,也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边缘性和脆弱性的重要因素,更是造成青海贫困人口众多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

现实表明:青海广大的农牧区,越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不足,经济社会发展就会更加落后,扶贫攻坚任务更重、难度更大。

反之亦然。

因此,加大推普脱贫攻坚的力度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新时代新要求,国家吹响了推普脱贫攻坚的号角。

青海立足省情、理清思路、创新举措、强力推进,认真落实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语委印发的《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近三年来,落实资金近3000余万元,在全省39个贫困县(市、区)开展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覆盖建档立卡青壮年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3.8万余人,学前儿童3.6万余人,教师8000余人,基层干部2000余人。

基本消除了干部群众交流交往的障碍,增强了摆脱贫困、阔步奔小康的驱动力。

青海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重要指示,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认真谋划推普脱贫攻坚行动,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吃透家底,夯实基础。

在全省范围内反复核实推普脱贫基础数据,详细排查全省基层干部和各县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青壮年重点人群普通话情况及普通话水平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等级的教师人数,掌握与推普脱贫攻坚重点任务密切相关的动态基础数据,为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特别是重点详细排查了全省3—6岁学前教育阶段不会使用普通话的在校儿童的分布、人数,为阻断因语言不通造成的贫困代际传递奠定基础。

其次,统筹谋划,精准定位。

结合实际,制定出台《青海省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提出开展全省推普脱贫攻坚行动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创新做法和先进经验的汇报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创新做法和先进经验的汇报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创新做法和先进经验的汇报XX年以来,XX镇扶贫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六个精准”为总体要求,通过实施“十大工程”,力争通过三年脱贫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XX年。

我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统筹谋划、创新举措、精准发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以党建为抓手,构建全局联动XX年年初,示范园区工委管委和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迅速启动建立抓党建促脱贫党员联帮户机制。

领导班子深入各村、街和社区开展专题调研和工作部署,要求坚持分类帮扶、因户施策,按照“自愿、就近、近亲”的原则, 指导党员代表、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和村民代表等与贫困户、包保干部对接,开展“三联三帮”活动。

镇扶贫办制定了《XX镇建立抓党建促脱贫党员联帮户机制的实施方案》,“三联三帮”活动安排表和进度统计表,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活动,并取得良好成效。

截至目前,全镇参与“三联三帮”活动的党员和爱心人士共有1111名,结对帮扶了全镇1081户贫困户数,占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的70%。

涌现出一系列感人的帮扶事迹和一批先进的联帮人士,帮扶举措有力,帮扶成效明显。

比如“党员父子齐上阵,金鸡进入贫困户”的龚存树和龚锐父子,一共免费捐赠我镇贫困户鸡苗26000只,促进贫困户的产业增收。

比如“邻里帮扶见真情,平凡帮扶感人心”的老党员贫困户任礼宝和王恒付,出物出力承包了本村两户缺劳力贫困户从旋耕、种子、化肥农药、收割等全部农耕事宜。

比如“好医生帮检查,老人健康有保障”的党员医生刘行好医生,定期到贫困户家里给贫困老人老人检查身体,虽然只是量一量血压测一测血糖,但是老人们心里得到了安慰,精神上得到了保障。

二、以宣传为先导,营造攻坚氛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扶贫方针政策,使广大群众了解扶贫、认识扶贫、参与扶贫,XX镇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

党委政府决定每半月出版一期扶贫简报,发放到园区领导班子、各局室和XX镇党政班子、各镇直和驻镇单位、各村和社区、各党支部和党员,为脱贫攻坚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精神动力,营造了全社会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浓厚宣传氛围。

脱贫攻坚经验做法

脱贫攻坚经验做法

脱贫攻坚经验做法脱贫攻坚经验做法做好整合文章助推脱贫攻坚近年来,**县以“1119”扶贫整村推进为平台,以重点贫困村为主战场,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要对象,不断创新扶贫资金整合机制,五年来,共为贫困村、户整合项目资金9.5亿元,摘掉了4.6万人的“穷帽子”。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着力打造整合平台一是超前谋划定规划。

每年提前将下一年度整村推进贫困村名单印发至各地各县直相关单位,便于编制规划、申报项目。

各贫困村因村制宜、因户施法,拟出具体的脱贫规划;各乡镇对村脱贫规划进行评审,形成项目库,作为资金整合使用的依据。

二是顶层设计定盘子。

每年初,县委、县政府召开专题办公会,研究当年整村推进及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制发“1119”帮扶文件,明确“1119”帮扶职责及帮扶项目,审定项目资金整合方案。

三是现场办公定资金。

每年一季度,联村县领导带领相关单位到贫困村现场办公,进一步细化项目整合方案,并通过《会议纪要》形式将议定的整合金额、规定的完成时限等内容予以固化。

二、全力拓宽整合范围一是财政扶贫资金“当引子”。

五年来,共整合中央、省、市、县专项扶贫、老区建设、以工代赈等资金近2.3亿元,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乘数效应。

二是行业扶贫资金“唱主角”。

变部门多头分散投入为政府捆绑集中投入,共整合包括国土、交通、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各类涉农项目资金4.5亿元,用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发展、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等。

三是扶贫到户资金“中靶心”。

整合扶贫、农业、林业、住建、民政、残联等部门到户资金2.35亿元,完成农村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生态移民9120户,新建扶贫搬迁安置小区35个;实施精准扶贫因户施策2200户,清洁能源入户8500户。

四是社会扶贫资金“补缺口”。

共募集县直单位、规模企业及社会各界捐赠的资金以及党员干部个人结对帮扶资金等社会扶贫资金3500万元,有力弥补了贫困村、户精准扶贫项目建设资金“缺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迹材料:
**市保险行业协会
关于助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的事迹材料
脱贫攻坚在全市全面开展以来,**市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市保协)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以**保监局印发的《关于印发<**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豫保监办〔2016〕51号)为工作纲领,充分发挥保险行业协会职能作用,在推进全市保险精准扶贫工作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推动全市做到了“脱贫攻坚,保险先行”,完成了地方政府和监管局赋予脱贫任务。

目前,我市已实现保险扶贫全覆盖,为全市困难群众提供了医疗保障,从根源上解决了全市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

一、保险协会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做法
一是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和推进工作。

2016年下半年以来,**市保险行业协会先后召开脱贫攻坚动员会、精准扶贫总经理会、精准扶贫座谈会、精准扶贫调研会、脱贫攻坚政策学习会等11次会议。

全力推动保险公司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研讨适合在我市开展的扶贫险种,协调保险公司向上级公司争取政策。

二是调研收集保险精准扶贫信息,为市金融办、南阳保监分局、**保监分局制定金融保险精准扶贫政策
提供市场依据,协调金融主管部门、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公司对接,实现扶贫政策快速推进。

三是协调市相关主管部门、各县政府和县主管部门,推进保险精准扶贫落地。

四是及时总结向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汇报保险精准扶贫落实情况和出
现的问题。

二、主要推动实施的工作
(一)推动中国人寿、人保财险在7县开展大病医疗补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

积极推动中国人寿和人保财险制定全市精准扶贫方案,及时与县区地方协调,促进中国人寿、人保财险在泌阳县、平舆县、确山县、正阳县、汝南县、西平县开展保险精准扶贫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基金达1656.14万元,为6县16.2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最高报销30万元的医疗保障。

中国人寿、人保财险在确山县、汝南县、平舆县开展的保险精准扶贫意外伤害保险,保费收入208.77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风险保障2亿元。

(二)积极协调,调解困难群众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在全市落地。

人保健康中标全省困难群众大病医疗补充保险项目以来,市保协积极与市扶贫办、市民政局、市人武部等部门协调,采集全市各系统困难群众名单,协调市医保处、各县区政府实现困难群众大病医疗补充保险直补。

目前,该项目已经全面覆盖全市困难群众。

截至11月底,全市困难群众787740人,参保800678人,补偿52605人次,补助医疗费
9779.84万元。

(三)发动行业力量,为困难群众办实事。

2016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期间,市保协号召全市保险业为西平县宋集乡于桥村四组一特困户朱桂花家(77岁的朱桂花劳动能力已经很弱,还要照顾两个没有劳动能力儿子,一家三口住在两间极危房中,已无任何维修价值)捐款盖了三间平房,并购置全部家具、床上用品和大量生活物资。

2017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期间,市保协组织全行业为泌阳县马谷田镇南岗村小学和确山县任店镇敬老院进行捐赠,合计捐赠47560元。

并分别为特困生和敬老院捐赠了保险单。

(四)协助市金融办制定金融扶贫政策。

2016年9月,市保协邀请南阳保监分局领导和市金融办座谈保险精准扶贫政策的制定。

协助市金融办制定《2017年深入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学习推广卢氏县金融扶贫试验区的经验加快推动农村贫困户“两免一贴”小额信贷政策落地实施有关建议的汇报》,派遣工作人员赴卢氏县深入学习金融扶贫先进经验。

积极推动省委组织部、省委省直工委、省金融办、人保财险省分公司印发《关于实施“政融保”项目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豫直发﹝2017﹞18号)在我市落地。

目前,人保财险已在全市全面开展“政融保”项目。

(五)农业保险承包范围持续扩大。

2017年,农业保
险在我市的承保范围进一步扩大,承保范围已经涵盖全市所有县区,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平安财险、永安财险、中华联合财险、国寿财险、国元农险、中原农险等8家财险公司开展有农业保险业务。

截至11月,农业保险保费收入4.70亿元,承保数量112.36万户,承保金额145.25亿元。

农业保险在产险业务中的占比达到325.73%,成为我市产险第二大业务。

农险业务扩大,对保障农民,特别是保障贫困农民收入起到的作用显著增强。

2017年我市农业受灾,各各公司累计赔付1.61亿元,最高赔付一户金额达63.24万元。

理赔工作得到各县区政府的肯定,确保了投保农户的合法权益。

充分体现出农业保险在大灾之年的保障功能。

确保了不因保险理赔出现群体性事件,为34万余户农民挽回了基本损失。

(六)小额人身保险县城覆盖面已达100%。

小额保险是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保险保障的险种,其投保和理赔手段比较简便,属于微利经营的保险扶贫产品。

目前该产品已经在全市县城全面落地。

二、保险协会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做法
一是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和推进工作。

2016年下半年以来,**市保险行业协会先后召开脱贫攻坚动员会、精准扶贫总经理会、精准扶贫座谈会、精准扶贫调研会、脱贫攻坚政策学习会等11次会议。

全力推动保险公司参与脱贫攻坚工
作,研讨适合在我市开展的扶贫险种,协调保险公司向上级公司争取政策。

二是调研收集保险精准扶贫信息,为市金融办、南阳保监分局、**保监分局制定金融保险精准扶贫政策提供市场依据,协调金融主管部门、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公司对接,实现扶贫政策快速推进。

三是协调市相关主管部门、各县政府和县主管部门,推进保险精准扶贫落地。

四是及时总结向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汇报保险精准扶贫落实情况和出
现的问题。

三、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一是加大保险精准扶贫的宣传力度。

因前期保险行业对保险精准扶贫的宣传不够和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不足,出现了职能部门了解保险对脱贫攻坚的重要性,但不知道如何利用保险工具转嫁贫困户风险,造成了保险公司愿意参与精准扶贫工作,职能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双方项目无法对接的局面。

下一步市保协将加大保险精准扶贫的宣传力度,督促各保险公司积极宣传保险精准扶贫政策,同时向建议政府出台相关保障政策,为保险精准扶贫提供良好的政策大环境,消除部分地方政府对保险精准扶贫的疑虑。

二是推动保险公司要把扶贫产品和商业产品明确的区别对待。

保险公司在实施精准扶贫中要清晰的把扶贫产品和商业产品分开,不能混为一体。

建议保险公司积极开办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种养两业精准扶贫保险产品,如蔬菜、药材、水果、香菇等。

三是协调建立“政府+银行+保险公司+农户”得“四位一体”模式,解决困难群众贷款难、质押难的问题,解决银行因无担保产生的风险问题。

促进扶贫开发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四是向市扶贫办建议牵头统一为全市困难群众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资金由市扶贫办统一解决,解决困难群众因身故、身残返贫、致贫。

**市保险行业协会
2018年1月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