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 第2节 特异性免疫
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第2节特异性免疫第1课时体液免疫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判断正误 (1)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 × ) (2)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 ( √) (3)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 ) (4)辅助性T细胞可接受抗原呈递细胞传递的抗原。( √ ) (5)在特异性免疫中,只有B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 ) (6)所有的抗原呈递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 ) (7)免疫细胞靠细胞表面的受体来辨别病原体。( √ )
(3)根据上述研究提出体液免疫过程的假说并绘制流程图。 提示:如图所示
抗原呈递 细胞吞噬、 加工和呈 递抗原
→
辅助性T 细胞识别 被呈递的 抗原
→
辅助性T 细胞协助 受病原体 刺激的B 细胞
→
B细胞转化 为浆细胞
→
浆细胞产 生抗体
2.阅读课本P72的相关内容,请完成体液免疫的具体过程。
任务二、二次免疫及其特点内产生的抗体水 平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反应强度不同 二次免疫反应与初次免疫反应相比,具有反应更快、更强烈、抗体 产生的数量更多的特点。有些抗原诱发产生的记忆细胞能对这种抗原记 忆终生(如天花、麻疹、伤寒等患者痊愈后可终生对相应抗原具有抵抗 力)。
特别提醒: (1)二次免疫发生的过程中,初次免疫反应依然发生。 (2)二次免疫发生过程中,浆细胞的来源有两个:一是由B细胞增殖 分化而来,二是由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2)20世纪70年代乌纳努埃等证明巨噬细胞在抗体形成中具有重要作 用。1983年,哈斯基乌斯等证实T细胞表面存在识别抗原呈递细胞呈递 的抗原—MHC的受体分子。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分析:体液免疫过程还 与什么细胞有关?这些细胞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特异性免疫(第2课时)课件-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探究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
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
直接接触
信号①
体 液 免 疫
病 原 体
摄 取
抗原 呈递 细胞
呈递
辅助 性T 细胞
信号② 结合
B 细 胞
分裂 分化
记忆B细胞
分裂 分化
浆细胞 分泌
抗体
分泌
促
抗原
辅助
细胞因子 进
呈递
性T细
结合
病原体
细 胞 免 疫
细胞
病 原 体
感 染
胞
细胞因子
靶
促进
细 识 细胞毒 分裂
4.2特异性免疫(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细胞免疫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复习】体液免疫基本过程
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 二次免疫
直接接触
信号①
病 原摄 体取
抗原 呈递 细胞
呈递
辅助 性T 细胞
信号② 结合
B 细 胞
分裂 分化
分泌
促
细胞因子 进
记忆B细胞
分裂 分化
浆细胞 分泌
抗体 结合
病原体
【材料分析】解密“人耳鼠” 异体器官移植出现免疫排斥反应是通过细胞免疫完成的。科学家 用无胸腺的裸小鼠做实验成功培育出“人耳鼠” 。“人耳”形成 的过程是:先用一种高分子材料——聚羟基乙酸做成“人耳”的 模型支架,然后让人体的软骨组织细胞在这个支架上繁殖生长。 一周以后,在裸小鼠的背上割开一个口子,将培育过的这个“人 耳”模子植入缝合,软骨组织的细胞不断增殖,聚羟基乙酸做成 的支架慢慢地被机体降解吸收,使“人耳”和裸鼠融为一体。需 要指出的是:这个“人耳”的软骨组织来自人体,但“人耳”外 的皮肤则来自裸小鼠。
第4章免疫调节第2节特异性免疫-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教学课件

[跟踪训练]
1.下列关于浆细胞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浆细胞主要来源于直接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
B.B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为浆细胞
C.部分浆细胞产生于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作用之后
D.当记忆细胞再次接触抗原时,全部分化成浆细胞
解析:体液免疫过程中,浆细胞主要来源于B细胞的活化,而B细胞的活化需要
初次免疫时,从抗原侵入至B细胞接受刺激所花时间较长;二次免 疫时,记忆B细胞直接接受刺激并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 因此,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反应快
反应强度不同
二次免疫反应与初次免疫反应相比,具有反应更快、更强烈、抗 体产生的数量更多的特点,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引起机体患病之 前将其消灭,从而使患病程度大大降低
开卷预习一刻钟
(一)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1.分子标签:细胞膜表面作为身份标志的一组__蛋__白__质__,不同生物组织细 胞表面的分子标签一般不相同。 2.免疫细胞的识别基础:细胞表面的_受__体___。 3.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组成:主要是众多的___淋__巴__细__胞___。
(二)体液免疫 1.概念:__B_细__胞___激活后可以产生抗体,由于抗体存在于体液中,所以这 种主要靠抗体“作战”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2.B细胞活化需要的信号刺激
2.(教材第P75页“练习与应用”第3题题图发掘)观察题图分析机体再次接触 抗原后,主要刺激相关细胞发生哪些反应?
提示:①刺激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②刺激记 忆T细胞立即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③刺激记忆T 细胞(源于辅助性T细胞)快速大量产生分泌细胞因子。
2.体液免疫的基本过程 特点:主要靠体液中的抗体“作战”。
特异性免疫 课件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

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浆细胞
2. 上述细胞中,哪些能识别抗原?哪些不能识别抗原?
能识别抗原: 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 不能识别抗原:浆细胞
3. 激活B细胞的两个信号是什么?
①一些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 ②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产生
第四章 免疫调节
第2节 特异性免疫(一)
新冠病毒是非 常厉害的抗原, 入侵机体后突 破第一、第二 道防线,进入 第三道防线的 防御范围,引 发了体液免疫 和细胞免疫
一、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1.在人体所有细胞膜的表面都有一组蛋白质作为分子标签,能被 自身的免疫细胞所识别。
2.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也带有各自的分子标签。当它们侵入 人体后,能被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出来。
(唯有浆细胞无法增殖、分化)
7. 浆细胞还能具有分裂、分化能力吗?
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分化
8. 浆细胞中哪些细胞器比较发达?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9.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记忆B细胞怎样发挥作用?
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产 生大量浆细胞,从而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① ②
③ ④
二、细胞免疫的过程结构图
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并释放抗原
病原体
入侵 组织细胞
靶细胞
刺激 细胞毒性 增殖 T细胞 分化
被吞噬 抗原
呈递 辅助性
呈递细胞
T细胞
细胞因子
细胞毒性 T细胞
记忆 T细胞
同种靶细胞
三、细胞免疫的过程要点问答
1. 在细胞免疫过程中,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有哪些 ?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第2节 特异性免疫

第2节特异性免疫课标要求核心素养1.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说明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是如何协调配合调节机体的稳态。
3.认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互关系。
1.生命观念:通过了解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建立机体的调节稳态观。
2.科学思维:(1)概括并总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2)构建模型进一步理解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一、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1.身份标签(1)本质:一般为蛋白质。
(2)特点:具有特异性,机体细胞、细菌、病毒等都带有各自的身份标签。
2.识别方式免疫细胞是靠细胞表面的受体来辨认病原体的。
二、体液免疫1.概念:B细胞激活后可以产生抗体,由于抗体存在于体液中,所以这种主要靠抗体“作战”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2.基本过程(1)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
(2)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
(3)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
(4)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
(5)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
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
(6)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
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三、细胞免疫1.概念: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就要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2.基本过程(1)被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
(2)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
(3)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4.2 特异性免疫-高二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
病毒
一些致病细菌 (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
1980年莱因茨和斯基洛斯曼在研究细胞免疫时,根据分化标志和功 能将T细胞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两个亚群。
此外,研究发现被抗原呈递细胞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 子可以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进而分化为具有效应功能的细胞毒性T 细胞,发挥免疫作用。
当堂检测
2. 下图是人体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相关过程 ,甲~己表示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为B淋巴细胞,①过程的进行需要抗原刺激和辅助性T细胞分泌 的细胞因子的作用 B.丙细胞内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丁为辅助性T细胞,可分泌白细胞介素等淋巴因子 D.靶细胞被清除,己细胞仍存留于体内,形成免疫记忆
二.特异性免疫
1.体液免疫
任务1:阅读教材第72页至第73页回答如下问题:
① 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有哪些?以及这些细胞有什么作用? ② B细胞活化需要什么条件? ③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没有识别能力的细胞是? ④ 抗体与病原体发生特异性结合,抗体能彻底清除病原体吗?
二.特异性免疫
1.体液免疫
识别
受体
身份标签
免疫 细胞
病毒或 细菌
识别
每种淋巴细胞都能识别各种不同类型的抗原吗?
人体内B细胞的种数在109以上,至 少可以产生109种独特的抗体,可以识 别自然界存在的种类繁多的病原体。 克隆选择学说: • 一个淋巴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异性抗原。 • 与抗原对应的淋巴细胞选择性增殖。
通常情况下,一个B细胞只针对一种 特异的病原体,活化、增殖后只产生 一种特异性的抗体。
体液调节
免疫调节
主要参与细胞 信息分子 作用途径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4章 免疫调节 第2节 特异性免疫 (2)

免疫细胞的来源与功能
细胞名称 吞噬细胞 B细胞 细胞毒性 T细胞 辅助性 T细胞 浆细胞 记忆细胞
来源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B细胞或记忆B细胞 B细胞、T细胞或记忆细胞
主要功能 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消化 识别抗原,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识别抗原,增殖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 忆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发挥免疫效应 识别抗原,分泌细胞因子
1.病毒营什么生活?当病毒已经突破前两道防线侵入机体时,机体要启动哪一种免 疫来消灭病毒? 答案 病毒营寄生生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写出当病毒侵入机体时,机体免疫的大体过程。 答案 当病毒侵入机体时,机体会先启动体液免疫消灭细胞外液中的病毒,一旦病 毒进入细胞,机体会启动细胞免疫裂解靶细胞,病毒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可被抗 体结合或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 ,错误的画“ ✕” 。 1.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 ) 抗体不可以进入细胞消灭胞内病原体。 2.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 √ ) 3.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 ✕ ) 机体通过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4.辅助性T细胞可接受抗原呈递细胞传递的抗原。 ( √ ) 5.在特异性免疫中,只有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 ✕ ) 在特异性免疫中,细胞毒性T细胞、B细胞和记忆细胞都能产生记忆细胞。 6.所有的抗原呈递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 ✕ ) 有的抗原呈递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B细 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 7.T细胞不仅在细胞免疫中起作用,在体液免疫中也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 √ ) 8.免疫细胞靠细胞表面的受体来辨别病原体。 ( √ )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4章免疫调节第2节第1课时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体液免疫练习含答案

第2节特异性免疫第1课时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体液免疫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1.下列关于免疫系统对病原体进行识别的说法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吞噬大量病原体的过程不涉及识别B.人体细胞膜表面有分子标签供免疫细胞识别C.病原体和人体细胞的分子标签具有差异性D.人体细胞的分子标签在化学成分上属于蛋白质题组二体液免疫的过程2.(2024北京一六六中期中)根据B细胞和浆细胞电镜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为B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分化B.甲形成乙时遗传物质和膜蛋白发生了变化C.乙为浆细胞,可能来自B细胞或记忆B细胞,分泌的抗体一般不能直接杀死病原体D.乙中富含核糖体和内质网,但不能识别抗原3.(易错题)(2024辽宁滨城期中)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b在与病原体接触及辅助性Т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作用下,即可分裂分化B.①②⑤都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参与C.a、b、e都是抗原呈递细胞D.当抗原X再次侵入人体时,通过④⑤过程,机体产生更快更强的免疫反应4.(2024福建厦门期中)如图表示初次感染和再次感染同种病原体的情况下,机体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抗体浓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D两点对应的时刻分别是初次和再次感染的时间B.BC段开始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C.CD段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并产生大量抗体D.可从康复者血清中提取抗体用于临床病人,助其恢复5.(2024江西宜春开学考试)母亲的亲吻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最温馨、最隆重的欢迎礼。
事实上,当母亲亲吻婴儿时,就会对婴儿脸部的病原体进行“取样”,这些病原体正是婴儿即将摄入的。
母亲的免疫器官接纳了这些病原体,相应的记忆B细胞就会被刺激,迅速增殖、分化出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抗体进入母亲的乳汁,而这些抗体恰好是婴儿所需要的。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对母亲而言,该免疫过程属于二次免疫B.抗体作为信息分子,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婴儿通过母乳获得的免疫力起效慢,但可以维持较长时间D.抗体可以分布在内环境,不能通过外分泌液进入外界环境。
第4章第2节特异性免疫-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1(配人教版)配套课件

第4章 免疫调节
2.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反应的特点 (1)记忆细胞的特点: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存活几年甚至十几年。 (2)二次免疫反应: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 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
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配人教版)
第4章 免疫调节
1.下图是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图中物质 Ⅰ 和物质 Ⅱ 都能与病原体特异性结合 B.病原体被细胞①特异性结合并处理后会暴露出它特有的抗原 C.与细胞③相比,细胞④含特有的与分泌物质 Ⅱ 相关的细胞器 D.细胞③活化除了需要病原体和细胞②两个信号的刺激外,还需要 物质 Ⅰ 的作用
提示 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离不开辅助性T细胞的辅助,可 见辅助性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配人教版)
第4章 免疫调节
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
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B 细胞、抗原呈递细胞、 靶细胞、细胞毒性 T 细胞、抗原
参与细胞 辅助性 T 细胞、浆细胞、 呈递细胞、辅助性 T 细胞、记忆
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配人教版)
第4章 免疫调节
3.结合体液免疫过程思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针对某种病原体时 的独特作用是什么?
提示 体液免疫中产生的抗体,能消灭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消灭侵 入细胞内的病原体,要靠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使病原体释放出来。
4.结合体液免疫过程思考:有人说,辅助性T细胞在免疫调节过程 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配人教版)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4章第2节特异性免疫课件(69张)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比较
1.细胞免疫——靠 T 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 病毒只有侵入细胞才能增殖,有些致病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 麻风分枝杆菌等,也是寄生在细胞内。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就 要靠细胞免疫来起作用。
特别提醒 (1)细胞毒性 T 细胞的活化需要靶细胞、辅助性 T 细胞等参与。 (2)细胞免疫过程中作用于细胞毒性 T 细胞的细胞因子,主要由 辅助性 T 细胞分泌,细胞毒性 T 细胞也可分泌细胞因子。 (3)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因子的作用:加速细胞毒性 T 细胞的分 裂和分化。
(2)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 (3)抗原呈递 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 性 T 细胞。 (4)辅助性 T 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 细胞结合,这是 激活 B 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 T 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 胞因子。
(5)B 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 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 记忆B细胞 。细胞因子能促进 B细胞的分裂、分化 过程。
(1)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的 T 细胞是哪种?其作用是什么? 提示:辅助性 T 细胞。辅助性 T 细胞呈递抗原,并分泌细胞因 子,促进 B 细胞分裂、分化。
(2)在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 T 细胞的作用是什么?辅助性 T 细 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细胞毒性 T 细胞的作用是识别、裂解靶细胞。细胞因子 的作用是加速细胞毒性 T 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 T 细 胞和记忆细胞。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辅助性 T 淋巴细胞合成并分泌细胞因子。
()
2.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
抗体。
2022-2023学年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特异性免疫 课件 (61张)

微思考 细胞毒性T细胞怎样才能将靶细胞裂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细胞毒性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 细胞因子的作用下,才能使靶细胞裂解
课堂 ·重难探究
体液免疫
[知识归纳] 1.体液免疫的作用对象 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 2.抗体 (1)产生的细胞:浆细胞。浆细胞的产生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还需 要细胞因子的作用。
(2)化学成分:蛋白质(免疫球蛋白)。 (3)特点:每一种抗体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 (4)功能:使病毒一类的抗原失去进入寄主细胞的能力;使一些细菌 产生的毒素被中和而失效;使一些抗原凝聚沉淀进而被免疫细胞吞噬消 化。
(2)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 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_新__的__细__胞__毒__性__T_细__胞__和__记__忆__T_细__胞__。 辅助性T细胞活化后分泌的___细__胞__因__子____能加速这一过程。 (3)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 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_识__别__并_接__触__、__裂__解_ 被同样_病__原__体__感__染___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后,病原体失去寄生的基础。
[对点精练]
1.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细胞1可特异性识别抗原
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答案】B 【解析】细胞2是辅助性T细胞,细胞3是B细胞,两者均起源于造 血干细胞,A正确;细胞1为抗原呈递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错 误;②和③过程是细胞之间的识别和传递,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正确;细胞5是记忆B细胞,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B细胞能很快 分裂、分化产生浆细胞,D正确。
2023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第2节特异性免疫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4)细胞因子总是促进B细胞分裂、分化,不会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 分化。( × ) 提示 体液免疫过程中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分裂、分化,细胞免疫过程中细 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 (5)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通过信号分子构成复杂的调节网络。
( √) (6)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的作用。 ( √)
视角2二次免疫 2.(2021河北高二期中)(多选)体液免疫过 程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会与抗原特异性 结合。已知药物S能抑制病原体A的增殖, 将病原体A分两次注入小鼠体内得到了 如图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b所示的变化曲线分别为小鼠的 抗体浓度和患病程度 B.再次注射抗原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并产生大量抗体 C.注射药物S能通过增加机体的免疫力而降低发病程度 D.将灭活的病原体A分两次注入体内,抗体浓度变化趋势与图示基本一致
答案 C 解析 抗原信号会影响Th细胞中基因的表达,使Th细胞分泌细胞因子,A项 错误;图中的巨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某种抗原,B项错误;巨噬细胞可以将 病原体消化处理并暴露抗原片段,并将其呈递给T细胞,C项正确;Th细胞分 泌的细胞因子,通过与相关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传递信息,D项错误。
第4章 第2节 特异性免疫
内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容
索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引
课程标准
1.阐明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针对特定病原体 发生的免疫应答。 2.阐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互配合,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 3.理解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理解其在内环境稳态 调节中的作用。
免疫细胞 识别出来。
(2)识别:依靠细胞表面的受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特异性免疫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及体液免疫———————————————自主梳理———————————————1.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是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分子基础。
2.体液免疫(1)体液免疫的定义:病原体突破前两道防线后,主要靠存在于体液中的抗体“作战”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2)体液免疫的过程(1)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2)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提示:初次免疫时,浆细胞只来自B细胞的分化,二次免疫时,浆细胞不仅来自B细胞的分化,也来自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
(3)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大量抗体,消灭抗原(×) 提示: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从而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应用示例]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1为抗原呈递细胞,能够摄取、处理呈递抗原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细胞1、2、3中均不含有该基因C.细胞3的活化除了需要双重信号的刺激外,还需要细胞2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D.细胞5能较长时间记住抗原的特征,二次应答时同种抗原直接刺激细胞5解析图中各种细胞均含合成物质a的基因,但只有细胞4中的该基因进行了表达。
答案 B[对点小练]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甲、乙、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B.有细胞丙参与的免疫过程不一定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与细胞乙相比,细胞丙的溶酶体更发达D.细胞丙识别的基础是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解析题图中的细胞甲为B细胞或记忆B细胞,细胞乙为浆细胞,细胞丙为巨噬细胞,其中甲和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但乙不能接受抗原刺激,A错误。
答案 A———————————————素养提升———————————————科学思维——抗原、抗体和细胞因子的比较[应用示例]下列关于抗原、抗体和细胞因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通常是蛋白质,能够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B.抗体是机体在抗原刺激下由B细胞或记忆B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浆细胞产生C.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产生D.细胞因子能促进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解析细胞因子能够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D错误。
答案 D[对点小练]下列关于抗原、抗体和细胞因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情况下,一个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B.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特定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C.抗体与抗原结合后,通常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产生沉淀等D.与流感病毒不同,细菌侵入机体后不会引起机体发生体液免疫反应解析细菌等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也会如病毒一样引起机体发生体液免疫反应,D错误。
答案 D联想质疑★浆细胞分泌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在细胞因子的促进作用下,增殖分化。
1.吞噬细胞在免疫活动中参与哪几道防线?提示:吞噬细胞可以直接吞噬杀灭病原体,是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同时吞噬细胞又参与第三道防线,能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
2.体液免疫中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需要什么条件?提示:需要B细胞与病原体接触;需要B细胞与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结合;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
3.免疫活性物质都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吗?提示:抗体和细胞因子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而溶菌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细胞免疫———————————————自主梳理———————————————1.细胞免疫的定义: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就要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2.细胞免疫的过程(1)记忆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都具有分裂、分化能力(√)(2)二次免疫时,细胞毒性T细胞不仅来自T细胞的增殖分化,也来自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3)无论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二次免疫之所以具有更快、更强的特点,主要与记忆细胞有关(√)[应用示例]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病毒、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侵入靶细胞内部后,将会引发细胞免疫反应B.活化后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分裂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 细胞C.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各种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D.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能够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解析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种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C错误。
答案 C[对点小练]如图为特异性免疫过程某个时期的示意图,图中“X”代表的细胞名称是()A.辅助性T细胞B.细胞毒性T细胞C.记忆T细胞D.浆细胞解析X左侧的肺泡细胞已感染了结核杆菌,所以X为细胞毒性T细胞,该图体现了细胞免疫过程。
答案 B———————————————素养提升———————————————1.科学思维——初次免疫与二次免疫的比较(1)产生抗体的比较(2)二次免疫的特点①病原体直接刺激记忆B细胞或记忆T细胞;②反应更迅速,更高效。
[应用示例]如图表示两种不同抗原刺激机体所引起的免疫强度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免疫强度增强主要是由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引起的B.参与图中免疫反应的细胞都起源于胸腺,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C.记忆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作用具有特异性,所以首次注射B抗原免疫强度弱于二次注射A抗原D.不同记忆细胞记忆的时间不同,所以有些疫苗要多次注射才能产生较长时间的免疫能力解析A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发挥免疫作用,免疫强度增强;图中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包含B细胞,B细胞起源于骨髓;记忆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作用具有特异性,首次免疫过程中产生,二次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不同记忆细胞的寿命不同,所以有些疫苗要多次注射才能产生较长时间的免疫能力。
答案 B[对点小练]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记忆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解析接种疫苗后,疫苗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如果有相同的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时,记忆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这就是二次免疫反应。
接种乙肝疫苗之所以要间隔注射三次,目的就是要激发机体二次免疫反应,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答案 C2.科学思维——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与判断(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判断联想质疑★细胞免疫的过程如果胸腺被切除,则对细胞免疫会产生什么影响?提示:细胞免疫功能全部丧失。
★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使病原体失去寄生的基础而释放出来。
★初次免疫★二次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自主梳理———————————————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1)辅助性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2.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通过信息分子相互调节(1)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通过信息分子相互作用示例(2)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信号分子类型及三大共性(1)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离不开辅助性T细胞的辅助。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巧妙配合、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对机体稳态的调节。
(√)(3)体液免疫完全靠体液中的抗体作战,细胞免疫靠T细胞直接杀死靶细胞,均可独立完成机体的免疫。
(×)提示:体液免疫主要靠体液中的抗体,细胞免疫主要靠T细胞直接杀死靶细胞,二者必须相互配合,共同完成。
[应用示例]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分泌系统中的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B.神经系统中的下丘脑,分泌的TRH,能促进内分泌系统中垂体分泌TSHC.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能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说明体液调节能通过信号分子影响免疫调节D.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与激素和递质不同,在发挥作用时不具有特异性解析细胞因子、激素和递质,都能与特定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都具有特异性,D错误。
答案 D[对点小练]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B细胞的活化,需要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传递过来的抗原信息的刺激B.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能促进活化后的B细胞的增殖分化C.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能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D.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增殖分化形成辅助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解析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增殖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 细胞。
答案 D联想质疑★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思维导图晨读必背1.B细胞活化后,就开始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
随后浆细胞产生抗体,由于抗体存在于体液中,所以这种主要靠抗体“作战”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2.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就要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3.体液免疫中产生抗体,消灭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细胞免疫使病原体失去藏身之地,二者巧妙配合,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对机体稳态的调节。
随堂检测1.(2019·吉林高二期末)下列免疫细胞不参与体液免疫的是()A.巨噬细胞B.B细胞C.辅助性T细胞D.细胞毒性T细胞解析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增殖形成的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并杀死靶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
答案 D2.(2019·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与初次免疫反应相比较,二次免疫反应的特点是()A.反应快而强B.反应快而弱C.反应慢而强D.反应慢而弱答案 A3.(2019·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图中的X代表的细胞是()A.细胞毒性T细胞B.辅助性T细胞C.吞噬细胞D.癌细胞答案 A4.如图所示的免疫过程属于()①体液免疫②特异性免疫③细胞免疫④非特异性免疫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A5.(2019·天津高考模拟)下列关于酶、激素、抗体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和激素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B.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都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C.神经递质是一系列能引发神经冲动的含碳有机物D.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解析酶和激素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但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A错误;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但抗体是和抗原结合的,抗原不一定是细胞,B错误;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可以是有机物,也可以是无机物,如NO可作为神经递质,但为无机物,C错误;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如肾上腺素可以作为神经递质传递信息,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