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受力分析》含华师一例题[优质ppt]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专项复习受力分析经典例题 ppt课件

初中物理专项复习受力分析经典例题  ppt课件

受力分析是否正确。
ppt课件
2
◆受力分析要注意:
1、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给其他物体的力, 即要明确任务; 2、每分析出一个力,应找出该力的施力物,否则,该力的存在 就值得考虑; 3、注意利用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来识别某些力的存在及其方向; 4、为使问题简化,不特别说明,可忽略某些次要的力,如物体 运动速度不大时的空气阻力及水的阻力,轻杆、轻绳、轻滑轮等 轻质物体的重力可以不考虑。
ppt课件
3
题1~4:
N
G
N
f
F牵
G F浮
G
G
ppt课件
4
题5~6:
f
N F牵
G
N
f
F拉
F拉
GA
G ppt课件
B
5
题7~11:
F浮A F浮B
GA GB
F浮C F支
GC
F浮 F拉
GA
F浮
F压 G ppt课件A
F拉 G物
F拉 F浮
G物 F浮
F拉 GA
6
题12:
F1
F2
A静止:
A受力: NA
F1
F1
11
题18:
GA
T
杠杆受力:
O
GA
T
B受力:
F浮 T
GB
ppt课件
12
题19:
F1
F2
甲受力:
N F1
G甲
测力计受力:
F1
F2
乙受力:
F2
G乙
ppt课件
13
题20(1):
关于动滑轮的受力分析
F
F
甲图动滑轮受力: 乙图动滑轮受力:

专题:初中力学受力分析ppt课件

专题:初中力学受力分析ppt课件

可能
水平面
;.
3
3、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挤压


接触面不物光体滑间有;相摩对擦运力的方向
动趋势或相对运动

与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4.二力平衡的条件: ;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 。二力平衡合力为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0
;.
4
二、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 2.按顺序分析物体受力。 3.画出受力示意图。 4.检查。
;.
5
1、明确研究对象。
隔离法 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并分析周围那些物体对研 究对象施加了力的作用。
A B C
;.
6
2. 按顺序分析物体受力。
“一重二弹三摩擦”
A. 重力一定有: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B. 弹力看四周:看研究对象与跟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点(面),某个点(面)若 有挤压,则画出弹力.
C.摩擦力看接触面:注意有弹力的接触面如果是不光滑的,并且有相对运动 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则画出摩擦力.
;.
7
A
3.画出受力示意图
B
C
4.检查(“多力少力”)
A.检查一下画出的每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若没有施力物体,则该力一定 不存在。 养成按步骤分析力的习惯是防止漏力的有效措施。
强调:不要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的认为 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B.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平衡力的知识来 检验所画出的力和力的变化。
;.
F
G 8
类型一 水平面上的物体 例题1:如图是水平地面上静止的足球,请画出足球受力的示意图。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F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图面虫析均冬广才丿S3-图15图16图13()芒()图14—物体处于静图物体刚放在传图物体静止在斜图送图图物体处于静图图图图物体随传送带B处于静止状态,分别对A B两物体物体刚放在传送77777777777^图29 电杆处于静止状态,\力分析:图31F+图A B两物体一杆处于30止犬图33匀速上图34!速下-B- ■图(9A 、B 两物体一起匀速(对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⑹引⑷⑺z(12以下各球均为光滑刚性(15滑轮重力(18(19(20(21(22(23(24 OB表面光另分J5A B匀速运动 A B匀速运动芒(36(34(35ABC三者的受力图(39A沿墙壁向上匀速滑动此环为轻环,重力忽略(43(44(45AA匀速上升上升,保持在原来的高度。

(46 初三数4学圆教案(48一、本章知识框架二、本章重点:纟1 •圆的定义:纟⑴线段0A绕着它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⑵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2 •判定一个点P是否在。

O上.d>r :-点P在。

O夕卜;d = r :-点P在。

O 上;dvr :-点P在。

O内.3. 与圆有关的角(1) 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圆心角的性质: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⑵圆周角:顶点在圆上,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圆周角的性质:①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②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③90。

的圆周角所对的弦为直径;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④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⑤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⑶弦切角:顶点在圆上虽往上和圆相交,另一边和圆相切的角叫弦切角. 弦切角的性质:弦切角等于它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弦切角的度数等于它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4. 圆的性质:⑴旋转不变性:圆是旋升对保图形,绕圆心旋转任一角度都和原来图形重合;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圆心.'在同圆或等圆中,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两条弦心距,这四组量中的任意一组相等,那么它所对应的其他各组分别相等.⑵轴对称: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任一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垂径定理及推论:(1)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2)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3) 弦的垂直平分线过圆心,且平分弦对的两条弧.(4) 平分一条弦所对的两条弧的直线过圆心,且垂直平分此弦.(5) 平行弦夹的弧相等.5 •三角形的内心、外心、重心、垂心(1) 三角形的内心:是三角形三个角平分线的交点,它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在三角形内部,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通常用“ I”表示.(2) 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三边中垂线的交点,它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锐角三角形外心在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的外心是斜边中点,钝角三角形外心在三角形外部,三角形外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通常用0表示.⑶三角形重心:是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在三角形内部;它到顶点的距离是到对边中点距离的2倍,通常用G表示.(4)垂心:是三角形三边高线的交点.6. 切线的判定、性质:(1)切线的判定:①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②到圆心的距离d等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⑵切线的性质:①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②经过圆心作圆的切线的垂线经过切点.③经过切点作切线的垂线经过圆心.⑶切线长:从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一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切线长.⑷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作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7. 圆内接四边形和外切四边形(1)四个点都在圆上的四边形叫圆的内接四边形,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外角等于内对角.⑵各边都和圆相切的四边形叫圆外切四边形,圆外切四边形对边之和相等.8.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设。

习题课:受力分析.ppt

习题课:受力分析.ppt

4 3N ,2 3N
受力分析
正确对物体受力分析,是求解力学问 题的关键。如何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呢? 主要依据力的概念、从物体所处的环境 (有多少个物体接触)和运动状态着手, 分析它与所处环境的其它物体的相互联系, 具体的分析方法是:
1.明确研究对象。即确定要分析受力情况的是哪个物体
2.受力分析的步骤 先画重力(场力):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 次画弹力(接触力),看对象跟其它物体有几个接触 点(面),对每个接触点(面)若有挤压,则画出弹 力。再画摩擦力(接触力):在有弹力的接触处找摩 擦力
F
1
F
2
F
F

F2

1
物体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力F作用于物体O点, 现要使合力沿着OO,方向,那么,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 F,。这个力的最小值是: O, A、Fcosθ B、Fsinθ, C、Ftanθ, θ D、Fcotθ O
F
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这 种分解方法称为正交分解法。
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的步骤: ①首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确定正方向 ②把各个力向x轴、y轴上投影,但应注意的是:与确定的正方 向相同的力为正,与确定的正方向相反的为负,这样,就用正、 负号表示了被正交分解的力的分力的方向 ③求在x轴上的各分力的代数和Fx合和在y轴上的各分力的代数 和Fy合
例、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径为R的光滑 C 半球,球心O的正上方固定一大小可不计 F 的定滑轮,细线一端拴一半径为r的小球, h 另一端绕过定滑轮.今将小球从图示位置 缓慢地拉至顶点A,在小球到达A点前的 A 过程中,小球对半球的压力N、细线的 拉力T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C R A. N变大,T变大 B. N变小,T变大 O C. N不变,T变小 D. N变大,T变小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八章力与运动受力分析PPT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八章力与运动受力分析PPT
知识回顾: 1.重力: (1)方向:竖直向下
(2)作用点: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物 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用悬挂法可以找薄板状 物体的重心。
2.弹力: (1)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与发生形变方向相反
3.摩擦力:(1)产生条件:发生挤压并有相对运
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
(2)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 或者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受力分析即研究对象受到外界对它作用力的情况 的分析
例1:如图所示,接触面粗糙
F
(1)物体静止在斜面上
解: N
f0
( 2 )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N fF
G (1)物体静止在斜面上
G ( 2 )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例2:如图所示,接触面粗糙
解: f0
F
F
N
G
静止
1.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
2.每分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 环境中受到的所有的力找出来,并画 出受力示意图,这就是受力分析。
一、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并将其隔离。(锁目标) 2、根据重力、弹力、摩擦力、其它力的顺序进 行受力分析。(找力) 顺口溜:重力一定有,弹力查四周,看看摩擦 力,不忘电磁浮。 3、逐一正确合理地画出每个作用力的示意图,并 标上各力的符号。(画示意图) 4、检查是否有漏力、多力、错力。(查错补漏) (寻找对应的施力物体)
3. 画出根据性质命名的力。 4.在难以确定物体的某些受力情况时,可先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运用平衡条件判定 未知力。
练习:放在斜面上的一个物体,当斜面倾角为θ 时,它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分析物体所受外力 情况。
解: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N f
θ G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1.2 力的图示力的三要素(33张PPT)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1.2 力的图示力的三要素(33张PPT)
3、沿斜面向上拉小 车的力为100牛。
4、分别用力的图示法和示意图作出下列各力 (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50牛竖直向下的力 (2)用平行于斜角为20º的斜面方向.75牛的力
向上拉物体A (3)与地面成300角向右大小为300牛推小车的力 (4)用10牛的力向上提水桶
5、用撬棒撬石头,手握在撬棒的末端比握在撬
C:标度可任意选取:为了绘画方便: 带箭头的线段至少分两段,画上分段 的标记.线段的长度(包括箭头在内), 要跟力的大小成比例(线段的长度尽 量是标度的整数倍,不要让箭头超过 分段的标记),但在同一个图上,标度 要一致(只能有一个标度).
D:在带箭头的线段终点写出力F的总 的大小
4.作图时,一定要用尺子和铅笔 5.辅助线用虚线
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这个力
20牛
F=80牛
将表示方向的箭 头画在线段之内
作力的图示时,应当注意:
1.力的作用点(线段的起点)必须画在 受力物体上
2.线段箭头方向必须跟力的方向一致 3.A:为表示力的大小,标度(单位线段) 不能遗漏(单位线段:多长的线段表示 多大的力)
B:在显眼的地方画出标度(单位段), 并写上表示的力的大小。
例:用5牛力提木块 (边讲步骤边画示意图)
画力的图示的步骤:四定两标
1 定受力物体(画一个受力物体的示意图) 2 定标度 3 定作用点
4 定长度(画射线截取线段)以作用点为起 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长短按选定 标度和力的大小决定 5 标方向(在线段的末端标箭头)
6 标力的数值和单位(线段终点上标明 力的大小)
例1.水平向右拉 小车的力为60牛
例2.与与地面成 300角向右斜拉 小车的力为80牛
60N
20N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专题精选课件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专题精选课件
例2 如图,两物块在水平
(shuǐpíng)拉力作用下作匀速直 线运动,两物块保持相对静
止,分别画出两物受力分析图。

3
第三页,共四十三页。
二、受力分析的一般(yībān)步骤:
1、明确研究(yánjiū)对象,即明确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4
第四页,共四十三页。
隔离法与整体(zhěngtǐ)法

5
第五页,共四十三页。
1)不要找该物体施加(shījiā)给其它物体的力。
A
研究(yánjiū)对象是A,只分析其他 物体对A的作用力。
2)不要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的认为(rènwéi)通过“力的传递” 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A
研究对象为C。
B
C

6
第六页,共四十三页。
FN
C FBC G

7
2、只分析研究(yánjiū)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
(yánjiū)对象对其他物体所施的力。
3、判断(pànduàn)弹力有无和静摩擦力有无及方 向可用假设法
4、不要把“效果力”和“性质力”混淆重复
分析,通常只分析“性质力”不分析“效果
力”。

17
第十七页,共四十三页。
※三、注意事项:
5、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zhuàngtài)和力作用的相互
G

21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三页。
N
比较(bǐjiào)
光滑
G
(guāng huá)
N
f动
粗糙(cūcāo)
G

22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三页。
例题(lìtí)
处于(chǔyú)水平地面上静止的物体

《受力分析》ppt课件

《受力分析》ppt课件
火箭发射
火箭发射利用了牛顿第三定律的反作用力 原理,通过燃料燃烧产生的高压气体推动 火箭升空。
06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矩与力矩平衡
01
02
03
04
总结词
理解力矩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掌握力矩平衡的条件。
力矩的定义
力矩是力和力臂的乘积,表示 力对物体转动作用的物理量。
力矩的计算
力矩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积,计 算公式为M=FL。
详细描述
物体在斜面上会受到重力的作用,同时斜面会对物体产生支持力。此外,如果 斜面粗糙,还会产生摩擦力。在进行受力分析时,需将这三个力分别表示出 来,并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合成。
滑轮组中的物体受力分析
总结词
详细描述滑轮组的工作原理以及在滑轮 组中物体受到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的作用,如何利用滑轮组的特点进行受 力分析。
机器与机构设计
在设计机器和机构时,需要考 虑各个部件之间的力矩关系,
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转。
THANKS
感谢观看
合力矩的概念
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 合力矩是指所有力矩的代数 和。
力矩的应用实例
总结词
了解力矩在实际生活和工程中 的应用,掌握常见问题的解决
方法。
杠杆平衡问题
利用力矩平衡条件解决杠杆平 衡问题,确定力和力臂的大小 。
旋转运动问题
通过分析物体受到的力矩,研 究物体的旋转运动状态,解决 相关问题。
整体法
总结词
将多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对其所受外力进行分析的方法。
详细描述
整体法适用于研究多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将多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可以简化受力分析的过程,避免对每 个物体分别进行繁琐的分析。在整体法中,需要特别注意整体受到的约束力和外力,以及各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力。

八年级科学受力分析专题PPT课件

八年级科学受力分析专题PPT课件

2021/3/12
9
• 6、重20N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示 数为零,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浮力为零 • B、物体受浮力为20N • C、物体受合力为20N • D、物体受合力为零 • 答案:B
2021/3/12
10
• 7、质量相等的木块和蜡块,漂浮在同一盆 水中,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
2021/3/12
7
• 4、重10N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 浮力是( )N,请你用力的示意图画出
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浮力。
2021/3/12
8
• 5、有一铜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铜块全 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 A、铜块受到的浮力 • B、铜块受到的重力 • C、铜块所受到的拉力和重力的合力 • D、铜块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合力 • 答案:D
• A.木块受浮力大 • B.木块和蜡块受浮力相等 • C.蜡块受浮力大
•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 答案:B
2021/3/12
11
• 8、大军将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 液体中,如图3所示。若两种液体的密度分 别ρ甲、ρ乙,静止时密度计所受浮力分 别为F甲、F乙,则 ( )
• A.ρ甲> ρ乙 F甲 = F乙 • B.ρ甲 < ρ乙 F甲 > F乙 • C.ρ乙> ρ甲 F甲< F乙 • D.ρ乙 >ρ甲 F甲 = F乙
• 答案:重力,浮力,重力等于浮力,悬浮 体
2021/3/12
5
• 2、甲乙两个体积相同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 把他们浸没在水中,绳子上的拉力是( )
• A、甲较小 • B、乙较小 • C、一样大 • D、无法判断 • 答案:C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专题一 物体受力分析29页PPT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专题一 物体受力分析29页PPT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专题一 物 体受力分析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来自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2 如图,两物块在水 平拉力作用下作匀速直 线运动,两物块保持相 对静止,分别画出两物受 力分析图。
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即明确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1)不要找该物体施加给其它物体的力。 A
研究对象是A,只分析其他 物体对A的作用力。
2)不要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的认为通过“力的传 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分析:
F1
F2
P
F3
Q
F
GP
F1 ′ GQ
例题二:如图,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
个力的作用,即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 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 力为( )。
A.10N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
B.10N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
A
研究对象为C。
B
C
F
C FB G
2、隔离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
并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研究对象施加了力的作用。
假设我们分析物体A。
A
B
FA
C
A
GA 假设我们分析物体B。
FB
假设我们分析物体C。 FC
B
FA ′ GB
C
FB ′ GC
3)要养成按步骤分析力的习惯。
A. 重力一定有: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三、力的相互性:某物体对其它物体施加了力的同时, 也必然受到其它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不存在只施力而 不受力的物体,也不存在只受力而不施力的物体。在分 析几个相互联系的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可从力的相互性 考虑。
四、力和运动的一致性:物体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是由 受力情况决定的, 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总是一致的.比如: 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其合外力为零 等等。
F1
F2
C. 2N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
D. 2N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
1)
F2 F
F1
F+F2=F1
F=F1-F2=10-8N=2N
2)撤去F1后:
F2
F
F2 = F=2N<8N
∴选 D
例题三:如图,木块A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长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 上.木块跟水平面的弹簧秤相连,弹簧的右端固定.若用水平向左的恒 力以速度v匀速向左拉动长木板,弹簧秤的示数为F1。则B.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F1
C.若用恒力以2v的速度匀速向左拉动长木板,则弹簧 秤的示数为2F1.
D.若用恒力2F向左拉动长木板.则长木板受到的滑动 摩擦力等于F1.
作业 1、如图,重100牛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它与水平面间
的动摩擦因数是0.25,最大静摩擦力是30N,今用一水平推力F作 用于物体,当F的大小由8N增大到28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大小为_______________,当力F的大小由35N减小到28N时,地面 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
F
A
A
F
B
G
5)如果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
先假设这个力不存在,观察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 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时,研究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 运动状态.
A
1)匀速时
B
F
2)加速时
木块静止在斜面上,分析木块和斜面的受力情况.
F
F2
F1
m
Gm
F1 ′
F2 ′
M
GM
讨论题: F
F
F
F
12
F
F
12 3
F
F
12 34
例题一: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木块P和Q,水平力F推动两个
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P受到3个力的作用,Q受4个力的作用.
B.P受到2个力的作用,Q受5个力的作用. F
C.P受到3个力的作用,Q受5个力的作用.
V P
Q
D.以上说法均不对.
F
2、三物块均静止。求:A,B,C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 向。
A
B
F1=10N
F2=5N
C
一木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受到倾
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后仍然 保持静止,如图3所示,以下哪个说法正确?( ) A.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和F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所受到的重力和F是一对平衡力 C.就木块对地面的压力而言,地球是施力的物体 D.木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水平地面 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畅想网络
Imagination Network
感谢观看!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四依据
一、力的物质性:任何一个力都不可能脱离物体而 单独存在,必须同时与两个物体相联系,即施力物 体和受力物体。
例1:子弹从枪口射击后,在跟水平成30°仰角的 方向上运动,画出子弹的受力分析图。
有人会说子弹受到高温高压气体施于 子弹向前的力F1
惯性不是力。 二、力的条件性:依据各种力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和 特性进行受力分析。在分析某个力是否存在时,必 须根据该力产生的的条件是否完全具备来判断。比 如:两物体若未直接接触,则不存在弹力和摩擦力; 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但没有相互挤压,则不存在弹 力,也不存在摩擦力;两个物体接触面光滑,则一 定不存在摩擦力等等
B. 弹力看四周:看研究对象与跟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点(面),某 个点(面)若有挤压,则画出弹力.
C.摩擦力看接触面:注意有弹力的接触面如果是不光滑的,并 且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则画出摩擦力.
4)画完受力图后再做一番检查.
A.检查一下画出的每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若没有施力 物体,则该力一定不存在.注意寻找施力物体是防止多力的有效 措施。养成按步骤分析力的习惯是防止漏力的有效措施) B.分析一下分析的结果能否使物体处于题目中所给的状态, 否则必然发生了多力或漏力的现象.(力和运动的一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