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文言固定句式课件(17张PPT)

合集下载

文言文专题复习——固定句式课件+

文言文专题复习——固定句式课件+

二、 表示特殊作用的固定句式。 在文言句式里,虚词的连用不
是为了表明一种语气,而是代表 着一种特殊作用,这种固定形式 也比较常见。
1.表比较作用。常见有“孰与”“无如”“何…于…”等。 ①沛公曰:“孰与君少长?”——司马迁《鸿门宴》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孰与”相当于“跟…相比谁更…” ③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无如”相当于“没有像…”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何…于…”相当于“跟…比…”。 2.表被动作用。常见有“为所”“为…所…”“见…于…”等。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司马迁 《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某种原因。常见的是“所以…”,相当于“…的原因”。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司马迁《鸿门宴》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廉颇蔺 相如列传》
①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 马迁《鸿门宴》) •哪里用得着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 ②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 23、唯(惟)……之(是)…… 表示宾语前置得固定结构。含强调意义。其中 “唯(惟)”是限定范围得副词,可译为“只”; “之(是)”是标志宾语前置得结构助词。可译 为“只+谓语动词+前置宾语”。
译为“哪管……呢” 12、庸……乎,其庸…乎 ”难道-----吗”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 吾乎? 我以道理为师,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 我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是……还是……
14、无乃……乎(与),得无……乎, 得无……耶

文言文固定句式ppt课件

文言文固定句式ppt课件
文言固定句式
文言文固定句式
1
❖ 1、庸……乎 呢”
译为“哪里……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 先后生于吾乎?
❖2、……,抑…… 译为“……,还 是……”或“……,或者……”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 人欤?《伶官传序》
文言文固定句式
2
❖3、有所 译为“有……的(人、 物、事)”
❖例:荆轲有所待
❖4、无所 译为“没有……的(人、 物、事)”
❖例: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 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
文言文固定句式
3
❖5、如何、奈何、若何
“怎么,
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例:“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鸿门宴》
❖ 虞姬虞姬奈若何?
❖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6、如……何 译为“对……怎么办”
❖例:无乃不可乎
❖16、……之谓也;其……之谓也; 其……之谓乎 译为“说的就 是……啊”“大概说的就是…… 吧”
❖例:其李将军之谓也
文言文固定句式
9
❖17、孰与 与……孰 译为“跟…… 比较,哪一个(谁)……”; 孰若 译 为“哪里比得上”
❖ 例:君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18、然则
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 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 耶?
文言文固定句式
10
❖19、 “何……为” 译为“为什 么……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 为?
❖20. 一何 (可译为 何等、多么、为 什么……那么……)
❖吏呼一何怒
《石壕吏》
文言文固定句式
11
❖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 山》)
文言文固定句式

高考复习文言文固定句式及翻译练习PPT[优秀课件资料]

高考复习文言文固定句式及翻译练习PPT[优秀课件资料]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
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何(把...怎么 样)、得无... 耶(大概... 吧、恐怕... 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
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 之(怎么... 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
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 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 (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盛藐 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 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 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 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浮生六记》)
【答案】
(儿时的我)又会把一些蚊子留在白帐中,一 边慢慢地向帐中喷烟,让蚊子在烟中飞舞鸣叫。 我把这一切想象成青云白鹤的景象,果然就像是 有鹤在云中叫,这让我非常高兴,其乐无穷。
[ 注]武节,泛指武艺兵法。
【答案】
①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哭呀?”
②刚练好武艺,重用武士的君主又死了。
十三
晋侯不乐,谢客,客有自下座进者,曰:“射,技也, 而有道焉,不得于心而至焉者无有也。 ①何谓得之于心? 马 也,弓矢也,身也,的也,四者相为一,的虽虱之微,将若 车轮焉,求为不中,不可得也。不得心则不然,身一,马一, 弓矢一,而的又为一,身不暇骑,骑不暇彀,彀不暇的,以 是求中于奔驶之下, ②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
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悯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 然自此至儋(今海南省儋县)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 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 可,阅其囊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 新会,有蛮隶窃其囊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 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①然亦奇其不用吾 言而行其志也。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②盖将终 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月军中,故 为作传,异日以授之。

《文言文固定句式》PPT课件

《文言文固定句式》PPT课件
文言固定句式
潘怡
• 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 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 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 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 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 1. “不亦……乎”连用,表反问,语气比较委 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o察今》) 译文:像这样求剑,不是糊涂吗?

2. “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 汉语的“不算是……吗”。
例: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o汤问》) 译文:这不算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 3. “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 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 样)”。
例: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 于西,则出于北。(苏轼《教战守策》) 译文:发生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是从我方发动, 就是从敌方发动,不是在西边发生,就是在北边发生。
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 20. “以……为”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认为……”、“把……当作”、“凭借(依 靠)……作为”等。 例: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 译文:认为天下最美丽壮观的东西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例: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 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可是蔺相如仅仅只凭借一点说话的技巧作为功 劳,职位却在我的上面
• 8. “如(奈、若)……何”连用,表询问,相 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 怎么样”。
例: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 石何?(《列子o汤问》) 译文:凭你衰老的年纪和余力,还不能去掉山 上的一草一木,能把土和石头怎么样呢?
• 9. “何……之有”连用,是“有何……”的倒 装,“何”是宾语。“何……之有”表反问,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 例: 宋何罪之有?(《墨子o公输》) 译文:宋国有什么罪呢?

文言文固定句式 课件(共37张PPT)

文言文固定句式  课件(共37张PPT)
① 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孔子说:“冉求,这恐怕是你的过错吧?
②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 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现在大王您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 谋略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
2.得无......耶,得无……乎,(可译为“大 概......吧、恐怕......吧、该不是……吧?能...... 吗?(兼表反问)”等
我已无事可做,只等待死期罢了!
4. 一何 (可译为 何等、多么、为什么……那么……) 吏呼一何怒 !《石壕吏》
差役吼得是多么凶狠啊!
5.亦……哉 (可译为 也……啊!)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而且在其墓门前竖立石碑,来表扬他们的所作所为。唉 ,这也真是隆重啊!
6.……何如哉?(可译为 该是怎样的呢?) ①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
• 4.……庶几……欤?(可译为……或许……吧?) • 吾王庶几无疾病欤? • 我们的国君大概没有生病吧?
五、表示选择
1.与其……孰若……?(可译为与其……,不如……?)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 若无忧于其心。《送李愿归盘谷序》 与其当面受到赞誉,不如背后不受;与其肉体享受安 乐,不如心中没有忧虑。
2.虽然:(可译为“虽然如此,(但),即使如 此”。)
•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 摇者或脱而落矣。《祭十二郎文》
• 虽然这样,我从今年以来,花白的头发将要变得 全白,松动的牙齿将要脱落。
九、其他常见的固定句式
• 1、得以:(可译为“能够”。)
•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 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文言文固定句式》课件

《文言文固定句式》课件

近义固定句式的辨析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近义固定句式是指形式相近 、意义有所区别的文言文句 式。
在文言文中,存在一些形式 相近但意义有所区别的固定 句式,如“……者,……也” 与“……,……也”等。这些 句式在表达上略有差异,需 要进行辨析,以准确理解其 含义。
掌握近义固定句式的辨析方 法有助于提高文言文阅读和 理解能力。
详细描述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指出学生在练习中的不足之处,并给出 具体的改进建议。评价应客观公正,以激 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热 情。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评价了解学生 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 学效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增补与省略法
总结词
补充或省略部分内容翻译固定句式
详细描述
增补与省略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根据需要增加或省略部分内容,以使译文更加完整、准确、流畅。这种方法适 用于固定句式的翻译,能够使译文更加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和语法规则。
04
文言文固定句式的辨析与 理解
同义固定句式的辨析
总结词
同义固定句式是指形式相似、意义相近的文言文 句式。
03
总结词
04
掌握特殊固定句式的理解方法有 助于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
详细描述
通过对特殊固定句式的理解和记 忆,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言文 的含义,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表达技巧。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对古代文化 的理解和认识。
05
文言文固定句式的练习与 提高
练习题目的选择与设计
点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
表达情感
在文学作品中,文言文固定句式可 以用来表达作者或角色的情感,增 强作品的情感色彩。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复习之文言固定句式++课件29张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复习之文言固定句式++课件29张

固定句式翻译要注意的三个方面
01.牢记搭配 要注意将固定结构的固定搭配掌握牢固,不要胡乱搭配或张冠李 戴。如“死法孰与死敌”中的“孰与”,是一个固定结构,可以 翻译成“与……比,哪一个更……”。这种固定结构即使在别的 语境中出现,也仍然要翻译成这种形式。
固定句式翻译要注意的三个方面
02.灵活套用 虽为固定结构,但有些在形式上也可能会灵活变通,但在实际翻 译的时候其意思是一样的。如“今奈何忽为此举”中的“奈何” 和“虞兮虞兮奈若何”中的“奈……何”意思是一样的,都翻译 成“把……怎么样”“对……怎么办”“为什么(为何)……”。 所以,对固定结构还要注意灵活套用。
其它类
类型
句式标志
何乃
既……又……
且夫
是故
是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其他类 所谓 未尝
何者、何则
谓之
所以
与现代汉语对应的说法
怎么这样 又……又…… 再说,而且 所以,因此 所以,因此,因而 所说的,所认为的 从来没有,不曾 为什么呢? 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作 ……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用来……的方 法,用来……的东西,是用来……的,用来……的地方, 用来……的人(事),靠它来……的
类型
句式标志
何……哉(也)?
何……为?
何……之有?
如之何……?
岂(其)……哉(乎,耶,邪)? 反问类
庸……乎?安……哉(乎)?
不亦……乎?
……非……欤?
顾……哉?
岂独……耶(乎、哉)?
与现代汉语对应的说法 怎么能……呢? 为什么要……呢?还要……干什么呢? 有什么……呢?怎么能……呢? 怎么能……呢? 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 哪里……呢?怎么……呢? 不也……吗? ……不是……吗? 难道……吗? 难道……吗?

文言文句式,倒装句、固定句式(上课)课件

文言文句式,倒装句、固定句式(上课)课件

学习交流PPT
13
• 1、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大王来操何
• 张良问公道:“大王来时还了什么礼物?”
• 2、沛公安在? • 沛公(刘邦)在哪里呢?
沛公在安?
• 3、问女何所思?
问女所思何
• 问(木兰)你在思考什么? • 4、王见之曰:“牛何之?”
牛之何?
• 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 5、何伤乎?
谓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
动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介词宾语的省略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介词的省略
学习交流PPT
5
疑问句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 疑问代词 谁、何、曷、故、安、焉、孰等 疑问语气词 乎、诸、哉、欤、耶等 疑问副词 岂、独、其等 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 2、现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
• (定)--主 --[状]--谓 --<补> -- (定)--宾
• 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所 谓倒装句(变式句)。文言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 一、主谓倒置(主语后置); 二、宾语前置; 三、
定语后置; 四、状语后学置习交流;PPT
8
• 一、主语后置
•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 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第二,全句 必须是否定句;第三,必须有否定副词 “不、未、毋 (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第四,代词宾语 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学习交流PPT
10
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 尔、自、之、是】十动

文言固定句式ppt课件

文言固定句式ppt课件
“如何”相当于“为什么”。
②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何如”相当于“怎么样呢”。
精品课件
6
③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奈何”相当于“怎么办”。
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何也?
“何也”相当于“为什么呢”。
⑤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 也?”
“何为”是宾语前置句式,也就是“为何”,相 当于“为什么…”。
⑥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何所”译为“所‥‥‥的是什么”
精品课件
7
“如…何”“若…何”“奈…何”这是三个意义 相同的表示疑问的说法,怎么样,中间可以插入名 词,代词或是短语,译为:把…怎么样:对什么怎么 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 其如土石何? ②会痤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 将奈社稷何? ③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精品课件
3
一、表示某种语气的固定句式。
虚词的语法作用最常见的就是表明语气, 一般来说,虚词的连用或关联使用在某种意 义上就是语气的加强,因而,表示某种语气 是固定句式的常见形式。
1、表判断语气。常见的有“无以”“所 以”“者…也”等。
精品课件
4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无以”相当于“没有用来…的办法”。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其…乎”相当于“难道…吗”。 ⑥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安…哉”相当于“哪里…呢”。
精品课件
11
⑦夫晋,何厌之有? “何…之有”相当于“有…呢”。通常用在疑
问句宾语前置句中。 “何有”可根据上下文译为“有什么困难(舍
不得/关系)呢”。如: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 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⑧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⑨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文言固定句式》PPT课件

《文言固定句式》PPT课件
• 则较死为苦也,将若之何?(林觉
民《与妻书》)
• 3.“何……为”“何(奚)
2

以……为”,译为“要(拿、 用……做(干)什么呢”或

“怎么(为什么)用得着……

呢”。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
遥游》)
• 4.“何以……耶”,译为“怎么
6
表 判
“只是……罢了”。 • 此唯师心自用耳。(《问说》) • 顾未有路耳。(司马迁《信陵

君窃符救赵》)
语 气
• 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见 梁襄王》)
• “与使……,无宁……”“与
7

其……宁”“与其……孰若”, 表选择,译为“与其……,不

如……”

• 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
语 气
死。(林觉民《与妻书》)

人墓碑记》)


• 5.“况……欤”,译为“何
3
表 反
况……呢”。
•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张溥 《五人墓碑记》)



• 6.“无乃……与”,译为“难道
3
表 反
不是……吗”。
•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 颛臾》)



• 7.“何……之有”,译为“有什
3
表 反
么……呢”。
•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
语 气
• 其李将军之谓也。(司马迁 《史记•李广列传》)
• 7.“不亦……乎”,译为“不
1
表 陈
是……吗”。

文言文固定句式及练习PPT课件

文言文固定句式及练习PPT课件

【答案】
①(如今)我在州府外面,你州府里面,(只要 我们)齐心合力,就一定会有所作为。
②不久刘仁之被调到朝中做中书令
2021/3/9
授课:XXX
8

建文四年六月乙卯,燕兵遂渡江。帝忧惧,或 劝帝他幸,图复兴。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① 即事不计,当死社稷。乙丑,燕兵入,帝自焚,孝 孺被执下狱。先是,成祖朱棣发北平,姚广孝以孝 孺为托,曰:“②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 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 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 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 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 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 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
有以(有... 用来)、无以(没有... 用来)、有所( 有.....的)、无所(没有... 的)、比及(等到... 的 时候)、为...所。
2021/3/9
授课:XXX
5
文言翻译练习
将文中两处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①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 之,对曰: “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 耳。 ”上曰:“②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古人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 安可诬一世之人!”
2021/3/9
授课:XXX
6
பைடு நூலகம்
【答案】
①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 , 1分) (封德彝)很长时间没有举荐有才能的人 。 ( 1分)
2021/3/9
授课:XXX
4
3.“谁……者”中,“谁”是疑问代词, 作谓语;“……者”是“者”字结构,作 主语,“谁……者“等于”“…… 者谁”。 例如: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文言固定句式 课件(1 7张PPT )
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文言固定句式 课件(1 7张PPT )
3.“有(无)以”
此式是动词“有”和
介词“以”连用于谓语动词前,对某种
事情赖以实现的条件、办法等加以肯定
(或否定)。译为“有(没有)什么办
法用来……”。例如《中山狼传》:
“吾终当有以活汝。”《劝学》:“不
J.顾……哉?(难道……吗?) 例如: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K.独……哉?(难道……吗?) 例如: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
(3)表揣度:
A.无乃……乎(耶)?(恐怕……吧?)(兼表反问) 例如:求,无乃尔是过欤?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B.得无……乎(耶)?(该不是……吧?)(兼表
反问)
例如:若辈得无苦贫乎? C.其……欤?(不是……吗?)(兼表反问)
例如:其可怪也欤? D.……庶几……欤?(……或许……吧?)
例如:吾王庶几无疾病欤?
(4)表示感叹:
A.何其……也!(怎么那么……啊!) 例如:虽有君命,何其速也!
B.直(特)……耳!(只不过……罢了!) 例如: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
C.惟……耳!(只是……罢了!) 例如: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
例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B.……欤(耶),抑……欤(耶)?(是……, 还是……?)
例如:先生在民间,审知故扬州阁部果死耶, 抑未死耶? C.其……,其……也?(是……呢,还是…… 呢?)
例如: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文言固定句式 课件(1 7张PPT )
(6)其他句式 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文言固定句式课件(17张PPT)
B.何……为?(……干什么呢?) 例如:何辞为?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C.何……之有?(有什么……呢?) 例如:宋何罪之有?
D.如之何……?(怎么能……呢?) 例如: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E.岂(其)……哉(乎,耶)? (哪里……呢?……哪里呢?) 例如: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B.何所……?(所……的是什么?) 例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C.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例如:未辞也,为之奈何? 奈何怎么样呢?) 例如:如太行王屋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E.孰与……?(与……相比,哪个……?) 例如: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文言文固定句式
所谓“固定句式”,就是某些结合在 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理解时 不能分开、而需要按照某种固定模式 来解释的词语。如果考生能够把握这 种句式的语法特点及意义,就能准确 而快速地做出翻译。
文言文的固定格式:
(1)表示疑问:
A.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 例如:王曰:“何以知之?”
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文言固定句式 课件(1 7张PPT )
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文言固定句式 课件(1 7张PPT )
7.“然则” 此式表示承上的连接关系。 译为“既然这样,那么……”或“那么”。 例如《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南 极潇湘……” 8.“之谓也” 此式既可用于句末,又可 用于句中。用于句末,表示总结性判断。 译为“说的就是……啊”。如果用于句中, 省去“也”,变为“之谓”,当是另一种 译法。译为“这就叫做……”。如《齐桓 晋文之事》中的两例:“……夫子之谓 也。”和“此之谓失其本心。”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岂为死君乎?
F.安……哉(乎)?(哪里……呢?) 例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将军迎操将安所归乎?
G.不亦……乎?(不是……吗?) 例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H.……非……欤?(……不是……吗?) 例如:子非三闾大夫欤?
I.宁……耶?(哪里……呢?) 例如: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1.“有……者”此式用于所要介绍、陈述 的对象,是一种特殊的定语后置形式。译 为“有个……的人”。例如《口技》: “京城有善口技者。” 2.“有(无)所” 此式中“所”与后边 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词组,作 动词“有(无)”的宾语。可译为“有 (没有)……的(人、事、物)”。如 《鸿门宴》:“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 近。”《木兰诗》:“女亦无所思,女亦 无所忆。”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F.安……乎?(怎么……呢?) 例如: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G.独……耶?(难道……吗?) 例如: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 姊耶? H.何为……?(为什么……?)
例如:君何为生我家?
(2)表示反问:
A.何……哉(也)?(怎么能……呢?) 例如: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何可胜道也哉?
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文言固定句式 课件(1 7张PPT )
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以……为……” 此式用“以”组成
介词结构作状语,来表示动词“为”所
凭借的和依据的对象等。可译为
“用……做……”或“把……当
作……”。例如《六国论》:“至丹以
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有时也可紧缩
成“以为”。例如《黔之驴》:“虎见
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文言固定句式 课件(1 7张PPT )
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文言固定句式 课件(1 7张PPT )
5.“是以” 此式用于因果句中表示结果 或推断。译为“所以(因此)……”。如 《石钟山记》:“余是以记之。” 6.“所以” 此式由于介词“以”,含有 “用”、“因”等不同的意义,据此,可 译为:①“用来……的工具(方法、方 式)”;“凭他(它)来……的”。例如: 《公输》:“吾知所以距子矣。”《师 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导致……的原因”;“……的缘故”。 例如《察今》:“此其所以败也。”
D.一何……(多么……啊!) 例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E.亦……哉!(也真是……啊!) 例如: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
亦盛矣哉! F.……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
例如: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文言固定句式 课件(1 7张PPT )
(5)表示选择:
A.与其……孰若……?(与其……,哪 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