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香料简介共25页

合集下载

食用香精调香技术

食用香精调香技术
二、、合成香料 (一〕酮类
溶解性 不溶于水和石油英,溶于乙醇、乙醚和挥发
1、覆盆子酮性油〔。对天然—品羟存基在于苯复丁盆子酮(树〕莓)等中。
香气特征:浆果、甜香、木香、熟的覆盆子、果酱、种子特性
第17页,共44页。
第二节 常用食用香料的香气特征
二、、合成香料 (一〕酮类
2、乙位突厥酮〔β——二氢突厥酮〕
第32页,共44页。
第二节 常用食用香料的香气特征
二、合成香料
〔二〕酸类
1、丁酸
CAS No.:107-92-6,
FEMA:2221;
分子量: ,
又称酪酸,为无色至浅黄色透明油状液体,具有浓烈的 奶油、干酪般的不愉快气息和奶油味; 溶解性:易溶于水,但易被盐析,易溶于乙醇、丙二
醇、乙醚、大多数挥发油和大局部有机溶剂;能随水蒸
2、醇类——丁醇、异丁醇、戊醇、异 戊醇等等〔官能团—OH直接连在脂肪链 上〕
第4页,共44页。
第一节 常用食用香料
二、合成香料: 3、酚类香料——丁香酚、异丁香酚、麦芽 酚、乙基麦芽酚等等〔官能团—OH直接连在苯 环上。〕
4、醚类原料——茴香醚、苄基乙基醚、 丁香酚甲醚、二苯醚等等。〔R—O— R’〕
第二节 常用食用香料的香气特征
二、、合成香料 (一〕酮类
5、2-十一酮
英文名称:2-Undecanone 别名名称:甲基壬基甲酮 2-十一烷酮 甲基壬基酮 壬基甲基甲酮 更多别名:Methyl nonyl ketone 2-Hendecanone Methyl n-nonyl ketone 分子式:C11H22O 分子量:
第14页,共44页。
第二节 常用食用香料的香气特征
一、天然香料 2、浸膏类——通常是指用有机溶剂浸提不含 有渗出物的香料植物组织〔如花、叶枝、 茎、树皮、根、果实等〕中所得的香料制 品,成品中不含原用的溶剂和水分。

合成香料的制备

合成香料的制备

后处理
对分离和纯化后的产品进 行必要的后处理,如干燥 、包装等,以确成香料制备中的问题与对策
原料成本问题
总结词
原料成本问题是合成香料制备中的常见 问题,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 。
VS
详细描述
合成香料所需的原料大多数是从石油中提 取的,而这些原料的价格受国际油价波动 的影响较大,价格不稳定。此外,一些稀 有的、特殊的原料价格更是高昂,进一步 增加了生产成本。
总结词
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香味物质,具有天然、环保、可持续的特点。
详细描述
微生物发酵法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方法,通过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产生香味 物质。该方法可以产生天然的香味物质,具有天然、环保、可持续的特点。常 用的微生物发酵法包括利用酵母、霉菌等微生物的发酵。
酶催化法
总结词
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将原料转化为目标香料,具有高选择性、条件温和的特点。
05
CATALOGUE
合成香料制备新技术与新进展
新型反应技术
绿色合成技术
微波辅助反应
采用无毒或低毒的溶剂、催化剂和试 剂,减少或消除三废排放,降低能耗 和资源消耗。
利用微波的快速加热和选择性加热的 特点,实现高效、环保的合成反应。
超声波辅助反应
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机械振动和热效 应等作用,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提 高产物的收率和纯度。
反应效率问题
总结词
反应效率问题也是合成香料制备中的一大挑战,提高反应效率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
详细描述
在合成香料的过程中,由于反应条件、反应物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反应效率往 往不高,导致生产周期长、产量低,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效的合成方
法和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合成香料简介》课件

《合成香料简介》课件

Part Three
香精: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等 香料: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等 香精香料: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等 合成香料: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等
食品工业:用于食品调味、增香、防腐 等
医药工业:用于药品的香味、防腐、 止痛等
化妆品工业:用于化妆品的香味、保 湿、防晒等
烟草工业:用于烟草的香味、保湿、 防腐等
合成香料是食品、化妆品、日用品等众多行业的重要原料 合成香料的发展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创新和进步 合成香料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合成香料的未来发展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汇报人:PPT
环保型合成香料: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环保型合成香料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功能性合成香料:具有特殊功能的合成香料,如抗菌、抗炎等,将成为未来市场的热点。
生物合成香料:利用生物技术合成香料,具有环保、安全、高效的特点,将成为未来发展的 重要方向。
定制化合成香料: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合成香料,满足个性化需求,将成为未来市场的重要竞 争手段。
冷凝器:用于 冷却反应产物
过滤器:用于 分离反应产物 中的杂质
干燥器:用于 干燥反应产物
包装设备:用 于包装合成香 料成品
原料选择:选择 优质、无污染的 原料
生产工艺:严格 按照生产工艺进 行生产,确保产 品质量
质量检测:对生产 过程中的产品进行 质量检测,确保产 品质量符合标准
环境控制:保持 生产环境的清洁 、卫生,避免污 染产品
1868年,德国化学家Friedrich W öh l e r 首 次 合 成 了 香 豆 素 , 标 志 着合成香料的诞生。
1906年,德国化学家Hermann Staudinger提出了高分子理论, 为合成香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

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

第三节 香精
一、香精的分类
(一)根据香精的使用用途分类
▪ 1、日用香精 ▪ 2、食用香精
▪ 3、工业用香精
(二)根据香精的形态分类
▪ 1、水溶性香精 ▪ 2、油溶性香精
▪ 3、乳化香精 ▪ 4、粉末香精
第15页,共39页。
(三)根据香型分类
▪ 食品用香型香精
▪ 酒用香型香精
▪ 烟用香型香精 ▪ 花香型香精 ▪ 果香型香精 ▪ 非花香型香精
▪ 3、基香(Basic note):亦称尾香。是在香精的头香 和体香挥发之后,留下来的最后香气。
第20页,共39页。
三、调香的方法
▪ 1、作为调香师(Flavorist)既要具备香料的应用知识, 丰富的经验,又要有灵敏的嗅觉和丰富的想象力,还 要充分了解加香制品的性能。
▪ 2、调香师是根据使用者或加香制品的要求,借助经验 对各种香料筛选、配制,最终用产品的香气来表现美 丽的自然和美好的理想,因此调香同样是技术和艺术 的结合。
二、合成香料
➢为什么合成香料能得以长足发展。 ➢合成香料的市场现状如何? ➢香料合成采用了许多有机化学反应,如氧
化、还原、水解、缩合、酯化、卤化、硝 化、加成、异构、环化等。 ➢按原料来源的不同,可分为:用天然植物 精油生产合成香料、用煤炭化工产品生产 合成香料、用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合成香料。
第14页,共39页。
1、麝香 ▪ 麝香(Musk)是雄麝鹿的生殖腺分泌物 。 ▪ 产地:印度、尼泊尔、西伯利亚寒冷地带和我国的云南
等省。
▪ 主要香成分:占2%左右饱和大环酮——麝香酮 。
▪ 性能:高沸点难挥发性物质,香气强烈,扩散力强且 持久 。
▪ 用途:在调香中常作为定香剂 。
第6页,共39页。

常用合成香料

常用合成香料

127(16毫米)
136(13毫米) 28l 162(13毫米) 130(5.1毫米) 170
0.9796
0.9672
0.9494 0.9383 1.084
1.4451(20℃)
1.4412(20℃) 1.4610(21.5℃) 1.4512(20℃) 1.4522(20℃) 1.4476(20℃)
OH
O
2、2,3-丁二酮 该香料分子式C4H6O2,分子量86.09, 沸点 88℃,d(20/4℃)0.8931, nD(18.5℃)1.393。 结构式: 丁二酮是许多水果和食品的一种香气成分, 也是人们熟知的奶油的香气成分。调香中主 要用于奶油和烘烤香韵中,大量用于人造奶 油的调味,少量用于某些香水的调制。
低碳原子数的羧酸酯是典型的果香,随着碳原子数的增 加,酯类香气向脂肪一皂香转化,甚至向金属气味转变。 由表3一6可见,Cl至C6的羧酸乙酯主要用于果香韵,C7、 C8的羧酸乙酯具有酒香韵,C8、Cl0,和C12的羧酸酯有花 香味,可用于花香韵。Cl2的月桂酸酯也可用于松柏香韵中 。令人注意的是几个2一炔羧酸甲酯,它具有类似于紫罗 兰的花香气味,可以用于花香及青香香韵的香精中。
3、内酯类香料
天然存在的具有感官重要性的内酯化合物主要是某些γ和 δ一内酯以及少数大环内酯。这些内酯的存在反映出由开 链前体化合物生成内酯比较容易。γ一和δ一内酯是相应羟 基酸的分子酯化形成的内酯。它们具有Cis一构像的立体 结构。脂肪酸内酯具有几种果香及奶油香,环十五内酯通 常以trans一构型存在。它具有当归根油的麝香样气味,天 然存在的双环内酯2一苯并呋喃酮化合物是芹菜根油的主 要香气成分。香豆素是香车叶草的香气成分。关于苯系内 酯在芳香族香料一章介绍。

合成香料

合成香料

Fragrance, Flavour and Cosmetic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2
合成香料分类
按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分类,主要有烃类、醇 类、醚类、酸类、酯类、内酯类、醛类、酮类、 缩醛(酮)类、腈类、酚类和其它香料。
按碳原子骨架分为萜类香料、芳香族香料、脂肪 族类香料、含硫、含氮和稠环类香料
参考用量:在最终加香食品中的建议用量为0.5~ 13 mg/kg。
Fragrance, Flavour and Cosmetic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10
2. -金合欢烯(Farnesene)
别名:倍半香茅烯、3,7,11-三甲基-1、3,6, 10-十二碳四烯,
参考用量:在最终加香食品中的建议用量位1~250 mg/kg。
Fragrance, Flavour and Cosmetic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18
2. 1-甲基萘(1-Methylnaphthalene)
别名:-甲基萘
分子式:C11H10,相对分子质量:142.20。 理化性质: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中,熔
碳原子数 10 15 20 30 40 >40
异戊二烯 2
3
4 6 8 >8
个数
Fragrance, Flavour and Cosmetic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7
(一)、开链萜类香料
该类物质作为香料使用的较少,由于其具有高度 的不饱和结构,因此此类物质稳定性差,有些萜 类变化后会产生令人难以接受的气味,在某些水 果和精油中常见的萜类物质有:

常用合成香料

常用合成香料

常用合成香料合成香料,指的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造的香气物质。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清洁用品和香水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合成香料,包括它们的成分、用途和安全性。

1. 香草醛香草醛是一种常见的合成香料,具有甜美的香气,常用于食品和香水中。

其化学名称为对羟基苯甲醛,化学式为C8H8O2。

香草醛的来源包括合成和天然提取,合成的香草醛主要通过化学反应制得。

香草醛在食品中被用作香精,其安全性经过广泛的研究,一般被认为是安全的。

2. 水果酮水果酮是一类常见的合成香料,常用于水果味的食品和香水中。

它们在化学结构上与水果的天然香气相似。

典型的水果酮包括苹果酮、草莓酮和香蕉酮等。

水果酮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如氰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等。

这些合成香料在适量使用下,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3. 芳樟醇芳樟醇是一种具有清新芳香的合成香料,被广泛应用于香皂、洗发水和护肤品等产品中。

其化学名称为苯甲醇,化学式为C6H5CH2OH。

芳樟醇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或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得到。

虽然芳樟醇在高浓度下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但在产品中适量使用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4. 玫瑰酮玫瑰酮是一种常用的合成香料,给人以花香的感觉,常用于香水和化妆品中。

它的化学名称为芳樟醇酮,化学式为C14H20O。

玫瑰酮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包括酰化反应和氧化反应等。

由于其独特的香气,玫瑰酮被认为是一种高级香料,但使用时需要适度,因为过量使用可能会对某些人产生过敏反应。

5. 柠檬醛柠檬醛是一种具有柠檬味的合成香料,常用于食品、饮料和清洁用品中。

它的化学名称为己醛,化学式为C6H12O。

柠檬醛可以通过合成或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得到。

它具有清新的香气和抗菌性质,但过量使用可能会引起刺激性反应。

综上所述,合成香料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虽然它们经过合成制造,但在适量使用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然而,每个人对香料的感受和反应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适当控制用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合成香料家族大集合——果香型、奶香型、清香型

合成香料家族大集合——果香型、奶香型、清香型

合成香料家族大集合——果香型、奶香型、清香型内事不决问百度,香事不决,上『百料汇』!一、果香型1.己酸烯丙酯感官特征:无色至浅黄色液体。

具轻微刺激、带有油脂香气、果实香气,类似菠萝、朗姆,稍有些似苹果,但具有更多像菠萝的天然香气。

尝味有果实、脂肪、甜葡萄酒、菠萝的口感。

2.环己基丙酸烯丙酯感官特征:无色液体。

具有强烈的甜果香,类似菠萝。

比己酸烯丙酯更甜更润。

果香类似乙酸芳樟酯。

尝味有新鲜果实、甜似菠萝的感觉。

用于仿制菠萝香精中作为果香的主要原料。

在仿制草莓、覆盆子香精中作为修饰剂,是杂果香精中的一种强有力的香料组分。

3.庚酸烯丙酯感官特征:无色至浅黄色澄明液体。

具有强烈的甜果香,倾向于菠萝的香气,也能使人联想起香蕉和洋甘菊的香气。

可用于菠萝、杏子、桃子、浆果、生梨和白兰地等香精。

4.乙酸大茴香酯感官特征:无色至微黄色液体。

具浆果和紫丁香的香气,有温和果实香气、花香气、轻微似树脂香气、香草的香韵,也类似某些櫻桃品种的香气。

常用于仿制浆果、巧克力、可可、香草等香精中,适用于烘焙食品的加香。

5.苯甲醛感官特征:具有强烈的甜香气,新鲜和轻飘的果香,类似新鲜压破的苦杏仁,在正常的稀释浓度下尝味,有灼烧、甜的感觉。

广泛用于食品用香精,除苦杏仁香精外,还用于仿制莓、白脱、杏、白兰地、樱桃、椰子、甘草、苹果、梅、胡桃、朗姆、辛香、香草等香精以及烟用香精。

6.乙酸苄酯感官特征:无色液体。

具有强烈的甜花香,新鲜和轻飘的果香,类似茉莉、栀子、铃兰、白百合,但持久性差。

用于仿制苹果、杏、香蕉、白脱、樱桃、桃、梨、梅子、菠萝、愠桲果、覆盆子、草莓等香精。

7.丁酸苄脂感官特征:无色液体。

具有浓郁的果实香气、花的香气,主要是像梅子的果香。

用于仿制杏、梅、白脱、乳酪、甘草、甜梨、坚果、桃、梨、覆盆子、草莓、菠萝等香精,也可用于芒果香精。

8.丙酸苄脂感官特征:无色液体。

具有果实甜的香气和明显的花香底韵,总的来说是茉莉型风格。

不像乙酸苄酸那样刺激但却具有更足的果香。

合成香料报告

合成香料报告

合成香料报告
1、从原料来源看,天然香料主要是植物性香料和动物性香料两大类;
2、按照香气成分可以将合成香料分为五类:
①天然香料:由天然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经过加工而得到的香料。

如桂皮、丁香、檀香、麝香、龙涎香、灵猫香、海狸香、香荚兰豆、玫瑰油、安息香等都属于此类。

②人造香料:由化学方法制得的单体香料或聚合物。

这些香料在结构上与天然香料相似,但其中所含有的一部分天然成分(例如:香草醛)被人为地除去了,因此也就失去了香味。

③半合成香料:是指以天然香料为原料,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取的香料。

它包括人工合成的单体香料及聚合物香料。

前者如肉桂醛、麝香酮、芳樟醇、橙花醇等;后者如二氢茉莉酮酸甲酯、香豆素等。

④合成香料:以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的香料。

它又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指由各种天然香料与适量化学品进行化学反应而制得的香料;另一种则是直接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的香料。

例如:由香兰素、苯乙醛与丙烯腈缩合生成的香兰素单体,再经氧化、还原等反应即可制得香兰素。

又如,以苯甲醛为原料,经缩合反应生成苯甲醛,再经水解、脱羧等反应便可制得苯乙醛。

⑤天然等同香料:也称天然香料。

合成香料

合成香料
混合体,具有一定的香型,可以直接用于产品加香。 调和所用的各类香料常用质量百分比或千分比表示。 根据香精的形态分类可分为水溶性香精、油溶性香精、 乳化香精和粉末香精。
根据用途分类可分为食用香精、日用香精和其他 香精;
食用香精包括食品香精、烟用香精、酒用香精和 药用香精;
日用香精包括化妆品、洗涤用品香精,香皂洁齿 类香精,熏香、空气清新剂香精。

从此,平民百姓也有机
会接触到这种奢侈的贵族
用品。天然香气的微妙特 性,被精确的科学分析拆解 成一个个化学成分,可以惟 妙惟肖地组合出来。植物 香精原本带有的美丽色彩, 也被人造色素轻而易举地 模仿出来。
合成香料的出现
合成香料工业创始于19世纪末。早期从天然产物中所含 的芳香化合物,如冬青油中的柳酸甲酯、苦杏仁油中的 苯甲醛、香荚兰豆中的香兰素和黑香豆中的香豆素等人 工合成香料并实行工业化生产。稍后,紫罗兰酮和硝基 麝香等的出现,也是合成香料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香料历史悠久,国内 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 年前的皇帝神农时代, 就有采集植香料物作 为医药用品来驱疫避 秽。国外也有数千年 的历史。公元前3500 年埃及皇帝晏乃斯的 陵墓于1987年发掘。
香料发展至今的过程 中,随着社会生产水 平的提高和香料需求 的增加,产生出多种 天然香料的提取工艺, 使香料品种不断地增 加。
(1)1-麝香酮(2)环十五烯酮(3)3-甲基环十五烯酮(4)环十五内酯(5)环十五烯内酯(6)环十六 酮(7)灵猫酮(8)5-环十六烯-1-酮(9)黄葵内酯(10)异黄葵内酯(11)麝香105(12)麝香T
主要的香料香精公司
2007年,全球排名10强的香料香精公司, 销售额约137亿美元,占全球全行业销售额 的70%(2007年全球总销售额为199亿美元, 2006年全球总销售额为180亿美元)。全球著 名的香料跨国公司有:美国的IFF、森馨科 技和曼氏、瑞士的奇华顿(Givaudan)和芬美 意(Firmenieh)、日本的高砂(Takasa-go)和 长谷川(Hasegawa)、德国的德之馨、英国 的花臣、法国的Robertet等。目前国际著名 香精香料公司已进入中国落户。

合 成 香 料

合 成 香 料
精细化工生产技术
合成香料
1、半合成香料
利用某种天然成分经过化学反应使结 构改变后所得到的香料称为半合成香 料。
2、全合成香料 利用基本化工原料合成的香料。
第三节 合成香料
1 烃类化合物
应用广泛的烃类香料是萜 烃类化合物,如月桂烯、柠檬 烯等,同时也是合成萜类香料 的重要原料。
樟脑由樟树
木片用水蒸
肉桂醛
CH=CHCHO
3-苯 基 丙 烯 醛
肉桂醛是桂油中的主要成分
肉桂醛-化学合成
2-羟基丁醛
CHO
+ CH3CHO
苯甲醛
乙醛
OH CH3CHCH2CHO
OH
CHCH2CHO - H2O
CH=CHCHO
肉桂醇
b.p. 252℃
肉桂醛
4 酮类香料
O
酮类香料是香料工艺产品最 主要的部分,其中萜酮在酮类 香料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O (CH2)13
CH2
O
大环内酯麝香
十五内酯
O 多环麝香 粉檀麝香
9、其他化合物 含氮、硫类香料香气强烈
N
CH3
CH3
N
CH3
2,3,5-三甲基吡嗪
具有浓郁的炒花生或烤马铃薯的香气,主要 存在于烘烤制品、可可制品、咖啡、花生、 乳制品、爆米花等食品中,是重要的食用香 精和烟用香精原料。
香茅腈
CN
无色液体, b.p.181¡æ, 有类似朗姆酒(Rum)的气味 O
CH3(CH2)4 C O CH2CH=CH2 凤梨醛, 己酸烯丙酯
多用于食用香精,也用于皂用及化妆品用香精
O C
CH3
O
+ ClCH2 C OC2H5 NaNH2

合成香料

合成香料

(6)薄荷醇,又称薄荷脑

结构式:
系统命名:5-甲基-2-异丙基环己醇
理化性质:无色针状结晶,具有左旋、右旋、消旋三种光学异构体。它们的呈香性质各不相同,左旋薄 荷醇具有薄荷香气并有清凉的作用,消旋薄荷醇也有清凉作用,其他的异构体无清凉作用。
天然发现:天然存在的多为左旋体,发现于薄荷油、香叶油、留兰香油等精油中

应用:可用于蔬菜、水果等食品香精
羧酸类食品香料
(1)异戊酸 结构式: 系统命名:3-甲基丁酸 理化性质:无色粘稠液体,具有刺激性酸败气味,稀释后具有干酪、奶制品、水果香气 天然发现:白面包、干酪、酸乳酪、牛奶、蘑菇、香茅、留兰香、柠檬叶中 应用:主要用于调配干酪、奶油、黄油、草莓、坚果、肉味等食品香精
(4)肉桂醛 结构式:

系统命名:3-苯基丙烯醛 理化性质 :肉桂醛为 浅绿色至黄色液体,具有肉桂香气 辛香、甜的、 肉桂味道。
天然发现:肉桂叶、肉桂皮、芹菜籽中 应用:可用于调配可乐、香莱兰、樱桃、蜜香、肉味、辛香型等食品香 精
(5)大茴香醛
结构式:

化学名称:对甲氧基苯甲醛 理化性质:为无色至浅黄色液体,具有辛香、粉香、木 香、奶油香、杏仁、大茴香香气。 应用:可用于调配可可、杏仁、樱桃、香莱兰等食品香 精
酚类食品香料
(1)丁香酚 结构式: 系统命名:2-甲氧基-4-烯丙基苯酚 理化性质:无色至淡黄色液体,具有辛香、烟熏香、熏肉 样香气和味道,不溶于水。 .应用:a.可用于香水香精以及各种化妆品香精和皂用香精配方中,还可以用于食用香精的调配。丁子香酚具有浓 郁的石竹麝香气味,是康及謦系香精的调合基础,在化妆、皂用、食用等香精的调合中均有使用。 b.抗菌,降血压。丁香酚具有很强的杀菌力,作为局部镇痛药可用于龋齿,且兼有局部防腐作用。

合成香料简介

合成香料简介

• 四、合成麝香类 • 合成麝香主要分为三大类:硝基麝香、多环麝香、
大环麝香;
① 硝基麝香: 硝基麝香是人类研制和使用最早的合成麝香化合物,至 今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硝基麝香具有强烈的麝香香气, 香气强度大,但香气不是很细腻、优雅。这类化合物均 为固体,易于和其他精油和香料调配,还具有特别好的 定香能力。
合成香料的分类
• 合成香料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
• 一是按官能团分类,按官能团分类可分成: 酮 类香料、醇类香料、酯、内酯类香料、醛类香料、 烃类香料、醚类香料、腈类香料和其他香料; • 二是按碳原子骨架分类。按碳原子骨架可分为脂 肪族类、芳香类、萜烯类、合成麝香类及含氮、 含硫、杂环和稠环类香料。
• 2006年,全国生产香精香料产品的销售收入达到了225 亿元。目前,中国可生产各类香料约700种,可生产 天然香料100余种(包括精油、浸膏、净油和油树脂等), 所产香料香精用于国内加香产品产值约达1万亿元(其 中为食品配套约达7 000亿元、日用化工、烟草、医药 等产品越千亿元)。我国有香料香精生产企业800余家, 其中“三资”企业50余家,国际著名的香料香精生产 企业已基本在中国领土上建厂落户,我国的香料香精 工业已形成国内市场国际化局面
种类 苄醇 芳香族醇类 Β-苯乙醇 丁香酚 苯甲酸酯类 芳香族醚类 异丁香酚 大茴香脑 芳香族酯类和内 酯类 苯甲酸酯类 水杨酸酯类 苯乙酸酯类 桂酸酯类 乙酸苄酯 乙酸对甲苄酯
香气特征 微弱的愉快香气 柔和细腻的玫瑰香气 强烈的丁香香气 强烈的丁香香气比丁香酚气 味更优雅 甜香的强烈茴香气味 类似茉莉花的香气 近似茉莉样香气,比乙酸苄 酯更为柔和 令人愉快的香气 类似于兰花样香气 如蜂蜜一样甜香 甜、香脂气息
合成香料的发展历史

《合成香料的制备》PPT课件

《合成香料的制备》PPT课件

合成香料——醇类香料
萜醇类香料 —— 玫瑰醇(FEMA号2980)

主要用途 是配制玫瑰系列香精的主香剂, 同时也是配制草莓、葡萄、巧克力等食用 香精的香原料。
合成香料——醇类香料
萜醇类香料 —— 熏衣草醇
是薰衣草油主要香成分之一。 有类似薰衣草的香气。
安全管理 一般可以安 全外用。 主要用途 作为花香型 香精的修饰剂,用于高 级化妆品、香皂、香水 香精中。
合成香料——醛酮类香料
酮的香气特征
环己烯衍生物主要具有柏木、紫罗兰、 鸳尾的香气,代表物有紫罗兰酮、异甲基紫 罗兰酮、鸳尾酮等,广泛应用于调香。含有 11~13个碳原子的大环酮类有樟脑气味;14 个碳原子的大环酮,具有柏木香气;15~18 个碳原子的大环酮,则具有细腻而又温和的 天然麝香香气,如麝香酮、环十五酮、灵猫 酮等。它们广泛用于调香。
合成香料——酚类香料
合成香料——酚类香料
合成香料——酚类香料
酚类化合物的制备: (1)重氮盐水解制备酚
合成香料——酚类香料
酚类化合物的制备: (2)芳香铊化合物氧化
合成香料——酚类香料
酚类化合物的制备: (3)磺酸盐的碱熔
合成香料——醚类香料
醚的分类:
O
简单醚: H5C2 O C2H5
混合醚:
合成香料——醚类香料
醚类化合物香料品种约占香料总数的5%。
醚类香料的 主要用途
皂用、洗涤剂用香精 食用、烟用香精 化妆品用香精
合成香料——醚类香料
皂用、洗涤剂用香精 食用、烟用香精 化妆品用香精
二苯醚 二苄醚 菠茴萝香醚醚 丁茴香香酚脑甲醚 异 老 玫 茉对 β β丁姆 瑰莉甲--萘萘香醚醚-酚9甲乙酚甲醚醚甲醚醚

合成香料的生产

合成香料的生产
2020/6/9
CH3
香茅油
单离
35%NaHSO3
CH3 H 3C
CHO
H 3C
CH3
OH OSO 2 Na CH3
NaOH
CH3
CHO
2020/6/9
H 3C
CH3
• ②利用酚羟基与NaOH的反应 • 在丁香油中约含80%的丁香酚,如何得到
纯的丁香酚?先分馏香茅油得粗的丁香 酚,向粗丁香酚中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 ,可生成溶于水的丁香酚钠,经过分离 出油相后,再用硫酸溶液处理即可分离 得到不溶于水的丁香酚。
8.3合成香料的生产
• (1) 合成香料及其特点 • 合成香料是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取的香料。
合成香料包括: • 全合成香料、 • 半合成香料、 • 单离香料、 • 生物合成香料。 • 目前世界上合成香料的品种已有近5000种。
2020/6/9
• 香料生产的特点:产量小,品种多。 • 目前世界上香料商品品种有9000种左右
• 我国目前只有少数厂家采用此法,主要原因是因 为国内生产的乙醛酸价格相对较高,且一些关键 技术问题尚未解决,如废水回用(1t香兰素产生约 20 t废水)、产品收率等问题尚未很好的解决。
2020/6/9
OMe OH
OH-
+ CHO COOH
OH COOH
OMe OH
CHO
O2/Cu(OH)2
2020/6/9
• 调配香精简称为调香。将几种乃至数十种香料 通过一定的调配技艺,配制出和谐又具特色、 酷似天然鲜花、鲜果或幻想出具有一定香型、 香韵的有香混合物。这种有香混合物称为调和 香料,习惯上称为香精。
• 即香精是由多种香料(有时也含有一定量的溶 剂)调配出来的、具有一定香型的、可直接用 于产品加香的混合物。

食品添加剂--合成香料

食品添加剂--合成香料
O O CHO O CH OH R RCCH2CH2CO2H
02:34
O
R CHCH2CH2CO2
18
自由基缩合法以直链伯醇和丙烯酸酯为原料,在过氧化叔 丁醇作用下反应得到较高收率的γ一内酯。
RCH2CH2 OH 2HC CH + C MeO O
Peroxide
R O O
(b)γ一内酯的物理常数与感官特性 下面两个表(表3-7和表 3-8)列出了一些重 要的 γ 一内酯的物理常数和感官特性。应当指出 的是,γ一壬内酯和γ一十一内酯分别具有典型的 椰子香气和水蜜桃香气,故分别称为“椰子醛” 和“桃醛”。
02:34
CH2CH2CO2
15
O
这种方法的收率比较低,若使用溴代乙酸乙酯与 醛反应,并且用金属镁代替反应中的锌,反应收 率可以得到改善。
Mg
OH CO2Et
CHO + BrCH2CO2Et
02:34
16
使用具有末端双键的烯烃和卤代酸酯反应,接着再用碱水 解得到γ一内酯。显然,内酯的形成经过不饱和酸过程。
26
02:34
2 香精的调制过程
香精的组成 •主香剂
•和香剂(协调剂)
•修饰剂(矫香剂或变调剂)
•定香剂
02:34
27
8.1 概述 8.1.3 香料与香精
(1)调制香精的配方确定过程(调香)
•确定欲配制香精的香型和香韵。
•选择与主香剂相适应的和香剂、修饰剂、定香剂, 对香型加以协调和补充。 •反复调香拟配后,试配5-10g香精进行香气评估。 •小试评估通过,再配制500-1000g香精大样在加香产 品中应用考查通过后,配方即可确定。
02:34 19
某些γ-内酯化合物的物理常数

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

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
体,主要溶剂是蒸馏水,成本较低。
➢ 用途:常使用在乳状果汁、冰淇淋、奶制品等食 品和发膏、粉蜜等化妆品中。
➢ 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4-3。 ➢ 常用的乳化剂:单硬脂酸甘油酯、大豆磷脂、山梨醇
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木糖醇酐硬脂酸酯。
第30页,共39页。
(四)粉末香精
➢粉碎混合法 ➢熔融体粉碎法 ➢载体吸附法 ➢微胶囊型喷雾干燥法
第1页,共39页。
第一节 概述
一、香
▪ 香包括香气和香味。 ▪ 香气是由嗅觉器官感觉到的 。 ▪ 香味是由嗅觉和味觉器官同时感觉到的。 ▪ 目前,在世界上已发现的有香物质大约有40
万种以上。
二、 香与化学结构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2页,共39页。
三、香料分类
(1)天然香料
▪ 天然香料又可分为动物性香料和植物性香料。 ▪ 动物性香料是指从某些动物的生殖腺分泌物
▪ 用途:作定香剂。
第8页,共39页。
4、龙涎香
▪ 龙诞香(Ambergris)是在抹香鲸胃肠内形成的结石 状病态产物,自体内排出在海上漂流或冲至海岸上, 经长期风吹雨淋、日晒发酵而成的,也可从捕获的 抹鲸体内经解剖而取得,目前主要来自捕鲸业。
▪ 产地:南非、印度、巴西、日本。
▪ 龙诞香有那些性能?
也不相同。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常见食品的加香。
第32页,共39页。
第四节 评香
一、香的检验
(一)单体香料的评价
▪ 香气质量的检验 ▪ 香气强度
▪ 留香时间
来的褐色半流体。
▪ 产地:非洲埃塞俄比亚,亚洲的印度、缅甸、中国的 云南、广西等地。
▪ 灵猫香有那些性能? ▪ 主要香成分是占3%左右的不饱和大环酮——灵猫酮 ▪ 用途:常用作高级香水的定香剂。

香料化学成分

香料化学成分

天然香料、合成香料和香精之间的关系
动物性香料
食用香精 糖果、糕点
天然香料 植物性香料
饮料、酒
香料
单离香料 香精 日用香精 化妆品、牙膏
合成香料 (单体香料)
洗涤系列
其它香精
医药、卫生用品
饲料、涂料、纺织品 塑料、橡胶制品
第四页,共82页。
二.香料发展的历史概况(略)
香料有5000多年的历史,中世纪时,价值超过黄金。从11 到17世纪,香料主宰着欧洲人的口味、财富与想像力。
原料要求 生产效率
适于茉莉、晚香玉、 紫罗兰等娇嫩花朵。
较低
适于桂花、米 兰等小花或粒 状原料
较高
适于白兰、茉莉 等花瓣较厚的原 料

适于产量大的 多种原料
最高
浸取率
60 % ---70 %
80 %左右
80% --90 %
90 %左右
产品质量
原料静止, 不易损伤,搅拌很慢,原 原料易损伤,杂
杂质少。
第二十六页,共82页。
麝香酮的合成方法
例: 1986年,Keith A.等人,
先利用纯手性缩酮保护基团诱导对环十五烯酮进
行非对映选择性环丙烷化
然后用锂液氨溶液合叔丁醇开环得到手性麝香醇 再经吡啶盐的氧化,对映体有选择性地合成R型 麝香酮。
第二十七页,共82页。
麝香酮的合成方法
X
1)Br2,MeOH
本方法属于催化量的反应,对于生
产大量手性化合物来说是最经济的技术。 然而该反应中催化剂的循环利用不理想,
而且由于催化剂昂贵,导致目前产品成本 过高,难以形成规模生产。
第三十二页,共82页。
灵猫香
•来源:中国长江中下游和印度、菲律宾、缅 甸、马来西亚、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等地的灵 猫。 •组成:动物性黏液质、动物性树脂及色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 合成香料的定义 • 合成香料的发展历史 • 合成香料的分类 • 合成香料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
合成香料的定义
• 用单离、半合成和全合成方法制成的香料。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从精油中提取出的香 料称为单离香料。利用某种天然成分经化 学反应使结构改变后所得到的香料称为半 合成香料。利用基本化工原料合成的称全 合成香料。
• 从结构分 类,它可 以分为茚 满型、四 氢萘型和 三环异色 满型3大类。 主要代表 化合物有
③ 大环麝香
在合成麝香化合物中,大环麝香是三种麝香中最为 珍贵的,结构上最接近天然麝香的产品,大环麝香 的基本结构是14-16环,大环麝香具有非常珍贵的麝 香气息,香气极为优雅,具有非常强的天然感,此 外它又是一个很好的定香剂,能使香精持久地保持 芬芳气息。大环麝香至今也没有发现硝基麝香和多 环麝香所存在的安全及环保间题,是一类极为重要 的麝香化合物。
山东瀚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位于山东莱阳市经济技
术开发区,成立于2019年4月,注册资本1.6亿元人民币,主 要从事长碳链二元酸系列产品及下游产品的研发、生产及经 营。长碳链二元酸是一类重要的新型材料的化工原料中间体, 可以用于生产聚酰胺(尼龙树脂)、聚酯、聚酐和聚酯多元 醇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的各种管道、耐磨和耐油部 件的材料;石化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运输管道合成的新材料; 以它为基础原料还可以生产麝香-T、润滑油、热熔胶、增塑 剂、电容器电解质、粉末涂料、防锈剂等
种类
苯甲酸酯类
苯甲酸酯类 水杨酸酯类 苯乙酸酯类
桂酸酯类
芳香族醇类
芳香族醚类
芳香族酯类和内 酯类
苄醇 Β-苯乙醇 丁香酚 异丁香酚 大茴香脑 乙酸苄酯 乙酸对甲苄酯
香气特征
微弱的愉快香气
柔和细腻的玫瑰香气
强烈的丁香香气 强烈的丁香香气比丁香酚气 味更优雅
甜香的强烈茴香气味
类似茉莉花的香气
近似茉莉样香气,比乙酸苄 酯更为柔和
• 按化合物结 构分类,可 以分为苯系、 茚满系、四 氢萘系和吡 啶系的硝基 衍生物,从 使用和商业 价值上看, 主要有如下 化合物
② 多环麝香:
多环麝香是50年代初问世的一类麝香化合物,
与硝基麝香比,多环麝香的香气比较优雅, 化学性质稳定,广泛应用于各类日化香精配 方中,但由于其价格比硝基麝香高,因而多 用于较高档的产品中。近年来由于硝基麝香 安全性及环保问题,使多环麝香得到了很大 发展,到80年代后期几乎占了垄断地位。
日化香精
水杨酸甲酯、水杨酸异戊酯和水杨酸苄酯 苯乙酸乙酯 桂酸苄酯
类似于兰花样香气 如蜂蜜一样甜香 甜、香脂气息
日化香精 主要用于配制一些花香香精和果味香精
日化香精、烟用香精
• 三、萜烯类香料
• 所谓萜类是指由两个或 多个异戊二烯结构首尾 相连所构成的一类物质。
• 根据萜类物质所含碳原 子的多少,可以把萜类 分为单萜类(C10)、倍 半萜类(C15)、双萜类 (C20)、二倍萜类 (C25)、三萜类(C30) 等。
合成香料的分类
• 合成香料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
• 一是按官能团分类,按官能团分类可分成: 酮 类香料、醇类香料、酯、内酯类香料、醛类香料、 烃类香料、醚类香料、腈类香料和其他香料;
• 二是按碳原子骨架分类。按碳原子骨架可分为脂 肪族类、芳香类、萜烯类、合成麝香类及含氮、 含硫、杂环和稠环类香料。
• 一、脂肪族类
• 各类脂肪族化合物在天然界存在各类各类脂肪 族化合物在天然界存在十分广泛,但是,作为香 料物质使用的数目并不如其存在的那么多,原因 是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大,化合物的气味会逐渐减 弱,一般十四个碳原子以上的脂肪族化合物基本 没有气味。
脂肪族类香料
脂肪醇类
脂肪醛类
叶醇、2,6-壬大环酯 类,主要代 表化合物有 以下几种
合成香料的发展历史
合成香料工业创始于19世纪 末。早期从天然产物中所含 的芳香化合物,如冬青油中 的柳酸甲酯、苦杏仁油中的 苯甲醛、香荚兰豆中的香兰 素和黑香豆中的香豆素等人 工合成香料并实行工业化生 产。稍后,紫罗兰酮和硝基 麝香等的出现,也是合成香 料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由于天然精油生产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加上有 机化学工业的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合成 香料发展迅速,一些原来得自精油的萜类香料 如芳樟醇、香叶醇等已先后用半合成法或全合 成法投入生产,产量相当可观。此外,还有一 系列在自然界未曾发现的新型香料如铃兰醛、 新铃兰醛、五甲基三环异色满麝香等陆续出现。 这类香料对新香型香精的调配有重要作用,目 前常用的品种不少于2000种。
• 四、合成麝香类
• 合成麝香主要分为三大类:硝基麝香、多环麝香、
大环麝香;
① 硝基麝香:
硝基麝香是人类研制和使用最早的合成麝香化合物,至 今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硝基麝香具有强烈的麝香香气, 香气强度大,但香气不是很细腻、优雅。这类化合物均 为固体,易于和其他精油和香料调配,还具有特别好的 定香能力。
用途 主要用于某些精油和香精的调配中充当溶剂 作用 广泛用于香水香精、食用香精以及用于合成 香料
主要用于香水香精和烟草香精
主要用于日化香精和某些食品加香中
主要用于日化香精 主要用于配制香水香精、皂用香精和部分食 品香精
用于香水香精、皂用香精和化妆品香精中
苯甲酸甲酯、苯甲酸乙酯、苯甲酸丁酯等
令人愉快的香气
• 自然界存在的萜类化合物除众多的烯烃外,大多 属醇、醛、酮、酯、内酯、醚等化合物,另外还 有不少含量较微有特征香味的含杂原子化合物, 它们的化学性活泼,极易发生自氧化、异构、重 排、环化、聚合等反应。由于萜类化合物大多有 光学活性,从嗅感特性来说还应研究对象的分子 构型,应为不同的光学异构的香气往往有明显差 异。
很少
脂肪酮类
脂肪酸及酯类
1,3-羟基-2-丁 酮、2,2-丁二 酮、2-十一酮
N-丁酸、2-甲 基丁酸、乙酸 乙酯、乙酸丁

• 二、芳香族类香料
• 芳香族类香料在基本合成香料中占有相当重要
的作用,其中比较重要的例如苯乙醇、香兰素、 丁香酚等都是比较重要的香气成分、每年都有相 当量的生产和使用,下面分类别进行简单的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