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卢秉恒 答案 第二章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答案——第二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答案——第二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作业拟定答案)2-2切削过程得三个变形区各有何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答:三个变形区得特点:第一变形区为塑性变形区,或称基本变形区,其变形量最大,常用它来说明切削过程得变形情况;第二变形区为摩擦变形区,切屑形成后与前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沿前面流出时必然有很大摩擦,因而使切屑底层又产生一次塑性变形;第三变形区发生在工件已加工表面与后面接触得区域,已加工表面受到切削刃钝圆部分与后刀面得挤压与摩擦产生变形。

关联:这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应力集中且复杂;它们实质上都就是因为挤压与摩擦产生变形,第一变形区主要由挤压沿剪切线产生剪切变形,第二变形区主要由挤压与摩擦产生切屑得变形,第三变形区主要由挤压与摩擦产生加工表面变形.2-3分析积屑瘤产生得原因及其对加工得影响,生产中最有效得控制积屑瘤得手段就是什么?答:积屑瘤产生得原因:在切削速度不高又能形成连续切削得情况下,加工塑性材料时,刀面与切屑表面由于挤压与摩擦使得接触表面成为新鲜表面,少量切屑金属粘结在前刀面上,产生了冷焊,并形成加工硬化与瘤核。

瘤核逐渐长大形成积屑瘤。

对加工得影响:积屑瘤粘结在前刀面上,减少了刀具得磨损;积屑瘤使刀具得实际工作角度增大,有利于减小切削力;积屑瘤伸出刀刃之外,使得切削厚度增加,降低了工件得加工表面精度并使加工表面粗糙度增加。

生产中控制积屑瘤得手段:在粗加工中,可以采用中低速切削加以利用,保护刀具.在精加工中应避免采用中低速从而控制积屑瘤得产生,同时还可以增大刀具前角,降低切削力,或采用好得切削液。

2-7 车削时切削合力为什么常分解为三个互相垂直得分力来分析?试说明这三个分力得作用?答:分解成三个互相垂直力得原因:切削合力得方向在空间中就是不固定得,与切削运动中得三个运动方向均不重合,而切削力又就是设计与性能分析得一个重要参数。

为了便于分析与实际应用,将切削力沿车削时得三个运动方向分解成三个力。

三个切削运动分别为:主运动(切削速度)、进给运动(进给量)、切深运动(背吃刀量)。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卢秉恒主编, pdf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卢秉恒主编, pdf

1 第二章2-1.金属切削过程有何特征用什么参数来表示答2-2.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答第一变形区变形量最大。

第二变形区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沿前刀面流出时有很大摩擦所以切屑底层又一次塑性变形。

第三变形区已加工表面与后刀面的接触区域。

这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应力比较集中而且复杂金属的被切削层在此处于工件基体分离变成切屑一小部分留在加工表面上。

2-3.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生产中最有效地控制它的手段是什么答在中低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刀—屑接触表面由于强烈的挤压和摩擦而成为新鲜表面两接触表面的金属原子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少量切屑金属粘结在前刀面上产生了冷焊并加工硬化形成瘤核。

瘤核逐渐长大成为积屑瘤且周期性地成长与脱落。

积屑瘤粘结在前刀面上减少了刀具的磨损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工作前角大有利于减小切削力积屑瘤伸出刀刃之外使切削厚度增加降低了工件的加工精度积屑瘤使工件已加工表面变得较为粗糙。

由此可见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生产中应加以利用而对精加工不利应以避免。

消除措施采用高速切削或低速切削避免中低速切削增大刀具前角降低切削力采用切削液。

2-4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与一般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有无区别若有区别而这何处不同答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流出时有很大的摩擦因为使切屑底层又一次产生塑性变形而且切屑与前刀面之间接触的是新鲜表面化学性质很活跃。

而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只是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并没有塑性变形和化学反应2-5车刀的角度是如何定义的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有何不同答分别是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P17。

工作角度是以切削过程中实际的切削平面、基面和正交平面为参考平面确定的刀具角度。

2-6金属切削过程为什么会产生切削力答因为刀具切入工具爱你是被加工材料发生变形并成为切屑所以1要克服被加工材料弹性变形的抗力2要克服被加工材料塑性变形的抗力3要克服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力和后刀面与过度表面和以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力。

《机械制造基础》第二章课后题及答案(题号可能不搭配)

《机械制造基础》第二章课后题及答案(题号可能不搭配)
10.切削热的来源是?如何传出的?影响切削热传出的因素?
来源两方面:一是切削层材料的弹塑性变形,二是切屑、刀具和工件之间的摩擦。
传热的方式:通过切屑、工件、刀具和周围介质。
工件、刀具的材料,周围介质情况(是否使用切削液)等。
11.粗加工选用切削用量的基本原则:
一次走刀尽可能切除全部粗加工余量;
根据进给机构强度、刀具强度等因素考虑进给量;
2.切削用量指的是什么?
切削用量分别是 切削速度(主运动的线速度)vc,进给量f,背吃刀量ap(待加工表面和已加工表面之间的距离)
3.刀具静止参考系的假设条件是什么?静止参考系由哪些平面组成?
假设条件:(1)假定运动条件:暂不考虑进给运动的影响,合成切削速度就是主运动方向;(2)假定安装条件:安装基准与进给方向垂直,且刀尖与工件回转轴线等高。
磨粒钝化后作用于磨粒上的磨削力增大从而促使砂轮表层磨粒自动脱落里层新磨粒锋利的切削刃则投入切削砂轮又恢复了所有的切削性能
第二章课后题
1.什么是切削运动?它对表面加工成形有什么作用?
切削加工时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就是切削运动。
通过相对运动从工件毛坯上切除多余材料,以达到一定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和表面质量的零件表面。
17.加工塑性大,强度低的镁合金材料,与加工钢材相比,刀具前角和后角时大些好还是小些好?选用切削液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假定表面质量要求较高。
应该选用大的前角和后角,减小切削力。切削液应选取以润滑作用为主的切削油或乳化液。
18.切削刚性较差的细长轴时,车刀主偏角应取多大为宜?
应选用较大的主偏角,减少径向力,防止工件偏移变形,一般选用60°~75°。
根据刀具寿命,查手册得到切削速度。
选用较大的进给量和背吃刀量,较低的切削速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二章课后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二章课后答案

1.金属切削过程的实质是什么?答:金属切削过程就是刀具从工件上切除多余的金属,使工件得到符合技术要求的几何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过程。

2.切削运动可分哪两类,各有什么特点?答:切削运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主运动在切削过程中速度最高,消耗的功率最大,并且在切削过程中切削运动只有一个。

进给运动的速度较低、消耗的功率较小,进给运动可以有一个或多个。

3.切削用量的主要参数有哪些?答.:切削用量的参数有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

4.试述车刀前角、后角、主偏角、负偏角和刃倾角的作用,并指出如何使用?答:前角对切削的难易程度有很大的影响,前角大小的选择与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加工要求有关。

后角的作用是为了减小后刀面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和减少后刀面的磨损。

主偏角的大小影响切削条件、刀具寿命和切削分力的大小。

5.车外圆时,车刀装得过高或过低、偏左或偏右,刀具角度会发生哪些变化?什么情况下可以利用这些变化?答:当刀尖高于工作中心时,刀具工作前角将增大,工作后角将减小。

如果刀尖低于工作中心,则刀具工作前角减小,后角增大。

若刀杆右偏,则车刀的工作主偏角将增大,负偏角将减小。

若刀杆左偏,则车刀的工作主偏角将减小,负偏角将增大。

6.试标出图 2.52 刀具的五个基本角度及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

7.列举外圆车刀在不同参考系中的主要标准角度及其定义。

答:1)前角: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后角: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主偏角:在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方向的夹角;副偏角:在基面内测量的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反方向的夹角;刃倾角: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副后角:在副切削刃上选定点的副正交平面内,副后刀面与副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8.偏角的大小对刀具耐用度和三个切削分力有何影响?当车削细长轴时,主偏角应选得较大还是较小?为什么?答:当切削面积不变时,主偏角增大,切削厚度也随之增大,切屑变厚,因而主切削力随着主偏角的增大而减小,但当主偏角增大到60 ~70 之间时,主切削力又逐渐增大主偏角;背向力随着主偏角的增大而减小,进给力随着主偏角的增大而增大。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答案——第二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答案——第二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作业拟定答案)2-2 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各有何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答:三个变形区的特点:第一变形区为塑性变形区,或称基本变形区,其变形量最大,常用它来说明切削过程的变形情况;第二变形区为摩擦变形区,切屑形成后与前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沿前面流出时必然有很大摩擦,因而使切屑底层又产生一次塑性变形;第三变形区发生在工件已加工表面与后面接触的区域,已加工表面受到切削刃钝圆部分与后刀面的挤压和摩擦产生变形。

关联:这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应力集中且复杂;它们实质上都是因为挤压和摩擦产生变形,第一变形区主要由挤压沿剪切线产生剪切变形,第二变形区主要由挤压和摩擦产生切屑的变形,第三变形区主要由挤压和摩擦产生加工表面变形。

2-3 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生产中最有效的控制积屑瘤的手段是什么答: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在切削速度不高又能形成连续切削的情况下,加工塑性材料时,刀面和切屑表面由于挤压和摩擦使得接触表面成为新鲜表面,少量切屑金属粘结在前刀面上,产生了冷焊,并形成加工硬化和瘤核。

瘤核逐渐长大形成积屑瘤。

对加工的影响:积屑瘤粘结在前刀面上,减少了刀具的磨损;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工作角度增大,有利于减小切削力;积屑瘤伸出刀刃之外,使得切削厚度增加,降低了工件的加工表面精度并使加工表面粗糙度增加。

生产中控制积屑瘤的手段:在粗加工中,可以采用中低速切削加以利用,保护刀具。

在精加工中应避免采用中低速从而控制积屑瘤的产生,同时还可以增大刀具前角,降低切削力,或采用好的切削液。

2-7 车削时切削合力为什么常分解为三个互相垂直的分力来分析试说明这三个分力的作用答:分解成三个互相垂直力的原因:切削合力的方向在空间中是不固定的,与切削运动中的三个运动方向均不重合,而切削力又是设计和性能分析的一个重要参数。

为了便于分析和实际应用,将切削力沿车削时的三个运动方向分解成三个力。

三个切削运动分别为:主运动(切削速度)、进给运动(进给量)、切深运动(背吃刀量)。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卢秉恒主编,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卢秉恒主编,

第二章2-1.金属切削过程有何特征?用什么参数来表示?答:2-2.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答:第一变形区:变形量最大。

第二变形区: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沿前刀面流出时有很大摩擦,所以切屑底层又一次塑性变形。

第三变形区:已加工表面与后刀面的接触区域。

这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应力比较集中,而且复杂,金属的被切削层在此处于工件基体分离,变成切屑,一小部分留在加工表面上。

2-3.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生产中最有效地控制它的手段是什么?答:在中低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刀—屑接触表面由于强烈的挤压和摩擦而成为新鲜表面,两接触表面的金属原子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少量切屑金属粘结在前刀面上,产生了冷焊,并加工硬化,形成瘤核。

瘤核逐渐长大成为积屑瘤,且周期性地成长与脱落。

积屑瘤粘结在前刀面上,减少了刀具的磨损;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工作前角大,有利于减小切削力;积屑瘤伸出刀刃之外,使切削厚度增加,降低了工件的加工精度;积屑瘤使工件已加工表面变得较为粗糙。

由此可见: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生产中应加以利用;而对精加工不利,应以避免。

消除措施:采用高速切削或低速切削,避免中低速切削;增大刀具前角,降低切削力;采用切削液。

2-4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与一般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有无区别?若有区别,而这何处不同?答: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流出时有很大的摩擦,因为使切屑底层又一次产生塑性变形,而且切屑与前刀面之间接触的是新鲜表面,化学性质很活跃。

而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只是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并没有塑性变形和化学反应2-5车刀的角度是如何定义的?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有何不同?答:分别是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P17)。

工作角度是以切削过程中实际的切削平面、基面和正交平面为参考平面确定的刀具角度。

2-6金属切削过程为什么会产生切削力?答:因为刀具切入工具爱你,是被加工材料发生变形并成为切屑,所以(1)要克服被加工材料弹性变形的抗力,(2)要克服被加工材料塑性变形的抗力,(3)要克服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力和后刀面与过度表面和以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力。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卢秉恒 答案 教育课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卢秉恒 答案 教育课件
答:生产原因:加工塑性材料时,切屑与前刀的新鲜分 子在第I变形区的高温高压作用下“泠焊”,形成切屑 瘤。
对加工的影响:1、实际前角增大;2、增大切屑 厚度;3、增大表面粗糙度;4、影响刀具寿命。
2-3 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 ,生产中最有效的控制积屑瘤的手段是什么? (2)
控制:1、降低切削速度、切削温度、使粘度不易 发生。2、采用高速切削,使切削温度高于积屑瘤消失 的温度。3、采用润滑好的切削液、减小摩擦。4、增大 刀具前角,减小切屑接触区压力。5、提高工件材料硬 度,减少加工硬化倾角
2-2 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各有何特点?它 们之间有什么关联?(2)
关联: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此处的切削 层先经过第一变形与工件基体分离,大部分变成切屑经 历第二变形,很少一部分留在已加工表面上经历第三变 形。

2-3 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 生产中最有效的控制积屑瘤的手段是什么? (1)
温度分布与三个变形区的联系:三个发热区与 三个变形区是相对应的。1.是因为第一变形区和第 三变形区的摩擦热不断增加,而且热向外传导;2. 是因为第三变形区后刀面接触长度较小,温升用的 时间短;3.是因为材料塑性越大,则前刀面的接触 长度越大,使温度分布均匀,而材料为脆性时,接 触长度很小是否是一样?为什么?如何指导生产 实践?
答:切削温度一般是指前刀面与切屑接触区域的平
均温度。
在刀具上的分布:1.前刀面与后刀面上的最高温度
都不在刀刃上,而是在离刀刃有一定距离的地方;2.
后刀面温度上升快;3.切削脆性材料时刀尖处温度升
最高,切削塑性材料时分布比较均匀。
2-10切削温度的含义是什么?他在刀具上是如 何分布的?他的分布和三个变形区有何联系? (2)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和答案-第二章起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和答案-第二章起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第二章制造工艺装备一、单选题1.定位基准是指()[A]:机床上的某些点、线、面[B]:夹具上的某些点、线、面[C]:工件上的某些点、线、面[D]:刀具上的某些点、线、面正确答案:C2.工序基准定义为()[A]:设计图中所用的基准[B]:工序图中所用的基准[C]:装配过程中所用的基准[D]:用于测量工件尺寸、位置的基准正确答案:B3.工件采用心轴定位时,定位基准面是()[A]:心轴外圆柱面[B]:工件内圆柱面[C]:心轴中心线[D]:工件外圆柱面正确答案:B4.机床夹具中,用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位置的元件是()[A]:定位元件[B]:对刀—导向元件[C]:夹紧元件[D]:连接元件正确答案:A5.工件以圆柱面在短V形块上定位时,限制了工件()个自由度。

[A]:5[B]:4[C]:3[D]:2正确答案:D6.加工大中型工件的多个孔时,应选用的机床是()[A]:卧式车床[B]:台式钻床[C]:立式钻床[D]:摇臂钻床正确答案:D7.在一平板上铣通槽,除沿槽长方向的一个自由度未被限制外,其余自由度均被限制。

此定位方式属于()[A]:完全定位[B]:部分定位[C]:欠定位[D]:过定位正确答案:B8.属于展成法加工齿形的刀具是()[A]:盘状模数铣刀[B]:指状模数铣刀[C]:成形砂轮[D]:滚刀正确答案:D9.多联齿轮小齿圈齿形加工方法一般选用()[A]:滚齿[B]:插齿[C]:剃齿[D]:珩齿正确答案:B10.布置在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支承板相当于的支承点数是()[A]:2个[B]:3个[C]:4个[D]:无数个正确答案:B二、判断题1.不完全定位在零件的定位方案中是不允许的。

()正确答案:错误2.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可以反复使用。

()正确答案:错误3.轴类零件常用两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遵循了互为基准原则。

()正确答案:错误4.可调支承一般每件都要调整一次,而辅助支承可每批调整一次。

()正确答案:错误5.采用六个支承钉进行工件定位,则限制了工件的6个自由度。

机械制造基础卢秉恒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卢秉恒课后习题答案

参考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于骏一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卢秉恒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第一章绪论产品开发的重要性;制造活动的定义;生产类型与组织形式;零件的制造过程。

重点要求:制造活动的定义;生产类型与组织形式;零件的制造过程。

第二章切削过程及控制基本概念;刀具角度;刀具种类;刀具材料;刀具选用;金属切削层的变形;切屑的类型及控制;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温度;刀具的磨损与破损、刀具生命及刀具状态监控;切削用量;磨削机理重点要求:刀具的角度;刀具的材料;切削力;磨削机理第三章基准及其工件安装基础机床夹具的概念、用途和分类;基准概念;定位原理及其夹紧机构;定位误差及其计算;工件的安装方案设计。

重点要求:定位原理及其应用;夹紧的基本概念;定位误差计算。

第四章机械加工方法与装备车削、铣削、刨削、磨削、钻削和镗削加工方法;机床的基本结构、分类和型号。

重点要求:常用机床和加工方法的分类、特点及其主要和应用。

第五章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机械加工精度与误差;工艺过程的统计分析;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重点要求:工艺系统几何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误差;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引起的误差;内应力重新分布引起的误差;加工误差的正态分布规律及其计算与分析方法;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机器使用性能的影响;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影响加工表面物理机械性能的因素。

第五章工艺规程设计工艺规程及设计原则和所需的原始资料;工艺规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工艺路线的拟定;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时间定额的确定;工艺方案的经济分析;机器装配与装配工艺系统图;装配精度与尺寸链;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装配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加工工艺性评价;机器装配工艺性评价。

重点要求:工艺规程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零件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加工工艺尺寸链的计算;常用装配方法及其部件(或产品)的装配方法确定;面向不同装配方法的装配尺寸链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而切削宽度aw则随ap的增大正比增大,由于
aw的变化差不多与M和ξ无关,所以ap对Fz的影响
成正比关系。
2-8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对切削力的影响有何不 同? (2)
而f增大一倍,Fz约增大0.8倍,因为f增大,切 削功增大,切削力也相应增大,而f增大,切削厚度 也成正比增大,ac增大,ξ减小,μ减小,又会使切 削力减小,这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使切削力的增大 与f不成正比。
磨钝标准决定刀具寿命的长短(正常磨损情况下)。
但是受切削速度,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和刀具几何形状
影响,同一磨钝标准下,刀具寿命是不相同的。
2-16简述车刀、铣刀、钻头的特点。(1)
答:1.车刀是金属切削中使用最广泛的刀具,可完
成工作的外圆,端面,切槽或切断等不同的加工工序。
一般情况下车刀都只有一条主切削刃的单刃刀具,加工 时工作的主运动是工件的旋转运动,进给运动为车刀的 直线运动。

答:粗加工时进给量的选择应考虑机床进给机构的强 度、车刀刀杆的强度和刚度、硬质合金或陶瓷刀片的
强度和工件的装夹刚度等。上述情况可以采用增大刀
尖圆弧半径,提高切削速度的方法来保证粗糙度的前
提下选择较大的进给量。
2-20 如果选定切削用量后,发现所需的功率 超过机床功率时,应如何解决?
答:要么调换较大功率的机床、要么根据所选定的


(3)确定切削速度:切削速度可通过 计算,也可查表,本题
查表取

主轴转速 按机床书说明书取 ,实际切削速度为

2、半精工步 (1)确定背吃刀量 : 。

(2)确定进给量 :根据表面粗糙度和刃口圆角半径,并预估
切削速度 ,从表中查出 。按机床说明书中实有的进给量,
取。

(3)根据 与 ,查表取 。
2-10切削温度的含义是什么?他在刀具上是如 何分布的?他的分布和三个变形区有何联系? (2)
温度分布与三个变形区的联系:三个发热区与
三个变形区是相对应的。1.是因为第一变形区和第
三变形区的摩擦热不断增加,而且热向外传导;2.
是因为第三变形区后刀面接触长度较小,温升用的 时间短;3.是因为材料塑性越大,则前刀面的接触 长度越大,使温度分布均匀,而材料为脆性时,接 触长度很小。
2-11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对切削力和切削温度 的影响是否是一样?为什么?如何指导生产 实践?
答:不一样。切削速度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背
吃刀量最小。从他们的指数可以看出,指数越大影响越
大。为了有效地控制切削温度以提高刀具寿命,在机床
允许的条件下选用较大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比选用打 的切削速度更为有利。
第二变形区:摩擦变形区,切屑排出时与前刀面发
生强烈的挤压和摩擦;
第三变形区:加工表面变形区,已加工表面与后刀
面挤压摩擦,产生变形。
2-2 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各有何特点?它 们之间有什么关联?(2)
关联: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此处的切削
层先经过第一变形与工件基体分离,大部分变成切屑经
历第二变形,很少一部分留在已加工表面上经历第三变
答:本题选择直头外圆车刀,刀片材料为硬质合金 , 结构为焊接刀具。刀杆尺寸为 。因表面粗糙度要求,
故分粗车和半精车两道工序。


1、粗车工步
(1)确定背吃刀量 :单边加工余量为 ,粗车取 ,半精车取 。

(2)确定进给量 :根据工件材料、刀杆截面尺寸、工件直径
和背吃刀量,从表中查出 。按机床说明书中实有的进给量,
2-8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对切削力的影响有何不 同? (1)
答:背吃刀量ap和进给量f增大都会使切削面积
Ac增大,从而使变形力增大,摩擦力增大,固大小不
同。Fz=Cap(2ap)'=2Capap,即ap增大一倍,
切削力也增大一倍,因为仅增大ap,切削厚度ac不

2-6 金属切削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切削力?
答:切削力为金属切削时,刀具切入工件,使被加
工材料发生变形成为切削所需要的力。
产生原因为要产生切削变形要克服被加工材料弹性
变形的抗力,塑性变形的抗力,和克服切屑和前刀面的
摩擦力和刀具后面与过渡表面和已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 力,切削力即为上述各力的总和。
2-7车削时切削合力为什么常分解为三个相互 垂直的分力来分析?分力作用是什么?
机床功率降低切削用量(主要是降低切削速度),这是
虽然机床功率能得到充分利用,但刀具的切削性能未能
得到充分发挥。
2-21提高切削用量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1. 采用新型刀具材料;
2.改善工件材料加工性;
3.改进刀具结构;
4.改善冷却润滑条件。
2-22 在CA6140车床上粗车、半精车一套筒 的外圆,材料为45钢(调质),抗拉强度 σb=681.5MPa,硬度为200~230HBW ,毛 坯尺寸dwXlw=80mmX350mm ,车削后的 尺寸为d=Φ(75-0.25)mm ,L=340mm , 表面粗糙度值均为Ra3.2μm 。试选择刀具类 型、材料、结构、几何参数及切削用量。(1)
控制:1、降低切削速度、切削温度、使粘度不易
发生。2、采用高速切削,使切削温度高于积屑瘤消失
的温度。3、采用润滑好的切削液、减小摩擦。4、增大
刀具前角,减小切屑接触区压力。5、提高工件材料硬 度,减少加工硬化倾角
2-4 切屑与前面之间的摩擦与一般刚体之间的 滑动摩擦有无区别?若有区别,二者有何不 同之处?(1)
长而近似地称正比例增加,这一阶段时间较长。
(3)急剧磨损阶段:刀具表面粗糙度值增大,切削 力与切削温度均升高,磨损速度增加很快,一直刀具损 坏而失去切削能力。
2-14刀具磨钝标准是什么意思?他与哪些因 素有关?
答:刀具磨损到一定限度就不能继续使用,这个磨
损限度称为磨钝标准。它与加工中的一些现象如加工表
按刀具寿命出发,首先尽可能选大的背吃刀量, 其次选尽可能大的进给量,最后选尽可能大的切削速
度。因为由V-f-ap对T影响程度递减。
按机床动力时,选尽可能大的进给量,其次尽可
能选大的背吃刀量,最后选尽可能大的切削速度。因
为这样对T影响程度递减。
2-19 粗加工时进给量的选择受哪些因素限制? 当进给量受到表面粗糙度限制时,有什么办 法增加进给量,而保证表面粗糙度要求?
2-9切削热是如何产生和传出的?仅从切削热 产生的多少能否说明切削区温度的高低?
答:被切削的金属在刀具作用下,会发生弹性和塑性变
形而消耗功,因此切削热的主要来源就是切屑的变形功
和前、后刀面的摩擦功。 不能,因为产生切削热的同时,还通过切屑、刀 具、工件将一部分热量散入到空气中,因此无法说明切 削区温度的高低。
2-17切削用量对刀具磨损有何影响?在 VTm=C关系中,指数m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不同刀具材料m值为什么不同?
答:切削速度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最 小,和对切削温度影响顺序完全一致。 m是刀具寿命线的斜率。因为不同的材料耐热性不
同,因此有不同的m值,耐热性越低,斜率越小,切削
速度对刀具寿命影响越大,也就是说,切削速度改变一
答:有区别:一般刚体之间的滑动滑擦为一般外摩 擦,而当切屑与前刀面产生粘度时,切屑与前刀面之间
就不是一般的外摩擦,而是切屑和刀具粘结层与上层金
属之间的内摩擦。
2-4 切屑与前面之间的摩擦与一般刚体之间的 滑动摩擦有无区别?若有区别,二者有何不 同之处?(2)
这种内摩擦实际就是金属内部的滑移剪切,它与材 料的机动流动应力特性以及粘结面积有关,而外摩擦力
点,刀具寿命变化很大,反之亦然。
2-18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什么?从刀具寿命 出发时,按什么顺序选择切削用量?从机床动 力出发时,按什么顺序选择?为什么?(1)
答:(1)制订切削用量时,要综合考虑生产效率,
加工质量和加工成本,选用原则为:1.考虑因素:切削
加工生产率,刀具寿命,加工表面粗糙度,生产节拍;
的大小与摩擦系数以及压力有关,而与接触面积无关。
切屑接触面包含粘结部分的内摩擦和粘结部分之外的外
摩擦。
2-5 车刀的角度是如何定义的?标注角度和工 作角度有何不同?
答:定义:假定:①无进给②选定点与中心等高③
刀杆中心线垂直于工件轴线的前提下,按照刀面和刀
刃各参考平面的关系,定义的车刀角度。
标注角度是在忽略进给运动的影响,刀具又在特 定安装的情况下给出,而工作角度是刀具在工作状态 下的切削角度,考虑包括进给运动在内的合成切削运 动和刀具的实际安装情况 。
形。

2-3 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 生产中最有效的控制积屑瘤的手段是什么? (1)
答:生产原因:加工塑性材料时,切屑与前刀的新鲜分
子在第I变形区的高温高压作用下“泠焊”,形成切屑
瘤。
对加工的影响:1、实际前角增大;2、增大切屑 厚度;3、增大表面粗糙度;4、影响刀具寿命。
2-3 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 ,生产中最有效的控制积屑瘤的手段是什么? (2)
2.粗加工时,应以提高生产率为主,同时保证刀具寿命, 使用最高生产率耐用度;3.精加工时,应保证零件工精 度和表面质量,然后才考虑高的生产率和刀具寿命,一 般是小的切削深度和进给量,较高的切削速度。
2-18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什么?从刀具寿命 出发时,按什么顺序选择切削用量?从机床动 力出发时,按什么顺序选择?为什么?(2)
答:车削时,主运动为旋转,进给运动为车刀的纵向进
给,或横向进给,三者方向两两垂直,恰可以分解为三
个相互垂直的力Fx,Fy,Fz。Fz—主切削力或切向力, 是计算车刀强度、设计机床主轴系统、确定垂直机床功 率所必需的;Fx—进给力或轴向力,是设计进给机构、 计算车刀进给功率所必需的;Fy—切深抗力或背向力、 径向力、吃刀力,是计算工件挠度、机床零件和车刀强 度的依据,与产生振动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