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简答及论述题

合集下载

局部解剖学论述题

局部解剖学论述题

编号标题1试述面部浅层的静脉及其特点。

2试述面神经的颅外分段及各段特点。

3何谓“腮腺床”?穿经腮腺的结构有哪些?4胃后壁穿孔时,胃内容物可通过什么途径达到何处?5颞区软组织的层次特点是什么?6简述垂体的位置、毗邻及患肿瘤时可能出现的压迫症状。

7简述海绵窦的位置、交通和穿经结构。

8简述颈静脉孔区的结构配布。

9试述斜角肌间隙的构成、穿经结构及前斜角肌的毗邻。

10颈动脉三角的境界、层次和内容有哪些?11回答下颌下三角的境界、层次和12试述颈深筋膜的层次及筋膜间隙。

13试述甲状腺的动脉与喉的神经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14.试述甲状腺动脉的来源和静脉血液回流。

15试述颈动脉鞘的位置、内容及其相互位置关系。

试述胸膜顶的位置和毗邻。

17试述椎动脉三角的境界和内容。

18在脊柱区可扣及哪些骨性标志?19枕下神经、枕大神经和第3枕神经的来源和分布。

试述腰上三角的境界、内容和临床意义。

试述枕下三角的境界和内容。

20骶段硬膜外隙的形态及临床意义。

21小脑延髓池穿刺的进针部位及穿经层次是什么?22试述椎间盘突出部位与患者体位的关系。

试述脊髓的前根动脉及其临床意义。

23试述蛛网膜下隙的位置和内容。

24黄韧带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25简述肾手术切口腰部斜切口的层次。

26简述脊髓的被膜及各脊膜腔隙的特点。

27腋淋巴结的分群、位置和引流范围。

28三边孔是如何构成的?通过哪些结构?29四边孔是如何构成的?通过哪些结构?30肘窝是如何构成的?通过哪些结构?31腋动脉第1段的位置、毗邻和分支如何?32“鼻烟窝”位于何处?境界如何?有何结构通过?33在腕伸肌支持带深方,骨纤维管道分别通过何结构?43腕管是如何构成的?内有何结构通过?手掌的中间鞘是如何构成的?内有何结构肌腱袖由哪些肌的肌腱构成?有何作用和临床联系?34乳房的淋巴引流方向及其临床意义。

36膈的薄弱区及其临床意义。

37纵隔的概念、位置境界、分区和各区的主要器官结构。

38纵隔左侧面的结构及其毗邻。

《局部解剖学》试题及答案

《局部解剖学》试题及答案

《局部解剖学》 1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眉弓2、颈袢3、乳房悬韧带4、腹股沟三角5、三边孔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颞区浅筋膜内神经、血管耳前组有(1)、(2)和(3);耳后组有(4)、(5)和(6)。

2、纵行穿经腮腺的血管、神经是(1)、(2)、(3)、(4)和耳颞神经。

3、气管前筋膜包绕甲状腺形成(1),又称(2)。

甲状腺外膜称(3),即(4)。

4、喉返神经是迷走神经分支。

左喉返神经勾绕(1)、,右喉返神经勾绕(2)。

5、锁骨下窝的深处有(1)、(2)和(3)通过,此窝内锁骨下一横指处,可摸到(4)。

6、上肢下垂时,肩胛下角平对第(1)肋7、在脐以下,腹膜壁层形成5条纵行的皱襞分别是(1),左、右(2),左、右(3),在腹股沟韧带上方有两个凹陷,分别是(4)和(5)。

8、腰上三角的底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腱膜深面有3条与第12肋平行排列的神经。

自上而下为(1)、(2)和(3)。

9、枕下三角的内上界为(1),外上界为(2),外下界为(3),三角内有(4)和(5)经过。

10、胸腰筋膜在腰区的浅、中、深三层包裹(1)和(2),形成它们的肌鞘。

11、腕管内有(1)、(2)、(3)、(4)、指浅、深屈肌腱穿过。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1、翼点内面的动脉是()A.脑膜中动脉前支 B.脑膜中动脉后支 C.大脑中动脉 D.大脑前动脉2、面神经穿()出颅A.圆孔 B.卵圆孔 C.棘孔 D.茎乳孔3、将颈外侧区分为枕三角和锁骨上大窝的结构是()A.胸锁乳突肌 B.肩胛舌骨肌 C.副神经 D.斜方肌4、颈动脉结节属()结构A.颈总动脉末端处 B.颈内动脉根部 C.第6颈椎横突 D.第7颈椎横突5、胸骨角平对()A.第1肋软骨 B.第2肋软骨 C.第3肋软骨 D.第4肋软骨6、构成弓状线以下腹直肌鞘前壁的是( )A.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 B.腹横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C.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D.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腹横筋膜7、两侧髂嵴的最高点连线平对()A.第1腰椎棘突 B.第2腰椎棘突 C.第4腰椎棘突 D.第2骶椎棘突8、骶管麻醉的进针定位的骨性标志是()A.髂后上棘 B.骶正中嵴 C.骶管裂孔 D.骶角9、关于腰上三角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斜方肌的深面 B.内侧界为竖脊肌的内侧缘C.外下界为腹外斜肌后缘 D.上界为第12肋10、肘窝的中心标志是()A.肱二头肌腱 B.肘深淋巴结 C.正中神经 D.肱动脉11、腋动脉的分段标志是()A.胸大肌 B.锁胸筋膜 C.胸小肌 D.锁骨12、尺神经易受损点是()A.肱骨内上髁后方 B.上臂中部 C.前臂内侧 D.掌心13、Nelaton线是侧卧、髋关节半屈位时()A.坐骨结节至髂后上棘的连线 B.坐骨棘至髂前上棘的连线C.坐骨结节至髂前上棘的连线 D.大转子尖至髂后上棘的连线14、关于收肌管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外侧壁为缝匠肌和大收肌腱板 B.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C.后壁为大收肌和长收肌 D.通过坐骨神经、股血管15没有位于腘窝内的结构是()A.腘动脉 B.小隐静脉 C.隐神经 D.腓总神经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面神经出颅后的走行、分段及分支。

《局部解剖学》试题(卷)+答案

《局部解剖学》试题(卷)+答案

《局部解剖学》1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眉弓2、颈袢3、乳房悬韧带4、腹股沟三角5、三边孔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颞区浅筋膜内神经、血管耳前组有(1)、(2)和(3);耳后组有(4)、(5)和(6)。

2、纵行穿经腮腺的血管、神经是(1)、(2)、(3)、(4)和耳颞神经。

3、气管前筋膜包绕甲状腺形成(1),又称(2)。

甲状腺外膜称(3),即(4)。

4、喉返神经是迷走神经分支。

左喉返神经勾绕(1)、,右喉返神经勾绕(2)。

5、锁骨下窝的深处有(1)、(2)和(3)通过,此窝内锁骨下一横指处,可摸到(4)。

6、上肢下垂时,肩胛下角平对第(1)肋7、在脐以下,腹膜壁层形成5条纵行的皱襞分别是(1),左、右(2),左、右(3),在腹股沟韧带上方有两个凹陷,分别是(4)和(5)。

8、腰上三角的底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腱膜深面有3条与第12肋平行排列的神经。

自上而下为(1)、(2)和(3)。

9、枕下三角的内上界为(1),外上界为(2),外下界为(3),三角内有(4)和(5)经过。

10、胸腰筋膜在腰区的浅、中、深三层包裹(1)和(2),形成它们的肌鞘。

11、腕管内有(1)、(2)、(3)、(4)、指浅、深屈肌腱穿过。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1、翼点内面的动脉是()A.脑膜中动脉前支 B.脑膜中动脉后支 C.大脑中动脉 D.大脑前动脉2、面神经穿()出颅A.圆孔 B.卵圆孔 C.棘孔 D.茎乳孔3、将颈外侧区分为枕三角和锁骨上大窝的结构是()A.胸锁乳突肌 B.肩胛舌骨肌 C.副神经 D.斜方肌4、颈动脉结节属()结构A.颈总动脉末端处 B.颈内动脉根部 C.第6颈椎横突 D.第7颈椎横突5、胸骨角平对()A.第1肋软骨 B.第2肋软骨 C.第3肋软骨 D.第4肋软骨6、构成弓状线以下腹直肌鞘前壁的是( )A.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 B.腹横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C.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D.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腹横筋膜7、两侧髂嵴的最高点连线平对()A.第1腰椎棘突 B.第2腰椎棘突 C.第4腰椎棘突 D.第2骶椎棘突8、骶管麻醉的进针定位的骨性标志是()A.髂后上棘 B.骶正中嵴 C.骶管裂孔 D.骶角9、关于腰上三角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斜方肌的深面 B.内侧界为竖脊肌的内侧缘C.外下界为腹外斜肌后缘 D.上界为第12肋10、肘窝的中心标志是()A.肱二头肌腱 B.肘深淋巴结 C.正中神经 D.肱动脉11、腋动脉的分段标志是()A.胸大肌 B.锁胸筋膜 C.胸小肌 D.锁骨12、尺神经易受损点是()A.肱骨内上髁后方 B.上臂中部 C.前臂内侧 D.掌心13、Nelaton线是侧卧、髋关节半屈位时()A.坐骨结节至髂后上棘的连线 B.坐骨棘至髂前上棘的连线C.坐骨结节至髂前上棘的连线 D.大转子尖至髂后上棘的连线14、关于收肌管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外侧壁为缝匠肌和大收肌腱板 B.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C.后壁为大收肌和长收肌 D.通过坐骨神经、股血管15没有位于腘窝内的结构是()A.腘动脉 B.小隐静脉 C.隐神经 D.腓总神经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面神经出颅后的走行、分段及分支。

局部解剖学简答题答案

局部解剖学简答题答案

第一章局部解剖学简答题答案一头部1. 试述额顶枕区的层次及各层的结构特点和临床意义?1)皮肤。

①厚而致密,内含大量的毛囊、汗腺及皮脂腺,为皮脂腺囊肿和疖肿的好发部位。

②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血液循环丰富,外伤时易出血,但创口愈合较快,是一个良好的供皮区。

2)浅筋膜。

①结构特点:浅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和脂肪构成。

致密结缔组织形成许多纵向走行的纤维隔,使帽状腱膜与皮肤紧密相连,并将脂肪组织分隔成很多小格,血管、神经穿行于不格之中;②临床特点:由于皮肤被许多结缔组织小隔紧密连于帽状腱膜,两者间形成许多封闭的小间隙,所以此层感染时,炎性渗出物不易扩散,早期即可压迫神经末梢而引起剧痛。

由于小格内的血管壁又与结缔组织隔融合、固定,故外伤后血管断端不易回缩、闭合,出血较多,常需压迫或缝合止血。

3)帽状腱膜和枕额肌。

①结构特点:帽状腱膜坚韧而致密,前连枕额肌的额腹,后连枕额肌的枕腹,两侧与颞筋膜浅层相延续。

②临床特点:在头皮撕裂伤同时伴有帽状腱膜横向断裂时,由于枕额肌的收缩而使伤口裂开较大。

故缝合头皮时应将此层单独缝合,以减少皮肤的张力,有利于止血和伤口的愈合。

4)膜下疏松结缔组织(腱膜下间隙)。

①为一层疏松结缔组织。

头皮借此层与颅骨外膜疏松结合,故头皮大面积撕脱时多发生于此层;②因腱膜下具有疏松结缔组织,皮肤移动性大,易分离,临床上开颅时可经此层将头皮切开、游离后翻起,此间隙内积血或积脓时,可广泛蔓延至整个颅顶。

③间隙内有导静脉穿过,感染时可经过颅骨的板障静脉蔓延至颅腔内的硬脑膜窦,继发颅内感染。

故此层又称为颅顶部的“危险区”。

5)颅骨外膜。

①结构特点: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与颅骨表面连结疏松,容易剥离,但在骨缝处连结紧密,不易分开。

②临床特点:临床上,骨膜下积血或感染积脓时,常被局限于一块颅骨的范围内。

2. 试述颞区的境界和层次结构?1)境界:上界为上颞线;下界为颧弓上缘;前界为额骨和颧骨的结合部;后界为上颞线的后下段。

局部解剖学试题库及答案

局部解剖学试题库及答案
10.腹股沟管的后壁为( )
A.腹股沟韧带 B.腹外斜肌腱膜
C.腹横筋膜和联合腱 D.弓状下缘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流程较长
1.男性左精索静脉曲张常见于左侧的原因( )
A.流程较长 B.直角汇入左肾静脉
4..肝门的说法何者有错( )
A.肝的脏面三条构呈H形,横沟称第一肝门
B.肝的膈面腔静脉沟的上部,肝左、中、右静脉出肝处称第二肝门
C.在腔静脉沟下部,右半肝脏面的副肝右静脉肌尾状叶的一些小静脉出肝处称第三肝门
D.肝如同肺、肾、脾脏一样只有一个门
5. 腓深N支配( )
A.小腿前外侧群肌 B.小腿三头肌
6. 分布于颅顶部的血管神经有 、 、 、
、 。
7. 甲状腺的前面层次由浅入深依次为 、 、
、 、 。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一、 名词解释(每个名词2分,共计10分)
1. 神经点
2. 会阴浅隙
3. 动脉导管三角
4. 股环:
5. 腹股沟韧带
二、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 掌深弓由桡动脉 和 掌深支吻合构成,位于 和 之间,有 伴行。该支经 与 间的一段易受损伤,可形成“爪形手”。
2. 额、顶、枕区软组织的层次结构由浅入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_________、 __________五层。
3. 形成腮腺床的血管神经包括 、 、 、
、 、 。
9、椎管内容何物。
10、脊髓表面被膜有哪些,并形成了哪些腔隙,有何意义。
11、简述脊髓的动脉血供及静脉回流。

《局部解剖学》简答及论述题

《局部解剖学》简答及论述题

《局部解剖学》简答及论述题《局部解剖学》简答及论述题第一章头部1.额顶枕区软组织分层及各层特点?答:额顶枕区软组织分层由浅入深: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额枕肌、腱膜下疏松组织和颅骨外膜。

皮肤特点:厚而致密,含有大量毛囊、汗腺和皮脂腺;血管丰富外伤易出血。

浅筋膜特点:由致密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并有许多纤维小隔,内有丰富血管神经,感染物不易扩散,早期有压迫性神经末梢痛。

帽状腱膜及额枕肌特点:帽状腱膜坚韧致密,前连额枕肌的额腹,后连该肌的枕腹,两侧至颞区逐渐变薄,与颞浅筋膜相续;腱膜下疏松组织:又称腱膜下间隙,此隙范围广,头皮借此层与颅骨外膜疏松连接,移动性大,此层多发生头皮撕裂伤,此间隙内静脉借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颅内海绵窦相通,发生感染可继发颅骨骨髓炎或向颅内扩散,此隙被称为颅顶部的“危险区”。

颅骨外膜特点:不具生骨能力;血管对颅骨不营养,骨膜下血肿可局限。

2.垂体的位置、毗邻关系及临床意义?答:垂体的位置:位于蝶鞍中央的垂体窝内。

毗邻关系及临床意义:垂体借漏斗穿过鞍隔与第三脑室底的灰结节相连。

垂体的肿瘤可突入第三脑室,发生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颅内高压。

顶为鞍隔,其前上方有时交叉和视神经,垂体前叶瘤可将鞍隔的前部推向前上方,压迫视交叉,出现视野缺损。

底为蝶窦,垂体病变,可使垂体窝加深,侵袭蝶窦。

前为鞍结节,后为鞍背,垂体瘤时可使两处的骨板压迫变薄,骨质破坏。

两侧海绵窦,垂体肿瘤向两侧扩散压迫发生海绵窦淤血和脑神经受损。

3.海绵窦的交通支及穿经的结构?答:海绵窦的交通:向前经眼静脉、内眦静脉与面静脉相交通;经眼下静脉与面深部的翼静脉丛相交通。

向上经大脑中静脉与上矢状窦、横窦相交通。

向后经颞骨岩尖部,分别与乙状窦或横窦相交通,经岩下窦与乙状窦或颈内静脉相交通。

向下经卵圆孔、破裂孔等处的导静脉与翼静脉丛相交通。

穿经的结构:在前床突和后床突之间的海绵窦外侧壁的内层中,由上而下依次排列着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

局部解剖学简答题答案

局部解剖学简答题答案

第一章局部解剖学简答题答案一头部1. 试述额顶枕区的层次及各层的构造特点和临床意义?1〕皮肤。

①厚而致密,含大量的毛囊、汗腺及皮脂腺,为皮脂腺囊肿和疖肿的好发部位。

②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血液循环丰富,外伤时易出血,但创口愈合较快,是一个良好的供皮区。

2〕浅筋膜。

①构造特点:浅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和脂肪构成。

致密结缔组织形成许多纵向走行的纤维隔,使帽状腱膜与皮肤严密相连,并将脂肪组织分隔成很多小格,血管、神经穿行于不格之中;②临床特点:由于皮肤被许多结缔组织小隔严密连于帽状腱膜,两者间形成许多封闭的小间隙,所以此层感染时,炎性渗出物不易扩散,早期即可压迫神经末梢而引起剧痛。

由于小格的血管壁又与结缔组织隔融合、固定,故外伤后血管断端不易回缩、闭合,出血较多,常需压迫或缝合止血。

3〕帽状腱膜和枕额肌。

①构造特点:帽状腱膜坚韧而致密,前连枕额肌的额腹,后连枕额肌的枕腹,两侧与颞筋膜浅层相延续。

②临床特点:在头皮撕裂伤同时伴有帽状腱膜横向断裂时,由于枕额肌的收缩而使伤口裂开较大。

故缝合头皮时应将此层单独缝合,以减少皮肤的力,有利于止血和伤口的愈合。

4)膜下疏松结缔组织〔腱膜下间隙〕。

①为一层疏松结缔组织。

头皮借此层与颅骨外膜疏松结合,故头皮大面积撕脱时多发生于此层;②因腱膜下具有疏松结缔组织,皮肤移动性大,易别离,临床上开颅时可经此层将头皮切开、游离后翻起,此间隙积血或积脓时,可广泛蔓延至整个颅顶。

③间隙有导静脉穿过,感染时可经过颅骨的板障静脉蔓延至颅腔的硬脑膜窦,继发颅感染。

故此层又称为颅顶部的"危险区〞。

5〕颅骨外膜。

①构造特点: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与颅骨外表连结疏松,容易剥离,但在骨缝处连结严密,不易分开。

②临床特点:临床上,骨膜下积血或感染积脓时,常被局限于一块颅骨的围。

2. 试述颞区的境界和层次构造?1〕境界:上界为上颞线;下界为颧弓上缘;前界为额骨和颧骨的结合部;后界为上颞线的后下段。

《局部解剖学》习题 解答

《局部解剖学》习题 解答

《局部解剖学》1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眉弓2、颈袢3、乳房悬韧带4、腹股沟三角5、三边孔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颞区浅筋膜内神经、血管耳前组有(1)、(2)和(3);耳后组有(4)、(5)和(6)。

2、纵行穿经腮腺的血管、神经是(1)、(2)、(3)、(4)和耳颞神经。

3、气管前筋膜包绕甲状腺形成(1),又称(2)。

甲状腺外膜称(3),即(4)。

4、喉返神经是迷走神经分支。

左喉返神经勾绕(1)、,右喉返神经勾绕(2)。

5、锁骨下窝的深处有(1)、(2)和(3)通过,此窝内锁骨下一横指处,可摸到(4)。

6、上肢下垂时,肩胛下角平对第(1)肋7、在脐以下,腹膜壁层形成5条纵行的皱襞分别是(1),左、右(2),左、右(3),在腹股沟韧带上方有两个凹陷,分别是(4)和(5)。

8、腰上三角的底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腱膜深面有3条与第12肋平行排列的神经。

自上而下为(1)、(2)和(3)。

9、枕下三角的内上界为(1),外上界为(2),外下界为(3),三角内有(4)和(5)经过。

10、胸腰筋膜在腰区的浅、中、深三层包裹(1)和(2),形成它们的肌鞘。

11、腕管内有(1)、(2)、(3)、(4)、指浅、深屈肌腱穿过。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1、翼点内面的动脉是()A.脑膜中动脉前支 B.脑膜中动脉后支 C.大脑中动脉 D.大脑前动脉2、面神经穿()出颅A.圆孔 B.卵圆孔 C.棘孔 D.茎乳孔3、将颈外侧区分为枕三角和锁骨上大窝的结构是()A.胸锁乳突肌 B.肩胛舌骨肌 C.副神经 D.斜方肌4、颈动脉结节属()结构A.颈总动脉末端处 B.颈内动脉根部 C.第6颈椎横突 D.第7颈椎横突5、胸骨角平对()A.第1肋软骨 B.第2肋软骨 C.第3肋软骨 D.第4肋软骨6、构成弓状线以下腹直肌鞘前壁的是( )A.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 B.腹横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C.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D.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腹横筋膜7、两侧髂嵴的最高点连线平对()A.第1腰椎棘突 B.第2腰椎棘突 C.第4腰椎棘突 D.第2骶椎棘突8、骶管麻醉的进针定位的骨性标志是()A.髂后上棘 B.骶正中嵴 C.骶管裂孔 D.骶角9、关于腰上三角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斜方肌的深面 B.内侧界为竖脊肌的内侧缘C.外下界为腹外斜肌后缘 D.上界为第12肋10、肘窝的中心标志是()A.肱二头肌腱 B.肘深淋巴结 C.正中神经 D.肱动脉11、腋动脉的分段标志是()A.胸大肌 B.锁胸筋膜 C.胸小肌 D.锁骨12、尺神经易受损点是()A.肱骨内上髁后方 B.上臂中部 C.前臂内侧 D.掌心13、Nelaton线是侧卧、髋关节半屈位时()A.坐骨结节至髂后上棘的连线 B.坐骨棘至髂前上棘的连线C.坐骨结节至髂前上棘的连线 D.大转子尖至髂后上棘的连线14、关于收肌管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外侧壁为缝匠肌和大收肌腱板 B.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C.后壁为大收肌和长收肌 D.通过坐骨神经、股血管15没有位于腘窝内的结构是()A.腘动脉 B.小隐静脉 C.隐神经 D.腓总神经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面神经出颅后的走行、分段及分支。

局部解剖学试题及答案

局部解剖学试题及答案

局部解剖学试题(1)一、单选题(10分)1. 关于面静脉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位置较浅,伴行于面动脉的前方B.在下颌角的下方,与下颌后静脉的后支吻合C.穿深筋膜,注入颈外静脉D.眼静脉为面静脉入颅的必经通道E.口角平面以上的一段面静脉通常无瓣膜2. 关于腱膜下疏松组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一层蜂窝组织B.头皮撕脱自此层分离C.血肿或脓肿可蔓延全颅顶D.导血管不与板障静脉相连E.被称为颅顶“危险区”3. 副神经的行程是()A.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下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B.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进入枕三角C.胸锁乳突肌前缘上、中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D.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处进入枕三角E.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4. 颈丛皮支阻滞麻醉穿刺处为()A.斜方肌前缘中点B.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C.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D.胸锁乳突肌前缘上、中1/3交界处E.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界处5. 右肺根动脉排列自上而下是()A.肺动脉、肺静脉、主支气管B.上叶支气管、肺动脉、中下叶支气管、肺上静脉、肺下静脉C.主支气管、肺静脉、肺动脉D.肺动脉、主支气管、肺静脉E.肺静脉、主支气管、肺动脉6. 关于腹前外侧壁皮肤的感觉神经分布,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有明显的节段性B.第6肋间神经分布于剑突平面C.第9肋间神经分布于脐平面D. 脐以上是第10肋间神经分布E.耻骨联合上缘是肋下神经分布7. 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的()A.上部B.下部C.水平部D.降部E.升部8. 乳腺癌根治术后,出现“翼状肩”,估计可能损伤()A.胸背神经B.胸长神经C.肩胛上神经D.胸内侧神经E.胸外侧神经9. 股疝容易发生嵌顿现象的原因是:()A.股环周围结构缺乏伸缩性 B.股管过于狭窄 C.股管过于宽松 D.股鞘坚硬 E.卵圆窝的镰状缘锐利10. 收肌管内的结构不包括()A.股动脉B.股神经C.股静脉D.隐神经E.股神经内侧肌支二、填空(20分)1.在海绵窦的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排列有()、()、()、()。

局部解剖学简答与论述

局部解剖学简答与论述

局部解剖学简答与论述腋窝的构成:顶:锁骨中1/3、第一肋外缘、肩胛骨上缘;底:皮肤、浅筋膜、腋筋膜;前壁:胸大、小肌、锁骨下肌、锁胸筋膜锁胸筋膜:位置:锁骨下肌、胸小肌和喙突之间;内容:头V、胸肩峰血管和胸外侧N 腋窝内容:腋A、腋V、臂丛、腋L、结缔组织等腋A第1段毗邻和分支:前方:锁胸筋膜、穿锁胸筋膜的结构、锁骨下肌、胸大肌及其筋膜、浅筋膜、皮肤;后方:臂丛内侧束、胸长N、前锯肌、第一肋;外侧:臂丛外侧束和后束;内侧:腋V、胸上血管、尖L;分支:胸上A腋A第2段毗邻和分支:前方:胸小肌、胸大肌、浅筋膜、皮肤;后方:臂丛后束、肩胛下肌;外侧:臂丛外侧束;内侧:臂丛内侧束、腋V;分支:胸肩峰A、胸外侧A 腋A第3段毗邻和分支:前方:正中N内侧根、旋肱前血管、胸大肌、深、浅筋膜、皮肤;后方:桡N、腋N、旋肱后血管;外侧:正中N外侧根、正中N、肌皮N、肱二头肌短头、喙肱肌;内侧:尺N、前臂内侧皮N、臂内侧皮N、腋V腋淋巴结:胸肌L(前群):沿胸外侧血管排列,收纳乳房外侧2/3、胸前外侧壁、脐以上腹壁淋巴管;肩胛下L(后群):沿肩胛下血管和胸背N排列,收纳背部、肩胛区及胸后壁淋巴管;外侧L(群):沿腋V远侧端排列, 收纳来自上肢淋巴管;中央L(群):位于腋腔中央, 收纳前、后、外组淋巴管;尖L(群):沿腋V近侧端排列,收纳上述各组L、锁骨下L和乳房上部淋巴管臂前骨筋膜鞘:构成:由臂筋膜前部、内外侧肌间隔、肱骨构成肱骨肌管:位置:在肱骨干中段后面,由肱三头肌和桡N沟共同形成的管道;通过结构:桡N肱深A、V肘窝境界:上界:肱骨内、外上髁连线;下外侧界:肱桡肌;下内侧界:旋前圆肌;顶:皮肤、浅、深筋膜和肱二头肌腱膜;底:肱肌、旋后肌和肘关节囊肘窝内容:肱二头肌腱居中;内侧:肱A、桡、尺A及其伴行的V、正中N、肘深L;外侧:桡N、前臂外侧皮N腕尺侧管:构成:腕掌侧韧带与屈肌支持带之间;内容:尺A、V、N腕桡侧管:构成:腕横韧带桡侧两层之间;内容:桡侧腕屈肌腱腕管:构成:腕屈肌支持带、腕骨沟腕伸肌腱(从桡侧到尺侧):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桡侧腕长、短伸肌;拇长伸肌;指伸肌和示指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鼻烟窝:桡侧:拇长展、拇短伸肌;尺侧:拇长伸肌;近侧:桡骨茎突;底:手舟骨、大多角骨;内容:桡A鱼际间隙:交通:远侧经第1蚓状肌管达示指背侧掌中间隙:交通:近侧:经腕管通前臂屈肌后间隙;远侧:经2、3、4蚓状肌管达指背腮腺咬肌区:界限:上界:颧弓与外耳道;下界:下颌体下缘;前界:咬肌前缘;后界:乳突及胸锁乳突肌前缘穿经腮腺的结构:纵行:颈外A、颞浅血管、下颌后V及耳颞N;横行:上颌血管、面横血管、面N;由浅入深:面N、下颌后V、颈外A及耳颞N上颌A:以翼外肌为标志分为三段:第一段(下颌段);第二段(翼肌段);第三段(翼腭窝段)舌下间隙:上界:口底黏膜;下界: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前外侧界:下颌骨体内侧;后界:舌根;内容:舌下腺、下颌下腺、下颌下N节、舌下N 、舌A 、V、N额顶枕区:层次: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枕额肌、腱膜下间隙、颅骨外膜颞区层次:皮肤、浅筋膜、颞筋膜浅层、颞筋膜深层、颞肌、骨膜通过海绵窦的结构:外侧壁:由前到后为动眼N、滑车N、眼N、上颌N;内侧壁:内侧为颈内A,其外侧为展N颈筋膜及筋膜间隙:位于浅筋膜和颈阔肌深面,分浅(封套筋膜)、中(气管前筋膜或内脏筋膜)、深(椎前筋膜)3层颈动脉鞘:由颈筋膜包绕颈总A、颈内A、颈外A、颈内V和迷走N形成颈筋膜间隙:胸骨上间隙(颈V弓、颈前V下端、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及脂肪等)、气管前间隙(甲状腺下V、甲状腺最下A、甲状腺奇V丛、头臂干、左头臂V、主A弓)、咽后间隙、椎前间隙(向下通后纵隔经腋鞘通腋窝)下颌下三角内容:下颌下腺、血管(面A、V、舌A、V)、神经(舌N、舌下N、下颌下N节)、下颌下L(4-6个)下颌下腺周围结构:浅面有:面V ;深面有:面A;内下方有:舌下N、舌A、舌V ;内上方有:舌N 、下颌下N节肌三角:境界:颈前正中线、肩胛舌骨肌上腹、胸锁乳突肌前缘;内容: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上腹、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甲状腺、甲状旁腺、气管颈段、食管颈段甲状腺:被膜:假被膜(甲状腺鞘);真被膜(纤维囊);位置:甲状腺位于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两侧。

局部解剖学试题全集(含答案)

局部解剖学试题全集(含答案)

《局部解剖学》1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眉弓2、颈袢3、乳房悬韧带4、腹股沟三角5、三边孔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颞区浅筋膜内神经、血管耳前组有(1)、(2)和(3);耳后组有(4)、(5)和(6)。

2、纵行穿经腮腺的血管、神经是(1)、(2)、(3)、(4)和耳颞神经。

3、气管前筋膜包绕甲状腺形成(1),又称(2)。

甲状腺外膜称(3),即(4)。

4、喉返神经是迷走神经分支。

左喉返神经勾绕(1)、,右喉返神经勾绕(2)。

5、锁骨下窝的深处有(1)、(2)和(3)通过,此窝内锁骨下一横指处,可摸到(4)。

6、上肢下垂时,肩胛下角平对第(1)肋7、在脐以下,腹膜壁层形成5条纵行的皱襞分别是(1),左、右(2),左、右(3),在腹股沟韧带上方有两个凹陷,分别是(4)和(5)。

8、腰上三角的底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腱膜深面有3条与第12肋平行排列的神经。

自上而下为(1)、(2)和(3)。

9、枕下三角的内上界为(1),外上界为(2),外下界为(3),三角内有(4)和(5)经过。

10、胸腰筋膜在腰区的浅、中、深三层包裹(1)和(2),形成它们的肌鞘。

11、腕管内有(1)、(2)、(3)、(4)、指浅、深屈肌腱穿过。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1、翼点内面的动脉是()A.脑膜中动脉前支 B.脑膜中动脉后支 C.大脑中动脉 D.大脑前动脉2、面神经穿()出颅A.圆孔 B.卵圆孔 C.棘孔 D.茎乳孔3、将颈外侧区分为枕三角和锁骨上大窝的结构是()A.胸锁乳突肌 B.肩胛舌骨肌 C.副神经 D.斜方肌4、颈动脉结节属()结构A.颈总动脉末端处 B.颈内动脉根部 C.第6颈椎横突 D.第7颈椎横突5、胸骨角平对()A.第1肋软骨 B.第2肋软骨 C.第3肋软骨 D.第4肋软骨6、构成弓状线以下腹直肌鞘前壁的是( )A.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 B.腹横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C.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D.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腹横筋膜7、两侧髂嵴的最高点连线平对()A.第1腰椎棘突 B.第2腰椎棘突 C.第4腰椎棘突 D.第2骶椎棘突8、骶管麻醉的进针定位的骨性标志是()A.髂后上棘 B.骶正中嵴 C.骶管裂孔 D.骶角9、关于腰上三角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斜方肌的深面 B.内侧界为竖脊肌的内侧缘C.外下界为腹外斜肌后缘 D.上界为第12肋10、肘窝的中心标志是()A.肱二头肌腱 B.肘深淋巴结 C.正中神经 D.肱动脉11、腋动脉的分段标志是()A.胸大肌 B.锁胸筋膜 C.胸小肌 D.锁骨12、尺神经易受损点是()A.肱骨内上髁后方 B.上臂中部 C.前臂内侧 D.掌心13、Nelaton线是侧卧、髋关节半屈位时()A.坐骨结节至髂后上棘的连线 B.坐骨棘至髂前上棘的连线C.坐骨结节至髂前上棘的连线 D.大转子尖至髂后上棘的连线14、关于收肌管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外侧壁为缝匠肌和大收肌腱板 B.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C.后壁为大收肌和长收肌 D.通过坐骨神经、股血管15没有位于腘窝内的结构是()A.腘动脉 B.小隐静脉 C.隐神经 D.腓总神经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面神经出颅后的走行、分段及分支。

局部解剖学习题【附答案】@哈医

局部解剖学习题【附答案】@哈医

头部复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 颅顶部软组织富有血管的一层是:A.皮肤B.浅筋膜C.帽状腱膜D.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E. 颅骨外膜2.成人颅顶骨最薄弱处是:A.前囱点B.人字点C.冀点D.乳突部E.额鳞部3. 腮腺床容纳:A.腮腺浅部B.腮腺深部C.全部腮腺D.腮腺峡部E.腮腺管4. 从翼外肌两头之间穿出的神经是:A.耳颞神经B.舌神经C.咀嚼肌神经D.颊神经E.下牙槽神经5. 翼外肌浅面经过的动脉是:A.颞浅动脉B.脑膜中动脉C.下牙槽动脉D.颞深动脉E.上颌动脉主干6. 在腮腺内穿行的结构中,位于最表浅的是:A.颞浅动脉B.面横动脉C.上颌动脉D.面神经E.耳颞神经7. 面部感染可导致颅内栓塞或炎症的是:A.海绵窦B.岩下窦C.上矢状窦D.乙状窦E.蝶顶窦8. 小脑幕切迹疝常累及的神经是:A.滑车神经B.动眼神经C.展神经D.上颌神经E.下颌神经9. 颅底骨折时,骨折线通过卵圆孔可致:A.牙关不能咬紧B.下斜肌麻痹C.吞咽困难D.口角闭合不严E.声音嘶哑10. 支配泪腺分泌的神经是:A.鼓索B.岩深神经C.岩浅大神经D.岩浅小神经E.泪腺神经(二)多选题1.腮腺咬肌区:A.前界为咬肌前缘B.前界为咬肌后缘C.上界为颧弓及外耳道D.下界为下颌体下缘E.下界为下颌体上缘2. 参与构成腮腺床的结构有:A.起自茎突的肌肉B.颈内动脉C.颈外动脉 D.舌咽神经和舌下神经 E.迷走神经和副神经3. 在腮腺内横行的结构有:A.颈外动脉B.上颌动脉C.面神经D.面横动脉E.下颌后静脉4. 面动脉:A.发自颈外动脉B.行于下颌下腺的深面C.行于下颌下腺的浅面D.在咬肌后缘处绕下颌体下缘E.在咬肌前缘处绕下颌体下缘5. 面神经:A.自茎乳孔穿出B.分支自腮腺表面穿出C.支配面肌D.支配二腹肌前腹E.支配二腹肌后腹6. 翼静脉丛:A.位于翼腭窝内B.位于颞下窝内C.围绕在下颌动脉周围D.与面静脉有交通E.与海绵窦有交通7. 舌神经:A.自下颌神经发出B.行于翼外肌深面C.分布于舌粘膜后1/3区D.接受鼓索纤维E.与下颌下神经相连8. 垂体窝:A.容纳垂体B.后界为鞍结节C.前界为鞍背D.两侧为海绵窦E.上方为鞍膈9. 海绵窦:A.位于蝶鞍两侧B.向前达眶上裂内侧部C.向后至颞骨岩部尖端D.借海绵间窦两侧互相连接E.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10. 靠近海绵窦外侧壁的结构有:A.动眼神经B.滑车神经C.展神经D.眼神经E.颈内动脉二、填空题1. 头皮由、和 3层紧密愈着而成。

局部解剖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局部解剖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局部解剖学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脑膜中脑蛛网膜下腔最宽的部分是:A. 脑裂B. 脑沟C. 脑池D. 脑室答案:C2. 以下哪个结构不属于腹股沟管:A. 腹股沟深环B. 腹股沟浅环C. 腹股沟韧带D. 腹股沟管答案:C3. 以下哪个结构是喉的支架:A. 甲状软骨B. 环状软骨C. 杓状软骨D. 会厌软骨答案:B4. 以下哪个结构不属于眼球的外膜:A. 角膜B. 巩膜C. 虹膜D. 脉络膜答案:C5. 以下哪个结构是胃的出口:A. 胃底B. 胃体C. 胃窦D. 幽门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结构属于脑干:A. 中脑B. 桥脑C. 延髓D. 小脑答案:ABC7. 以下哪些结构通过颈动脉鞘:A. 颈内动脉B. 颈外动脉C. 颈总动脉D. 迷走神经答案:AD8. 以下哪些结构属于肾的被膜:A. 肾筋膜B. 肾脂肪囊C. 肾盂D. 肾实质答案:AB9. 以下哪些结构属于腹膜后隙:A. 肾脏B. 胰腺C. 脾脏D. 胃答案:AB10. 以下哪些结构属于女性生殖系统:A. 子宫B. 输卵管C. 卵巢D. 前列腺答案:ABC三、填空题11. 脑干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组成。

答案:中脑、桥脑、延髓12. 腹股沟管的内口是________,外口是________。

答案:腹股沟深环、腹股沟浅环13. 眼球的内容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房水、晶状体、玻璃体14. 胃的大部分位于________内,小部分位于________内。

答案:左季肋区、腹上区15. 喉的入口是________,出口是________。

答案:喉口、声门裂四、简答题16. 描述肝门的结构特点。

答案:肝门是肝脏面中部的横沟,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淋巴管等出入。

17. 解释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答案: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分为三种:腹膜内位器官、腹膜间位器官和腹膜外位器官。

局部解剖简答题题干

局部解剖简答题题干

局部解剖简答题题干第一篇:局部解剖简答题题干第一章头部1、颅顶额顶枕区软组织各层有何特点?2、腮腺炎或腮腺肿瘤时易累及哪些血管和神经?3、简述海绵窦的位置、内容安排及其交通。

4、垂体的位置、毗邻及肿瘤时可能出现的压迫症状有哪些?5、腮腺的位置及与哪些结构毗邻?6、穿经腮腺的结构有哪些?7、为什么腮腺肿瘤很少波及颈内动脉及末四对脑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及舌下神经)?8、据所掌握的解剖学知识,如何鉴别颅顶皮下、腱膜下和骨膜下血肿?9、试述面神经在颅外行程及分支分布。

10、颞区软组织的层次有哪些?11、何为小脑幕切迹疝?根据解剖学知识分析其临床体征主要有哪些?第二章颈部1、颈部深筋膜可分为哪些层次?它们之间有哪些重要的筋膜间隙?2、简述颈动脉三角的构成及其内容。

3、试述肌三角的层次结构及其内容。

4、简述甲状腺的形态、位置及毗邻。

5、甲状腺的血液供应怎样?甲状腺手术结扎血管时应注意避免损伤的神经。

6、试述气管颈部的位置、毗邻,气管切开术时需切开的层次。

7、试述胸膜定的位置及其毗邻。

8、试述椎动脉三角的构成及内容。

9、试述锁骨下动脉的分段及毗邻。

10、斜角肌间隙如何围成?通过哪些结构?第三章胸部1、简述胸部的境界与分区。

2、试述女性的乳房的形态结构及淋巴回流。

3、试述膈的裂孔及通过的结构。

4、简述壁胸膜的分布及返折线的体表投影。

5、何为肺根?其内诸结构的位置关系如何?6、简述主动脉弓的位置和毗邻。

7、试述动脉导管三角的境界、内容及临床意义。

8、试述气管胸部的毗邻。

9、试述食管胸段的毗邻。

10、简述胸导管胸段的行程、毗邻及临床意义。

11、简述心包的构成,心包区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12、简述纵膈的境界、位置及分区(四分法)。

13、简述肋间隙内血管和神经的行程、位置关系及胸膜腔穿刺最适宜的进针部位。

14、简述胸膜的神经分布。

试解释胸膜炎时为何胸痛或颈肩痛。

第四章腹部1、举例说明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不同被覆关系。

局部解剖学复习重点

局部解剖学复习重点

七年制2009级(PS:全中文考试,满分70分,实验考试20分,外加三幅画图和一分实验报告10分)一.简答1.斜角肌间隙构成及其内容物2.三边孔组成和穿过的结构3.穿过梨状肌上孔的结构及排列关系4.收肌管内容物及排列关系5.动脉导管三角边界和内容物6.直肠肛管的淋巴回流7.胃的淋巴结回流8.食管静脉丛与肝门静脉的侧支循环9.腹股沟管的四壁10.会阴浅隙的构成及内容11.肋角前部神经和血管的走行和排列关系二.论述题1.甲状腺的毗邻,动脉及来源,静脉及回流,甲状腺与神经的关系并且手术中需要注意什么?2.某人左侧肱骨骨干骨折,导致左侧不能伸腕及伸指并且伴有左侧手背虎口处皮肤感觉障碍,请用解剖学知识解释上述现象3.叙述子宫的毗邻,淋巴回流,结扎子宫动脉时候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原因2012级一:40道选择(0.5分一个)鼻烟壶、颈深筋膜构成哪些结构、腹壁下动脉、胃的动脉经过哪些结构二:简答题(2分一个):1、收肌管境界及内容;2、肘窝境界及内容;3、腕管构成及内容;4、颅顶软组织分层及血管和神经主要走行于哪一层;5、气管切开经过哪些层次;6、胸膜腔穿刺手术入路经过哪些层次;7、胃的淋巴结群;8、后纵隔内,气管后方结构及分布;9、腹股沟三角构成及意义;10、直肠和肛管的动脉及来源。

三:论述题(5分一个):1、男性尿生殖区结构层次;男性尿道球部破裂,尿液会渗入哪些结构?论述原因。

(以案例形式出题);小腿前、外侧群肌肉和皮肤的神经支配。

(以踢球损伤为案例出题)2013级总分50分,90分钟一.选择(40个,共20分)踝管,腕管,收肌管,肘窝,股环,动脉导管三角,腹股沟管,睾丸鞘膜,乳房淋巴回流,胆囊三角,听诊三角,会阴深隙内结构,颈动脉鞘,股鞘,胸长神经,手指皮肤神经支配,颈浅层,尺神经深支伴行二.简答(10个,共20分)1.股三角的构成和内容物及其位置关系2.四边孔的境界和内容物3.控制前臂旋前和旋后的肌肉和神经支配4.甲状腺动脉及其来源5.颈动脉三角6.食管静脉丛7左右肺切除易损伤胸导管的原因8.肋间血管和神经的位置关系9.直肠和肛管的淋巴10.会阴深隙构成及内容物三.论述(2个,共10分)1.(1)腹部经腹直肌切口层次(2)胃动脉及其来源(3)胃淋巴结分布及其回流(4)胃后壁结构2.梨状肌位置上下口通过结构病例(貌似和坐骨神经有关,因为提及了坐骨神经投影)2014级(机考)一.选择题(80*0.5=40)二.简答题(5*2=10)1.三边孔2.直肠肛管淋巴循环3.动脉导管三角4.胆囊三角。

局部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局部解剖学课程作业第一章头部一、名词解释1、翼点:是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4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形骨缝,位于颞窝内,颧弓中点上方两横指(或3.5~4cm)处,此处骨质菲薄,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易骨折,骨折易损伤血管形成硬膜外血肿。

2、帽状腱膜下间隙:状腱膜与颅骨外膜之间为一层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腱膜下间隙。

间隙内有若干导静脉与头皮静脉及颅内静脉相通,静脉破裂后容易出血并沿此间隙蔓延。

3、面部“危险三角”:通常指的是两侧口角至鼻根联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

4、腮腺床:通常把与腮腺深部相邻的茎突,起于茎突的肌肉,以及颈内动、静脉,舌咽、迷走、副及舌下神经等结构,称为“腮腺床二、简答题1、简述颅顶部额顶枕区软组织的层次。

何谓头皮?答:前为眶上缘,后为枕外隆凸和上项线,两侧为上颞线。

由浅入深分为五层,即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额肌和枕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颅骨外膜。

浅部三层结合紧密,称头皮;深部二层结合疏松,易分离。

头皮是覆盖于颅骨之外的软组织,在解剖学上可分为五层:皮下层、帽状腱膜层、腱膜下层、腱膜下间隙、骨膜层。

2、简述面神经在面部的分支。

答:面神经分为5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

其支配范围如下:(1)颞支:自腮腺上缘浅出后进入颞区,支配额肌、眼轮匝肌。

此神经损伤后可致眉下垂,患侧额纹消失。

(2)颧支:自腮腺前缘浅出后于颧弓下前行,支配颧肌。

(3)颊支:颊支通常有2-5分支,支配口轮匝肌、颧肌和笑肌、鼻翼肌、提上唇肌。

因其与颧支有多处吻合,因此单支损伤不会出现明显后果。

若总干损伤会出现患侧鼻翼下垂、口角下垂歪斜。

(4)下颌缘支:此支支配下唇诸肌。

损伤后出现两侧口角不对称,患侧流涎。

(5)颈支:于腮腺浅出后垂直向下支配颈阔肌。

3、简述腮腺管得开口、体表投影。

答:腮腺管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相对的颊粘膜的腮腺管乳头。

腮腺导管的体表投影为耳垂至鼻翼与口角之间中点连线的中1/3段。

局部解剖学答案修订版

局部解剖学答案修订版

局部解剖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气管前间隙: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

内有甲状腺最下动脉、甲状腺下静脉和甲状腺奇静脉丛,头臂干及左头臂干。

小儿还有胸腺上部和主动脉弓。

2、Virchow 淋巴结: 是左锁骨上淋巴结中的斜角肌前淋巴结。

属于颈外侧下深淋巴结。

胃癌和食管下段癌多向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群转移,常在胸锁乳突肌后缘和锁骨上缘的交角处触及肿大的淋巴结,为胃癌、食管癌转移的标志。

3、胸膜腔: 脏胸膜与壁胸膜之间形成的潜在性间隙,称胸膜腔,左右各一,内为负压,含有少量浆液。

当气胸、胸膜腔积液或胸膜粘连时,会影响呼吸功能。

4、心包腔:浆膜心包脏层和壁层在大血管根部反折移行称为心包腔。

心包腔含有少量浆液,心包积液首先聚集于此,可压迫心脏。

5、膈下间隙: 是介于横结肠及其系膜与隔之间的腹膜腔,又称结肠上区,此隙被肝分为肝上、肝下间隙。

6、左肠系膜窦: 由内侧界为小肠系膜根,外界为降结肠,上为横结肠及其系膜的左三分之一部,下为乙状结肠及其系膜,后界为腹膜壁所围成向下开放的斜方形间隙,称为左肠系膜窦。

7、胆囊三角(Calot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下面三者组成。

胆囊动脉常位于三角内起自肝固有动脉右支,因而胆囊手术中一般在胆囊三角内寻找结扎胆囊动脉。

8、肾角(脊肋角):为肾门在腹后壁的体表投影,位于第12肋下缘与竖脊肌外缘的交角处。

肾病变时,此处常有压痛或叩击痛。

9、盆膈:由盆膈上下筋膜及其之间的肛提肌,尾骨肌所构成,封闭骨盆下口的大部分,具有支持和固定盆内脏器的作用。

并与排便,分娩等有关。

其后部有肛管通过。

10、狭义的会阴:即产科会阴,指肛门与外生殖器之间的狭小区域的软组织。

11、硬膜外隙:是位于椎管骨膜与硬脊膜之间的间隙,其内填有脂肪、椎内静脉丛和淋巴管,并有脊神经根通过。

临床硬脑膜外麻醉即将药物注入此间隙,以阻滞脊神经根。

12、脊髓蛛网膜下隙:位于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腔内充满脑脊液,向上经过枕骨大孔与颅内蛛网膜下腔相通,向下达第2骶椎高度。

《局部解剖学》论述题总结

《局部解剖学》论述题总结

《局部解剖学》论述题总结1.穿过腮腺的结构及位置关系纵行的(颈外动脉、颞浅动脉、静脉、下颌后静脉、耳颞神经)横行(上颌动脉静脉、面横动脉静脉、面神经分支)上述结构由浅入深依次为:面神经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及耳颞神经。

2.试述甲状腺的毗邻。

甲状腺的前面由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舌骨下肌群及气管前筋膜所遮盖,左右两侧叶的后内侧紧邻喉与气管颈部、咽与食管颈部以及喉返神经,后外侧邻颈动脉鞘和颈交感干。

3. 颈动脉鞘内有哪些结构?排列如何?鞘内有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在后内侧)、颈内静脉(在前外侧),和迷走神经(居二者之间的后方)。

4. 气管切开需经哪些层次?由浅至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和胸骨上间隙及其内的颈静脉弓以及舌骨下肌群和气管前筋膜。

5.斜角肌间隙的组成、穿行结构及临床意义斜角肌间隙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第一肋围成;通行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

临床意义:前、中斜角肌表面腱性组织增厚变硬,颈肋异常纤维束带状结构构成前斜角肌痉挛,均可使斜角肌间隙变小,压迫神经血管而出现神经血管受压(胸廓出口)综合征。

6.腋动脉各段的毗邻关系如何?腋动脉以胸小肌为标志,可划分为3段,各段主要毗邻关系如下:第1段:位于胸小肌上缘至第1肋之间。

前:锁胸筋膜;后:臂丛内侧束和胸长神经;外:臂丛外侧柬和后束;内:腋静脉和尖淋巴结。

第2段:位于胸小肌深面。

前:胸小肌;后:臂丛后束;外:臂丛外侧束;内:腋静脉和臂丛内侧束。

第3段:位于胸小肌下缘和大圆肌下缘之间。

前:正中神经内侧根;后:桡神经、腋神经和旋肱后血管;外: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外侧根、正中神经;内:尺神经、腋静脉和前臂内侧皮神经。

7.腋淋巴结的位置及流注关系。

腋淋巴结约20-30个,接受乳房、胸壁、脐以上腹壁和上肢等处来的淋巴管,可分为互相连续的五群。

①胸肌淋巴结:存在于胸大肌深面,胸小肌下缘处的前锯肌表面:②外侧淋巴结:沿腋静脉远侧段排列。

③肩胛下淋巴结:沿肩胛下血管和胸背神经排列。

局部解剖学考试试题全集(含答案)

局部解剖学考试试题全集(含答案)

局部解剖学考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分)1、在肋沟处,肋间神经血管的排列次序从上而下为()A、动脉、静脉、神经B、静脉、动脉、神经C、神经、静脉、动脉D、静脉、神经、动脉E、排列次序不定2、隔肌()A、分为肋部和腰部两部B、中心部为肌质,周边部为腱膜C、由膈神经支配D、仅有食管裂孔和主动脉裂孔E、膈与胸壁间有窄隙形成的肋膈隐窝3、胸肋三角()A、位于膈的胸骨部与肋部起点之间B、与肾的前面相邻C、位于膈的后方D、有心包膈动脉通过E、有肌膈动脉通过4、后纵隔内无()A、迷走神经B、心包膈血管C、交感干胸部D、食管E、胸导管5、主动脉弓右后方有()A、左膈神经B、左迷走神经C、左喉返神经D、动脉韧带E、左支气管6、女性乳房外侧部淋巴注入()A、胸肌淋巴结B、腋尖淋巴结C、膈下淋巴结D、胸骨旁淋巴结E、腋腔外侧淋巴结7、不参与构成胸壁的肌是()A、胸大肌肉B、胸小肌C、前锯肌D、腹横肌E、腹外斜肌8、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有()A、门静脉、腹腔干、胆总管B、门静脉、胆总管、肝固有动脉C、门静脉、肝总管、肝总动脉D、肝右静脉、门静脉、肝总管E、无上述情况9、十二指肠()A、为腹膜内位器官B、仅由腹腔干分支供血C、下部有韧带悬于肝门D、与空肠相接处有Treitz韧带附着E上部肠粘膜皱襞明显10、在肝门处,肝蒂各结构的位置关系()A、肝固有动脉左、右支在最前方B、左、右肝管在最后方C、门静脉左、右支居中D、门静脉的分义点最低E、门静脉左、右支在最后方11、胆囊结石多停留于()A、胆囊管B、肝总管C、胆总管D、Hartmann囊E、胆囊颈12、门静脉()A、收纳肝、脾、胰和消化管的静脉血B、后方有下腔静脉C、右前方与肝固有动脉相邻D、左前方有胆总管E、无上述情况13、肾蒂各结构从前向后的排列是()A、肾静脉、肾盂、肾动脉B、肾盂、肾动脉、肾静脉C、肾动脉、肾静脉、肾盂D、肾静脉、肾动脉、肾盂E、无上述情况14、十二指肠空肠曲()A、是十二指肠与小肠的移行部B、在第3腰椎的左侧C、借十二指肠悬韧带固定于腹后壁D、在胰的后方E、无上述情况15、根据解剖位置关系,胆总管最易暴露的部位是()A、胰腺段B、十二指肠上段C、肝胰壶腹D、十二指肠后段E、十二指肠壁内段16、网膜孔的位置()A十二指肠上部的后方B、下腔静脉的后方C、肝尾状叶的后方D、肝十二指肠韧带游离缘的后方E、肝胃韧带的后方17、与会阴浅隙无关的筋膜是()A、会阴浅筋膜B、盆膈上筋膜C、尿生殖膈下筋膜D、Scarpa筋膜E、阴茎浅筋膜18、临床直肠指检不能触摸的结构为()A、子宫B、直肠C、前列腺D、尿道球腺E、精囊腺19、会阴中心腱()A、指狭义会阴B、连接肛门与外阴C、会阴肌肉附于此D、位于肛门与阴道前庭后端之间E、在矢状位于呈尖朝下,底朝上的楔形20、关于阴部神经不正确的是()A、起自骶丛B、经梨状肌上孔穿出C、在行程中绕坐骨棘D、穿经阴部管E、分为肛神经、会阴神经、阴茎(蒂)背神经3支21、在体表难以摸到的结构是()A、第7颈椎棘突B、肩胛冈C、肩峰D、髂山脊E、项韧带22、不与颅腔相通,腔内为负压的间隙是()A、硬膜外腔B、硬膜下腔C、蛛网膜下腔D、终池E、小脑延髓池23、介于脊髓前、后根之间的韧带是()A、棘上韧带B、棘间韧带C、横突间韧带D、髂腰韧带E、齿状韧带24、形成腋鞘的颈筋膜是()A、颈筋膜浅层B、颈筋膜中层C、颈深筋膜深层D、内脏筋膜E、颈部浅筋膜25、隔神经()A、行于前斜角肌表面B、为颈丛最大的分支C、行于锁骨下动脉和锁骨下静脉之间D、经胸膜顶前外侧E位胸锁乳突肌后缘浅出26、关于颅顶部软组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皮肤是良好的供皮区B、皮肤是生疖肿及皮脂腺囊肿C、浅筋膜内血管损伤易出血D、“头皮”撕脱时浅部3层常易一起撕脱E、腱膜下间隙感染因有结缔组织阻隔,不易扩散和蔓延27、胸膜顶高出:()A、锁骨外侧1/3上缘2-3cmB、锁骨中1/3上缘2-3cmC、锁骨内侧1/3/上方2-3cmD、肺尖2-3cmE、第1肋2-3cm28、腮腺管()A、由腮腺深部前缘发出B、在咬肌深面向前模行C、穿咬肌D、开口于舌下阜E、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处的颊粘膜29、上颌动脉的分段标志是()A、翼外肌B、翼内肌C、咬肌D、腮腺E、翼腭窝30、起自下颌神经又接受面神经发出的鼓索纤维的汇合神经是()A、下牙槽神经B、舌神经C、咬肌神经D、颊神经E、耳颞神二、填空(每空1分,共22分)1、根据肋间管神经行经肋间隙的部位,胸膜腔穿刺常在或腋后线第7-8肋间隙中部进针,应在肋间隙穿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部解剖学》简答及论述题第一章头部1.额顶枕区软组织分层及各层特点?答:额顶枕区软组织分层由浅入深: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额枕肌、腱膜下疏松组织和颅骨外膜。

皮肤特点:厚而致密,含有大量毛囊、汗腺和皮脂腺;血管丰富外伤易出血。

浅筋膜特点:由致密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并有许多纤维小隔,有丰富血管神经,感染物不易扩散,早期有压迫性神经末梢痛。

帽状腱膜及额枕肌特点:帽状腱膜坚韧致密,前连额枕肌的额腹,后连该肌的枕腹,两侧至颞区逐渐变薄,与颞浅筋膜相续;腱膜下疏松组织:又称腱膜下间隙,此隙围广,头皮借此层与颅骨外膜疏松连接,移动性大,此层多发生头皮撕裂伤,此间隙静脉借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颅海绵窦相通,发生感染可继发颅骨骨髓炎或向颅扩散,此隙被称为颅顶部的“危险区”。

颅骨外膜特点:不具生骨能力;血管对颅骨不营养,骨膜下血肿可局限。

2.垂体的位置、毗邻关系及临床意义?答:垂体的位置:位于蝶鞍中央的垂体窝。

毗邻关系及临床意义:垂体借漏斗穿过鞍隔与第三脑室底的灰结节相连。

垂体的肿瘤可突入第三脑室,发生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颅高压。

顶为鞍隔,其前上方有时交叉和视神经,垂体前叶瘤可将鞍隔的前部推向前上方,压迫视交叉,出现视野缺损。

底为蝶窦,垂体病变,可使垂体窝加深,侵袭蝶窦。

前为鞍结节,后为鞍背,垂体瘤时可使两处的骨板压迫变薄,骨质破坏。

两侧海绵窦,垂体肿瘤向两侧扩散压迫发生海绵窦淤血和脑神经受损。

3.海绵窦的交通支及穿经的结构?答:海绵窦的交通:向前经眼静脉、眦静脉与面静脉相交通;经眼下静脉与面深部的翼静脉丛相交通。

向上经大脑中静脉与上矢状窦、横窦相交通。

向后经颞骨岩尖部,分别与乙状窦或横窦相交通,经岩下窦与乙状窦或颈静脉相交通。

向下经卵圆孔、破裂孔等处的导静脉与翼静脉丛相交通。

穿经的结构:在前床突和后床突之间的海绵窦外侧壁的层中,由上而下依次排列着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

海绵窦腔有颈动脉和展神经通过,颈动脉在窦上升并折返向前,展神经位于颈动脉和眼神经之间,或在窦的外侧壁。

在后床突之后,外侧壁只有滑车神经(居上)和眼神经(居下)。

5.腮腺的形态、分部、穿经的结构?答:是三大唾液腺中最大的一对,位于外耳道的前下方,上平颧弓,下至下颌角,后抵乳突前缘,前缘达咬肌表面。

腮腺体积个体差异较大,重15~30克,其形态不规则,约呈楔形,楔形的底位于浅面,尖向前适对咽侧壁,由于腮腺包绕在咬肌、下颌支和翼肌的后方,故可将腮腺分为浅部、深部及峡部。

浅部覆盖于下颌支和咬肌后份的浅面,呈三角形;深部位于下颌支深面,呈锥体状突向咽后壁。

当深部发生肿瘤时,引位置较深从表面不易察觉,从口腔咽侧壁上可见隆起。

浅部和深部的连接处为峡部,位于下颌支的后缘。

腮腺的上缘邻接颧弓、外耳道及颞下颌关节。

由前向后有面神经颞支、颞浅动、静脉、耳颞神经穿出腮腺上缘。

腮腺的前缘紧贴咬肌表面,自上而下有面神经颧支、面动脉、静脉、面神经的颊支的上主支、腮腺管及面神经颊支的下主支穿出。

腮腺的下端有面神经的下颌缘支、颈支与面后静脉穿出。

腮腺的后缘邻接乳突前缘、二腹肌后腹及胸锁乳突肌的上份。

腮腺的浅面有位于耳屏前方皮下的耳前淋巴结、还有耳大神经的前支越过。

腮腺的深面有许多主要血管神经,如颈动、静脉舌咽、迷走、副、舌下神经,以及附着于茎突上的肌肉。

以上结构总称为“腮腺床”。

纵行穿过腮腺的结构有颈外动静脉、面后静脉及耳颞神经;横行穿过腮腺的结构有面神经的分支、上颌动、静脉、面横动、静脉11.试述颅中窝的孔裂及其通过的结构?答:视神经管有视神经通过。

眶上裂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眼神经及眼上静脉穿行。

圆孔、卵圆孔和棘孔分别有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及脑膜中动脉通过。

破裂孔有破裂孔导血管通过。

13.颞区软组织的层次及各层特点?答:颞区软组织由浅入深分为皮肤、浅筋膜、颞筋膜、颞肌和颅骨外膜5层。

(1)皮肤:颞区的皮肤移动性较大,手术时无论选择纵行或横行切口,均易缝合,愈合后的瘢痕亦不明显。

(2)浅筋膜:所含脂肪组织较少。

血管和神经可分为耳前和耳后两组。

1)耳前组:有颞浅动、静脉和耳颞神经,三者伴行,出腮腺上缘,越颧弓到达颞区。

2)耳后组:有耳后动、静脉和枕小神经,分布于颞区后部。

(3)颞筋膜:上方附着于上颞线,向下分为深、浅两层,浅层附着于颧弓的外面,深层附着于颧弓的面。

(4)颞肌:呈扇形,起自颞窝和颞筋膜深面,经颧弓深面,止于下颌骨的冠突。

(5)颅骨外膜:较薄,紧贴于颞骨表面,因而此区很少发生骨膜下血肿。

第二章颈部1.试述颈部筋膜的层次及筋膜间隙的构成?答:颈部筋膜的层次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颈深筋膜包括浅(封套筋膜)、中(脏筋膜)、深(椎前筋膜)三层。

筋膜间隙包括胸骨上间隙、气管前间隙、颊咽间隙、咽后间隙、椎前间隙。

2.试述颈动脉三角的境界,以及由浅入深的层次结构?答:颈动脉三角境界:有胸锁乳突肌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围成的颈动脉三角,有颈总动脉、颈动脉、颈外动脉及其分支。

由浅入深的层次结构包括: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封套筋膜,深面有椎前筋膜,侧是咽侧壁及其筋膜。

7.试述甲状腺的动脉与喉的神经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答:喉上神经在舌骨大角处分为、外两支;支伴喉上动脉入喉,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粘膜;外支伴甲状腺上动脉走行,至侧叶上极约1cm处与动脉分离,弯向侧,发支支配环甲肌和咽下缩肌。

甲状腺手术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注意勿伤及该神经,以免引起声音低钝和仓咳等。

在甲状腺侧叶下极的后方,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有复杂的交叉关系,因此,施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时,应远离侧叶下极结扎甲状腺下极,以免损伤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失音,甚至声门闭合致息而死亡。

第三章胸部1.胸前外侧壁分哪些层次?答:胸前外侧壁由浅入深的层次为皮肤、浅筋膜(含女性乳腺)、深筋膜、肌层(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腹肌上部)、肋及肋间隙,胸筋膜,壁胸膜。

2.食管静脉的构成、回流。

肝门静脉高压的患者为何会出现呕血?答:供应食管胸段的血液在上纵隔来自支气管动脉的分支,后纵膈段主要来自胸主动脉的分支,亦有来自第5~7肋间动脉及隔上动脉的分支。

各动脉虽有吻合,但不丰富。

食管的静脉与动脉伴行,其大部分汇入奇静脉和半奇静脉。

食管下段的静脉可与胃左静脉的食管支吻合,从而与门静脉系沟通,是门—上腔静脉系之间的重要侧副循环。

故当门静脉高压时,部分门静脉血可通过食管下段的静脉网注入奇静脉和半奇静脉。

4.心包横窦、斜窦、前下窦位置如何?在临床上有何意义?答:心包横窦位于升主动脉、肺动脉干与上腔静脉之间;心包斜窦位于两侧肺上、下静脉根部下腔静脉左侧与左心房后壁及心包后壁之间;心包前下窦位于浆膜心包壁层前部与下部移行处与心脏之间。

临床意义:做心脏大血管手术时,可经心包横窦钳夹主动脉升部和肺动脉干,以暂时阻断血流。

心包前下窦是心包腔最低位和心包积液聚集处,也是心包积液心包穿刺处。

心包斜窦也是心包积液常见部位。

5.心包穿刺一般在何处进行?为什么?答:心注射多选择在胸骨左缘第4肋间隙进针。

心前方的大部分为胸膜和肺遮盖,仅前下部有一个三角区域(相当于左肺心切迹处)隔以心包与胸骨体下半及左侧第4~5肋软骨相贴。

可免刺伤胸膜和肺而引起气胸。

11.乳癌可向何处淋巴结转移?乳癌根治术为什么易损伤胸长神经、胸背神经及头静脉?损伤后可出现什么症状和体征?答:乳癌的淋巴转移途径主要有:(1)乳房上外侧部的淋巴首先注入胸肌淋巴结,其输出管注入中央淋巴结。

这是乳房淋巴转移的主要途径。

(2)乳房侧淋巴管在胸骨旁穿经第1~5肋间隙注入胸骨旁淋巴结,其输出管注入纵隔前淋巴结或锁骨上淋巴结。

该部的淋巴管还可与对侧吻合。

(3)乳房下侧部的淋巴管与腹前外侧壁上部的淋巴管吻合,并穿过腹前外侧壁与膈下间隙及肝的淋巴管吻合。

(4)在胸大、小肌之间或深面还分布有淋巴结,乳腺癌也可转移到这些淋巴结。

(5)炎性乳癌(哺乳期乳癌)常经浅淋巴管道向对侧转移。

乳癌根治术需切除胸大、小肌及其筋膜,并广泛清除有关淋巴结。

因腋淋巴结前群、后群、尖群附近分别有胸长神经、胸背神经及头静脉经行,故清除这些淋巴结时易损伤胸长神经、胸背神经及头静脉。

损伤胸长神经可引起前锯肌瘫痪,肩胛骨侧缘翘起,称为“翼状”肩胛。

损伤胸背神经可引起背阔肌瘫痪,出现上肢后伸无力。

损伤头静脉可能会引起上肢水肿。

第四章腹部3.胃后壁穿孔时,胃容物可经什么途径流到右髂窝?答:网膜囊→网膜孔→肝肾隐窝→右结肠旁沟→右髂窝。

4.简述膈下间隙的名称?答:介于膈与横结肠及其系膜之间,被肝分为肝上、下间隙。

肝上间隙借镰状韧带和左三角韧带分为右肝上间隙、左肝上前间隙和左肝上后间隙;肝下间隙以肝圆韧带区分为右肝下间隙和左肝下间隙,后者又被小网膜和胃分为左肝下前间隙和左肝下后间隙(网膜囊)。

此外还有膈下腹膜外间隙。

5.试述腹股沟管位置、构成和容物。

答:位于腹前外侧壁,腹股沟韧带侧半上方1.5cm处,并与之平行,长约4-5cm。

有两口四壁,口为腹横筋膜向外突出而形成的卵圆形裂隙;外口为腹外斜肌腱膜的一个裂隙;前壁是腹外斜肌腱膜和腹斜肌;后壁是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上壁为腹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

有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通过。

6.阑尾手术中,依次须切开哪些层次,才能进入腹膜腔?答: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层、腹膜外组织、腹膜。

7.外科手术中,怎样鉴别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答:腹股沟斜疝发生在腹股沟三角外,腹壁下血管的外侧,进入深环、腹股沟管、浅环,进入阴囊;腹股沟直疝发生在腹股沟三角,在腹壁下血管的侧,不入深环、不入腹股沟管和阴囊。

9.胃后壁穿孔后,若网膜孔封闭、胃容物流出后停留于何处?其境界如何?答:网膜囊。

其前壁为小网膜、胃后壁的腹膜和胃结肠韧带;后壁为横结肠及其系膜以及覆盖在胰、左肾、左肾上腺等处的腹膜;上壁为肝尾状叶和膈下方的腹膜;下壁为大网膜前、后层的愈合处。

11.简述胃的动脉以及各动脉的来源?答:胃左动脉:来源于腹腔干;胃右动脉:来源于肝固有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来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胃网膜左动脉:来源于脾动脉;胃短动脉:来源于脾动脉;胃后动脉:来源于脾动脉。

27.试以解剖学知识解释胰头癌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十二指肠扩大(可梗阻)、阻塞性黄疸、腹水和下肢浮肿?答:胰头癌肿时会影响到其周围的毗邻结构:○1向上、下和右侧压迫十二指肠造成十二指肠环扩大或梗阻;○2向后方压迫胆总管造成梗阻性黄疸,压迫肝门静脉造成腹水(以及脾肿大、胃肠淤血等),压迫下腔静脉造成下肢浮肿。

29.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的病人,可以出现高热,右侧肝、膈下和盆腔均发生脓肿,请用解剖学知识加以解释。

答:(1)沿血路扩散:阑尾炎病菌→阑尾静脉→回结肠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肝门静脉→肝→下腔静脉→右心房,进入血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