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遵义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
—
—
全
赵 兴 兰
—
—
遵 义 地 区农 村 剩 余 劳 动 力转 移 问题 研 究
( 州 大 学 贵 州 贵 阳 5 0 2 ) 贵 50 5
摘 要:本 文通过对遵义地 区农村剩余劳动 力的实证分析 , 出遵义地 区存在 大量农村剩余 劳动力的原因以及解 决的措施。从 而使遵 提 义地 区农村经济得到 活跃 , 民收入水平得到提 高, 农 也为新农村建设和走城 市化道路打 下坚实基础。 关键 词 :农 村 剩 余 劳动 力 ; 动 力 转 移 ; 代 农 业 劳 现 中 图 分 类 号 : 9 C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6 3-0 9 2 1 0 17 9 2( 0 0) 9-0 全 ) 的基 础上 , 扩大经济 作物种植 面积。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研究农村劳动力就业严重不足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大大加快。
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
本文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新形势,存在的障碍和制约因素,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思路及对策措施。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都曾出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大规模转移。
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劳动力就业严重不足。
另一方面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严重分割,阻隔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造成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致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特别巨大。
因此,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新形势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经济全面接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众多,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巨大。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近8亿,占总人口的64%,农村劳动力近5亿,其中进入乡镇企业的约1亿,进城打工约0.8亿,农业劳动力约3.2亿,农业剩余劳动力大约在1.5亿~2亿。
①刘克崮、张桂文:《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载《管理世界》2003年第5期。
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不仅总量大,而且增长快,每年新增的农村劳动力就有1600万,劳动力资源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社会生产的需求,劳动力明显过剩,就业压力相当大。
第二,加入WTO使我国农业劳动力就业格局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入世后,从国外进口优质低价的大宗农产品,可能使我国粮食和棉花价格在国际市场的压力下走低,影响农民收入,进而影响农村就业,将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前和产中的劳动,而忽略了产后的深加
工和销售, 不仅使大多数农产品处于
“粮食卖谷、油料卖籽、水果卖鲜、畜禽
卖活、林业卖材”的初级产品阶段,从而
造成农产品卖难现象的普遍存在,而且
还闲置了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 在这些
方面,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
的差距。 西方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业
值相当于农业产值的 3 倍,而我国还不
力的素质在要求上都在提高,面对目前 行改革,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
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市场就业的新 移。 同时,还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局势,我们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来提生劳 改革的步伐。 农村一般现代化农业水平
动力文化水平,加强就业竞争力。 将市 还不高,土地是农民的物质基础,社会
场需要作为导向, 构建农民自主选择、 保障制度不完善,会让农民将土地作为
业能力,打开眼界,打破传统守旧的思 安全感,离开土地之后也能和城市居民
想。
享受社会的保障,没有城乡社会保障制
2.延长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 度上面的差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削减
化
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让农村剩余劳动
农业是以动植物生产为中心的产 力的转移更加顺利。
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全部内容的总
(作者单位:150600 黑龙江省尚志
和。 但在传统农业生产中,仅仅注重产 市石头河子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204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性货币补偿,并不负责就业问题,由此 展, 又能为劳动力的转移广开门路,这
导致了一大批无土地、无技术、无资金 是一条减轻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的有
的农民的出现,他们不但失去了土地保 效途径。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
下 ,使得农村剩余劳பைடு நூலகம்力数量较之以往 大大增加 。 目 前 ,我省农村 剩余 劳动力主要是 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这样不 仅能使 农 民收入增加 ,也 有利于农村整体的进步 。 ( 三 )河南省农村剩余 劳动力转移的特 点 1 、劳动力转移的级别较低。由于河南 省农村 劳动力素质普 遍不高 , 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工作 ,主要从事一些城市人不太愿意做 的脏、累 、苦 的工作 ,如废 品回收 、保洁 、建筑等一些边缘性苦重力 的工作 ,这些工 作主要依靠体力劳动完成 ,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不太高 ,因此从业
一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分析 ( 一 ) 基 本 概 念 界 定
、
1 、农村剩余劳动力 的定义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边际收益为零甚至为负数的那部分 劳动力 ,即 从农业部 门中转移 出去 的但却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劳动力。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的类型划分 农村剩余 劳动力转移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产业转移 、地域 迁移及身
( 四 ) 劳 动 力 市 场 不健 全
时候都 回家从事农业 生产 ,二者兼 营。还有一些劳动力在城镇 打工几年 后 又重新 回到农村 , 转移具有不彻底性 。 、 3 、劳动力转 移 自发性 、盲 目性 特点 突 出。劳动 力供需 信息 不 畅 ,
( 二 )河 南省农村剩余 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河南省农 村劳动力数量 巨大且 素质偏低 ,不具备或不完 全具备发展 高新产业需 要的文化素质 和科技技 能。判 断一个 国家或地 区是否存在农 村剩余劳动力的标准是 “ 由于一个 国家或地 区人 口的不断增加和农业 技 术的持续进步 ,导致农业 劳动者 的人均耕地 面积长 期呈现 下降趋势 时 , 那么就可以认为该国或地 区存在农业 剩余劳 动力” [ 2 1 。自2 0 0 0年 以来 ,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高 ,再加上耕 地面积 的大 量流失 ,双重 因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影响及对策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影响及对策研究一、特点:1.大规模性:中国拥有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在经济发展中的农村青壮年人口超过了农业劳动力的需求。
2.非特异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广泛性,职业涵盖农业劳动力、家庭劳动力和学生等多种身份。
3.多样性:农民工的就业领域包括建筑、制造、服务业等多个行业,分别从事不同的工种和职业。
4.流动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个体迁移的流动过程,随着时间和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二、影响:1.经济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城乡经济的融合发展,提高了就业率和劳动力效率,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社会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改变了家庭结构,增加了留守儿童和老年人比例,同时也改变了农村社会的文化和社会关系。
3.环境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导致农村人口减少,农田面积减少,农业生产能力下降,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三、对策:1.加强职业培训: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增强其就业能力,在就业转移过程中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2.支持创业就业:政府应提供更多的创业支持和就业机会,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自主创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3.完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等,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就业转移过程中的权益和福利。
4.发展农村产业:通过发展农村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减少农民工的流动压力。
5.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供更好的交通、通信和水电等基础设施,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留在农村。
综上所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存在普遍而复杂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体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培训、支持创业、完善制度保障、发展农村产业和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多种途径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转移,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民工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当前农村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影响着农民工和
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影响因素及转
移模式,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将以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为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与问题。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在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就业情况、收入状况等现状及问题。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探讨影响农村
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文化、家庭因素等因素,并进行量化分析。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
在综合分析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的
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及统计分析,探讨不同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
三、预期成果及意义
本研究预计能够全面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问题,并深入分析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及转移模式,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本研究能够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的脱贫致富,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的
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
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对缓解当前农村劳动力过剩,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一)思想不解放。
一是存在自满心理。
部分农民群众由于在思想上受传统观念影响,还存在着老守田园思想,仅仅满足于“能吃饱,饿不着”的现状。
二是存在自大心理。
虽然不安于满足现状,但好高鹜远,对外出务工的待遇和期望植要求过高,造成脏活累活不愿意干,精活细活干不了和大钱挣不来,小钱挣不到的情况。
三是存在自卑心理。
认为自己没有文化不懂技术,难以胜任外地用工需要。
(二)综合素质低。
一是文化程度低。
农村劳动力具有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有30%,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二是劳动技能和就业本领低。
许多农村劳动力除了仅单纯能够从事农村体力劳动外,缺乏必要的外出务工技术技能,特别是难以适应现代化企业的用工需求。
三是自我保护能力差。
在维护自身权益上,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常识,许多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维护自身合法利益能力相对较差。
(三)缺少资金。
一是农民缺少必要的资金。
由于受经济收入的限制,许多农民缺乏必要的资金,甚至缺少外出务工的所需的路费和找工作期间的必要生活费用。
二是培训资金存在不足。
从目前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情况上看,若培训一名熟练的、有独立操作能力的技术工,至少需要约300元左右的费用,而就我县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每位农民工的平均培训费用仅有180元,培训资金存在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正常培训的需要,难以保证培训质量。
(四)缺乏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对缺失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大障碍,这也是一个较为共性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外出农民工的身份、工资、待遇、养老、医疗、人身安全、子女就学等方面的权益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
(五)信息不灵。
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信息主要来源仍然靠亲友相传和介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摘要] 当前,甘肃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速度慢,劳动力转移的区域有限。
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乡镇企业发展规模小、速度慢,经济增长方式落后。
甘肃省应大力开展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就业渠道;以特色农业带动非农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走一条“就近转移”与“区域转移”相结合的道路;发展有组织的国内外劳动力输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从而稳定有序的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 甘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对策导言农村和农业的稳定发展,对全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出现了一种复杂的就业局面,显示出了农村就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劳动力的复杂关系。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既关系到农民的收入问题,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
但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发展。
如何全面、有效的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经成为了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甘肃作为我国西部的农业大省,在如何实现剩余劳动力稳定有序的转移方面也有着许多现实的问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概述(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内涵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特定的国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生产力水平而言的。
现普遍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有劳动意愿并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劳动者未能与生产资料在数量或质量上实际充分有效地结合而处在部分闲置状态的农村人口。
李仙娥、王春艳(2004)将国内外理论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具体归纳为4种:第一种就是已经被广泛接受的传统定义;第二种是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和社会需要量之差;第三种为边际收益低于非农业劳动力的农业劳动力;第四种为当一个国家(地区)农业劳动者人均耕地面积长期呈下降趋势时,就认为该国(或地区)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原因与制约因素分析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原因与制约因素分析【摘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围绕此主题展开研究。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旨在引起读者对该议题的关注。
正文部分首先介绍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然后分析了转移原因,包括市场因素、政策因素和教育因素。
接着,探讨了转移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就业市场不足、教育水平不高和传统观念依然存在。
在结论部分提出了应加强职业培训、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和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等建议。
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和制约因素,为解决农村人口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市场因素、政策因素、教育因素、就业市场、教育水平、传统观念、职业培训、政策、农村教育发展。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统计,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庞大,其中包括农村失地农民、外出务工人员等。
这些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和制约因素,有助于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市场因素、政策因素、教育因素等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起着重要影响。
只有全面分析这些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和措施,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意义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的成因和影响,为制定政策和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工业化进程具有关键性意义。
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原因和制约因素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劳动力资源,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数量。
通过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象,可以揭示农村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和规律,为实现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有效运行提供理论支持。
土地流转下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与对策研究
土地流转下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与对策研究土地流转是指将农村土地的经营权或使用权流转给其他经营主体,包括承包土地的农户或是其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一现象在中国农村已经存在了很多年,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剩余劳动力也会随之发生转移。
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土地流转等原因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继续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从而转移到其他行业或地区谋生的过程。
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对其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剩余劳动力增多,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逐渐增多,农村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尤其是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在农业生产中找到合适的工作,往往会选择转移到城市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
2. 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由于剩余劳动力转移通常是在临时性和不确定性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
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缺乏足够的技能和资金,导致他们在城市中往往只能从事一些临时性、低技能、低工资的体力劳动,生活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3. 剩余劳动力转移导致农村社会结构失衡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失衡,农村老人和儿童成为了留守人群,而年轻劳动力则纷纷外出打工。
这样一来,农村的生产力和生活质量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也给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1. 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剩余劳动力的技能水平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技能和教育问题,可以通过加强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政府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培训班、开展技能培训,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学习各种实用技能,让他们在城市中能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2. 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吸引剩余劳动力返乡创业除了加强职业培训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村生活和工作环境,吸引剩余劳动力返乡创业,从而减少他们外出打工的意愿。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的参考文献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的参考文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在农闲和农业淡季时选择外出务工或转行其他行业从事非农劳动的现象。
由于我国农民工数量庞大且不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和调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维度,综合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参考文献,内容涵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原因、方式、影响因素和政策等相关内容。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1.张振新等(2008)《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该论文通过对河北省的调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原因进行了研究。
通过相关模型的构建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主要包括农村经济收入水平、家庭规模、教育程度和市场需求等。
2.赵坚等(2012)《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该研究选取了河南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和案例调查的方式,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进行了细致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就业机会、经济收入和社会保障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1.范建民(2007)《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与抉择条件分析——以浙江省丽水市、四川省广元市和河南省济源市为例》:该文章通过对浙江、四川和河南三地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主要包括流动、留守和近乡就业等,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2.邓李建等(2016)《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该研究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实证数据,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主要包括外出务工、创业和就近就业等。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1.章锦河等(2010)《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土地流转》:该论文研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土地制度改革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起到了促进作用。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新 疆 农 垦 经 济
2 1. o2 2
农村剩 余劳动力转移 问题研究
以贵州省为例
李 莎莎 刘海华
( 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贵州 贵阳 50 2 ) 50 5
[ 要] 摘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 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逐年扩 大。 本文以贵州农村剩 余劳动力产生的原 因和转移现状为出发点 ,分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和障碍性因素, 为 贵 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有效转移提 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 加速城镇化进程、 推进农村工业化
从事劳动密集 型产业或对文化程度要求不高的 服务行业 ; 部分剩余劳动力由于经济 , 文化 , 教育 等方面的原因仍然从事传统的低效率农业生产 。
据 统 计 ,09年 贵 州 乡 村 总 人 口为 3 7.9万 20 308
人, 乡村从业人员规模为 2 3. 万人 , 016 1 占乡村总 人 口的 6 . 农村剩余劳动力 的比重 占 3 . 0 %, 2 98 %。 贵 州农 村 人 口基数 大 , 长 速 度 快 , 动力 供 大 增 劳
发挥 , 导致 我 国城 镇 化进 程 的严重 滞 后 。滞 后 的 城 镇 化 进程 , 致使 现 有 的产 业 不足 以吸 收大 量 的
( 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村人 口的增加 一)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 的不断创新 和农业 机械 化 生产程度 的提 升 ,农业 生产率有 了大幅度提 高 。由于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 使得农业生产活动 只 需较 少 的劳 动力 就可 以实 现 高效生 产 。而农 村
收入 的有 效 途径 , 是 当前 解 决 “ 农 问题 的关 更 三
键环 节 ” 。
一
、
贵州 农村 剩余 劳动 力现状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背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为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情况及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意愿、转移方式以及转移后的就业情况,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选择本次调查选取了我国地区农村地区的五个村庄作为样本,使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调查对象主要为年龄在18岁至45岁之间的农村劳动力。
三、调查结果1.转移意愿调查结果显示,总体而言有大约80%的农村劳动力表示有转移意愿。
其中,30%的人表示有强烈的转移意愿,40%的人表示有一定的转移意愿,剩下的10%的人表示愿意尝试一些新的就业机会,10%的人则表示没有转移意愿。
2.转移方式根据调查数据,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城镇企事业单位就业:约占总体的50%。
这一方式主要是通过城镇企事业单位的招聘,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就业,获得相对较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2)外出务工:约占总体的30%。
这一方式主要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到外地城市或附近农村进行短期或长期的临时打工,获得一定的工资。
(3)创业就业:约占总体的10%。
这一方式主要是通过自主创业或开设小型农业产业进行就业。
(4)家庭就业:约占总体的10%。
这一方式主要是通过发展农村家庭经济,进行自给自足的就业。
3.转移后的就业情况据调查显示,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平均年收入较转移前有显著的增加。
其中,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平均年收入最高,其次是创业就业和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家庭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收入较低。
四、调查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分析出以下几个问题:1.转移意愿高但实际转移机会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80%的农村劳动力有转移意愿,但只有50%的人选择了城镇企事业单位就业,而且创业和家庭就业的比例都较低。
这说明在转移方面,政策和市场的供给还没有达到农村劳动力的期望。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中不再从事传统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员。
随着农村经济的转型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原因和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其中不乏高学历和技术技能较强的人才。
这些人员在农村传统行业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能选择转移到城市从事低技术、低收入的劳动力工作,形成了“农民工”群体。
同时,由于一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政策因素。
在经济方面,农村收入水平低,农村就业机会有限,导致农村居民转移到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和收入。
社会方面,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政策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转移就业来改善生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给农村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随着农村人口流失,农村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其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传统农业生产难以为继,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部分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缺乏照料。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城市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会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影响。
首先,农民工的大量涌入,会给城市的就业市场带来一定的压力,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
其次,大量的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
同时,农民工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也对城市文化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风险和挑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虽然为一部分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首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面临着低收入、劳动强度大、生活环境恶劣等问题,容易受到歧视和剥削。
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以湖北红安县为例的开题报告
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以湖北红安县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
农村剩余劳动力包括了一系列人力资源,但是受到农村资源相对匮乏,经济发展水平低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了资源浪费和人才流失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此情况下,如何合理有序地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湖北省红安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也是当前需要处理的一个热点问题。
红安县是农村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农村劳动力大多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活动,而且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因此,需要研究如何合理有序地进行该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合理流动。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其对湖北省红安县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实现合理有序地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案。
具体来说,本研究将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其目标:1.分析红安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其转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探讨湖北省红安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和阻力。
3.策划科学合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及转移方案,以指导湖北省红安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
4.深入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其在优化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将着重探讨湖北省红安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问题。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其转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湖北省红安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和阻力。
(3)科学合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及转移方案。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具体研究方法包括:(1)资料分析法:采用查阅文献和统计数据的方法,对湖北省红安县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一、概述《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进行评述和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行考察的研究成果。
文章从户籍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制度等制度因素,以及城市化水平、第三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国家投资策略、产业政策等宏观经济发展方面的因素,还有农村劳动力自身因素等方面,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对国外及中国典型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作了介绍及评析。
文章还分析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和产业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这些政策建议包括完善基本制度、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和城市非农产业发展、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进城农民工培训等。
1.1 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了国家总人口的相当大一部分。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导致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这些剩余劳动力需要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以改善生活条件和提高收入水平。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关系到农民个体的发展,也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重要影响。
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缓解农村就业压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的转移,可以提供劳动力供给,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推动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往往伴随着劳动力的低技能和低素质问题,这限制了他们在城市和非农产业中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就业歧视问题,导致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
2024年农村剩余劳力转移困境及方案思索
2024年农村剩余劳力转移困境及方案思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地区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剩余劳力转移问题。
剩余劳力转移不仅是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的关键一环。
然而,2024年农村剩余劳力转移仍面临一些困境,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来解决。
首先,农村剩余劳力转移中的一大困境是就业机会不足。
尽管城市化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工作岗位,但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导致农村剩余劳力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
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培训和引导,提升农村劳动者技能水平,以适应城市就业市场的需求。
其次,农村剩余劳力转移还存在收入不稳定的问题。
由于农民工在城市中从事的多为临时性工作,很多人的工资收入并不稳定,很难维持良好的生活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加大力度提供农民工就业的支持和保障,推动实施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险制度建设,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另外,农村剩余劳力转移还面临着农民工子女教育和医疗问题。
由于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条件有限,很多人选择将子女留在农村,导致了农村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为农民工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同时,也需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民工的医疗条件。
解决农村剩余劳力转移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引导和调控,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同时,要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通信等方面提供更好的条件,吸引企业和资本流入农村地区,为农村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管理和服务。
建立健全的农民工返乡政策和服务体系,为农民工提供复工创业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在农村发展新的产业和经济形态。
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加大对违法用工的打击力度,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2024年农村剩余劳力转移仍然面临一些困境,但通过政府和社会全面合作,可以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摘要:在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严峻形势下,本文对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首先,从我国自身的角度出发,认清形势,找好渠道,注重方法;其次,从国外的成功案例中,寻找出与我国目前状况相通的地方,借鉴他们的成功举措;最后,从政府政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市化、制度创新和劳动力素质高低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起到的作用出发,提出了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乡镇企业的布局调整、向非农产业转移等个人拙见。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过剩转移制度调整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特定国家、特定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的生产力水平而言,即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超过需求的多余。
具体定义是指边际收益为零甚至为负数的那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即使不增减投入也不至于影响哪个农业产品的总量。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三农”问题的关键。
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人均耕地面积少,工业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这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特征。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3474万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3.4%,从总量上看,全国农村约有1.2亿剩余劳动力,而且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
要将其顺利地转移到非农产业,可谓任重道远。
而从事农业人口中贫困地区人口3597万人,占农村人口5.04%,这些农村贫困人口其中一部分生活在民族地区。
目前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的工业化进程中,中国将面临一系列难题。
为庞大的劳动力队伍、特别是数量巨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是这些难题中最具有挑战性的一个。
很难设想,在城市劳动力就业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情况下,可以宣称中国不存在就业问题、中国没有就业压力。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乡结构的转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了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
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难题。
本文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一、原因分析1. 农村资源禀赋不足我国农村地区的资源禀赋不足,主要以人口密集和自然资源短缺为主。
许多农村地区地广人稀,农场疏散,人口数量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产业发展,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增加。
2. 教育水平低农村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农村劳动力缺乏技能和知识,很难适应城市产业和服务业的需求。
这就导致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困难,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3. 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较大。
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这使得农村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面临种种困难,从而增加了转移的难度。
4. 政策扶持不够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但是由于政策的贯彻执行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了政策的效果并不理想。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并没有得到太大的缓解,这也是一个原因。
二、解决措施1.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
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其在城市转移就业的竞争力。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和生产条件。
特别是在公共服务、医疗卫生和交通等方面进行加强,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活质量,增加他们的转移意愿。
3. 加强农村产业扶持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产业的扶持,发展适合农村地区的产业,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家乡的就业机会。
通过发展当地的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4.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应该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水平。
这不仅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增加他们在转移时的安全感,减少他们对转移的恐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产业转移、区域转移和身份转换三种形式,文中所用的转移主要指前两种形式。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回流能有效地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转移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极大地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本次全球经济危机造成我省外出务工人员大量回流,对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了挑战,从长期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然是促进我省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手段,因而应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回流工作,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劳动力回流;城乡协调作者简介:赵翠红(1963-),女,河南襄城人,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3-0062-04收稿日期:2009-02-16一、引言学术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颇多,形成的各种不同观点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种是被广泛接受的传统定义,即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接近于零,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而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那部分农村劳动力。
但这种观点在经济学界引起了激烈争论。
而以刘易斯(1954)为代表的古典学派坚持认为农业部门存在无限丰剩的剩余劳动力,把他们转移到非农部门中不会使农业产量减少,因为这些剩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低到接近零。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还有如下理解:(1)把农业劳动力的闲置视为“剩余”;(2)认为“剩余”是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和社会需要量之差;(3)边际收益低于非农业劳动力的农业劳动力(李仙娥,2004)。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我们赞同周振华的定义:“农村剩余劳动力应是在农产品供给满足社会需要的条件下,其劳动边际产量等于零的那部分劳动力;或者说,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农业稳定增长,并且满足社会需要条件下的农业闲置劳动力。
只有这部分农村劳动力才可以向非农产业转移。
”(周振华199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形式上看主要有三种:产业转移、区域转移和身份转换。
鉴于我们现有体制和制度因素,在较长时期内对大多数农民来说,要实现从农民到市民角色的转换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所以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界定的基础上。
本文所使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概念,是指超过农业需要的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实行就地或异地转移即前两种形式的转移。
近几年来,原先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的部分剩余劳动力又开始返乡或创业或务农,这种现象被称作劳动力回流。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回流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分析(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流入区域的领先发展,强化了其增长极的地位由于劳动力流入区域一般是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工业发展较快,各种类型的企业迅猛发展,它们已由最初的劳动力剩余经济变为劳动力不足。
大量农民工的流入,为这些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资源,降低了发达地区用工单位的劳动力成本,提高了发达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发达地区凭借开放的政策、勤奋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吸引外资,成为加快本地资金积累的重要源泉(姜长云,2005)。
企业积累和外资的增加,进而又扩大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
其累积效果是工业与贸易的滚动发展,工业化快速推进,成为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增长极。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回流带动了流出区域的经济发展,增强了农村自我发展的能力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在比较利益的推动下,劳动力就不断地从报酬比较低的地方或行业向报酬比较高的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
一方面外出务工收入主要靠从农业生产部门分离出来而未完全脱离农村的劳动力创造的,他们获得了高于农业生产部门的报酬收入,从而提高了农民的整体收人。
打工者带回的收入,对不同地区起着不同的作用。
很多贫困地区,是“输出一人,脱贫一户,输出百人,脱贫一村”。
对温饱解决的地区,注入了生活消费、盖房建屋、活跃市场、发展经济的资金。
多数农民的打工收入成了子女上学、医疗等不可或缺的经济来源(姜太碧,2005)。
另一方面,河南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以及人才、劳动力资源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速度、成效,以及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化程度,对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都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大规模农村劳动者跨区域务工经商,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是进步,他们以廉价的劳务支援了流入地区的经济建设,并把获取的信息、劳务收入和学到的致富技能带回家乡,有力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陆续带着技术、项目、资金返回家乡创业,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创造了财富,为当地提供了就业岗位,繁荣了地方经济(时慧娜,2008)。
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依靠技术回乡创业;二是依靠资金回乡创业。
例如邓州市万余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回报乡里,创办企业400多家,创办其他经济实体8000余家,就地转移剩余劳动力3万余人;社旗县把“返乡创业潮”与“外出务工潮”形成双向对流,使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回流乡里,形成能人回乡、资金回流、企业回迁的“凤还巢”局面,有效拉动了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
截至2008年8月底,该县已有10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兴业,总投资8000多万元,为当地农民增加就业岗位1万多个(河南调查总队,2008)。
总之,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回流带动了城乡、区域间的沟通,促进了农业和工业的协调发展,开创了落后的农村地区主动利用地区差异,参与发达地区发展,解决不发达地区就业、收入难的经济形式,也使发达地区得以利用广大农村劳动力的丰剩和低成本,进一步发展,产生对两大地区的“双口”作用。
在这种作用下,实现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回流为基础的发达与不发达区域间的经济互动循环,逐步推动二元结构的转换,从而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回流情况分析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和农业大省,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
截至2005年底,总人口9768万人,乡村人口6774万人,农村劳动力4752万人,耕地面积1.1亿亩,人多地少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达3000万人。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河南省委省政府就确定了变人口“包袱”为人力资源“财富”的指导思想,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富民升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时沿海发达地区及本省非农产业、乡镇企业的发展也为农民工就业提供了可能和空间(李莉等。
2004)。
(一)从农业和非农业从业人员分布看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改革开放前,农业生产率远远低于工业,劳动力要素的人为滞留,使得大批劳动力被长期禁锢在农业中而处于隐性剩余状态。
1978年河南农业从业人员为2262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80.6%,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仅为545万人,比重为19.4%,农业经济的特征非常突出。
1978年之后,农村经济改革首先将大批隐性农业剩余劳动力变为显性剩余,增大了劳动力转移的压力。
在此背景下,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带动了较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978年~2005年,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由545万人迅速升至2523万人,27年中增加了1978万人。
年均增长率为13.44%。
1995年河南省农业与非农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62.4%与37.6%。
分阶段看,1978年~1985年在短短7年中,河南农业就业份额由80.6%迅速下降到73.0%,非农就业比重由19.4%升至27%。
非农就业人员由545万人增加到949万人,增加了404万人,年均递增10.6%。
1986年~1990年,在全国宏观经济受到通货膨胀与市场“疲软”的双重影响下,河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有所放慢。
5年中农业就业人员比重仅下降2.2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劳动力增加75万人,比重升至30.7%。
1991年~1995年,河南经济进入到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
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为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契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有所加快。
统计数据表明,仅1991年~1996年的5年中,非农就业劳动力净增加521万人,是1986年~1990年增加人数的2.28倍。
1997年之后,全国经济开始由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国内消费、投资需求增长有所放慢,而始于1997年夏的亚洲金融危机较大程度地抑制了国内商品出口的增长,一系列不利因素使得中国经济增长趋缓,河南经济也进入缓慢增长期。
1998年河南实际gdp增长率为8.8%,比1995年的14.8%下降了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非农产业就业人数的增长也开始放慢,1996年一2000年的4年中仅增加了192万人,年均增加48万人,属改革开放以来年均转移人数最少的时期。
2001年~2005年,河南农业从业人员比重缓慢的下降,由2000年的64.0%降至2005年的55.4%,降了8.6个百分点,非农产业人员增加了515万人。
说明河南农村劳动力进入一个平缓的转移过程。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分析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以乡镇企业为载体的就地转移;另一是进入城镇就业的异地转移。
资料显示,截止到2005年,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河南农村非农产业转移的绝对数为1613万人,年均转移76 8l万人。
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不同时期转移的速度有所差异。
其表现在1986年~199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为年均11.25%,其间1987年的转移速度达到历史最高,为33.25%。
1992年~1998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最快,年均转移79.4万人,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1.65%。
1998年以后,这一速度开始放慢,年均转移2.82万人,年均增长率降为5.6%,尤其是1999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甚至发生了倒流,当年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为-10.18%。
由于城乡分隔等原因,转移到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有限,在1986年~2005年的全部转移量约229万人,只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量的不足13%。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间,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河南农村非农产业及城镇转移的数量达1842万人左右。
而其中1986年~1990年转向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少,年均转移量为o.6万人,但同转向农村非农产业的变化不同的是,转向城镇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991年~1997年的年均转移人数最大为29万人,由于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转移几乎停止,导致1999年~2000年连续发生了倒流。
2001年以后,河南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开始平稳上升。
(三)现阶段河南农村劳动力回流情况分析由美国次货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使我国出口下降,工厂大批裁员,导致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的失业返乡(曾纪发,2009)。
2008年12月,河南调查总队在10个劳务输出大县的30个行政村,就外出务工人员回流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42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有如下主要特点:1,年龄小、学历低人员是回流劳动力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