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博物馆调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博物馆调查

博物馆观众调查最主要、最应提倡的是实证调查,即对具体的博物馆观众用调查的方法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并作出判断。基本的调查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跟踪观察法、摄像记录法等。目前中国大陆境内较为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也是当前各个学科中应用最广泛的调查方法之一,具有成本低、调查样本多、调查结果信息量大、便于整理和数理统一分析等优点。利用问卷法进行调查,须经过调查问卷设计、问卷的发放和填写、问卷的回收统计二个步骤。其中最关键的是观众问卷的设计,它直接决定着调查的质量与所获信息的数量。

国外博物馆同仁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如果说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使用充分的信息和有启发性的方法,展示藏品的教育意义便可称为博物馆的灵魂。”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在社会精神文化领域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出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得到普遍认可。国际博物馆学界有这样一种主张,认为博物馆和社会大众双方都是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者和享有者,平等的、双向的交流更能正确地反映博物馆和观众的关系,“交流”能比“教育”更准确概括博物馆的展出和解释功能。使用“交流”还是“教育”并非主要问题,能充分认识到博物馆事业发展过程中社会大众参与与交流的重要性才是可喜之事。

观众调查作为博物馆与观众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能给博物馆教育活动策划者提供引导判断和决定活动实施的各种信息,促进与观众的关系,还使博物馆职员知道观众是如何在博物馆内思考和表现的。可以说,成功的观众调查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博物馆对于观众的承诺以及追求卓越的希望,并为达到这个希望而不断地去实践其教育承诺。外国博物馆早在19世纪末就展开了观众调查, 1897年,德国的弗贺奈尔(G.T.Fechner)首次以问答方法调查博物馆观众对艺术作品的反应,从此开始了博物馆观众的调查工作。20世纪20年代,对观众的调查研究开始引起一些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他们采用科学方法,调查观众在参观陈列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并根据观众的态度和反应,改进陈列设计,调整参观路线。这足以说明,观众调查是一个博物馆不断朝良性方向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条信息获取渠道,是博物馆通过观众反馈意见不断改进现有条件,以得到观众信任,实现博物馆活动贴近群众生活、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一条重要途径。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大市场,如果能做好观众调查研究工作,搭建好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那么,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水平以及创造历史的能力方面,就等于有了做到“货通天下”的资本。也就是说,观众调查是博物馆谋求观众的广泛支持,使博物馆文化播撒天下,为博物馆争取更多的观众,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以及更好的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难怪英国的肯尼斯·赫德森把今天的博物馆称为“市场调查时代的博物馆”。中国的博物馆观众调查研究活动始于1985年,2000年我在《博物馆观众调查几个问题》一文中己谈到了大陆博物馆在这方面展开的一些活动情况。

韩国博物馆设计师李遇权在其《博物馆·美术馆设计》一文中指出:21世纪的博物馆应被看作是一个体验生活、历史及文化的地方,是一个通过展示其拥有的展示材料而进行教育的地方。否则,一个博物馆如果仅仅成为自豪地显示自己拥有的展示材料的地方,那么它也就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同样,一个博物馆即使具有强大的研究潜力,但如果失去了同公众交流的机会,那么它也就失去了其教育功能。如果缺乏对对象的认识,那便无法设计适当有效的教育活动;如果无法评估观众在博物馆活动以及学习的成效,便无从得知我们设计的各类活动的优劣,更无法改善活动的设计,进而提升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博物馆也将难以达到教育观众、服务观众的目的。而对象的认识和活动的评估,则都是观众调查的核心议题和功能。因此,要促进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合作互动关系,观众调查则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甚至有台湾学者认为,观众调查的意义在于,让我们能更加认识展览对于观众的影响,并且将观众纳人展览设计与发展的过程中。显然,这更加强调了观众的参与意识。我们可以毫不夸张

地说,观众的积极性和热情被调动起来就是展览的最大成功。

近些年来,国内各博物馆为了更好地实现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对公民进行终身教育的职能,也加大了与观众的交流力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观众调查活动。其中,发放观众调查表是采用最多的一种调查形式。

回顾多年的观众调查,其形式内容变化最为显著。博物馆先后发放过全中文版观众调查表,中文、英文分开版,中英合并版,以及中英、中日合并(由于日本观众所占比例较高)版问卷。使用外宾问卷后,为提高用词准确性,博物馆从请教国外观众到利用来博物馆工作的外国志愿者,对问卷中外宾调查部分进行反复修正。随着被调查观众涵盖面加大,所得结论也更具参考性。最初的调查表侧重了解观众构成情况,国籍、年龄、职业、性别、学历等问题所占比重较大,后期问卷征询问题比例明显增加,如“您认为合适的本馆票价?”“您对本馆的评价(涉及环境绿化、卫生状况、参观秩序、陈列展览、讲解服务等多方面)?”“您认为还应增加哪些服务项目?”“您乐意接受何种宣传形式?”等等,交流、互动的特征更加明显。“谢谢您的参与,您的宝贵意见是我们工作持续改进的原动力”等答谢语的出现,也显示出对观众“上帝”意识的增强,平等、人文关怀精神无不流露。

有人说:“博物馆陈列的理念即它的最高理想,要由该馆的陈列意图决定,但只有当观众的参观目的和博物馆的陈列意图取得一致时,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随着观众调查的深人开展,博物馆意识到展品陈列对参观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两年来,秦俑博物馆陈列部先后制作两次针对文物陈列、临时展览陈列的观众调查表,同常规问卷一同发放,有的放矢,同样收到较好效果。问卷调查活动开展也由最初咨询台固定调查调整为现在的固定与流动调查相结合,参与人员也由单纯的宣教部讲解员扩展到实习大学生、中外志愿者等。

进行各种观众调查,目的是为了让博物馆的发展与观众需求融为一体,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理念下使人们更多地了解人类灿烂的文化遗产,了解逝去的古老文明,了解时代的变迁轨迹,进而为今天社会的文明与发展服务。灵活运用多种观众调查手段,将传统博物馆发展为新型博物馆是我们的目标。赫德森说得好:“好的博物馆基本上是一个永不停歇的实验室,在这里检验的结果使人能以更充实的知识开始下一次的实验。反馈要有价值的话,必须是连续不断的,而且首先它必须转变为行动。这样,观众虽然也许并没有意识到,然而正是他们在创造着自己的博物馆。”因为观众是一个动态的群体,我们不得不提出,观众调查工作应该是一个不断重复进行的且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博物馆的发展必须要以观众调查为基础。只有这样,我们的博物馆建设才能“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第一节观众的一般构成

一、从年龄分析

博物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观众进行分类,包括地域、年龄、教育、动机、兴趣等。

以地域为分类指标,把观众分为基本观众、旅游观众和外国观众。基本观众是博物馆所在地来馆参观的人们;旅游观众一般指本国旅游观众,他们不居住在博物馆所在地,而是以旅游者的身份来该地观光,比如出差、探友、省亲、访问等;外国观众是指非博物馆所属国的观众。不同地域类型的观众,来馆参观的目的、动机和兴趣也不同。对基本观众来说,除了解自己城镇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外,还希望了解外部世界,了解当代社会的新成就。在参观了反映本地情况的基本陈列之后,他们会将兴趣卞要集中在临时展览、巡回展览和交换展览上。他们比较重视陈列内容的变化和更新。对国内和国外的旅游观众来说,他们感兴趣的是反映该地的历史渊源、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情风俗的各种展览。

以教育程度为分类指标,观众被分为普通、学生和专家三个类型。普通观众的情况是复杂的,但相比较而言,其参观行为较多地受兴趣支配,没有特别明确的动机,容易被陈列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