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藏族舞弦子组合
《藏族舞弦子组合》说课稿
![《藏族舞弦子组合》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53d1323a1c7aa00b42acb2a.png)
《藏族舞弦子组合》说课稿对幼儿舞蹈实行创编,是从事幼教工作的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而它的基础是民族民间舞蹈。
藏族是我国四大少数民族之一,它的舞蹈是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中的必修课,所以本节课我选它为教学内容。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除了对学生实行舞蹈动作的学习训练外,同时对理论知识实行概述。
下面我对本堂课的安排做以下阐述。
一、说教材本课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师范学校教科书《舞蹈》全一册,本教材的重点是舞蹈的基本功训练;幼儿舞蹈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本课我所上的藏族舞弦子组合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部分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课的教学目标识是通过学习藏族舞弦子组合理解掌握弦子动作风格特点,熟练舞蹈动作、身体韵律、面部表情。
大纲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藏族民间舞的学习,掌握舞蹈的风格特点、基本技能技巧和使用这些风格、特点、身段、舞姿的要领。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幼儿舞蹈的表现力,丰富幼儿舞蹈的表现素材,开阔幼儿舞蹈创编思路,为学生今后的幼儿舞蹈教育、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学生本堂课的授课班级是学前七班和学前八班,学前七班是高二年级,接受舞蹈训练已经一年半,绝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舞蹈鉴赏水平,同时少部分学生也存有舞蹈基础较薄弱的情况。
学前八班是高一年级,接受舞蹈教学已经一年,该班绝绝大部分同学的舞蹈基础薄弱,尤其是音乐节奏感差。
对于舞蹈基础较薄弱的同学来说,难免会在学习中产生困惑,甚至因信心不足而退缩。
针对这部分学生,在教育中以鼓励为主。
三、说教法通过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分析,认真研究教材内容。
之后为之确立合理适度的教学目标:(1)以简明易懂的舞蹈动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目标,此举可借助学生已有的舞蹈基础和自主学习的水平完成。
(2)在情感目标上,适当减弱表演的专业化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舞蹈动作的学习,从学习中不断提高舞蹈基本功,切身体验舞蹈艺术的美与情感。
如此定位不但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同时教学中也不会因学生的畏高惧难,羞于脸面而影响必要的学习。
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元素动律教案
![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元素动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fadf1b16fc700abb68fcdf.png)
课后思考与练习:
复习课上所学内容。
教学后记:
学生应多加练习上肢与下肢的协调练习。
教 具
无
教学过程:
内容:A.库马拉组合
B.恰地宫保组合
要求:膝部松弛、脚下灵活。
过程:以体态与元素动律开始-----短句----组合方式,循序渐进的进行单一练习到综合练习。
方法:以“口传身教”为主要授课方式。教师示范动作,从单一元素------短句-----组合逐一示范、讲解。
课后思考与练习:
复习课上所学内容。
过程:以体态与元素动律开始-----短句----组合方式,循序渐进的进行单一练习到综合练习。
方法:以“口传身教”为主要授课方式。教师示范动作,从单一元素------短句-----组合逐一示范、讲解。
课后思考与练习:
复习课上所学内容。
教学后记:
学生应多加练习上肢与下肢的协调练习。
课题名称
藏族舞蹈谐(弦子)部分的训练与组合
教 具
无
教学过程:
内容:A.颤踏组合
B.抬踏组合
要求:脚下踏点膝部松弛,要灵活。
过程:以体态与元素动律开始-----短句----组合方式,循序渐进的进行单一练习到综合练习。
方法:以“口传身教”为主要授课方式。教师示范动作,从单一元素------短句-----组合逐一示范、讲解。
课后思考与练习:
复习课上所学内容。
教学后记:
学生应对所学元素动作进行练习。
课题名称
藏族舞蹈堆谐(踢踏)部分的训练与组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踢踏中颤膝不间断,轻重缓急分明。
弦子音乐元素在藏族舞蹈中的运用
![弦子音乐元素在藏族舞蹈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a1400c35c281e53a5802ff3f.png)
弦子音乐元素在藏族舞蹈中的运用作者:多杰杨忠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15期【摘要】在藏族的民间舞蹈中,弦子作为其音乐伴奏中的一种音乐形式广为流传着,因而在藏族舞蹈中也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舞蹈形式“弦子舞”,在这种舞蹈中,充满着弦子的音乐元素,其具有和谐铿锵、悦耳动听的特点。
本文将着重分析藏族舞蹈中弦子音乐元素的应用,从而使人们对藏族舞蹈中的弦子音乐元素的大致艺术特色有个清楚地了解,从而更加了解藏族舞蹈。
【关键词】弦子音乐元素;藏族舞蹈;运用藏族是非常能歌善舞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具有藏族特色的民族歌舞,包括祭祀、礼仪、宗教、生产以及娱乐性的舞蹈,其中“弦子”舞是娱乐性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歌舞之一,在藏族人民中深受喜欢,并且一直流行,,其中的音乐部分产生于藏族人民的生活,具有十分深厚的群众基础。
一、弦子弦子,指的是藏族的一种拉弦乐器,形状和外观与哑胡类似。
其形成过程是这样的:取短木挖空,蒙上动物的皮作为共鸣箱。
弓子弯并且很短,弓毛和弦都是用马尾傲城。
弦子拉出的音乐音色柔美并且浑厚,而且能够传得很远。
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藏语称之为“谐腔”,意思就是歌舞,在西藏以及四川和云南各有各的叫法。
在跳这种舞蹈的时候,就是采用弦子进行伴奏的,并且还由拉弦子的人领舞,于是“弦子舞”由此得名,“弦子”就是跳这种舞所唱的歌。
二、弦子歌舞的结构及其艺术特色(一)诗、乐、舞的辩证统一在藏族舞蹈中,诗、乐、舞三者都不是单独出现的,他们共同融于舞蹈之中,并且三者共同体现出藏族舞蹈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
在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舞蹈中,其具有十分明显的乐中有诗、诗中有乐,舞中有乐、乐中有舞,舞中有诗、诗中有舞互相交融的特点。
诗、乐、舞三者都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在舞蹈中能够表现出更加丰富的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内容,因而能够为舞蹈提供更多可供展示的艺术形象,并且能够丰富人们的主体审美艺术。
在弦子舞蹈中,蕴含着丰富的形体动作,并且这些形体动作能够传达给人们独特的弦子音乐的结构特征;我们还可以根据弦子音乐的歌词去发现藏族人民的民族文化、心理状况、审美情趣以及情感思想等等方面的因素;同时还可以从音乐形态中探索歌词的音乐性以及舞蹈组合的韵律。
藏舞07撩腿训练-5组合分解
![藏舞07撩腿训练-5组合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bbfdf2e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8.png)
藏舞07撩腿训练-5组合分解藏舞07撩腿训练-5组合分解 1一、上肢部分动作讲解:1.齐眉晃手放下双手,移动时弯曲手腕和手肘,用手腕移动,双手交替在胸前晃动。
右手顺时针打圈,左手逆时针打圈。
这个动作可以分为大、中、小。
比腹部和胸部小;晃的高度比梅绮还高;大于上前部。
2.晃盖手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
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双手下垂,左右手在臀部前由内向外打圈。
右手顺时针在平面上画圆,左手逆时针画圆。
前面的臀部划手和梅绮的挥拍手是定期连接的。
4.前后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双手垂在身旁,大多单手横摆。
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次之。
6.平面摆手双手垂于体侧,一手向上至体侧,在胸部水平由外向内摆动,手腕带动,手臂伴随。
二、下肢部分动作讲解:1.碎踏双脚交替踏步,双膝颤抖,踏步节奏相等。
可以前进,后退和旋转。
2.颤踏膝盖弱下打,动作腿用力打,膝盖伸直振动(换支撑腿),另一条腿抬起。
移动时,踩地同时抬起另一条腿,晃动时保持上半身稳定放松。
3.抬踏颤(抬踏亦叫“冈打”)双膝弱有力地向下拍打,同时抬起前脚掌,再次拍打膝关节,踝关节发力,脚掌快速着地,双膝同时颤抖。
双脚或单脚都可以。
4.吸颤步动作腿吸腿时,支撑腿蹭踮颤膝一次,再落脚“碎踏”二次。
注意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5.退踏步动作腿后撤半步,脚掌着地,同时支撑腿微离地面,da 拍支撑腿踏地,再动作腿踏地颤膝。
动作时,它具有退颤分离颤,踏地后顺势滑的特点。
藏舞07撩腿训练-5组合分解 11、齐眉晃手规范及要领:双手下垂,腕屈肘弯,手腕带动,双手交替在胸前晃动。
右手顺时针打圈,左手逆时针打圈。
这个动作可以分为大、中、小。
比腹部和胸部小;晃的高度比梅绮还高;大于上前部。
2、晃盖手规范和要领:一手摇动,另一手弯曲手腕,用手掌擦拭,上弧由侧向内流动。
4弦子组合
![4弦子组合](https://img.taocdn.com/s3/m/e7b07afdb0717fd5360cdcae.png)
课题:藏族舞——弦子组合授课时间:2课时第7.8周教学目标:通过组合的训练让学生感受到弦子与其它组合有不同风格的美和感受,使自己怕身体更为灵活,表现力更为丰富.教学重点:连绵不断的屈伸加上上身与胯,膝的横向不停摆动。
教学难点:在做屈伸时重拍在上,要做到“长伸短屈”教学方法:示范讲解,分组对比教具:音响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活动1、头部运动2、肩部运动3、延伸意识练习4、云肩转腰练习(二)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复习靠步组合动作2、引出新课题:弦子组合(三)教授新课1、讲解弦子组合优美轻盈的风格特点和弦子是一种频律较慢的舞蹈。
2、强调在弦子组合中屈伸动律是连绵不断带有韧性的上下颤动重拍是在上3、教弦子组合8个8拍弦子组合(1—8拍)从右脚起向后退做平步,手是左前右侧旁撩袖(2—8拍)与(1—8拍)动作一样,手是右前,左侧旁撩袖(3—8拍)前4拍右手领袖向右转半圈,后4拍屈伸向后退,手是左前右侧旁撩袖(4—8拍)前4拍屈伸向前手不变,后4拍做单靠步(5—8拍)52拍右脚向斜前迈出左脚跟上并齐,双手把袖子打直,3拍左脚脚跟点地,4拍迈左脚向前同时双手撩袖到胸前交叉,56拍手不变脚下点地颤膝,78拍屈伸向左旁撩袖。
(6—8拍)前4拍左脚先开始起动向右转半圈,手是端袖,后拍向后退手是撩袖(7—8拍)前4拍扶胯手分别做右,左单靠各一次,后4拍手为单撩袖,脚下做单靠。
(8—8拍)前2拍送袖到右斜上方,脚下单靠,后6拍做招手加单靠。
动作要求:屈伸重拍在上是连绵不断加韧性的动作,在组合中撩袖应用食指撑开,切忌松驰,没有状态。
4、老师讲解组合做法,带学生串联组合(四)课堂作业1、分组练习2、老师完整示范组合,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3、学生再次模仿练习(五)课后作业1、贡固所学组合2、由班长带领练习。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分解教程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分解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1412b71aa8114431b90dd81b.png)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分解教程教学目的:通过对藏族民间舞典型风格动作的学习、分析总结、传授,使学生从形态入手,再进入对神态的初步了解和掌握,加强对民间音乐的理解,增强其艺术表现力的目的。
教学要求:通过对藏族民间舞踢踏、弦子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它们的艺术特色。
从风格和动感上了解和掌握踢踏、弦子的韵律感和审美特征。
一、藏族舞蹈上肢动作类(一)、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1、齐眉晃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
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
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
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
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二)、基本动作练习二、藏族舞蹈下肢动作类踢踏类(一)、颤踏动律训练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1、碎踏规格及要领:双脚全脚交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等。
可进、退、转体。
动作短句: 2/4 中速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进。
[2]-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退。
[3]-4:(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七方向。
双手由外及里“抹”。
5-8:(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五方向。
双手由里及外“摊”。
[4]-8:反复[3]-8动作。
体对三、一方向。
2、颤踏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动作腿重拍踏地伸直膝盖颤动(变支撑腿),同时抬起另一只腿。
藏舞风格和特点
![藏舞风格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6bb112752d380eb63946d03.png)
藏族舞的风格和动作特点藏族生活在西藏、青海、四川等地区,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他们善于以歌述怀,借舞抒情,歌舞在他们生活中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藏族民间歌舞艺术的特点是歌与舞的联系十分密切,多是歌中有舞、舞中有歌,歌舞一体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
体态动律特点
膝关节分别有连续不断、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或连绵柔韧的屈伸,而颤动或屈伸的步法形成重心移动,带动了松弛的上肢运动,使手臂动作多系附随而动,不能有丝毫的主动。
如:踢踏舞中的第一基本步和踢踏步、弦子舞中的平步、靠步和拖步。
体态动律练习可结合基本舞步进行练习。
基本舞步
1、踢踏舞:身体动律重拍向下,双膝始终要保持松驰状态,随步法每拍自然颤动二次。
(1)第一基本步(2)退踏步(3)抬
踢步(4)嘀嗒步(5)连三步(6)七下退踏步
2、弦子舞基本舞:身体动律是重拍向上,膝关节的屈伸应有韧性。
(1)平步(2)靠步(3)单撩步(4)拖步
臂基本动作
撩袖2、摆袖3、掏甩袖组合训练踢踏组合2、弦子组合
达标要求
通过藏族舞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藏族舞的风格动作特点、基本舞步、舞蹈造型、动律特点等。
这将扩大学生的舞蹈眼界,丰富舞蹈知识,提高舞蹈表现能力和鉴赏能。
四川省传统舞蹈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省传统舞蹈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https://img.taocdn.com/s3/m/ce5dfc4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1.png)
2006年5月20日,卡斯达温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33。
2008年6月7日,四川省汶川县申报的羌族羊皮鼓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Ⅲ-62。
羌族羊皮鼓舞羌族羊皮鼓舞起源于传说中的《木姐珠与斗安珠》故事。 那是天神的女儿下凡和羌族男子相爱成婚的传说,也正是因为自己的女儿 在人间生活,天神才让释比的祖师阿爸木拉下界驱灾祛邪,才有了用跳羊 皮鼓舞的方式做法事的开端。
翻山铰子,四川省平昌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翻山铰子是一种挥舞和击打铜质小镲“铰子”的男性舞蹈,主要流传 于四川省平昌县一带。铰子原是俗称“端公”的平昌巫师使用的法器,当 地居民遇到灾病,便会延请巫师击打铰子,以或风趣或优美的各种动作娱 悦鬼神,使之不再为害。明末清初,翻山铰子在平昌十分盛行。至清代末 年,翻山铰子在婚嫁、寿诞等各种喜事场合得到广泛应用,逐步形成舞蹈 样式。
2006年5月20日,四川省九寨沟县申报的㑇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34。
㑇舞㑇,白马人之方言,意为吉祥面具舞,汉语俗称“十二相舞”。 它源于白马人崇尚“万物有灵”的原始时期,是氐羌文化与藏文化的融合 体,带有一定的祭祀性。其拟兽舞蹈的特征说明它应是远古“百兽率舞” 的遗存之一。
甘孜踢踏根据笨教法王扎西敦珠的《笨教源缘明境》中记载,踢踏舞 与藏戏大约在公元八世纪至九世纪传入甘孜。
藏族基本舞步有那些
![藏族基本舞步有那些](https://img.taocdn.com/s3/m/0dacec67680203d8cf2f243c.png)
藏族基本舞步有那些基本步伐——弦子步伐①平步②拖步③三步一撩④二步踢撩⑤单靠步⑥连靠步⑦长靠步藏族舞蹈下肢动作类踢踏类(一)、颤踏动律训练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1、碎踏规格及要领:双脚全脚交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等。
可进、退、转体。
动作短句:2/4中速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进。
[2]-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退。
[3]-4:(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七方向。
双手由外及里“抹”。
5-8:(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五方向。
双手由里及外“摊”。
[4]-8:反复[3]-8动作。
体对三、一方向。
2、颤踏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动作腿重拍踏地伸直膝盖颤动(变支撑腿),同时抬起另一只腿。
动作时,踏地与抬起另一只腿同步,颤时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动作短句:2/4中速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6:右脚“颤踏”(抬左脚),同时左转腰,里“横向摆手”。
7-8:体对一,原地左右“碎踏”二步。
外“横向摆手”。
[2]-8:做[1]-8反向动作。
[3]-4:做[1]-8动作。
5-8:做[2]-8动作。
[4]-8:反复[3]-8动作。
3、抬踏颤(抬踏亦叫“冈打”)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同时抬起前脚掌,重拍膝关节带动,踝关节发力,脚掌快速击打地面,同时颤膝。
可双脚亦可单脚做。
动作短句:2/4中速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保持基本体态,原地双脚“抬踏颤”四次。
[2]-2:保持基本体态,原地右脚“抬踏颤”一次。
3-4:做1-2反向动作。
5-8:反复1-4动作。
[3]-2:原地右、左脚“抬踏颤”各一次。
3-8:反复1-2动作。
[4]-8:原地右、左交替“抬踏颤”八次。
4、吸颤步规格及要领:动作腿吸腿时,支撑腿蹭踮颤膝一次,再落脚“碎踏”二次。
注意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藏族弦子简介
![藏族弦子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e40619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8.png)
藏族弦子简介
藏族弦子,又称“安多弦子”、“西藏弦子”,是藏族民间音乐器乐中最常见的一种乐器之一,为一种弦乐器。
藏族弦子的音色柔和,音域宽广,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藏族弦子由音箱、弦杆和琴颈组成。
音箱一般用木质制成,呈长方形或梨形状,具有一定的共鸣腔。
弦杆上有四根弦,一般使用的是牛筋制成的弦。
琴颈用木材制成,通常较长,可以分为几个音腔。
在演奏时,演奏者用手指拨弹弦子,通过琴颈上的音腔改变琴弦的长度,从而改变音高。
演奏者还可以用手指按压不同处,以产生不同的音色和音效。
藏族弦子通常用于独奏、伴奏和合奏中,是藏族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藏族弦子具有悠长的音韵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能够表达出藏族人民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的热爱和情感。
它既是一种乐器,也是藏族文化传统的象征之一。
现今,藏族弦子已经成为藏族民间音乐和舞蹈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伴奏乐器,也逐渐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弦子
![弦子](https://img.taocdn.com/s3/m/a3a1bf114431b90d6c85c7be.png)
藏族巴叶弦子,又称"谐"、"叶"、"巴叶",是藏族特有的一种胡琴,一般由男子演奏。
弦子舞,也常称为"弦子",是在乐器弦子的伴奏下,集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藏族歌舞艺术。
弦子舞分布于西藏东部及云南、四川、青海等藏族聚居区,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自娱性歌舞。
跳弦子舞时没有固定的场所,可在较平坦的地方,如院坝、房顶、房间内都可以成为舞场,凡爱好者,男女老幼皆可涉足舞场。
每逢佳节、喜事或重大集会,人们便欢聚一堂,男拉弦子,舞长袖,各排一半围成圈,一方领唱者唱,它方复诵然后交换,形成独特的同词对唱,其词、曲、舞比较优美,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特色鲜明表演时由男子拉弦子,女子舞彩袖,随着弦子节奏的变化,歌声舞姿变化多样。
弦子的歌词大部分为迎宾、相会、赞美、情意、辞别、祝愿的内容;曲调繁多,歌词丰富,舞步多变。
舞蹈时男女舞队各围成半圈,时而聚圆,时而疏散,且歌且舞;男子舞姿重在舞靴、跺脚,显示豪放粗犷之美;女子突出长袖轻柔舒展之美。
弦子舞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迎宾、相会为内容,相互欢迎与感谢、互相赞美的迎宾舞和相会舞;二是以尊敬长辈、热爱家乡为内容的赞颂歌舞;三是表达青年男女间充满爱慕之情和纯洁真挚友谊,内容包括相会、谈爱、离别、祝愿的爱情歌舞。
旋律活泼热情,舞蹈轻松抒情。
弦子舞载歌载舞,舞姿优美,刚柔兼备,旋律快流畅,节奏鲜明开朗。
其曲调大都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丰富多彩。
音乐结构一般为二乐句,四乐句也不少。
一个曲调,多段歌词,反复演唱。
开始舞蹈速度缓慢,随内容发展而加快,以急速旋转的舞步进入高潮。
歌曲实际上有曲牌名,相当于汉词的词牌名一样。
属于谐体民歌,每个曲调的动作舞姿相异,时而悠悠,时而活泼沸腾,时而宛如五彩搭桥。
先为颂歌、友谊歌,后为对歌,男女比试高低,以技决胜,若对歌持久不散,或出现互相挖苦、攻击而发生冲突,领舞者便上场领劝唱解歌,双方顿会愉快而散。
藏族舞蹈弦子训练组合
![藏族舞蹈弦子训练组合](https://img.taocdn.com/s3/m/1701205d03d8ce2f006623e2.png)
藏族舞蹈弦子训练组合训练目的:1、训练藏族舞的屈伸动律以及在动作中与上下身的协调配合;2、以屈伸动律为主,训练弦子的基本步法“平步”“靠步”“拖步”以及身体和步伐“一顺边”的动作,舞姿的配合与协调性。
重难点:膝部上边绵不断的屈伸和富有弹性的“颤动律”伴随上身的“晃身动律”腰部的“拧转动律”。
教学准备:弦子训练组合音乐碟片录放机教学课时:六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以屈伸动律为主、训练平步、单靠步;2、弦子是以柔韧的,并且重拍在上。
(与颤膝相对);3、单靠体现在动力腿“靠”时韧性下踩。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弦子,认识弦子的优美、韧性的特点,并解决膝盖韧性、松弛延伸的控制能力。
二、新授:㈠、动作介绍1、屈伸⑴、原地屈伸Da—双膝松落1—4双膝韧性向上延伸提示:四拍、两拍或一拍完成。
⑵、转移重心屈伸准备:自然体态Da—重心左移,双膝松落,右脚自然抬起,左坐懈胯。
1—2右脚踏落,重心慢右移,双膝慢伸,上身自然直立。
提示:四拍,两拍,一拍或半拍(半拍时重拍在下)成。
2、平步准备:自然体态做法:在屈伸的基础上,全脚经自然位向前或向后移动,向旁交替迈步。
3、单靠准备:自然体态Da—重心左移,双膝松落,左坐懈胯。
1右脚向旁自然迈步(与肩同宽)双膝慢伸。
Da—重心右移,左勾脚抬起25°,双屈膝,右坐懈胯。
2左勾脚下踩靠于右脚前,双膝慢伸,右坐懈胯。
4、组合编排:前奏:8拍1—4保持体态5—8下摊手经上弧线落叉腰Da—双屈膝第一遍音乐⑴—4原地屈伸一次5—8原地屈伸两次Da—重心左移,双屈膝⑵—4右起转移重心屈伸两次5—8右起转移重心屈伸四次⑶—8右起平步向前八次⑷—6右起平步后退六次7—8保持舞姿,右起平步后退4次(重拍在下)⑸—8右起单靠步四次5、反复训练组合,指导不足。
6、跟音乐和。
7、小结。
藏族民间舞蹈
![藏族民间舞蹈](https://img.taocdn.com/s3/m/1b30585769eae009581bec48.png)
7、原地点步:左脚原地点步,右脚前后迈步(点步)
8、旋转屈腿步:分左旋转和右旋转。向左旋转:伸左脚尖向外,离地翘起,用脚根做支点,身体稍向右转,两臂伸直手心向上,右脚向外迈迈,转体,转膝,右脚在前,右脚后脚翘起,左膝关节顶上右膝关节窝上,右手拍到左胸上部位,左手背后,转270-360度但要对着女方正面(向右转反之)-现在还不会做此动作。
③小跑步:
正步准备。半拍一步。每拍的前半拍左脚向前跑一小步,同时右脚离地,膝微屈;后半拍右脚向前跑一小步,同时左脚离地膝微屈。依次交替连续进行。跑动时,两腿交替向前提膝,脚尖自然下垂,前脚掌落地,给人以欢快轻盈之感。步子应小而快,速度均匀,有弹性。
④点步:
A.脚尖点步:做法:正步或小八字步准备。动作时主力腿膝关节随音乐节拍原地屈伸(或向任何方向上步)。同时,动力腿用脚掌或脚尖,按音乐节拍有规律的点地,可以一拍一点或两拍一点。点地的位置可在主力腿前、旁、后、内侧或外侧。如:前点步、后点步、旁点步、侧点步、跨点步等。主力腿与动力腿可交替变换做点步,也可以主力腿为轴进行点转,点步要做得节奏感强,注意身体的协调配合。B.跟点步(勾脚脚跟点):做法:1拍右脚原地踏一下,2拍左脚勾脚向左斜前方伸出,右腿屈膝。C.交叉跟点步:做法:与跟点步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左脚向右斜前方伸出。
②跑跳步:
做法:正步准备,一拍一步。第一拍,前半拍左脚向前迈一步。后半拍左脚原地小跳一次,同时右腿正吸腿,脚尖向下绷脚。然后换右脚做,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左、右交替,连续进行。
③踏跳步:
做法:正步或小八字步准备。两拍完成。第一拍,左脚踏一步(前、旁、后都可)。第二拍,左脚跳起,同时右腿吸起,绷脚。
藏族舞蹈教案
![藏族舞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5cded0f8c75fbfc77db27a.png)
藏族舞蹈教案第一周教学内容:藏族弦子舞蹈开泛儿课一、1. 手形;2. 脚位;3. 手位;4. 体态;5.动律教学目的:藏族弦子舞蹈开泛儿课屈伸动律练习;屈伸动律组合教学重点和难点:藏族弦子舞屈伸动律;屈伸动律组合教法和学法:示范法、讲授法、启发法、引导法、练习法等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媒体或教具:DVD、舞蹈教具等教学过程:一、复习:藏族踢踏舞二、学习新课:导入语“弦子藏语称为谐, 起源于四川巴塘 , 流传整个藏区 , 巴塘语称叶。
谐的曲调优美 , 柔颤 , 富有歌唱性 , 其舞蹈动律松弛、柔美、开朗。
舞时 , 参加人数不限 , 男女各站一排围成圆圈 , 男领舞者拉着弦子 , 其他人随其后 , 时而向圈内聚拢 , 时而散开 , 手臂做出撩袖、甩袖、抛袖等动作”。
1. 手形长袖状态 : 五指自然延伸。
握袖状态 : 五指空心拳。
2. 脚位自然位 : 脚跟并拢 , 脚尖略分开。
丁字靠步 : 站丁字步 , 前脚勾脚 , 脚跟着地。
旁点靠步 : 自然位 , 一脚脚掌旁点地 , 略屈膝。
3. 手位扶膀 : 脚站自然位 , 双手手掌扶于膀上 , 手指贴膀 , 注意腕下压于膀上。
单背袖 : 一手扶膀 , 一手屈肘0 度于肩上 , 手心向前。
旁展单背袖 : 一手屈肘0 度于肩上 , 手心向前。
一手肩旁略下方自然直臂。
旁展单提袖 : 一手头上方提袖 , 手心向下 , 一手侧旁略下方自然直臂。
前后手 : 一手屈臂于体前 , 一手屈臂于体后 , 手心向上。
双手礼: 重心置于左腿半蹲 , 右腿直膝右斜前45°脚跟点地,上身前倾,头略低,双手手心向上摊于体侧肩稍下,如双手捧哈达状。
单手礼:重心置于左腿半膊 , 右腿直膝右斜前45°脚跟点地 , 上身右倾 , 右臂摊向右斜前 , 左手手心扶住右肘。
4. 体态坐懈跨上身松弛略前倾。
这一体态特征与藏族人民生活的环境、性格特征、服饰特点后小结:⑴.屈伸动作重心在全脚,重拍向上,长伸短屈,连绵不断。
藏族撩步组合教案
![藏族撩步组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ebde8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1.png)
藏族撩步组合教案一、教学内容:1、新授基本步法组合2、复习藏族体态与动律3、复习慢板弦子二、教学目的:1、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学习藏族舞蹈基本步法等各种组合,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感。
2、通过藏族舞蹈训练,使身体上体处于自然放松体态,训练膝盖,脚踝的屈张和力量,身体的协调,重心控制,对快板节奏的敏感度。
3、慢板中弦子的训练,体会呼吸调控上体左右,体会脚步的厚重感。
三、难点和突破点1、基本步法中“七下退踏步”身体协调,脚步踏准节奏。
2、弦子训练注意节奏,速度前顶后拖,体现沉重感。
四、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基础训练1、基本素质训练2、朝天登训练组合3、呼吸提沉训练组合三、复习藏族基本体态动律1、颤膝、踏地组合(注意点:身体松弛,膝盖放松,脚掌全脚踏地,重心下沉)2、刚打组合(注意点:左脚上同时地面右脚掌踏地,脚跟不离地,左脚全脚再踏地,左右脚交替踏)3、后腿步(注意点:踏三下,第四拍颤膝)四、新授:基本步法组合一)新授:第一基本步1、教师示范:第一基本步找出重点:看看根我们上几节课学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2、学生找出一样的:身体体态,颤膝、钢打;不一样:手臂姿态,上体姿态3、学生自己训练学习分几组4、集体训练5、跟着节奏音乐练习,找出优秀的学生示范,找出它的优点,不足,交流6、学生自己找毛病7、教师检查,分析讲解示范练习8、跟音乐练习9、复习后退步,连上第一基本步练习10、集体练习,注意身体姿态放松二)、新授:七下退踏步1、教师示范:这是什么?2、学生找出根以前学习的“钢打”相同的地方3、教师讲解:把“钢打”的步伐改变一下,运用前后组合成的一段步伐4、重点:一、二两步是往后退,第三步是往前走,第四步颤膝。
5、注意七下退踏步的身体协调6、集体练习,找出“小老师”结对子7、分小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8、教师讲解节奏力度,速度9、集体分组表演交流三)、步法组合1、复习弦子,体会脚步沉重感2、教师示范讲解3、颤膝+踏地+后退步+七下退踏步+后退步+弦子4、学生练习,注意节奏速度,脚步声音的轻响5、整体练习、学生分组练习6、交流,个别,集体,分组7、总结。
藏族民间舞弦子舞
![藏族民间舞弦子舞](https://img.taocdn.com/s3/m/83c39b58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0a.png)
藏族民间舞弦子舞藏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而其中有一种舞蹈被称为藏族民间舞弦子舞,它是一种富有独特风格和魅力的藏族舞蹈。
本文将介绍藏族民间舞弦子舞的概念、起源、特点以及文化意义。
藏族民间舞弦子舞是藏族传统婚俗礼仪中的一种舞蹈形式。
它通常在结婚庆典、藏历新年等重要场合中表演。
舞蹈的名字“弦子舞”来源于藏语,意为“丧钟”。
这个名字暗指舞蹈中独特又富有韵律感的动作,使得整个表演如同鸣钟般庄重而悠扬。
藏族民间舞弦子舞起源于藏族古老的传统文化与信仰。
在藏族传统婚俗中,弦子舞是新娘家族向新郎家族献上最高礼仪的一种表达形式。
舞者通常是新娘一方的女性亲友,她们身穿藏族传统服饰,手持手鼓或细长的铜铃,配以轻盈的步伐和独特的舞姿,在舞台上展现出藏族女性的温柔与婉约。
藏族民间舞弦子舞有着独特的舞蹈特点。
首先,它以缓慢、轻柔的动作为主,展现出一种宁静和均衡的美感。
舞者的舞姿优雅柔和,舞步轻盈自如,给人以舒适的美感。
其次,舞蹈以手持铜铃为特色,铜铃的声音和舞者的动作相互呼应,增加了舞蹈的韵律感和层次感。
最后,舞蹈中的舞者们往往配合着歌唱,歌声悠扬动听,与舞蹈形成一种和谐的整体效果,使人陶醉其中。
藏族民间舞弦子舞除了其美妙的舞姿和动感的音乐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首先,弦子舞是藏族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该舞蹈代表着藏族人民对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忠诚和珍惜,从而有助于培养年轻一代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其次,弦子舞还体现了藏族社会的和谐与团结。
在舞蹈中,每个舞者都需要紧密配合,形成一个默契的整体,这也反映了藏族社会的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最后,弦子舞还是藏族婚俗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舞蹈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新婚夫妇的祝福和美好祝愿,丰富了婚礼的仪式感和庆祝活动的气氛。
总而言之,藏族民间舞弦子舞是一种富有独特风格和魅力的舞蹈形式。
它以缓慢、轻柔的动作和铜铃的音乐为特色,展现出藏族女性的温柔和婉约,同时也代表了藏族文化的传承和展示,以及社会和谐与团结的精神。
藏族舞——弦子舞步组合
![藏族舞——弦子舞步组合](https://img.taocdn.com/s3/m/326e82e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9.png)
藏族舞——弦子舞步组合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藏族民间舞踢踏、弦子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它们的艺术特色。
从风格和动感上了解和掌握踢踏、弦子的韵律感和审美特征。
2、掌握藏族舞基本动作要领。
体会藏族舞蹈动作颤、晃、踢踏等动作风格。
3、通过学习藏族舞的基本舞步——弦子类舞步,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学习藏族舞的基本舞步——弦子类舞步教学难点:体会藏族舞的风格三、教学准备:录音机四、教学流程:(一)舞蹈基本功练习芭蕾的基本手位,体会动作中头、肩、躯干和双腿之间的协调关系。
提高综合练习能力及动作的美的表现力(二)复习弦子类舞步单撩、双撩、三步一撩、单靠、长靠、三步踏靠(三)新课教学(动作要领)1、齐眉晃手配单靠节奏:两拍右脚丁字步靠在左脚右前方,同时右手晃到额前。
反之,左脚丁字步靠在右脚左前方,同时左手晃到额前。
注意:靠的时候,身体稍侧,过程中身体重心往下。
2、齐眉晃手配长靠节奏:四拍第一拍右脚向右侧走一步,第二拍左脚向右前方走一步,第三拍右脚在往右侧走一步,第四拍左脚丁字步靠向右脚。
同时两手左右打开,左手做齐眉晃手动作。
反之,向左四拍,动作同上。
注意:在走动过程中膝盖有柔韧,身体重心先往下沉,后向上。
3、齐眉晃手配单撩节奏:两拍第一拍右脚原地踏,两手同时左右打开,第二拍左脚单撩,同时左手做齐眉晃手。
反之,左脚原地踏步,右脚单撩,右手做齐眉晃手。
注意:撩的时候脚形是自然勾脚4、齐眉晃手配三步一撩节奏:四拍前三拍,左右脚交替往前或往后走,同时左右手向两侧打开,第四拍,左脚或右脚是一个单撩,同时左手或右手做齐眉晃手。
注意:在走动过程中屈膝,身体重心下移。
5、晃盖手配带双颤的单靠节奏:两拍第一拍,左脚向前走一步,同时膝盖屈膝颤动,第二拍右脚丁字步靠到左脚右前方,同时膝盖屈膝颤动,手在两拍过程中做晃盖手。
反之,往后动作同上。
6、前后摆手配退踏步节奏:三拍第一拍,右脚先往后点步,右手向前摆动,左手向后摆动,第二拍左脚原地踏步,左右手回到身体两侧,第三拍,右脚往前踏一步,同时,右手向后摆动,左手向前摆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 能掌握藏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和动律,并主 动探索藏族舞蹈与生活的关系。 能学会弦子组合第三组动作,并在学习动 作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基本体态和动律 的肢体体验。
•
教学过程
复习,新课导入。
1《藏族踢踏组合》 单一短句练习 指正错误动作练习
藏舞弦子组合的学习。
1 基本动律的学习,动作讲解。 2 动作示范讲解 3 跟音乐练习 4 分组练习 5 复习巩固
总结:
• 为什么同一个民族的舞蹈也会呈现出这么多不同的风格特点呢, 不仅仅是藏族舞蹈,其他民族如:蒙古族、维吾尔族、汉族等等, 这些民族的舞蹈都风格各异,他们舞蹈特点的形成,和这些民族 人民的生活也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希望大家走进生活,用我们的 双眼去观察生活,对这些民族的风土人情多做些了解,为我们以 后更快更好的掌握这些民族舞蹈奠定基础。
教学设想
•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中,风格及动律的 把握非常重要,本课是以通过探究生活与 舞蹈的关系,来进行基本动律及体态的学 习,也就是说,不是为了学动作而动作, 而是通过对生活的了解,联系到舞蹈动作 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 以便于他们更加迅速、准确的把握风格, 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中国民族民间舞
藏族舞蹈《弦子组合》 教师:
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
• 藏族民间舞蹈中,松胯、弓腰、曲背等是常见的基本形象, 它和高原地区繁重的劳动生活,虔诚的宗教心理、宗教信 仰及习俗有密切关系,他们跳舞时,这些动作会自然地体 现在舞蹈中,使动态形象带有明显的宗教心理因素。然而, 这些动作主要来自劳动者为减轻体力负担的自我协调,从 舞蹈角度来看,具有另外的一种劳动形成的身体各部分协 调的美,带有艺术性的创造。如中甸锅庄舞者腰部多合着 节奏,规律地起伏颤动,给人安详和谐的美感;膝部松弛 和腰、胯动作的结合形成了特有的动律。随着宗教意识逐 渐淡薄,人的精神面貌在改变,但这种舞蹈的动律、风格 已成为民族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