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家粮油质量标准
国家粮食储备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执行粮油质量标准有关问题的规定-国粮办联[1997]150号
![国家粮食储备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执行粮油质量标准有关问题的规定-国粮办联[1997]150号](https://img.taocdn.com/s3/m/1d074b2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b5.png)
国家粮食储备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执行粮油质量标准有关问题的规定正文:---------------------------------------------------------------------------------------------------------------------------------------------------- 国家粮食储备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执行粮油质量标准有关问题的规定(国粮办联〔1997〕150号1997年7月8日)本规定规定了粮油质量控制的原则、依质论价办法和不合格粮油的处理办法。
本规定适用于收购、调运、储存、销售、加工和出口的商品粮油。
1、一般原则1.1 粮油质量标准适用于定购粮油、国家储备粮油和市场经营的粮油。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执行。
尚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粮油,执行地方标准。
尚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粮油,执行企业标准,企业标准必须报技术监督部门和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备案。
但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间调运时,后两种情况均执行发粮方的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
市场经营的粮油在处理增扣价、扣量等问题时,可按贸易合同规定执行,也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1.2 原粮、油料标准中的水分指标,是水分增扣价、扣量的依据。
但在国家储备粮油中,凡标准中规定的水分指标大于14.0%的,一律以14.0%作为增扣价、扣量的依据。
水分含量大于14.0%的国家储备粮油,不得调出省(自治区、直辖市)外。
1.3 安全储藏水分标准,是粮油安全储藏的技术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行制定,不得作为水分增扣价、扣量依据。
1.4 标准中凡规定质量等级的,一律以中等为计价基础,即:五个等级的,三等为计价基础;三个等级和二个等级的,二等为计价基础;多于五个等级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实际,自行确定计价等级。
中国好粮油标准
![中国好粮油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fb6133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7.png)
中国好粮油标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油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
然而,近年来,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谋取暴利,不择手段地使用劣质原料、添加有害物质,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
为了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粮油标准,以确保消费者能够购买到安全、健康的粮油产品。
首先,中国好粮油标准要求生产企业必须选用优质的原料。
粮食油脂是由农作物加工而成,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品质。
因此,中国的粮油标准规定,生产企业必须选用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原料,严禁使用变质、霉变或含有有害物质的原料进行加工生产。
其次,中国好粮油标准要求严格控制生产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卫生标准,保证生产车间、设备、人员的卫生状况符合要求。
同时,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另外,中国好粮油标准还规定了产品的包装和标识要求。
粮食油脂是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食品,因此包装的质量和卫生安全至关重要。
中国的粮油标准要求,产品包装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
同时,产品的标识必须真实准确,包括产品的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让消费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产品的基本情况。
最后,中国好粮油标准还对产品的质量指标进行了明确规定。
包括产品的色泽、气味、口感等方面都有详细的标准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可靠。
同时,中国还对粮油产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进行了限定,严格控制产品中残留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中国好粮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全、放心的粮油产品。
这些标准的制定不仅保障了人民的饮食安全,也提升了我国粮油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信在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粮油行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种食用油的新的国家质量标准
![种食用油的新的国家质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4d9192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9.png)
种食用油的新的国家质量标准备受关注的食用油新国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GB2716-2018)于12月21日起正式实施。
这一市场呼唤良久的国家标准给食用调和油行业带来的意义重大:将结束原料配比不清以次充好的行业乱象,促进建立透明规范的消费环境和市场秩序,引领行业加快技术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食用油新国标已经酝酿多年,此次是在原有的4个标准基础上整合修订。
最重要的变化是,增加了“食用植物调和油的标签标识应注明各种食用植物油的比例”的要求,并鼓励注明产品中大于2%脂肪酸组成的名称和含量。
对于这个增项要求,业内专家表示高度肯定和充满期待。
新国标为何明确要求食用植物调和油公开配方比例?调和油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品油,按一定比例科学调配制成的食用油。
相比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等单一植物油,调和油含有更为丰富多样的微量营养成分,脂肪酸平衡性具有优势。
随着近年来消费者对营养和风味需求的多样化,调和油越来越受到青睐,年销量达数百万吨。
虽然调和油的营养更具优势,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消费者对于调和油却存在长期的知情盲区——旧的国标对调和油的配方比例和营养成分这两个重要的因素,没有强制性要求明确和公开。
于是,出于对商业利益的过分追求,调和油市场出现了随意勾兑、标识混乱、以次充好、混淆概念的不良现象。
“什么油贵就标什么、哪种油便宜就多配哪种”成为行业潜规则,真正的配方比例则成为“最高机密”。
据相关媒体调查,由此而起的纠纷和投诉多以厂商败诉收尾,消费者对于“配方公开”的呼声日益高涨。
行业乱象其实早已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
资料显示,调和油国标其实自2004年底就在酝酿,并启动了行业标准的修订制定。
在2013年底的征求意见稿中即提出,调和油产品的标签应当注明各种食用植物油的比例。
但新标准却迟迟没有出台。
对此,有业内专家表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后期缺乏有效准确的检测方法,但一些企业的既得利益难以协调也是重要原因。
企业各环节能否自律,并对产品进行留样检测,是新国标能否出台的最后一层窗户纸。
GBT精选粮油检验_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
![GBT精选粮油检验_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72a1d8858bd63186bcebbca0.png)
GB/T 5494-2008 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前言本标准代替GB/T 5494—1985《粮食、油料检验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
本标准与GB/T 5494—1985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内容;——增加了检验操作过程中的照明要求;——增加了米类不完善粒检验方法;——对操作方法和结果计算进行了部分修改;——删除了纯粮(质)率的计算。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河南省粮油饲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辽宁省粮油检验检测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尹成华、崔国华、胡纪鹏。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5494—1985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粮食、油料中杂质、不完善粒含量检验的仪器和用具、照明要求、样品制备、操作方法、结果计算等。
本标准适用于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含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491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 22505 粮食油检验感官检验环境照明3仪器和用具3.1 天平:感量0.01g、0.1g、1g。
3.2 谷物选筛。
3.3 电动筛选器。
3.4 分样器或分样板。
3.5 分析盘、镊子等。
4照明要求操作过程中照明条件应符合GB/T 22505的要求。
5样品制备检验杂质的试样分大样、小样两种,大样是用于检验大样杂质,包括大型杂质和绝对筛层的筛下物;小样是从检验过大样杂质的样品中分出少量试样,检验与粮粒大小相似的并肩杂质。
按照GB 5491的规定分取试样至表1规定的试样用量。
新的《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产品国家标准解读
![新的《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产品国家标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ae82ea389eb172dec63b722.png)
l58
蠢
标 溪
CHINA 0ILS AND FATS
新 的《花 生 油》《大 豆 油 》《葵 花籽 油》
产 品 国家 标 准解 读
薛雅琳 ,潘俊升 ,张 东
(1.国家粮食局 科学研 究院,北京 100037;2.北京京 东世 纪贸易有限公 司 ,北京 101111)
中 图分 类 号 :TS225.1;TS207
的食 用 植 物 油 ,3种 食 用 植 物 油 的消 费 量 已 经 占食 2 3项 植物 油 国家标 准 制 (修 )订 的主 要 内容
用 油总 消 费 量 (2016年 3 075万 t)的 60% 以 上 ,其
(1)修 改 的 有 关 术 语 和 定 义 ,参 照 了 GB/T
品质质 量关 系 着 消 费 者 的 身 体 健 康 。2002年 为 了 8873-2008《粮 油 名 词 术 语 油 脂 工 业 》,GB/T
收 稿 日期 :2018—06—04 作者 简介 :薛雅琳 (1963),女 ,研 究员 ,主要从 事粮 油 品质安
最新国家粮油质量标准
![最新国家粮油质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b0b49c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2.png)
最新国家粮油质量标准⑴整精米率指标按1-5等级分别为:籼稻:≥50%、≥47%、≥44%、≥41%、≥38%粳稻:≥61%、≥58%、≥55%、≥47%、≥44%⑵等外级:出糙率低于5等的稻谷时间,为稻谷产品溯源提供根据和方便。
、收获⑴按1-5等容重指标分别为:≥720g/L、≥685g/L、≥650g/L、≥620g/L、≥590g/L等外级:<590g/L⑵5个等级可以兼顾我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以及主产区丰年、平年和歉年的玉米质量,同时各等级也能够与各主要玉米生产国家要求相一致。
⑶不完善粒按1-5级分别为:≤4%、≤6%、≤8%、≤10%、≤15%⑷对于水分>18%的玉米,须将水分降到18%以下,待玉米样品冷却至室温后再测定容重。
⑸标识要求。
⑴高油大豆按粗脂肪含量(干基)指标分为1-3等分别为:≥22%、≥21%、≥20%,低于20%的大豆不作为高油大豆,其它质量指标与普通大豆3等相同。
⑵高蛋白大豆按蛋白质含量(干基)指标分为1-3等分别为:≥44%、≥42%、≥40%,低于40%的不作为高蛋白大豆,其他指标与普通大豆2等相同。
⑶普通大豆定等指标使用完整率代替纯粮率进行定等,质量等级仍为1-5级分别为:≥95%、≥90%、≥85%、≥80%、≥75%,⑷新标准取消东北黄大豆与一般黄大豆分类,根据种皮与子叶颜色将大豆分为: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他颜色大豆、混合大豆等,并要求黄大豆、青大豆和黑大豆中同类型大豆不低于95%,不符合要求的归为混合大豆。
⑸我国新标准中首次对损伤粒单独进行要求,1-5等损伤粒分别要求≤1%、≤2%、≤3%、≤5%、≤8%,其中热损伤粒分别为:≤0.2%、≤0.2%、≤0.5%、≤1%、≤3%。
4、小麦:⑴修改了小麦分类检验方法,将感官检验改为仪器化检验,建立了中国小麦硬度分类评价体系,规定硬度指数大于等于60的为硬麦,小于等于45的为软麦,介于两者之间的为混合麦。
粮油新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粮油新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8d2595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d.png)
粮油新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粮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其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为了提高粮油质量管理水平,保障消费者权益,我国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
近年来,粮油新标准的出台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围绕粮油新标准展开讨论,探讨其背景、内容以及对行业和消费者的影响。
通过对粮油新标准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粮油质量监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全面提升粮油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安排进行简要介绍,让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发展逻辑和脉络。
在这篇关于粮油新标准的长文中,文章结构部分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首先概述粮油新标准的背景和重要性,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粮油新标准的背景、内容和影响三个方面的讨论。
其中,背景部分将介绍导致新标准制定的背景因素和动机,内容部分将详细解读新标准的具体内容和要点,影响部分将探讨新标准对粮油行业和消费者的影响。
结论部分将对文章进行总结,回顾正文部分的主要论点和结论,展望未来粮油行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建议。
通过以上结构的安排,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本文的内容框架和逻辑发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粮油新标准的重要性和影响。
1.3 目的在这一部分中,我将详细讨论关于粮油新标准的目的。
粮油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而粮油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
因此,实施新的粮油标准旨在提高粮油产品的质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粮油行业的健康发展。
具体来说,粮油新标准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规范粮油生产流程:新标准将对粮油的生产流程进行规范,明确生产环节和标准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 维护消费者权益:新标准将明确粮油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标识要求,让消费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产品质量,从而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国家粮油质量标准
![国家粮油质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016b7e6ad02de80d5d84017.png)
国家粮油质量标准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最新国家粮油质量标准1、稻谷(GB1350-2009):⑴整精米率指标按1-5等级分别为:籼稻:≥50%、≥47%、≥44%、≥41%、≥38%粳稻:≥61%、≥58%、≥55%、≥47%、≥44%⑵等外级:出糙率低于5等的稻谷⑶标签标识要求:在包装物上或随行文件中注明产品的名称、类别、产地(县)、收获时间,为稻谷产品溯源提供根据和方便。
2、玉米(GB1353-2009)⑴按1-5等容重指标分别为:≥720g/L、≥685g/L、≥650g/L、≥620g/L、≥590g/L等外级:<590 g/L⑵5个等级可以兼顾我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以及主产区丰年、平年和歉年的玉米质量,同时各等级也能够与各主要玉米生产国家要求相一致。
⑶不完善粒按1-5级分别为:≤4%、≤6%、≤8%、≤10%、≤15%⑷对于水分>18%的玉米,须将水分降到18%以下,待玉米样品冷却至室温后再测定容重。
⑸标识要求。
3、大豆(GB1352-2009)⑴高油大豆按粗脂肪含量(干基)指标分为1-3等分别为:≥22%、≥21%、≥20%,低于20%的大豆不作为高油大豆,其它质量指标与普通大豆3等相同。
⑵高蛋白大豆按蛋白质含量(干基)指标分为1-3等分别为:≥44%、≥42%、≥40%,低于40%的不作为高蛋白大豆,其他指标与普通大豆2等相同。
⑶普通大豆定等指标使用完整率代替纯粮率进行定等,质量等级仍为1-5级分别为:≥95%、≥90%、≥85%、≥80%、≥75%,⑷新标准取消东北黄大豆与一般黄大豆分类,根据种皮与子叶颜色将大豆分为: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他颜色大豆、混合大豆等,并要求黄大豆、青大豆和黑大豆中同类型大豆不低于95%,不符合要求的归为混合大豆。
⑸我国新标准中首次对损伤粒单独进行要求,1-5等损伤粒分别要求≤1%、≤2%、≤3%、≤5%、≤8%,其中热损伤粒分别为:≤%、≤%、≤%、≤1%、≤3%。
粮油质量监管规定
![粮油质量监管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6a07b40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d.png)
粮油质量监管规定尊敬的读者,您好!本文将向您介绍粮油质量监管规定,并详细阐述其相关内容,以保障大家对粮油质量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监督管理机构及职责粮油质量监管的主要责任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及相关地方市场监管局承担。
这些监管机构负责制定和完善粮油质量监管制度和技术标准,监督检查粮油生产经营企业的合规运营,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戒措施。
二、质量标准1. 食用油质量标准:食用油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等。
感官指标包括色泽、气味、味道等;理化指标则包括酸价、过氧化值、铁镍等重金属含量以及适用场合等;微生物指标用于检测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数量。
2. 粮食质量标准:粮食质量标准主要包括水分、杂质、霉变及化学污染物等。
这些标准既确保了粮食的储存安全性,也保证了食品制造过程中的食品安全。
三、抽检与检测为了保障粮油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将实施抽检制度,对市场上的粮油产品进行定期抽样检测。
抽检的重点主要包括生产企业、批发市场、零售渠道等。
监管机构将根据抽检结果,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包括责令整改、罚款甚至追究法律责任。
四、投诉与举报鼓励民众积极参与粮油质量监管工作,监管机构设立投诉与举报渠道。
公众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向监管机构举报不合格产品,提供线索以及相关证据。
监管机构将对收到的投诉与举报进行核查,并对属实的举报案件进行调查处理。
五、信息公开与舆情回应为了提高监管的透明度和信息公开率,监管机构将定期发布粮油质量监管的相关信息,包括抽检结果、整改情况、行政处罚等。
同时,监管机构还将积极回应社会舆情,及时解答公众的疑问,并提供权威的解决方案。
六、执法监管与处罚措施为了进一步保障粮油质量的安全性,监管机构将对粮油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定期的执法检查。
一旦发现违规行为,监管机构将依法进行处理,并可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如罚款、暂停生产经营许可证等。
七、质量监管体系的建设为了进一步加强粮油质量监管,相关监管机构将不断完善监管体系的建设。
粮油质量标准
![粮油质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9922662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4.png)
我国粮油产品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原粮、油料和粮油加工产品等。
国家标准中对小麦、稻谷、大豆等原粮和油料的分类、等级、主要质量指标都有要求,例如:
小麦用容重确定质量等级。
稻谷用出糙率确定质量等级。
使用不完善粒、杂质、水分等一般质量指标确定原粮、油料的质量好坏。
优质粮食在一般质量指标基础上,增加了食味评分值、面筋含量等品质指标,促进了粮食品质质量的提高。
国家标准中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脂等粮油产品质量都有要求,例如:小麦粉根据加工精度和品质特点进行分类,对面粉的粉色麸星、含砂量、蛋白质、面筋特性等有相应的要求。
大米根据大米表面的留皮程度进行分等,对其中的碎米、异色粒等有明确的要求。
食用成品油分为四个等级,对油脂色泽、烟点、酸价、过氧化值、溶剂残留等均有明确要求。
此外,国家对粮油产品的包装、标识等也有严格的规定。
主要粮油的质量标准
![主要粮油的质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37c3a1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c.png)
主要粮油的质量标准1.稻谷(1)质量要求(GB1350—2009)。
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粳稻谷、籼糯稻谷、粳糯稻谷按出糙率分等,质量指标见表1、表2。
表1 籼稻谷质量标准表等 级出糙率% 整精米率%杂 质%水 分%黄粒米%谷外糙米%互混率%色泽、气味1 ≥79.0 ≥50.02 ≥77.0 ≥47.03 ≥75.0 ≥44.04 ≥73.0 ≥41.05 ≥71.0 ≥38.0等外 <71.0 ---≤1.0≤13.5≤1.0 ≤2.0 ≤5.0 正常注:水分大于本表规定的稻谷的收购,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表2 粳稻谷质量标准等 级出糙率% 整精米率%杂 质%水 分%黄粒米%谷外糙米%互混率%色泽、气味1 ≥81.0 ≥61.02 ≥79.0 ≥58.03 ≥77.0 ≥55.04 ≥75.0 ≥52.05 ≥73.0 ≥49.0等外 <73.0 ---≤1.0≤14.5≤1.0 ≤2.0 ≤5.0 正常 注:水分大于本表规定的稻谷的收购,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卫生检验和植物检疫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2)名词定义①出糙率:净稻谷脱壳后的糙米(其中不完善粒折半计算)占水分为12.5%~14.5%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②整精米:糙米碾磨成精度为国家标准一等大米时,米粒产生破碎,其中长度仍达到完整精米平均长度4/5以上(含4/5)的米粒。
③整精米率:整精米占净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④不完善粒:包括下列尚有食用价值的颗粒:未熟粒:籽粒未成熟不饱满,米粒外观全部为粉质的颗粒。
虫蚀粒:被虫蛀蚀并伤及胚乳的颗粒。
病斑粒:糙米胚或胚乳有病斑的颗粒。
生芽粒:芽或幼根已突出稻壳,或检验糙米芽或幼根已突破种皮的颗粒。
霉变粒:稻谷生霉,去壳后糙米胚或胚乳变色或变质的颗粒。
⑤谷外糙米:稻谷由于机械损伤等原因形成的糙米粒。
⑥杂质:除本种粮粒以外的其他物质,包括下列几种:筛下物:通过直径2.0mm圆孔筛的物质。
无机杂质:泥土、砂石、砖瓦块及其他无机物质。
关于执行粮油质量国家标准有关问题的规定
![关于执行粮油质量国家标准有关问题的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c4f35522ccbff121dd368359.png)
4.3 禁止调运和销售虫粮。虫粮等级达到《粮油储藏技术规范》(LS/T 1211-2008)规定的一般虫粮等级的粮油,接收方必须对虫粮进行灭虫处理,因灭虫而产生的直接费用和造成的损失,据实核算,由发粮方承担。遇有特殊情况时,收发双方协商解决。
4.4 在每个年度的 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调运和销售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玉米、粳稻水分含量不得超过粮油质量国家标准中的规定或目的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相应粮油品种安全储存水分限量。
3.2.2 杂质含量:实际杂质含量低于标准规定的粮油,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低0.5个百分点增量0.75%。实际杂质含量高于标准规定的粮油,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高0.5个百分点扣量1.5%;低于或高于不足0.5个百分点的,不计增量。
矿物质含量指标超过标准规定的,加扣量0.75%(荞麦除外),低于标准规定的,不增量。荞麦中矿物质指标每低或高于标准0.1个百分点,增扣量0.5%,低或高不足0.1个百分点的,不计增扣量。
黄粒米超过标准规定的,不得作为各级储备粮油入库。
3.2.9 对因重大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导致严重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粮油,其收购根据管理权限,分别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执行。
4.粮油调运与销售
4.1 调运、销售和竞价拍卖粮油,销售(出库、调出)方应当出具能够代表粮油真实质量状况的检验报告并随货同行。接收方(购入、调入)须向销售方索取质量检验报告,并对接收的粮油进行检验验收。双方对粮油质量有争议时,按粮食质量监管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复检。
4.2 调运和销售的粮油按以下规定进行增扣量:
4.2.1 水分含量:实际水分含量低于标准规定的,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低0.5个百分点增量0.75 %,但低于标准规定指标2.5个百分点及以上时,不再增量。实际水分含量高于标准规定的粮油,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高0.5个百分点扣量1.35%;低或高不足0.5个百分点的,不计增扣量。
食用油标准
![食用油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9bfd341a8956bec0975e34f.png)
食用油标准为了更好地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提高产品的安全和卫生标准,同国际接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会同国家粮食局,组织制定了《棉籽油》G B1537-2003、《玉米油》G B191 11-2003、《米糠油》G B19112-2003、《葵花籽油》G B10464-2003、《油茶籽油》G B11765-2003、《大豆油》G B1535-2003、《花生油》G B1534-2003、《菜籽油》G B1536-2003共8项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和相关检验方法标准。
其中《葵花籽油》、《油茶籽油》、《米糠油》、《棉籽油》、《玉米油》标准已于200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大豆油》、《花生油》标准已于2004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菜籽油》标准也于2 005年2月开始正式实施。
这些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是我国粮油标准化工作的一件大事,对于提高我国植物油产品质量、规范植物油产品市场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知道些什么呢?新标准要求统一采用以单一的原料名称对产品进行命名的方式(如花生油、油茶籽油),禁止将与用途、工艺等有关的词语用在产品名称中;根据油脂产品的用途、加工工艺和质量要求的不同对产品分类为原油和成品油,成品油又分为压榨成品油和浸出成品油。
原油则指未经精炼等工艺处理的油脂(又称毛油),不能直接用于食用,只能作为加工成品油的原料。
增加原油这个类别,是为了使原油在进行贸易时有章可循。
成品油是指经过精炼加工达到了食用标准的油脂产品。
成品油按质量从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质量等级,分别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高级烹调油、一级油、二级油。
这就是说,消费者只需看看产品标定的等级高低,就知道食用油的质量了。
新标准增加了原料和加工工艺标识的条款。
为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要求在产品标签中对加工工艺按“压榨法”、“浸出法”进行明确标识。
根据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条例》,要求在产品标签中对是否使用转基因原料和原料产地进行明确标识。
现行粮油国家标准目录
![现行粮油国家标准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dc2e05db0912a2161579292a.png)
12 12 绿豆 13 13 青稞 14 14 黍 15 15 稷 16 16 莜麦 17 17 优质稻谷 18 18 优质小麦 强筋小麦 19 19 优质小麦 弱筋小麦 20 20 糯玉米 21 21 富硒稻谷 22 22 高油玉米 23 23 工业用高粱
(二)油料
24 1 花生 25 2 芝麻 26 3 油菜籽 27 4 棉籽 28 5 葵花籽
GB/T 1532-2008 GB/T 11761-2006 GB/T 11762-2006 GB/T 11763-2008 GB/T 11764-2008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2009/1/20 2021/10/1 2009/1/20 2009/1/20 2009/1/20 2018/7/1 2000/4/1 2000/4/1 2008/12/1 2009/1/20 2009/1/20 2011/11/1
GB/T 5509-2008
90 10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脂肪酸值测定
GB/T 5510-2011
91 11 粮油检验 粮食中还原糖和非还原糖测定
GB/T 5513-2019
92 12 粮油检验 粮食中粗纤维素含量测定 介质过滤法
GB/T 5515-2008/ISO 6865:2000
93 13 粮油检验 粮食运动粘度测定 毛细管粘度计法
现行粮油国家标准目录
编制单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
请登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查看国家标准文本。
序号
(一)原粮
标准名称
执行标准代号
一、原粮与油料
1 1 稻谷
GB 1350-2009
2 2 小麦
国家粮食检验标准
![国家粮食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3c1c91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c.png)
国家粮食检验标准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粮食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发布〈关于执行粮油质量标准有关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粮发[2001]146号)文件规定执行。
水分扣量、增扣价办法:以国家标准规定的水分(玉米14%,水稻14.5%)为基准,每低0.5个百分点,增价0.75%;每高0.5个百分点,扣价0.3%,扣量0.75%;低于或高于不足0.5个百分点的,不计算扣量、增扣价。
杂质扣量、增扣价办法:以国家标准规定的杂质1%为基准,每低0.5个百分点,增价0.75%;每高0.5个百分点,扣量0.75%,扣价0.75%;低于或高于不足0.5个百分点的,不计算扣量、增扣价。
玉米不完善粒扣价办法:以国家标准规定的不完善粒总量5%为基准,每高1个百分点,扣价0.5%,不足1个百分点的,不扣价,低于标准规定的不增价。
玉米生霉粒扣价办法:以国家标准规定的生霉粒总量2%为基准,每高1个百分点,扣价1%,不足1个百分点的,不扣价,低于标准规定的不增价。
生霉粒超过5%的退出保护价收购。
水稻黄粒米扣价办法:以国家标准规定的1%为基准,每高1个百分点,扣价1%,不足1个百分点的,不扣价,低于标准规定的不增价。
黄粒米超过5%的,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
水稻谷外糙米扣价办法:以国家标准规定的谷外糙米2%为基准,每超过2个百分点,扣价1%,不足2个百分点的,不扣价,低于标准的不增价。
价格尾数计算办法按每公斤保留到厘,厘以下四舍五入。
本表所列结算价格均为扣整晒费后价格,不含杂质增扣价。
玉米分三个等级,二等为标准品。
容重685g/L,杂质1%;水稻分五个等级,三等为标准品,34、出糙率77%,整精米率60%,杂质1%。
大豆油生产质量安全技术规范-2023最新
![大豆油生产质量安全技术规范-2023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98b1fc1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e.png)
大豆油生产质量安全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大豆油生产过程中原料采购、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场所、设施、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
本文件适用于大豆经压榨或浸出等制得大豆油的加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52 大豆GB/T 1535 大豆油GB 1886.5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植物油抽提溶剂(又名己烷类溶剂)GB 27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480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T 5491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873 粮油名称术语油脂工业GB 895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品生产卫生规范GB 9685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GB 14880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6629 植物油抽提溶剂GB/T 17374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GB 196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料GB/T 30354 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规范3 术语和定义GB/T 1535、 GB/T 8873和GB 14881-201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选址与厂区环境应符合GB 14881-2013中第3章和GB 8955的相关规定。
5 厂房和车间应符合GB 14881-2013中第4章和GB 8955的相关规定。
我国现行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质量指标和安全指标分析
![我国现行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质量指标和安全指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39e6c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d.png)
我国现行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质量指标和安全指标分析
毛永荣;胡斌;姜佳佳;梅华;张黎利;季一顺
【期刊名称】《粮食加工》
【年(卷),期】2024(49)1
【摘要】我国是食用植物油消费大国。
为适应市场消费需要,规范企业产品生产,截至目前,我国共制定了花生油等21项常见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来明确食用植物油产品质量要求。
重点从植物油的基本组成和主要物理参数、质量指标和食品安全指标3个方面分析玉米油等20项食用植物油标准,进一步对各项质量安全指标进行归类汇总,直观反应了不同种类、等级、加工工艺食用植物油指标的共性和差异性。
一方面帮助粮油检验人员快速获取食用植物油检验项目信息,另一方面为其它油品的标准制定提供资料依据。
同时,建设性提出了全套油脂色泽、气滋味专用标准样品的建立,食用植物油标准持续性修订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等建议。
【总页数】8页(P56-63)
【作者】毛永荣;胡斌;姜佳佳;梅华;张黎利;季一顺
【作者单位】安徽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27
【相关文献】
1.北方主要蔬菜水果现行绿色食品标准中卫生(或安全)指标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比较与分析
2.规范化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护理在保证患者安全和检验前质量指标
中的应用分析3.探索性因子分析在中石化安全绿色高质量指标体系评估中的应用——以市场竞争力和资源可持续能力为例4.基于CiteSpace的我国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研究可视化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国家粮油质量标准
1、稻谷(GB1350-2009):
⑴整精米率指标按1-5等级分别为:
籼稻:≥50%、≥47%、≥44%、≥41%、≥38%
粳稻:≥61%、≥58%、≥55%、≥47%、≥44%
⑵等外级:出糙率低于5等的稻谷
⑶标签标识要求:在包装物上或随行文件中注明产品的名称、类别、产地(县)、收获时间,为稻谷产品溯源提供根据和方便。
2、玉米(GB1353-2009)
⑴按1-5等容重指标分别为:≥720g/L、≥685g/L、≥650g/L、≥620g/L、
≥590g/L等外级:<590 g/L
⑵5个等级可以兼顾我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以及主产区丰年、平年和歉年的玉米质量,同时各等级也能够与各主要玉米生产国家要求相一致。
⑶不完善粒按1-5级分别为:≤4%、≤6%、≤8%、≤10%、≤15%
⑷对于水分>18%的玉米,须将水分降到18%以下,待玉米样品冷却至室温后再测定容重。
⑸标识要求。
3、大豆(GB1352-2009)
⑴高油大豆按粗脂肪含量(干基)指标分为1-3等分别为:≥22%、≥21%、≥20%,低于20%的大豆不作为高油大豆,其它质量指标与普通大豆3等相同。
⑵高蛋白大豆按蛋白质含量(干基)指标分为1-3等分别为:≥44%、
≥42%、≥40%,低于40%的不作为高蛋白大豆,其他指标与普通大豆2等相同。
⑶普通大豆定等指标使用完整率代替纯粮率进行定等,质量等级仍为1-5级分别为:≥95%、≥90%、≥85%、≥80%、≥75%,
⑷新标准取消东北黄大豆与一般黄大豆分类,根据种皮与子叶颜色将大豆分为: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他颜色大豆、混合大豆等,并要求黄大豆、青大豆和黑大豆中同类型大豆不低于95%,不符合要求的归为混合大豆。
⑸我国新标准中首次对损伤粒单独进行要求,1-5等损伤粒分别要求≤1%、≤2%、≤3%、≤5%、≤8%,其中热损伤粒分别为:≤0.2%、≤0.2%、≤0.5%、≤1%、≤3%。
4、小麦:
⑴修改了小麦分类检验方法,将感官检验改为仪器化检验,建立了中国小麦硬度分类评价体系,规定硬度指数大于等于60的为硬麦,小于等于45的为软麦,介于两者之间的为混合麦。
⑵对小麦分类进行了简化,新标准中小麦分类为硬质白小麦、软质白小麦、硬质红小麦、软质红小麦及混合小麦,由原来的9类调整为5类,取消了原按冬、春季节播种的分类
⑶适当放宽了中等小麦不完善粒的限制,由原来的6%调整为8%,与国际标准取得一致。
⑷增加了标签标识要求,规定在包装物上或随行文件中注明小麦的品种名称、类别、等级、产地、收获时间等,以便于小麦产品的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