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合集下载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提问,学生不仅自己回答了问题,
还加深了对分数概念的理解。以此为基础,后面的重点和 难点就会迎刃而解。
《可能性》 《数的大小比较》
分数的初步认识 排队问题
摸彩球游戏 猜数游戏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总是更重要。” 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探索、猜想、发现,让学生在问 题解决中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 过程。
“你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 “你能发现什么” ……
3、数量多,其实为反复提问
如果学生不能很快作答,教师就会重复这 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立即降低难度, 甚至叫其他的同学来“帮忙”,根本不考虑学 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
作出反应。
4、提问只是设计了教师自己的提问,忽 视了学习最主要的是能够让学生问。
三、对策
(一)、把握时机
课堂提问的时机通常产生于下列情况:是 学生学习中有所知、有所感、意欲表达交流 时;学生学习中有所疑、有所惑、意欲发问 质疑时;学生学习情绪需激发、需调节、意 欲表达倾诉时;促进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评 价、信心倍增时。教师若能准确把握好以上 的提问时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将会大大提 高。
(四)、 设计提问的技巧
提问要有一定的启发性 提问要具体明确。 提问要抓住关键 提问可以情境、游戏、活动化 提问要促使学生会问
提问的启发点应该在新知识的重点处;在 知识的链接处;在学生理解知识的疑难处;在 解题思路的转折处;在学生思维受到干扰处。
例如,教学应用题:“小张每个星期要写 50个毛笔字。这个星期前3天,他写了18个毛 笔字。如果要按时完成任务,接下来的4天, 他平均每天要写几个毛笔字?”这时,教师可 以做启发性的提问:要求“接下来平均每天写 几个毛笔字?”,需要哪些个条件?哪些条件 直接给了?还缺哪个条件?能不能题中给的其 他条件,想办法求出这个缺的条件?通过这些 层层递进的有序的启发,引导学生抓住数量关

例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例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许 仙
( 阳市 昆 仑 小 学 , 苏 溧 阳 溧 江 课 堂 提 问 是课 堂教 学 的重 要 组 织 形 式 , 传播 知识 、 发 是 开 智力 、 发展 思 维 的重 要 手 段 , 师生 交 流 的 主 要 途 径 。教 师 所 是 提 的 问题 的 质 量会 直 接 影 响 到课 堂 教 学 的效 果 。 因此 , 化教 优 师 的课 堂 提 问 。 利 于教 师 的课 堂 发 挥 和学 生 的 全 面发 展 。 有 我 觉 得 科 学 有效 的课 堂 提 问应 注 意 以下 几 点 。 提 问要 适 时 在学生没有思考 、 有疑 问、 有形成认识 冲突之 时, 没 没 不 可轻易提问。 因此 , 师要 熟 悉 教 学 内容 、 教 了解 学 生 , 准确 把 握 教学难点 . 在课 堂 教 学 中 还 要 洞 察 学 生 心 理 . 于 捕 捉 时 机 。 善 对 于 难度 较 大 的 问 题 , 意 化 整 为 零 , 难 为 易 , 循 善诱 , 注 化 循 以 鼓起 学 生 的信 心 。 问难 度 大 都 巧 设 在学 生 “ 一 跳 , 到桃 ” 提 跳 摘 的层 次 上 , 而把 学 生 的 注意 力 、 象 思 维 引 入最 佳 状 态 。 从 想 如: 在教 学 《 方 形 面 积 计 算 》 , 让 学 生 首 先 想 想 生 活 正 时 我 中什 么 形 状 和正 方 形 最 接 近 ? 的 面积 又 是 如 何计 算 的 ? 着 它 接 再 让 学 生 合作 探 究 如 何 去 计 算 正 方 形 的 面 积 ? 它 们 之 间有 什 么联系吗?( 这里 学 生 就 会 从 长 方 形 方 面 考 虑 . 上 也 确 实 如 课 此) 因这 几 个 问题 带 有 较 强 的启 发 性 , 以 能够 探 究 出方 法 的 所 学 生很 多 , 基 本 上 能 够 完 整讲 述 探 究 的 过程 。 堂教 学 也 处 并 课 于 一种 “ 而启 之 ” “ 而 发 之 ” 愤 、悱 的状 态 。 二 、 问要 有 指 向 性 提一230 )Fra bibliotek130 、

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种方式通过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提问的方式和内容都需要灵活掌握,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探索的学科,但有些学生可能对数学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动力。

而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发散思维和逻辑推理,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回顾、复习和巩固已学的知识,让他们通过思考、解答问题的方式将知识牢固地记在脑中。

通过回答问题,学生会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形成全面的知识架构。

数学课堂提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提问应具有针对性和适度难度: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所以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能过于困难,以免导致学生无法回答。

提问时应根据学生的程度和知识水平合理选择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给予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时间:在提问后,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回答时间,避免急于催促,以免打乱学生的思路和思维节奏。

在学生回答时,教师应鼓励多种思考方式和答案,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3. 鼓励学生互动和合作:数学是一门需要互相讨论和合作探究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促使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启发和补充,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堂提问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记忆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

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教学中的"问",可谓启发性的集中表现,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问。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

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提问方式的多样性提问的方式有多样,当学生无疑可问时,可通过“设问”来引出问题;当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还流于表面时,可通过“追问”引领学生将探究深入下去;当学生有疑问而有依赖倾向时,可通过“反问”来激励学生自主探究。

前不久,笔者上了《计算比赛场次》一课,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整组的比赛场次”之前,有学生提出:“老师,有国旗图摆吗?”师答:“没有国旗图摆行吗?”在老师的这一“追问”下,似“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想到了用数字、字母甚至是图形来代表队名,唤起了学生的旧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利用知识“再创造”的强烈欲望。

也曾听过一堂课,老师在课前对学生说自己有个习惯:“喜欢你们自己在下面说。

”所以整堂课多数时间老师提出问题后,由学生齐答,只有一次是指名回答。

在这种单一的提问形式下,学生齐答出的就是结果,没有人争议,课堂教学似乎进行得很顺利,但是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却没有丝毫彰显。

其实,好的提问方式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

教师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提问方式,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

要鼓励学生多动脑、勤动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问的适时性适时,即掌握提问时机,就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或创设一个最佳时间,提出问题,使问题在解决的同时,唤起学生内心的解题向往,发展思维。

在笔者上的《计算比赛场次》一课始,请4位同学上台来做握手游戏。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可以考虑
以下几点措施:
1. 创设放松、积极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舒适、轻松的环境中
学习,会更加适合他们的学习。

可以通过采用游戏化的方法来提高
学生的参与度,避免使用过分严格的语言和行为。

2. 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

鼓励学生彼此间交流并参与到课堂活
动中来,例如小组讨论、集体破解问题等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
学生的参与度,而且能够加强学生间的互动关系。

3. 准备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问题。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
生层次,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彼此竞争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4. 成为一个良好的引导者。

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自主学习,而
不是仅仅听教师的讲解。

5.激励学生进一步思考。

教师在提问时,要避免直接告诉学生
答案。

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提出自己的答案,让学生主
动探究和发现答案。

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总之,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需要营造一个积极放松、互动、关注差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励学生探究的有利氛围。

论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论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论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一、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课堂提问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包括他们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

只有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调查问卷、课堂观察和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情。

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灵活调整提问的难度和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

二、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小学数学高段学习阶段,学生开始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激发学生思考,而不是简单地问答。

启发性提问可以采用情境故事、问题情境化等方式。

如果要学生研究一个几何问题,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来引入,让学生从故事中找到问题,并加以解决。

三、提问要体现层次性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提问应该体现层次性,即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由表层思考向深层思考逐步过渡。

提问的层次性可以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等多个方面来体现。

层次性提问可以通过逐步引导学生探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四、提问要重视学生参与在小学数学高段课堂中,教师提问旨在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提问时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参与。

教师可以通过点名提问、小组合作、手势回答等方式,引导全班学生参与提问。

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有求知欲,主动探究问题。

五、提问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鼓励性在小学数学高段课堂中,教师提问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鼓励性。

准确的语言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鼓励性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提问时,应该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不宜使用晦涩难懂的词语。

教师提问时要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到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提问要及时反馈在小学数学高段课堂中,教师提问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促进学生主动纠正错误,不断提高。

及时反馈可以通过点评学生的回答、让其他同学发表意见、纠正错误等方式来实现。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数学课堂中,有效的提问策略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参与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有效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1. 设计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指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

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或者设计一个有关数学思维的实际问题。

2. 利用启发性问题:启发性问题是指那些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和深入思考的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对于一个几何形状的问题,可以问学生怎样确定这个几何形状的性质或者证明某个结论。

3. 引导性提问:引导性提问是指教师通过连贯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掌握知识。

教师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方式,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知识。

对于学习加减法的学生,可以先从具体的实物开始,问学生如何把具体的实物和数字联系起来,再引导学生逐渐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和计算规则。

4. 提供情境化问题: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提供情境化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对于学习比例的学生,可以通过情境化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和应用,例如通过购物、做菜等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5. 鼓励学生提问:除了教师的提问,鼓励学生提问也是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之一。

鼓励学生提问可以促进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思考和理解,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可以提供一个开放、友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随时提问,并对学生的提问进行积极回应和引导。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一、本文概述课堂提问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推动课堂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教师的提问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如提问过于简单、缺乏深度,提问方式单缺乏变化,提问时机不当、影响教学效果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首先将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和特征。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出发,探讨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理论层面,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出发,探讨有效的提问应遵循的原则和规律;实践层面,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提出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提问策略和技巧。

本文还将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反思,以期不断完善和优化提问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堂提问的艺术,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学习进步。

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定义与评估标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这一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技能掌握和情感态度的发展,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性:问题应当紧扣教学目标,能够直接指向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启发性:问题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层次性:问题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的难度,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互动性:问题应当能够引发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课堂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技巧及策略

课堂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技巧及策略

课堂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技巧及策略冕宁县城厢镇中心校方启美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计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精心设计,紧抓提问点(1)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的知识点。

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容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

例如:金老师在教学“烙饼问题”时,她首先把问题呈现给大家:“妈妈给一家三口每人烙一张饼,家里的一只平底锅每次最多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三分钟,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师:“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是什么意思?生:烙饼用的时间要尽可能短。

师:要使烙的时间尽可能短,要注意什么问题?生:要充分利用“每次最多能烙两张饼”这一条件。

尽可能不要让锅空出来。

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启发引导的作用,你看,每个同学都忙着拿出事先准备的圆形纸片开始烙饼了。

又如:王老师在上“比较分数大小”时,刚上课他就给学生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猪八戒分西瓜”,唐僧师徒来到火焰山下,他们口渴难耐,孙悟空去找来一个大西瓜,猪八戒自告奋勇来分西瓜,他说:“我少吃点分二分之一,悟空多吃点分三分之一,师傅吃得最多分四分之一。

”王老师提问了,“究竟谁吃得多?”我们等一下来解决这个问题。

由于这个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拥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做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去探索新知。

(2)抓住知识的疑难点提问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也就是教学的重难点,抓住疑难点提问,就是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特别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计疑问。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着他们的错误认真分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周老师在教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让学生对于同一平面图形中两条直线的情况进行分类时,有的学生只看表象,把没有延长,看似不相交的也分在不相交一类,这时老师请学生回忆什么是直线?(可以无限延长)那你还有什么要修改的吗?学生立即把两条直线都延长后再重新分类,得到准确的分类结果。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探究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课堂提问在数学课堂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课堂提问是教师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重要手段;是燃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助燃剂;是激起学生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是促进师生思想交流的渠道。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有利于新课改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因此,探讨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对于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有重要意义。

一、精心设计,彰显提问的目的性对提问的精心设计,能够让教师自如地驾驭课堂,而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这样才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理解知识,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点、教学目标、学教学内容以及数学学科特点等设计问题。

具体应做到:首先,分析学情,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状态,科学地设计问题。

设计的提问要注意从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要有助于启发全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提问要做到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提问的范围大小、难易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其次,提问的内容应当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扣住疑点而进行。

所提问题应该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对旧知识的回顾,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再次,把握数学学科特点来设计问题。

数学学科相对其他学科比较抽象,因此,在设计问题时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听得通俗易懂,有滋有味。

二、创设情境,彰显提问的趣味性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提高提问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新课程教学理念下,重视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富有数学味的问题情境,可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关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论文六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论文六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论文六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关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论文六篇【篇一】随着人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的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实现优化、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长期追求。

为此,我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重要的是一种手段,一种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善于发问,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有的教师不善于发问,或问得不得法,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相对差一些。

下面就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一谈什么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在教学中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有效性提问的概念是这样说的“有效性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学生角度看能促进其思维,激发求知欲望,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从教师角度看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增进教学的实效性。

就现在的素质教育而言,我们整天喊着高效教学,有效教学,其实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相对而言的无效教学,反思这种教学,反思自我教学,这些无效教学不是一个片面,而是一种共性,主要问题存在以下几种现状:1、问题缺乏科学设计:简单、随意,表面很热闹,实则空空洞洞,尤其是一问一答式,缺乏探究性和具体性。

2、问题缺乏思考价值:问题没有精心设计,没有思考价值,缺乏针对性。

3、问题缺乏普遍性:教学中指围绕几个优等生发问,冷落了大部分学生,还有发现不注意听讲而进行惩罚性提问普遍存在。

4、问题缺乏艺术性:语言不准确,不合逻辑,过于呆板、机械或口语过多(如:嗯、啊等)给学生一种没备课的感觉。

5、问题缺乏启发性:像“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学生只能回答“是”或“不是”之类的无效提问。

综上现状,我认为要做到有效性提问,应采取以下几种策略:一、紧扣一个“实”字,抓课堂提问的内容课堂提问的内容应当紧扣教材,围绕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纬度”展开:1、提问内容要有启发性设计提问内容要多编拟能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变化发展的思考题,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并能在提问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尽量少问非此即彼的问题。

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几点认识

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几点认识

浅谈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几点认识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

一位名师打过这样的比方: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做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中的一块石子,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和心灵的浪花。

可见,设计合理而巧妙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保证。

下面就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的经验谈谈自己对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一些认识。

一、提问的一些基本要求1.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的难易应适度,以多数学生经过思考能正确答出为宜。

题意必须明确,问句不能有歧义,问题不能过大,不能因用词不当引起学生疑惑、误解和猜测。

2.充分估计学生的答案。

教师设计问题时,就应充分估计学生的可能答案。

尤其是错误答案,并且准备好相应的对策。

3.恰当地选择提问对象。

教师提问时一般应面向全班,问后察言观色,选择适当的应答者。

不同难度的问题应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

4.诱导学生正确回答。

教师应能敏锐地捕捉住学生不确切的表述,及时纠正学生答案中的错误与思维方法上的缺陷,诱导学生正确回答。

最后,帮助学生归纳、小结,形成简明的答案。

二、课堂提问问题要有层次性根据设计问题时检测目标的不同,可将问题划分为两个层次1.低级认知问题。

低级认知问题是用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已学过的知识,理解的程度如何。

比如回忆性问题就可以用以检测是否记住了所学知识,一般不会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

2.高级认知问题。

高级认知问题是用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问题。

包括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

高级认知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确定的。

三、课堂教学的提问要有艺术性课堂提问不仅作为教学方法,还被作为了解学生学习活动、掌握知识情况的反馈手段。

提问作为一种教学艺术,应该怎样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呢?(一)在提问内容上,讲究五讲1.目的性。

目的性是指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

提问是为教学要求服务的。

为提问而提问是盲目的提问,盲目的提问无助于教学,只能分散精力,偏离轨道,浪费时间。

分析如何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分析如何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分析如何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与度,促进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然而,很多时候课堂提问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为了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以下是一些策略和建议:1. 设计问题有针对性:提问前,老师应该对问题进行深思熟虑,在问题设计上要有针对性。

问题应该能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激发他们的思维。

此外,问题的难度要适度,既不能太简单以至于没有挑战性,也不能太难以至于让学生望而生畏。

2. 多样化提问方式:老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提问方式,比如开放性问题、选择题、场景分析等。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 鼓励学生参与:在课堂提问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给予正面的反馈。

每个学生都应该有机会回答问题,而不是仅仅由少数几个学生回答。

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可以增强他们的研究动力和自信心。

4. 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课堂提问应该是一个积极和尊重的环境。

老师需要创造一个鼓励学生思考和分享观点的氛围,避免批评和贬低学生的言论。

学生应该感到安全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 整合技术资源:现代技术可以为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供很多支持。

老师可以利用在线平台或教育应用程序,通过在线投票、讨论论坛等方式进行互动提问。

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参与范围,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和效率。

综上所述,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合理设计问题、多样化提问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创造良好氛围,以及整合技术资源等策略。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数学教育的本质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而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提问可以帮助教师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对学生提问,可以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并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指导。

通过询问开放性问题,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思考中更好的学习知识,并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例如,在教授步骤问题时,可以问学生一个有趣的问题:“你能根据你的步长估算教室的长度吗?”通过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了解如何测量较长距离,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提问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开放性问题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例如,在教授函数的定义时,可以问学生:“你知道什么是函数吗?你有过哪些实际例子?”通过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思考函数的实际应用,更加深入地学习函数的定义,展开探究并加强记忆。

三、提问可以促进学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提问一些问题可以引发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们相互交流和学习。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化简时,老师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回答不同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还提高了学习效果。

综上,提问是数学课堂中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合适的提问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也帮助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纠正和指导学生的错误,并加强全班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推动学生的实际应用和探究。

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综述

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综述

摘要有效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国有效课堂提问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对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论述,特别是对有效课堂提问的概念和策略、有效提问评价标准和有效课堂提问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反思,以便推进有效课堂提问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

关键词:课堂提问问题有效性一、对有效课堂提问研究的回顾塔巴(Taba,)认为:“问题是新形成的认知系统的承载者。

”如果说教学过程是理解性教学的核心,那么,有效提问就是整个教学的生命线。

[1]追求有效的课堂提问一直存在于理念之中,直至有效教学研究聚焦课堂,“有效课堂提问”才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界,并日益为大家所关注,但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

有效课堂提问更加关照师生主体的彰显、学生思维的张扬、教学对话的开展、三维目标的实现。

对这十余年间的有效课堂提问研究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和反思,这对研究提升理论和实践水平,实现高效课堂提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都不无裨益。

(一)有效课堂提问概念的研究国内关于有效课堂提问的内涵界定纷杂,研究者使用的定义各有所指,缺少完整概括、获得共识的“有效课堂提问”概念。

有的关注学生对问题的参与和回答,如赵敏霞认为有效课堂提问指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提问,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其特点包括有效课堂教学提问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形式、是实现教学目标整合的重要手段、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过程的[2];有的关注问题的表述,如周新亮在《构建课堂“有效提问”》一文中认为,所谓的有效提问,就是根据教材的实际,采用符合科学规律、教学原则、美学要求,做到有效设计、清楚表述、适当时机、巧妙语言、由表及里;有的关注问题的作用,如王雪梅认为有效提问就是以有效的策略提出有效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得以发展[3];有的仍以与课堂提问雷同的概念来界定“有效提问”或“有效课堂提问”。

具体评议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以下七个指标

具体评议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以下七个指标

具体评议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以下七个指标:1、目的性。

提问应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明确的目的性,不能信手拈来,随意发挥,要围绕着教学要求展开,为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服务。

2、启发性。

提问要问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关键处,问在知识的要点上。

即问在知识的连接点和解决问题的支撑点上,能启迪学生的思维,疏通学生的思路,足以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猜想,以知识和方法的正向迁移,从而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可及性。

所提问题应以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及当场为基础,不能过易,也不能过难,应尽量避免“不启能法”和“启而不发”的提问。

4、适量性。

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亦是获得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我们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但这并不等于说一堂课提问的越多越好。

对一堂课的提问,我们不但要看其量,还要看其质,更重要的是要适量。

5、及时性。

提问要把握稍纵即失的时机,要问在学生接受知识,思考问题的“节骨眼”上。

6、层次性。

问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有主有次,具体明确,使学生的思维有明确目标,切忌把问题提的大而笼统。

7、全体性。

提问的方式要面向大多数,问题的难易程度应能分别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

8、及时评价。

教师对学生回答要及时做出恰当、中肯的评价。

即教师可对学生的回答不确切的地方进行重述,对未尽之处进行追问,对错误的地方给予更正,对回答正确或有创意的学生予以鼓励和表扬。

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探微【内容摘要】: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有的教师善于发问,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有的教师不善于发问,或问得不得法,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相对差一些。

教师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问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这是课堂教学技巧性和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文章结合了“激趣式提问” ,“启发式提问” ,“诱思式提问” ,“驱导式提问”等几类课堂提问方式来阐述课堂提问艺术。

【关键词】:提问思维艺术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

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5个特征

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5个特征

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5个特征1、科学性。

科学性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吃透教材。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其认知水平,即正确认识学生并科学地估计他们的知识和智力水平,真正做到从学生出发。

教材内容要熟练掌握,理解其深刻内涵,老师问题的语言要规范,简明扼要,针对性强,问之才能做到科学得当,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发展语言,发展学生智能。

2、启发性。

精心设计的问题要重视思考型、鼓励启发型和开放型的问题,轻视记忆型、检查型、封闭型的问题。

好的提问应该富有启发性,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

启发性的另一重要方面是老师的问题能引发出学生提出新的问题。

3、创造性。

指关注学生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反应。

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创造性应是有效性中含金量最高的指标,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品质灵魂。

问题是开放的,不是封闭性的,不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语文学科是人文性最浓的学科,最好的问题大概是没有完全明显的答案的。

4、适度性。

包括适度、适时、适量。

一适度,是把问题提得准、提得富有启发性的关键。

要根据具体课文内容,提问难易适度,选择不同的对象,对语文基础知识内容提问时,可面对中、差生,而对知识难度较高的提问应对优、良生。

每一堂课的提问要有广度、深度、坡度,要面向全体学生。

问题过易或过难,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或抑止心理。

5、鼓励性。

这样的问题有助于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人文是语文的特性,语文课应该是人情味很浓的课堂。

在这样的气氛下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其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思考的积极性异常高涨,学习自信心十足。

求知欲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学生主动求解的内在动机一旦被激发,就有了创造的意图和同化新知识的愿望。

至此,学生已融入文本,开启了智力大门。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课堂提问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是教学语言最为主要的载体之一,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甚至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

因此,做到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当是每个教师的追求。

对课堂有效性的衡量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角度不一,标准也就不同,但我们认为,课堂教学中,课堂行为者——师生的活动效果应当是最主要的参照尺度,如果从师生活动效果来看,课堂提问有效性标准应当从以下两个角度五个方面加以衡量。

对课堂提问效度的衡量(一)学生学习效果1.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和探求欲;2.促进了学生的思考,提高了思维水平;3.就某问题的相关内容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后,知识得以丰富,技能得以提高;4.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5.乐于参与交流,提高了信息交流效益。

以上5个方面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具体体现为知识的丰富、智能的提高、情意的陶冶和人际的和谐,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发展的主体,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这些方面得以完成,课堂提问也就达到了教学的效率和效益的双提高。

(二)教师教学效果1.能及时了解学情,相机调整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2.能掌握预设目标的完成情况,引导生成目标的完成;3.增进了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出教学的公平公正;4.课堂教学能力得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得以提高。

以上4个方面是以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要参照的,任何时期任何理念指导下的一堂课都不可能回避教学任务这一问题,尽管教学任务完成的多少有别,预设目标实现的程度有异,但一堂好课都需先“胸有成竹”,然后才会“势如破竹”,毫无目的,随波逐流的课堂是无效的。

同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促进师生交流,教学相长,教师的授课能力得以提高,也是课堂提问有效的应有之义。

按照课堂提问程序,课堂提问应包括问题设计、提问、候答、叫答、理答五个环节,下面,分别从这五个环节来探讨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建议(一)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策略1.明确问题的类型与层次在设计问题时,必须根据想要获得答案的性质和学生的思维水平来考虑问题的类型与层次。

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若按问题的性质划分,可分为启发性的问题和灌输性的问题,形式性的问题和实质性的问题,有意义的问题和无意义的问题,引导性的问题和控制性的问题;若按问题的内容划分,可分为实事性问题,即要求学生陈述某一个实事,解释说明性问题,即要求学生对某一事物作出说明或阐释,规范性问题,即该问题可能和学生的学习内容无关,但可以规范学生的言行,维护课堂纪律。

我们认为,问题的设计主要是用来促进学生思考的,因此,从思维的角度来明确问题的类型和层次是更科学的。

从要求学生达到何种程度的思维水平来看,可分为低层次问题和高层次问题。

低层次问题要求学生使用理解性知识来回答,学生可以使用现存知识,回忆并重述已有知识经验、重组认知结构等形式来回答;高层次问题则要求学生在已有认知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与评价,具有更加复杂和原创的思考。

根据学生回答答案时的思维方式,可将问题分为聚合式问题与发散式问题。

聚合式问题多是有一个或一组比较明确的答案,如“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等问题都属于聚合式的问题,这类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强化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发散式问题则要求思维从一个明确的信息转向各不相同但却合理的答案,这类问题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

根据思维在问题中所占的比重,可分为内容性问题和加工性问题。

内容性问题是指直接关注所学知识和处理所学的信息,这些知识和信息都可以从文本中找到,而且通常教师脑海中已有了正确的答案,它常与低层次的认知过程相关,由于强调学习内容,所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加工性问题不太强调答案的正确性,更多的是关注于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创造性或以复杂的方式来思考,这类问题与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关联度相对低一些,但它们却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也多是一些高层次的和发散式的问题。

2.增强问题设计的针对性教师在授课时,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类型层次的问题,并注意将所提问问题的类型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有效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依赖低层次、聚合型、内容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即使设计再巧妙,也无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这也是很多课堂提问无效或低效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当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较简单时,用低层次的问题就可以了,当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时,就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高层次、发散型、加工性的问题,这样才会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进而培养了其思维力及对学习内容的深度加工。

(二)提问的有效性策略1.表述清晰、简洁如果想使提问变得有效,在陈述问题时表述必须清晰、简洁。

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使用简洁自然的、与学生认知水平相符合的课堂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或太专业的学术语言;提问仅包括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所需要的词汇和等待学生处理的信息,不包括无关的词语;问题最好是提前预设的,而不是“兴之所致”。

2.富有启发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尽量避免问一些只有唯一答案或修饰性强、可有可无的问题。

这些问题有时会让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影响了思考的质量,教师在提问时可以采用发人深思的语气和方式促使学生不要急于回答问题,同时,再用一些启发性的话语促进其深入思考。

3.量少质精在提问时,教师要尽量做到少而精,那些理解、记忆类的问题,除去涉及高认知水平问题做铺垫的记忆类知识外,大多可以略去。

因为教师课堂提问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拥有量,而在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深入思考。

若提问问题过多,一则,容易出现“满堂问”,过多的问题使教学出现分散化倾向,冲淡了教学过程的逻辑性;二则,问题一多,答问时间必短,即使教师所提问的问题是高水平的,因为时间有限,也会影响学生的思考。

(三)候答的有效性策略1.留有足够的候答时间候答时间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教师提问和学生反应之间的暂停,一是学生反应和教师反馈之间的暂停。

在课堂提问中,许多教师都急着让学生回答,中间没有候答时间或候答时间很短,这容易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无法有效回答,而且可能有一部分学生会因此而失去信心,不再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有学者研究发现,许多低效教师在提问之后和学生回答之前的暂停不过1秒钟,而有效教师在提问之后和学生回答之前的暂停,根据问题类型不同有3到10秒钟。

因此,留有足够的候答时间,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之中,特别是对一些“学困生”将更有帮助,这样,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将大量增加,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也大幅度提高。

2.灵活运用候答时间有了候答时间了,又该如何运用呢?可以采用如下方法,第一,做些规定防止学生把答案脱口而出,因为脱口而出将阻碍教师对提问后候答时间的控制,同时使有些学生逃避思考;第二,在提出问题后,扫视全班,并默数5-10个数,然后再提问;第三,在学生还没回答完之前,即使回答错误也尽量不要打断他们,等回答完之后,暂停,用几秒钟的时间想一下他们的答案并允许其他学生做出判断,同时考虑如何反馈。

(四)叫答的有效性策略1.扩大课堂参与如何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是课堂教学目标得以完成的重要体现之一,同时,也是教育与教学公平的重要体现。

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多是让举手的同学回答问题,因经常被叫答,这部分同学会被教师越来越关注,被叫答的机会更多,而不举手的同学因为不会回答或者没有勇气举手,则容易被教师忽视,长此以往,回答机会会被“垄断”,造成了教育的不公。

为此,教师在叫答时,应扩大课堂参与,力求所有学生都对问题能做出反应,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回答的平等机会。

2.变换叫答技巧为了保证提问发挥平等的作用,体现教学的公平,教师可以经常变换叫答技巧。

如教师可以在每张小卡片上写下每个学生的名字,然后随机抽取一张,这样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和教师交流,并取得成功的计会,并且也为教师提供了掌握学生是否理解所学知识的机会。

同时,为了维持他们对课堂的参与,要让所有学生保持警觉,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任何时候都可能被叫到,变换叫答技巧以随机叫学生来回答下面的问题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五)理答的有效性策略所谓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应答和反馈。

教师的理答,直接关系到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影响到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成功与否,并影响教师的长期教学效果。

低效的理答是“好的”或者“嗯…嗯”这样常规性词语。

有效理答,通常采用如下方法:第一,当学生充满自信的回答并回答正确时,接受他的回答,适度表扬,然后继续教学;第二,当学生回答正确但犹豫自己回答是否正确时,向学生提供反馈或暗示,并在继续教学之前,让学生明白;第三,当学生充满自信但回答错误时,应强化他的最初努力,然后用另外有些问题来帮助学生获取正确答案,避免直接给学生呈示正确答案或叫另一个学生回答;第四,当一个学生因粗心大意没有回答正确时,给出正确答案并继续教学,不要花费过多时间去纠正一个错误答案。

此外,在学生没有正确回答或者缺乏自信的回答时,教师还可以采取如下一些理答策略。

1.澄清澄清,即用不同的术语重新陈述同一个问题。

当学生无法回答教师的问题时,常常因为原问题的措词不当,学生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就必须借助澄清的方式使原问题变得清晰、简单,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把握住问题的关键点。

2.追问追问,即向回答问题的学生提一个或几个额外的问题以帮助他们回答正确或提升回答水平。

通常,教师会问一些聚合式、内容性或低认知水平的问题,即使教师问一个高层次或发散式的问题,绝大部分学生也会用低层次的、聚合式的答案作答。

这时可以采用追问以促进学生进入高层次的探索过程。

方法如:让学生解释一下他为何这样回答,让学生举个类似的例子,让他描述一下如果问题的重点变了,他们又该怎样回答,等等。

3.转问转问,即让另一个学生来回答同一个问题。

在学生回答错误但由不需要追问时,教师可使用这种策略。

这种方式对于成就动机很强的学生非常有效,他们受到挑战会更加努力学习,但对于一些比较爱面子的同学来说,有时效果并不是太理想,他们可能感受到了伤害甚至是侮辱,从而导致自我概念、学习动机、课堂参与的下降。

4.悬置如果遇到的问题,师生无法当课堂共同解决,教师应当诚恳地、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并建议师生共同查阅有关资料,共同探寻和研究,并在后续的教学中提及和解决,切忌敷衍,更不可恼怒。

理答的悬置策略是保证课堂提问有效的方式之一,在随后的教学中提及到该问题,一方面体现出教师对该问题的重视和负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对教学的贡献,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提高了他们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了他们学业成绩的提高和思维水平的发展。

在注意以上这些策略时,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也离不开教师一些非言语行为的帮助,如注意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以和颜悦色的态度对待学生,点头微笑表示赞许,摇头表示否定等等,这些非言语行为都可以帮助课堂提问将“有效”进行到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