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地理教案: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
地理教案:地球的自然资源与利用

地理教案:地球的自然资源与利用地球的自然资源与利用一、引言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上面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这些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重点讨论地球的自然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的相关知识。
二、地球的自然资源分类1. 有限供应的能源资源- 矿石类:如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 煤炭类:煤炭是最主要的化石能源之一,广泛应用于电力产业和工业生产。
- 核能:核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但其储量较大,可以为人类提供长期稳定的电力供应。
2. 可再生能源- 风能:风力发电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发展清洁能源的重要手段。
- 太阳能:太阳能广泛应用于居民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发电领域。
- 水能:水力发电站可以通过水位差异产生清洁电能。
- 生物质能:包括农作物秸秆、木材等可转化为发电或加工利用。
3. 水资源水是地球上最宝贵且不可替代的资源之一。
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水资源,并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避免过度污染。
4. 矿产资源- 金属矿产:如铁、铜、铝等,被广泛应用于基础工业和制造业。
- 非金属矿产:如石材、建筑材料等。
5. 土壤资源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在农业发展中必须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以维持农作物的良好生长环境。
三、地球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1. 合理利用优化能源结构由于有限供应能源的特性,我们应该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是关键。
2. 推动节约资源与循环经济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来鼓励人们节约使用纸张、水、电力等资源。
同时,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并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3. 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为了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我们需制定相应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在实践中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珍惜意识。
4. 推动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矿产资源是非常宝贵的自然财富,但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在挖掘利用过程中,应该采取科学的开采方式,并积极推行绿色矿山建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教案含教学反思设计高二地理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产生的原由。
●课标解读1.联合案例判断自然资源及其分类。
2.举例说明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3.案例剖析我国资源问题产生的原由。
●新课导入建议2013 年联合国确立“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
我国纪念2013 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俭保护氷资源,鼎力建设生态文明”,由此导入新课——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
●教课流程设计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 理解自然资源的看法,识记自然资源的分类方法。
1. 我国主要的资源问2. 能举例说明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及产生的原由。
题。
(要点)3. 识记水资源问题、土地资源问题、矿产资源问题的内容、产生 2. 我国资源问题产生的的原由、解决的举措。
原由。
(难点)自然资源的涵义1.看法:指存在于自然界,在必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升人类目前和将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1.如何判断某种物质是不是自然资源?【提示】自然资源是指人类能够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
自然资源拥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一是它的自然属性,即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物质或能量,属于地理环境的构成部分;其二是它的经济属性,即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能够直接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
至于人类还没有认识,或散布过于分别而无开采价值的物质与能量,都不属于资源的范围。
可是跟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其实不清除它们很可能会成为将来的资源。
2.分类:依照自然资源可否重生或恢复的特征,自然资源可分为两类。
分类含义举例被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后,能够依赖生态系统自己的运生物质源、水资源、土地资可重生资行力量,使之获取恢复和重生,能够供人们永续利用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源的资源等非可重生又称不行重生资源或不行更新资源。
指那些被人类开矿产资源资源发利用后,会渐渐减少以致枯竭而不可以重生的自然资源2.可重生资源能否能够无穷制地开发利用?为何?【提示】不可以够。
2.1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

一、自然资源的涵义
1.概念: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只要它 对人类有用的,都属于自然资源。 水资源 可再生资源 生物资源 土壤资源等 2.再生能力
非可再生资源 矿产资源
下列几种自然资源中,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
些是不可再生资源?
①水 ②石油 ③森林 ④土地
⑤铁矿 ⑥鱼
⑦太阳能 ⑧煤
二.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
3.矿产资源问题
1)矿业的地位: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
2)矿产资源面临短缺耗竭的原因 自然原因
非可再生 储量(总量)有限,后备资源不足
人口多,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人为原因 不合理的 开发利用 储量消耗大问题
综合矿床资源利用率不高
环境问题严重
近年来,我国稀土资源由于滥采贱卖,储量占世界总 储量比重已从十年前的70%下降至目前的50%,使我国 稀土资源面临“缩水”,亟待保护。据此完成3-4题。 4.我国稀土资源“缩水”的原因主要是( A ) ①滥采贱卖 ②地方利益驱使下无计划大肆开采 ③开采中浪费严重 ④恢复耕地占用矿产用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我国矿产资源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D ) A.多伴生矿,易于综合利用 B.矿产资源分布不均,但集中成片,可建立区域性矿 产基地 C.矿产资源丰富,但资源不能配套 D.有色金属、稀土矿、煤及一些金属矿储量丰富
土壤盐渍化
人类不合理灌溉 和耕作
主要发生在干旱区。
生产过程中排出大 土壤污染 量的“三废”物质, 各地均有,但情况不同。
练习:
1.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保护,我国的基本国策 是(
B )
A.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B.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高中地理教案: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高中地理教案: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与特点;3.了解自然资源的保护意义和方法;4.培养学生对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定义:自然界中存在并对人类有用处、能够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各种物质、能量以及现象;•分类: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和非可更新资源。
2.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和特点•农业、林业、渔业等初级产业对土地和水等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工业对矿产、能源等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服务业对环境品质、旅游景观等自然条件的重视;•利用方式:开采利用、节约有效利用、循环再利用。
3.自然资源的保护意义和方法•保护意义: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确保后代子孙能够继续享受资源;•保护方法:节约使用、环境治理、循环经济、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1.预热:•利用图片展示不同自然资源的例子,并鼓励学生讨论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2.新知引入:•使用示意图介绍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资源有初步认识。
3.讲解与实践:•教师进行讲解,重点介绍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以及可更新资源和非可更新资源。
(2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按照提供的材料辨别各种自然资源的类型。
(15分钟)4.总结与拓展:•整理已学知识,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做总结,并提出进一步思考问题。
第二课时: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和特点1.复习:•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并互相分享各组的答案。
2.新知引入:•探究式教学:通过观察实例图,引导学生掌握利用土地、水和矿产资源的方式与特点。
3.讲解与实践:•教师进行讲解,对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利用自然资源的典型情况进行介绍。
(2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针对不同行业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写下一篇小论文。
(15分钟)4.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各种利用方式和特点,并提出问题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入理解。
高中地理:自然资源教案

自然资源是地球上人类生活离不开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自然资源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学生应该了解各种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和开发利用情况,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为了帮助高中地理教师做好课堂教学工作,本文将介绍一些优秀的自然资源教案,供教师参考借鉴。
一、教案一:石油资源开发利用本教案着重介绍了石油资源的分布、储量、开采基础知识和开发利用情况。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石油资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源资源,对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案中对于石油储量分布、品质等进行详细介绍,并介绍了石油开采技术和与石油开采相关的环境问题。
该教案还结合案例分析了国内外石油资源的开采利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使学生对资源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教案二: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本教案重点介绍了水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和管理问题。
在学习该教案时,学生可以了解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数量状况。
同时,教案也着重介绍了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教案的讲解,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如何有效地利用与管理水资源,保证我国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
三、教案三: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开采利用本教案主要介绍了我国各类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问题。
在学习教案时,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矿产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各种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案还特别介绍了我国稀土、钨、钼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现状和开采利用问题。
通过学习本教案,学生将了解到我国矿产资源的宝贵性,以及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措施。
四、教案四: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教案着重介绍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包括海洋能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渔业资源等各方面的内容。
教案中通过图表等形式直观地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储量数量。
该教案还结合实例案例介绍了我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包括海洋工程建设、海洋能源开发等。
「地理高中二年级教案:自然资源」

「地理高中二年级教案: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能够满足人类需要并直接或间接利用的物质和能源。
在地理课程中,二年级学生将进一步了解自然资源的特点、分类以及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本教案将以「自然资源」为主题,通过介绍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以及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并关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特点1.1 自然资源的定义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供人类直接或间接利用的物质和能源,包括土地、水资源、大气、能源矿产、植被和动植物等。
1.2 自然资源的特点自然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地域性: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匀,不同地区的资源种类和数量各异。
(2)稀缺性: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人类需求无穷,资源有限。
(3)多样性:自然资源种类繁多,涵盖了人类社会所需的各种物质和能源。
(4)可再生性与不可再生性:有些资源能够自然再生,有些则无法再生。
(5)价值性: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与利用2.1 自然资源的主要分类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与用途,可以将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土地资源: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用于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生产活动。
(2)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海洋等,用于供水、发电、农业灌溉和航运等。
(3)大气资源:主要是指大气中的氧气、氮气等气体,用于呼吸和供给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4)矿产资源:包括能源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和非能源矿产(金、银、铁、铜等)。
(5)植被资源:主要是指森林和草原等植被,对于调节气候、保护土壤和供应木材等具有重要作用。
(6)动物资源:包括陆地和水域中的动物资源,用于食物、衣物、药物和运输等方面的利用。
2.2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由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可再生性差异,我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需要注重平衡,避免过度开采和破坏环境。
同时,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也是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
自然资源利用的原则包括:(1)可持续利用:要合理规划和利用自然资源,确保不破坏生态平衡,并满足长期发展需要。
高二地理 课题 2.1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

高二地理课题 2.1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2、1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 (1)获得自然资源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了解人口增长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加而加速资源的耗竭,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会破坏资源的再生功能,理解资源问题的产生和特点;认识自然资源保护的意义。
(3)认识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了解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形势。
(4) 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2、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有关资源与资源问题的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与地理学习过程。
(2) 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与资源有关的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同学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探究资源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 关注我国资源发展的现状,认识我国面临资源问题的严峻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形成正确的资源观。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自然资源的含义和自然资源的类型,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学习难点:自然资源类型的判别,水资源问题及其原因,土地资源问题及其原因,矿产资源问题及其原因。
三、学法指导:认真阅读教材,按照导学案的导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四、知识链接与学习过程一、自然资源的涵义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①________与②________的总称。
2、类型划分(1)划分依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
(2)类型二、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1、资源问题产生的一般原因2、主要的资源问题(1)水资源问题Ⅰ、表现:水资源⑨________Ⅱ、原因a、基本因素: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的⑩____________。
2019-2020年高二地理 中国地理 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中国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新人教版考纲要求:掌握我国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分布,以及在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了解我国主要的大型煤矿、油田、铁矿及有色金属基地的分布。
了解保护森林资源及海洋资源的意义。
预习内容一、自然资源概况:1、自然资源的概念:2、自然资源的分类:按自然要素分为、、、、等。
按再生性质分为、。
3、我国自然资源的国情:4、联系世界地理,比较我国和日本、美国的自然资源区别:5、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二、土地资源:(一)土地资源的利用1、土地资源的一般利用类型: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3、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特点:4、合理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
有利:不利:(三)土地资源的保护1、土地利用中的问题:2、对策:3、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
三、水资源:1、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指标:2、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3、我国水资源国情:4、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1)空间分布:,原因:。
(2)时间分配:,原因:。
活动2:分析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
活动3: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组合有何不同?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5、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
活动4:我国主要有等跨流域调水工程,其中南水北调的三线工程:东线是将,中线是将,西线是将。
四、水能资源:1、水能资源国情: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但已开发利用的不多。
2、主要分布地区:训练1: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西电东送的三大通道。
读图,回答问题:(1)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中a是工业基地,b是工业基地,c是工业基地。
(2)第一条送电线路(a)输送的火电,它是将、和内蒙古等省区的丰富资源转化成电能,这种做法的优越性是。
(3)第二送电线路(b)输送的水电,它是将、等多座电站的电能,通过超高压输电技术输送到b。
分析发展水电对长江上游等地区的自然和经济的有利影响。
(4)第三条送电线路是红水河的水电,它是珠江的支流,它的长度较短,水能却很丰富的原因是。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3.1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教案新人教版选修6(2021学年)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3.1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教案新人教版选修6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3.1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教案新人教版选修6)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3.1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教案新人教版选修6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1.结合实例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含义。
2.说明世界、中国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3.说明世界、中国耕地日益减少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4.举例说明一些矿产资源濒临耗竭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教学重难点:重点:1.世界、中国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2.世界、中国耕地日益减少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3.一些矿产资源濒临耗竭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难点:理解水资源短缺、耕地日益减少、矿产资源濒临耗竭的危害。
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学法等教学过程:导入: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自然资源的补偿、再生和增殖是需要时间的。
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一旦超过了极限,就会出现资源问题。
目前,资源短缺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世界性问题。
一、自然资源1.概念: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生产与生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2.意义:它们是支持人类生存、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3.分类: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
二、淡水资源短缺(一)世界淡水供应与需求1.世界淡水供应少(1)可以用的水资源少①在全球水储量中,淡水只占2.53%。
高中二年级地理教案: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高中二年级地理教案: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必然选择。
尤其对于高中二年级的地理教学来说,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地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不仅有助于他们树立环保意识,更能培养他们投身环保事业的责任感。
本教案将通过介绍自然资源的概念、常见种类以及相应的利用与保护措施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并应对自然资源问题。
一、自然资源概述1.1 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指存在于大自然中、为人类提供物质和能源的一切可供利用对象。
1.2 自然资源的分类(1)能源资源:包括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能源、核能等。
(2)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铁、铜、铝等)、非金属矿产(煤、岩盐等)。
(3)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泊水和地下水。
(4)土地资源:包括耕地、草地、建设用地等。
(5)生物资源:包括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
二、自然资源的利用2.1 能源资源的利用与问题(1)化石能源的利用: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依赖化石能源,但其短缺性和环境污染成为严峻问题。
(2)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被认为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学会合理使用电力、德勤灯光,减少浪费,以保护环境。
2.2 矿产资源的开采与保护(1)合理开采矿产资源: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推行科学规划和技术创新。
(2)保护稀有矿产资源:逐步减少对珍稀金属的过度依赖,提倡回收再利用。
2.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科学规划水资源供应设施,加强节约用水意识。
(2)防治水源污染,保护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4 土地资源的合理布局与保护(1)科学规划土地利用: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和社会经济需求,合理划分土地用途。
(2)加强耕地保护:采取科技手段,减少耕地面积缩减和环境污染。
2.5 生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1)实行生态保护红线:禁止开发某些自然保护区,避免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
高中地理课教案: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

高中地理课教案: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地理学科是一个关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相互关联的学科,具有宽广的视野和深刻的内涵。
高中地理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在培养学生的高度地理素养和国际视野上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在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认识上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特别编写了这份教案,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加深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认识。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背景和分布特点。
2. 了解我国各种类型自然资源的特性和开发利用现状。
3. 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重大问题和相关政策。
二、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A. 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及其相关问题。
B. 精心准备课件,包括图表、图片等多媒体资料。
C. 确定学生自我学习和小组讨论的课题。
2. 学生准备A. 动手收集资料并自主学习。
B. 在课前围绕老师提供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收集和整理问题及相关资料,以期能分享自己的思考与体验。
三、教学过程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通过介绍与自然资源有关的重大事件,如三峡工程、中国的独山子铜矿等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展示相关图片和数据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深思。
2. 系统讲解自然资源分布A. 粮食类资源:农业资源是指农民通过耕作劳动所得的植物和动物性物品,主要包括农作物和畜牧动物。
B. 矿产资源:地壳中蕴藏有各种金属、非金属和化石燃料,其中的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是人类的两大矿产资源。
C. 水资源: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各种自然湖泊、河流、水库、潜水层和冰川等形成的水资源,这些资源是人类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
D. 草原资源:草原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是对天然草地的总称,也是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区域。
E. 森林资源:森林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绿色的大肺脏”,是维护水土保持、人类健康等方面的重要资源。
3. 分组讨论,自主学习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布,每个小组按照教师指定的自然资源类别进行自主学习。
地理教案:认识中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

地理教案:认识中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认识中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一、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1. 中国的土地资源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国土面积,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根据统计,中国陆地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
这其中包括广袤的平原、高山峡谷和广阔的草原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地。
中国土地面积虽然庞大,但由于人口众多和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增加,部分土地逐渐受到破坏。
2. 中国的水资源作为一个全球化大国,中国也是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拥有约249,090亿立方米可用水资源,分布在不同地区。
尽管如此,在中东部沿海城市和干旱少雨区域,水资源供应可能会受到限制,充分利用和保护水源显得尤为重要。
3. 中国的能源资源在能源领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并且还是天然气、原油和核能等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量都位居前列。
不过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增强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推广,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二、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1. 水污染水污染是中国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之一。
持续的工业化和农业化使得很多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受到了污染。
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农业化学物质和生活废水等。
这对人民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威胁。
2. 空气污染中国也面临着持续不断的空气污染问题,特别是在城市地区。
车辆排放、工厂烟囱以及燃煤产生的废气都会导致雾霾等严重空气污染现象。
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有害气体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 土壤退化由于过度的农业活动、过度开采以及工业废弃物排放等原因,中国土壤质量普遍下降,出现了退化问题。
这直接影响到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并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生态环境破坏。
4. 生物多样性丧失由于栖息地破坏、非法捕捞和非法贸易等因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比较突出。
一些珍稀动植物种类正面临灭绝危机。
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保护国家自然资源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解决中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措施1. 推行可持续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是解决中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关键。
高二中国地理中国自然资源教案

高二中国地理中国自然资源教案高二中国地理中国自然资源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说出火山的概念、组成及其形成;【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拟实验,能描述火山的形成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自然地理的神奇之美。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火山的组成以及火山的形成。
【教学难点】火山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方法设置情境法、讲授法、演示实验法。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PPT展示一组日本富士山的图片同学们,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展示一组图片,大家看看图片上的地方是哪里?我听到很多同学都认出来了,说是日本的富士山,很正确,富士山是日本人的象征和骄傲。
那同学们知不知道,富士山是属于我们上节课所学的三种山岳类型中的哪一类?对,属于火山。
这节课,我就一起来具体学习一下——火山。
(板书课题)(二)新课教学1、教师做演示实验,模拟火山形成过程:在桌上放一个锥形瓶,瓶中装适量白醋和洗涤剂,用滴管向锥形瓶中滴入小苏打溶液。
滴入后,瓶内产生泡沫,随着泡沫的不断增加,溢出瓶外,堆积在锥形瓶周围。
教师做实验时,学生观察实验过程,观察时注意保持安全距离,解决以下问题:(1)学生观察后,描述所看到的实验现象。
(2)学生运用初中所学化学知识——酸碱中和反应,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3)学生类比演示实验的现象及产生的原因,推理火山的形成过程。
最后,教师总结归纳火山的形成过程:处于底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处于底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这样形成的山体就是火山。
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往往形成的是宽广的玄武岩高原。
2、结合课本和实验后的泡沫状态,学生思考并回答:(1)火山由哪几部分组成?(2)每个部分分别对应泡沫堆的哪个部位?3、结合课本,学生回答:火山的规模范围有多大?(三)巩固拓展(1)PPT展示我国长白山天池的视频和图片。
(2)介绍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的相关小知识。
高中地理自然资源教案:学习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高中地理自然资源教案:学习对自然资源的
合理利用和保护
学习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引言: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对其合理利用和保护至关重要。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对自然资源的正确认知和有效利用的方法,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并了解其重要性和挑战。
一、认识自然资源
1.1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1.2 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挑战
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2.1 节约资源的原则
2.2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
2.2.1 技术手段
2.2.2 经济手段
2.2.3 法律手段
三、自然资源的保护
3.1 自然资源保护的原则和目标
3.2 自然资源保护的方法
3.2.1 推动可持续发展
3.2.2 保护生物多样性
3.2.3 建立自然保护区
3.2.4 教育宣传
四、案例分析:中国的自然资源保护
4.1 中国自然资源的丰富性
4.2 中国自然资源保护的挑战
4.3 中国自然资源保护的措施和成效
五、思考扩展
5.1 自然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5.2 自然资源保护的未来发展方向
结论:
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教学中对自然资源的理解和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利用和保护的方法,并思考对未来自然资源保护的发展方向。
这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为未来的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地理教案: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 (2)

地理教案: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是一个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资源利用的现状、问题及解决之道以及自然资源保护的方法几个方面对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一、资源利用的现状1.1 自然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自然资源需求迅速增加。
许多国家将自然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高强度开发并利用各类自然资源来促进GDP增长。
例如,油气、矿产等能源资源被大量挖掘和使用以满足工业和交通运输需求。
1.2 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尽管我们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但其存在是有限和不可再生的。
例如,石油储量有限且属于非可再生能源,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物;森林作为陆地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乱砍滥伐等活动下也面临着极大压力。
二、问题与解决之道2.1 资源过度开采与环境破坏资源过度开采已成为当前面临的巨大问题之一。
这种破坏性的开发方式导致生态平衡被打破,水源减少、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大气污染等问题愈演愈烈。
因此,我们需要转变观念,推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避免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破坏。
2.2 推动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为了保护自然资源,我们必须实施节约利用政策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通过创新科技、改善生产方式和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来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并将废弃物转化为新产品或能源。
例如,提倡垃圾分类回收,在企业层面上推动循环经济模式。
三、自然资源保护的方法3.1 国家层面政策支持各国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和全面的法规来保护自然资源。
加强立法监管力度,限制过度的开发行为,并注重监管措施落实情况。
同时,培养和扶持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有效管理,并推动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3.2 加强教育与宣传教育是保护自然资源的长期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学校、政府和媒体等各方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提高人们对于资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此外,通过推广生态农业、节能减排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等实际措施,引导公众改变行为方式。
高中地理教案: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2)

高中地理教案: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引言: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它给予我们丰富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满足人类需求并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各种物质和能源。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加速,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破坏、气候变化等。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并追求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本教案将就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进行深入探讨。
一、自然资源及其分类1. 自然资源概述在全球范围内,包括空气、水、土壤、植被、矿产等一切从大自然中获得的物质都可以被称作自然资源。
这些资源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保证人们生活需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自然资源的分类(1)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如风能、水能等可以以较短时间内重新恢复或形成;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炭、石油等形成周期很长且无法再生。
(2)能源资源与非能源资源:能源资源指可以转化为机械、电力或其他可利用的形式,例如石油、天然气等;非能源资源则是指不直接用于能量获取的资源,如土壤、水等。
二、自然资源的开发1. 自然资源开发的意义(1)满足人类需求: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球上的一切经济活动都依赖于自然资源。
(2)推动经济发展:有效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可以推动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2. 自然资源开发方式(1)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通过制定详细的方案和计划,合理安排各类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分配,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因素。
(2)先进技术与管理手段:采取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开发效率,并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如在矿山开采中使用清洁煤矿技术,降低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三、自然资源保护1. 自然资源保护意义重大(1)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可以维持生态平衡,确保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2)避免环境灾害:保护地球上的森林、湖泊和水源地等可以减少自然灾害风险,如洪水、干旱等。
2. 自然资源保护措施(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并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与义务,加强对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
高中地理课堂教案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高中地理课堂教案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高中地理课堂教案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引言: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人类能够利用的各种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包括大气、水体、植被、土壤、矿产等。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资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使得许多自然资源面临枯竭和破坏的威胁。
本节课旨在教授学生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一、背景知识1.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自然资源的定义和范围- 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2. 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二、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资源的利用与人口、经济发展的关系- 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的技术手段- 探索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2. 自然资源的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的原则- 减少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三、案例分析与讨论1.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利用现状- 水资源保护的挑战和对策- 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案例分析:xx国水资源管理模式2. 能源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能源资源的需求和供应问题- 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前景- 能源资源保护的案例分析:北欧国家的可持续能源利用3. 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和利用现状- 矿产资源保护的挑战和对策- 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案例分析:xx矿产资源的科学开采模式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必要性,培养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的意识。
他们将在今后的实践中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字数:510字)。
1.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优秀教学案例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然资源的本质特征、分类及其利用。
2.通过问题链的形式,让学生探讨自然资源利用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资源环保意识;
3.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4.结合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案例将围绕以上背景,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以期达到提高学生地理素养、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目的。
2.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吗?请举例说明。”
3.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自然资源的理解,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4.总结学生发言,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二)讲授新知
1.利用PPT讲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水力发电、土地开发等。
2.问题导向与小组合作:本案例通过设计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然资源的本质特征、分类及其利用。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自然资源调查、评价和规划等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本案例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如GIS、遥感等,创建虚拟仿真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资源调查、评价和规划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地理科技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1.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教学设计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教师可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5.注重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6.结合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资源问题,如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让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的宝贵性和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行动。
1.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教学设计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自然资源的概念、种类和分布特征,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及其利用现状。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其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过程与方法目标如下:
1.通过小组讨论、资料搜集等途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2.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借助地图、图表等工具,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地理信息解读能力;
2.利用地图、图表等工具,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地理信息解读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观察和分析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审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师可组织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国家资源的情感,增强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地理教案:地球的天然资源与环境问题

地理教案:地球的天然资源与环境问题一、引言地球作为我们生活的家园,孕育了丰富的天然资源。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地球的天然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因此,学习地球的天然资源与环境问题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地球的天然资源以及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二、地球的天然资源1. 地球的矿产资源地球蕴藏了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两大类。
金属矿产主要是指金、银等贵金属以及铜、铁等常用金属;非金属矿产则包括盐、煤等。
这些资源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建筑和能源等领域。
2. 地球的水资源水是地球上最宝贵和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之一。
它覆盖了70%以上的地表,并构成了大气中云雾和降水的来源。
水不仅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饮用水和农业灌溉水,同时也是工业生产、能源开发等领域的重要资源。
3. 地球的能源资源地球包括了各种能源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以及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这些能源供应了人们生活所需的热力和动力,并推动着工业和交通的发展。
然而,化石燃料过度消耗导致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因此发展可持续的新能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1. 水资源危机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日益稀缺。
很多地区出现了水资源枯竭和水污染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并大力推广节约用水的意识。
2. 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过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引起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等问题。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探索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3. 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大量的森林砍伐、土地开垦和环境污染,导致了大量物种的消失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保护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四、应对策略1. 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我们需要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取节约能源、循环利用资源、降低污染排放等措施,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2.1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获得自然资源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了解人口增长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加而加速资源的耗竭,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会破坏资源的再生功能,理解资源问题的产生和特点;认识自然资源保护的意义。
(3) 认识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了解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形势。
(4) 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 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有关资源与资源问题的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与地理学习过程。
(2) 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与资源有关的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同学合作开展调查
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激发探究资源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 关注我国资源发展的现状,认识我国面临资源问题的严峻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形成正确的资源观。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自然资源的含义和自然资源的类型,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学习难点:自然资源类型的判别,水资源问题及其原因,土地资源问题及其原因,矿产资源问题及其原因。
三、学法指导:认真阅读教材,按照导学案的导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四、知识链接与学习过程
一、自然资源的涵义
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①________与②________的总称。
2.类型划分
(1)划分依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
(2)类型⎩⎪⎨⎪⎧ 可再生资源:如生物资源、③ 、土地资源、 ④ 、风能、潮汐能等
⑤ 资源:如矿产资源等
二、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1.资源问题产生的一般原因
2.主要的资源问题
(1)水资源问题
Ⅰ.表现:水资源⑨________
Ⅱ.原因
a.基本因素: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的⑩____________。
b.客观因素:水资源在______和________上的分布不均。
c.主要因素:水资源的______利用,流域植被和湿地毁坏等。
(2)土地资源问题
Ⅰ.表现
Ⅱ.原因:____________,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3)矿产资源问题
Ⅰ.表现:______________低,后备资源不足,部分矿产资源面临枯竭。
Ⅱ.原因:人口多。
五、达标检测
考查点1自然资源的涵义
1.下列景观图片中的地理事物,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①铁矿石②石油
③梯田④白桦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考查点2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2.下图反映出的我国人均耕地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①过度抽取地下水②草场普遍超载③人口的不断膨胀
④城市化进程加快⑤不合理的灌溉方式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
C.①③⑤D.②④⑥
方法技巧练
归纳总结我国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专家预测,2020年我国主要矿产品需求将是目前的两倍,除煤以外,绝大部分大宗矿产品均需国外资源补充。
材料二水利部《21世纪中国水供应分析》,2010年,我国总用水量在中等干旱年为6 988亿立方米,而供水量为6 670亿立方米,缺口为318亿立方米。
材料三“过去11年中,我国耕地的总面积已经减少了1.25亿亩,因为分散在各地,又用了11年的过程,所以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警觉。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首届“城乡土地论坛”上表示。
材料四在德国1996年通过的《循环经济和垃圾处理法》的框架下,德国冶金行业产生的矿渣95%都得到重新利用;废旧钢铁的回收率也很高,2002年有2 000万吨废铁被重新利用;废旧汽车再利用率达75%,到2006年已达到85%。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种资源问题?
(2)哪些措施可以缓解材料二反映出来的资源问题?(答四条即可)
(3)下列漫画描述的行为会导致材料三反映的资源问题的是(双选)()
(4)材料四中德国的做法是为应对哪种资源问题的?
方法技巧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是指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其主要表现为总量较多,人均拥有量较少;浪费严重;资源的开采利用引发环境污染和破坏;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加速了资源的耗竭,破坏了资源的再生功能,加大了资源的供需矛盾等。
产生这些资源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快,总量多,人口素质不高,资源的利用不合理,开发方式落后,没有做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六、小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