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观测

合集下载

XX煤矿矿压观测实施方案(12页)DOC

XX煤矿矿压观测实施方案(12页)DOC

XX煤矿矿压观测实施方案第一章总则为了健全完善煤矿矿压管理工作,明确管理职责,抓好责任落实,保证矿压监测工作有序进行,加强动态检查,强化现场矿压管理,准确掌握采场矿压显现规律,有效监测矿山压力,提高巷道支护质量,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所有井下施工队组及相关业务部室。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责一、成立矿压管理领导小组组长: XX常务副组长: XX副组长: XX成员:XX二、管理职责1、负责统一领导全矿矿压管理的各项工作。

2、负责矿压设计的审批,组织开展矿压观测技术分析,优化支护技术方案。

3、负责矿压观测设计及支护技术方案的现场落实。

4、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

三、矿压管理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以下简称生产技术部)办公室部长:生产技术部部长成员:生产技术部各副职各相关部门副职矿压观测组人员四、管理职责(一)负责贯彻落实上级部门有关矿压管理方面的文件及规章制度;(二)负责向矿压管理领导组汇报矿压管理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隐患;(三)负责加强技术管理,结合本矿生产实际,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推行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矿压管理方法;(四)负责深入井下现场,掌握矿压动态,督促和检查矿压管理的现场落实情况;(五)负责要有针对性的对重点工程及地质条件变化的矿压管理开展工作,通过现场办公或其它方式,提出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施工方案与对策,并现场跟踪管理,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六)负责矿压观测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总结工作,进行来压预报,改善和促进矿压管理工作;(七)负责对各区队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矿压理论、顶板支护质量及矿压监测监控技术等知识的指导和培训工作;(八)负责每月组织矿压管理专项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按规定作出处理意见;(九)负责组织每季度矿压专题会议,总结矿压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确定下个月矿压管理重点,落实矿压管理会议精神;(十)负责对各采掘队矿压管理小组的管理工作,负责收集、整理矿压管理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和方法;五、相关部门主要职责:(一)调度室指挥、检查、督促和协调生产,抓好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现场管理,配合生产技术部搞好矿压管理工作;(二)安监处负责抓好现场矿压管理监督工作,对损坏矿压设备的人员给予警告并处罚。

采煤技术规定

采煤技术规定

采煤技术管理规定2011-2-6采煤技术管理规定一、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技术规定第1条矿压观测与顶底板分类1、新采区、新煤层投产的工作面必须进行“三量”观测,并提出矿压观测报告。

2、所有正规采煤工作面必须进行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预报。

工作面结束后,必须提出监测分析报告,各矿要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3、各矿必须按照[MT554-1996]、[MT553-1996]标准进行顶、底板分类,并提出顶、底板分类报告。

第2条顶板控制设计1、采煤工作面投产前,必须根据矿压观测资料、顶(底)板分类结果和顶板控制设计专家系统进行顶板控制设计,确定合理的工作面支护参数,为编制作业规程提供技术依据。

2、控顶距垮落法和缓沉法管理顶板的工作面,正常推进中最大控顶距不得超过4.8m,上、下缺口处的最大控顶距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高档普采工作面一般采用“见四回一”的支回方式,对于稳定、非常稳定顶板的工作面可采用“见五回一”,条件具备的工作面可采用“见三回一”。

穿推采煤法工作面最大控顶距不得超过7.2m。

特殊条件下的控顶距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3、支护密度和支护强度:垮落法、缓沉法管理顶板的工作面支护密度要满足以下要求:①已经进行矿压观测和顶、底板分类的,可以根据矿压显现情况和顶、底板的分类结果确定合理的支护密度。

②新上综采支架,应根据矿压显现情况和顶、底板分类结果,进行架型选择并确定合理的支护强度、工作阻力、初撑力等技术参数,支架选型须报上级主管部门总工程师批准。

③同一采煤工作面不得使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能的支柱。

在地质条件复杂不等长布置的采煤工作面中使用不同类型的支护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由矿总工程师批准实施。

4、采煤工作面分上下面同时回采时,上下面的错距应根据煤层倾角、矿山压力、支护形式、通风、瓦斯、自然发火等情况确定,并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5、采用反程序开采时,应根据岩层应力及层间距的变化,编制专门的开采设计,确保上层煤不发生结构破坏,其开采设计必须按有关规定报批。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复习题及答案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复习题及答案

1、直接顶初次跨落的标志是:直接顶跨落高度超过1m_1.5m,范围超过工作面长度的一半。

2、沿空巷道巷旁支护的类型:矸石带木垛密集支柱混凝土砌块、整体浇注巷旁充填技术。

4、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的核心为“三量”观测:顶板移近量观测、活柱下缩量观测、支柱载荷量观测。

5、浅埋煤层:开采区域大部分集中于埋深在100-150m以内的浅部,煤层的典型赋存特点时埋深浅、基岩顶板较薄、表土覆盖层较厚。

由于此类煤层的矿压显现规律具有明显的特点,为了区别于其他煤层,通常将具有浅埋深、基岩薄、上覆厚松散层赋存特征的煤层称为浅埋煤层。

6、采空区处理方法:充填,垮落,顶板缓慢下沉,刀柱法。

7、简述采区巷道支护的主要形式:棚子支护,巷旁支护,围岩注浆,锚杆支护。

或从基本支护,加强支护,巷旁支护,巷道围岩加固,联合支护角度8、单体工作面的特殊支护方式主要有:密集支柱、滑移支架支柱、从柱、斜撑支架、木垛、液压放顶墩柱等几种。

10、简述采区巷道变形与破坏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方面答2开采技术答11、煤矿冲击矿压的防治答:1.降低应力集中程度1)开采解放层。

在煤层群条件下,首先开采没有冲击危险或危险性较小的煤层,使构造应力得到解除,并且使岩层经过一次扰动。

在此范围内进行采掘工程,应力集中程度就可能降低。

2)推行无煤往开采,采空区尽量少留煤住;尽量采用跨上山采煤。

从而消除应力在煤往上集中叠加的可能性;3)合理安排采掘程序,避免形成三面采空的“孤旷。

2.改变煤岩的物理力学性质:1)高压注水,人为地在煤岩内部造成一系列弱面,并起软化作用,增加塑性变形量,从而减少弹性能聚积的程度;2)放松动震动炮,释放媒体内部积聚的能量。

3)孔槽卸压,用大直径钻孔或切沟槽使媒体松动,达到御除压力:12、砌体xx:将采场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围岩运动中起骨架作用的称为砌体梁。

13、根据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内部的破坏情况,将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分为三带,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划分为三个区。

顶板、矿压观测管理办法

顶板、矿压观测管理办法

《XXXXX采、掘工作面顶板动态管理及处理制度》XXXXX二O一三年元月XXXXX采、掘工作面顶板动态管理及处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不断提高顶板管理水平,加强我公司井下各采掘工作面及所有巷道的顶板管理工作,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促进安全生产,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安全生产有关技术政策及规定,特制定《XXXXX顶板动态管理及处理制度》,望生产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第二章动态管理机构与制度一、顶板管理领导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领导组职责1、董事长职责XXXXX董事长对顶板管理负全面责任,定期听取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关于顶板管理工作的汇报,督促和检查顶板管理工作计划和资金的落实。

2、总工程师职责总工程师对顶板管理工作负全面技术责任,负责组织顶板管理工作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推广和采用顶板管理新技术,编制顶板管理计划和资金计划,参加重大顶板事故的抢救和处理。

3、生产副总经理职责生产副总经理队顶板管理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负责组织和实施顶板管理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各项顶板管理措施。

4、区队长职责生产部门区队长对本单位顶板管理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负责制定和落实本区队顶板管理措施,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顶板管理规定和要求,顶板有变化要采取果断措施并亲自到现场处理。

5、技术科职责技术科负责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技术指导和执行情况。

6、技术科长职责(1)负责矿压观测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及技术比武工作。

(2)定期检查指导矿压观测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3)组织编制矿压观测方案,及时分析顶板活动规律,提出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支护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从技术和设备上提出改进意见,为科学管理顶板提供依据。

(4)组织并实施矿压观测技术攻关,推广应用矿压观测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不断提高顶板管理水平。

7、现场矿压工职责(1)了解矿压观测的目的、意义和任务,掌握矿压观测方法,实事求是地测读每一个测量数据。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中对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监测要求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中对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监测要求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中对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监
测要求
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点柱压力检测的管理制度
为加强质量标准化管理,强化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点柱压力观测,特制规定如下:
一、对工作面及上(中)下出口支架均匀布点(即工作面10个点,每点检测3棵点柱,临时花柱、密集各1棵。

上、(中)下各出口各3个点)。

挂牌管理。

二、对测点前移使用,每班进行点柱活柱测量和点柱压力观测,严格执行规程要求。

三、每班检测后,对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现场按照作业规程规定进行处理(由跟班区长负责)。

四、检测数据及分析情况,每日报技术科不得误报、漏报,否则罚工区责任人(区长)每次(日)200元,当班压力出现异常,必须立即汇报调度室进行处理。

五、技术科接到报表后,对全矿各采煤工作面顶板观测情况,再次进行分析,若有异常立即汇报总工,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理。

六、现场检查检测,发现不合格的支护和压力达不到要求的支柱,必须有跟班区长负责落实整改,当班安全员负责监督落实。

煤矿矿压监测方案分析

煤矿矿压监测方案分析

煤矿矿压监测方案分析煤矿矿压监测在煤矿的安全管理中起极大作用,煤矿矿压的大小影响煤矿的安全,安全是煤矿的基础,保证煤矿工人人身安全,提高煤矿开采效率。

煤矿矿压监测应该长期连续的进行,并且根据监测结果,及时的总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标签:煤矿矿压监测为了解决屯宝煤矿动压影响巷道支护问题,实现矿井的安全和高效生产,屯宝煤矿开展了综采工作面动压影响范围及支护参数研究课题,以便清晰的认识到受采动影响困难巷道围岩的变形影响因素,变形机理、变形规律、变形特征等,为受采动影响困难巷道支护问题提供更完善的解决方案,解决支护难题,使屯宝煤矿动压影响巷道支护方案更加科学、系统。

1煤矿矿压监测简介和重要性(1)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观测就是利用各种观测仪器或工具,对回采工作面及四周围岩的应力、顶底板变形与破坏、支柱下缩与载荷、煤壁片帮、支架变形与折损等宏观矿压显现进行测量与记录,通过整理分析,从而掌握采煤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并以此指导生产。

(2)对采煤工作面日常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第二章“现场管理”第九条四款中规定:“每个采掘工作面要根据本煤层和邻近采区的地质测量资料和矿压观测资料,包括顶板来压规律、下沉量、下沉速度、压力值等,确定采掘工作面的顶板控制方法、支护方式,作为编制采、掘作业规程的依据。

凡是没有顶板观测资料而制定的作业规程,不得审批。

新投产矿井、新开采煤层应在生产中逐步积累矿压观测资料”。

这就充分说明了矿山压力观测的重要性及在煤矿生产中的地位。

(3)原煤炭工业部颁发的《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第39条“矿山压力测量”规定:“各矿区对采煤工作面和井巷进行矿压观测,根据岩层性质、顶板压力、顶板下沉量和下沉速度、放顶步距、周期来压等数据,逐步摸清本矿区的矿压规律,制定本矿区的顶板分类标准。

作为采区设计、巷道布置、设备选型、支护设计、顶板控制的依据。

”这就在原则上阐明了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观测的目的和任务。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三篇)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三篇)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一、前言煤矿矿压观测是矿山生产运行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可以帮助矿山管理层了解矿山内部的地质构造与矿井巷道的稳定性,及时监测和预警矿山运行中的潜在矿压危险,保障矿山生产和职工安全。

本制度旨在规范煤矿矿压观测工作,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观测组织与责任1. 观测组织煤矿组织矿压观测工作应当成立专门的观测小组,由监测技术人员、地质工程师等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观测工作。

2. 观测责任(1)矿山管理层负责组织矿压观测工作,制定矿压观测计划,并对观测结果及时分析和处理。

(2)观测小组负责具体的矿压观测工作,包括定期观测、数据录入和分析、预警和报告等。

三、矿压观测工作流程1. 观测计划制定矿山管理层根据矿山实际情况制定矿压观测计划,包括观测点的位置、观测频率、观测方法等。

观测计划要经过专家评审和批准后方可执行。

2. 观测设备准备观测小组应保证观测设备的准备充分,包括各类仪器仪表、传感器、电缆等。

3. 观测点布设观测小组按照观测计划,在矿井巷道和采煤工作面等关键区域布设观测点,并确保观测点的固定和稳定。

4. 观测数据采集与记录观测小组按照观测计划,定期进行观测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观测数据应具有时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记录。

5. 数据分析与处理观测小组应定期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数据比对和综合分析,判断矿山内部的矿压状态和趋势,并及时预警和报告。

6. 问题处理与解决观测小组应对观测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如设备故障、数据异常等。

对于严重的问题,应及时向矿山管理层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7. 观测报告观测小组应按照规定的要求编写观测报告,包括观测数据、分析结果、预警和建议等。

观测报告应及时提交给矿山管理层,并做好档案的整理和保存。

四、观测方法与仪器设备1. 观测方法矿压观测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观测和远程监测两种。

现场观测是指在矿山实际运行中,通过人工观察、测量和记录等方式获取矿压数据。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范文(4篇)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范文(4篇)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科学应对矿井矿压风险,保障矿工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的矿压观测工作。

第三条矿压观测工作是指对煤矿及其井下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解读矿压状态,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的工作。

第四条矿压观测的目的是实时了解矿井的地质构造、地应力、岩体变形等情况,为矿山安全运营提供科学依据。

第五条矿压观测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二章矿压观测的内容和要求第六条矿压观测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地质构造的测量和分析;(二)地应力的测量和分析;(三)矿压变形的测量和分析;(四)矿压状态的评价和预测;(五)矿压应对措施的提出。

第七条矿压观测工作应依据相关规程和标准进行,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八条矿压观测工作应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具有相关的资质和经验。

第九条矿压观测应从矿井的开工前阶段开始,持续进行到矿井废弃闭井为止。

第十条矿压观测工作应与采掘和支护工作相结合,及时调整采掘和支护方案。

第三章矿压观测的组织和管理第十一条矿压观测工作由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

第十二条矿压观测工作应编制相应的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实施。

第十三条矿压观测工作应有专门的观测设备和工具,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

第十四条矿压观测工作应设立专门的矿压观测组,由专业人员组成。

第十五条矿压观测组应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交流,提高观测水平和技能。

第十六条矿压观测组应建立和完善有关观测记录和资料的管理制度。

第四章矿压观测的数据和分析第十七条矿压观测的数据应进行及时的采集、记录和储存,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十八条矿压观测的数据应进行分析和解读,提取有用信息,为矿山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第十九条矿压观测的数据应按照相关规定上报,并保存一定的历史数据。

第二十条矿压观测的数据应与其他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防范矿灾事故的发生。

第五章矿压观测的应对措施第二十一条矿压观测结果显示矿压状态异常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第三章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管理规范

第三章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管理规范

第三章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管理规范第一节总则第1条为进一步搞好冲击地压的综合防治,促进安全生产,在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除按《煤矿安全规程》和《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执行外,结合新汶矿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第2条冲击地压的防治工作,集团公司(矿井)的主要负责人(含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防冲的全面管理工作;分管副总经理(副矿长)对防冲工作直接负责;集团公司(矿)总工程师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技术负责人,负责防冲的技术管理工作。

第3条集团公司成立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总经理任组长,总工程师任副组长;分管总工程师、有关部门负责人及防冲专业人员为成员。

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冲击地压防治研究所业务管理由集团公司生产技术处负责。

第4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成立专门的防冲队,防冲队伍人数必须满足矿井防冲工作的需要,必须设立专门的防冲机构,在分管副矿长和矿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开展具体的预测预报和冲击地压治理措施的实施等业务工作,应加强矿井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大力开展科技攻关,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

第5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编制防治冲击地压实施细则、防冲工作的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矿井必须编制冲击地压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报集团公司审查备案。

第6条冲击地压矿井和按冲击地压管理的矿井开采新水平、新煤层,必须对开采煤层、煤层顶底板岩层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冲击倾向鉴定,冲击倾向的鉴定工作由各单位委托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结果报集团公司生产技术处和上级煤炭管理部门备案,冲击危险的预测预报,实行解危措施,效果检查由矿总工程师负责。

第7条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新采区,必须编制包括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的专门设计,报集团公司审批。

正在开采的冲击地压煤层应编制补充设计,报集团公司备案。

第8条冲击地压煤层进行采掘前,必须编制包括防治冲击地压内容的作业规程及专项防治措施的实施规程,由矿总工程师批准。

综掘工区矿压观测管理制度

综掘工区矿压观测管理制度

综掘工区矿压观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综掘工区的安全生产,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保护企业的利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综掘工区的矿压观测工作。

第三条矿压观测是指对综采工作面的矿岩运动情况进行定期观测、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矿压动态,为采煤作业提供科学指导和预警,以保证安全生产。

第四条矿压观测管理应遵循“科学、安全、实用、便捷”的原则。

第二章观测要求第五条矿压观测应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第六条矿压观测工作应按照规程要求进行,不得随意删除、篡改或伪造观测数据。

第七条矿压观测工作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观测精度和效率。

第八条矿压观测工作要提前进行周密安排,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第三章观测组织与管理第九条公司应设立矿压观测组织,明确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

第十条矿压观测组织应定期组织技能培训,提高观测人员的技术水平。

第十一条矿压观测组织应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和考核机制,确保观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十二条矿压观测组织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享信息,协同工作。

第四章观测方法和设备第十三条矿压观测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和设备,根据工作情况确定观测点位和频次。

第十四条观测方法包括人工观测和自动观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第十五条观测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并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第十六条观测数据应按照规定定期进行统计和分析,形成观测报告。

第五章观测数据的处理与利用第十七条观测数据应及时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存储和备份。

第十八条观测数据应进行专业的分析和解读,确定采煤工作面的矿压情况。

第十九条观测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应注意数据的机密性和安全保密。

第二十条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责任人通报。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二十一条对观测数据的篡改、删除和伪造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

第二十二条针对观测数据处理不当造成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将承担相应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三条本管理制度由公司负责解释和修改。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复习题及答案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复习题及答案

1、直接顶初次跨落的标志是:直接顶跨落高度超过1m_1.5m,范围超过工作面长度的一半。

2、沿空巷道巷旁支护的类型:矸石带木垛密集支柱混凝土砌块、整体浇注巷旁充填技术。

4、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的核心为“三量”观测:顶板移近量观测、活柱下缩量观测、支柱载荷量观测。

5、浅埋煤层:开采区域大部分集中于埋深在100-150m以内的浅部,煤层的典型赋存特点时埋深浅、基岩顶板较薄、表土覆盖层较厚。

由于此类煤层的矿压显现规律具有明显的特点,为了区别于其他煤层,通常将具有浅埋深、基岩薄、上覆厚松散层赋存特征的煤层称为浅埋煤层。

6、采空区处理方法:充填,垮落,顶板缓慢下沉,刀柱法。

7、简述采区巷道支护的主要形式:棚子支护,巷旁支护,围岩注浆,锚杆支护。

或从基本支护,加强支护,巷旁支护,巷道围岩加固,联合支护角度8、单体工作面的特殊支护方式主要有:密集支柱、滑移支架支柱、从柱、斜撑支架、木垛、液压放顶墩柱等几种。

10、简述采区巷道变形与破坏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方面答2开采技术答11、煤矿冲击矿压的防治答:1.降低应力集中程度1)开采解放层。

在煤层群条件下,首先开采没有冲击危险或危险性较小的煤层,使构造应力得到解除,并且使岩层经过一次扰动。

在此范围内进行采掘工程,应力集中程度就可能降低。

2)推行无煤往开采,采空区尽量少留煤住;尽量采用跨上山采煤。

从而消除应力在煤往上集中叠加的可能性;3)合理安排采掘程序,避免形成三面采空的“孤旷。

2.改变煤岩的物理力学性质:1)高压注水,人为地在煤岩内部造成一系列弱面,并起软化作用,增加塑性变形量,从而减少弹性能聚积的程度;2)放松动震动炮,释放媒体内部积聚的能量。

3)孔槽卸压,用大直径钻孔或切沟槽使媒体松动,达到御除压力:12、砌体梁:将采场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围岩运动中起骨架作用的称为砌体梁。

13、根据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内部的破坏情况,将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分为三带,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划分为三个区。

2024年采煤技术管理规定(2篇)

2024年采煤技术管理规定(2篇)

2024年采煤技术管理规定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采煤生产技术管理,实现矿井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矿山安全法》及上级有关法规、条例和技术政策,结合淮北矿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生产技术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

煤矿企业各部门、各专业管理机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把生产技术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来抓。

第二节管理机构第三条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专业性、系统性,是矿井实现安全高效的基础,各矿必须高度重视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矿长领导下的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

第四条矿总工程师应对矿长负责,主管矿技术工作,按要求配齐专业技术人员。

第五条矿总工程师对重大生产技术问题提出的方案和措施,经矿长审定或上级机关批准后,由专业分管负责人组织实施。

第六条矿井按要求配备采煤副总工程师,协助矿总工程师做好采煤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包括技术方案的制定、审核、监督、指导,确保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第七条矿技术业务部门是矿井技术管理主管单位,负责全矿井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第三节管理制度第八条采煤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必须严格按国家及上级有关规程、规范、条例、标准、规定等执行。

第九条矿井技术业务部门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度、技术考核制度、技术分析例会制度、事故追查制度、岗位培训制度、图纸资料和仪器设备(工具、材料)的使用和保管制度等,明确各业务部门、人员的职责范围。

第十条采煤生产技术与地测、设计、掘进、调度、安监、机电、通风、运输、生产等部门应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有业务联系时,必须通过业务联系书或会议纪要等方式进行。

第十一条矿井技术业务部门每年度、季度、月度必须编制采煤生产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技术业务部门对外提供资料、报表等,必须由部门负责人严格把关,并经单位有关领导批准。

第二章基础资料管理第十三条为做好采煤生产技术工作,矿生产技术业务部门必备的图纸资料及要求:1:5000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及井上下对照图:须注明井下主要开采水平的井底车场、运输大巷、主要石门、主要上下山、总回风巷、主要峒室和采区内的重要巷道,回采工作面及其编号。

煤矿综采工作面矿压监测分析

煤矿综采工作面矿压监测分析

煤矿综采工作面矿压监测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煤矿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煤矿开采越来越多。

煤矿开采环境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在进行回采作业的矿区,危险性会进一步提升。

保证直接顶的安全性是综采工作面维护最重要的工作,要加强应用矿压监测技术。

本文就煤矿综采工作面矿压检测工作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综采工作面;矿压监测引言初采期间的矿压分布特征进行监测与分析,有助于提前估计工作面矿压和支架支承阻力、确保支架的支承能力并及时发现煤矿存在的安全隐患,为进一步采取加强监测、解危和加强防护等提供依据,对保障煤矿安全化、科学化、高效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综采工作面矿压监测方法概论煤矿矿压监测方法主要包括采煤工作面监测、顶板实际压力监测、综合支架作业监测及巷壁监测等,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采掘过程中的工作面压力数据监测。

这些监测工作中,综采工作面监测通过对综采支架及其初撑力数据进行收集,有效结合各个数据进行液压支架动作的识别,其他监测工作则是通过对锚索、锚杆所承受的压力进行数据收集,深入分析数据从而充分了解顶板、巷道等的具体压力情况,从而有效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

通过对岩层运动与采煤矿山压力、综采支架与初撑力之间关系的分析,监测煤矿的压力情况,相关人员通过数据分析围岩变形规律等,采取相应的措施。

2综采工作面矿压监测区域布置2.1确定监测范围相关人员在进行矿压监测工作时,需要对监测范围进行细化,只有通过多项数据的分析,才能使最后的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1)需要深入了解顶板损坏程度、巷道破坏程度、巷道维护次数等基础信息。

根据获得的围岩变形量、顶板离层量及回采工作面距离等数据进行绘图,通过绘图方式可以更直观地掌握相关信息。

2)将获取的液压单体支柱工作阻力和采掘速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绘图方式表现,有助于进一步分析采动压力的超前峰值位置,为后续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相关人员可通过各种关系图更清楚地了解煤壁片帮压力及综采工作面地质构造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煤矿工程继续教育:矿山压力观测

煤矿工程继续教育:矿山压力观测
二、工作面顶板下沉量及活柱下缩 1.工作面顶板下沉量观测
(1) 主要仪器: ADL—2.5型沉降指示器 (测杆) C—Ⅱ型自动记录器
工作面矿压观测
K Y 82 型 动 态 仪
二、工作面顶板下沉与活柱下缩
(2)观测区与观测站设置
观测区:工作面可分上、中、下三个测区;
测杆
观测线:测区一般布置三条观测线;
450kN和500kN,工作膜直径为135和180mm。允许偏心角7度。 观测: 架设支架时埋于柱下; 用NN-2Y型指示器测读 工作膜变形量;
任务1 回采工作面矿压观测
在测力计“压力—变形”标定曲线上查找对应荷载; 测力计“压力—变形”标定曲线应定期标定绘制。
测杆
观测人员:一般2~3人相互配合。
下沉速度观测(应为专项观测)
目的是分析开采工序对工作面顶板下沉的影响关系。
(测定时间间隔短,测定距离要准确。各项数据要相互对 应,一般测定3~5次即可)
2.活柱下缩量观测
顶梁
目的:分析顶板压力与下缩量关系
单体柱用刻记法,在支柱上做好标记,用直
尺或钢卷尺每隔2~4h测读一次,回柱前测
(3)顶底板移近量观测方法
具体方法:首先选好观测地点,由于采场是随工作面 推进运动着的,且采场的宽度很小,一般只有几米,所以 测点的存在时间很短,一般从靠近煤壁设置测点起,测至 靠近采空区测点报废止,有的不足1天,长的也仅有几天 时间,且受生产的干扰、影响极大。所以测点设置,一定 要考虑到生产、安全等因素。选好测点位置后,分别在顶 底板上设置固定的基点。
读一次。如果分析工序对顶板下沉量和活柱 下缩影响,则需在工序距测点一定距离时随
直尺
时进行测读,测定工序距离与下沉量的关系。

采煤矿压观测管理制度

采煤矿压观测管理制度

采煤矿压观测管理制度第一条综采队每天安排专人对工作面支架及超前支护单体柱工作阻力、顶板破碎及端面漏冒情况、片帮位置及深度、泵站压力情况等进行观测,详细记录在案,否则罚款200元/次。

第二条在采煤过程中,每班移架作业完成后,支架必须升紧、升实,保证支架的初撑力,在安装在线监测矿压设备的16块压力表中,初撑力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否则罚款200元/块。

第三条在采煤过程中,综采队要确保两巷支护的初撑力达到规定要求,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液压支柱初撑力不得小于50KN。

第四条乳化液浓度保持3~5℅。

达不到规定要求的,罚款200元/次。

第五条回采期间,综采支架按作业规程要求安设矿压观测设备,并进行日常监测管理。

第六条在回采工作面,综采队要对进、回风两巷的顶板离层仪牌及时回收,安设顶板离层在线监测的要对信号线进行回收,回收不及时的,否则罚款100元/次。

第七条每个工作面从开始回采到收尾,必须进行两巷回采期间的矿压监测,按规程规定对工作面采动影响范围进行观测确定,并有专门的记录。

第八条锚杆支护巷道回采期间综采队人员也要进行日常监测,发现离层仪有明显变化要及时通知生产技术科。

汇报不及时的,罚款100元/次。

第九条回采期间, 发现监测异常及时汇报生产技术科,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矿压异常现象,队组要及时汇报到生产技术科,由生产技术科派专人负责处理。

第十条回撤工作面支架,在支架上留有矿压仪器时,施工单位必须在支架装车前将矿压仪器拆下,妥善保管,工作面回撤完毕后,统一上交矿库房保管,否则每块压力表罚款500元/个。

第十一条在线系统设备安装由生产技术科组织,调度室配合,厂家进行技术指导和安装,共同完成,各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安装时间。

第十二条工作面监测系统由采煤队负责维护,包括增设传感器及电缆吊挂等,要求仪器、仪表干净整洁,吊挂标准,否则罚款100元/个第十三条采煤队在发现系统设备运行不正常或有故障时,必须及时向调度室汇报,汇报不及时的,处罚有关责任人100元/次。

综采工作面支支护及矿山压力监测

综采工作面支支护及矿山压力监测

支撑式支架。在结 构上没有掩护梁, 对顶板的作用以支 撑为主。按其结构 和动作方式不同, 又可分为垛式和节 式两种支架。支撑 式支架的特点是: 顶梁较长、支撑能 力大、切顶性能好 、通风断面大、结 构简单。适用于中 等稳定以上的顶板 条件。
掩护式支架。在结构上 有掩护梁,支柱是通过 掩护梁对顶板起支撑作 用,如图所示。掩护式 支架的特点是:顶梁较 短、掩护梁较长,防矸 性好,支撑能力小、工 作空间小。适用于顶板 破碎或中等稳定以下的 顶板条件。
支架监测仪表
支架立柱上的压力表
大采高支架上的eep表Leabharlann 照式圆图仪压力表单体柱测压计
集团公司生产矿井支架初撑力状况 一、支架初撑力:10月份累计查验支架1197架 ,初撑力第一次达标的624架,升架后第二次 达标的673架,总计合格率56.22%;支架初撑 力达标最低的是古书院矿全部不合格,其次是 凤凰山矿,合格率7.3%,最高的是寺河矿,合 格率97.6%。 二、泵站工作情况:乳化液浓度为3%时,泵 站压力可以达到30Mpa,但是只能持续三分钟; 然后泵站压力开始衰退至26 Mpa,间歇三分钟 后压力可以重新达到30Mpa;当泵站压力达到 30Mpa后液压系统各类管接头未发现漏液情况, 系统完好;无法实现供液压力持续达标。

•端头支护方式:
•1、端头液压支架
• 1)垛式锚固支架
• 2)迈步式端头支架
• 3)支撑掩护式端头支架
•适用条件:端头支架支护方式主要适用于工作 面倾角小,两巷断面大,顶板较为完整的条件 6 。
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必须根据矿井各个生产环节、煤层地质条 件、煤层厚度、煤层倾角、瓦斯涌出量、自然发 火倾向和矿山压力等因素,编制设计(包括设备 选型、选点)。 (二)运送、安装和拆除液压支架时,必须有安 全措施,明确规定运送方式、安装质量、拆装工 艺和控制顶板的措施。 (三)工作面煤壁、刮板输送机和支架都必须保 持直线。支架间的煤、矸必须清理干净。倾角大 于15°时,液压支架必须采取防倒、防滑措施。 倾角大于25°时,必须有防止煤(矸)窜出刮板 输送机伤人的措施。 (四)液压支架必须接顶。顶板破碎时必须超前 支护。在处理液压支架上方冒顶时,必须制定安 全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足需要,减少测区
图1 采煤工作面“三量”观测测区测线布置图 a-综采工作面;b-单体支柱工作面;c-平衡千斤顶自记仪;Φ -活柱 下缩支柱载荷;x-顶底板移近量基点;β -压力自记仪及基点;
-412TB4 北运道
提 料 眼
回 风 石 门
上风巷
S
N
开 切 眼
# 运 煤 石 门
下顺槽
# 运 煤 石 门
掩护式支架观测日常数据整理表
循 观测 循环 至开 环 日 时 切 期 编 间 眼 h 号 距 x 离 m 支架运转特性 初撑 左 右 一增 左 右 二增 左 右 多增 左 右 左Mpa 右 初撑力p0 左 右 整架 M KN/ KN/最大阻力p0 编 左 右 号 MPa MPa x
第三章
采煤工作面 矿山压力观测

矿山压力有三类研究方法。
一是采用数学力学分析法,如用有限元等 方法进行的计算机模拟研究(如FLAC、 ANSYS等软件)。 二是以试验力学分析为途径的研究。 三是现场观测研究。

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观测就是利用各种观 测仪器或工具,对工作面及四周围岩的应 力、顶底板变形与破坏、支柱压缩与载荷、 煤壁片帮、支架变形与折损等宏观矿压显 现量进行测量与记录,通过整理分析,从 而掌握采煤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并以此 指导生产。



2.1 观测内容 观测内容主要有两部分:①支架立柱载荷及变化。 ②巷道顶底板移近量。 2.2 观测方法 (1)在工作面设置上、中、下测区,每个测区设2条 测线,共安设6台ZYJ-60型圆图压力自记仪,对支 架立柱工况支撑力进行了连续观测与记录。 (2)在两巷每隔50m设一测站(共设6个测站),对巷道 顶底板移近量进行观测。

(二)液压支架支护阻力观测资料分析实例 邢台煤矿7205生产条件见p79




由上表图可对该采煤工作面所用的两柱掩护式支架支护阻力及其强 度进行评价,具体内容如下: (1)实测初撑力平均值为l668kN/架.其中大于1600kN/架的占59.1 %,初撑力平均值与额定初撑力的比值为67.3%;最大初撑力为 1977kN/架(实测),比额定值(2480kN/架)低503kN/架。显然,由 实测数据看出,支架初撑力偏低。 (2)实测最大工作阻力平均值为2155kN/架,其中大于2400kN/架的 占29.6%。最大工作阻力实测值(平均值)与额定工作阻力比值为 66.1%。这说明两柱掩护式支架在此工作面应用是完全可以支撑顶板 的,因为额定工作阻力比顶板来压时最大工作阻力3718kN/架仍剩余 4.4%。 (3)时间加权平均阻力平均值为1912kN/架,其中大于2000kN/架的 占34.9%,相当于额定工作阻力的58.7%。其中最大值为2452.2kN/架, 相当于额定工作阻力的75.2%。由此看来,此类支架在该采煤工作面 应用是有较大富裕的。 (4)支护强度实测值为:q0 =326kN/m2;qm=423kN/m3;qt=379kN/ 架。这几项指标与设计值有一定差距。总体上看,支护强度偏低。但 q0/qm已达86%,比额定值高11.6%,这对顶板控制是有好处的。
二 基点的设置与仪器的安装

仪器:DDJ-2.5型测杆、KY-82顶板动态 仪、C-Ⅱ型自记仪。
注意:



1)根据采高,将仪器安装在顶底板基点之间 2)当采高大于2m时,应将仪器固定在两根支柱之间,以 防碰坏。 3)拆卸仪器时,应缓慢松开活杆,以防弹力计将指针、 齿轮损坏。 4)对仪器要进行保养,增加其寿命。
加权阻力p0 左 KN/ 柱 右 KN/ 整架 左 MPa KN/ 柱 架 右 MPa
支护 支护强度 面 q 左 右 整架 qm qt 积 0 KN/ KN/ KN/ KN/ KN/ KN/ 2 m柱 柱 架 m m m 2 2 2

(2)统计支架的工作特性曲线

(3)根据阻力-时间(p-t)曲线,整理 安全阀开启数据,结果填入下表
-506TB6 皮带机道
-506T~-612 TB6 溜煤道
一、观测区及观测线的布置


1、统一安排,测区、测线最少,根据观测项目、 目的而定; 2、顶底板状况和采高变化较大的采煤工作面,可 设上、中、下三个测区。中部测区为重点测区, 设3~5条观测线,观测项目要全。 3、上、下两测区距区段煤柱距离应大于15m,可 设置1~2条观测线,观测项目酌情而定。 4、采煤工作面顶底板状况和采高没有显著变化, 也可只设中部测区,增加观测线数目即可。
1. 8 2. 4 3. 0

日至
0. 6 1. 2

1. 8

2. 4

3. 0
顶底板累计移近量mm 距离 1 测 点 2 编 … 号 n 最小 值 最大 值

支柱载荷KN

备 … 注
平均 值
四 观测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1 单体支柱工作面观测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1)顶底板累计移近量St 测线顶底板移近量平均值Sm 测区顶底板移近量平均值Sl 2)顶底板移近速度v
围岩应力 工作面状况统计 支柱与支架的载荷与压缩 采空区上覆岩层移动和破坏过程的观测 地板比压的测定
原因

为了更好的生产 法规规定(1987年8月煤炭工业部颁发的《煤矿生 产技术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
二 矿压观测工作的步骤



1 测前准备工作 1)编写工作面矿压观测计划(地质条件、目 的、内容、方法、安排等) 2 )人员培训 3 )设备检修与调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 )印制各种观测记录表和日常观测数据整 理表及图纸
第二节 顶底板移近量和活柱下缩量观测

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有:顶底板移近量观 测;活柱下缩量观测;支柱载荷量观测; 顶板状况统计观测,上覆岩层移动状况观 测;围岩支承压力分布观测等。前三个观 测项目一般称为“三量”观测,是采煤工 作面矿压观测的核心。
第二节 顶底板移近量和活柱下缩量观测


一 观测区及观测线的布置
表6—3
工作面 测区
采煤工作面顶底板移近速度观测记录表
测线 月 日 班 观测人
观测时间 (时、分、 测点编号 秒)
测点距煤 壁距离m
顶底板移 近量读数 mm
顶底板移 近量mm
移近速度 mm/h
测点至工 序进行处 的距离m
备注(正 在进行的 工序、如 割煤、放 顶)
表6—4
采煤工作面工序进程记录表
移架(放顶)位置 架号或输送 机节号 距测点m 备注(如工 序过程情况)


3)顶底板循环移近量 4)单位顶底板移近量 5)绘制曲线 6)活柱下缩量的整理与分析
绘制曲线图
表6 -6 项目
掩护式支架观测日常数据整理表(一) 距 煤 壁 3排(x3) 4排(x4) Sa
1排(x1) S1 Szl
2排(x2)
S1l
S2l
Szl/S1
(S1l+ S2l)/ S1


根据计算结果可判断造成顶板下沉的主要 因素,以此制定减少顶板下沉的措施。 如底板松软、支柱阻力偏低等问题
(二)综采工作面观测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将表6—1中的观测数据经计算后按观测循环填入表6—7。
表6—7 掩护式支架观测日常数据整理表(一)
单位 顶底 板移 近量 Sb
工作面编号:
支架编号:
支护阻力△p与活柱下缩量Sz
割煤(放炮)位置 观测时间 观测日期 (时、分、 架号或输送 (月、日) 距测点m 秒) 机节号
3 活柱下缩量的观测 一般与顶底板移近量的观测同时进行
表6—5 表
采煤工作面:
0. 6 1. 2 1. 8 2. 4
单体支柱工作面“三量”观测数据整理
测线编号:
3. 0 0. 6 1. 2
观测日期:年 活柱累计下缩量mm


2)数据记录 要求:
(1)明确数据的用途和意义 (2)观测仔细,字迹清晰,观测数据要“宁缺勿 滥” (3)必要时进行实地素描 (4)要及时处理观测中遇到的问题 (5)连续观测时,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3 观测总结
1)阶段总结 2)最终总结
现场观测完成一个阶段或完成一个工作面的观测后,要及 时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要在平时资料整理的基础上, 对所观测数据进行细致的整理,按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对各项内容按不同地质和生产技术条件进行对比,找出各 矿压参数之间及矿压参数与地质及生产技术因素之间的关 系,阐述所观测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并以此提出改善 顶板控制或改进支架的措施,汇总写成矿压观测报告。
三 观测方法与记录

1 顶底板移近量的观测与记录 安装好后,首先读取初读书,以后按时观 测。一般1-2h观测一次。综采面在移架前 后各观测一次。直到测点靠近采空区报废 为止。观测数据填入下表
表6一1a
工作面 至 煤 炭 距 离 m
支撑式液压支架工作面矿压“三量”观测记录表
月 顶底板 移近量 读数mm 1 号 2 号 左前柱 压 力 Mp a 右前柱 压 力 Mp a 日 班 观测人 前梁短 柱 压 力 Mp a 夹 角 (º) 备 注
左后柱 压 力 Mp a
右后柱 压 力 Mp a
架 号
工 序
采 高 m
下 缩 mm
下 缩 mm
下 缩 mm
下 缩 mm
表6-2
工作面
单体支柱工作面矿压“三量”观测记录表
月 日 支柱 下缩 量mm 班 观测人 备注 (生 产工 序) 顶底 板移 近量 读数 mm
测点位置 测点 编号 时间 (时、 分、秒) 距煤 壁m 距老 塘m
柱帽 压缩 量mm
压入 底板 量mm
支 柱载 荷K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