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的供电方式
接触网的供电方式及其供电示意图
接触网的供电及其供电示意图一、接触网的供电方式接触网是架设在铁路线上空向电力机车提供电能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
电能由地方电力网输送到铁路牵引变电所后,经主变压器降压达到电力机车正常使用所需电压等级,再由馈电线将电能送至接触网。
电力机车靠从接触网上获取电能以提供牵引动力,保证列车运行。
目前,我国电气化铁道干线上牵引变电所牵引侧母线上的额定电压为27.5kV(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为2×27.5kV),接触网的额定电压为25kV ,最高电压为29kV 。
在供电距离较长时,电能在输电线路和接触网中产生电能损耗,使接触网末端电压降低。
但接触网末端电压不应低于电力机车的最低工作电压20kV ,系统在非正常运行情况(检修或事故)下,机车受电弓上的电压不得低于19kV ,所以两牵引变电所之间的距离一般为40~60km ,具体间距需经供电计算确定。
电压从牵引变电所经馈电线送至接触网,流过电力机车,再经轨道回路和回流线,流回牵引变电所。
应该指出:由于轨道和大地间是不绝缘的,在电力机车的电流流到轨道以后,并非全部电流都沿着轨道流回牵引变电所。
实际上有部分电流进入大地,并在地中流回牵引变电所。
这种由大地中流经的电流称地中电流(又称泄漏电流或杂散电流)。
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正常供电的方式有两种:单边供电和双边供电。
如图1—3—1所示。
1.单边供电两个牵引变电所之间将接触网分成两个供电分区(又称供电臂),正常情况图1-3-1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1—发电厂;2—区域变电所;3—输电线;4—分区亭;5—牵引变电所6—接触线;7—轨道回路;8—回流线;9—电力机车;10供电线nt h两相邻供电臂之间的接触网在电气上是绝缘的,每个供电分区只从一端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的供电方式称为单边供电。
单边供电时,相邻供电臂电气上独立,运行灵活;接触网发生故障时,只影响到本供电分区,故障范围小;牵引变电所馈线保护装置较简单。
这是中国电气化铁道采用的主要形式,乐昌供电车间也在用这种供电方式。
接触网分类及供电方式
c支柱翼缘不得有裂纹
3 、刚性接触网的组成
(1) 、接触悬挂: (2) 、支持和定位装置:
(1) 、接触悬挂:
A 、汇流排和接触线: a 、汇流排:一般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其形状一般做成Τ型
和Ⅱ型; Ⅱ形结构汇流排包括标准型汇流排、汇流排终端及刚柔 过渡元件. b 、接触导线:一般采用银铜导线,其截面积一般采用 120mm2或150 mm2 ;接触导线通过特殊的机械方法镶 嵌于Ⅱ型汇流排上,或通过专用线夹固定于Τ型汇流排上, 与汇流排一起组成接触悬挂. B 、伸缩元件:其功能是能在一定范围内自由伸缩,同时又 能满足电气性能的要求;一般一个锚段安装一个膨胀元件, 其作用是补偿铝合金汇流排与银铜接触线因热胀系数不同 而产生的热膨胀误差. C 、接头:其要求是既要保证被连接的两根汇流排机械上 良好接触,又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确保导电性能良好. D 、中心锚结:其作用是防止接触悬挂窜动.
(1)直链形悬挂(2)半斜链形悬挂 (3)斜链形悬挂
(2)、支持装置
主要设备: 腕臂、水平拉杆、悬式绝缘子串、棒式绝缘子及 悬挂接触悬挂的全部设备。 作用: 用以支持接触悬挂,并将其负荷传给支柱或其 它建筑物。 腕臂结构: 分为绝缘腕臂、非绝缘腕臂。 绝缘腕臂又分为普通腕臂和平头腕臂。
(3)、定位装置
线.
2、柔性接触网的组成
(1)、接触悬挂 (2)、支持装置 (3)、定位装置 (4)、支柱与基础
区间接触网系统 – 单腕臂悬挂
车站的接触网系统 – 软横跨
电力机车与接触网
电力机车与接触网
(1)、接触悬挂
主要设备: 接触线、吊弦、承力索和补偿器及其连接 零件。 作用:
接触网供电方式及优缺点
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装置,又称为牵引供电系统,其系统本身没有发电设备,而是从电力系统取得电能。
目前我国一般由110kV以上的高压电力系统向牵引变电所供电。
目前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方式有直接供电方式、BT供电方式、AT供电方式、同轴电缆和直供加回流线供电方式四种,京沪、沪杭、浙赣都是采用的直供加回流线方式。
一、直接供电方式直接供电方式(TR供电)是指牵引变电所通过接触网直接向电力机车供电,及回流经钢轨及大地直接返回牵引变电所的供电方式。
这种供电方式的电路构成及结构简单,设备少,施工及运营维修都较方便,因此造价也低。
但由于接触网在空中产生的强大磁场得不到平衡,对邻近的广播、通信干扰较大,所以一般不采用。
我国现在多采用加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
二、BT供电方式所谓BT供电方式就是在牵引供电系统中加装吸流变压器(约3~4km安装一台)和回流线的供电方式。
这种供电方式由于在接触网同高度的外侧增设了一条回流线,回流线上的电流与接触网上的电流方向相反,这样大大减轻了接触网对邻近通信线路的干扰。
BT供电的电路是由牵引变电所、接触悬挂、回流线、轨道以及吸上线等组成。
由图可知,牵引变电所作为电源向接触网供电;电力机车(EL)运行于接触网与轨道之间;吸流变压器的原边串接在接触网中,副边串接在回流线中。
吸流变压器是变比为1:1的特殊变压器。
它使流过原、副边线圈的电流相等,即接触网上的电流和回流线上的电流相等。
因此可以说是吸流变压器把经钢轨、大地回路返回变电所的电流吸引到回流线上,经回流线返回牵引变电所。
这样,回流线上的电流与接触网上的电流大小基本相等,方向却相反,故能抵消接触网产生的电磁场,从而起到防干扰作用。
以上是从理论上分析的理想情况,但实际上由于吸流变压器线圈中总需要励磁电流,所以经回流线的电流总小于接触网上的电流,因此不能完全抵消接触网对通信线路的电磁感应影响。
另外,当机车位于吸流变压器附近时回流还是从轨道中流过一段距离,至吸上线处才流向回流线,则该段回流线上的电流会小于接触网上的电流,这种情况称为“半段效应”。
铁路接触网供电方式
zz
tc rv
优缺点:
并联供电可提高供电 臂末端电压,但是接触网 发生事故时,影响范围大,运行检修不够灵活。
触 接
精 网
课 品
应用范围:
我国在哈大线、太焦等线路使用了并联供电,繁忙干线应优先采用上下 行分开的供电方式。
第三节 供电方式
二、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方式
牵引供电系统可能对临近线路的影响
zz
tc rv
静电感应电压影响 处于电场内的架空通讯线路将产生静电感应电位 电磁感应影响 观音坝实验:接触网与架空线相距100m,平行长度 18.3m,接触网短路电流Ik=1140A,实测纵电动势787~824V
触 接
杂音干扰
精 网
课 品
谐波成分在通信中产生感应电压,形成通信中的杂音。
第三节 供电方式
二、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方式
直接供电方式 BT供电方式
zz
tc rv
触 接
AT供电方式
精 网
课 品
直供加回流线供电方式
第三节 供电方式
二、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方式
1.直接供电方式
牵引变电所与接触网间 不设置任何防干扰设备。
zz
tc rv
优缺点:
馈电回路结构简单,造 价低,但对通信线路干扰较 大。
触 接
精 网
课 品
第三节 供电方式
应用情况:
目前我国电气化铁道中采用BT供电方式的线路中,大部分BT 变压器已经退出运行。
触 接
精 网
课 品
第三节 供电方式
二、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方式
3.AT供电方式
牵引变电所与接触网间 不设置任何防干扰设备。
zz
tc rv
接触网系统概述—供电方式
AT供电方式示意图~15 km左右将自耦变压器线路端子并联接在接触导线和AF线上,
自耦变压器绕组中性点端子接至钢轨,则牵引网构成2×25kV供电网络。
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的特点
02
牵引网阻抗很小,约为直接供电方式的1/4,其供电距离长。
(Boosting Wire),它是机车电流返回回流线的通路。
吸流变压器供电方式的特点
03
吸流变压器(BT)采用变比为1:1的特殊变压器。
吸流变压器供电方式的特点
04
回流线中流过的电流与接触网内流过的牵引电流方向相
反,它们形成的电磁场互相抵消。
BT供电方式缺点
并不能完全消除电磁干扰,
单位长度阻抗加大;
受电弓通过吸流变压器分
存在半段效应;
电能损失和电压降均增加;
段时,将产生电弧,烧损
结构复杂和维护工作量大;
接触线和受电弓滑板。
BT供电方式应用情况
目前我国电气化铁道中采用BT供电方式
的线路中,大部分BT变压器已经退出运行。
CC供电方式
CC供电方式(coaxial cable supply system of electric traction)是指电力
吸流效率高,对邻近通信线路的电磁感应干扰影响小。与接触网(电)分段方
式相比,对邻近通信线路的电磁感应影响稍大,防护效果稍低。
接触网
钢轨
变电所
连接线
电缆外导体
电缆内导体
接触网(电)分段
对邻近通信线路的影响主要决定于电缆内导体和外导体中的电流差。由于电缆内外导
体之间互感系数大,吸流效率高,故电缆内外导体的电流差小,即通过轨道、大地返回
接触网的供电方式及其供电示意图讲解学习
接触网的供电方式及其供电示意图接触网的供电及其供电示意图一、接触网的供电方式接触网是架设在铁路线上空向电力机车提供电能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
电能由地方电力网输送到铁路牵引变电所后,经主变压器降压达到电力机车正常使用所需电压等级,再由馈电线将电能送至接触网。
电力机车靠从接触网上获取电能以提供牵引动力,保证列车运行。
目前,我国电气化铁道干线上牵引变电所牵引侧母线上的额定电压为27.5kV(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为2×27.5kV),接触网的额定电压为25kV,最高电压为29kV。
在供电距离较长时,电能在输电线路和接触网中产生电能损耗,使接触网末端电压降低。
但接触网末端电压不应低于电力机车的最低工作电压20kV,系统在非正常运行情况(检修或事故)下,机车受电弓上的电压不得低于19kV,所以两牵引变电所之间的距离一般为40~60km,具体间距需经供电计算确定。
电压从牵引变电所经馈电线送至接触网,流过电力机车,再经轨道回路和回流线,流回牵引变电所。
应该指出:由于轨道和大地间是不绝缘的,在电力机车的电流流到轨道以后,并非全部电流都沿着轨道流回牵引变电所。
实际上有部分电流进入大地,并在地中流回牵引变电所。
这种由大地中流经的电流称地中电流(又称泄漏电流或杂散电流)。
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正常供电的方式有两种:单边供电和双边供电。
如图1—3—1所示。
图1-3-1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1—发电厂;2—区域变电所;3—输电线;4—分区亭;5—牵引变电所1.单边供电两个牵引变电所之间将接触网分成两个供电分区(又称供电臂),正常情况两相邻供电臂之间的接触网在电气上是绝缘的,每个供电分区只从一端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的供电方式称为单边供电。
单边供电时,相邻供电臂电气上独立,运行灵活;接触网发生故障时,只影响到本供电分区,故障范围小;牵引变电所馈线保护装置较简单。
这是中国电气化铁道采用的主要形式,乐昌供电车间也在用这种供电方式。
牵引供电方式识别与应用—接触网供电方式(高铁牵引供电系统)
供电臂
牵引变电所
输电线
钢轨
机车 供电臂1 供电臂2
牵引变电所是沿着电气化铁 路线路分布,每个变电所有 一定的供电范围。通常把一 个变电所至其所供电的末端 称为一个供电臂。一个供电 臂的长度对应于线路的区间 数约为2-5个区间。
单线双边供电方式
牵引变当相邻两牵引变电所之间的两段接触网通过分 区所的联络开关连通时,则电力机车将从两个变电所 同时获得供电,这种供电方式称单线双边供电。
双边供电方式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列车可从两个牵引变电所取流,每条 馈电线的电流相对减小,从而可减小 牵引网中的电压损失和电能损失,有 利于改善供电臂的电压水平,降低铁 路的运营成本,且牵引变压器和接触 网悬挂的负荷较均匀。
牵引变电所与分区所的保护相应都要 复杂一些。同时,当两牵引变电所的 电压有差异时,还可能出现不平衡电 流,从而产生附加的电能损失等。
AT供电方式的特点 三大优点
(1) 供电电压提高一倍。 相同牵引负荷条件下, 接触悬挂和正馈线中的 电流大致可减少一半。
(2) 供电能力强。牵引网 单位阻抗低,大大减小 电压损失和电能损失。
(3)AT所处的接触悬挂无 电分段,电力机车通过 AT所时,受电弓上不会 产生强烈电弧,能满足 重载、高速列车运输的 需要。
BT供电方式的缺点
为何现在不采用BT供电方式了?
BT供电方式的缺点
①牵引网阻抗增大
②电压损失增大
由于每台吸流变压器是串联在 接触网回路中, 相当于串联了 一个较大阻抗。
与直接供电方式相比较,BT供 电方式的牵引网单位阻抗增大 约51%。
在相同负载电流条件下,BT供 电方式的牵引网电压损失相应 地增大约51 %。因此严重恶化 了供电臂的电压水平。
感应电
3、测量电流的接线: 测量电流的接线:
3.1.4 加强作业监护对于工作条件复杂, . . 加强作业监护对于工作条件复杂, 感应电较强或有触电危险的工作, 感应电较强或有触电危险的工作,应设专职 监护人员。专职监护人员不得兼任其他工作, 监护人员。专职监护人员不得兼任其他工作, 以便在杆上作业人员出现异常情况时, 以便在杆上作业人员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 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3.1.5 建立统计台帐有感应电的区段线路, . . 建立统计台帐有感应电的区段线路, 各电力班组必须建立相关的统计资料台帐, 各电力班组必须建立相关的统计资料台帐, 并加强在该区段日常作业时的安全措施。 并加强在该区段日常作业时的安全措施。
3、预防措施
3.1 注意作业安全
进行电力作业时, 进行电力作业时,应将停电的电力贯通线 进行有效短路接地, 进行有效短路接地,以有效消除静电感应 电压,并改变电磁感应电动势的分布情况, 电压,并改变电磁感应电动势的分布情况, 最大程度地降低接触网感应电压对作业人 员的危害。作业时, 员的危害。作业时,应具体采取以下安全 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
三、感应电压对作业人员的危害: 感应电压对作业人员的危害:
1 、两线平行距离与感应电压的关系 1)二线平行距离与静电感应电压的对应关系值,根据 二线平行距离与静电感应电压的对应关系值, 二线平行距离与静电感应电压的对应关系值 实测数据资料如下表所示: 实测数据资料如下表所示 两线平行距离/ 两线平行距离/m 10 20 30 50 100 250 500 30 5 1
预防措施
3.1.1 严格执行作业规程在邻近接触网 . . 的电力贯通线上作业时, 的电力贯通线上作业时,应尽量避开阴雨 同时,须严格遵守铁道部铁运[1999] 天。同时,须严格遵守铁道部铁运 103号部令中关于电力作业安全的有关要求, 号部令中关于电力作业安全的有关要求, 号部令中关于电力作业安全的有关要求 作业人员应穿绝缘状况良好的绝缘鞋, 作业人员应穿绝缘状况良好的绝缘鞋,在 挂拆接地封线时,应戴绝缘手套, 挂拆接地封线时,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 鞋(靴),并用绝缘杆操作,人体不得接触金 靴 ,并用绝缘杆操作, 属导体和地线。 属导体和地线。
接触网结构和供电方式
第一节 第二节 项第目三节三 项第目四节四
接触网基本结构 接触网的组成
接触网悬挂类型
接触网的供电方式
项目五
一、接触网的基本结构
电厂发出的电流,经升 压变压器提高电压后,由 高压输电线送到铁路沿线 的牵引变电所。在牵引变 电所里把电流变换成所要 求的电流或电压后,经馈 流线转送到邻近区间和站 场线路的接触网上供电力 机车使用。
定位器坡度:曲线定位器坡度在标准值的基础上应考虑外 轨超高,但不得超过定位器坡度的最大标准值。
二、接触网的组成-支撑定位装置
当定位器不带限位功能时,其自 由抬升空间至少应为接触线实际 抬升量或模拟抬升量的2倍;
当带限位功能时,定位器自由抬 升空间至少应为接触线实际抬升 量或模拟抬升量的1.5倍。
不限位定位器工作原理
分段绝缘器结构既能保证供电的分段,又能使受电弓 平滑地通过该设备。除上下行渡线分段器外,其他 分段器大多应配合隔离开关使用。可以使受电弓通 过时不间断的取流
二、接触网的组成-设备(分段器)
当隔离开关打开时,独立区段接触网中没有电, 便于该独立区段进行作业。
分段器 隔离开关
分段器
二、接触网的组成-设备(分段器)
无线夹区范围:接触线的投影与邻线线路中心间距为600~ 1050mm不得安装任何线夹。
二、接触网的组成-接触悬挂(线岔)
二、接触网的组成-接触悬挂(线岔)
线岔接触线相距500mm处的高差 1、正线工支与侧线工支的接触线在相距500mm处的 地方,侧线接触线应比正线接触线高20mm;
如图C点比D点高20mm。两支均为两侧线工作支 时,500mm处应等高。 2、正线工支与侧线非支的接触线在相距500mm处,非 支接触线应比工作支接触线高80mm。
接触网图
接触网(牵引网)供电及各类供电方式牵引网是由馈电线、接触网、钢轨及回流线组成的供电网络,如图:
一般情况下,接触网电压不应低于21kv,干线额定电压25kv,对地27.5kv。
单变供电:每个供电分区只从一端的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分区亭设备开关打开)
双边供电:两个供电臂同时从两个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分区亭设备开关关闭)
越区供电:当牵引变电所不能正常供电时,通过分区亭开关,由两侧相邻的变电所供电的临时措施(非正常状态)
以下是几中供电方式示意图:
下锚装置分相绝缘器
图
分相绝缘器。
感应电的危害及防范
(1)感应电动势计算公式:
电力贯通(自闭)线感应电动势计算公式:
Em=w*Mjg*L*Ij*Kg
式中:Em为电力贯通线上的纵向电动势; w为角频率; Mjg为接触网与电力贯通线的互感系数(H/km); L为二线平行长度; Ij为接触网牵引电流; Kg为轨道的反磁效应,亦称钢轨的屏蔽系数(单线取0.5, 复线取0.33)。
(2)静电感应电压的特点:
从公式中可知静电感应电压的大小主要 取决于: 1)接触网与电力贯通(自闭)线间平行距 离。平行距离越小,产生的静电感应电 压越大。 2)接触网线路的电压。接触网线路的电 压越高,则产生的静电感应电压越大; 静电感应电压与接触网中有无电流无关。
2、电磁感应电动势:
接触网中的交流电流在其周围空间会产生未被平衡的交变磁场。 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其电流产生的磁力线切割相邻的电力贯通 线时,将产生纵向感应电动势。该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不仅与 接触网电流大小有关,而且与接触网和电力贯通线间的距离、 两线间平行接近长度有关。)。
预防措施
3.1.2 有效设置短路接地封线 要求短路 接地封线为截面不小于25 mm2 的铜线。 同时要做到: 1)在与接触网水平距离较近、天气潮湿、 作业范围较大情况下进行电力作业时,应 适当增加接地封线点。
预防措施
2)在线路上设置短路接地封线的处所若有接 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30 欧姆; 若无接地装置时,应选在土壤电阻率小的地 方,且接地棒(接地极)打入地下深度不得少 于0.6 m。 3)任何操作必须避免造成不同电位的开口作 业。需要断开导线或隔离开关时,应在断开 点两端接临时短接线或进行接地。
电气化区段
电力贯通(自闭)线作业中 感应电的危害及防范
一、接触网的供电方式:
接触网供电方式及优缺点
目前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方式有直接供电方式、BT供电方式、AT供电方式、同轴电缆和直供加回流线供电方式四种,京沪、沪杭、浙赣都是采用的直供加回流线方式。
一、直接供电方式直接供电方式(TR 供电)是指牵引变电所通过接触网直接向电力机车供电,及回流经钢轨及大地直接返回牵引变电所的供电方式。
这种供电方式的电路构成及结构简单,设备少,施工及运营维修都较方便,因此造价也低。
但由于接触网在空中产生的强大磁场得不到平衡,对邻近的广播、通信干扰较大,所以一般不采用。
我国现在多采用加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
二、BT供电方式所谓BT供电方式就是在牵引供电系统中加装吸流变压器(约3〜4km安装一台)和回流线的供电方式。
这种供电方式由于在接触网同高度的外侧增设了一条回流线,回流线上的电流与接触网上的电流方向相反,这样大大减轻了接触网对邻近通信线路的干扰。
BT 供电的电路是由牵引变电所、接触悬挂、回流线、轨道以及吸上线等组成。
由图可知,牵引变电所作为电源向接触网供电;电力机车(EL)运行于接触网与轨道之间;吸流变压器的原边串接在接触网中,副边串接在回流线中。
吸流变压器是变比为1:1 的特殊变压器。
它使流过原、副边线圈的电流相等,即接触网上的电流和回流线上的电流相等。
因此可以说是吸流变压器把经钢轨、大地回路返回变电所的电流吸引到回流线上,经回流线返回牵引变电所。
这样,回流线上的电流与接触网上的电流大小基本相等,方向却相反,故能抵消接触网产生的电磁场,从而起到防干扰作用。
以上是从理论上分析的理想情况,但实际上由于吸流变压器线圈中总需要励磁电流,所以经回流线的电流总小于接触网上的电流,因此不能完全抵消接触网对通信线路的电磁感应影响。
另外,当机车位于吸流变压器附近时回流还是从轨道中流过一段距离,至吸上线处才流向回流线,则该段回流线上的电流会小于接触网上的电流,这种情况称为“半段效应”。
此外,吸流变压器的原边线圈串接在接触网中,所以在每个吸流变压器安装处接触网必须安装电分段,这样就增加了接触网的维修工作量和事故率。
接触网供电方式
接触网(牵引网)供电及各类供电方式
牵引网是由馈电线、接触网、钢轨及回流线组成的供电网络,如图:
一般情况下,接触网电压不应低于21kv,干线额定电压25kv,对地27.5kv。
单变供电:每个供电分区只从一端的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分区亭设备开关打开)
双边供电:两个供电臂同时从两个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分区亭设备开关关闭)
越区供电:当牵引变电所不能正常供电时,通过分区亭开关,由两侧相邻的变电所供电的临时措施(非正常状态)
以下是几中供电方式示意图:。
接触网的供电方式
11.12.2023
第三节 供电方式
牵引供电系统原理示意图
电力系统发电厂
回流线
11.12.2023
牵引变电所
馈电线
钢轨 R
接触网 T 电力机车
第三节 供电方式
11.12.2023
1. 直接供电方式 2. BT供电方式 3. AT供电方式 4. 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 5. 同轴电力流变压器—回流线装置BT
按照这种安排;半段效应长度大大缩小;且只有处在一个分段中的机车的电流而不是 牵引网总电流在该分段产生半段效应影响; 2 使牵引网阻抗显著增大; 接触网—回流线回路比通常牵引网阻抗要高; 应用这种装置 的牵引网;其阻抗等于接触网—回流线回路阻抗与吸流变压器短路阻抗之和;
2 吸流变压器—回流线装置BT 在牵引网中;每相距1 5km—4km间隔;设置一台变比为
1:1的吸流变压器; 吸流变压器设在分段中央;其原边串入 接触网;副边串入沿铁路架设的回流线; 回流线通常就悬挂 在铁路沿线的接触网支柱外侧的横担上;
11.12.2023
2 吸流变压器—回流线装置BT
1—牵引变电所;2—馈电线;3—接触网;4—电力机车; 5—钢轨;6—回流线;7—吸流变压器;8—吸上线;
11.12.2023
1 直接供电方式
单边和双边供电为正常的供电方式;还有一种非正常供电方 式也称事故供电方式叫越区供电;如下图所示;
11.12.2023
1—故障牵引变电所;2—越区供电分区;
1 直接供电方式
越区供电是当某一牵引变电所因故障不能正常供电时; 故障变电所担负的供电臂;经开关设备与相邻供电臂接通;由 相邻牵引变电所进行临时供电; 这种供电方式称越区供电; 因 越区供电增大了该变电所主变压器的负荷;对电器设备安全 和供电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只能在较短时间内实行越区供电; 是避免中断运输的临时性措施;
接触网的供电方式及其供电示意图
接触网的供电及其供电示意图一、接触网的供电方式接触网是架设在铁路线上空向电力机车提供电能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
电能由地方电力网输送到铁路牵引变电所后,经主变压器降压达到电力机车正常使用所需电压等级,再由馈电线将电能送至接触网.电力机车靠从接触网上获取电能以提供牵引动力,保证列车运行。
目前,我国电气化铁道干线上牵引变电所牵引侧母线上的额定电压为27.5kV(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为2×27.5kV),接触网的额定电压为25kV,最高电压为29kV。
在供电距离较长时,电能在输电线路和接触网中产生电能损耗,使接触网末端电压降低。
但接触网末端电压不应低于电力机车的最低工作电压20kV,系统在非正常运行情况(检修或事故)下,机车受电弓上的电压不得低于19kV,所以两牵引变电所之间的距离一般为40~60km,具体间距需经供电计算确定。
电压从牵引变电所经馈电线送至接触网,流过电力机车,再经轨道回路和回流线,流回牵引变电所。
应该指出:由于轨道和大地间是不绝缘的,在电力机车的电流流到轨道以后,并非全部电流都沿着轨道流回牵引变电所。
实际上有部分电流进入大地,并在地中流回牵引变电所。
这种由大地中流经的电流称地中电流(又称泄漏电流或杂散电流)。
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正常供电的方式有两种:单边供电和双边供电。
如图1—3—1所示。
图1-3-1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1—发电厂;2—区域变电所;3—输电线;4—分区亭;5—牵引变电所6—接触线;7—轨道回路;8—回流线;9—电力机车;10供电线1.单边供电两个牵引变电所之间将接触网分成两个供电分区(又称供电臂),正常情况两相邻供电臂之间的接触网在电气上是绝缘的,每个供电分区只从一端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的供电方式称为单边供电。
单边供电时,相邻供电臂电气上独立,运行灵活;接触网发生故障时,只影响到本供电分区,故障范围小;牵引变电所馈线保护装置较简单。
这是中国电气化铁道采用的主要形式,乐昌供电车间也在用这种供电方式.2.双边供电若两个供电分区通过开关设备,在电路上连通,两个供电分区可同时从两个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这种供电方式称为双边供电.双边供电可提高接触网电压水平,减少电能损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吸流变压器—回流线装置BT
回流线cd 中无电流,在 接触网cd 段的长度内等于 没有防护。
d
c
两种情形都使吸流变压器—回流线在半段长度里失去效用,这种现象叫做 半段效应,失效区相当于分段长度之半。
所以实际装置是在供电臂内设置长度不大的许多吸上分段,每个分段仅长 2—4km,每个分段中央设置一台吸流变压器。分段以吸上线为界,吸上线一 端接回流线,另一端焊入钢轨。
21.07.2020
1、直接供电方式
复线区段供电方式与上述基本相同,但每一供电臂分别向上、下 行接触网供电,因此牵引变电所馈出线有四条。同一侧供电臂上、 下行线实行并联供电,可提高供电臂末端电压。越区供电时,通过 分区亭开关设备来实现。复线区段供电情况如下图所示。
21.07.2020
图 复线区段供电示意图
第一章 接触网概述
第一节 接触网的定义与分类 第二节 接触网的组成 第三节 供电方式 第四节 受电弓
21.07.2020
第三节 供电方式
在牵引供电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低压直流、三相交流、单 相低频交流、单相工频交流等多种供电制式。目前仍采用的主 要供电制式有:单相工频25KV,单相低频15KV;直流3KV, 直流1.5KV等。
21.07.2020
2、吸流变压器—回流线装置BT
1 3
5 2
1 2
4
I1
I2 5
1—接触网;2—为轨道;3—为回流线;4—为吸流变压器, 变比1:1,一次线圈串接入接触网,二次线圈串接入回流; 5—为吸上线,一端接回流线,另一端与轨道或吸流变压器
线圈中点连接,以提供从电力机车到轨道的返回电流流到回
1、直接供电方式
1—输电线;2—牵引变电所;3—馈电线;4—接触网;5—电力机车;6—钢轨
两个牵引变电所之间将接触网分成两个供电分区(又称供电臂)
21.07.2020
1、 直接供电方式
两个牵引变电所之间将接触网分成两个供电分区(又称供 电臂),正常情况两相邻供电臂之间在接触网上是绝缘的, 每个供电臂只从一端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的供电方式称为单 边供电。若两个供电臂通过开关设备,在电路上连通,两个 供电臂可同时从两个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这种供电方式称 为双边供电。双边供电可提高接触网电压水平,减少电能损 耗。但馈线及分区亭的保护及开关设备都较复杂,因此,目 前采用较少。
利用AT这个特点,可增大变电所间的距离和增大传输功率,减 少牵引网损耗。 缺点:必须在沿线安设电压较高、容量较大的自耦变压器,牵引网 设备的投资相应增加。
21.07.2020
4、带回流线的直供方式DN
由于AT方式设备复杂,一次投资高、运营费用高、维护困难,特别 在多隧区段应用更为困难。BT方式由于其半段效应、接触网分段及牵 引网阻抗大等弱点,对高速和重载行车的适应能力差。因此,常采用直接 供电加回流线(负馈线)。 DN供电方式:由接触网、钢轨、沿全线架设的负馈线NF(每隔几公里用P 金属线和钢轨相连)组成。
21.07.2020
2、吸流变压器—回流线装置BT
a
b
同时回流线和接触网中的电流基本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者的交变 磁场基本上可互相平衡(抵消)。显著地减弱了接触网和回流线周围空间的交 变磁场,使牵引电流在邻近的通信线路中的电磁感应影响大大地减小。
缺点:1. 电力机车处于吸流变压器附近时防护效果差。机车电流经轨道 与大地,然后经回流线流回,接触网在a、b段中没有电流,而回流线中有电 流,则在ab段的长度内等于没有防护。
21.07.2020
3、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AT
n2
n1 A T1
1/2I 1/2I
n2 n1
A T2
T I
R
F
T—接触网;R—轨道;F—正馈线;AT—自耦变压器 AT供电方式:由接触网T、正馈线F、轨道大地系统R以及每隔一定距 离的自耦变压器(AT)构成。 AT并联于接触导线与正馈线之间,AT中点与钢轨相连。
I1=IH E1
n1 IL
21.07.2020
E2 n2
UL
I2
3、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AT
输入电压为输出电压的2倍,也就是说,通过自耦变压器可以输 入较高的电压而得到机车所需的低电压。电流则相反,输入电流为 输出电流的一半。从牵引变电所看,以两倍接触网电压沿线输送1/2I。
送电电压加倍,送电电流减半,送电电路中的电压损失将降低 为1/4。
由于NF和钢轨并联连接,使得正常运行时钢轨中负荷电流的一部分分 流到NF中去,因此,可以减少流入大地的电流,减轻对通讯的干扰危害, 降低钢轨电位,减小馈电回路的阻抗。
DN方式与AT、BT相比,其馈电回路和设备简单、投资省、运营维护 方便。
为了能取得最好的防干扰效果,需研究回流线的空间
21.07.2020
21.07.2020
2、吸流变压器—回流线装置BT
按照这种安排,半段效应长度大大缩小,且只有处在一个分段中的机车的电流而不 是牵引网总电流在该分段产生半段效应影响。 2.使牵引网阻抗显著增大。接触网—回流线回路比通常牵引网阻抗要高。应用这种装置 的牵引网,其阻抗等于接触网—回流线回路阻抗与吸流变压器短路阻抗之和。
21.07.2020
2、吸流变压器—回流线装置BT
设吸流变压器原边电流为I1,匝数为ω1;副边电流I2,匝数为ω2。 根据磁势平衡关系:
I2 ω2≈ I1 ω1 又因为变比为1:1,则ω1=ω2,所以 I2≈I1
说明:采用吸流变后,只有变压器原边的激磁电流仍流经轨 道和大地,且电流数量很小。
如果不设吸流变,单凭接触网和回流线之间的分布互感,仅 约10-20%牵引电流经回流线流回。
2、吸流变压器—回流线装置BT 在牵引网中,每相距1.5km—4km间隔,设置一台变
比为1:1的吸流变压器。吸流变压器设在分段中央,其原 边串入接触网,副边串入沿铁路架设的回流线。回流线 通常就悬挂在铁路沿线的接触网支柱外侧的横担上。
21.07.2020
2、吸流变压器—回流线装置BT
1—牵引变电所;2—馈电线;3—接触网;4—电力机车; 5—钢轨;6—回流线;7—吸流变压器;8—吸上线。
由于牵引网阻抗增高,有时可能必要缩短牵引变电所间的距离,或增设串联电容补 偿,来保证牵引网电压水平。
21.07.2020
3、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AT
日本铁路为防止通讯干扰,在实行交流电气化的前期,在 牵引网中普遍应用了BT供电方式。
但当高速、大功率机车在这种电路中通过吸流变压器分段 时,在受电弓上会产生强烈电弧,为了克服此缺点,后来发展 了一种新的牵引网供电方式—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
流线中去的通路。
21.07.2020
2、吸流变压器—回流线装置BT
这种装置的防护作用在于:把本来是尺寸很大的接 触网—轨道大地回路改变成尺寸相对很小的接触网—回 流线回路。
当牵引电流流经吸流变压器原边时,副边在回流线 中产生很大的互感电势。吸流变压器的作用也就是在接 触网和回流线之间集中地加大互感。
4、带回流线的直供方式DN
1—牵引变电所;2—馈电线;3—接触网; 4—电力机车;5—钢轨;6—回流线;8—吸上线。
21.07.2020
4、带回流线的直供方式DN
布置(与接触网的磁耦合关系)和设法降低回流线—地、钢 轨—地回路的阻抗,以提高回流率。
回流率与各导线—地回路自阻抗以及各导线—地回路 间的互阻抗有关,当回流率=1时,则接触网电流完全由回 流网吸上,地中电流为零。
中国电气化铁路采用的是:单相工频交流25KV供电制式
21.07.2020
第三节 供电方式
牵引供电系统原理示意图
电力系统(发电厂)
回流线
21.07.2020
牵引变电所
馈电线
钢轨 R
接触网 T 电力机车
第三节 供电方式
21.07.2020
1. 直接供电方式 2. BT供电方式 3. AT供电方式 4. 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 5. 同轴电力电缆供电方式
21.07.2020
1、直接供电方式
单边和双边供电为正常的供电方式,还有一种非正常供电 方式(也称事故供电方式)叫越区供电,如下图所示。
21.07.2020
1—故障牵引变电所;2—越区供电分区。
1、直接供电方式
越区供电是当某一牵引变电所因故障不能正常供电时, 故障变电所担负的供电臂,经开关设备与相邻供电臂接通, 由相邻牵引变电所进行临时供电。这种供电方式称越区供电。 因越区供电增大了该变电所主变压器的负荷,对电器设备安 全和供电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只能在较短时间内实行越区 供电,是避免中断运输的临时性措施。
21.07.2020
21.07.2020
5、同轴电缆(CC)供电方式
CC供电是利用同轴电缆内外导体间互感系数很大的特 点来降低电磁干扰的。同轴电缆内导体与接触线并联,外 导体与钢轨并联,由于内外导体相距只有13mm,耦合系数 接近1,电磁耦合效果是其他几种供电方式无法比拟的。但 同轴电缆价格昂贵,使用收到限制,仅应用于电磁防护要 求很高的特殊区域。
21.07.2020
3、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AT
结构上:AT方式是用自耦变压器代替了吸流变压器,正馈线 代替了回流线。自耦变压器是并入电路,这一改变,首先是消除 了接触网中的吸流变压器分段。大部分回流流经正馈线,从而降 低对邻近通信线的干扰。
自耦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一次和二次回路共用部分绕组(n2部分), 而n1只有一次电流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