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组织者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画出正、逆反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图形(v-t图),如图2的示。
讨论
——图形图解策略
1.反应开始时,反应物CO、H2O(g)的浓度和 生成物CO2、H2的浓度如何?正反应和逆反应 的反应速率如何?
2.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
怎样变化?正、逆反应的速率怎样变化?
3.当v正=v逆时,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 度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 讲解:对一个可逆反应来说,不仅涉及反应进行的快慢问题, 还涉及反应进行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前一个问题是化学反应速 率问题,而后一个问题是化学平衡问题。 ——讲解叙述策略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
(三)利用溶解平衡同化化学平衡投影对于可逆反应
已知
1)画出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图形(c-t图),如图1所示;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
(四)剖析和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并与溶解平衡比较
• 思考结合上述分析,请你给化学平衡状态下一个定义 ,并分析化学平衡状态具有哪些特征?
——设疑提问策略 • 讨论 (1)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这时反
应是否停止了?(强调v正=v逆≠0,平衡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 ) (2)为什么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 (强调动和静以及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3)化学平衡状态是不是永恒不变的?(强调化学平衡是有条件的 ,暂时的、相对的平衡;强调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先行组织者
主讲人:张国静
先行组织者的概念
教师讲授新知识之前,应先向学生提供 一个与教学内容适当相关的具有包摄性较广 的、概括性较高的引导性材料,然后,学生 利用这一材料去同化新学习的知识,这就是先 行组织者教学模式。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 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的运用策略
先行组织者策略
1)化学模型策略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
(一)新课引入——为化学平衡的学习提供比较性组织者
• 讲述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已学过溶解问题,我们知道在一定温度 下,在一定量水中,加入蔗糖,当蔗糖溶解到一定量时,蔗糖 将不再溶解,此时溶液为饱和溶液。 ——讲解叙述策略
• 请同学们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在饱和蔗糖溶液中,加入蔗糖还会溶解吗?是不是溶解停止了
——设疑提问策略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
比较溶解平衡与化学平衡的建立有何异同? ——(增强学生的认知结构)
• 动画模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当水箱进水的速度与出水的速 度相等时,水箱中的水位保持不变,处于平衡状态。(强化溶解 平衡是动态平衡) ——生活体验策略
• 投影讨论:若开始将0.01molCO2和0.01molH2通入容积为1L的密 闭容器里,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到800℃,达到平衡时, 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各为多少?并作出c-t和v-t图。 ——媒体播放策略
• 因此,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如何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在 学生“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设起桥梁。 在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应复习相关原有知识或根据教学内容 和学生现有知识,提供先行组织者(但这个先行组织者本身应该 是学生能够掌握的),然后运用同化机制促进新旧知识的相互作 用。
? 2.这个溶解平衡状态是如何逐渐建立的? 3.当蔗糖达到溶解平衡状态时,如果改变外界条件(如加入水或加
热)会出现什么情况? ——设疑提问策略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
(二)提出学习的课题———化学平衡
• 讨论在一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18O2,加入V2O5并加热 。若隔一段时间后做同位素示踪检测,在哪些物质中存在18O原 子?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最终能否得到2molSO3?为什么? ——设疑提问策略
5)化学实验策略
2)讲解叙述策略
6)图形图解策略
3)设疑提问策略
7)媒体播放策略
4)生活体验策略
先行组织者的分类
用于提供适当的类属者, 与新的学习内容产生一种
上位关系;
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类推的 材料,它用于新旧知识的整
合和辨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化学模型策略:即使用化学模型作为先行组织 者的一种教学策略。 (2)讲解叙述策略:指教师把选定的组织者以讲解 叙述的方式来呈现的一种教学策略。 (3)设疑提问策略:指教师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以设疑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一 种教学策略。 (4)生活体验策略:是教师把“生活化学化,化学社 会化”的理念用于化学教学,把学生生活体验作为 组织者的一种化学教学策略。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后记
• 由于讲授教学法具有经济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等特点,它仍是 现代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讲 授得法,组织得当,也能使学生的意义学习形成。
• 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另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头脑中并不是两节 课的简单的加和,原有知识由于新知识的介入,两者之间会相 互干扰和影响,新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认知结构中用来同 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的。
(5)化学实验策略:指教师以化学实验作为组织者引 导学生建构新知识的一种教学策略。 (6)图形图解策略:指教师把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 材料以图形或图解的方式来呈现的一种教学策略。 (7)媒体播放策略:指教师利用电脑、录像机等多媒 体进行图画展现、音乐渲染,将一些枯燥、抽象的化 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如见其形、如闻 其声的一种较为直观化的教学策略。
“先行组织者模式”在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
“化学平衡”课题分析
• “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以及选 修4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 一,是以后学习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卤化烃的水 解、酯的水解的基础,对很多知识的学习起着重要的 指导作用。
• 化学平衡是一个重要的化学概念。但是,化学平衡概 念比较抽象,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也具有一定难度。 因此,能否使学生建立起清晰的化学平衡的观点是本 节教学成功的关键。
“化学平衡”课题分析
• 在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材(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中 已初步学习过有关溶解平衡的知识,而化学平衡与溶 解平衡属于并列关系,即同位关系。因此,可采用“ 先行组织者模式”进行本节教学,以促进学生有意义 地学习化学平衡。
• 在学习化学平衡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蔗糖的溶 解过程,当蔗糖的溶解速率和结晶速率相等时,就处 于溶解平衡状态。当学生理解溶解平衡状态的特征后 ,将溶解平衡作为比较性组织者,以促进化学平衡知 识的学习。
讨论
——图形图解策略
1.反应开始时,反应物CO、H2O(g)的浓度和 生成物CO2、H2的浓度如何?正反应和逆反应 的反应速率如何?
2.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
怎样变化?正、逆反应的速率怎样变化?
3.当v正=v逆时,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 度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 讲解:对一个可逆反应来说,不仅涉及反应进行的快慢问题, 还涉及反应进行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前一个问题是化学反应速 率问题,而后一个问题是化学平衡问题。 ——讲解叙述策略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
(三)利用溶解平衡同化化学平衡投影对于可逆反应
已知
1)画出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图形(c-t图),如图1所示;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
(四)剖析和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并与溶解平衡比较
• 思考结合上述分析,请你给化学平衡状态下一个定义 ,并分析化学平衡状态具有哪些特征?
——设疑提问策略 • 讨论 (1)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这时反
应是否停止了?(强调v正=v逆≠0,平衡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 ) (2)为什么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 (强调动和静以及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3)化学平衡状态是不是永恒不变的?(强调化学平衡是有条件的 ,暂时的、相对的平衡;强调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先行组织者
主讲人:张国静
先行组织者的概念
教师讲授新知识之前,应先向学生提供 一个与教学内容适当相关的具有包摄性较广 的、概括性较高的引导性材料,然后,学生 利用这一材料去同化新学习的知识,这就是先 行组织者教学模式。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 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的运用策略
先行组织者策略
1)化学模型策略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
(一)新课引入——为化学平衡的学习提供比较性组织者
• 讲述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已学过溶解问题,我们知道在一定温度 下,在一定量水中,加入蔗糖,当蔗糖溶解到一定量时,蔗糖 将不再溶解,此时溶液为饱和溶液。 ——讲解叙述策略
• 请同学们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在饱和蔗糖溶液中,加入蔗糖还会溶解吗?是不是溶解停止了
——设疑提问策略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
比较溶解平衡与化学平衡的建立有何异同? ——(增强学生的认知结构)
• 动画模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当水箱进水的速度与出水的速 度相等时,水箱中的水位保持不变,处于平衡状态。(强化溶解 平衡是动态平衡) ——生活体验策略
• 投影讨论:若开始将0.01molCO2和0.01molH2通入容积为1L的密 闭容器里,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到800℃,达到平衡时, 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各为多少?并作出c-t和v-t图。 ——媒体播放策略
• 因此,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如何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在 学生“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设起桥梁。 在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应复习相关原有知识或根据教学内容 和学生现有知识,提供先行组织者(但这个先行组织者本身应该 是学生能够掌握的),然后运用同化机制促进新旧知识的相互作 用。
? 2.这个溶解平衡状态是如何逐渐建立的? 3.当蔗糖达到溶解平衡状态时,如果改变外界条件(如加入水或加
热)会出现什么情况? ——设疑提问策略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
(二)提出学习的课题———化学平衡
• 讨论在一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18O2,加入V2O5并加热 。若隔一段时间后做同位素示踪检测,在哪些物质中存在18O原 子?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最终能否得到2molSO3?为什么? ——设疑提问策略
5)化学实验策略
2)讲解叙述策略
6)图形图解策略
3)设疑提问策略
7)媒体播放策略
4)生活体验策略
先行组织者的分类
用于提供适当的类属者, 与新的学习内容产生一种
上位关系;
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类推的 材料,它用于新旧知识的整
合和辨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化学模型策略:即使用化学模型作为先行组织 者的一种教学策略。 (2)讲解叙述策略:指教师把选定的组织者以讲解 叙述的方式来呈现的一种教学策略。 (3)设疑提问策略:指教师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以设疑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一 种教学策略。 (4)生活体验策略:是教师把“生活化学化,化学社 会化”的理念用于化学教学,把学生生活体验作为 组织者的一种化学教学策略。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后记
• 由于讲授教学法具有经济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等特点,它仍是 现代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讲 授得法,组织得当,也能使学生的意义学习形成。
• 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另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头脑中并不是两节 课的简单的加和,原有知识由于新知识的介入,两者之间会相 互干扰和影响,新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认知结构中用来同 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的。
(5)化学实验策略:指教师以化学实验作为组织者引 导学生建构新知识的一种教学策略。 (6)图形图解策略:指教师把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 材料以图形或图解的方式来呈现的一种教学策略。 (7)媒体播放策略:指教师利用电脑、录像机等多媒 体进行图画展现、音乐渲染,将一些枯燥、抽象的化 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如见其形、如闻 其声的一种较为直观化的教学策略。
“先行组织者模式”在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
“化学平衡”课题分析
• “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以及选 修4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 一,是以后学习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卤化烃的水 解、酯的水解的基础,对很多知识的学习起着重要的 指导作用。
• 化学平衡是一个重要的化学概念。但是,化学平衡概 念比较抽象,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也具有一定难度。 因此,能否使学生建立起清晰的化学平衡的观点是本 节教学成功的关键。
“化学平衡”课题分析
• 在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材(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中 已初步学习过有关溶解平衡的知识,而化学平衡与溶 解平衡属于并列关系,即同位关系。因此,可采用“ 先行组织者模式”进行本节教学,以促进学生有意义 地学习化学平衡。
• 在学习化学平衡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蔗糖的溶 解过程,当蔗糖的溶解速率和结晶速率相等时,就处 于溶解平衡状态。当学生理解溶解平衡状态的特征后 ,将溶解平衡作为比较性组织者,以促进化学平衡知 识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