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辩证-八纲辨证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八纲辨证施护全解

中医护理八纲辨证施护全解
五行制化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通过相互制约、相互调节而保持动态平衡的关系。在护理过程中, 护士应注重五行制化的原则,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以维持病人的内环境稳定。
五行与脏腑经络关系
五行学说认为人体脏腑经络与五行相应关联。在八纲辨证施护中,护士可以根据脏腑经络 的五行属性,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对于肝郁气滞的病人,可以采取疏肝理气的护理措 施,同时注重调理脾胃功能,以促进气血生化。
饮食调护
运动康复
根据患者的寒热虚实及脏腑功能失调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以辅助治疗和 缓解症状。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以增强体 质和免疫力,促进康复。同时,注意运动 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和适量原则。
PART 05
诊断方法与八纲辨证施护 关系分析
REPORTING
望闻问切四诊在八纲辨证施护中应用
脉象变化可反映病情轻重 缓急,为治疗护理提供依 据。
辨别病邪性质
不同脉象可提示不同病邪 性质,如寒邪、热邪等。
确定病变部位
脉象变化可反映病变部位 ,有助于准确施治。
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提高诊断准确性
实验室检查
结合血常规、尿常规等实 验室检查,辅助判断病情 。
影像学检查
利用X线、CT等影像学检 查手段,明确病变部位和 性质。
PART 04
临床表现与八纲辨证施护 关系探讨
REPORTING
寒热虚实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寒证
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不温、 喜暖怕冷等症状。护理措施包 括保暖、温补饮食、艾灸等。
热证
表现为发热、口渴、烦躁等症 状。护理措施包括清热解毒、 滋阴降火、保持环境凉爽等。
虚证
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 自汗等症状。护理措施包括益 气养阴、调补脏腑、适当休息 等。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八纲辨证施护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八纲辨证施护
八纲辨证施护
八纲辨证施护是将四诊收集的资料,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及盛衰、人体正 气的强 弱等方面的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将之归纳为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 证、实证、阴证、 阳证八类基本证候,并针对不同的证候制订相应的护理原则,采
取具体的护理措施。
01
表里辨证施护
03
虚实辨证施护
CONTENTS
表里辨证施护
5.对症处理 (1)头痛者,可按揉合谷、太阳、风池等穴;或耳穴压豆,取脑、额、枕、神门等穴。 (2)发热者,在服药同时可按揉曲池、大椎、合谷等穴。 (3)咽喉肿痛者,可用鲜芦根30〜60g煎汤代茶饮,或用冰硼散吹喉,亦可用西瓜霜含片等。
6.注意事项 (1)可采用温水擦浴的方法,忌冷敷和酒精擦浴,以防寒凉闭汗,媵理闭塞,邪遏于内, 不得 外达。 (2)不可过汗,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以防过汗伤阴。阳虚、阴虚者禁单纯发汗。
04
阴阳辨证施护
阴阳辨证施护
(一)辨证 阴阳是概括证候类别的一对纲领。表证、热证、实证,属于阳证;里证、寒证、 虚证属阴 证。由于阴阳可概括其余六纲,故又称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
阴阳辨证施护
(一)辨证 阴阳是概括证候类别的一对纲领。表证、热证、实证,属于阳证;里证、寒证、 虚证属阴 证。由于阴阳可概括其余六纲,故又称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
寒热辨证施护
2.热证的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热、出汗、神志、食欲、二便、斑疹、出血、 舌 脉等,并详细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生活起居护理 ①病室应保持整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夏天要有降温设备,如风扇、空调等。 ②对感受时邪疫病患者,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严格控制探访人员。 ③对高热神昏的危重患者,按危重病护理常规护理。 (3)情志护理 热证患者情绪易于激动,护理人员在护理时应态度和蔼,细心照护, 以安 定患者情绪,使其安心配合治疗。 (4)饮食护理 饮食宜新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动火之品。鼓励患者多饮水,如烦 热口渴 者,多饮清凉饮料或多食瓜果蔬菜以辅助清热生津。 (5)用药护理 宜凉服或微温服。清热药多寒凉,中病即止,不可过服、久服。其 煎煮之 法视药物的不同而有别,如白虎汤中的生石膏要先煎,然后再加入其他药。 (6)对症处理

中医护理-八纲辨证

中医护理-八纲辨证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辨证施护标准化程度不高
目前,中医辨证施护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不同医 院、不同医生之间的护理方案存在差异。
护理人员中医素养不足
部分护理人员对中医理论和技能掌握不够深入,影响了八 纲辨证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患者接受程度有限
由于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认知不足和接受程度有限,可能会 影响八纲辨证在中医护理中的推广和应用。
脏腑经络理论基础
脏腑功能

01
脏腑是人体内部的重要器官,具有各自独特的生理功能,共同
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
经络系统
02
经络是连接脏腑、体表和全身各部位的通道,负责传输气血、
调节机体平衡。
脏腑与经络关系
03
脏腑与经络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人体复杂的生理系
统。
脏腑经络在八纲辨证中应用
辨别脏腑病位
热证。治疗时采用清肺热、止咳化痰的中药,同时调整肺经经络,达到
治疗效果。
02
案例二
脾虚泄泻。症状表现为大便稀溏、食欲不振、乏力等。通过八纲辨证,
确定为脾虚证。治疗时采用健脾益气、止泻固脱的中药,同时调整脾经
经络,改善脾虚症状。
03
案例三
肝郁气滞。症状表现为情绪抑郁、胸闷胁痛、月经不调等。通过八纲辨
证,确定为肝郁气滞证。治疗时采用疏肝解郁、行气活血的中药,同时
护理效果评价
通过八纲辨证,护士可以对护理效 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提高护理质量。
八纲辨证与其他辨证方法关系
与脏腑辨证关系
八纲辨证与脏腑辨证相互补充,脏腑辨证侧 重于辨别病变脏腑及病因病机,而八纲辨证 则是对脏腑辨证的进一步细化和补充。
与六经辨证关系

《中医护理》辩证-八纲辨证

《中医护理》辩证-八纲辨证

病例2
患者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经辩证分析得出是心 火上炎的病症,通过清热降火来治疗。
病位分类
根据疾病的发生部位,将其分为上、中、下三 焦等不同位置。
八纲辨证的具体内容
1
经络辨证
2
根据经络的病理变化,判断病人的脏腑功
能和气血运行情况。
3
时空辨证
4
根据疾病发生的季节、时间和位置,判断
病人的体质和疾病性质。
5
阴阳辨证和调
节阴阳平衡。
7
痰湿辨证
8
根据病人体内痰湿的表现,诊断病证和调 理痰湿的方法。
八纲辨证原则
通过对病人体质、病位和病因的分类,来诊断 病症和选择治疗方法。
基本概念与分类
阴阳学说
根据事物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关系,将人体 的生理、病理等现象分为阴阳两个方面。
病因分类
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将其分为外感、内伤、 情志等不同类型。
形态学分类
根据病人的体质特征,将其分为四类:阳虚、 阴虚、气虚、痰湿。
《中医护理》辩证-八纲 辨证
中医辩证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以对人体阴阳、虚实等病理现象的分 析,来确定疾病发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八纲辨证是中医辩证 中的重要原则之一,通过对病人体质、病位和病因的分类,来诊断病症和选 择治疗方法。
基本理论
中医辩证
通过分析人体阴阳、虚实等病理现象,确定疾 病发生的原因。
脏腑辨证
根据病人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诊断病证 和确定治疗方法。
六经辨证
根据疾病在不同经络的表现,判断病人体 内阴阳升降的情况。
天人辨证
根据天气、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判断 病人的体质和疾病发生的原因。
血气津液辨证

中医护理八纲辨证施护

中医护理八纲辨证施护

生金法等,以调节机体平衡。
调整阴阳五行以恢复健康
调整作息时间
保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以顺 应自然阴阳消长规律。
饮食调养
根据食物的五味属性及个人体 质选择饮食,如阳虚体质者宜 食温性食物以温补阳气。
情志护理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情绪 波动导致阴阳失调。
针灸、推拿等外治法
通过针灸、推拿等外治法刺激 经络穴位,调整机体阴阳平衡
阴阳平衡与失调判断
观察面色、形态、舌脉等
分析病因、病位
面色红润、形态自如、舌脉和缓为阴 阳平衡;面色苍白或萎黄、形态异常 、舌脉弦紧或细数则为阴阳失调。
根据八纲辨证确定病因,如外感六淫 、内伤七情等,以及病位深浅,如表 证、里证等。
辨别寒热、虚实
寒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热证面红 目赤、口渴喜冷饮;虚证神疲乏力、 少气懒言,实证脘腹胀满、疼痛拒按 。
饮食调养
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选择具有 药用价值的食物进行调养,如山药、红枣、薏米等。
情志护理
中医认为情志活动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通过调节患者的 情志活动,可以改善脏腑功能失调的状况。常用的情志护 理方法有心理疏导、音乐疗法等。
运动锻炼
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脏腑功能。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 锦等。
方案。
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八纲辨证施护,护士能够针对 病人的具体证候采取相应的护理措 施,从而提高护理效果和质量。
传承中医文化
八纲辨证施护作为中医护理的精髓 ,其传承和发扬有助于弘扬中医文 化,推动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
八纲辨证施护与现代医学关系
互补性
现代医学以病因、病理生理学为 基础,而八纲辨证施护以证候为 依据,两者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

《中医护理》辩证-八纲辨证-2022年学习资料

《中医护理》辩证-八纲辨证-2022年学习资料
鉴别-寒热渴否-面色-四-小便-大便-舌象-脉象-肢-銮-口淡不-苍白-不温-清长-溏稀-舌淡 脉迟-渴或喜-热饮-润-发热-口渴喜-短赤-秘结-脉数-喜凉-冷饮-寨-古苔-黄
章虚实—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虚实的概念一-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机能活动-正气:机体抗病能力-对环境 适应力-三、-自身修复力-邪气—-破坏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各种因素。
章2、阳证-鲁特点:阳气亢盛,正气不衰-病因病机:①阳气亢奋;②热-四、-邪雍盛-。-阴阳-主证:精神烦躁 面赤身热,-气壮息高,口渴喜冷饮,便秘-尿短赤,舌红绛,苔黄,脉滑-数洪实
阳证与阴证的鉴别(八纲辨证简表)-症状-舌象-脉象-表证:恶寒(恶风)发热-苔薄-浮-热证:恶热喜冷、精神 躁、面红目赤、-舌质红苔-数-渴喜冷饮、小便秘结。-实证:体形壮实、精神亢奋、息高气粗、-舌苔厚腻-实有力 烦躁不安、腹痛拒按、二便闭塞。-里证:不恶风寒(详脏腑辨证-舌红苔黄干-脉数-寒证:恶寒或畏寒、喜暖、肢冷 卧,面-舌淡苔白润-迟或紧-色苍白,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虚证:体形消瘦、精神萎靡、短气懒言、质淡嫩苔-虚无力-自汗盗汗、腹痛喜按、便溏溺清。
表里-辨证-·表里—辨别-病变部位、病-情轻重、病势-趋向的纲领。
1、表证一外感病初起阶段-章特点: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表里-病因病机:外邪从皮毛或口鼻而入-主证:恶寒 恶风)发热,舌苔薄-脉浮-兼证:鼻塞、头痛、咳嗽、身疼项-强、咽喉肿痛-·辨证要点:恶寒发热、苔薄、脉浮
章2、里证一病在脏腑、气血、骨髓-特点:病位深,病势重,病程长-章病因病机-①表不解内传入里;②外邪直中; 表里-③脏腑功能紊乱。-主证:不恶寒,苔不薄,脉不浮,-以脏腑证候为主
章1、虚证-意特点:为机体正气不足的表现-病因病机:①先天禀赋不足;-②后天失养-虚实-主证:由于有气、血 阴、阳-不足之别,现分述如下表。

中医八纲辨证与护理

中医八纲辨证与护理

类型
临床表现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 气虚证 微、头晕目眩、自汗畏风、活
动后诸证加剧、舌淡、脉虚
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 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多梦、爪 血虚证 甲苍白、手足麻木、舌淡、脉 细无力
五心烦热、潮热、颧红盗汗、 阴虚证 口燥咽干、小便短黄、大便干
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形寒肢冷、面色恍白、神疲乏 阳虚证 力、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
证型 面色 四肢 寒热 口渴
二便
舌脉
寒证
苍白
不温
怕冷
不渴或热 饮不多
大便稀溏 舌淡苔白润、 小便清长 脉迟
热证 红赤 灼热 发热
口渴喜 冷饮
大便秘结 舌红苔黄干、 小便短赤 脉数
(四)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寒热错杂:表寒里热证、表热里寒证
寒证化热 寒热转化
热证转寒 真寒假热证 寒热真假 真热假寒证
真 寒 假 热
红(时隐时现,而不似真热之满面通红),
阴盛 格阳
口渴(却欲热饮,且饮水不多),咽喉痛 (但不红肿),躁扰不宁(却疲乏无力), 脉大(但按之无力)。

可见:尿清、便溏、舌淡苔白等症。
热象——假象,寒盛——本质。
病案分析题
1、王某,女,13岁。患者发热,咳嗽3天,头 痛,恶寒、汗少、咳吐黄痰,口渴咽痛,小便 黄,大便干,苔薄黄,脉浮数。请作出八纲诊断。
证 型
病机
临床表现
恶寒(却不欲盖衣被),四肢厥冷(但体温
真 热 假 寒 证
增高,胸腹灼热),大便下利(但其气味特
阳盛 格阴
别臭秽,或夹燥屎),舌苔黑(但干而不 润),脉沉(但按之有力)。 可见:咽干口臭,渴喜冷饮,舌质红绛,唇
红或焦。

中医护理学第八章辨证分析

中医护理学第八章辨证分析

第二篇中医护理基础理论第八章辨证【重点难点】一、八纲辨证八纲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种辨证大纲。

八纲辨证是各样辨证的总纲,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一)表里证候的辨证表里是鉴识疾病病位内外深浅和病势趋势的二个大纲。

1.表证表证是指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的轻浅证候。

表证常见于外感病的早期阶段,拥有起病急,病情轻,病程短的特色。

临床表现为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痛苦,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痒或痛,微有咳嗽,舌苔薄白,脉浮。

2.里证:里证泛指疾病深入于脏腑、气血、骨髓所表现的证候。

里证常见外感病的中、后期阶段,或见于内伤杂病之中,拥有病位较深、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的基本特色。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其基本特色是没有新起恶寒发热,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

3.表证与里证的鉴识重点:鉴识表证和里证,主假如审查病证的寒热、舌象、脉象等变化。

外感病中,恶寒发热同时并见者,属表证;但寒不热或但热不寒者,属里证。

表证多有头身痛苦及肺系的症状,脏腑症状不显然;而里证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

表证舌苔少变化,里证舌苔多有变化。

表证常见浮脉,里证常见沉脉或其余多种脉象。

别的,鉴识表证和里证还应联合起病的缓急、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等。

(二)寒热证候的辨证寒热是鉴识疾病性质的两个大纲。

1.寒证寒证是感觉阴寒之邪,或阳虚阴盛所表现的证候。

常有的临床表现有恶寒喜暖,面色白,肢冷倦卧,口淡不渴,或喜热饮,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滑,脉迟或紧等。

2.热证热证是感觉火热之邪,或阴虚阳亢,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

常有的临床表现有恶热喜冷,面红目赤,浮躁不宁,口渴喜冷饮,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

3.寒证与热证的鉴识重点:寒热的喜恶、口渴与不渴、面色的赤白、四肢的凉温、二便、舌象、脉象等对寒证、热证鉴识最为重要。

(三)虚实证候的辨证虚实,是鉴识邪正盛衰的两个大纲。

中医护理之——八纲辩证

中医护理之——八纲辩证

讨论
提示:按病程,依据辨证 要点进行表里辨证。
病案分析示范
本病例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疾病初起,因于外感寒邪,突见 恶寒、发热、身痛、苔薄白、脉浮等证, 其他症状不明显。根据表证的辨证要点, 此属表证。
第二阶段:服西药后,虽汗而邪未解,入里 化热,见但热不寒、胸闷不食、大便秘结 等内脏症状,舌红苔黄而厚,舌象变化明 显,脉不浮而洪数有力,当属里证。
淡紫苍老裂纹舌 黄白苔 营热胃燥
杨某,女,18岁。昨日午饭后突然恶 心不适,旋即呕吐,胃脘疼痛胀满颇剧, 嗳气,稍进饮食则疼痛更甚,大便微溏, 小便黄,身倦,夜寐不安,月经正常,舌 苔厚腻,脉沉弦。(选自《施今墨临床经 验》)
病案讨论
提示:根据虚实证鉴别 要点进行辨证分析。
病案分析示范(三)
总体类别----------阴阳
意义: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深浅的一对纲领。 表里概念:表与里是相对概念,即病证的内外深 浅位置都是相对而言的。但一般而言: 皮毛肌腠经络相对在外,外有病,较轻浅,属表; 脏腑骨髓等相对在内,内有病,较深重,属里。 外感病则可由表入里,由浅而深,由轻而重,亦 可由里出表,由重而轻,前者病势进,后者病势退, 因此表里辨证对外感病尤为重要。
表证
概念:表证是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抗 邪所表现的较轻浅的证候的概括。
临床表现及病因病机分析:
六淫疫疠 侵袭肌表
正邪相争于外--------苔薄白,脉浮。 卫气被遏,肌肤失煦--------恶寒。 正气抗邪,卫气失宣而郁--------发热。 邪犯肌表,经气不畅--------头身疼痛。 肺主皮毛,肌表受邪,或内犯于肺,则肺系
热盛伤津或阴虚津少——口渴欲饮, 痰、涕黄稠,小便短赤,大便干 结(排出物稠浊色黄),舌干燥 少津等。

中医护理学辨证

中医护理学辨证

第二篇中医护理基础理论第八章辨证【重点难点】一、八纲辨证八纲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各种辨证的总纲,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一)表里证候的辨证,表里是辨别疾病病位内外深浅和病势趋向的纲领。

1.表证指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抗邪所表现的轻浅证候。

【特点】: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起病急,病情轻,病程短【临床表现】: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痒或痛,微有咳嗽,舌苔薄白,脉浮。

2.里证指疾病深入于脏腑、气血、骨髓所表现的证候。

【基本特征】:多见外感病的中、后期阶段,或见于内伤杂病之中,病位较深、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基本特征是没有新起恶寒发热,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

3.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主要是审察病证的寒热、舌象、脉象等变化。

外感病中,恶寒发热同时并见者,属表证;但寒不热或但热不寒者,属里证。

表证多有头身疼痛及肺系的症状,脏腑症状不明显;而里证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

表证舌苔少变化,里证舌苔多有变化。

表证多见浮脉,里证多见沉脉或其他多种脉象。

此外,辨别表证和里证还应结合起病的缓急、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等。

(二)寒热证候的辨证,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1.寒证是感受阴寒之邪或阳虚阴盛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有恶寒喜暖,面色白,肢冷倦卧,口淡不渴,或喜热饮,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滑,脉迟或紧等。

(冷冷清清白划迟)2.热证由○1感受热邪○2阴虚阳亢○3七情过激,郁而化热○4过服辛辣湿热○5久病阴液损耗,所致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恶热喜冷,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口渴喜冷饮,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

(热渴红数二便结)3.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寒热的喜恶、口渴与不渴、面色的赤白、四肢的凉温、二便、舌象、脉象等对寒证、热证鉴别最为重要。

八钢辨证

八钢辨证

八钢辩证意义:
1、是辨证的总纲,具有概括性。 2、可以了解疾病的类别――阴证、阳证。 3、可以了解疾病的病位――表证、里证。 4、可以了解疾病的性质――寒证、热证。 5、可以了解疾病的正邪盛衰――虚证、实证。 故尽管疾病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但基本上都可 以用八纲来加以归纳,找出疾病的关健,掌握要 领,从而确立治疗原则。
2、寒热转化:寒证热证相互转化。 (1)、寒证转化为热证――先出现寒证,后出现热 证,热证出现后,寒证逐渐消失。 如:表寒证转化为痰热壅肺证。 (2)、热证转化为寒证――先有热证,后见寒证, 寒证出现后,热证逐渐消失。 如:高热病人,由于大汗不止,或吐泻过度,随 即出现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微弱。
一、表 里 1、定义:表里是辨别病变部位、病情轻重和病势 趋向的两个纲领。 2、部位:人体皮毛、肌腠、经络在外属表;五脏 六腑在内属里。 3、意义:辨别病变部位,病在表多表示疾病初起 且较轻;脏腑受病表示病邪入里,且一般比较重 。
(一)、表证 1、表证:是指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所致病位 表浅在肌表的证候。 2、病因:六淫邪气。 3、临床表现要点:发热恶寒或恶风、舌苔薄白、脉浮。 常兼见头身痛、鼻塞、咳嗽等。 4、特点: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
3、寒热真假: (1)、真热假寒――又称阳盛阴格,由于内热过盛 ,深伏于里,阳气被郁而不能外达四肢,就会出 现格阴于外的一些假寒的现象。 如:四肢厥冷,脉沉等,似属寒证;但其身寒却不 喜加衣被,脉沉有力,并且又可见口渴喜冷饮, 咽干口臭、谵语、小便短赤、大便燥结等热象。 说明内热炽盛是真,外呈寒象是假。
1、虚实夹杂――在病人身上虚证和实证同时出现。 如:肝硬化腹水。 2、虚实转化――在一定条件下虚证与实证可以相互 转化。 (1)、如实证失治或误治,或邪气过盛伤及正气— 实证转化为虚证。 (2)、虚证转化为实证临床上少见;多见的是先为 虚证,后转化为虚实夹杂证。

《中医护理》辩证八纲辨证共24页文档

《中医护理》辩证八纲辨证共24页文档

《中医护理》辩证八纲辨证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中医护理八纲辨证施护

中医护理八纲辨证施护
两目干涩,视物模糊 肾阴虚证-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神疲头晕、
不孕不育形瘦
(4)阳虚证(虚寒证)
概念: 由于体内阳气不足所出现的证候。 表现: 形寒肢冷
面色晄白 小便清长 大便稀薄 口淡不渴 神疲乏力 自汗 舌淡苔白 , 脉弱(迟无力) 畏寒肢冷二便清,神疲脉迟舌淡胖 (补阳药)
心阳虚证-心悸、气短、脉细弱或结代 脾阳虚证-纳呆、便溏、面黄
脘腹冷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 肾阳虚证-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神疲头晕、
不孕不育尿少、浮肿、五更泄
类型
护理措施 虚则补之
血虚证 气虚证
补血药物为主,但多配合补气药物 平日多食用用黄芪、当归、大枣煮粥,多饮用 红糖水
多以补气药物为主,饮食同上。 适当选择户外运动,多以散步、打太极拳等。
阴虚证 滋阴为主,少食辛辣、厚味、油腻之品。 保持心情舒畅
干、小便短赤
动--烦躁不宁、脉数
虚热证(阴虚证)
概念: 由于体内阴液亏损所出现的证候。 表现: 午后潮热,手足心热 ,颧红
咽干口燥,小便短黄,大便干 舌红少苔 , 盗汗 脉细数
实寒证与实热证的鉴别
症状 面 色 四肢 寒热 口渴 大便 小便 舌 象 脉


寒证
苍白 恶寒 怕冷 不渴 稀溏 清长 舌淡 迟
取汗。
• 服药后应观察汗出情况,汗出不及,病邪不去; 汗出太过,应伤阴耗气。掌握发汗的程度,及时 用干毛巾擦汗,及时更换衣被。
里证
(1)含义: 病变部位在里,由脏腑、气血、骨髓受病。 (2)形成: 表证不解, 内传入里;
外邪直接入里, 侵犯脏腑; 情志内伤、劳倦过度、饮食不节等因素
直接损伤脏腑, 使脏腑功能失调。 里证的范围极为广泛, 临床表现多样 , 可以说凡不是 表证的特定证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