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表

合集下载

牡丹江医学院重点课程

牡丹江医学院重点课程

牡丹江医学院重点课程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
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
课程性质□公共课□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负责人张晓莉
所属系(部)基础医学部
所属教研室病原生物学
申报日期 2008.10
牡丹江医学院教务处制
二00八年六月
填写要求
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
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
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填写近五年的相关材料。

1.课程基本信息及指导思想
说明:1、本申报书各项内容阐述时请注意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各表格不够可加页。

2. 师资队伍
3. 课程教学
4. 教学管理
5. 教学条件
6. 教学效果
7. 课程特色
8. 课程建设计划
9.推荐、评审意见。

影响本科实习护生与患者关系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影响本科实习护生与患者关系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影响本科实习护生与患者关系因素的调查与分析邵云霜ꎬ黄双丽ꎬ丁明璐ꎬ杨仁禹ꎬ刘照月ꎬ黄金凤(牡丹江医学院ꎬ黑龙江㊀牡丹江㊀157011)㊀㊀摘要:㊀目的㊀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影响本科护生与患者关系的因素ꎬ为进一步提高本科护生实习质量提供参考依据ꎮ方法㊀通过«本科护生与患者紧张关系调查表»与«护患关系紧张相关因素的认知调查表»分别对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间ꎬ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进行临床生产实习的2015级100名护理本科学生ꎬ及此期间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住院的200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ꎮ结果㊀患者对护生评价总分为(M=63ꎬP25=59.75ꎬP75=69)ꎬ其中沟通技巧维度㊁专业素养维度得分较高ꎻ专业能力维度㊁责任心维度得分较低ꎮ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ꎬ患者对护生评价的影响因素为患者的婚姻状况和职业ꎻ护生自评的影响因素为ꎬ护生是否是独生子女㊁对护理专业喜爱态度㊁护生对护患关系态度和对护患关系的前景态度(P<0.05)ꎮ结论㊀本科实习护生与患者的关系受众多因素影响ꎬ护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ꎬ高校结合相关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ꎬ提升护生的综合水平ꎬ提高患者满意度ꎬ促使护患关系走向和谐ꎮ关键词:㊀实习护生ꎻ护患关系ꎻ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47.4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1-7550(2020)04-0171-06㊀基金项目:牡丹江医学院大学生科研立项(001736)㊀作者简介:邵云霜(1996-)ꎬ女ꎬ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临床护理ꎮ㊀通讯作者:黄双丽ꎬE-mail:huangshuangli9970@163.comꎮ㊀㊀护患关系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ꎬ护理人员通过医疗护理等活动与患者建立起来的工作性人际关系[1]ꎮ但当今护患关系不容乐观ꎬ护患纠纷呈上升趋势[2]ꎮ实习护生是即将步入临床的准护士ꎬ离开学校㊁进入临床实习ꎬ与患者接触密切ꎬ期间是否能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ꎬ不仅影响护生的实习效果和是否能顺利完成实习ꎬ还直接影响到整体的护理工作水平与护理质量ꎬ甚至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ꎮ目前已知有诸多因素可影响护生与患者的关系ꎬ但对其影响因素却缺乏系统的分析ꎮ因此ꎬ本研究拟通过影响护生与患者关系因素的问卷调查ꎬ探寻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ꎬ并采取针对性措施ꎬ帮助实习护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ꎬ提升实习效果ꎬ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ꎮ1㊀研究对象与方法1.1㊀研究对象㊀采取便利抽样法对2018年7至2019年5月间ꎬ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实习的2015级护理本科学生100名以及此期间住院患者200名进行问卷调查ꎮ实习护生纳入标准:同意参与本研究㊁连续在医院生产实习轮转6个科室并超过8个月以上者ꎮ实习护生排除标准:在实习过程中参与备考研究生的护生ꎮ患者纳入标准:与本科实习护生接触㊁住院一周以上㊁年龄18~60岁ꎬ自愿参与该研究者ꎮ患者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疾病及意识障碍者及大于60岁者ꎮ进行问卷调查前向患者与护生说明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与意义ꎬ取得患者与护生的同意ꎮ1.2㊀研究方法1.2.1㊀调查工具㊀(1)患者评价问卷:采用杨淑华[3]在护士对 护患关系紧张 认知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中使用的 护患关系紧张相关因素认知调查表 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ꎮ该问卷共分为两个部分:①患者基本信息ꎬ含有性别㊁年龄㊁文化背景㊁婚姻状况等ꎻ②患者对护生评价ꎬ包括4个维度共计14个条目ꎬ分别是责任心(4个条目)㊁专业素养(4个条目)㊁沟通技巧(3个条目)㊁专业能力(3个条目)ꎬ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ꎬ完全同意=5分ꎬ基本同意=4分ꎬ不确定=3分ꎬ基本不同意=2分ꎬ完全不同意=1分ꎬ患者对护生评价越高ꎬ得分越低ꎬ将得分ɤ42分记为对护患关系满意ꎮ正式调查前ꎬ在本科实习护生所在的科室随机选择了80位患者进行预调查ꎬ问卷内容效度指数(CVI)为1ꎬCronbach sα系数为0.75ꎬ适合本次研究ꎮ(2)护生自评问卷:采用段少华[4]在实习护士核心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中使用的 本科护生与患者紧张关系问卷调查表 进行调查问卷ꎮ该问卷包括两部分:①实习护生的一般资料问卷ꎬ包括性别㊁性格㊁是否是独生子女㊁家庭出身㊁经济情况及护生对护理的态度㊁兼职情况ꎬ课堂教学情况(教学内容㊁学习成绩)㊁实习情况(对带教老师专业水平㊁工作态度㊁带教方法)等12个条目ꎻ②护生对护患关系评价ꎬ包括护生对护患关系态度㊁对护患关系前景态度2个目条ꎬ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ꎬ非常乐观=5分ꎬ比较乐观=4分ꎬ一般=3分ꎬ比较悲观=2分ꎬ非常悲观=1分ꎬ将得分ȡ6分记为对护患关系满意ꎮ在实习护生实习满三个月时ꎬ选择40名15级本科护理实习生进行预调查ꎬCronbach sα系数为0.75ꎬ适合本次研究ꎮ1.2.2㊀调查方法㊀问卷发放前ꎬ由课题组负责人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统一培训ꎬ建立统一术语并统一口径ꎮ(1)于2019年3月同一时间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选取实习护生轮转过的科室(妇产科㊁胸外科㊁血液科㊁呼吸内科㊁骨外科㊁消化内科)采取便利抽样法对患者发放问卷200份ꎬ剔除无效问卷ꎬ回收有效问卷198份ꎬ有效问卷回收率99%ꎮ(2)于2019年3月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㊁以问卷星的形式在15级护理本科生群里发送问卷链接ꎬ对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实习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ꎬ排除不符合要求以及未填写的问卷ꎬ最终回收有效问卷95份ꎬ有效问卷回收率95%ꎮ1.3㊀数据处理与分析㊀采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ꎬ双人录入数据ꎬ将数据导入SPSS23.0软件进行分析ꎬ计数资料用[n(%)]表示ꎻ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用中位数及四分位数描述ꎻ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护生一般资料㊁患者一般资料对护患关系的影响ꎮ多因素分析中ꎬ将患者一般资料与护生一般资料中有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ꎬ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果2.1㊀一般资料2.1.1㊀护生一般资料及对护患关系评价㊀本次调查的95位护生中ꎬ平均年龄(23.00ʃ0.54)岁ꎬ其中男性17名(17.89%)ꎬ女性78名(82.11%)ꎬ具体见表1ꎮ2.1.2㊀患者一般资料㊀本次调查的198位患者中ꎬ男性90名(45.45%)ꎬ女性108名(54.55%)ꎬ平均年龄(34.00ʃ5.23)岁ꎬ具体见表2ꎮ2.2㊀患者对护生评价及各维度得分㊀患者通过护生专业能力㊁沟通技巧㊁专业素养㊁责任心四个方面全面衡量对护生的满意程度ꎬ具体见表3ꎮ表1㊀护生一般资料及对护患关系评价(n=95)项目分类人数(n)构成比(%)性别男1717.89女7882.11性格开朗4547.37内向5052.63是否为独生子女是6164.21不是3435.79家庭背景城市3031.58农村6568.42对本专业态度喜欢2425.26一般ꎬ谈不上喜欢5962.11不喜欢1212.63家庭经济情况较好1515.79一般6164.21较差1920对护理喜爱态度喜爱2425.26一般5962.11不喜爱1212.63带教老师让实习护生参与护理计划制定偶尔2829.47有时5355.79经常1414.74自主学习准备高水平3941.05低水平5658.95交友情况没有或不多3941.05很多5658.95兼职情况没有2526.32偶尔6164.21多次99.47学习成绩较好2526.32中等6265.26较差88.42对护患关系的认知非常乐观1010.53比较乐观3941.05一般3132.63比较悲观1414.74非常悲观11.05对护患关系前景的认知非常乐观2122.11比较乐观4042.1一般2728.42比较悲观66.32非常悲观11.05表2㊀患者一般资料(n=198)项目分类人数(n)构成比(%)性别男9045.45女10854.55年龄18~42.0220~3618.1830~3115.6640~4120.7150~8643.43你目前取得最高学历初中及以下6532.83中专/高中8542.93大专/本科4824.24住院总次数19447.472~9246.465~115.568~10.51支付方式医疗保险13467.67商业保险157.58公费保险126.06自费3718.69婚姻状况已婚17085.86未婚2814.14是否在职在职9145.96不在职10754.04表3㊀患者对护生评价及各维度得分(n=198)分类中值极小值极大值百分位数P25P50P75专业能力1231510.0012.0014.00沟通技巧1331512.0014.0015.00专业素养1842017.0019.0020.00责任心1741915.7518.0019.00总分63207359.7567.0069.002.3㊀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2.3.1㊀患者对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㊀对护患关系有影响的因素为患者的年龄㊁性别㊁婚姻状况㊁职业㊁学历5个因素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ꎬ具体见表4ꎮ2.3.2㊀护生对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㊀对护患关系有影响的因素为护生的性别㊁性格㊁是否为独生子女㊁家庭背景㊁对护理喜爱态度㊁对护患关系前景态度等11个因素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ꎬ具体见表5ꎮ表4㊀患者对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n=198)项目分类㊀㊀㊀n(%)满意人数(n)χ2P年龄0~204(2.02)313.800.0120~3036(18.18)1730~4031(15.66)940~5041(20.71)2150~6086(43.43)56性别男90(45.45)6113.460.00女108(54.55)45学历小学及以下65(32.83)3457.990.00高中85(42.93)25中专及以上48(24.24)47婚姻状况已婚170(85.86)10013.510.00未婚28(14.14)6是否在职在职91(45.96)7660.850.00不在职107(54.04)30表5㊀护生对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n=95)项目分类n(%)满意人数(n)χ2P性别男17(17.89)159.380.00女78(82.11)37性格性格开朗45(47.37)3518.320.00内向50(52.63)17是否为独生子女是61(64.21)2223.980.00否34(35.79)30在校职务学生干部49(51.58)3511.380.00非学生干部46(48.42)17家庭背景农村30(31.58)2826.360.00城市65(68.42)24对护理喜爱态度喜爱24(25.26)2332.410.00一般59(62.11)19不喜爱12(12.63)10对护患关系态度乐观61(64.22)408.370.02一般27(28.42)9悲观7(7.37)3护患关系前景态度乐观61(64.22)2610.630.01一般27(28.42)21悲观7(7.37)5续表5项目分类n(%)满意人数(n)χ2P带教老师让实习护偶尔28(29.47)2315.190.00生参与护理计划制定有时53(55.79)20经常14(14.74)9自主学习准备高水平39(41.05)3532.730.00低水平56(58.95)17交友情况没有或不多39(41.05)926.770.00很多56(58.95)432.4㊀患者一般资料和护生一般资料的多因素分析2.4.1㊀护生一般资料的多元回归分析㊀将护生一般资料中有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ꎬ结果显示4个因素ꎬ分别是是否为独生子女㊁对护理喜爱态度㊁对护患关系态度㊁对护患关系前景态度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ꎬ具体见表6ꎮ2.4.2㊀患者一般资料的多因素分析㊀将患者一般资料中有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ꎬ结果显示2个因素ꎬ分别是婚姻状况㊁职业情况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ꎬ具体见表7ꎮ表6㊀护生一般资料的多元回归分析(n=95)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β标准误差试用版tP共线性统计量容差VIF(常量)4.780.91-5.22<0.00--性别-0.540.42-0.13-1.270.210.961.04性格0.420.320.141.300.200.971.03是否为独生子女0.240.340.080.050.000.961.05自主学习准备0.080.340.030.250.810.731.37家庭背景0.330.360.100.910.370.941.06在校职务0.090.330.030.280.780.961.04交友情况0.180.330.060.550.590.991.01带教老师让实习护生参与护理计划制定0.060.24-0.03-0.250.801.001.00对护理喜爱态度0.530.260.212.030.051.001.00对护患关系态度1.460.090.8615.920.001.001.00护患关系前景态度1.470.090.8615.730.001.001.00表7㊀患者一般资料的多因素分析(n=195)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β标准误差试用版tP共线性统计量容差VIF(常量)66.042.78-23.87<0.00--目前取得最高学历0.180.700.020.230.090.711.42婚姻状况-6.361.94-0.26-3.280.000.751.33职业2.571.280.152.000.050.841.19年龄0.360.65-0.050.550.580.561.79性别0.911.230.050.750.450.961.043㊀讨论3.1㊀患者对护生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㊀患者对护生的总体评价处于中下等水平ꎬ得分为(M=59.75ꎬP25=67ꎬP75=69)ꎬ这与庞洁[5]等研究结果一致ꎮ得分最低的专业能力维度中条目 实习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技能不娴熟ꎬ如未能一针见血等ꎬ增加病人痛苦 得分最低ꎬ说明患者对护生的操作水平不认可ꎬ可能与在学生培养过程中ꎬ高校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了临床实践有关ꎮ这提示学校需重视护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ꎬ如增加课间见习机会㊁实习前技能培训ꎬ或采用新媒体技术开放自主学习平台提高护生临床实践能力[6]ꎮ在得分较高的沟通技巧维度中条目 实习护士语气冷淡 得分最高ꎬ说明患者对护生的服务态度㊁非语言沟通㊁举止礼仪㊁语气语貌基本认可ꎬ但仍有待提高ꎮ这可能与高校将 护理礼仪 ㊁ 人文修养 纳入必修课程有关ꎮ有研究显示[7]良好的人文关怀能力可以促进优质护理的发展ꎬ因此ꎬ学校应进一步加大对护生人文修养培养力度ꎬ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养ꎬ如角色扮演㊁开展礼仪培训课等增强护生的职业修养ꎮ得分较高的专业素养维度中ꎬ条目 实习护士的行为举止欠妥ꎬ如动作粗鲁ꎬ表情不耐烦 得分最高ꎬ反映出患者对护生的服务态度不认可ꎮ研究显示[8]ꎬ护生在临床的服务态度影响患者对护生的态度ꎮ因此ꎬ学校与医院应加强护生对规章制度㊁医疗法律法规㊁道德与法律的学习ꎬ培养护生的慎独精神ꎬ从而增强护生的职业意识与合作意识ꎮ得分较低的责任心维度中条目 实习护生没有强烈责任心 得分最低ꎬ说明患者对护生的责任心不满ꎬ这可能与护生在临床实习当中并没有把自己当成真正的护士有关ꎮ研究显示[9]增强护生的责任心ꎬ可减少护生在实习阶段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ꎮ因此ꎬ学校要增强护生的职业认同感ꎬ培养护生的独立人格ꎬ让护生明确护士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ꎬ严格按照一名合格护士的标准要求自己ꎬ更积极主动的为患者服务ꎮ3.2㊀影响护生与患者关系的因素3.2.1㊀护生对护患关系以及护患关系前景的正向态度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㊀由表5可知ꎬ护生对护患关系及护患关系前景的态度影响患者对护生的评价ꎬ与刘君芹[10]的研究结果一致ꎮ这可能与护理工作任务繁重ꎬ而且由于患者和家属对医学知识普遍缺乏易导致纠纷有关ꎮ因此高校应该培养护生的职业认同感㊁稳固护生的专业思想㊁培养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ꎮ医院要对护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其树立扎根护理事业ꎬ并为之终生奋斗的职业信念ꎬ增强护生对护理前景的信心ꎮ3.2.2㊀是否是独生子女影响护患关系㊀由表5可知ꎬ是否是独生子女影响护患关系ꎬ与王芳红[11]的研究结果一致ꎮ说明独生子在成长过程中ꎬ由于家中只有1个孩子ꎬ多娇生惯养ꎬ且缺少相互协作㊁相互交往的成长环境ꎬ致使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不足ꎮ在为患者提供护理照顾过程中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不足ꎬ影响了护患关系ꎮ所以学校要安排有经验的带教老师㊁对护生进行系统化的培训ꎬ包括技术㊁情感及态度等ꎬ提升护生的奉献精神与服务意识ꎮ3.2.3㊀护生对护理专业态度会影响护患关系㊀由表5可知ꎬ护生对护理专业态度会影响护患关系ꎮ研究显示[12]根据兴趣㊁爱好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不到1/4ꎮ原因可能是护生对本专业的固有印象是社会地位低㊁技术含量少㊁经济收入低等ꎬ所以护生不愿意从事护理专业ꎬ在临床实习时便会持有不认真的态度ꎬ很容易出现差错ꎬ从而影响护患关系ꎮ所以各高校应积极对护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进行正面的宣传㊁让更多的护生了解护理专业ꎮ3.3㊀影响患者对护生评价的因素㊀将经单因素分析得出有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元线性回归中ꎬ结果显示ꎬ与患者对护生评价有关的因素有婚姻状况㊁职业ꎬ具体分析如下:3.3.1㊀已婚的患者对护生评价水平较高㊀由表6可知ꎬ婚姻状况(P<0.001)影响患者对护生的评价ꎬ这与朱芳等[13]研究结果一致ꎮ可能是已婚的患者在以往的家庭磨合当中ꎬ性格㊁思想㊁行为方面较为成熟并可以受到家庭结构的支持ꎬ所以在与护生交往的过程中ꎬ愿意相信和理解护生ꎬ从而促进了护患关系ꎮ相反ꎬ未婚患者可能思想较为不成熟㊁人生经历缺乏㊁欠缺同理心ꎬ所以在与护生交流时往往易出现问题ꎬ导致患者对护生不满ꎮ3.3.2㊀患者是否在职影响患者对护生的评价㊀由表6可知ꎬ患者是否在职影响患者对护生的评价ꎬ这与郑亚明[14]的研究结果一致ꎮ在职的患者对护生的评价较高ꎬ可能与在职人员相对年轻㊁经济情况较好㊁心态好㊁人际关系较好㊁处理问题较灵活有关ꎮ相反ꎬ由于非在职患者ꎬ目前无经济来源㊁住院治疗费用贵ꎬ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ꎬ在面对操作不熟练的护生为其操作时ꎬ会产生不良情绪ꎮ因此ꎬ在面对退休或无工作的患者时ꎬ应注重心理护理ꎬ多关注患者的情绪ꎬ对其不良情绪及时疏导ꎬ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ꎬ同时提高护生的操作水平ꎬ提供更专业的服务ꎮ4㊀结语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及人们对健康质量需求的增加ꎬ护生与患者关系日趋严峻ꎬ各高校㊁医院要高度重视护生与患者的关系问题ꎬ应用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引导护生ꎬ使护生在良好的护患关系氛围中顺利完成实习ꎬ实现实践教学目标ꎮ本研究由于仅对一所高校的学生进行调查ꎬ可能存在偏差ꎮ下一步拟在全国多个高校进行大样本㊁大范围的研究ꎬ希望可以得到更为全面的数据ꎮ参考文献[1]㊀李倩ꎬ薛凤凤.浅谈护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ꎬ2019ꎬ4(41):18ꎬ42.[2]㊀许燕ꎬ李素霞.护患关系现状及其管理对策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ꎬ2017ꎬ2(9):150ꎬ153.[3]㊀杨淑华.护士对 护患关系紧张 认知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辽宁医学院ꎬ2015.[4]㊀段少华.实习护士核心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ꎬ2016.[5]㊀庞洁ꎬ黄华勇.住院患者对实习护生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ꎬ2016ꎬ9(6):69-71.[6]㊀高苗苗.新形式下护患紧张关系中护士因素的调查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ꎬ2018ꎬ3(35):179ꎬ181. [7]㊀梁彩侠ꎬ韩中国.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下旬刊)ꎬ2018ꎬ25(1):15-17.[8]㊀邵铭妍ꎬ唐丽.实习护生与患者对护患关系现况看法的调查-以宁夏医科大学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ꎬ2016ꎬ34(14):85-86. [9]㊀姜节卫ꎬ查英ꎬ韩晓洁ꎬ等.临床实习对护理专业实习生自我管理和社会责任心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ꎬ2014ꎬ14(6):612-614.[10]㊀刘君芹ꎬ罗健ꎬ刘义兰ꎬ等.本科护生专业思想差异性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ꎬ2012ꎬ27(19):70-72.[11]㊀王芳红.独生子女护生带教难点与对策探讨[J].智慧健康ꎬ2018ꎬ4(25):30-31ꎬ33.[12]㊀周薇.护理本科生专业观及影响因素调查[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ꎬ2004ꎬ7(4):123-126.[13]㊀朱芳ꎬ胡卫中.影响住院患者对护生信任度的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ꎬ2011ꎬ15(1):65-66[14]㊀郑亚明ꎬ吴久鸿ꎬ吴晶.天津市在职与退休职工糖尿病住院费用比较[J].中国公共卫生ꎬ2012ꎬ28(12):1643-1644.(收稿日期:2020-01-12㊀本文编辑:付㊀微)(上接124页)[8]㊀LIFꎬZHANGTꎬCAOLꎬetal.ChimericAntigenReceptorTCellBasedImmunotherapyforCancer[J].CurrStemCellResTherꎬ2018ꎬ13(5):327-335.[9]㊀SCHEPISIGꎬCURSANOMCꎬCASADEICꎬetal.CAR-Tcellther ̄apy:apotentialnewstrategyagainstprostatecancer[J].JImmu ̄notherCancerꎬ2019ꎬ7(1):258-270.[10]㊀ZHANGCꎬLIUJꎬZHONGJFꎬetal.EngineeringCAR-Tcells[J].BiomarkResꎬ2017ꎬ25(5):22-34.[11]㊀KANSAGRAAJꎬFREYNVꎬBARMꎬetal.ClinicalUtilizationofChimericAntigenReceptorTCellsinBCell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nExpertOpinionfromtheEuropeanSocietyforBloodandMarrowTransplantationandtheAmericanSocietyforBloodandMarrowTransplantation[J].BiolBloodMarrowTransplantꎬ2019ꎬ25(3):76-85.[12]㊀VANDJꎬHAMIEHMꎬSADELAINM.Thepharmacologyofsecond-generationchimericantigenreceptors[J].NatRevDrugDiscovꎬ2015ꎬ14(7):499-509.[13]㊀DETHꎬPANDOLFIPPꎬCHENZ.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 ̄a:AParadigmforOncoprotein-TargetedCure[J].CancerCellꎬ2017ꎬ32(5):552-560.[14]㊀DUSHꎬLIZꎬCHENCꎬetal.Co-ExpansionofCytokine-InducedKillerCellsandVγ9Vδ2TCellsforCART-CellTherapy[J].PLoSOneꎬ2016ꎬ11(9):1618-1620.[15]㊀CHIXꎬYANGPꎬZHANGEꎬetal.Significantlyincreasedanti-tumoractivityofcarcinoembryonicantigen-specificchimericanti ̄genreceptorTcellsincombinationwithrecombinanthumanIL-12[J].CancerMedꎬ2019ꎬ8(10):4753-4765.[16]㊀THIBAULTCꎬKHODARIWꎬLEQUOYMꎬetal.HER2statusforprognosisandpredictionoftreatmentefficacyinadenocarcinomas:areview[J].CritRevOncolHematolꎬ2013ꎬ88(1):123-133. [17]㊀SONGYꎬTONGCꎬWANGYꎬetal.Effectiveandpersistentantitu ̄moractivityofHER2-directedCAR-Tcellsagainstgastriccancercellsinvitroandxenotransplantedtumorsinvivo[J].ProteinCellꎬ2018ꎬ9(10):867-878.[18]㊀ITOTꎬKAJINOKꎬABEMꎬetal.ERC/mesothelinisexpressedinhumangastriccancertissuesandcelllines[J].OncolRepꎬ2014ꎬ31(1):27-33.[19]㊀LVJꎬZHAORꎬWUDꎬetal.Mesothelinisatargetofchimericanti ̄genreceptorTcellsfortreatinggastriccancer[J].JHematolOn ̄colꎬ2019ꎬ12(1):18-26.[20]㊀LOWPSꎬKULARATNESA.Folate-targetedtherapeuticandima ̄gingagentsforcancer[J].CurrOpinChemBiolꎬ2009ꎬ13(3):256-262.[21]㊀KIMMꎬPYOSꎬKANGCHꎬetal.Folatereceptor1(FOLR1)tar ̄getedchimericantigenreceptor(CAR)Tcellsforthetreatmentofgastriccancer[J].PLoSOneꎬ2018ꎬ13(6):198347-198354. [22]㊀HANHꎬWANGSꎬHUYꎬetal.Monoclonalantibody3H11chimer ̄icantigenreceptorsenhanceTcelleffectorfunctionandexhibitef ̄ficacyagainstgastriccancer[J].OncolLettꎬ2018ꎬ15(5):6887-6894.[23]㊀郑晓ꎬ蒋敬庭.CAR-T细胞治疗的现状与临床应用前景[J].临床肿瘤学杂志ꎬ2018ꎬ59(7):655-660.[24]㊀CARUSOHGꎬHURTONLVꎬNAJJARAꎬetal.TuningSensitivityofCARtoEGFRDensityLimitsRecognitionofNormalTissueWhileMaintainingPotentAntitumorActivity[J].CancerResꎬ2015ꎬ75(17):3505-3518.[25]㊀WUMRꎬJUSIAKBꎬLUTK.Engineeringadvancedcancerthera ̄pieswithsyntheticbiology[J].NatRevCancerꎬ2019ꎬ19(4):187-195.[26]㊀JOHNLBꎬKERSHAWMHꎬDARCYPK.BlockadeofPD-1im ̄munosuppressionboostsCART-celltherapy[J].Oncoimmunolo ̄gyꎬ2013ꎬ2(10):262-286.[27]㊀MAL.EnhancedCAR-Tcellactivityagainstsolidtumorsbyvac ̄cineboostingthroughthechimericreceptor[J].Scienceꎬ2019ꎬ365(6):162-168.[28]㊀YINGZꎬHUANGXFꎬXIANGXꎬetal.Asafeandpotentanti-CD19CARTcelltherapy[J].NatMedꎬ2019ꎬ25(6):947-953. [29]㊀SMITHTTꎬMOFFETTHFꎬSTEPHANSBꎬetal.BiopolymerscodeliveringengineeredTcellsandSTINGagonistscaneliminateheterogeneoustumors[J].JClinInvestꎬ2017ꎬ127(6):2176-2191.[30]㊀LIUNꎬLISꎬWUNꎬetal.Acetylationanddeacetylationincancerstem-likecells[J].Oncotargetꎬ2017ꎬ8(51):89315-89325.(收稿日期:2019-10-27㊀本文编辑:张作虎)。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王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王锐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姓名王锐性别男出生年月1977.7 专业职称副教授最后学历/学位硕士招收学生层次硕士所属学院药学院办公电话87266893从事专业药剂学电子邮箱wrdx@主要研究方向新药及新剂型研究主要社会兼职黑龙江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员,中国药学会会员目前主持科研课题1.中药阴道温敏微囊凝胶给药系统的研究,哈尔滨市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基金,2012-20142.治疗支原体肺炎的创新药物“十三味肺清糖浆”的研制,黑龙江省中医药科研项目,2009-2012主要论著1.《中成药学.2009.1.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委2.《中药药剂学实验教程》.2009.5.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主编3.《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同步题解》.2004.5.中医古籍出版社.副主编4.中华药浴.2008.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副主编主要科研成果1.优质高效中药品种示范研究中药广谱抗菌粉针“广炎灵”开发研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黑龙江省人民政府.9.2008.32.逍遥丸新剂型-逍遥胶丸制备工艺及初步质理标准.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二等奖.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8.2008.23.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中药注射液的研制.医药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医药行业协会.8.2009.114.创新药物丁香苦苷纳米载药体系的研究.医药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医药行业协会.7.2011.11主要发表学术论文1.注射用广炎灵粉针指纹质量标准研究.2009.6.中医药信息2.环糊精包合清脑醒神贴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2010.11.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3.清脑醒神贴制备及质量标准的研究.2011.3.时珍国医国药4.十三味肺清糖浆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的研究.2012.4.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11134073_依达拉奉右莰醇与复方脑肽节苷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

211134073_依达拉奉右莰醇与复方脑肽节苷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
1978595183@
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一些危险因素的积累,脑卒中
# 通信作者 主任药师,
硕士生导师,
硕士。研究方向:
临床合理用
发病率近年来呈现井喷式增长,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死
药方案制定、不良反应监测、药物经济学。E-mail:
455393595@
亡原因,被认为是导致长期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1]。在
依达拉奉右莰醇与复方脑肽节苷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
效、安全性和经济性Δ
2
李 龙 1*,王 彬 1 #,曲 政 2,黄俊荣 (1.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药剂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2. 牡丹
江医学院药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中图分类号
DOI

R956;
R544.1
文献标志码 A
220 patients in compound porcine cerebroside ganglioside group. After baseline level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balanced using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method, curative effect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of NIHSS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就高达 350 亿元,
并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4]。
mg),每次 15 mL,加入 100 mL 0.9% 氯化钠注射液后静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8》指出,依达
脉滴注,30 min 内滴完,每日 2 次,至少治疗 14 d。复方
拉奉是一种神经保护剂,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

microRNA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microRNA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 142 •
2021年6月 第 42 卷第 3 期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Jun. 2021 Vol. 42 No. 3 2021
microRNA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李亚南「,金春明2,尹贵彬1
(牡丹江医学院1.研究生处;2 .附属红旗医院检验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kB的错误调节会引发自身免疫病、慢性炎症以及很 多癌症,Harquail J等发现Pax-5通过调控microR­
NA-155 及其下游靶标IKKs进而抑制NF-kB信号 传导,最终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3)其他致癌
microRNA :癌症基因组图谱中数据显示,microRNA3677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Peng LN等发现其 新的靶基因,即转导蛋白样增强子3( TLE3),且microRNA-3677与TLE3的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呈负 相关,有理由推测microRNA-3677通过抑制TLE3 的表达来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⑻。早前数 据表明,Circ-0007255是乳腺癌的一项新兴预后指 标。JiaQ通过实验证明了它的功能作用机制 ,即 Circ-0007255 通过调节 microRNA-335-5p/SIX2 轴 促进乳腺癌细胞生长迁移,在乳腺癌中起致癌作 用⑼。microRNA-4472在高度转移性乳腺癌中明 显上调, 其表达量与肿瘤大小和 TNM 分期呈正相 关。反义导向分子RGMA抗体(RGMA)被确定为 microRNA -4472 的直接靶标,microRNA-4472 的过 表达抑制E-钙粘蛋白,启动波形蛋白和0-连环蛋 白(0-catenin),从而下调靶基因RGMA的表达,并 加快EMT进程,最终消除RGMA的肿瘤抑制作用, 促进乳腺癌的发展[10]。RAS样雌激素调节生长因 子(RERG)是乳腺癌中的一种肿瘤抑制因子 ,RGRE 和microRNA-532-5p的表达在乳腺癌中呈负相关, microR-532-5p的过表达抑制RGRE的表达,同时 激活MAPK/ERK信号传导通路,即microRNA-532 -5p通过MAPK/ERK通路直接靶向抑制RGRE以 促进乳腺癌的增殖迁移[11]。Li D等实验发现,microRNA-937-3p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趋化因 子受体2( CCRL2)在乳腺癌中表达下调。因此,microRNA-937-3p通过靶向CCRL2促进乳腺癌细胞 的增殖迁移,进而促进乳腺癌发展。 2.2 :具有抑癌作用的 mi + R\\ ( 1) microRNA 195:microRNA-195在胃癌、肺癌、宫颈癌、膀胱癌、 前列腺癌中表达均下调。Zhao FL等选择102名健 康受试者和210名乳腺癌受试者的样本进行mi­ croRNA-195 水平的比较,microRNA-195水平在乳 腺癌患者中明显下调,尤其是早期乳腺癌患者,因 此,microRNA-195可作为早期诊断乳腺癌的生物标 志物且具有极高的敏感性[12]。大量文献表明,高度 增殖的癌细胞需要从头合成脂肪酸才能形成膜产生 能量,Singh R等从这一思路出发,证明microRNA195可以靶向乙酰辅酶A羧化酶和脂肪酸合酶(二

硕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认定表

硕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认定表

硕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认定表
导师姓名、职称:
现工作单位:
科专业:
究方向:
年月日填
填表说明
1.本表为存档材料,各项内容须实事求是,如实填写,不留空白,若某项无内容,填写“无”。

2.“目前承担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中,“项目来源”要注明课题项目编号,“本人承担任务”要注明本人位次。

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请注明。

3.内容较多,空格不够时,可另加附页。

4.本表请用A4纸正反面打印后盖章,以学院为单位提交研究生处。

一、基本情况
二、近五年主要教学成果
三、近五年主要科研成果
四、目前承担主要科研项目
五、所在学院审核意见:
六、研究生处审核意见:。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刘松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刘松江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姓名刘松江性别男出生年月1963年4月专业职称教授,主任医师最后学历/学位研究生/硕士招收学生层次硕士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办公电话82111401-8609 从事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电子邮箱zyylsj@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主要社会兼职现任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中医药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理事、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目前主持科研课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证型的客观指标化研究白芨热灌注栓塞对兔VX2肝癌模型的影像学实验研究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运行机制的探索研究主要论著《2010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习题集》刘松江 2010.1 《2010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应试指导》刘松江2010.1 协《2009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习题集》刘松江2009.1 协《2008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应试指导》刘松江2008.1 协《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应试习题集》刘松江2008.1 协和出版社《肿瘤诊断与治疗》刘松江2005.6主要科研成果消补冲击剂对肺部鳞癌的实验与临床研究黑龙江中医药管理局二等奖第一名 2006骨康注射液治疗骨折的实验研究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五名 1999-2002 喘康平冲剂防治支气管哮喘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六名 1999-2002主要发表学术论文自拟乳癌抑郁方结合中医五行音乐治疗乳腺癌术后抑郁状态60例回顾分析2011.6《中刘松江教授治疗大肠癌四法浅谈2010.5《中国医疗前沿》第一作者消补冲剂治疗晚期原发性肺鳞癌49例临床观察2005.5《中国中医药科技》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2003.6《中国急救医学》单次介入加中药与多次介入对原发性肝癌远期疗效的影响2009.3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白及治疗小鼠移植性肝癌的研究自拟中药方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2例临床观察2008.1《中医药信息》养心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2001.6《中医药学报》格拉诺赛特治疗肿瘤放疗所致白细胞减少临床观察2001.2《中国航天工业医药》喘康平合剂治疗支气管哮喘30例临床观察 2000.1《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喘康平冲剂抗病毒作用的观察2000.1《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牛膝多糖对脑外伤大鼠脑组织中ROS_XOD和MPO影响的实验研究

牛膝多糖对脑外伤大鼠脑组织中ROS_XOD和MPO影响的实验研究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6年 第27卷 第4期为SCLC 表达c-K it 预示着疾病可能进展,对化疗缺乏敏感性,也有研究显示c-K it(+)患者的生存率较c-K it(-)患者低,生存期短。

[3,5]本实验结果显示c-K i t 蛋白的表达与SCLC 患者的性别、年龄、区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

但与SCLC 的肿瘤大小及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P <0.05)。

本实验与国外的研究均显示在SCLC 中存在c-K i t 蛋白的表达,这对临床选择SCLC 患者进行靶向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ST I-571(G leevee),为c-k it 蛋白的一种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阻断c-K it 的磷酸化及由此产生的活性。

近年来,ST I-571在改善G IST 的预后中得到成功应用。

并且K rysta l 等[6]已证明了S T I571对c -K it 阳性SCLC 细胞系存在抑制作用,且c-k it 蛋白的原位检测较为直观,有利于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诊断、靶向药物治疗和预后评估。

因此我们认为试用S T I571对SCLC 患者治疗时,就其c-kit 表达情况进行选择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1 K rystalGW,H i nes SJ ,O rgan CP .Au t ocrine gro w th of s m all cell lungcancerm ed i ated by coexpressi on of c-k it and ste m cell f act or[J].Se -m i n On co.l 2004,31(2Suppl 4):106-111.2 Rub i n BP ,S i nger S ,TSAO C,et a.l K I T Acti vati on Is aU biqu itous fea -ture of gastroi n testi nal stro m al Tum ors [J ].Can cer Res ,2001,61(22):8118-8121.3 M ic k e P ,BasraiM ,Fal dum A,et a.l Characterizati on of c-k i t exp res -s i on i n s m all cell l ung cancer :prognos tic and t herap euti c i m pli cati ons [J].C lin Can cer Res ,2003,9(1):188-194.4 Burger H,den Bakk erM A ,Stoter G ,et a.l Lack of c-k it exon 11act-ivati ng mu tati on s i n c -k it/CD117-pos i ti ve SCLC t um or s p eci m ens [J].Eu r J Can cer ,2003,39(6):793-799.5 M oh tash i m N,M adhu D ,J oseph IC,et al.Anal ysis of c-k it protei nexpression i n s m all cell l ung cancer and its i m p licati on f or p rognos i s [J].H um Pat ho,l 2002,33(12):1182-1187.6 K rys t al G W,H on sa w ek S ,Litz J ,et a.l The sel ecti ve t yrosi n e k i nase i n -h i b it or ST I571i nh i b i ts s m all cell lung cancer gro w t h [J].C li n C ancer Res ,2000,6(8):3319-3326.收稿日期:2005-12-28牛膝多糖对脑外伤大鼠脑组织中ROS 、XOD 和MPO 影响的实验研究盛延良 王洪伟*孟庆媛 吕秀芳*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154000摘要 目的:探讨牛膝多糖对实验性脑外伤大鼠脑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RO S 、XOD 和M PO 的影响,以寻求治疗和预防脑外伤后继发性改变的新方法。

牡丹江医学院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及

牡丹江医学院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及

牡丹江医学院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选拔和培养管理工作暂行办法为了促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建设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龙头的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学科梯队合理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带头作用,推动和促进学科建设上水平、创特色。

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选拔条件(一)学科带头人条件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教书育人,勤奋踏实,团结协作,锐意进取,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治学严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

2.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潜心教学科研,在本学科领域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有较深的造诣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3.积极承担教学任务,系统地讲授过本学科课程,完成规定与分配的教学任务,及时准确地把本学科的前沿信息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去,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优良率达85%以上。

4.具有教授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本专业博士学位的副教授专业技术职称。

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身体健康。

5.长期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的教师。

6.科学研究工作成绩突出,有较为稳定的科研方向,具有学术民主、合作共事的好作风,勇挑学科建设重任,有领导梯队成员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

7.除上述条件外,在近三年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3项中的一项或4~9项中的三项。

(1)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本人为课题负责人。

(2)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三等奖、或省部级二等奖、或省部级三等奖二项(次);教研成果获国家级优秀二等奖。

以上本人均为第一完成者。

(3)在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影响因子累积达2以上。

(4)国家规划(统编)本科教材的编者或专科教材的主编或副主编。

(5)教学成果获省级二等奖以上(含二等奖),本人为主要完成者(排名前三,下同)。

(6)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三等奖(含三等奖),本人为主要完成者。

(7)承担国家级教研课题、或承担省级科研课题、或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或为硕士研究生主导师。

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陈丽梅ꎬ赵玉丹ꎬ王婷婷ꎬ黄贝贝ꎬ刘孝琴(牡丹江医院附属红旗医院ꎬ黑龙江㊀牡丹江㊀157011)㊀㊀摘要:㊀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ꎬCKD)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ȡ3个月ꎬ包括出现肾脏损伤标志或有肾移植病史ꎬ伴或不伴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trationrateꎬGFR)下降ꎻ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60mL/min)ȡ3个月ꎮCKD渐进性发展ꎬ最终发展至慢性肾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ꎬCRF)ꎬ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死亡率高ꎬ迄今尚无特效防治方法ꎮ尿毒清颗粒自上市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ꎬ无论是在临床研究或动物实验都证实其对延缓肾脏病进展具有显著疗效ꎮ关键词:㊀尿毒清ꎻ慢性肾脏病ꎻ危险因素ꎻ机制中图分类号:R692㊀文献标识码:B㊀文章编号:1001-7550(2019)06-0127-03㊀作者简介:陈丽梅(1991-)ꎬ女ꎬ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肾脏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ꎮ㊀通讯作者:刘孝琴ꎬE-mail:413078159@163.comꎮ㊀㊀CRF的病因主要有慢性肾小球肾炎㊁糖尿病肾病㊁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㊁肾小管间质疾病等ꎬ是各种CKD发展的最终阶段ꎬ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多个系统功能失调和并发症ꎮ晚期缺乏治疗方案ꎬ以肾脏替代治疗为主ꎬ治疗周期较长ꎬ且治疗费用高ꎬ治疗效果欠佳ꎬ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ꎮ为了改善CKD的治疗ꎬ我们需要引入新的策略和方法来阻断肾脏疾病发展的多种机制[1]ꎬ其中中药制剂尿毒清颗粒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ꎬ通过体内外实验ꎬ研究人员检测了尿毒清颗粒的多靶点肾保护机制ꎬ具有降低尿蛋白排泄ꎬ提高血浆蛋白ꎬ减轻氮质血症ꎬ改善肾功能ꎬ调节脂质代谢ꎬ抑制肾脏纤维化等作用[2]ꎮ1㊀尿毒清颗粒有效控制CKD发展的危险因素1.1㊀减少蛋白尿㊀蛋白尿既是肾脏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ꎬ也是病因ꎬ应予积极治疗ꎮ蛋白尿>1.0g/d的患者发展成CKD是蛋白尿<1.0g/d患者的9.4倍[3]ꎬ蛋白量与发展至终末期肾病的风险呈线性关系ꎬ如CRF的常见原因糖尿病肾病患者ꎬ一旦出现蛋白尿ꎬ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直到终末期肾病ꎮ临床研究表明尿毒清颗粒可降低尿蛋白[4]ꎬ从而延缓肾脏病进展ꎮ1.2㊀调节脂质代谢㊀慢性肾脏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高脂血症ꎬ多数表现为轻到中度高油三酯血症ꎬ有些患者表现为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㊁胆固醇(TC)㊁瘦素(LP)水平升高ꎬ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降低ꎬ过量的脂质沉积刺激泡沫细胞的生成ꎬ致动脉粥样硬化ꎬ引起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损伤[5]ꎬ是CRF渐进性发展的危险因素ꎬ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ꎬ尿毒清可改善CRF患者脂质代谢ꎬ有效降低TG㊁TC㊁LDL㊁LPꎬ增加HDLꎬ对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㊁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有重要作用[2]ꎮ1.3㊀清除尿毒症毒素蓄积㊀尿毒症毒素是由于残余肾单位减少ꎬ不能充分排泄体内代谢废物或降解某些激素㊁肽类等ꎬ在体内蓄积并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ꎮ维持性透析患者体内中分子毒素蓄积ꎬ包括β2-微球蛋白㊁LP㊁甲状旁腺激素(PTH)等ꎬ它们的蓄积与CRF远期并发症相关ꎬ如尿毒症脑病㊁内分泌紊乱㊁细胞免疫低下等ꎮ其中CRF患者皮肤瘙痒与皮肤感受器受到毒性产物刺激及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具有很大关系ꎮ尿毒清颗粒可纠正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ꎬ降低PTH水平ꎬ尽管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中㊁大分子物质ꎬ但单独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皮肤瘙痒症状改善不明显ꎬ联合应用尿毒清颗粒及低频度血液灌流后症状改善明显ꎬ且3个月内复发率低ꎬ有效缓解临床症状[6]ꎮ1.4㊀改善机体代谢紊乱㊀CRF患者肾脏排泄和代谢功能减退ꎬ导致水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ꎮ由于高磷血症㊁钙分布异常和血管保护性蛋白缺乏而引起血管钙化ꎬ在心血管病变中起着重要作用ꎬ是引发终末期肾病死亡的常见原因ꎮ高血磷与血钙结合成磷酸钙沉积于软组织ꎬ导致软组织异常钙化ꎬ并使血钙降低ꎬ抑制近曲小管产生骨化三醇(1ꎬ25-(OH)2D3)ꎬ刺激甲状旁腺分泌PTHꎮ低钙血症㊁高磷血症㊁1ꎬ25-(OH)2D3缺乏等可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肾性骨营养不良ꎮ腹膜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突出ꎬ多数伴有主动脉钙化ꎬ表明腹膜透析对磷不能有效清除ꎮ腹膜透析患者联用尿毒清颗粒可降低高磷血症及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㊁减低PTH及LP水平ꎬ有效改善生活质量[2]ꎮ1.5㊀改善贫血㊀肾性贫血主要是由于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减少或EPO受体信号通路失活所致ꎬ严重的贫血会加重肾功能损害ꎮCKD大鼠检测出EPO水平异常升高ꎬ但仍处于贫血状态ꎬ推测贫血原因可能与EPO受体信号通路下游的功能障碍和/或对EPO的反应性降低有关[7]ꎮEPO信号通路主要包括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通路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PI3K/Akt)通路ꎮPI3K/AktꎬERK以及受体相关的Janus家族酪氨酸激酶(JAK/STAT)信号通路的成员等ꎬ是EPO受体信号通路的下游介质ꎮ尿毒清颗粒可降低肾切除大鼠肾脏ERK的磷酸化ꎬ调节EPO受体信号通路[8]ꎮ另一项研究表明ꎬCKD大鼠肾脏中STAT3和STAT5的激活受到抑制ꎬ尿毒清颗粒可以剂量依赖性地逆转这种作用ꎬ提示尿毒清颗粒可能通过重新激活EPO信号通路的下游介质来减轻贫血[9]ꎮ2㊀尿毒清颗粒治疗CKD的机制2.1㊀抑制氧化应激反应㊀氧化应激状态下的肾脏产生局部炎症反应㊁肾脏血流动力学发生紊乱导致肾小球最终硬化ꎮ一项研究中发现CRF大鼠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多[10]ꎬ线粒体具有自我复制和再生的能力以维持代谢平衡和能量需求ꎬ损伤的线粒体会受到氧化应激㊁缺氧和细胞因子的刺激ꎬ导致线粒体无法再生并且提供足够的能量时细胞就会凋亡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减少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方面ꎬ作为关键酶具有保护和清除自由基作用ꎮ谷胱甘肽(GSH)能帮助机体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ꎬ并具有抗氧化作用和整合解毒作用ꎮ尿毒清及其有效成分大黄制剂可提高SOD㊁GSH活性ꎬ减轻线粒体受损㊁细胞凋亡ꎬ从而缓解肾组织中氧化应激损伤ꎮ2.2㊀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㊀转化生长因子-β1促进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的发展ꎬ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病局部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明显增加ꎬ使细胞外基质(ECM)过度表达ꎬ是引起肾纤维化程度最大的细胞因子ꎮ尿毒清延缓肾脏纤维化的机制与降低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从而减少ECM的沉积密切相关ꎮ经典的肾纤维化相关因素包括Ⅲ型前胶原肽(PCIII)ꎬⅣ型胶原(CO ̄LIV)ꎬ层粘连蛋白(LN)和纤维连接蛋白(FN)ꎮ研究表明ꎬ尿路梗阻大鼠模型早期给予尿毒清颗粒ꎬ肾组织切片显示炎症细胞㊁FN表达量及TGF-β1表达量较对照组少ꎬ肾间质纤维化较轻ꎬ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和减少TGF-β1分泌而使转分化的肾脏细胞减少[11]ꎮ另一项研究表明ꎬ尿毒清颗粒可降低血清PCIII㊁COLIV㊁LN和FN水平ꎬ发挥抑制肾脏纤维化作用ꎬ从而发挥肾脏保护功能[9]ꎮ2.3㊀对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作用㊀肾间质纤维化主要表现为ECM积聚㊁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㊁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和肾小管萎缩ꎬ并涉及多个内在复杂的信号通路㊁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参与ꎮ2.3.1㊀调节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㊀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传递调节细胞内Smad通路的信号ꎬ其中Smad2和Smad3参与肾纤维化的作用尤为显著ꎮ尿毒清颗粒既可通过调节TGF-β信号通路来减轻或抑制肾纤维化ꎬ也可通过抑制磷酸化Smad3的表达来调节TGF-β/Smad信号通路ꎬ同时增强Smad7的表达及抑制Smad2㊁Smad3的激活和功能[9]ꎬ从而减轻肾脏纤维化ꎮ2.3.2㊀调节TGF-β1/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㊀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ꎬp38MAPK通路是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上皮向间充质转化的主要介导因子ꎬ当被激活时ꎬ该通路可直接增加α-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α-SMA)的合成ꎬ激活Smad通路并沉积过量基质ꎬ最终诱导纤维化ꎮ尿毒清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显著下调TGF-β1㊁p38MAPKꎬ证明TGF-β1/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被尿毒清颗粒抑制[4]ꎮ2.3.3㊀解除TGF-β1持续表达㊀TGF-β1使ECM过度表达ꎬ导致肾脏纤维化ꎬ尿毒清延缓肾脏纤维化的机制与降低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从而减少ECM的沉积密切相关ꎮ一项研究表明ꎬTGF-β1的促纤维化作用由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介导ꎬCTGF可调节基质细胞整合素受体表达而促进细胞与基质黏附及基质沉积[12]ꎮ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是TGF-β1超家族成员之一ꎬ是重要的抗纤维化因子ꎬ可抑制肾小管上皮间质转化及足细胞损伤ꎮ尿毒清颗粒可调节CTGF和BMP-7分泌平衡ꎬ改善肾脏纤维化[13]ꎮ2.4㊀保护残余肾单位㊀根据原发疾病的不同ꎬCKD患者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每年下降2~10mL/(min 1.73m2)ꎮ据报道ꎬRAS阻滞剂和降压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ꎬ其eGFR每年下降5~6mL/ (min 1.73m2)[1]ꎮ同样ꎬ用于非糖尿病肾病伴有显著蛋白尿患者ꎬeGFR每年下降6~8mL/(min 1.73m2)ꎮ在一项随机㊁双盲㊁安慰剂对照㊁多中心临床研究中表明ꎬ尿毒清颗粒治疗48周后ꎬeGFR的降低率为每年2.3mL/(min 1.73m2)ꎬ效果明显优于RAS阻滞剂[14]ꎬ有效地延缓了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CKD的进展ꎬ明显改善生活质量ꎮ3㊀讨论CRF病情复杂ꎬ需综合施治ꎬ多法并进ꎮ尿毒清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ꎬ增大患者的治疗有效率ꎬ无严重不良反应ꎬ且展现其独到的优势ꎮ研究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能明显降低患者微炎症因子水平[15]ꎮ且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尿毒清颗粒能够更好改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16]ꎮ除传统口服治疗外ꎬ尿毒清颗粒也可经过灌肠发挥作用ꎬ药物直接作用于肠道黏膜ꎬ避免首关效应ꎬ有助于药物的吸收ꎬ促进药物尽快发挥疗效ꎬ同时药液还可以刺激肠黏膜ꎬ提高周围毛细血管通透性ꎬ有助于氮物质及毒素排出体外ꎮ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降低氮质血症ꎬ延缓肾功能恶化ꎬ且该颗粒兼有修复肠黏膜㊁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ꎬ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清除[17]ꎮ尿毒清颗粒具有通腑降浊㊁健脾利湿㊁活血化瘀等功效ꎬ可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ꎬ氮质血症期和尿毒症早期㊁中医辩证属脾虚血瘀症者ꎮ目前已有研究人员从尿毒清颗粒中提取了几种有效的生物活性成分ꎬ包括大黄素㊁黄芪和丹酚酸A[18]ꎬ大黄素能调节脂多糖诱导的Toll样受体4ꎬ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ꎮ大黄素还通过抑制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和成熟ꎬ增加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ꎬ发挥抗炎作用ꎮ黄芪兼具抗炎㊁抗纤维化作用ꎬ减少尿蛋白排泄ꎬ降低炎症因子水平[19]ꎮ丹酚酸A已被证明具有血管保护作用ꎬ研究表明ꎬ含有丹酚酸A的复方丹参滴丸能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因造影剂引起的肾病ꎬ在体外具有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和改善阿霉素肾病症状的作用[20]ꎮ尿毒清颗粒自上市以来ꎬ越来越多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均证实尿毒清颗粒在治疗CKD的可行性ꎬ可以改善肾功能㊁降低蛋白尿㊁改善钙磷代谢紊乱㊁缓解抗氧化应激及微炎性反应状态作用ꎬ值得临床推广ꎮ参考文献[1]㊀JABERBLꎬMADIASNE.Progressionofchronickidneydisease:Canitbepreventedorarrested?[J].AmericanJournalofMedi ̄cineꎬ2005ꎬ118(12):1330.[2]㊀程锦绣ꎬ陆继芳ꎬ李玥欣ꎬ等.尿毒清颗粒对腹膜透析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安徽医药ꎬ2018ꎬ22(10):1997-2000. [3]㊀WEIBLꎬSHAOSLꎬKANGPDꎬetal.Long-termrenalsurvivalandrelatedriskfactorsofpatientswithIgAnephropathy:resultsfromacohortof1126casesinaChineseadultpopulation[J].ChineseJournalofNephrologyꎬDialysis&Transplantationꎬ2011ꎬ27(4):1479-1485.[4]㊀谭菲ꎬ盛瑶环ꎬ何勇.尿毒清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抗炎抗氧化保护作用及对TGF-β_1/p38MAPK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ꎬ2019ꎬ30(1):122-127. [5]㊀王林ꎬ解汝娟ꎬ刘晓刚.脂代谢异常对肾病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ꎬ2015ꎬ15(13):2577-2580.[6]㊀谭红金.尿毒清颗粒辅助低频度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ꎬ2018ꎬ19(12):1099-1101.[7]㊀ANGELILLOSAꎬBURNIERLꎬLAMBRECHTSDꎬetal.RoleofGas6inerythropoiesisandanemiainmice[J].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ꎬ2008ꎬ118(2):583-596.[8]㊀GUIHARDSꎬCLAYDꎬCOCAULTLꎬetal.TheMAPKERK1isanegativeregulatoroftheadultsteady-statesplenicerythropoiesis[J].Bloodꎬ2010ꎬ115(18):3686-3694.[9]㊀XUWꎬSUYYꎬQIJꎬetal.NiaoDuQinggranulesrelievechronickid ̄neydiseasesymptomsbydecreasingrenalfibrosisandanemia[J].Oncotargetꎬ2017ꎬ8(34):55920-55937.[10]㊀XUYFꎬRUANSWꎬLINJMꎬetal.YishenJiangzhuoGranulesaf ̄fecttubulointerstitialfibrosisviaamitochondrion-mediatedapop ̄toticpathway[J].ChineseJournalofIntegrativeMedicineꎬ2015ꎬ21(12):928-937.[11]㊀陈琇萌ꎬ俞小敏ꎬ肖洁.尿毒清颗粒抑制大鼠肾脏间质纤维化作用靶点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ꎬ2017(1):33-37. [12]㊀张洪源ꎬ林小堃.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尿毒清对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ꎬ2018ꎬ34(2):273-276.[13]㊀王文文.尿毒清颗粒对腹膜透析患者全身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实用中医药杂志ꎬ2018ꎬ34(2):144-146.[14]㊀ZHENGYꎬWANGNSꎬLIUYNꎬetal.EffectsofNiaoduqingPar ̄ticlesonDelayingProgressionofRenalDysfunction:APost-trialꎬOpen-LabelꎬFollow-upStudy[J].ChineseJournalofIntegrativeMedicineꎬ2019ꎬ25(3):168-174.[15]㊀贾建设.阿托伐他汀联合尿毒清治疗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疗效及对患者微炎症反应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ꎬ2017ꎬ38(3):147-149.[16]㊀张敏ꎬ林小堃ꎬ林碧莹ꎬ等.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尿毒清颗粒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现代中医药ꎬ2017ꎬ37(4):30-31.[17]㊀卢发菊ꎬ陈永建ꎬ杨磊.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阳虚证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ꎬ2016ꎬ25(26):2932-2934.[18]㊀孟宪杰ꎬ万毅刚ꎬ魏晴雪ꎬ等.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研究概况[J].中国中药杂志ꎬ2013ꎬ38(21):3651-3655.[19]㊀傅天啸ꎬ吴国琳.黄芪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炎症介质和肾脂联素表达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ꎬ2019ꎬ35(2):150-153.[20]㊀FANHYꎬYANGMYꎬQIDꎬetal.SalvianolicacidAasamulti ̄functionalagentamelioratesdoxorubicin-inducednephropathyinrats[J].ScientificReportsꎬ2015ꎬ5(6):12273.(收稿日期:2019-04-19㊀本文编辑:张作虎)。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马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马伟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姓名马伟性别女出生年月1969年7月专业职称研究员最后学历/学位博士招收学生层次硕士所属学院药学院办公电话82196290从事专业生药学电子邮箱Maboshi99@主要研究方向药用植物生物工程主要社会兼职黑龙江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医药分会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科研产业化分会委员中国遗传学会会员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验收专家目前主持科研课题1.药用黄芪植物乳酸发酵成分研究,2011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计划,2011.1-2013.3。

2.黄芪SQS基因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和功能研究,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2.1-2013.12。

3.黄芪三萜皂苷类生物合成分子机制调控的研究, 2012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2013.1-2016.12主要论著1. 《北方主要地道中药材规范化栽培,第二主编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年11月2. 《内蒙古大兴安岭大型经济真菌》,第一编著者,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3.《药用动物学》(供中药类、药学类、农林牧渔类等专业用),第一编委,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9月。

主要科研成果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27项;教学成果奖2项;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撰写学术萫作3部;获得专利3项。

主要发表学术论文1.植物黄芪根内真菌的分离.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40(4):62-63.2.蒙古黄芪内生真菌的分离研究.国际遗传学杂志,2012,35(1):59-61.3. Research Progress on Ways of Secondary Metabolism in Plants. Applied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2, (178) :1004-1007..4.黄芪内生真菌发酵液中有效成分的初步研究.中医药报,2012,40(3):118-12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姚美玉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姚美玉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姓名姚美玉性别女出生年月1962.2 专业职称主任医师教授最后学历/ 学位研究生/硕士招收学生层次硕士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办公电话82115530从事专业中医妇科学电子邮箱yaomeiyupxx@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病,反复性流产,不孕症等免疫失调,内分泌失调性疾病的疗效及机制。

主要社会兼职黑龙江省中医药第三届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络病学会委员目前主持科研课题1、内障丸治疗抗精子抗体流产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 2004-2005 主持人2、内障丸对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 2006-2007 主持人3、痛可舒对外在性内异症局部病灶作用的研究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局 2004-2005 专题负责4、内障丸对习惯性流产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 2007-2009 主持人5、内障丸对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 2006-2007 主持人主要论著1、《中医妇科家珍》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2、《中医妇科学》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3、《中医妇科学》编委科学出版社 20044、《常见妇科病家庭疗法》副主编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主要科研成果1、内障丸防治免疫性流产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2011年获厅级黑龙江省医药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人2、内障丸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机理研究2011年获厅级市科委二等奖主持人3、中医临床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应用研究2010年获校级校基金二等奖主持人4、《真人式教学法在中医妇科教学中的应用》2010年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胥风华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胥风华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胥风华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4.06 专业职称副主任医师
最后学历/
学位研究生/博士
招收学生
层次
硕士
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办公电话82111401-5324
从事专业中医妇科学电子邮箱Fenghua23456@
主要研究
方向
月经病、滑胎
主要社会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委员
中医师协会会员
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第五届专业委员会会员
目前主持科研课题自身抗体阳性RM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及中药的调节作用教育部 2012-2014
主要论著解读不孕症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2007.12 编委中医妇科学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2010 编委
主要科研成果内障丸治疗抗精子抗体不孕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黑龙江中医药科学技术奖第三名2006年
优生宁治疗孕期HCMV原发感染对胎儿影响的大鼠实验研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学奖成果奖第三名2009年
主要发表学术论文丹参酮对滋养细胞胰岛素抵抗下IRS-1和p-ERK表达的影响2009.4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2009.6
内脏高敏性大鼠肠道敏感性与5-HT相关性及痛泻药方对其干预作用 2009.8 通入汤治疗产后缺乳的实验研究2010.2
p16和HPV对宫颈CIN分型的作用及相关文献复习 2010.8
多囊卵巢综合征易感基因研究进展2010.1
痛泻要方对内脏高敏性大鼠结肠5-HT、5-HT_4受体表达影响的研究2011.4 痛泻要方对脑肠肽含量的作用与脑-肠轴调控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2011.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陈宝忠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陈宝忠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陈宝忠性别
男出生年月1971.9 专业职称教授
最后学历/
学位研究生/博士
招收学生
层次
硕士
所属学院基础医学院办公电话82193640
从事学科
专业
方剂学电子邮箱Chen3640@ 主要研究
方向
方剂配伍规律研究
主要社会
兼职
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副秘书长
目前主持科研课题归脾汤对抑郁模型大鼠血中ACTH、CORT、T3及T4影响的实验研究,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2010-2012
主要论著
心脑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第一主编,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10.6
主要科研
成果中医方剂学人才培养方式的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五,2011.12
主要发表学术论文1.段富津教授治疗癃闭验案举隅,中医药信息,2011.7
2.归脾汤对抑郁模型大鼠血中ACTH剂CORT含量的影响,中医药学报,2012.8。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患者肥胖与血浆nt-probnp水平关系的研究进展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患者肥胖与血浆nt-probnp水平关系的研究进展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患者肥胖与血浆NT-proBNP水平关系的研究进展田㊀惠1ꎬ徐㊀彪2(1.牡丹江医学院ꎻ2.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心脏重症医学科ꎬ黑龙江㊀牡丹江㊀157011)㊀㊀摘要:㊀随着生活水平的高ꎬ饮食多样化的转变ꎬ肥胖人群逐年增多ꎮ肥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ꎬ即增加了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的患病率及死亡率ꎬ又使得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降低ꎬ然而血浆NT-proBNP水平对于HFpEF的诊断至关重要ꎬ至此对于肥胖者心力衰竭的诊断增加了难度ꎮ本文综述了在HF ̄pEF患者中ꎬ肥胖对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及意义ꎮ关键词:㊀肥胖合并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㊁血浆中NT-proBNP中图分类号:R614㊀文献标识码:B㊀文章编号:1001-7550(2020)01-0139-04㊀作者简介:田惠(1991-)ꎬ女ꎬ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ꎮ㊀通讯作者:徐彪ꎬE-mail:xubchina@126.comꎮ㊀㊀近年来ꎬ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ꎬ富含加工和保存食物的不健康饮食习惯ꎬ以及缺乏睡眠和运动导致了肥胖流行ꎮ世界卫生组织分类标准以体重指数(BMI)ȡ30的个体称为肥胖ꎮ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ꎬ存在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的特点ꎮ很多因素可以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ꎬ此病为不可治愈疾病ꎬ需要反复住院ꎬ其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ꎬ又增加了经济负担ꎮ肥胖增加了心力衰竭的发生ꎬ又为可控制因素ꎬ控制体重指数可以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ꎮ血浆NT-proBNP水平对于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诊断非常重要ꎮ血浆NT-proBNP为心室所分泌ꎬ受很多因素影响ꎬ例如肥胖ꎬ肥胖即增加了心力衰竭的发生[1]ꎬ又降低了血浆NT-proBNP的水平[2]ꎮ所以梳理并阐明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肥胖与血浆NT-proBNP水平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ꎮ本文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阐述肥胖合并HFpEF与血浆NT-proBNP水平的关系ꎮ1㊀HFpEF1.1㊀定义及危险因素㊀根据射血分数ꎬ心力衰竭分为3种类型ꎬHFpEF为其中一种ꎬ即为射血分数ȡ50%的一类心力衰竭ꎬHFpEF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常见综合征ꎮ很多因素都能导致HFpEF的发生ꎬ如高血压㊁糖尿病㊁年龄㊁呼吸睡眠暂停为HF ̄pEF的独立危险因素ꎮ最近DucaF等人[3]表明HFpEF的发病特点具有性别差异度ꎬ女性更容易发生心室肥厚及僵硬度增加ꎬ两者均为HFpEF表现形式ꎬ而男性死亡率更高ꎬ并且73.3%的男性患者死于右心衰ꎬ男性与较短时间内的心脏死亡独立相关ꎬ因此女性为HFpEF的另一危险因素ꎮ有研究通过回顾分析临床及超声心动图数值与无症状舒张功能不全的非心力衰竭患者比较ꎬ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病能促进HFpEF的发生[4]ꎮ另外ꎬ大量研究已经表明肥胖通过多方面因素促进了HFpEF发生ꎮ除了上面叙述的因素外ꎬ肥胖为HFpEF的重要危险因素ꎮ1.2㊀病理生理㊀目前HFpEF的病理生理不清ꎮ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心力衰竭ꎬHFpEF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学特征ꎬ且难以诊断及治疗[5]ꎮ心力衰竭存在心脏纤维化和心脏重构等病理生理[4]ꎬ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主要以收缩功能障碍为主ꎬ有着偏心性重构ꎮHFpEF既往被称作舒张性心力衰竭ꎬ曾被认为与心脏的舒张功能相关ꎬ现阶段的研究显示HFpEF的患者泵血功能尚可维持ꎬ但是收缩功能可能受损ꎬ存在向心性重构ꎮHFpEF的病理生理较为复杂ꎬ即使同样是HFpEFꎬ非肥胖患者与肥胖患者的病理生理也有所差异ꎬ非肥胖患者中HFpEF的病理生理可能与左心室肥厚㊁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㊁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㊁左心房增大等相关ꎬ而肥胖合并HFpEF的患者具有不同的表型ꎮObokataM等人[6]表明肥胖合并HFpEF的受试者表现出血容量增加㊁双心室重构㊁右心室功能障碍㊁运动耐力更差㊁运动时血流动力学紊乱和肺血管舒张受损更严重ꎮ这表明肥胖合并HFpEF患者心脏功能更差ꎬ可能存在更高的死亡率及发病率ꎮ1.3㊀发病机制㊀关于HFpEF的发病机制有很多学说加以阐述ꎬ但均存在一定的争议ꎮReddyYN等人[7]表明ꎬHFpEF与主动脉硬化和降低的一氧化氮(NO)有关ꎬ但MikhalkovaD等人[8]却表明ꎬHFpEF患者心脏功能改善与脂质组学或心肌甘油三酯的变化无关ꎬ这表示HFpEF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主动脉硬化无关ꎮGabrieleGꎬSchiattarella[9]最近一项小鼠研究显示ꎬ在HFpEF小鼠模型中通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增加ꎬ引起HFpEF中心肌细胞功能障碍ꎮ另外一项ꎬBowenTS等人[10]的研究结果显示ꎬHFpEF合并肥胖的发病机制与慢性氧化㊁快速糖酵解骨骼肌㊁进一步引起的骨骼肌结构及细胞功能的改变等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ꎮ因此ꎬ肥胖合并HFpEF的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ꎮ综上所述ꎬ不同于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HFrEF)ꎬHFpEF的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更为复杂ꎬ因此目前针对HFrEF的诊断及治疗手段ꎬ并不完全适合HFpEFꎮ由于肥胖合并HFpEF具有更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ꎬ却存在不同的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ꎮ因此深入了解肥胖合并HFpEF的病理生理㊁发病机制㊁提高诊断治疗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ꎮ2㊀血浆NT-proBNP的临界值及影响因素NT-proBNP为心室分泌ꎬ当心室扩张或容量超负荷时ꎬpre-proBNP被释放ꎬ通过剪切形成pro-BNPꎬpro-BNP通过再次剪切形成NT-proBNP和BNPꎮ心功能不全时NT-proBNP和BNP分泌增多ꎬ这一现象对于心力衰竭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ꎮ但血浆中NT-proBNP的数值为多少时对于心力衰竭的意义最大ꎮCJTaylor等人[11]在594名参与者中进行研究ꎬ发现当NT-proBNPȡ150pg/mL时ꎬ心力衰竭的诊断增加18倍ꎬ并且10年生存率为61%ꎮ当调整年龄ꎬ性别和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后ꎬNT-proBNP水平ȡ150pg/mLꎬ预测10年内的死亡风险增加58%ꎬ升高的NT-proBNP能提高心力衰竭的诊断ꎬ也与较差的预后息息相关ꎮYeshengPan等人[12]进一步修正了临界值ꎬ选择436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ꎬ94.5%的患者NT-proBNP大于257.4pg/mLꎬ因此可通过调整NT-proBNP的数值校准心力衰竭的排除标准ꎮNT-proBNP对于心力衰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ꎬ其不仅对于心力衰竭存在诊断价值ꎬ对于预后也存在价值ꎮLetoL等人[13]认为ꎬNT-proBNP对于中期(6~11个月)或长期死亡率(超过一年)有预后作用ꎮNT-proBNP对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的价值已经明确ꎮ然而ꎬNT-proBNP的水平受诸多因素影响ꎬ近期研究表明NT-proBNP水平与舒张功能障碍无关ꎬ主要与年龄较大ꎬ女性ꎬ较低的BMIꎬ较高的肌酐水平ꎬ较高的左心室重量指数和较高的左心房收缩末内径有关[14]ꎮ因此升高的NT-proBNP不一定具有心力衰竭ꎮ近期研究显示肥胖能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ꎬ肥胖也为血浆中NT-proBNP的影响因素ꎮ3㊀肥胖与血浆NT-proBNP水平的关系及原因肥胖人群逐年增多ꎬ提高了各种疾病的患病率ꎬ例如高血压㊁高血脂㊁糖尿病ꎮ肥胖者中心脏负荷增大ꎬ相应的能引起某些心脏结构的一些改变ꎮ临床数据显示肥胖人群中患有多种疾病的概率增加ꎬ包括心血管疾病中的HFpEFꎮMasaruObokata等人[15]研究表明ꎬ肥胖引起血容量增加㊁左心室重塑㊁右心室扩大㊁右心室功能失调㊁心外膜脂肪厚度以及心外膜容积扩大ꎮ相对之下ꎬ肥胖者心脏负荷增多ꎬNT-proBNP水平本应升高ꎬ然而NT-proBNP水平却降低[16]ꎮ能引起NT-proBNP水平降低的机制繁多ꎬ可能与脂肪细胞能分解NT-proBNP水平㊁胰岛素抵抗㊁NT-proBNP水平能控制脂肪细胞的分解及动员等相关ꎬ但众说纷纭ꎮ即使同样是肥胖人群ꎬNT-proBNP水平降低程度也有所不同ꎬ其受脂肪分布的影响较大ꎮJohansenML等人[17]认为ꎬ肥胖患者中NT-proBNP水平与高肝脏脂肪含量相关ꎮIanJ.Neeland等人[18]也证明了此观点ꎬ指出NT-proB ̄NP的水平与内脏脂肪和肝脏脂肪呈负相关ꎬ与皮下脂肪呈正相关ꎮ这表明低水平的NT-proBNP可能影响体内脂肪的分布ꎮSuthaharN等人[19]进一步把肥胖人群分成男女两组ꎬ相对于男性而言ꎬ女性的腰围ꎬBMI和体重增加ꎬNT-proBNP水平降低ꎬ考虑与腹型肥胖有关ꎬ男性却没有明确相关性ꎮ4㊀血浆NT-proBNP水平、肥胖并HFpEF的关系HFpEF的诊断依赖于症状㊁体征㊁BNP㊁NT-proBNP㊁心脏结构的改变ꎬ然而肥胖人群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㊁活动耐力降低等HFpEF的早期典型症状ꎬ再加上其体内低水平的NT-proBNPꎬ以及脂肪细胞有可能影响心脏超声的图像等特点导致ꎮ这样ꎬ对于肥胖合并HFpEF的患者诊断变得更为困难ꎮMaiselAS等人[20]进行一项前瞻性研究ꎬ在HF ̄pEF患者中ꎬ3d内体重增加ȡ2磅时ꎬBNP的阈值较低ꎻBNP水平急剧升高时提示患者心力衰竭失代偿ꎮ这进一步表明ꎬBMI与BNP存在负相关性ꎮKhalidU等人[21]研究表明ꎬBNP水平与BMI成反比ꎬHFpEF与HFrEF相比更低ꎮHFpEF合并肥胖患者中具有低于临床阈值的BNP水平ꎮ这些研究都支持ꎬ肥胖合并HFpEF患者中ꎬBNP水平降低ꎬ是否对于NT-proBNP水平也有影响呢ꎮBuckleyLF等人[22]研究表明ꎬ在肥胖或超重患者中ꎬNT-proBNP水平正常并不能排除心力衰竭ꎮ肥胖患者中大于正常值NT-proBNP水平对于心力衰竭是否仍然有预测作用仍存在争议ꎬNdumeleCE等人[23]表明ꎬ相同的NT-proBNP水平ꎬ肥胖人群中患有心力衰竭的风险更高ꎮHFpEF合并肥胖患者中虽然NT-proBNP水平降低ꎬ但是升高的血浆NT-proBNP水平对于心力衰竭仍然有预测作用ꎮ在HFpEF合并肥胖的患者中BNP㊁NT-proBNP是降低的ꎬ很多此类患者在诊断时使用了正常人群中NT-proBNP标准ꎬ在该标准下其体内NT-proBNP是正常的ꎬ因此按照惯例ꎬ可以排除HFpEFꎬ这样便导致了误诊ꎬ进而耽误了治疗ꎮ5㊀结论与展望终上所述ꎬ目前肥胖能促进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ꎬ社会中肥胖人群又逐年增加ꎬ患有疾病的风险增加ꎬ肥胖能降低血浆中NT-proBNP水平ꎬ相对于正常人而言ꎬ肥胖人群中NT-proBNP水平正常时ꎬ排除HFpEF将会增加假阴性率ꎮ心力衰竭的患者趋于年轻化ꎬ其中HFpEF的患者更是如此ꎬ目前很多研究也表明肥胖患者中血浆NT-proBNP水平降低ꎬ但对于不同的BMI却没有不同的标准ꎬ这样对于肥胖及超重的患者我们缺少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参照标准ꎮ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浆NT-proBNP水平对于心力衰竭存在排除标准ꎬ降低的血浆NT-proB ̄NP水平对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依然存在此意义ꎬ但是血浆中NT-proBNP水平的临界值为多少㊁是否存在区域性以及种族差异性㊁血浆中NT-proB ̄NP水平是否因性别差异的不同而加以区别等等还需进一步明确ꎮ肥胖增加了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及死亡率ꎬ因此需要降低体重来控制这类疾病的发生ꎬ然而BMI的数值应为多少与HFpEF的发相关性最低还应进一步确定ꎮ肥胖促进HFPEF的发生及发展ꎬ偏瘦是否也会对于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探究ꎮ参考文献[1]㊀MADAMANCHICꎬALHOSAINIHꎬSUMIDAAꎬetal.ObesityandNatriureticPeptidesꎬBNPandNT-proBNP:MechanismsandDiag ̄nosticImplicationsforHeartFailure[J].InternationalJournalofCardiologyꎬ2014ꎬ176(3):611-617.[2]㊀沈沁ꎬ宗刚军ꎬ吴刚勇.心力衰竭合并肥胖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ꎬ2018ꎬ26(6):121-123.[3]㊀DUCAFꎬZOTTERTCꎬKAMMERLANDERAAꎬetal.Gender-re ̄lateddifferencesinheartfailurewithpreservedejectionfraction[J].ScientificReportsꎬ2018ꎬ8(1):1080.[4]㊀王洁妤ꎬ华琦.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ꎬ2016ꎬ18(7):766-769. [5]㊀CHRYSANTSGꎬCHRYSANTGS.Obesity-relatedheartfailurewithpreservedejectionfraction:newtreatmentstrategies[J].Hospi ̄talPracticeꎬ2019ꎬ47(2):67-72.[6]㊀OBOKATAMꎬREDDYYNVꎬPISLARUSVꎬetal.EvidenceSup ̄portingtheExistenceofaDistinctObesePhenotypeofHeartFailureWithPreservedEjectionFraction[J].Circulationꎬ2017ꎬ136(1):6-19.[7]㊀REDDYYNVꎬANDERSENMJꎬOBOKATAMꎬetal.ArterialStiff ̄eningWithExerciseinPatients?WithHeartFailureandPre ̄served?EjectionFraction[J].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ꎬ2017ꎬ70(2):136-148.[8]㊀MIKHALKOVADꎬHOLMANSRꎬJIANGHꎬetal.BariatricSurgery-InducedCardiacandLipidomicChangesinObesity-RelatedHeartFailurewithPreservedEjectionFraction:GastricBypass:HFpEFandLipidomicEffects[J].Obesityꎬ2017ꎬ26(2):284-290. [9]㊀GABRIELEGꎬSCHIATTARELLAꎬFRANCISCOAꎬetal.Nitrosati ̄vestressdrivesheartfailurewithpreservedejectionfraction[J].Na ̄tureꎬ2019(568):351-356.[10]㊀SCOTTBTꎬCHRISTIANHꎬROLIMNPLꎬetal.Effectsofendur ̄ancetrainingondetrimentalstructuralꎬcellularꎬandfunctionalal ̄terationsinskeletalmusclesofheartfailurewithpreservedejectionfraction[J].JournalofCardiacFailureꎬ2018ꎬ29(7):4183-4186. [11]㊀TAYLORCJꎬROALFEAKꎬILESRꎬetal.ThepotentialroleofNT-proBNPinscreeningforandpredictingprognosisinheartfail ̄ure:asurvivalanalysis[J].BMJOpenꎬ2014ꎬ4(4):4675-4675. [12]㊀PANYꎬLIDꎬMAJꎬetal.NT-proBNPtestwithimprovedaccuracyforthediagnosisofchronicheartfailure[J].Medicineꎬ2017ꎬ96(51):9181.[13]㊀LETOLꎬTESTAMꎬFEOLAM.Thepredictivevalueofplasmabio ̄markersindischargedheartfailurepatients:roleofplasmaNT-proBNP[J].ChildAbuseReviewꎬ2015ꎬ64(2):141-142. [14]㊀NAHEHꎬKIMSYꎬCHOSꎬetal.PlasmaNT-proBNPlevelsasso ̄ciatedwithcardiacstructuralabnormalitiesinasymptomatichealthexamineeswithpreservedejectionfraction:aretrospectivecross-sectionalstudy[J].BMJOpenꎬ2019ꎬ9(4):26-30.[15]㊀OBOKATAMꎬREDDYYNVꎬPISLARUSVꎬetal.EvidenceSup ̄portingtheExistenceofaDistinctObesePhenotypeofHeartFail ̄ureWithPreservedEjectionFraction[J].Circulationꎬ2017ꎬ136(1):6-19.[16]㊀FOXERꎬMUSANISKꎬBIDULESAꎬetal.TheRelationofObesi ̄tytoCirculatingB-typeNatriureticPeptideConcentrationsinAfri ̄canAmericans:TheJacksonHeartStudy[J].Circulationꎬ2011ꎬ124(9):1021-1027.(下转144页)-α和IL-6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ꎬ2016ꎬ23(32):115-117. [2]㊀SADAFULENNꎬKARHADESS.Comparativestudyofefficacyofpreoperativenalbuphinehydrochlorideandpentazocinelactateonhemodynamicresponsetotrachealintubationandpostoperativeanal ̄gesia[J].AnesthesiaEssays&Researchesꎬ2018ꎬ12(1):218-222. [3]㊀FATINGDRꎬDANDEKARAKꎬTIRPUDENG.Nalbuphineinat ̄tenuationofhaemodynamicresponsetolaryngoscopyandendotra ̄chealintubation[J].ExperimentalTherapeuticMedicineꎬ2016ꎬ3(2):165.[4]㊀AKHTARNꎬLQBALM.Comparisonoftwodifferentdosesofnalbu ̄phineforpostoperativetonsillectomypaininchildren[J].PakistanJournalofMedicalHealthSciencesꎬ2014ꎬ8(2):324-330. [5]㊀BISTHTMꎬPOKHRIYALASꎬKHURANAGꎬetal.EffectofFenta ̄nylandNalbuphineforPreventionofEtomidate-InducedMyoclonus[J].AnesthEssaysResꎬ2019ꎬ13(1):119-125.[6]㊀范胜.纳布啡预防瑞芬太尼诱发妇科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和寒颤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ꎬ2018ꎬ21(6):217-220.[7]㊀LIAQATNꎬDARSH.Comparisonofsingle-dosenalbuphineversustramadolforpostoperativepainmanagementinchildren:Arandom ̄izedꎬcontrolledtrial[J].Koreanjournalofanesthesiologyꎬ2016ꎬ70(2):2741-2744.[8]㊀CHATRATHVꎬATTRIJPꎬBALAAꎬetal.Epiduralnalbuphineforpostoperativeanalgesiainorthopedicsurgery[J].AnesthesiaEssaysResearchesꎬ2015ꎬ9(3):326.[9]㊀GONGYꎬZHANGYꎬTAOS.Nalbuphineforanalgesiaafterfracturesurgeryanditseffectoncirculatinginflammatoryfactors[J].Experi ̄mentalTherapeuticMedicineꎬ2018ꎬ15(1):859-863.[10]㊀丁亚平ꎬ魏万鹏ꎬ和建杰.吗啡与纳布啡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相关指标的影响比较[J].中国药房ꎬ2017ꎬ21(4):714-716. [11]㊀BORAHTJꎬDESꎬYUNUSMꎬetal.Effectofdifferentdosesofin ̄trathecalnalbuphineasadjuvanttoropivacaineinelectivelowerlimbsurgeries:Adosefindingstudy.Indian[J].Anaesthꎬ2018ꎬ62(11):865-870.[12]㊀GUPTAKLꎬGUPTAAꎬNEERAJ.Efficiencyofnalbuphineasanadjuvanttobupivancaineinlowerlimborthopaedicsurgery-apro ̄spectivestudy[J].InternationalJournalofResearchinMedicalSciencesꎬ2017ꎬ5(2):623-626.[13]㊀GURUNATHBBꎬMADHUSUDHANAR.PostoperativeAnalgesicEfficacyofIntrathecalFentanylComparedtoNalbuphinewithBupivacaineinSpinalAnesthesiaforLowerAbdominalSurgeries[J].AnesthesiaEssaysResearchesꎬ2018ꎬ12(2):535. [14]㊀SALEHRHꎬYOUSEFMFꎬNASSARHMꎬetal.Effectofnalbu ̄phineasanadjuvantonlevobupivacaineinducedcaudalanalgesiainchildrenundergoingsurgicalproceduresꎬcontrolledrandomizeddoubleblindedstudy[J].EgyptianJournalofAnaesthesiaꎬ2016ꎬ32(1):97-102.[15]㊀谢言虎ꎬ章敏ꎬ高玮ꎬ等.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PCIA适宜的配制剂量[J].中华麻醉学杂志ꎬ2017ꎬ37(4):478-480. [16]㊀MOUSTAFAAMꎬBAARORASꎬABDELAZIMI.Comparativestudybetweennalbuphineandondansetroninpreventionofintrath ̄ecalmorphine-inducedpruritusinwomenundergoingcesareansection[J].AnesthesiaEssaysResearchesꎬ2016ꎬ10(2):238-244. [17]㊀BAKRIMH.EffectofNalbuphineWhenAddedtoIntravenousRe ̄gionalAnesthesia:ARandomizedControlTrial[J].PainPhysi ̄cianꎬ2016ꎬ19(8):575-581.[18]㊀YUJꎬLUOYꎬWENQ.Nalbuphinesuppressesbreastcancerstem-likepropertiesand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viatheAKT-NFκBsignalingpathway[J].JournalofExperimentalClinicalCancerResearchꎬ2019ꎬ38(1):197.[19]㊀初阳ꎬ孙刚.不同剂量纳布啡联合丙泊酚对宫腔镜手术患者麻醉和镇痛效果的影响[J].中国药房ꎬ2017ꎬ28(35):4955-4959. [20]㊀CHAOYIDꎬXIAOWꎬQIANMEIZꎬetal.Comparisonofnalbu ̄phineandsufentanilforcolonoscopy: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Plosoneꎬ2017ꎬ12(12):188-901.(收稿日期:2019-05-05㊀本文编辑:张作虎)(上接141页)[17]㊀JOHANSENMLꎬSCHOUMꎬRASMUSSENJꎬetal.LowN-termi ̄nalpro-brainnatriureticpeptidelevelsareassociatedwithnon-al ̄coholicfattyliverdiseasein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J].Dia ̄betesMetabolismꎬ2018ꎬ6(18):30218-31220.[18]㊀NEELANDIJꎬWINDERSBRꎬAYERSCRꎬetal.HigherNatri ̄ureticPeptideLevelsAssociateWithaFavorableAdiposeTissueDistribution?Profile[J].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 ̄ologyꎬ2013ꎬ62(8):752-760.[19]㊀SUTHAHARNꎬMEIJERSWCꎬHOJEꎬetal.Sex-specificassoci ̄ationsofobesityandN-terminalpro-B-typenatriureticpeptidelevelsinthegeneralpopulation[J].EurJHeartFailꎬ2018ꎬ20(8):1205-1214.[20]㊀MAISELASꎬSHAHKSꎬBARNARDDꎬetal.HowB-TypeNatri ̄ureticPeptide(BNP)andBodyWeightChangesVaryinHeartFailureWithPreservedEjectionFractionComparedWithReducedEjectionFraction:SecondaryResultsoftheHABIT(HFAssess ̄mentWithBNPintheHome)Trial[J].JCardFailꎬ2016ꎬ22(4):283-293.[21]㊀KHALIDUꎬWRUCKLMꎬQUIBRERAPMꎬetal.BNPandobesi ̄tyinacutedecompensatedheartfailurewithpreservedvsreducedejectionfraction:TheAtherosclerosisRiskinCommunitiesSurveil ̄lanceStudy[J].InternationalJournalofCardiologyꎬ2017ꎬ23(3):61-66.[22]㊀BUCKLEYLFꎬCANADAJMꎬBUONOMGꎬetal.LowNTꎬroB ̄NPlevelsinoverweightandobesepatientsdonotruleoutadiag ̄nosisofheartfailurewithpreservedejectionfraction[J].ESCHeartFailureꎬ2018ꎬ5(2):372-378.[23]㊀NDUMELECEꎬMATSUSHITAKꎬSANGYꎬetal.N-TerminalPro-BrainNatriureticPeptideandHeartFailureRiskAmongIndivid ̄ualsWithandWithoutObesity[J].Circulationꎬ2016ꎬ133(7):631-638.(收稿日期:2019-06-03㊀本文编辑:张作虎)。

牡丹江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表

牡丹江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表
2010年以来所获政治荣誉
2012年获牡丹江医学院“创先争优、教书育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0年以来
教学或医疗
工作业绩
2010年以“消化管壁内神经节的应用研究”获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3等奖本人为课题组负责人
2011年以“血小板反应素-1对肿瘤淋巴管生成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获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3等奖本人为课题组参与者
11.6.24–11.6.26在牡医承办断层解剖学教材编写及定稿会,主办单位高教出版社
11.8.8–11.8.10在贵阳参加年度全国解剖学术会议,中国解剖学会主办
11.11.25–11.11.27在济南参加全国断层影像解剖学研讨会,中国解剖学会主办
12.4.19 - 12.4.21在恩施参加解剖系列教材研讨会,主办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以来独立主持的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课题名称
项目来源
项目起讫
时间
负责人(姓名、专业技术职务
科研经费
(万元)
1
人脂肪源性干细胞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免疫原性改变的研究
牡丹江医学院
2011.1–
2012.12
滕诚毅,教授
0.3
2010年以来发表论文情况
序号
论文名称
作者署名
发表日期
发表刊物名称
1
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免疫原性改变
牡丹江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表
姓名
滕诚毅
性别

出生年月
1961.2
政治面貌
党员
学历
本科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所在教学单位及科室
牡丹江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最高学位或最后学历(包括毕业时间、学校、系科)

牡丹江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表

牡丹江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表

精品文档牡丹江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表姓名刘春凤性别女出生年月1975.12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学历大学本科专业技术职务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所在教学单位及科室医学影像学院超声学教研室最高学位或最后学历(包括毕业时间、学校、系科)校内外学术兼职2010年以来所获政治荣誉2010年以来教学或医疗工作业绩研究方向名称研究方向的内容、优势、特色、学术地位、作用和意义硕士研究生(2010年6月、佳木斯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黑龙江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会员2012年9月牡丹江医学院第一届“教学新秀”2012年9月牡丹江医学院“优秀教师”1、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1年黑龙江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黑龙江省教育厅2、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社会医学>课程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3、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1年牡丹江医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4、制药工艺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2011年牡丹江医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5、《制药工艺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115C-744课题成果三等奖)黑高教学会6、在药剂学实验中引入中药制剂的改革探索(论文二等奖)黑高教学会腹部小器官和血管的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研究内容:腹部小器官和血管的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优势特色:腹部小器官和血管的超声诊断历来是超声诊断一个重要方面,超声诊断以其无创伤性,诊断价值高在临床选择上居于其它各影像诊断方法之首,是临床诊断疾病的常用方式,近年来,超声介入治疗的飞速发展,把超声从单纯的诊断领域拓展到治疗领域,其发展前景有较大空间,相比较传统介入治疗的方法,超声介入治疗对医患无放射损伤,重复性好,定位准确以及能够激起患者自身免疫能力的提高而在临床上占有较大优势。

学术地位:作为较为新生的疾病诊疗领域,从疾病诊疗的广度及深度都有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有着较为广阔的研究前景,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研究领域,学术地位和价值都越来越得到诸多研究者的重视。

研究生导师推荐表,模板1

研究生导师推荐表,模板1

新增硕士生导师专家推荐表
专家推荐理由:
XXX2004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获研究生学历和教育学硕士学位,毕业后来江西财大体育学院工作。

XXXX 年评聘副教授。

XXX同志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主讲多门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是省级精品课程《职业体育俱乐部管理》的骨干教师之一。

外语水平较高,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水平,制作课件多次获得省级、国家级奖励。

XX同志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近三年来,在省部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9篇论文,均为第一作者(7篇独著),其中核心8篇(含2篇权威),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

XX同志符合我校新增硕士生导师文件要求,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同意推荐为硕士生导师。

推荐人签名
推荐人研究专长
推荐人专业职务
推荐人工作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项目、课题名称
项目来源
项目起讫
时间
负责人(姓名、专业技术职务
科研经费
(万元)
1
2
脑缺血时miR-27a对PPARr的调控及西洋参茎叶皂苷抗脑缺血作用靶点的研究8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4007
维生素C对骨骼发育、骨密度的影响及其分子作用机制8137299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4.1-2017.12
西洋参茎叶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后caspase-9表达的影响
多层次多途径“为农村、为基层”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
科学发展观视阈特色办学的探索与实践
西洋参茎叶皂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表达的影响
西洋参茎叶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酸中毒及自由及代谢的影响
西洋参茎叶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清中S-100β含量的影响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0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1










可以阅读外文文献
制表单位:研究生处
西洋参茎叶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后大鼠血清中GFAP表达的影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皮质微小核糖核酸表达谱的变化
MicroRNA与脑缺血
(1)通讯
(1)通讯
(1)通讯
(1)通讯
(2)
(1)
(2)
(2)
(2)
(2)
(2)
(1)通讯
(1)通讯
2010
2012
2012
2013
2010
2010
2010
2010
2011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by which total saponin extracted from Tribulus Terrestris protects againsts atherosclerosis.
中药除单味药的药理作用外,通过复方的配伍还可直到协同作用。通过作用心脑血管病的多个病理环节,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积极干预。与西药仅针对某个单一病理环节治疗相比较,取得更全面的疗效,体现出其独特优势。而且,中药的药理研究和开发在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010年以来独立主持的科研项目
Expression profiles of microRNAs after foc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Alteration in gene expression and steroidogenesis in the testes of 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a in male rats.
2011
2011
2012
2012
BMC Genomics.
Neural Regen Res.
Chin Med J.
Cell Physiol Biochem
成都医学院学报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临床荟萃
中国基层医药
中医药信息
中医药学报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中国卒中杂志
注:作者署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次序,例×××(1)。
2010年以来所获政治荣誉
2010年以来
教学或医疗
工作业绩
研究方向名称
中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的内容、优势、特色、学术地位、作用和意义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塞、脑栓塞、脑出血及脑血管痉挛等,临床上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中医药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历史悠久,在预防、治疗、康复方面都有明显的效果。特别近年来随着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开发和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使中药在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获得了新进展。
牡丹江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表
姓名
关利新
性别

出生年月
1960.07
政治面貌
党员
学历
博士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所在教学单位及科室
牡丹江医学院
最高学位或最后学历(包括毕业时间、学校、系科)
2008年7月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博士学位
校内外学术
兼职
1.黑龙江省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2.黑龙江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3.黑龙江省药学会常务理事;4.牡丹江市药学会理事长;5.牡丹江市科协副主席
2014.1-2017.12
关利新、教授
焦艳、教授
70
80
2010年以来发表论文情况
序号
论文名称
作者署名
发表日期
发表刊物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YeastWeb:a workset-centric web resource for gene family analysis in yeast.
现代医学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规治疗为扩管、抗凝、溶栓、脱水降颅压、脑代谢激活剂及清除自由基等类药物的运用。通过对中药药理有效成分的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了中药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将有着独特而任何药物不可替代的疗效。主要包括: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保护缺血性脑损伤及抗氧化及自由基清除作用等方面。
2
0
1
0









成果名称
项目完成人
获奖名称、等级、时间
1.缺血性心肌病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研究
2.甾体苷类的血管活性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3.半枝莲多糖对化疗药物环磷酰胺增效减毒作用的研究
4.维生素C缺乏小鼠模型鉴定及分子机制初探
关利新
关利新
关利新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10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