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班)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教案3份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主题: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时间:1小时一、教育目标通过本次班会,学生将能够:了解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
认识到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个人和集体的重要性。
学习一些实用的行为习惯养成方法。
共享并讨论自己的行为习惯养成经验。
二、教育内容1.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介绍行为习惯的概念,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举止、礼仪、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等方面。
强调良好行为习惯对提升个人素质和融入社会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探讨良好行为习惯对个人的积极影响,如提高自尊心、自信心,增强人际关系。
强调良好行为习惯对集体的重要性,如维护和谐的班级氛围、提高学校整体声誉。
2.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行为习惯,如守时、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独立自主等,以及养成这些习惯的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参与分享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习从身边的典范邀请学生分享他们认为身边的典范,可以是家人、老师、同学,分享这些典范是如何影响他们的行为习惯的。
鼓励学生模仿身边的典范,学习他们的优点和行为习惯。
3.制定个人行为习惯计划让学生反思自己目前的行为习惯,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鼓励学生制定个人行为习惯计划,明确要养成的良好习惯和实施方法。
三、教育过程1.热身活动(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简短的小组讨论,讨论什么是好的行为习惯,为什么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很重要。
2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15分钟)通过故事、图片或视频,引入行为习惯的概念。
与学生一起列举和讨论常见的良好行为习惯,如守时、尊重他人等。
3.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5分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良好行为习惯对他们个人和班级的积极影响。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强调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4.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5分钟)介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如设立目标、制定计划、积极反馈等。
鼓励学生讨论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方法。
5.学习从身边的典范(10分钟)学生分享身边的行为习惯典范,并谈论这些典范是如何影响他们的。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它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律和责任感。
下面将介绍一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建议。
1. 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他们需要学会每天洗脸、刷牙、洗手等基本卫生习惯。
家长应该教育他们定期进行房间的整理和清洁,以及垃圾的分类和处理。
2. 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尊重他人是一个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
小学生应该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学会礼貌地与他人交往。
家长可以通过给予他们正确的社交指导和示范来培养他们尊重他人的习惯。
3. 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诚实守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良好行为习惯。
小学生应该学会说实话、遵守承诺,并且不撒谎。
家长可以通过给他们正面的激励和肯定来培养他们的诚实守信的习惯。
4. 学会自律和规划时间自律和规划时间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他们应该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并且按时完成任务。
家长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律和规划时间的习惯。
5. 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帮助小学生应对困难和挫折。
家长可以通过正面的引导和激励来培养他们的积极乐观的心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挑战和困难。
6. 培养分享和合作的习惯分享和合作是小学生必须学会的重要习惯。
他们应该学会与他人分享、合作,以及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的不同。
家长可以通过给予他们机会参与团队合作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分享和合作的习惯。
7. 学会管理情绪和处理冲突情绪管理和处理冲突是小学生需要学会的重要技能。
他们应该学会识别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学会用积极的方式处理冲突。
家长可以通过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讨论,教育他们正确处理情绪和冲突的方法。
8. 培养独立和自信独立和自信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素质。
他们应该学会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事情,并且相信自己的能力。
家长应该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培养独立和自信的习惯。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一、友善待人
⒈尊重他人:不说脏话,不恶作剧,不欺负他人,不侮辱他人,不霸凌他人。
⒉听从老师和家长的指导:遵守学校和家庭的规则,不违反纪律,不违背道德。
⒊关心他人:主动帮助同学,与同学友好相处,体贴关心他人
的感受。
二、自律能力
⒈守时:按时起床,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按时参加活动。
⒉规划时间: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和娱乐时间,不拖延做事。
⒊爱护公物:妥善使用学校和家中的设施、器具和书籍。
三、良好卫生习惯
⒈保持个人卫生:每天洗手、刷牙,保持整洁的衣着和仪表。
⒉维护环境卫生:保持教室、宿舍和公共场所的整洁,不乱丢
垃圾。
四、良好学习习惯
⒈认真听讲:上课期间专心听老师讲课,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⒉主动完成作业:及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⒊多读书:培养阅读兴趣,多阅读各类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
五、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⒈遵守秩序:在集体活动中保持秩序,听从指挥和安排。
⒉热心参与: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展现个人才艺和特长。
附件:
⒈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奖惩制度
⒉学校行为规范手册
⒊家庭行为习惯养成指南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纪律:指学校或家庭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⒉遵守:指服从、听从并执行相关规定和要求。
⒊霸凌:指以欺凌、恶意嘲笑、威胁、排挤等方式对待他人。
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1. 细化行为习惯目标: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明确每个年级的行为习惯目标。
例如,一年级可以注重礼貌和整洁,而四年级可以注重独立和自律。
2. 制定行为规范: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
例如,要求学生做到守时、守纪律、尊重他人、关注卫生等。
3. 设计行为习惯培养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可以组织礼仪培训、环保宣传、卫生检查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并体验到良好行为的重要性。
4. 倡导示范引领:教育工作者应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的榜样。
老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应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行为。
5. 建立奖惩机制:根据学生的表现,建立奖惩机制。
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激励他们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于不良行为,可以适度的惩罚措施,促使学生改正。
6. 设置行为习惯监测机制:建立学校行为习惯监测机制,定期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评估和反馈。
通过教师、家长和学生自评等方式,及时纠正不良行为,鼓励和强化良好行为。
7. 与家长合作:与家长积极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学生的行为表现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并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
8. 持续监督和改进:通过定期评估和总结,持续监督和改进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效果。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育策略,提高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效果。
总之,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需要全面规划和实施。
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努力,通过明确的目标、行为规范和奖惩机制,以及相关的活动和监测机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持续监督和改进,确保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实施。
(完整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

小学生优异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质量,质量决定数运。
一、什么是习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
是经过屡次训练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想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脑筋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
从心理上来说,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
当你再遇到这类情况的时候,不用过脑子就会这样做。
若是不这样做,就会感觉很别扭。
这说明行为已经拥有了相对的牢固性,拥有了自动化的作用。
它不需要人们去督查、提示,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去努力,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也就是平常说的“习惯成自然”。
如:清早起床你要刷牙,这类刷牙的动作只能行为,不能够叫习惯。
若是你起床后连想都不想,就自动拿起牙刷去刷牙,若是不刷牙就感觉嘴里特别扭,这类刷牙就变成了习惯。
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要点期,一旦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再想改正就难多了。
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讲解:“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从小养成优异习惯,优异素质便好像天性相同坚如磐石。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
教育的核心不但是教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
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归还不清它的债务。
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一方面说,可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美国出名哲学家罗索从前说过:“人生幸福在于优异习惯的养成。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优异行为习惯下手。
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要点时期。
二、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括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提出十项要求,简称“习惯养成双十条”,详尽内容以下:(一)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1、学会倾听的习惯:怎样倾听别人的建议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术。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一、日常生活习惯
⒈定时起床:建立早起的好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⒉清洁卫生:培养勤洗手、勤刷牙、勤洗澡的习惯,保持身体
清洁。
⒊穿戴整齐:学会整理衣物,将衣物规整地放置或挂起。
⒋饮食规律:在定时定量进食的基础上,要注重饮食平衡,多
食用蔬菜水果。
二、学习习惯
⒈完成作业:养成按时按量完成作业的习惯,避免拖延和偷懒。
⒉认真听讲:课堂上做到专心听讲,与老师建立良好的沟通与
互动。
⒊主动思考: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培养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⒋做好笔记:课堂上要做好笔记,整理课堂知识,便于复习和
记忆。
三、交往习惯
⒈尊重他人:有礼貌地与他人交往,包括尊重师长和同学。
⒉合作共享:学会合作,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分享自己的知识
和经验。
⒊团队精神:在集体活动中保持团队精神,帮助他人,建立良
好的友谊。
四、安全习惯
⒈遵守交通规则:学会正确过马路,不横穿马路,使用斑马线。
⒉安全饮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不乱吃零食,养成饮食习惯。
⒊防止意外伤害:学会正确使用文具、刀具等,避免意外事故
的发生。
附件:行为习惯养成评价表格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法律:法律是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强制性规范,用于维护社会
秩序和公共利益。
⒉注释:注释是对法律条文的解释和说明,用于帮助人们理解
和适用法律。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精选4篇)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精选4篇)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萨克雷曾经说过: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说,就是培养习惯。
学生一旦拥有了一个好的习惯,也就拥有了幸福的人生。
小学阶段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养成的语言、行、思为维等生活方式,它是人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
从心理上说,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
“三分教学,七分管理”,近年来我们在“怎样教、教什么”方面抓的比较多,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有所欠缺,工作力度不够,从而导致现在校园中形成了许多不和谐的画面,诸如乱丢果皮纸屑、课间活动秩序紊乱、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差等等。
这些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迫在眉捷的问题,在全学区掀起一股“好习惯伴我行”的风气,经学区研究决定在本期花大力气开展以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的主题活动,结合学区学生实际和德育工作现状,拟订本方案,请各完小根据学校实际遵照执行。
二、实施途径:1、成立____学区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建立络,科学规划,真正把对学生养成教育的每一项要求落到实处。
组长:钟林副组长:李彦宝成员:张志康罗智远杨建忠田惠民马俊各完小校长2、利用每周一节的班队课和每天放学前5-10分钟的时间,专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教育内容着眼儿童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少年儿童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治,以使广大少年儿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为少年儿童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础。
三、教育途径(1)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礼仪守则》为行为习惯培养的教材,以养成教育为主狠抓学生行为规范训练。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小学生是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下是一个实施方案。
一、确定目标:1.提升学生的自律能力:让学生能够自觉遵守规则和纪律,培养他们适应学校生活和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鼓励学生尊重他人、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礼仪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尊重师长、关心他人,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制定具体措施:1.制定规章制度:与学生一起制定适合他们年龄段的规章制度,如课间禁止奔跑、上课要专心听讲等。
规章制度必须明确简练,并带有相关奖励和惩罚措施。
2.建立班级协作小组: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设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内的学生合作完成各项任务。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设置榜样表扬机制:每周选出一名优秀榜样学生,对其进行公开表扬,并给予奖励。
该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品质应该符合所设定的目标,激励其他学生向其看齐。
4.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定期组织一些与行为习惯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如礼仪教育讲座、道德故事分享等。
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5.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介绍学校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案,并鼓励家长在家中给予孩子表扬和奖励。
家长可以通过与学校协作,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6.在校园中设置标语和海报:在校园中设置一些醒目的标语和海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礼貌待人,友善相处”、“守时守纪律,才能进步”。
7.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区服务活动,如参观养老院、帮助老人过马路等。
通过参与社区服务,让学生从小培养乐于助人的精神。
三、实施与管理:1.任课教师的监督:任课教师应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及时奖惩。
他们应起到榜样的作用,自身就要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
2.班会和家长会:每月举行班会,进行行为习惯的跟踪和考核,并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教案3份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主题: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一.班会目标:通过本次班会,学生将能够:了解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
理解为什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很重要。
学习一些实际的行为习惯养成技巧。
二.时间:45分钟三.材料:班会幻灯片白板和马克笔奖励卡片(用于激励学生)班级规则和行为准则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主题(10分钟)使用班会幻灯片或白板,引入本次班会的主题: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提出问题:你认为什么是行为习惯?行为习惯为什么重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步骤二:介绍良好的行为习惯(10分钟)列出一些常见的良好行为习惯,如守时、尊重他人、勤奋学习、分享等。
解释每个行为习惯的含义和重要性。
例如,守时可以帮助你充分利用时间,勤奋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成绩等。
与学生讨论这些习惯如何有助于他们的生活和未来。
步骤三:行为习惯养成故事(10分钟)讲述一个有关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故事,强调主人公如何通过养成良好习惯取得成功。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他们也养成这些习惯,会有什么不同?步骤四:行为习惯养成技巧(10分钟)向学生介绍一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技巧,如制定目标、制定计划、坚持不懈、获得支持等。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已经使用的成功技巧,以及他们计划尝试的新技巧。
步骤五:制定班级行为规则(5分钟)与学生合作,制定班级行为规则和准则,包括良好的行为习惯。
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决策,以增强他们的参与感。
步骤六:奖励和鼓励(5分钟)介绍奖励系统,以激励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分发奖励卡片,解释如何获得奖励。
鼓励学生相互支持和鼓励,以帮助他们坚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步骤七:总结和反思(5分钟)回顾本次班会的重点内容。
请学生分享他们从本次班会中学到的重要教训和想法。
鼓励学生承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提醒他们班会后的持续努力。
五.扩展活动:鼓励学生在家里、学校和社区中实践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记录他们的进展。
每月组织一次班会,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经验和成就。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范本(2篇)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范本1. 尊师重道尊师重道是小学生行为中极为重要的一点。
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尊敬老师,尊重师长的教育和指导。
在课堂上,我们要认真听讲,不打闹、不说话,不影响他人学习。
同时,我们也要遵守校规校纪,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2. 守时守纪守时守纪是小学生行为的基本准则。
我们要养成按时上学、按时放学的习惯,不迟到、不早退。
在课堂上,我们要遵守课堂纪律,不随意走动,不乱扔废纸和垃圾。
另外,学校的活动、上课时间以及作息时间都需要遵守。
3. 爱护环境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小学生的责任。
我们要养成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不乱丢杂物的好习惯。
在校园里,我们要爱护草坪,不踩踏花花草草。
在教室里,我们要保持地面整洁,不乱扔纸屑和食品包装。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4. 和睦相处和睦相处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
在与同学相处时,我们要友善待人,不欺负他人,不捉弄他人。
当同学有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互相帮助。
同时,我们也要遵守游戏规则,不作弊、不抢夺,保持公平竞争,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5. 文明待人文明待人是小学生的基本素养。
我们要学会礼貌用语,尊重他人的意见和习惯。
在与师长交流时,我们要尊敬地称呼他们,不随意呼唤名字。
在与同学交往时,我们要注意言辞,不讲粗话、不说冷言冷语。
在公共场所,我们要让座给老人和孕妇,队伍中要注意排队,文明用语待人接物。
6. 合理用手机如今,手机已经成为小学生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我们应该正确合理地使用手机。
在校园里,我们要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不随意使用手机,不在课堂上玩手机、发信息。
在课余时间,我们要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和内容,不沉迷于网络游戏,保持良好的学习和社交平衡。
7. 爱心助人爱心助人的品质让我们的人格更加完善。
我们要关心爱护弱势群体,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当有同学被伤害或受欺负时,我们要勇敢站出来,声援他们。
同时,我们要爱护小动物,不虐待它们,保护好我们共同的生态环境。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班会设计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班会设计三年级(2)班活动目的:l.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不讲话,不搞小动作;积极举手回答题;作业认真仔细做,书写工整,按时上交不拖拉,有错主动来订正等良好学习习惯。
2.通过表扬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同学,在班内掀起人人争当学习先进者的热潮,进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活动准备1、培养两位能干的学生当主持人,并配备四个小助手。
2、请每位学生仔细观察班中哪些同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想一想自己还有哪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
4、准备一些优秀作业。
5、准备花瓣和大小红花若干。
6、主持人安排:李少强王富娟活动过程主持人甲:上学了就要专心学习,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让我们一起唱起《上学歌》开始我们今天的主题班会。
主持人乙:小朋友,你们说我身上的花儿漂亮吗(“漂亮!”)今天呀,我要看哪些小朋友能干,就把花瓣送给他,还要给他戴上一朵大红花。
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花瓣呢还是请老师跟我们说说吧!老师:同学们,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花瓣呢?那就要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做到下面几点:上课专心听,不讲话,不搞小动作;积极举手回答题;作业认真仔细做,书写工整,按时上交不拖拉,有错主动来订正。
养成了这些好习惯,就可以开出一朵鲜艳的大红花。
主持人乙:这么多的小花瓣,到底应该送给谁呢主持人甲:当然是送给学习习惯好的小朋友,对不对,只是……主持人乙:只是什么呀主持人甲:只是到底哪些小朋友是有好的学习习惯的呢主持人乙:这还不简单。
我们看看他们平时的表现就知道了哪些同学有好的学习习惯了。
我们都是小学生,培养习惯最要紧;上课应当专心听,积极开动小脑筋;作业认真仔细做,按时完成交得勤;有了错误要订正,知识才能学得清;学习要有好习惯,我们牢牢记在心,记在心。
镜头一:上课时,老师在上课,同学开始做小动作,同学e则仍认真听,此后用手轻碰他,提醒不要做小动作了。
镜头二:下课时,作业本发下来,学生b胡乱翻一下,有错但没订正。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案(可编辑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案(可编辑教案标题: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案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礼貌、整洁、守时、自律等。
3.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0分钟)1.通过引入问题,让学生思考什么是行为习惯,为什么要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2.引入一些与行为习惯相关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第二步:讲解行为习惯的种类(20分钟)1.介绍一些常见的行为习惯分类,如待人礼貌、保持整洁、守时等。
2.通过实际例子和图片,向学生展示每一种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
3.引导学生思考每种行为习惯对个人和他人的影响。
第三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0分钟)1.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列举出一种或多种行为习惯的养成方法。
2.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分享他们讨论的结果。
3.教师点评:对每个小组的展示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正确的行为习惯养成方法。
第四步:小组活动(30分钟)1.学生按照小组分工,共同制订小组的行为习惯养成计划。
2.小组成员相互监督和鼓励,相互提醒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3.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小组的行为习惯养成计划。
第五步:教师点评与巩固(10分钟)1.教师对小组的行为习惯养成计划进行点评,鼓励并提出建议。
2.强调良好行为的重要性,激励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3.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建立家校合作。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并参与课堂讨论。
2.团队合作法:通过小组活动促进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制定行为习惯养成计划。
3.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及时提出肯定与改进的建议,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评估:1.小组展示:对小组展示的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对养成方法的理解是否准确,是否能给出具体的行动计划等。
2.表现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是否能主动参与讨论,并且能准确地描述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具体表现。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对于他们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生活习惯1、作息规律让孩子养成按时起床、睡觉的好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大脑功能的良好发展。
2、个人卫生教导孩子每天刷牙、洗脸、洗手,定期洗澡、换洗衣物,保持身体清洁。
同时,也要注意头发、指甲的清洁与修剪。
3、饮食习惯培养孩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少吃零食和垃圾食品。
教导他们按时进餐,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
4、整理物品学会整理自己的书包、书桌、房间,将物品摆放整齐,养成有条不紊的生活习惯。
二、学习习惯1、预习和复习教导孩子在学习新内容之前进行预习,提前了解知识要点;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2、认真听讲在课堂上,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遵守课堂纪律。
3、按时完成作业让孩子养成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不抄袭、不拖拉。
作业完成后要认真检查,确保准确性。
4、阅读习惯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可以规定每天的阅读时间,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三、社交习惯1、礼貌待人教导孩子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等,尊重他人,不嘲笑、不欺负同学。
2、学会分享培养孩子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快乐和经验,懂得关心和帮助他人。
3、团队合作通过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4、解决冲突当与同学发生矛盾时,教导孩子要冷静、理智地处理,学会沟通和妥协,避免争吵和打架。
四、道德习惯1、诚实守信教育孩子不说谎、不欺骗,遵守承诺,做一个诚实可信的人。
2、尊重长辈尊敬父母、老师和长辈,听从他们的教导,关心他们的生活。
3、爱护公物让孩子明白公共财物是大家共同使用的,要爱护学校的桌椅、门窗、花草树木等。
4、遵守规则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都要教导孩子遵守规则,如交通规则、公共场所的秩序等。
小学1-6年级学生习惯手册

营盘山小学小学一年级“习惯成就一生”培养目标(一)习惯学习习惯1、按时完成作业。
2、养成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
3、能阅读拼音小故事。
(二)生活习惯1、每晚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
2、早睡早起。
3、按时吃饭、不吃零食,爱惜粮食。
4、爱护书本、爱惜学习用品。
5、自己穿衣服、系鞋带。
(三)交友习惯1、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不打架、不骂人。
2、乐于帮助同学。
3、不与陌生人交往。
(四)健康习惯1、早晚刷牙。
2、饭前便后要洗手。
3、不买小摊食品。
4、按时做两操。
(五)行为习惯1、见到老师和客人主动问好。
2、不乱扔果皮纸屑。
3、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六)安全习惯1、上、放学家长接送,过马路、乘车要守规矩。
2、课间不追打,遵守学校一日安全常规要求。
3、课外时间防意外事故发生(交通安全、意外跌落、下河下塘溺亡、用电用气防火等)(七)其它习惯1、对他人的帮助要心存感激。
营盘山小学小学二年级“习惯成就一生”培养目标(一)学习习惯1、每天预习半小时。
2、独立完成作业。
3、认真听讲。
4、自觉阅读课外书。
(二)生活习惯1、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2、吃饭不挑食。
3、早睡早起。
(三)交友习惯1、不与陌生人交往。
2、不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同学。
3、同学间要相互帮助。
(四)健康习惯1、早晚刷牙。
2、饭前便后要洗手。
3、不买小摊食品。
4、每天锻炼身体一小时。
(五)行为习惯1、会用礼貌语。
2、按顺序上下车。
3、爱护花草树木。
(六)安全习惯1、上、放学家长接送,过马路、乘车要守规矩。
2、课间不追打,遵守学校一日安全常规要求。
3、课外时间防意外事故发生(交通安全、意外跌落、下河下塘溺亡、用电用气防火等)(七)其它习惯1、学会感恩。
2、随手关灯和水龙头。
营盘山小学小学三年级“习惯成就一生”培养目标(一)学习习惯1、每天预习。
2、独立学习和思考问题。
3、阅读课外书。
4、作业干净整洁。
(二)生活习惯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合理安排时间。
3、不吃零食。
(三)交友习惯1、能学到身边朋友的优点。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小学生行动习惯养成教导重要内容(一)举止文明的习惯举止是指一小我在运动中的姿势.它包含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神色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教养,是一种财宝.细化目的: 1.酷爱故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发肃立.2.见到先生.客人自动问好.3.自发应用“请”. “您好”“感谢”. “对不起”. “再会”等礼貌用语.4.在接收他人的帮忙时,要微笑着向他人申谢.5.向他人就教,立场要诚恳.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合不鼓噪.7.不给同窗起绰号,不轻视身材有残疾的同窗.8.当同窗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9.聚集做到“快.静.齐”,不雅看比赛文明叫好.(二)说谎守信的习惯一小我来说, “说谎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德和道德信心,也是每个国平易近的道德义务,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气”.细化目的: 1.说谎守信,说了就要尽力去做.2.答应的事确切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解释原由,用诚挚的立场向对方暗示歉意.3.借了他人的器械要按期清偿,措辞要算话.(三)尊敬他人的习惯要想博得他人的尊敬起首要尊敬他人.与受人尊敬一样,尊敬他人是我们的须要.细化目的: 1.耐烦听他人措辞,不随意打断他人措辞.2.居心听对方措辞,不要一边听一边斟酌本身的事.3.听到他人的批驳时,不要冲动,镇静地听他把话说完.4.不打搅他人的进修.歇息.工作和生涯,一旦妨害了他人要实时道歉.5.未经许可,他人的器械稳固动.(四)守时惜时的习惯养成优越的时光不雅念,从小理解“时光就是金钱”.“<时光就是效力”,从小养成守时惜时的优越习惯.细化目的: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2.下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散步玩耍.3.回家后,立时完成先生安插的功课,当天事当天毕.4.做事有筹划,不盲目.不拖拉.(五)理解感恩的习惯学会感恩是人道的表现,理解感恩是义务的请求.理解感恩已成为时期的召唤,只有理解感恩,才会理解支付,才会理解回报.(六)节约节约的习惯节约节约是中华平易近族的传统美德,今朝造就学生育成节约节约的好习惯刻不容缓.(七)遵照秩序的习惯规矩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涯中的根本准则.没有秩序任何集体运动都无法开展.(八)勤于着手的习惯本身着手可以进步学生自理自立才能.(九)锤炼身材的习惯健康的身材,是进修.工作.成才的基本.锤炼身材不单能让身材壮实健康,还能锤炼人的意志.(十)讲求卫生的习惯讲求卫生是每一小我应有的生涯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育成讲求干净卫生的好习惯特殊重要.它是一小我文明的表示,既表现了优越的小我面孔,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敬.。
孩子要养成哪些好习惯小学生日常行为好习惯养成

孩子要养成哪些好习惯小学生日常行为好
习惯养成
孩子要养成哪些好习惯小学生日常行为好习惯养成
(一)做人好习惯
1、我不小、我能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早晚自己穿衣、洗漱、铺床叠被
(2)用完的用具放回原位,桌面铺位干净整洁。
(3)自己整理书包、书桌、书柜、房间。
(4)自己的小件衣服自己洗
(5)帮助妈妈学做家务事
2、讲文明、懂礼貌,诚实守信不说谎
(1)诚实、守信、不说谎话,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2)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不打架、不骂人
(3)与客人主动打招呼,多用礼貌用语
(4)遵守公共场所秩序,不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5)讲究卫生、穿戴整洁、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3、爱学习、爱劳动、遵守纪律争标兵
(1)热爱学习、勤奋努力,争做学习标兵。
(2)爱劳动、勤俭节约,争做劳动标兵。
(3)上课不随便说话,遵守课堂纪律,争做纪律标兵
习惯养成的具体实施
(一)制定目标
——家长与孩子共同制订订单:具体养成哪些好习惯(学习的、生活)
(1)明确目标,制订计划
(2)符合特点,切忌盲目
(3)分清主次,明确先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方案唐营小学2016秋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方案我校大部分学生来源于农村,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经商,孩子由年长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管理,造成孩子的隔代教育,与学校管理的脱节,造成了家庭教育环境差,家长缺乏教育方法,子女无人管住的现象相当严重;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非打则骂;有的家长则对孩子过分溺爱,听之任之,认为长大能挣大钱即可;有的家长不遵循子女身心发展规律,放松品德教育,导致其子女在思想行为习惯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故我校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学生学习习惯差,课堂常规不规范;吃零食现象尤其严重,校园垃圾随处可见;学生脏话频出、打人骂人司空见惯;自私自利,漠不关心……因此,如何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尽快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不仅关系到我校健康、良性发展,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关系到马庄乡的整个精神文明建设。
俗话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我校在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就是为了全面了解我校学生行为习惯的状况,找准他们存在问题的原因,从理性的角度来思考学校教育教学的规律、有效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切实解决学生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培养健康向上的文明行为习惯,进而形成良好健康的道德品质,把学生行为习惯的外在要求转变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并形成内驱力,开拓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让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幸福工作、学校科学发展。
以下是我校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一些做法:一、开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活动。
(一)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育人。
1.班级管理自主。
在班级管理中突出学生在管理过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努力使之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
实行班委、少先队干部竞争上岗制、班级干部民主选举制,使学生们早日适应社会,学会主动学习,主动竞争,主动进行自我选择教育。
各班在开学初组织和帮助学生结合班级和个人实际,制订出本学期的努力方向和计划,并在同学中培养和树立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采取积极措施,激发学生进取意识,组织好“帮、带”活动,浓厚竞争氛围,从而推进班风、带动学风,提高班级、年级整体水平。
2.主题班会常态化。
充分利用好主题班会课这一阵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班会课做到“四有”:有时间、有主题、有备课、有记录。
每月确定1个主题,班主任要认真备课,使班会课有针对性与实效性。
3.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宣传力度,做到逢会必讲、会会必讲安全,落实各项安全制度,确保校园的整体安全。
重视法制教育,聘请法制副校长来校作专题讲座,开展“有法天下行活动”,坚持“每周一题”、选好内容,增强实效,掀起全校师生学法、懂法、守法的热潮。
开展劳动卫生教育,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学校是我家、卫生靠大家”自主打扫等活动。
4.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的身心特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读书、演讲、征文、书法、体育竞赛等活动,以丰富校园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展示学生能力,培养学生个性爱好。
5.充分利用校园内各种宣传媒体,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教育活动以树立身边的榜样,旨在激发学生学先进、赶先进,浓厚竞争氛围为目的的评比活动。
(二)严格常规管理,强化养成教育,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建构德育网络,形成全员育人格局。
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由校长负责,每学期召开一至二次家长会、每月召开一次德育工作会,分阶段、有目的地指导,及时交流总结,改进培养方法,分析学生思想状况,布置各月培养内容。
年级组德育主任负责分管相应年级的学生行为习惯规范培养指导。
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任,共同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培养。
学校值周与监督岗学生,对全校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日日监督检查。
家庭与社会对学生在家行为表现进行评估与监督。
2.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优秀学生评比制度》、《先进班集体评比标准》、《学生课堂常规》、《学生学校文明行为常规》、《学生社会生活行为常规》和《学生家庭生活行为常规》等规章制度,增强学生的守纪意识,以此来规范、约束学生的言行,使他们在校内、校外做一个合乎行为规范的人。
3.成立文明监督岗——“校园文明监督岗”和“班级文明监督岗”,加强对少先队、学生会、校园纠察队的管理,即全校学生从一进校园开始,其所有的言行举止在自觉履行规范的同时,也在接受着礼仪岗、卫生岗律岗等学生管理机构的监督。
通过文明监督岗,使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4.建立家校联系簿,对家长的来访和教师的家访作好记录。
组织召开家长座谈会,向家长通报班级管理、学生在校的综合表现,以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5.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内容多元、方式多样:把习惯分成了礼仪、学习、劳动卫生、安全四大类,每学月评价一次;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使学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明确自身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三)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不良行为矫正与疏导。
1.建立、健全、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认真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年级学生开设心理讲座,同时充分利用“校园之声”广播和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
2.发动任课教师在各科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各学科与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渗透与结合。
(四)开展的“大课间”活动,让全体师生在欢快的乐曲声中,陶冶身心。
结合学校实际便以“动”、“育”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周一,以升旗仪式为载体进行励志演讲;周二红歌大家唱,让带有激情的合唱真正体会到“我的歌声,我作主”的豪气;周三中华经典美文诵读,让学生在激情的诵读中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情趣;周四疯狂英语,引领学校外语学科不断前行;周五健美操大家做;通过大课间活动让全体师生在欢快的乐曲声中,陶冶身心。
(五)建立师德首位制度,严防师德失范,切实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建设,更好地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
1.坚持每周教师例会和业务学习制度,深入学习《教师职业道德》、《高县教师“十要求,十不准”》等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在学生和家长中开展师德考评制度,杜绝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2.开展《相约·分享·成长》活动,以身边的先进教师为榜样,或某一位教师的一处闪光点为内容组织全体教师共同学习,相互促进,以此来培养和壮大优秀教师群体。
3.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学校先抓教师这一榜样,再抓学生中的榜样。
如每年元旦我校隆重举行的“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及表彰仪式。
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及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的方法。
(1)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育人,成就学生。
①主题班会常态化。
充分利用好主题班会课这一阵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多样不仅有礼仪、学习、劳动卫生、安全等方面,还有励志、感恩、禁毒等,同时结合相关节日、时令性活动;形式上不仅有老师讲、学生讲、家长讲、身边人讲,还通过录像、讨论交流、社会实践活动等。
主题班会课做到“四有”:有时间、有主题、有备课、有记录。
秋期每月确定1个主题,春期每周确定1个主题,班主任要认真备课,使班会课主题突出、有针对性与实效性。
事实证明,主题班对学生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为习惯上都会受到深刻的教育与触动,使学生思想得到教育、行为习惯得到培养。
②法制教育新颖化。
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知道,但这种形式对学生而言起到的作用不大。
我班在实践中为了让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家长了解法律知识,开展“有法天下行活动”。
坚持“每周一题”,由负责法制教育的老师选好内容发到各班,由学生将法制题抄好于周五放学时带回家与父母共同完成并由父母签字确认,星期日学生返校将做好后的题统一交班主任处批阅,学校随机抽查。
通过开展“有法天下行活动”,掀起全校师生、家长,学法、懂法、守法的热潮,学生中没有违法乱纪事件的发生。
我校的法制教育活动不仅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也得到了社会的称赞。
③习惯养成持续化。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两次培养、教育就可养成的,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反复培养,严格的、持之以恒的规范训练才能形成,允许反复,平时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让正面的情绪像阳光一样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进行心理上的自我矫正,自我优化。
帮助他解决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针对我班学生劳动卫生习惯差的特点,在班长的倡导下,开展“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活动。
首先从个人卫生开始,坚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搞好个人卫生,并由同学、老师、父母进行监督;其次是开展净化寝室、教室、公共区域卫生活动,提倡“一弯腰、一伸手”;从目前学生的个人卫生、还是整个学校、班级的卫生来看,可以说是大为改观。
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首先关注环境建设,学校虽然面积小,可这小空间承载了学生的大舞台。
校园美化和绿化自然不别说了“市绿色学校”就是有力的证明。
其次是在楼道上张贴的名言、优秀学生作品、优干和三好学生的介绍展示,引领了学生的梦想。
我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极大丰富了学生们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塑造,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5)自我教育节日化。
利用节日为契机,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是我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良好方式,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一种有效途径。
如每年三•八节让学生为母亲做一件事(洗头、洗脚)让母亲开心;六•一儿童节做一件令自己最满意的事;九•十教师节给老师一声祝福;十•一国庆节向祖国母亲道一声祝福;元旦节向亲人表示新年祝福等等。
(6)班级管理自主化。
在班级管理中突出学生在管理过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努力使之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
实行班委、少先队干部竞争上岗制、班级干部民主选举制,使学生们早日适应社会,学会主动学习,主动竞争,主动进行自我选择教育。
各班在开学初组织和帮助学生结合班级和个人实际,制订出本学期的努力方向和计划,并在同学中培养和树立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采取积极措施,激发学生进取意识,组织好“帮、带”活动,浓厚竞争氛围,从而推进班风、带动学风,提高班级、年级整体水平。
2.建章立制、规范言行,注重常规、强化教育,家校结合、形成合力,科学评价、全面发展。
(1)建章立制,规范言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严格的、持之以恒的规范训练才能形成。
建立一套完整的养成教育工作制度和成立相应的监督机构是持之以恒抓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