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历史《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获奖说课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稿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稿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稿第一、说教材: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这一课以历史发展的顺序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产生演变的过程。

第一子目是“时期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第二子目是“从部落到国家”,第三子目是“商和西周”。

三个子目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即从原始社会组织逐步走向国家的过程。

本节课从内容上看,涵盖了人类起源。

文化遗存、社会组织、早期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特征等;从社会性质上看,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制阶级社会。

因此本课讲述的是中国历史各时段中时间跨度最长、内容最复杂的历史时期。

第二、说教学目标:本课课标要求有两点: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和早期国家的特征新课标要求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五大方面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这就要求我们制定教学目标要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目标的制定也应该有可操作性,为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制定的:(1)、通过阅读《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

(2)、阅读地图《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并结合和石器时代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简表引导学生归纳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以上两个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3)、阅读《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通过姜寨墓葬与大汶口墓葬的对比,让学生知道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力发展了,私有制的产生并得到发展,导致贫富两极分化。

在此可适当的给学生补充唯物史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知识。

(4)通过《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和积石冢》和《良渚古城遗址》从考古角度证明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

他们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的门槛。

统编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稿

统编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稿

统编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第一单元讲述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的历史。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情况以及早期国家特征,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孔子,老子学说与百家争鸣局面及其意义;认识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以及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本课是中华文明史的起源,承载着实现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及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1.1 早期中华文明: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夏商周三代早期国家的制度,包括“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从部落到国家、商和西周”三目内容。

教材图文并茂,史料丰富,注重活动与探究教学。

因为本课主要内容从元谋人一直讲到西周灭亡,时间跨度大,内容多,所以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应注意教学时间的分配。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3.通过表格了解中国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文化遗存发展状况,进一步理解生产力发展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4.通过文献资料和表格掌握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

(二)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通过了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进一步理解生产力发展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全面、客观的认识。

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稿

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稿
4.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会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生产工具和生活方式,让学生了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变化。
5.最后,我会介绍夏商周时期的代表性文化成就,如甲骨文、青铜器、礼乐制度等,并引导学生探讨这些文化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三)互动方式
1.师生互动:在讲授过程中,我会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以检验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
2.生生互动: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就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探讨,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以上互动方式,我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
课后评估教学效果,我将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来评估。
2.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了解。
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
反思和改进措施:
1.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吸引力。
2.加强课堂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更多个性化指导。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媒体资源辅助教学:
1.历史图片:展示史前文化遗址、甲骨文、青铜器等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2.视频资料:播放与夏商周时期相关的历史纪录片片段,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3.互动软件:利用互动软件设计问答环节,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丰富教学形式,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2.教学难点: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发展过程的理解,尤其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成就等方面的内在联系。此外,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针对这些难点,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法、情境创设等,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课件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但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大 多还处于感性认知阶段, 对于史料的分析等关键能 力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历 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缺乏整 体认知,需要进一步提升。
而高中新教材 在内容上更加 丰富,因此要 达到教学目标 还有一定难度 。
4 教学 重点
• 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 早期国家的产生
4 教学 难点
• 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
第二环节 新课讲授
以表格形式对原始社会的发展阶 段进行梳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 念以及历史知识归纳能力。
含义 时间 遗迹代表 生活特点

距今约 云南元谋人( 使用打制石器
石 打制方 170万 距今约170万 ,从事渔猎采
器 法制作 年-约1 年)北京人( 集,过群居生
• 从内容上看三个子目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即从原始社会组织逐步走向国家 的过程,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
• 而本节课作为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一课,在结构上对接下来所讲 到的诸侯纷争以及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2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
黄河中 仰韶文化(彩绘陶器、
黑陶,又
游 粟)
称“蛋壳
黄河下 游
大汶口文化
龙山文化
陶”典型 代表:山 西襄汾陶
寺遗址
长江下 河姆渡文化(水稻、 游 养蚕缫丝)
良渚文化
玉器、祭 坛、神庙
第二环节 新课讲授
图片史料增强学习兴趣,增进对知识的理解。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
第二环节 新课讲授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学生通过史料分析,了解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和更替,掌握古人类古文化遗存的分布,古代中国从部落到国家的知识和商西周的相关史实。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始终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过渡的过程。

通过向学生展示大量史料,帮助培养学生唯物史观。

2.时空观念通过向学生展示新时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原始人类分布、夏商周的地图,以及周朝形势图,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对历史知识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了解从原始社会过渡到早期国家的历程。

3.史料实证学生通过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石器时代的人类演变过程及文化遗存和夏商周时期的相关知识,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4.历史解释学生通过了解古人类和古文化的分布以及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学会解释其中的原因和西周典章制度的区别联系。

5.家国情怀通过向学生传授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和更替,古人类古文化遗存的分布,古代中国从部落到国家的知识和商西周的相关史实,树立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中华文明的特点,夏商周的制度,早期国家的特征难点:生产力、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早期国家的特征时空思维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讲授法,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言框新课讲授:一、基础知识梳理二、重难点问题解析(一)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分布广泛,并逐渐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

(二)中华文明的特点总体:悠久性,本土性,兼容性,分布广泛,多元一体。

(记忆)①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本土特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②中华文明的起源,分布广泛,而后又汇聚于中原黄河流域,并逐渐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

③中华文化的发展在不同区域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导致了不同区域间的互补关系,是中华文化产生汇聚和向一体发展的动力因素。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稿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稿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稿第一、说教材: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这一课以历史发展的顺序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产生演变的过程。

第一子目是“时期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第二子目是“从部落到国家”,第三子目是“商和西周”。

三个子目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即从原始社会组织逐步走向国家的过程。

本节课从内容上看,涵盖了人类起源。

文化遗存、社会组织、早期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特征等;从社会性质上看,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制阶级社会。

因此本课讲述的是中国历史各时段中时间跨度最长、内容最复杂的历史时期。

第二、说教学目标:本课课标要求有两点: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和早期国家的特征新课标要求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五大方面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这就要求我们制定教学目标要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目标的制定也应该有可操作性,为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制定的:(1)、通过阅读《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

(2)、阅读地图《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并结合和石器时代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简表引导学生归纳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以上两个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3)、阅读《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通过姜寨墓葬与大汶口墓葬的对比,让学生知道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力发展了,私有制的产生并得到发展,导致贫富两极分化。

在此可适当的给学生补充唯物史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知识。

(4)通过《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和积石冢》和《良渚古城遗址》从考古角度证明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

他们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的门槛。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➊教学目标一、通过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和早期国家的讲述,从时空角度,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从部落到国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二、认识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的特点,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三、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学生能分析中华文明的特点,了解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时代特征,能掌握原始社会的三个阶段和私有制、阶级分化的出现四、通过各种文献资料的记载,学生能够整体上认识到夏商周的演变过程,了解各朝代的基本情况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石器时代的时代特征;夏商周的演变;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以及社会发展教学难点: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➌教学过程设计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1)时间:距今250万—距今1万年(2)生活方式:采集渔猎、寄居洞穴、群居生活、使用火种(3)组织方式: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4)代表人种: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2、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1)时间:距今1万年—距今5000年(2)生活方式:原始农业、使用陶器、饲养家畜、养殖缫丝、佩戴玉器、注重祭祀(3)组织方式: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社会(阶级分化、私有制、万邦时代/部落和部落联盟)(4)代表文化①前中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②晚期: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3、三皇五帝(仅作了解)(1)三皇(神话时代):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2)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禅让制)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1、夏朝(实质上仍为部落联盟)(1)时间/建立者:BC2070—BC1600年/禹(禹传位其子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2)禅让制→世袭制、传贤→传子、公天下→家天下、公有制→私有制注: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根源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3)中国历史进入奴隶社会,夏王是最高统治者,并在中央设有专职官员(4)中国进入青铜时代,但没有留下文字2、商朝(实质为方国联盟)(1)时间/建立者:BC1600—BC1046年/成汤(鸣条之战击败夏桀)(2)祭祀占卜:甲骨文(已知中国最早的一种成熟文字)(3)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使王权具有神秘色彩)(4)以血缘为纽带维护政治统治(传位方式主要为兄终弟即)(5)中央设立伊、相、卿士(辅佐君主,掌管政务)(6)内外服制度(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7)青铜铸造工艺成熟,青铜器更多成为权力象征3、西周(实质为家国一体的封建王国)(1)时间/建立者:BC1046—BC771年/周武王姬发(牧野之战击败商纣王)(2)分封制①对象:王族子弟(晋、鲁、燕)、功臣(齐)、前朝贵族(宋)②义务:朝见述职、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服从周天子命令)③权利:设置官员、组建军队、征派赋税、爵位世袭、再分封(诸侯→卿大夫→士)④特点:姬姓居多、拱卫周室、层层分封、等级森严⑤影响:前期有利于维护统治,开发边疆;后期诸侯势力增强,分封制逐渐瓦解(3)宗法制·血缘①目的:解决贵族内部的权力、财产继承分配矛盾②内容:核心为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关系;祭祀崇拜祖先③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团结;对后世影响深远注:宗法制度虽在春秋战国逐渐瓦解,但宗法观念影响后世(亲亲尊尊、男尊女卑、忠孝观念)补充知识:·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宗法制是权力分配的原则;宗法制是维护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以宗法制为核心)(4)礼乐制:要求贵族通过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差别来表现贵贱长幼之间的等级关系(5)井田制(商、西周时期土地制度):奴隶主土地国有制;集体劳作、公私并存(6)工商食官·官营(仅作了解)(7)西周灭亡①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与共和行政②公元前711年,犬戎趁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③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4、补充知识·早期国家的共同政治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护政治统治(2)神权与王权相结合(3)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4)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➍板书设计一、中华文明的起源: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三皇五帝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世袭制、内外服制、分封制、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相结合➎课后反思一、还是没有更好的突出重点,存在面面俱到问题;导致本节课整体上时间还是相对紧张二、在调动学生和引导学生方面还有所欠缺,形式过于单一,没有进一步深入发掘三、文献史料一方面数量较少,另一方面质量较低。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获奖课件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获奖课件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标内容要求: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 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 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 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它 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 早期国家的特征。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起源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 和文化遗存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中华先民的出现——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
距 今 约 80 万年的蓝 田人
距 今 170 万 年的元谋人
距今约7020 万 年 的 北京人
距 今 约 31.8万年的 山顶洞人
[研史料实证—探究历史本质]
探究点 中华文明的起源 史料一 北京猿人遗址文化堆积层厚度有 40 多米,其间
史料二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 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 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摘编自《白虎通义》 [探究] 神农氏的传说反映了远古社会经济的什么变 化?有何深远影响?
[提示] 变化:原始农业的产生。 深远影响: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的完全依赖,为远古人类 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衣食来源,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使人 们走向定居生活;促进了畜牧业、手工业的出现和社会分工; 为人类社会转入文明时代奠定了物质基础。
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进步?
磨制石器
甘肃大地湾遗址 炭化粟
山东大汶口遗址 陶猪制品
河姆渡遗址 炭化水稻
河姆渡遗址 猪纹陶钵
河姆渡遗址 陶纺轮
不同文化遗存的陶器
仰韶文化房屋复原图
➢ 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大量使用陶器,开 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获奖说课课件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获奖说课课件

二、从部落到国家
6.西周分封制
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史称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周王 将王畿直接控制的镐京之外的广 大地区,封授给王族子弟、功臣 和前朝贵族、在地方建立世袭的 诸侯国。诸侯在国内也将土地和 人民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分 给士。这样,统治集团内部形成 了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
二、从部落到国家
的机构与职官。
传说大禹王在会稽山 召集各部落首领。 防风部落酋长迟到, 被大禹处死。 这说明大禹已经形成 凌驾与其他部落之上 的“公共权力”。
4.商周时期
二、从部落到国家
约公元前 1600 年,黄河下游 商部落首领汤推翻了夏朝,建 立商朝。商朝的都城多次迁移, 后来定于殷,所以也称殷朝。 殷墟遗址出土刻有文字的龟甲、 兽骨。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 文”,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 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据学者考定,商朝产生了17代30 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 了11代12位王”说明西周王位更替时间相比商朝较长,这是因为西周确立宗 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王位继承方式产生变化,故选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 举能而不是“兄终弟及”,排除 A项;王位世袭与君主寿命无关,排除 C项;材 料的“兄终弟及”和父子相传都是体现血缘且西周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 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2.(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 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 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历史《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获奖说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历史《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获奖说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
、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识记理Βιβλιοθήκη 与运用分析与创造石器 时代 的古 人类 和文 化遗 存
原始社会的组成,母系氏族社 会、父系氏族社会出现大致时期 和特征;
新、旧石器时代代表性遗址、 距 今时间、生活方式、所处地区、 原始农业。
2.难点: 禅让制到世袭制,商内外服制,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井田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学生通过对课本的阅读、资料的查询,对所学内容有大致框架上的了解。
二)课前导入:在学习新课之前,我想请同学们想下,我们最早开始使用工具是什么时候?最早的制造工具是什么?
三)
1.
1概念:旧石器时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的时代。
理解井田制的内涵。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
关系与作用;
史料结合
认识到民心对早期 国家统治的重要性;
井田制的作用与意
义;
、课型:新授课
、课时:2课时
四、教学方法
1)直观图表演示法
2)对话式谈话法
3)集体讨论
4)课后探究
五、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重点: 原始社会时期的文化内涵,夏商周的建立与政治、经济、文化内涵
从部 落到 国家
黄帝和炎帝联合形成炎黄部落 联盟,夏朝建立时间与过程;
启继位的不同说法;
夏国家机构与国家管理结构。
结合P6学习聚焦,思考 “夏朝是否存在争论” ;
从启的继位过程,了解 世袭制到禅让制的发 展。
了解早期国家形成 的过程与原因。
通过历史传说与 历史史实进行初 步比较,作出分析 判断和解释。

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1.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跨学科说课稿(新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1.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跨学科说课稿(新人教版).
2.提出问题:提出一系列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问题,如“中华文明起源于何时何地?”“夏商周三个朝代是如何更迭的?”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故事引入:讲述一个与中华文明起源相关的故事,如“黄帝战蚩尤”,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历史的魅力,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创设情境:通过讲述有趣的历史故事、展示丰富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历史场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参与度。
3.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进行跨学科研究,如结合地理、考古等学科知识,分析文化遗址的地理位置、考古发现等,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 PPT课件:展示重要知识点、图片、图表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2.视频资料: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纪录片,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发展。
3.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实物模型:展示文化遗址、古代器物等实物模型,增强学生的实物感受。
4.互评互鉴:在学习成果展示环节,组织学生相互评价,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课后任务:布置跨学科研究任务,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一幅描绘古代先民生活的壁画,让学生观察并猜测画中的内容,引发他们对古代生活的兴趣。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把握学习重点。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我会在课前精心准备,提炼关键信息,避免冗余。在板书过程中,我会适时擦除非必要信息,保持板书的整洁和直观性,同时注重与学生的互动,确保板书的内容与学生的理解同步。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优秀教学案例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优秀教学案例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发展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史料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史料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历史地图、图片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4.史料教学:运用史料进行论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维度地去理解和认识历史,提高了学生的实证能力。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学习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性,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之情,使学生明白历史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3.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5.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爱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发展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史料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证能力。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相关话题,如参观博物馆、阅读历史书籍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强调作业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按时完成,并进行认真批改,以巩固所学知识。
1.能够准确识记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如夏、商、周等历史时期的特点及其顺序。

《中 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 家》 说课稿

《中 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 家》 说课稿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是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 1 课的内容。

本单元以“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为主题,展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

本课作为开篇,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它系统地阐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和源远流长。

接着,讲述了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以及早期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使学生对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态有初步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对中国古代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知识储备相对有限,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的认识还较为肤浅。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抽象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分析和问题探究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2)掌握夏商周三代的更替,理解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

(3)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展示地图、图片和史料,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意识。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多元的,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明的意识。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稿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稿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说课稿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从教材定位上来说,《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这一课以历史发展的顺序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产生演变的过程。

第一子目是“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第二子目是“从部落到国家”,第三子目是“商和西周”。

三个子目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即从原始社会组织逐步走向国家的过程。

因此本节课从内容上看,涵盖了人类起源、文化遗存、社会组织、早期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特征等;从社会性质上看,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制阶级社会。

因此本课讲述的是中国历史各时段中时间跨度最长、内容最复杂的历史时期。

厘清教材定位后,我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得出以下两个课程标准:一是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了解中华文明起源。

二是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再加上,本课为《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课,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乃是是高一新生,他们通过初中历史知识的学习,对石器时代和夏商西周三代的历史已有简单的知识积累,但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大多还处于感性认知阶段,高中新教材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因此要达到教学目标还有一定难度。

根据这种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会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根据以上内容,即教材定位、课程标准、学情分析,我作出了以下教学目标设定:知识与技能:1.能对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进行时空定位,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及特点。

2.了解私有制、阶级、王权与国家产生的关系,理解人类社会演进的规律。

3.分析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能够记忆默写出宗法制和分封制大体内容。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中国史前古遗迹分布图,能对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进行时空定位,培养时空观念能力。

2.分析典型文化遗址的考古特征,了解私有制、阶级、王权与国家产生的关系,理解人类社会演进的规律,培养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历史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四、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谈话法、史料分析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华文明的序幕—— 两颗牙齿
1965年,中国研究人员在云 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挖掘到 两颗古人类门齿化石,就是当 时我国境内所见最古老的直立 人元谋人的门齿化石。充分说 明了自200多万年起,中国境 内已有人类繁衍生息,从而揭 开了中华文明的序幕。
设计意图:图片导入,直观
中华文明的序幕
自主学习,填空
远古时代的基本分期
01
02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 指以打磨结合 的方法制作石
代,中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 器的时代。当时的人们已经使 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 用大量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 代表性的有元谋人和北京人。 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步稳定。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 国家
目录 • 一、教材分析 • 二、学情分析 • 三、教学目标 • 四、教法学法 • 五、教学过程 • 六、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本课地位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第一单元第1课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在整个新教材当中处于开篇的 重要地位,下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本课通过较大的 时间跨度讲授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增强了彼 此之间的时空联系,这一时期的国家的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巨大 的影响。 本课内容

西周
感谢您的观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题目练习
5.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
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
D 以判定商代(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新授课
三、课时:2课时
四、教学方法
(1)直观图表演示法
(2)对话式谈话法
(3)集体讨论
(4)课后探究
五、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重点:原始社会时期的文化内涵,夏商周的建立与政治、经济、文化内涵2.难点:禅让制到世袭制,商内外服制,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井田制六、教学过程
2
第1课时
(一)课前准备:学生通过对课本的阅读、资料的查询,对所学内容有大致框架上的了解。

(二)课前导入:在学习新课之前,我想请同学们想下,我们最早开始使用工具是什么时候?最早的制造工具是什么?
(三)新课教授
1.旧石器时代
①概念:旧石器时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的时代。

②结合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讲解旧石器时代分化内涵:
时间代表性遗址文化内涵
(距今约200万年)重庆巫山人渔猎采集
群居生活
(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
用火
(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北京人
2.新时期时代
①概念:距今1万年前,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

新时期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的石器。

3
②发展方向:对比新旧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了解我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及发展方向。

③原始农业:
④代表(结合遗址分布图):
分析:
原始社会组成:中国原始社会经历了二百万年的历史,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3个阶段。

当人完全形成后,就产生了人类的社会组织。

母系氏族社会(旧晚):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享成果。

因生产力低下,每位成员除从集体中获取艰难生活的必需品外,没有什么剩余,私有观念尚未出现。

父系氏族社会(新晚):贫富现象出现,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权贵阶层出现。

贫富悬殊的变化是阶级产生的基础,到父系氏族社会的后期,氏族社会开始走向瓦解,阶级社会开始出现。

中国迈入文明的门槛。

(四)课后小结
(本节知识点梳理)
第2课时夏商周
(一)课前导入
我们都知道,夏朝由禹建立,禹因治水有功而接受舜的禅让,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即禅让制。

尧舜禹三代皆为禅让制,让位于贤。

那么禹死后由谁继位?是继续实行禅让制吗?
4
(二)新课教授
1.夏
①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

②启继位: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的记载。

但是,不管怎么说,此时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王位在一姓中世袭,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③国家机构:(夏朝机构图)
1)后:
《礼记·明堂位》说:“夏后氏官百”。

其中“后”指夏朝最高统治者,夏王。

2)中央官制
行政:《史记·夏本纪》云:“帝中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

胤往征之,作胤征。

”集解引孔安国曰:“胤国之君受王命往征之。

”郑玄曰:“胤,臣名也。

”也就是说夏王会临时委任臣属执行专门的使命,如后世之钦差大臣。

军事:《尚书·甘誓》说:启与有扈氏“大战于甘,乃召六卿。

”“六卿”,《史记·夏本纪》集解引孔安国曰:“天子六军,其将皆命卿也。

”。

这里所谓的“六卿”即即军队将士名称。

司法:《竹书纪年》说:“夏后芬三十六年作圜土。

”芬是启以后的第七个夏王,当时由于阶级矛盾尖锐,夏王芬便建筑圜土来囚禁反抗者。

圜土是圆形的土牢,把罪犯圈围在其中,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监狱,同时这也表示夏有司法的官员。

5
宗教:《尚书·胤征》、《左传·昭公十七年》都记载了夏代发生日食的时候,出现“瞽gǔ奏鼓,啬夫驰,庶人走”的情形。

这里的瞽是乐官。

对啬夫的职掌,后人解释不一,有的说是主管祭祀所用布币的官,有的说是主管耕作奴隶的官。

朝的职官设置十分简略,但其官僚机构毕竟已具雏形。

④国家管理结构:夏后氏生活地区直接统治。

其他地方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⑤夏文化遗存: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⑥建立意义:夏王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从漫长的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2.商
引:古代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主要集中于《尚书》《诗经》《史记·夏本纪》,但至今尚未发现可印证的甲骨文或金文记载。

但史书中有关商的记载,得到了考古发掘的验证,商朝也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①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

②定都: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盘庚迁殷(今安阳)后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③势力范围:
材料:《史记·吴起列传》记载商朝疆域“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


④管理:
(1)中央与地方(国家管理结构):内外服制
6
其中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务。

(2)官制:
商代实行世官制度,商王朝的职官有中朝任职的内服官和被封于王畿以外的外服官之别。

内服官中又分外廷政务官和内廷事务官。

最高的政务官,是协助商王决策的“相”,又称“阿”、“保”、“尹”。

内廷事务官是专为王室服务的官员,主要是总管的宰和亲信的臣。

外服官主要有方国首领的侯、伯,有为王朝服役的男、有守卫边境的卫。

⑤文化:
(1)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出土的大批刻有文字的龟甲、兽骨,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2)青铜文化:
夏商周三代也称“青铜时代”,殷墟出土了许多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云雷纹、兽面纹等)。

(图片展示不同的造型与纹饰)
⑥商亡:公元前1046年,武王克商。

3.周
①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族首领周武王率众伐商,商朝为周朝取代,史称西周
②都城:定都镐京
7
③政治制度:
(1)分封制:(如何进行分封、分封的过程、分封的对象、分封的作用)
材料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周公)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问题
1.被封侯的是哪几类人?
2.周王分封的目的是什么?
结论
受封的是先王之后、功臣、前朝贵族(宋)和王族子弟(同姓亲族为分封主体);
结合地图,从封国的位置看出周王分封的主要目的是拱卫王畿、经略边疆,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影响:
1)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2)西周各封国与王室间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各封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8
9
3)后期诸侯国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诸侯国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被削弱。

(2)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核心,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形成的“家国一体”的社会等级制度。

解释:
周天子以嫡长子继承制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

诸侯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诸侯的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故,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由宗法关系决定的等级。

4. 商周时期的经济
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井田制是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以下井田制。

①井田制
(1)内容:(字意为因土地划分为许多方块,且形似“井”字,故称“井田制”)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说的是一切土地归国王所有,体现了土地国有观念。

但是其中的公田,实际为贵族占有。

(2)特点:(材料一)
奴隶主国家土地所有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私田实际为贵族占有。

②农业
在前面,我们知道商周已经出现了青铜器,但是在当时比较珍贵,主要做礼器用。

商周时出现青铜农具,使用范围十分有限,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③手工业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

10
5.课后小结
中国原始社会经历了旧石器与新石器两个时代,夏商周是中华文明的诞生和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也是奴隶社会的形成与繁荣时期,此后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请同学们课后思考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在什么时候?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