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支架设计计算实例详解复习进程
连续箱梁满堂支架施工方案与计算实例详解
满堂支架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编制时间:一、编制依据(1)根据海南xx英州镇xxx游艇码头桥梁工程相关施工图纸要求,甲、乙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协议,结合施工现场实际编制本工程实施方案。
(2)根据本工程设计特点、功能要求。
(3)根据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的建设法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规范、标准。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年版) (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8)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周边环境情况。
(9)根据我司的施工管理、施工组织、施工技术水平、施工技术经验、方法及机械设备情况。
二、概述1、工程概况一号桥位于海南xx县xxx大涌河及其出海口段,交角为90°,跨径为27.5-45-27.5m,全长107.08m。
该桥桥梁上部结构:单箱双室现浇预应力混前言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
箱梁跨中高度为1.5m,墩顶高2.7m,梁底按弧线变化。
主桥箱梁除在墩顶处设置厚度为2.5m的横梁及边跨端部设厚度为1.5m的横梁外,其余部位均不设横隔板。
箱梁顶板宽16m,底板宽11m,两侧翼缘板各宽2.5m,单箱双室截面。
顶板厚度为0.28m;底板厚度由跨中的0.25m 按弧线变化至0.4m;腹板厚度由0.45m变化到0.6m。
为改善箱梁根部截面受力,在中横梁两端附近的顶、底板局部加腋加厚。
2、桥梁地貌及地址概况1)地形、地貌桥址区位于海成一级阶地大地貌单元中的河流沉积入海口,地面标高0.90~6.10m,高差约5.20m。
河槽较平缓,河沟底与岸边高差约6.0m。
周围均为海成砂堤。
2)地层岩性通过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室内岩土测试,将埋深23.20m以上浅地基岩土自上而下划分为5个工程地质层,现简述如下:①冲填土(Q4al):河岸处揭露(QK1、QK2孔揭露)。
满堂支架的计算算例(1)
满堂支架的计算算例一、概述1、工程概况安庆长江公路大桥E标工程南岸堤外引桥为双幅分离式桥梁,单幅一联6跨(6×40m=240m)为单箱单室预应力混凝土斜腹板等截面连续梁,梁高2.5m,箱梁顶板跨12.75m,底板宽5.384m,箱梁顶、底板厚均为0.25m ,腹板厚0.5m,两侧翼缘板悬臂长度均为2.85m,全桥仅在桥墩支点截面处设置端,中横梁。
桥面横坡在-3%~2%变化,桥面横坡由梁底垫石变高度使梁体整体旋转而形成,箱梁横断面与梁高均保持不变;桥面纵破为2.75%。
桥面横坡见下表:桥面横坡一览表墩号桥面横坡梁底轴线与桥轴线距离(cm)左幅(%)右幅(%)左幅右幅YR11 0.116 0.020 662.20 657.15YR12 -1.217 0.020 665.65 657.15YR13 -2.551 -2.551 669.00 655.60YR14 -3.000 -3.000 670.15 654.35YR15 -3.000 -3.000 670.15 654.35YR16 -3.000 -3.000 670.15 654.35YR17 -3.000 -3.000 670.15 654.35箱梁采用单向预应力体系,纵向预应力钢束设置采用фj15.24钢绞线,Rby=1860Mpa,波纹管制孔。
每跨单侧腹板内设置6束16孔钢束,在接缝处采用钢束联结器接长;顶板设置12束7孔钢束,钢束长为14米,一端为P锚,一端为张拉锚,钢束跨越桥墩顶分布置,每侧各长7米;底板设置4束7孔钢束,一端为P锚,一端为张拉锚,每束钢束跨越施工接缝分布在两跨内。
2、施工方法简介南堤外引桥位于缓和曲线段,桥位区多为农田、耕地及居民拆迁区,陆地施工条件相对较好。
施工时,先将桥位地基处理后,采用扣件式满堂脚手架单幅逐跨现浇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施工时,翼缘模板及外侧模采用定制钢模板(按首跨长配置一套模板),内模采用胶合板(按首跨长配置一套模板),底模采用玻璃钢竹胶板(按一个标准跨和一个首跨长度配置)。
满堂支架设计计算实例详解
满堂支架设计计算(一)(0#台—1#墩)出京线目录一、设计依据 (1)二、地基容许承载力 (1)三、箱梁砼自重荷载分布 (1)四、模板、支架、枕木等自重及施工荷载 (2)五、支架受力计算1、立杆稳定计算 (5)2、立杆扣件式钢管强度计算 (6)3、纵横向水平钢管承载力 (6)4、地基承载力的检算 (6)5、底模、分配梁计算 (7)6、预拱度计算 (12)一、设计依据1.《京承高速公路—陡子峪大桥工程施工图》2.《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4.《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5.《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6.《简明施工计算手册》二、地基容许承载力根据本桥实际施工地质柱状图,地表覆盖层主要以亚粘素填土为主,地基承载力较好。
为了保证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t/㎡,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地基表皮层进行土层换填,换填如下:开挖标高见图纸,底层填0.5m中砂,经过三次浇水、分层碾压(平板震动器)夯实,地基面应平整,夯实后铺设5cm石子,继续压实,并进行承载力检测。
整平地基时应注意做好排水设施系统,防止雨水浸泡地基,导致地基承载力下降、基础发生沉降。
钢管支架和模板铺设好后,按120%设计荷载进行预压,避免不均匀沉降。
三、箱梁砼自重荷载分布根据设计图纸,箱梁单重为819t。
墩顶实心段砼由设于墩顶的底模直接传递给墩身,此部分不予检算。
对于空心段箱梁,根据《0#台-1#墩出京线30米跨箱梁满堂支架施工总体布置图》,综合考虑箱梁横截面面积和钢管支架立杆纵向间距,空心段箱梁腹板等厚段下方,纵桥向间距最大的立杆受力最不利。
根据立杆纵桥向布置,受力最不利立杆纵向间距取为d=(0.9+1.2)/2=1.05m。
本计算书主要检算该范围箱梁和支架受力。
钢管支架立杆纵向间距为30cm、60cm、90cm、120cm四种形式,横向间距为120cm+3×60cm+3×90cm+60cm+3×90cm+3×60cm+120cm。
满堂式碗扣支架支架设计计算
满堂式碗扣支架支架设计计算杭州湾跨海大桥XI合同段中G70~G76墩的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该区段连续箱梁结构设计有两种形式,一为等高段,一为变高段,G70~G70为变高段连续箱梁。
为此,依据设计图纸、杭州湾跨海大桥专用施工技术规范、水文、地质情况,并充分结合现场的实际施工状况,为便于该区段连续箱梁的施工,保证箱梁施工的质量、进度、安全,我部采用满堂式碗扣支架组织该区段连续箱梁预应力混凝土逐段现浇施工。
一、满堂式碗扣件支架方案介绍满堂式碗扣支架体系由支架基础(厚50cm宕渣、10cm级配碎石面层)、Φ48×3mm碗扣立杆、横杆、斜撑杆、可调节顶托、10cm×15cm底垫木、10cm×15cm或10cm×10cm木方做横向分配梁、10cm×10cm木方纵向分配梁;模板系统由侧模、底模、芯模、端模等组成。
10cm×15cm木方分配梁沿横桥向布置,直接铺设在支架顶部的可调节顶托上,箱梁底模板采用定型大块竹胶模板,后背10cm×10cm木方,然后直接铺装在10cm×15cm、10cm×10cm 木方分配梁上进行连接固定;侧模、翼缘板模板为整体定型钢模板。
(主线桥30m跨等高连续梁一孔满堂支架结构示意图见附图XL-1、2、3所示)。
根据箱梁施工技术要求、荷载重量、荷载分布状况、地基承载力情况等技术指标,通过计算确定,每孔支架立杆布置:纵桥向为:3*60cm+30*90cm +2*60cm,共计36排。
横桥向立杆间距为:120cm+3*90cm+3*60cm +6*90cm +3*60cm +3*90 cm+120cm,即腹板区为60cm,两侧翼缘板(外侧)为120cm,其余为90cm,共21排;支架立杆步距为120cm,在横梁和腹板部位的支架立杆步距加密为60cm,支架在桥纵向每360cm间距设置剪刀撑;支架两端的纵、横杆系通过垫木牢固支撑在桥墩上;立杆顶部安装可调节顶托,立杆底部支立在底托上,底托安置在支架基础上的10cm×15cm木垫板上。
满堂支架施工方案_计算讲解
(1)立杆长细比计算:钢管断面示意图见下图。 回转半径计算:i = 0.35 d D =0.35×(48+41)÷2=15.575mm
2
长细比λ计算:λ= =77<[λ]=150 (2)由长细比可查得,轴心受压构件的纵向弯曲系数 =0.707
(3)立杆钢管的截面积:
Am=
=489mm2
目录
工程概况
某大桥现浇箱梁为单箱单室结构,梁顶宽为10m,腹 板宽为5.1m,梁高1.8m。
箱梁每跨30m,三跨为一联,采用现浇法施工。箱梁 每跨混凝土为203m2,标准断面面积为6.21m2,变截 面面积为8.05m2。
目录
工程概况
荷载首先作用在板底模板上,按照“底模→纵梁(底模方木) →横梁→立杆→基础”的传力顺序,分别进行强度、刚度和 稳定性验算。
(2)、跨中最大弯矩M= =41.814×0.92/8=4.23KN•m
目录
横梁强度计算
(3)横梁弯拉应力:计算简图见下图。
σ= M/W =4.23×103/72.7×10-6=58.2MPa<[σ]=210Mpa 横梁弯拉应力满足要求。 3、横梁挠度计算: f= 5ql4 =(5×41.69×103×0.94)/(384×2.1×1011×436×10-8)
(6) 方木:取标准值7.5KN/m3 ,分项系数1.2,设计值为F6=9 KN/m3。
目录
底模强度计算
箱梁底模采用高强度竹胶板,板厚t=18mm
1、模板力学性能
(1)弹性模量E=0.1×105MPa。 (2)截面惯性矩:I=bh3/12=100×1.83/12=48.6cm4 (3)截面抵抗矩:W=bh2/6=100×1.82/6=54cm3 (4)截面积:A=bh=100×1.8=180cm2
实例分析满堂支架设计施工要点
实例分析满堂支架设计施工要点一、概述近年来,在我国工程建设中频繁发生各类支架倒塌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及巨大的经济损失,个别施工企业甚至因此而破产,对社会构成了很坏的影响。
笔者在青岛蓝色硅谷城际轨道交通工程负责车辆段施工,主要为房建及现浇梁工程,满堂支架必然会大范围使用,尤其要高度重视支架安全。
下面就满堂支架的设计施工要点和典型事故做简要分析。
二、支架设计和施工要点1、满堂支架的计算以青岛大田路车辆段综合楼为例,验算100mm厚板、600*1200mm梁、300*700mm梁的脚手架承载计算,立杆为纵距la,立杆横距为lb,步距h=1.8m,模板为15mm的镜面板。
钢管计算参数为:立杆截面积A=397mm2,立杆回转半径按照壁厚3.5mm 为i=16mm,截面惯性矩I=1.02*106mm4,弹性模量E=2.06*105N/mm2,截面模量W=4245mm3,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
荷载计算参数:模板与木块自重:0.35KN/m2;混凝土与钢筋自重:25KN/m3,倾倒混凝土荷载:1.0KN/m2,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1.0 KN/m2。
(1)板底支撑钢管计算:立杆纵距la=0.9m,横距lb=0.9m,横向支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q900 900 900支撐钢管计算简图(mm)0.7810.625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荷载的计算:①钢筋混凝土板自重q11=25*0.1*0.9=2.25KN/m②模板的自重线荷载q12=0.35*0.9=0.315KN/m③活荷载标准值q2=2*0.9=1.8KN/m考虑系数后静荷载q1=1.2*5.625+1.2*0.315=7.128KN/m活荷载q2=1.4*1.8=2.52KN/m组合荷载q=q1+q2=9.648KN/m(2)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M=0.1q12=0.1*9.648*0.9*0.9=0.781KN.m最大剪力Q=0.6*9.648*0.9=5.209KN最大支座力N=1.1*9.648*0.9=9.551KN抗弯计算强度f=M/W=183N/mm2<205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v=0.677*ql4/100EI=2.04mm<10mm,满足要求。
满堂支撑架计算实例教学提纲
满堂支撑架计算实例满堂支撑架计算实例某现浇楼板层高21.8m,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厚300mm,现浇板宽度12m,立杆间距采用0.9m×0.9m,步距1.5m。
试对架体进行计算。
一、计算荷载:1.模板自重(G1k):采用胶合板做模板,故模板自重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以下简称《规范》第4.1.1,取标准值为0.6KN/m22.混凝土自重(G2k):《规范》第4.1.1取标准值为0.3×24=7.2KN/m23. 钢筋自重(G3k):《规范》第4.1.1,取标准值为 0.3×1.3KN/m3=0.39KN/m2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Q1k):《规范》第4.1.2,取标准值为 1KN/m2二、支架构造由于层高高、板厚。
故采用满堂支撑架,立杆间距为0.9×0.9m,纵横向水平杆步距为1.5米,剪刀撑设置加强型。
三.立杆稳定计算1.荷载取值《规范》JGJ162-2008第4.3.2规定,应取G1k+ G2k+ G3k+ Q1k2.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N规范JGJ130-2011之第5.4.4规定不组合风荷载时: 1.2 1.4GK QK N N N =+∑∑组合风荷载时: 1.20.9 1.4GK QK N N N =+⨯∑∑1k 2k 3k ()0.90.9(0.67.20.39)0.818.998GK NG G G KN =++⨯⨯=++⨯=∑ 1k 0.90.910.810.81QKN Q KN =⨯⨯=⨯=∑ 所以不组合风荷载时 1.2 6.553 1.40.818.998N KN =⨯+⨯=组合风荷载时: 1.2 6.5530.9 1.40.818.885N KN =⨯+⨯⨯=3 风荷载产生的立杆段弯矩设计值M w脚手架中具有当挡风作用的主要是立杆、大横杆、剪刀撑,影响挡风系数φ大小是这些杆件的数量,其挡风系数一般按以下经验公式求出φ=A n /A w =1.2×(l a +l n +0.325l a l n )d /l a l nA n —杆件的挡风面积 A w —杆件的迎风面积l a — 立杆纵距 l n —立杆步距 d — 杆件的直径φ=(1.5+1.5+0.325×1.5×1.5)×0.0483/1.5×1.5=0.080查规范JGJ130-2011第4.2.6条脚手架风载体型系数μs=μstw ,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表7.3.1第32项和36项得 μstw =μst (1-ηn )/(1-η)μst =μs φ=1.4φ=1.4×0.08=0.112查GB50009表7.3.1第32知η=1.0 μs=μstw =0查GB50009 μz =1.25w k =μz ·μs ·w o =1.25×0×0.3=0M w =0.9×1.4w k l a h 2=0kNm4 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按规范JGJ130-2011第5.4.6条确定为顶段和底段顶段N=8.998KNl0=kμ1(h+2a) k=1.291h=1.5 a=0.3 μ1=1.288l0=kμ1(h+2a)= 1.291×1.288×(1.5+2×0.3)=3492mmλ= l0/i=3492/15.9=219.6查规范JGJ130-2011表A.0.6,φ=0.15N/φA=8.998×103/(0.15×506)=118.6N/mm2 <[f]=205 N/mm2底段N=8.998+0.1534×(21.8-0.3)=12.296KN(0.1534是查规范JGJ130-2011附表A.0.3所得)l0=kμ2h k=1.291 μ2=1.755l0=kμ2h=1.291×1.755×1500=3398.6mmλ= l0/i=3398.6/15.9=213.7 φ=0.159N/φA=12.296×103/(0.159×506)=152.8N/mm2 <[f]=205 N/mm2满足要求。
满堂支架计算
刚度满足要求。
底板砼仅厚32cm,底板下木枋布置间距为25cm,其强度验算同上,能满足要求。
强度满足要求;
由矩形简支梁挠度计算公式得:E = 0.1×105 Mpa; I = bh3/12 = 2812.5 cm4
copyright 路桥gcs
f max = 5q1L4 / 384EI
= 5×48.402×103×10-3×0.34 ×1012 / (384×2812.5×104×0.1×105)
(腹板外模与底板底模采用厚度5mm大面钢板制作,内模采用1.5×0.3m组合钢模板)
腹板内外模模板重量为:2.9175×14×0.005×7.85×103+(108.56+252.99+150.02+209.75)/100/0.3×14/1.5×14.91= 4949.13 Kg
设备及人工荷载:P3 = (10×60+8×25+1000)×9.8×10-3/ (14×0.5) =2.52 kN /m2 内容来自lq工程师
4.2 顶托横梁10×15cm(15cm面竖放)木枋验算
腹板处脚手管立杆纵向间距为0.9m,横向间距为0.9m、0.6m(腹板加强后间距为0.3m)两种,为简化计算,按简支梁受力进行验算,实际为多跨连续梁受力,取计算跨径为0.3m,仅验算底模腹板对应位置即可:
q1=P计×0.3= 161.34 × 0.3 = 48.402 kN/m
简述满堂脚手架的设计计算步骤
简述满堂脚手架的设计计算步骤满堂脚手架呀,这可是建筑施工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呢!那它的设计计算步骤就像是搭积木一样,得一块一块稳稳地放好。
首先呢,要确定施工荷载。
就好比你要知道这个脚手架上会放多重的东西,是几袋水泥呢,还是一些轻巧的工具。
这可不能马虎,得算得准准的,不然脚手架可撑不住就麻烦啦!然后就是计算立杆的稳定性。
这立杆就像是脚手架的脊梁骨,得足够结实才行。
要考虑它能不能承受住上面的重量,会不会摇摇晃晃的。
接下来就是横杆的计算啦。
横杆就像是给脚手架穿上了一道道的腰带,把立杆们都紧紧地连在一起,让整个架子更稳固。
还有脚手板的计算呢!脚手板得能让工人稳稳地站在上面干活呀,不能太薄太脆弱了。
再就是连墙件的设计啦。
这连墙件就像是把脚手架和建筑物紧紧拉住的绳子,可不能松松垮垮的。
这些步骤一个都不能少,就像做饭一样,少了一味调料可能味道就不对啦。
你想想,如果立杆不稳定,那架子会不会突然就歪了?如果脚手板不结实,工人站上去会不会心里发慌?所以呀,每个步骤都得仔仔细细地去算。
这满堂脚手架的设计计算,其实就和我们过日子一样,得方方面面都考虑到。
你不能只想着今天吃什么好的,还得想想明天的柴米油盐呢!只有把这些都安排好了,我们的生活才能稳稳当当的,建筑施工也是一样呀。
只有把满堂脚手架的设计计算都做好了,才能保证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满堂脚手架的设计计算,它可关系到好多人的安全呢!要是没做好,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所以呀,那些搞设计计算的人可得瞪大眼睛,算得清清楚楚的,不能有一丝马虎。
你说这满堂脚手架是不是很重要呀?这设计计算步骤是不是得好好掌握呀?这就像是走钢丝,得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来,才能安全到达彼岸呢!。
满堂支架设计及计算实例
满堂支架设计及计算实例摘要:满堂支架作为建筑、桥梁结构施工的支撑手段,其运用范围越来越广,也越来越受施工单位的青睐。
满堂支架设计关系到施工安全和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
本文就支架法浇筑箱梁的满堂支架设计和计算进行实例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满堂支架设计荷载计算实例1、满堂支架设计在支架法浇筑箱梁混凝土施工中,满堂支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沉降量决定着箱梁浇筑的质量和线型。
支架设计应按照混凝土结构体型进行布置,支架布置完成后必须进行预压实验,以保证支架及地基变形稳定,混凝土结构线型满足设计要求。
2、满堂支架计算的内容满堂支架计算的内容主要包括荷载、模板、支架、基础和地基。
荷载主要包括模板自重、支架自重、设计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重量、施工人员和运输工具重量、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冲击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模板一般选用竹胶合板或组合钢模板,一般当现浇箱梁跨数多,工期不冲突时,优先选用组合钢模板;当现浇梁工程量较少,可优先选用竹胶合模板。
对模板进行强度和刚度的验算。
3、满堂支架计算实例3.1工程概况大汶河特大桥跨370~371#桥墩非标梁采用碗扣式支架现浇施工。
370#~371#墩之间跨长30.1m,桥梁宽12.0m。
箱梁截面类型均为单箱单室等高度,梁端顶板、底板及腹板局部向内侧加厚。
370#~371#墩施工区地质情况为:第一层为粉质粘土,层厚3.0m左右,地基承载力为200kpa左右;第二层为粗砂层,地基承载力为370kPa。
3.2结构荷载分析由于箱梁梁端顶板、底板及腹板局部向内侧加厚,纵向分布的不均匀性,支架设计时杆件布置也沿着纵向变化,根据支架的变化验算时检算梁端4.5m范围断面部分、跨中断面部分。
由于箱梁横向不均匀分布,根据箱梁横断面的形状,为了使支架受力比较合理,跨中部分对称中线的一半横向分为中间部分(宽2米)、腹板部分(宽2米)和翼行板部分(宽2米),各部分的宽度内模式简化为按照均匀荷载进行计算;梁端4.5m范围对称中线的一半横向分为中间部分(宽1.873米)、腹板部分(宽2.357米)和翼行板部分(宽1.8米),各部分的宽度内模式简化为按照均匀荷载进行计算。
(仅供参考)案例一:满堂支架
支架分析设计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支架分析设计概要此例题介绍使用midas Civil建立并计算满堂支架结构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的详细教程。
此例题的步骤如下:I. 简介II. 建立新项目并设定操作环境III. 定义特性信息IV. 建立几何模型V. 建立边界条件VI. 添加荷载VII. 定义分析控制数据VIII. 运行分析IX. 查看结果I. 简介本例题通过跨径为32m 混凝土简支现浇梁满堂支架的结构模型,详细介绍midas Civil建立结构模型、施加边界条件和施工荷载、查看分析结果等具体步骤,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及应力分析的方法。
满堂支架高度 18.4m,横向宽度16.2m,纵向长度32.4m,支架上方纵向倒扣 C 36b 的槽钢,钢材材质为 A3 钢,上部荷载通过 25mm竹胶板及150mm×150mm方木传递到槽钢,支架竖向层高1.2m,横向、纵向水平间距为0.9m,见下图,结构构造尺寸可参考《建筑施工碗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该例题数据仅供参考II. 建立新项目并设定操作环境➢主菜单选择文件>新项目➢主菜单选择文件> 保存:输入文件名并保存➢主菜单选择工具> 单位系:选择单位(可设为默认)建模过程中,可以点击状态栏中单位系变化单位体系III. 定义特性信息➢主菜单选择特性> 材料特性值点击添加选择设计类型:钢材选择规范:JTJ(S)1选择数据库:A3点击适用2选择设计类型:用户定义3弹性模量:1.6272e+001 泊松比:0.42 容重:5.394e-009 点击确定1规范根据实际选择,可以选择GB12(S)2确定和适用均可,适用不关闭窗口3根据计算要求填入必要数据➢主菜单选择特性> 截面特性值点击添加选择管型截面名称:水平钢管选择P50×4点击适用1名称:竖直钢管点击适用名称:剪刀撑点击适用选择槽钢截面名称:槽钢选择C36b点击适用选择实腹长方形截面名称:方木点击用户:H=150mm;B=150mm 点击适用➢主菜单选择特性> 厚度点击添加面内和面外25mm点击适用IV. 建立几何模型➢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 建立节点坐标:0,0,0点击适用➢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 扩展材料:A3;截面:竖直钢管方向:z间距:200,15@1200,2001选择节点1点击适用1使用英文逗号或者空格隔开➢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 移动复制(单元)等间距:900,0,0复制次数:36全部选择点击适用等间距:0,900,0复制次数:18全部选择点击适用➢主菜单选择视图>选择>平面XY平面Z坐标:200点击适用➢主菜单选择视图>激活➢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 建立单元材料:A3;截面:水平钢管节点连接1:2,650材料:A3;截面:水平钢管节点连接:2,119901直接连接节点,不需要输入节点号,不需要点击适用选择右侧节点1等间距:0,900,0复制次数:18点击适用1实际选择的是空间中x方向单元选择左侧节点等间距:900,0,0 复制次数:36 点击适用等间距:0,0,1200复制次数:15点击全选点击适用➢主菜单选择视图>选择>平面YZ平面X坐标:0点击适用➢主菜单选择视图>激活➢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 建立单元点击左视图材料:A3截面:剪刀撑交叉分割不勾选1连接节点:如下图1为了使剪刀撑和水平杆不传力,➢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 移动复制(单元)等间距:3600,0,0复制次数:9交叉分割不勾选树形菜单:双击剪刀撑截面点击适用➢主菜单选择视图> 全部激活点击左视图树形菜单:右键单击竖直钢管截面点击选择11双击对应截面也是选择➢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 交叉分割点击适用点击观察缩小单元后的形状11此功能主要用来检查交叉分割以及相互作用的节点是否耦合➢主菜单选择视图>选择>平面XZ平面Y坐标:0点击适用➢主菜单选择视图>激活➢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 建立单元点击前视图材料:A3截面:剪刀撑交叉分割不勾选连接节点:如下图➢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 移动复制(单元)等间距:0,2700,0复制次数:6交叉分割不勾选树形菜单:双击剪刀撑截面点击适用➢主菜单选择视图> 全部激活点击前视图树形菜单:右键单击竖直钢管截面点击选择➢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 交叉分割点击适用➢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 移动复制(节点)任意间距:方向z 间距11mm选择最顶层所有节点点击适用点击消隐选项,放大后如下图点击选择最新建立的个体点击激活➢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 建立单元材料:A3截面:槽钢Beta角:-90连接节点:建立Y=0位置的一根杆件➢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 移动复制(单元)等间距:0,900,0复制次数:18点击选择最新建立的个体1点击适用➢主菜单选择特性> 截面特性值点击槽钢>编辑>修改偏心偏心:左中心点击确认1选择的一种方式,这里也可以用其他方式选择➢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 移动复制(节点)右键单击树形菜单中槽钢>激活点击全部选择任意间距:方向z 间距75mm点击适用➢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建立单元点击选择最新建立的个体>激活材料:木材截面:方木连接节点:如下图➢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移动复制(单元)点击选择最新建立的个体等间距:900,0,0复制次数:36点击适用➢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移动复制(节点)点击全部选择任意间距:方向z 间距87.5mm点击适用点击选择最新建立的个体点击激活➢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建立单元单元类型:板材料:木材厚度:25节点连接:依次连接板的四个角点11顺时针或逆时针均可,连接方向与板单元局部坐标有关全部激活注意:以上建模数据仅供参考,工程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图纸尺寸进行建模,需要把板单元以及下层分配梁(方木等梁结构)进行细分多份(每个跨度至少3-4份),板单元与实体单元的结果误差与分割尺寸成正比。
一般满堂均布钢管支架设计与计算
一般满堂均布钢管支架1、一般钢管采纳外经48mm,壁厚3.5mm组成,底板下采纳0.6米×0.6米布设,在墩柱周围底板增设0.3米×0.3米,纵桥向三排,横杆间距均为1.2米.2、横向搁木和纵向搁木的布设为0.4米×0.4米,材料采纳15cm×7.5cm松木,横向摆放采纳15cm(高)×7.5cm,纵向摆放采纳7.5cm(高) ×15cm,横向搁木摆放在横杆上。
3、横向斜撑在底板每9排形成一个剪子斜撑,翼板每7排形成一个剪子斜撑,剪子斜撑与剪子斜撑纵向间距为5×=3米,即在平面布置图中按6~16布置,纵向斜撑在底板中间搭设一道,在底板边搭设一道,即(1)(2)(5)搭设布置,翼板边各搭设一道,斜撑减半,即(3)(4)搭设布置。
4、因钢管长度不够,用2个固定卡子卡住以调整标高和拆落支架,每一个卡子能经受,两个卡子为能知足施工要求。
一、地基处置1、泥浆池、沉淀池的处置将泥浆池、沉淀池内泥浆挖干净,分层每20cm夯实后,用C25砼硬化20cm厚。
2、绿岛采纳C25砼硬化,厚度为20cm,布设∮8钢筋网,间距为20cm×20cm。
3、23#~30#墩、36#~39#墩原地面硬化为:先将建筑垃圾清理干净,然后用压路机充分压实,铺30cm 厚石碴后,用C25砼进行硬化,硬化厚度为20cm。
支架设计计算一、扣件式满堂均布钢管支架的计算(以19#~20#为例)一、荷载散布及计算为计算简便,统一简化为均布荷载,依照设计图纸的尺寸及混凝土方量,每跨梁的荷载散布如以下图:N8(24#)(23#)(19#)(20#)150 200 400 980 980 500 1001253440(注:本图以厘米计)N1=50934kg/m N2=29750kg/m N3=25606kg/m N4=21400kg/mN5=19643kg/m N6=21124kg/m N7=26850kg/m N8=50920kg/m(20#) (21#)(21#) (22#)(22#) (23#)125 100 500 995×2 500 100 125(注:本图以厘米计)N1=N8=50920kg/mN2=N7=26850kg/mN3=N6=21124kg/mN4=N5=19641kg/m依照纵向支架散布图和横向支架散布图,以(2)为例进行检算,荷载散布如以下图:20702kg/m 19641kg/mP1=20702×+19641×=138813kg19641kg/m(2)(3)7.0mP2=19641×7=137487kgP= P1×P2=138813+137487=276300kgP=276300/2=138150kg设计为7根ф60cm钢管桩,壁厚为0.5CM,高度为6m,每根钢管桩受力为: P3=138150/7=19736kg/根考虑到模板、工字钢重量及施工荷载阻碍,取系数那么:P4=19736×=23683kg/根2、应力检算:σ压= P4/A=23683/()π=254kg/cm2〈[σ]=1700kg/ cm23、失稳检算钢管桩底部与混凝土调整块用螺栓连接,因此可看成为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受压杆件,取长度系数μ=2,惯性距I=π(D4-d4)/64=π(604-594)/64=41342cm4圆转半径r=I/A=41342/π=21.04cm柔度λ=μL/=2×600/=57查相关资料A3钢λP=100 λ0= λ<λ0,因此钢管桩属于短粗或小柔度杆,只需按强度问题进行检算即P0=A*σS=π()×1700=158806kg实际每根钢管桩的工作力为P4=23683kg<P0=158806kg。
满堂脚手架设计详细计算方法
满堂脚手架设计详细计算方法满堂脚手架是指由多个水平和垂直支撑构成的搭建框架,用于支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材料。
设计满堂脚手架时,需要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布置,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满堂脚手架设计的详细计算方法的一般步骤:第一步:确定基本参数确定满堂脚手架的高度、跨度、支撑点间距等基本参数。
根据所搭建的工程的具体情况,如建筑物的高度、平面形状和结构类型,选择合适的参数。
第二步:计算垂直支撑力根据满堂脚手架的高度和跨度,计算出垂直支撑力。
垂直支撑力是指施加在满堂脚手架立柱上的力,需要考虑人员和材料的重量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动载荷。
根据相关规范和经验公式,计算出每个立柱所受的垂直支撑力。
第三步:计算水平支撑力根据满堂脚手架的高度和跨度,计算出水平支撑力。
水平支撑力是指施加在满堂脚手架水平支撑杆上的力,需要考虑垂直支撑力和水平作用力及其分布情况。
根据相关规范和经验公式,计算出每根水平支撑杆所受的水平支撑力。
第四步:计算连接节点的承载力第五步:确定材料规格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满堂脚手架所使用的材料规格。
包括满堂脚手架的立柱、水平支撑杆和连接件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规格,以满足设计要求。
第六步:进行结构布局根据计算结果和材料规格,进行满堂脚手架的结构布局。
根据满堂脚手架的高度和跨度,确定立柱和水平支撑杆的数量和布置位置。
同时,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刚度,需合理设置对角支撑杆,并考虑支撑点间距的适当调整。
第七步:检验满堂脚手架的稳定性根据所布置的满堂脚手架结构,进行稳定性检验。
对于大型和特殊情况下的满堂脚手架,可以进行有限元分析或其他计算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估。
第八步:制定使用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根据满堂脚手架的设计和布置,制定相应的使用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
规范人员和材料的使用方式,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满堂脚手架的设计和计算需要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要求,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和监测,确保满堂脚手架的安全运行。
满堂支架的计算算例
满堂支架的计算算例满堂支架是一种常见于建筑工程中的结构支撑形式,用于提供支撑和稳定的功能,以防止结构失稳或倒塌。
下面是一个关于满堂支架的计算算例,详细介绍了它的设计和计算过程。
1.引言满堂支架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支撑结构,用于提供临时支撑和稳定性。
它一般由水平和竖直杆件组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安装。
本文将以一座三层建筑为例,计算满堂支架的设计和安装。
2.建筑结构参数建筑结构参数如下:-建筑高度:12米-楼层数:3层-楼板宽度:5米-楼板厚度:0.2米-楼板自重:2.5kN/m²-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支撑点间距:3米3.设计计算3.1楼板荷载计算首先,计算楼板的总荷载。
根据楼板宽度和自重,得到每平米楼板的自重荷载为:自重荷载=楼板宽度×楼板厚度×楼板自重=5m×0.2m×2.5kN/m²=2.5kN总荷载=自重荷载×楼层数=2.5kN×3=7.5kN3.2满堂支架荷载计算接下来,计算满堂支架的荷载。
满堂支架承受的荷载包括楼板荷载和自重荷载。
楼板荷载=楼板宽度×楼板自重=5m×2.5kN/m²=12.5kN/m满堂支架荷载=楼板荷载×支撑点间距=12.5kN/m×3m=37.5kN3.3杆件计算根据支架荷载和结构参数,计算满堂支架杆件的尺寸和数量。
首先,计算竖直杆件的数量。
每层楼需要一根竖直杆件,所以总杆件数量为楼层数。
总竖直杆件数量=楼层数=3根其次,计算水平杆件的数量。
每层楼需要两根水平杆件,所以总杆件数量为楼层数的两倍。
总水平杆件数量=楼层数×2=3根×2=6根然后,计算杆件截面面积。
假设杆件材料为Q235钢,使用方管作为杆件。
方管的截面面积可根据设计要求和安全系数确定。
最后,根据杆件截面面积和长度计算杆件的弯曲强度。
通常,设计时需要考虑杆件的弯曲强度和稳定性。
大桥满堂支架设计计算
××大桥满堂支架设计计算满堂支架设计及预拱度设置计算1. 脚手架稳定性计算:本计算以53#-57#墩左幅箱梁为例,对满堂支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了验算。
为了便于施工,初拟支架横距0.6m,纵距0.9m,步距1.2m,并在管架间布置剪刀撑。
1) 荷载计算:I. 箱梁自重:G=P/S= r×s×1/S=25×10.50667×1/12..225=21.486 KN/m2由于西互通箱梁不规则,故本计算取一个标准横断面,计算其横截面积s,按荷载全部集中在箱梁底板面积上计算,砼容重按25KN/m3计算。
s——箱梁纵向1米的底板面积(m2)。
II. 支架配件自重:0.3 KN/m2III. 满堂支架上木模及连杆自重:0.75 KN/m22) 活荷载计算:I. 结构脚手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施工荷载): 3 KN/m2II. 水平风荷载:Wk=0.7µzµsW0=0.294 KN/m2式中 Wk——风荷载标准值(KN/m2);µ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规定采用;µs——脚手架风荷载体形系数,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取值;µs本计算中取1.0;W0——基本风压(KN/m2),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规定采用;W0本计算中取4.0。
为了简化计算,脚手架每排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采用该排立杆内,外立杆的平均值。
3) 荷载组合:I. 模板支架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N,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按不组合风荷载情况计算:N=1.2∑NGk+1.4∑NQk=1.2×(21.486+0.3+0.75)+1.4×3=31.24KN/m2∑NQk——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与钢筋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NGk——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
满堂支架计算.(DOC)
东乌-包西铁路联络线工程格德尔盖公路中桥现浇箱梁模板及满堂支架计算书一、荷载计算1.1荷载分析根据本桥现浇箱梁的结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将涉及到以下荷载形式:⑴ q1——箱梁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密度取2600kg/m3。
⑵ q2——箱梁内模、底模、内模支撑及外模支撑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经计算取q2=1.0kPa(偏于安全)。
⑶ q3——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机具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当计算模板及其下肋条时取2.5kPa;当计算肋条下的梁时取 1.5kPa;当计算支架立柱及替他承载构件时取1.0kPa。
⑷ q4——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对底板取2.0kPa,对侧板取4.0kPa。
⑸ q5——新浇混凝土对侧模的压力。
⑹ q6——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取2.0kPa。
⑺ q7——支架自重,经计算支架在不同布置形式时其自重如下表所示:满堂钢管支架自重1.2荷载组合模板、支架设计计算荷载组合1.3荷载计算1.3.1 箱梁自重——q1计算根据跨G208国道现浇箱梁结构特点,我们取5-5截面(桥墩断面两侧)、6-6截面(跨中横隔板梁)两个代表截面进行箱梁自重计算,并对两个代表截面下的支架体系进行检算,首先分别进行自重计算。
①预应力箱梁桥墩断面q1计算根据横断面图,用CAD算得该处梁体截面积A=12.7975m2则:q 1 =BW=BAc⨯γ=kPa365.445.77975.1226=⨯取1.2的安全系数,则q1=44.365×1.2=53.238kPa注:B——箱梁底宽,取7.5m,将箱梁全部重量平均到底宽范围内计算偏于安全。
②预应力箱梁跨中断面q1计算根据横断面图,用CAD算得梁体截面积A=5.342m2则:q 1=BW=BAc⨯γ=18.52kPa5.75.34226=⨯取1.2的安全系数,则q1=18.52×1.2=22.224kPa注:B——箱梁底宽,取6.7m,将箱梁全部重量平均到底宽范围内计算偏于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堂支架设计计算(一)(0#台—1#墩)出京线目录一、设计依据 (1)二、地基容许承载力 (1)三、箱梁砼自重荷载分布 (1)四、模板、支架、枕木等自重及施工荷载 (2)五、支架受力计算1、立杆稳定计算 (5)2、立杆扣件式钢管强度计算 (6)3、纵横向水平钢管承载力 (6)4、地基承载力的检算 (6)5、底模、分配梁计算 (7)6、预拱度计算 (12)一、设计依据1.《京承高速公路—陡子峪大桥工程施工图》2.《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4.《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5.《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6.《简明施工计算手册》二、地基容许承载力根据本桥实际施工地质柱状图,地表覆盖层主要以亚粘素填土为主,地基承载力较好。
为了保证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t/㎡,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地基表皮层进行土层换填,换填如下:开挖标高见图纸,底层填0.5m中砂,经过三次浇水、分层碾压(平板震动器)夯实,地基面应平整,夯实后铺设5cm石子,继续压实,并进行承载力检测。
整平地基时应注意做好排水设施系统,防止雨水浸泡地基,导致地基承载力下降、基础发生沉降。
钢管支架和模板铺设好后,按120%设计荷载进行预压,避免不均匀沉降。
三、箱梁砼自重荷载分布根据设计图纸,箱梁单重为819t。
墩顶实心段砼由设于墩顶的底模直接传递给墩身,此部分不予检算。
对于空心段箱梁,根据《0#台-1#墩出京线30米跨箱梁满堂支架施工总体布置图》,综合考虑箱梁横截面面积和钢管支架立杆纵向间距,空心段箱梁腹板等厚段下方,纵桥向间距最大的立杆受力最不利。
根据立杆纵桥向布置,受力最不利立杆纵向间距取为d=(0.9+1.2)/2=1.05m。
本计算书主要检算该范围箱梁和支架受力。
钢管支架立杆纵向间距为30cm、60cm、90cm、120cm四种形式,横向间距为120cm+3×60cm+3×90cm+60cm+3×90cm+3×60cm+120cm。
根据钢管支架立杆所处的位置分为四个受力区,详见《0#台-1#墩出京线30米跨箱梁满堂支架施工总体布置图(二)》。
各受力区钢管支架立杆所承受钢筋砼自重荷载详见下表:根据上表,位于中腹板处间距60cm的立杆受力最大,单根钢管承受最大钢筋砼荷载为2.03t。
四、模板、支架、枕木等自重及施工荷载本桥箱梁底模、外模均采用δ=12mm厚竹胶板,内模采用δ=30mm厚木板。
底模通过纵横向带木支撑在钢管支架顶托上,支架采用Φ48mm×3.5mm钢管,通过顶托调整高度,支架底部通过垫块1或垫块2分配传力于地基。
垫块1:45cm×45cm×7cm 新制砼块。
垫块2:当立杆纵桥向间距≤60cm时,在立杆下方纵桥向布设25cm宽方木;当立杆纵桥向间距≥90cm时,在立杆下方纵桥向布设20cm宽方木。
采用方木垫块时,方木应沿纵桥向连续布设,方木断开位置应加设一层方木垫块,以保证立杆荷载均匀传至地基。
1、底模、外模面积共:15.16×30=454.80m2共重:454.80×0.012×0.85=4.64t2、内模面积共:13.4×25.2=337.68m2共重:337.68×0.03×0.65=6.58t3、模板底层横向带木采用100mm×100mm方木(间距按0.3m布置)共重:(30/0.3)×9.10×0.1×0.1×0.65=5.92t4、模板底层纵向带木采用150mm×100mm方木共重:30×20×0.15×0.1×0.65=5.85t5、外模木肋采用100mm×100mm方木(间距按0.3m布置)共重:(30/0.3)×6.81×0.1×0.1×0.65=4.43t6、内模木肋采用100mm×100mm方木(间距按0.3m布置)共重:(25.2/0.3)×13.4×0.1×0.1×0.65=7.32t7、钢管支架钢管支架采用Φ48mm×3.5mm规格,单重为3.841kg/m。
①立杆纵横向布置为16×33排,立杆长度有4m、5.5m、7m三种,数量分别为176根、192根、160根。
共重:(176×4+192×5.5+160×7)×3.841/1000=11.06t②水平杆步距为2×1.5m+3×1.2m,共5步6层。
纵向水平杆:长度有27.9m、18.6m、7.2m三种,数量分别为72根、16根、16根。
共重:(72×27.9+16×18.6+16×7.2)×3.841/1000=9.30t横向水平杆:长度有12.6m 、1.7m 两种,数量分别为164根、132根。
共重:(164×12.6+132×1.7)×3.841/1000=8.80t③纵横向剪刀撑:按每4档布置一道,长度有5.5m 、7.2m 、9.0m 三种,数量分别为54根、54根、44根。
共重:(54×5.5+54×7.2+44×9.0)×3.841/1000=4.16t 钢管支架共重:9.30+8.80+4.16=22.26t 8、施工荷载按0.25t/m 2考虑 以上荷载共计:4 4.64 6.58 5.92 5.85 4.437.3222.26q 0.251330++++++=+⨯ 257.000.250.40t /m 1330=+=⨯五、支架受力计算1、立杆稳定计算根据各受力区钢管支架立杆所承受钢筋砼自重荷载表,位于箱梁中腹板处间距60cm 的立杆受力最大,单根钢管承受最大荷载为2.03t 。
单根钢管所承受的模板、支架自重以及施工荷载为0.40t/ m 2,N 2=1.05×0.6×0.40=0.252t 。
单根钢管实际最大受力(考虑受力不均匀系数1.2): N max =(2.03+0.252)×1.2=2.74t φ48×3.5mm 钢管支架截面特性为:A=4.89cm 2,E=2.06×108KPa ,i=1.58cm ,μ=1,L=1.5m 。
21 1.5951.5810Li μλ-⨯===⨯,查表得φ=0.552故[N]=φA[σ]=0.552×4.89×10-4×215×102=5.80tN max=2.74t<[N]=5.80t,满足立杆稳定要求。
2、立杆扣件式钢管强度计算扣件式钢管立杆容许荷载,查《简明施工计算手册》表8-18(P440),当横杆间距(步距)为150cm时,φ48*3.5mm对接钢管容许荷载[N]=3.03t。
N max=2.74t<[N]=3.03t,满足钢管强度要求。
3、纵横向水平钢管承载力根据施工技术规范,砼倾倒所产生的水平荷载按0.2 t/m2考虑纵横向水平钢管由于立杆间距<1.05×2m,横向水平杆间距≤1m。
满足不需计算的条件,故可不对纵向、横向水平杆进行抗弯强度、抗弯刚度及扣件抗滑移计算。
4、地基承载力的检算(1)采用垫块1,即45cm×45cm×7cm新制砼块。
检算中腹板处地基承载力(《0#台-1#墩出京线30米跨箱梁满堂支架施工总体布置图(二)》中2--2截面Ⅳ区)每个垫块支撑一根钢管,钢管传力为2.74t。
由于砼块的高宽比h/b=7/45=0.16<0.20,故其应力扩散角θ=0。
砼块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45×0.45=0.20m2地基应力为:2.74/0.2=13.7t/m2>12t/m2,不满足要求。
将中腹板处垫块尺寸换为55cm×55cm×7cm,则砼块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55×0.55=0.30m2地基应力为:2.74/0.36=9.1t/m2<12t/m2,满足要求。
其它范围地基应力均满足要求。
(2)采用垫块2①当立杆纵桥向间距≤60cm时,在立杆下方纵桥向布设25cm宽方木。
根据上表,位于中腹板处间距60cm的立杆受力最大,单根钢管承受砼最大荷载为2.03t,N2=0.6×0.6×0.40=0.144t。
N max=(2.03+0.144)×1.2=2.61t方木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6×0.25=0.15m2地基顶面应力为:2.61/0.15=16.5t/m2>12t/m2,不满足要求。
将Ⅱ区、Ⅳ区钢管支架底方木宽度改为45cm,则方木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6×0.45=0.27m2地基顶面应力为:2.61/0.27=9.7t/m2<12t/m2,满足要求。
②当立杆纵桥向间距≥90cm时,在立杆下方纵桥向布设20cm宽方木。
N max=2.74t方木与地面接触面积为:1.05×0.20=0.21m2地基顶面应力为:2.74/0.21=13.0t/m2>12t/m2,不满足要求。
将Ⅱ区、Ⅳ区钢管支架底方木宽度改为30cm,则方木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9×0.30=0.27m2地基顶面应力为:2.74/0.27=10.1t/m2<12t/m2,满足要求。
其它范围地基应力均满足要求。
5、底模、分配梁计算(1)面板计算底模采用δ=12mm 厚竹胶板,按单向板计算,箱梁横隔板处的模板受力最不利,按两跨等跨连续梁计算。
取板宽1cm 进行计算,过程如下: 自重,上方模板、木肋,施工荷载为:2111.2300.0120.85 4.647.320.250.29/1330q t m ⨯⨯⨯++=+=⨯上方砼荷载为:q 2=1.6×2.6=4.16t/m 2q=(q 1+ q 2)b=(0.29+4.16)×10×0.01=0.445kN/m 。
其截面特性为:3364bh 0.010.0121.44101212I m -⨯===⨯ 22730.010.012 2.41066bh W m -⨯===⨯420.010.012 1.210A bh m -==⨯=⨯受力简图如下,图中尺寸以mm 计:参照《简明施工计算手册》 江正荣编著 P54中表2-13“两跨等跨连续梁” 查表得K M =0.125,K V =0.625,K f =0.521最大弯矩M max =K M ql 2=0.125×0.445×0.32=5.01×10-3 KN ·m 最大剪力V max =K V ql=0.625×0.445×0.3=0.083KN ·m最大挠度446max660.4450.30.521 1.4510100100910 1.4410f ql f K m EI --⨯==⨯=⨯⨯⨯⨯⨯ []6max75.011020.9a<902.410M MP MPaW σσ--⨯====⨯,满足要求 3max max430.083101.5 1.04[] 1.32 1.210V MPa MPa A ττ--⨯=⨯=⨯=<=⨯,满足要求 变形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