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一、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昆虫的特点和习性。
1.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主要讲述了作者法布尔热爱大自然,痴迷于捕捉和研究昆虫的故事。
2.2 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昆虫的形态、习性以及作者对昆虫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3.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住昆虫的特点和习性。
3.2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难点:4.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出现的生僻词汇和句式。
4.2 学生能够从课文中提炼出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五、教学方法:5.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5.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体验。
5.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准备:6.1 准备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的文本材料。
6.2 收集相关的昆虫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6.3 准备课堂讨论和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七、教学过程:7.1 导入:通过展示昆虫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昆虫,激发学生的兴趣。
7.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
7.3 课文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7.4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昆虫的认识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八、课堂活动:8.1 昆虫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文中的昆虫,通过动作、声音等方式展示昆虫的特点。
8.2 昆虫习性调查:学生分组调查不同昆虫的习性,分享调查结果。
8.3 写作练习:学生仿照课文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昆虫的短文。
九、作业布置:9.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下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9.2 让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准备相关问题。
十、教学反思:10.1 在课后,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10.2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一、课程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表达意图。
2、学生能够掌握文章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以及情节的发展过程。
3、通过深入解读文本,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课程内容1、引言:介绍《装满昆虫的衣袋》的背景和主题。
引导学生产生对昆虫的兴趣,为后续课程内容做铺垫。
2、情节分析:讲述小说中的主要情节,包括主人公的发现、对昆虫的痴迷以及父母的反对等关键事件。
3、人物分析:深入剖析小说中主人公、父母等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人物的行为和语言,理解作者在故事中传达的情感与价值。
4、文本解读:选取文中的关键语句和情节进行深入解读。
例如,主人公如何描述自己的昆虫收集过程,以及父母的情感变化等。
引导学生通过这些关键点,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5、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三、课程评估1、作业:根据课程内容,布置阅读和写作任务。
例如,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短文,或者根据《装满昆虫的衣袋》中的某个情节,发挥想象力进行改写或续写。
2、测验或考试:通过测试或考试,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可以设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考题,如选择题、简答题等,检验学生对情节、人物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3、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在课程中的表现,包括课堂发言、小组讨论、作业完成等情况。
定期与学生回顾成长档案,肯定他们的进步和发展潜力,鼓励他们持续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程计划本课程计划为期10周,每周安排1次2小时的课程。
在课程结束时,学生将完成以下任务:1、对《装满昆虫的衣袋》整篇课文进行深入阅读和理解。
2、学习和掌握小说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
3、通过文本解读和分析,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完成阅读和写作作业,以检验学习成果。
2023最新-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8篇】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8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
2.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三.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课文录音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
1.谈话:请你们把手放进口袋,说一说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现在有一个人,他的口袋里道了昆虫,你们奇怪吗?这个口袋里放了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
(个别读、齐读)(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按要求自学)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正音。
莱昂小溪纺织娘厉声垃圾鸟栖虫居蠕虫嗬蜗牛(2)释词。
(讨论交流)小溪纵横鸟栖虫居甜滋滋厉声裤兜中毒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理清文章脉络。
1.各自轻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
2.读后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序号。
第()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
第()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第()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观察。
2.指名交流难写难记生字的记法和写法。
小小昆虫趣:《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活动设计
小小昆虫趣:《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活动设计第一章:活动简介活动名称:小小昆虫趣活动目标:通过阅读《装满昆虫的衣袋》一书,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活动时间:40分钟活动准备:教材《装满昆虫的衣袋》、昆虫图片、实物昆虫、画纸、彩笔等。
活动流程: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昆虫的了解和兴趣。
2. 阅读教材:学生自读或教师朗读《装满昆虫的衣袋》一书,引导学生关注书中的昆虫种类和特点。
3. 观察昆虫:展示昆虫图片和实物昆虫,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昆虫的外貌特征。
4. 创意绘画: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昆虫特征,用画纸和彩笔创作属于自己的昆虫画作。
5. 分享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并分享对昆虫的观察和创作心得。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观察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第二章:昆虫的种类与特点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分类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活动流程:1. 引入话题: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昆虫的兴趣。
2. 教师讲解:教师讲解昆虫的分类和特点,如蝴蝶、蚂蚁、蜜蜂等。
3. 学生观察:展示不同种类的昆虫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昆虫的外貌特征。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昆虫的特点,并选出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昆虫。
5. 分享与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介绍自己喜欢的昆虫的特点。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观察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第三章:昆虫的生态环境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昆虫的生活环境和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活动流程:1. 引入话题: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昆虫的兴趣。
2. 教师讲解:教师讲解昆虫的生活环境和习性,如昆虫如何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等。
3. 学生观察:展示不同昆虫的生活环境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昆虫的生活习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昆虫的生活环境和习性,并选出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昆虫。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种有趣的科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昆虫的种类、生活习性以及观察能力。
这个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以下是一个针对小学生的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进行这个有趣的实验。
一、目标:1.了解不同种类的昆虫,并学会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3.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二、准备材料:1.透明塑料袋子;2.昆虫捕捉器或者自制昆虫网;3.放大镜;4.昆虫标本或者昆虫模型;5.书籍或者图表,介绍不同种类的昆虫。
三、实验步骤:1.引入教师用图片或者书籍等资源向学生介绍各种昆虫的基本信息,如外形、生活习性等。
引发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并告诉他们今天将进行一个关于昆虫的有趣实验。
2.捕捉昆虫让学生带着放大镜和塑料袋到学校周围的草地或树林中捕捉昆虫。
学生可以使用昆虫捕捉器或者自制的昆虫网来捉昆虫,但要注意保护昆虫的生命。
3.观察昆虫学生捕捉到昆虫后,把它们放入透明塑料袋子中。
学生可以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外形、行为等特征,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4.分类昆虫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昆虫特征,将它们分类整理。
可以根据书籍或者图表上的信息,对昆虫进行简单的分类。
5.讨论和总结让学生分享他们观察到的昆虫信息,包括不同种类的昆虫、它们的生活习性等。
通过讨论,让学生对昆虫有更深入的了解。
6.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捕捉到的昆虫,并用放大镜向其他同学展示昆虫的细节。
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个小展览,让其他同学也能参与观察。
四、扩展活动:1.让学生用手工制作昆虫标本,进行更深入的观察;2.组织学生进行昆虫观察比赛,看谁能观察到更多的昆虫种类;3.带学生到昆虫博物馆或者昆虫展览中,进一步了解昆虫的奥秘。
五、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学生的讨论内容和学生展示的昆虫信息等来评价学生的实验水平和对昆虫的理解程度。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写下学习笔记,展示他们对昆虫的了解。
小学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及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及教案三篇小学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
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_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
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两件事。
这是课文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1.要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3.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构想读着《装满昆虫的口袋》,一个迷恋昆虫的孩子跃然纸上。
为了捉到纺织娘,他锲而不舍地寻找了三天;爸爸叫他放鸭子,他却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正是凭着这种浓厚的兴趣,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昆虫学家。
读着读着,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被这个孩子所吸引。
在阅读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时,我们惊奇地看到,法布尔用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描述、诙谐的语调,把一个个昆虫写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让我们情不自禁、兴趣盎然地随着他漫游于昆虫的王国。
在读法布尔的传记时,我们看到了很多令人感动的细节。
不论是在童年还是在后来的日子中,他始终是那迷恋昆虫。
读完这一切,我们真的想说: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呀!在教学时,我努力想把一个真实的法布尔全面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在本课,我引导学生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常常是人在文中,神在文外。
因此,教学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根据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
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下二点:其一,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激活学生的读书需求,使师、生、文本之间进行和谐的对话。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了解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和痴迷,以及他如何收藏昆虫的过程。
2. 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对探索昆虫世界的兴趣。
3.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痴迷、偶尔”等词语造句。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和痴迷。
2.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痴迷、偶尔”等词语造句。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法布尔收藏昆虫的过程,体会他对昆虫的热爱。
2.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痴迷、偶尔”等词语造句。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
2.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生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装满昆虫的衣袋”?2.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3.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
4.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如:法布尔为什么要把昆虫装满衣袋?他是怎样收藏昆虫的?5.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6. 教师总结,强调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和痴迷,以及他对自然、对科学的贡献。
7. 学生课后作业:用“痴迷、偶尔”等词语造句,并写一篇关于昆虫的小短文。
8. 课后反思,总结教学效果,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以及表达能力方面的进步。
2. 关注学生在探索昆虫世界兴趣方面的激发,观察学生是否对自然和科学表现出更多的热情。
3. 通过学生的昆虫短文,评估他们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深度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实地考察,让学生有机会亲自观察昆虫,增进对昆虫的了解和兴趣。
2. 邀请昆虫学家或自然教育者来校讲座,分享更多关于昆虫的知识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进行昆虫观察日记的写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6篇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6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精读课文,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对大自然的热爱。
3、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明白无论做什么事,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教学重难点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领悟无论做什么事,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感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2、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和大家一起认识了一位用口袋来装昆虫的怪人,他是谁?生:法布尔。
出示:法布尔是。
(口头填空)2、根据回答,相机板书:着迷你能从文中为它找出两个近义词吗?(交流:迷恋、痴迷……)3、瞧,这就是法布尔!你觉得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他的衣袋高高地鼓起)知道这鼓起的口袋里装的是什么呀?4、过渡:法布尔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要想对他了解更多,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年,走进他那与众不同的童年生活,体会他那份对昆虫的痴迷。
)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15课《装满昆虫的衣袋》。
(板书课题,齐读。
)二、细读课文:1、课文通过哪几件事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痴迷的?自读要求(2—10自然段)。
(幻灯片2)(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划出你感觉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的句子。
2、学生自读批注,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讨论交流,(投影出示相关语句)过渡:读了课文,我们知道法布尔花了三天的时间才捉到一只纺织娘,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纺织娘?(a)找纺织娘(板书:捉纺织娘)① a 、(幻灯片3)“妈妈一看,儿子的手中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
出示纺织娘图(体会纺织娘的可爱,指导朗读,读出对它的喜爱)b、“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
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三天前就注意到了,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为了一只纺织娘,在花园里整整守了三天。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通用13篇)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通用13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两件事.这是课文的重点.二,教学目标1,要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3,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重点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四,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要素设计感故事感交响感共情感娱乐感意义感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法布尔"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的无穷乐趣.2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孜孜以求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品读感悟第二到第十自然段的内容.教学难点:深刻领悟题目的内涵,让学生得到启迪.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精神.讲解法布尔生活中的小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法布尔.出示视频:《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六条腿的舞蹈家.让学生欣赏,播放视频《昆虫记》的片段,让学生走进《昆虫记》走进法布尔的生活.播放歌曲《童年》让学生在优美体味童年生活的快乐.要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教学设计要素设计感故事感交响感共情感娱乐感意义感一,交流资料,,激发兴趣,引入新课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三,品读课文,自主感悟四,拓展引申文本,追求超越升华设计小组合作及情感教学的教学活动使本课极有设计感.自由朗诵,整体感知;聆听范读,比照仿诵.整体感悟: 学生思考,讨论,质疑以下问题.如果要你为法布尔设计一个雕像,你准备怎样设计.多媒体法布尔生平事迹.介绍法布尔生活中的小故事.法布尔观察昆虫很着迷.他为了观察昆虫,居然连回家都忘了.学生互相讲述一下发生在童年时的故事出示视频:《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六条腿的舞蹈家使学生感受到法布尔富有诗意的语言和他敏锐的观察力...配乐《童年》学生朗诵法布尔观察昆虫着迷的片段.出示视频:《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观看了这个片断,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对小时候的法布尔有哪些了解你们的描述让老师好像看到了当时的情景,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是不容易呀.你们能把这种很不容易的感觉读出来吗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办一个主题展览播放歌曲《童年》让学生在优美体味童年生活的快乐.学生加上自己的动作,朗读法布尔捉虫的语句.与法布尔共同感受捉纺织娘的辛苦,捉住纺织娘的那份喜悦学生配乐朗读自己的喜欢的段落.互相赞美.了解法布尔的生平.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和小时候的故事有很大的关系.教会学生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去生发,去拓展,去创造,"跳出文本看世界",使学生受到法布尔细致观察,严谨治学的精神的熏陶和感染《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篇2抓住“真实”,捕捉“真实”——《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片断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高子阳邮政编码:215300 e-mail:《装满昆虫的衣袋》(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中有这么一些内容:“你这可恶的小傻瓜!”法布尔一回到家,父亲就怒气冲冲地责骂他,“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拣这些没用的玩意儿!快给我扔了!”……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1)体会法布尔执着追求、坚持不懈的精神。
(2)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昆虫,你们都见过哪些昆虫呢?(学生自由回答)2、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认识一位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
他从小就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把昆虫装进了自己的衣袋。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正音。
(2)理解词语:着迷、迷恋、痴迷。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法布尔的什么事?(课文主要讲了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非常着迷,经常捉昆虫装进衣袋,遭到父母的责骂,但他依然痴迷于昆虫,最终成为了著名的昆虫学家。
)(三)精读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能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语句,用“____”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2、交流汇报(1)“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农活正要回家,却发现法布尔不见了。
他们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边跑边呼喊儿子。
”从“不见了”“着急”“边跑边呼喊”可以看出爸爸妈妈对法布尔的担心,也从侧面反映出法布尔经常因为观察昆虫而忘记回家,可见他对昆虫的着迷。
(2)“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
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三天前”就开始关注,“终于找到了”体现了法布尔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以及找到后的喜悦,说明他对昆虫充满了好奇和痴迷。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昆虫及其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兴趣。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3)学会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探索的精神。
(3)教育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昆虫及其特点。
难点:1. 课文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
2. 培养学生对昆虫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昆虫图片、实物等教具。
3. 生字词卡片。
4. 探究活动所需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实物等引起学生对昆虫的兴趣。
(2)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
(2)教师通过卡片、游戏等方式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专业术语。
5. 探究活动:(1)分组进行观察和探究,了解昆虫的特点。
(2)各组汇报探究成果。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实践作业: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其特点,下一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课堂上学生参与度较高。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分组观察和讨论,充分发挥了合作学习的优势。
但在课文理解方面,部分学生对专业术语的掌握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辅导。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1)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主人公对昆虫的热爱和收藏昆虫的过程。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装满昆虫的衣袋篇一课题就是课文的眼睛,也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最先接触到的文本信息。
由课题设计问题,切入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能突出教学重点,有效统领全文教学。
装满昆虫的衣袋这一匠心独运的课题,是提示法布尔性格特点和成功奥秘的点睛之笔,是后人设计法布尔塑像的创意之举,也是教师引领学生理解文本、走近人物、品味语言的切入点与突破口。
紧扣这一课题设计教学,不仅能有效突出课文的核心内容,突破教学难点,还有助于学生深入品味课文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
【教学重点】抓住课题,品读课文,从典型事例中读懂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和对梦想的执著追求。
【教学过程】一、切题导入1.出示法布尔塑像,引导学生观察:这是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塑像。
看了这尊塑像,哪一点留给你的印象最深?(抓住高高鼓起的衣袋,揭示并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了解大意。
3.质疑:你觉得法布尔的衣袋里仅仅装的是昆虫吗?里面还装着什么?(在课题的装字上加引号。
)设计意图:装满昆虫的衣袋既是这篇课文的课题,也是课文的一则妙语,它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法布尔痴迷昆虫与对自己梦想的执著追求。
然而让学生理解这样深刻隽永的表达还有一定的难度。
这时,教师可以从课题导入,设计法布尔的衣袋里还装着什么这一贯穿课堂教学的问题,以减少教学中的枝蔓,直奔教学的核心内容,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效果。
二、扣题品文1.师:课文中有一些词语直接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你能找出来吗?(板书:着迷、迷恋、痴迷。
)2.师:正如课题所写的一样,课文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小法布尔对昆虫世界的热爱。
自读课文第210自然段,看看课文从哪些事例中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请在这些词语、句子或段落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和体会。
(生自学,组织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捉纺织娘放鸭时捉甲虫两个典型事例进行理解。
)3.品读捉纺织娘。
师:在法布尔眼里,这是一只怎样的纺织娘?(抓住全身翠绿、触角细长和动听的声音、歌唱家体会纺织娘的可爱、漂亮,以及法布尔对纺织娘的喜爱;抓住天黑未归和三天前终于等词语,体会法布尔捉纺织娘的不易和捉到纺织娘后的喜悦。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一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理解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和执着,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3.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1.2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
2.教学难点2.1对法布尔热爱昆虫的情感体验。
2.2理解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精神。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出示昆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昆虫的特点。
1.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昆虫知识。
2.课文朗读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节奏。
2.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指导停顿、重音等。
3.课文理解3.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生字词学习4.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并记忆。
4.2学生组内交流,运用生字词造句。
5.课堂讨论5.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法布尔为什么热爱昆虫?5.2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6.拓展活动6.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昆虫模型或绘画作品。
6.2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交流对昆虫的喜爱。
7.2布置作业: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激发了学生对昆虫的兴趣。
在生字词学习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课堂讨论环节,学生能够各抒己见,对法布尔热爱昆虫的情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
五、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2.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讨论、实践环节的参与度和表现。
小小昆虫趣:《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活动设计
小小昆虫趣:《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活动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对昆虫产生兴趣,认识常见的昆虫。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 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环境,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的昆虫,如蝴蝶、蚂蚁、蜜蜂等。
2. 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学习如何观察昆虫,培养观察能力。
4. 通过故事《装满昆虫的衣袋》,让幼儿了解昆虫的多样性。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领幼儿观察昆虫,了解昆虫的特点。
2. 故事法:通过讲述《装满昆虫的衣袋》引导幼儿认识昆虫的多样性。
3. 实践法:让幼儿亲身体验捉昆虫,培养实践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幼儿交流观察昆虫的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装满昆虫的衣袋》2. 昆虫图片:蝴蝶、蚂蚁、蜜蜂等3. 昆虫标本或模型:蝴蝶、蚂蚁、蜜蜂等4. 捕虫网、放大镜等观察工具5. 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装满昆虫的衣袋》故事,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2. 认识昆虫:展示昆虫图片和标本,让幼儿了解昆虫的特点。
3. 观察昆虫: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观察校园里的昆虫,培养观察能力。
4. 捕虫实践:指导幼儿使用捕虫网捕捉昆虫,体验捉昆虫的乐趣。
5. 昆虫绘画: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描绘所观察到的昆虫,培养绘画能力。
6. 交流分享:组织幼儿分享捕虫和绘画的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7. 总结: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环境,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观察昆虫时的兴趣和专注程度。
2. 评估幼儿在捕捉昆虫和绘画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关注幼儿在交流分享环节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开展昆虫主题的科学实验,如昆虫的习性观察。
2. 组织昆虫知识竞赛,增加幼儿对昆虫的了解。
3. 邀请昆虫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幼儿对昆虫的认识。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观察昆虫时,注意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2. 捕捉昆虫时要尊重生命,不要伤害到昆虫。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主人公对昆虫的热爱和收藏昆虫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实物等资源,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小小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3)培养学生勇于追求梦想,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主人公对昆虫的热爱和收藏昆虫的过程。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主人公在收藏昆虫过程中的坚持与执着。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昆虫的图片或实物。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准备生字词本,记录生字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实物,引发对昆虫的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
(3)齐读课文,导入新课。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分段朗读,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展示生字词预习成果,教师点评。
(2)重点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3)学生练习运用生字词造句。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小组讨论,讨论主人公对昆虫的热爱和收藏昆虫的过程。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短文。
2. 拓展作业:(1)观察身边的昆虫,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昆虫的特点和分类,培养对昆虫的观察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昆虫的特点和分类。
教学难点:学生对昆虫的观察和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昆虫图片或昆虫实物、纸袋、班级黑板、彩色笔、洞钉、教具箱。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话题(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或几张酷似的昆虫实物或昆虫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开心地讨论身边的昆虫。
Step 2 识别昆虫(1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大的椭圆形,然后分割为不同大小的区域,用彩色笔填写不同的颜色,并标上相应的昆虫名称。
教师向学生谈论每个昆虫的特点,例如:昆虫有六条腿、有翅膀等等。
学生通过观察昆虫图片或实物,将它们贴在同样的区域内。
Step 3 分类任务(20分钟)教师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每组给一张纸袋和一些昆虫图片或实物。
教师要求学生将昆虫按照形状、颜色或其他特征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贴在纸袋上。
Step 4 分享和讨论(10分钟)每个小组依次分享他们的分类方式,并解释背后的原因。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问题,例如:“为什么我们要分类昆虫?”、“如何保护昆虫的生存环境?”等等。
Step 5 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重申保护昆虫的重要性和观察昆虫的方式。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昆虫。
Step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观察自己的家附近或学校周围的环境,记录下看到的昆虫种类,并写一篇关于昆虫的小短文。
拓展活动:1. 小组竞赛: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用纸袋装满尽可能多的种类的昆虫图片或实物。
2. 昆虫园观察: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公园或昆虫园进行昆虫观察,向学生介绍更多有趣的昆虫知识。
3. 自然摄影:要求学生拍摄一些漂亮的昆虫照片,并制作成一个昆虫展览,让全班共同欣赏。
继续写相关内容...拓展活动(续):4. 昆虫绘画: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示昆虫的美丽。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装满”、“衣袋”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昆虫的特点。
(2)学会借助图片、资料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观察和探索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生字新词的学习。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昆虫的特点。
2. 学会借助图片、资料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相关的昆虫图片、资料。
3. 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谈谈对昆虫的了解。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
(2)教师讲解生字新词,让学生理解并会用词语造句。
(3)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3. 交流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中出现的昆虫的特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了解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课文中出现的昆虫的特点。
希望同学们课后观察大自然,学会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5.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
(2)观察身边的昆虫,了解其特点,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进入昆虫的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采用分组讨论、问答等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思维能力。
3. 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分享对昆虫的了解。
2.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3. 教师讲解生字新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5. 分组讨论,总结课文中出现的昆虫的特点。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精选15篇)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精选15篇)《装满昆虫的衣袋》篇1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理解,你觉得法布尔是个什么样子的孩子呢?(他是个对虫子特别着迷的孩子)2、板书“着迷”,你来说说什么样子叫着迷呢?在你的生活中有什么是你特别着迷的呢?过渡:是啊,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的着迷,喜欢看球赛的人,我们通常叫他是球迷,喜欢下棋的叫棋迷。
那法布尔我们可以叫他是什么?(昆虫迷)二、精读课文1、读一读课文,请你来找找从那些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个名副其实的“昆虫迷”呢?。
学生自读课文,指名学生说一说a、从“捉纺织娘”b、捉小甲虫。
2、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他着迷的精神来。
①、影出示第三自然段,齐读读第三自然段,从那个词我们最能看出法布尔的着迷呢?圈出“终于”。
法布尔在三天前就开始寻找了,结果终于被他找到了,他心中会多么的高兴,兴奋啊,那么请你来体验一下他当时的心情,读一读第一句“妈妈,在这儿呢……”读出高兴兴奋的语气来。
②、读一读第四节,从这些例子中我们更加能了解到法布尔对昆虫非同寻常的感情啊。
③、我们再来看看另一只小甲虫的故事,指明学生朗读5、6、7、8、9、五段,从这五段中,你觉的法布尔仅仅还是对昆虫很着迷吗?请你来找一个更合适的词语能说明法布尔的心情。
板书:迷恋④、投影出示6、7、8、9三段这时候法布尔的心情不同的,请你来划一划,找一找。
请你来说说有什么不同呢?心情的变化:捉小甲虫时的“高兴”“心里甜滋滋的”-------被父母责骂时的“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将“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仍然兴致勃勃”地拣那些昆虫,背地里“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a、同学们在生活中肯定也曾被父母责骂过,你还记得你父母是怎么责骂你的吗?你来模仿一下他们的口气来读一读法布尔父母的责骂。
指明学生读。
男女声来读一读。
b、当父母责骂你时,你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请你来说说。
我们的小法布尔心里也是非常难过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梅街中心小学王艳【教材分析】《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篇童趣十足的叙事性文章,文章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两件事:一是抓纺织娘,二是放鸭子时观察小虫子。
这两件事充分体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也是文章的重点。
【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通过阅读来理解、欣赏和评价文本,能够借助网络等平台搜集、处理、交流文本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正确的审美体验。
教学中,抓住重点语段和词句,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创设智慧灵动的语文课堂。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课文的十个生字,理解“痴迷、纵横、闪烁、鼓鼓囊囊”等词语;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透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得到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熏陶。
3、凭借文本,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2、深刻领悟题目的内涵,体会法布尔从小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文中八个生字,要求会读会写,会认读五个生字。
2、初步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读顺,大致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法布尔生活的环境对其成为昆虫学家的影响。
教学重点:学会文中八个生字,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难点:通过第一段的学习,体会法布尔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对其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
认识法布尔1、板书:衣袋提问:你的衣袋里一般都装着些什么呢?2、补充课题:装满昆虫的衣袋引导学生读题。
3、请学生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谁的衣袋里装满昆虫?他的衣袋里为什么会装满昆虫?)学生回答问题后,对法布尔资料交流。
课件出示法布尔生平简介。
过渡: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就会明白。
二、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课文读通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后学生进行评议,评议重点是生字字音是否读准3、多媒体课件出示文本,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注意带点字读音。
纵横闪烁光泽责骂满载而归鸟栖虫居中毒观察可恶痴迷鼓鼓囊囊兴致勃勃三、整体感知,理清文脉1、默读课文,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指导学生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介绍法布尔小时候的生活环境。
第二段(2——10)通过两件事讲法布尔从小对昆虫非常着迷。
第三段(11)讲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着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四、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从这一段描写中你知道了些什么?(告诉我们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出生地、法布尔小时候的生活环境)2、重点指导读第二句,读读想想,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圣莱昂这个小村子的景象。
3、从这一句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对法布尔成为昆虫学家的影响。
)4、引读: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要求用波浪线画出这句重点句,再次齐读。
)5、过渡:那课文又是通过那些事来反映法布尔对小虫子的着迷的呢?这将是我们下节课重点研究学习的内容。
四、指导写字。
五、作业: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三遍。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2——10自然段的学习,深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3、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课文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目。
4、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精读课文2——10自然段,深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课文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目。
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装满昆虫的衣袋(齐读)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所学内容,你认为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出示句子: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齐读)找出与“着迷”意思相近的另外2个词语。
着迷、迷恋、痴迷2、同学们,课文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排列这三个词语的,你觉得他们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交流体会:他们都带有“迷”,但三个词语迷的程度是越来越深的。
过渡:法布尔到底是怎样对昆虫由“着迷”到“迷恋”甚至“痴迷”的呢?让我们再次走进法布尔的童年,走进他童年与众不同的生活,体会他那份对昆虫的痴迷。
二、指导学习第2~10小节(一)、那么课文通过哪些事例来写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
请同学们围绕这这个问题,自由轻声读2~10小节。
(二)、集体交流:(抓纺织娘,抓小甲虫)A.抓纺织娘(2~3自然段):课件出示:学习课文金钥匙:读,想,划,评(指导学法):默读,想一想,哪些语句能让你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划一划,为什么,写一下自己的感受在词句旁边。
1、指名读。
交流自己的感受。
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语体会,师生共读共议。
多媒体课件出示重点语段:1)“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
他们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边跑边呼喊儿子。
”(为了观察昆虫,法布尔居然连回家都忘了。
)2)“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
现在,他终于找了这位‘歌唱家’。
”(扣住“三天”、“终于”体会抓纺织娘的不容易以及法布尔的执著)3)引导想象,拓展思维:法布尔在找这位“歌唱家”时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出示图片)这就是纺织娘。
(1)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样子。
文中是怎样描述这只纺织娘的?指名读文中有关词句。
(课件出示: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歌声动听的纺织娘。
)(2)评议:从这些描述中你感受到什么?那对于小虫子尤其着迷的孩子来说,他抓到这只漂亮的纺织娘,心情又如何呢?师引:此时,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正在焦急地寻找失踪的法布尔,他们边跑边呼喊着:“孩子!你在哪儿啊!”(出示文字:“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齐读。
当父母看到这一幕时,会说什么呢?指名说如果你就是法布尔,你又会如何说回答父母呢?指名说重点指导读法布尔对妈妈说的话,用表演朗读法来表现法布尔找到纺织娘的欣喜。
(师生合作创造性表演读。
)看来,大家还真理解法布尔对小虫子的着迷呢!让我们完整地读读2~3自然段,感受法布尔对小虫子的着迷。
齐读2~3段归纳学法——读,想,划,评B. 抓小甲虫(4~9自然段):1)、小组合作按照学法:读,想,划,评,找出反映法布尔喜爱昆虫的句子。
2)、学生依照情感体验,读感受深刻的句子,并说说使自己感受深刻的原因。
交流:课文的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法布尔是个昆虫迷?(投影出示相关语句)a“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他们眼前掠过!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
”(从外形描写中体会小甲虫的可爱,从而体会法布尔对它的喜爱。
从捉虫的动作中体会法布尔已很有经验,结合体会指导朗读。
)b“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①生活中,你看过谁把什么当作“小宝贝”?②请同学们注意法布尔一系列的动作,细细地品味,你还能感受到什么?(法布尔对小甲虫照顾得很周到,精心呵护,很珍惜小甲虫)③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
从“放进”“包上”“装进”这些词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倾注了全部的情感。
)C“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①进垃圾堆的东西,我们一般用什么动词?(②那课文为什么不用“扔”,而用“放”呢?——是啊!一个“放”字让我们看到了法布尔是那么地不舍,又是那么地无奈啊!(③抓住“难过极了”“刷刷地”“很不情愿”“放”等词,指导朗读,体会法布尔的不舍与无奈!)D、同学们,法布尔高兴是因为昆虫,难过也是因为昆虫。
当一个人的喜怒哀乐都是因为某样东西时,他就是真正地爱上了这样东西,就是对它“迷恋”了!理解“迷恋”。
迷恋:对某种事物过度爱好而难以舍弃。
法布尔对昆虫太着迷了,面对父亲的怒斥、母亲的重责恐吓,法布尔放弃了对昆虫的迷恋了吗?他怎么做的?指读、引读第10自然段。
此时的法布尔已经对昆虫由着迷到迷恋甚至痴迷啦!现在,你能说说对“痴迷”的理解吗?三、学习课文最后一小节1. 师过渡:美妙的昆虫世界让法布尔着迷,他在生活中做有心人处处留心观察;神奇的昆虫世界让法布尔迷恋,不顾父母的责骂,坚持不懈,乐此不疲。
因为在他眼中,不起眼的昆虫是美丽、可爱的“小宝贝”,是他的知心朋友。
他的喜怒哀乐紧紧牵系着昆虫,他的生活离不开昆虫。
2.(出示文字)齐读。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A、过渡:强烈的兴趣加上细致地观察,使法布尔最终成了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撰写了一部自然界的生命乐章《昆虫记》,引领人们去探索神奇的昆虫世界。
出示《昆虫记》封面图,作简要介绍。
我们课后可以静静地去读一读,走进法布尔的昆虫世界。
B、后人为了纪念他,建造了一座富有创意的雕像,这座雕像是什么样的?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C、回扣文题:课文为什么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因为这是法布尔最具特征的形象,生动形象地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痴迷。
他时时刻刻都在钻研着昆虫。
)D、师问:这沉甸甸的口袋里仅仅装的是昆虫吗?课件出示文本:法布尔的衣袋里装满了(),装满了(),还装满了()。
还可以是:“坚韧”、“不怕困难”、“对昆虫的迷恋”、“认真仔细”师相机板书:强烈的兴趣、执着的精神3、多媒体课件出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兴趣盎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
——法布尔”这是法布尔的精心独白,相信对我们同学们也会有所启迪。
(四)布置作业1、此刻如果我们正站在法布尔的雕像前,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他说呢?想一想,再写下来。
2、课外选读《昆虫记》的有关章节。
3、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5、装满昆虫的衣袋着迷迷恋科学的殿堂痴迷《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梅街中心小学王艳《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篇童趣十足的叙事性文章,这篇散文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观察昆虫的两件事,作者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使迷恋昆虫的法布尔形象跃然纸上。
第二课时的教学,我紧扣“揭全文之旨”的三个词语——着迷、迷恋、痴迷,以“抓纺织娘”和“捉甲虫”为线索,引导学生一层一层地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细节描写,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之情。
一、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现有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有限,对法布尔其人其事了解甚少,所以,上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关于法布尔的资料,让学生对法布尔有个大致的了解,拉进学生和法布尔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