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教学案7 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教案 沪教版 教案
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一、空气的成分空气是一种含N2(78%)、O2(21%)、CO2、H2O、稀有气体及粉尘组成的混合物。
1、O2:食物变质、钢铁生锈、白磷自燃;2、CO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碱溶液吸收CO2而变质;3、H2O:NaOH固体、粗盐、糖潮解吸水、浓硫酸吸水、生石灰(CaO)吸水而变质;4、N2、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体。
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4P+5O2 = 2P2O5)消耗装置中的氧气,使装置中的压强降低,引起水倒流。
流入装置中水的体积就是氧气的减少的体积。
2、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时发光、放热、产生浓厚的白烟(固体小颗粒);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倒流,约占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4、注意:装置要有良好的气密性;红磷的量要足够;燃烧后生成物是固体。
三、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气体类和粉尘类)酸雨: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5.6的雨水危害: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使土壤的营养流失,危害植物的生长,危害森林的生长;腐蚀建筑材料;危害人体健康。
防治:一是减少污染,可采用低硫的煤、石油、天燃气等燃料,以及加工制成低硫或脱硫的燃料;或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等。
二是进行回收处理,综合利用,如硫酸厂的尾气可采用氨吸收法、石灰乳吸收法等进行回收。
硝酸厂尾气可采用碳酸钠溶液吸收法、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法等。
四、氧气1、组成与结构氧气是由元素组成;氧气是由大量的构成;每个氧分子是由构成。
2、物理性质:(常态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液氧与氧气都是由构成的,是分子间的不同,是同种物质,不同的状态。
3、化学性质:氧化性、助燃性⑴、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变质、钢铁的生锈都是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氧化作用⑵、在点燃或加热下,很多物质能与氧气反应2Mg+O2 = 2MgO 3Fe+2O2= Fe3O4 2 Cu +O2 = 2 CuO 4Al+3O2 = 2Al2O3CH4+2O2= CO2+2H2O其中,铁燃烧的实验中,应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或铺一层,防止;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混合点燃可能引起爆炸,故在点燃前应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身边化学物质备课稿沪教版
第二章身旁的化学物质第一节性质开朗的氧气知识点一空气的成分1.在乏味的空气中,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说明(1) 往常状况下,空气中各样成分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百分数为体积分数而非质量分数。
2.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可燃物的焚烧耗费氧气,而绿色植物的__光合作用_又填补了自然界中氧气的耗费。
点拨空气不是一种单调的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构成的,是混淆物,含量许多的是氮气和氧气,还含有其余气体,如罕有气体和水蒸气等。
空气的成分不是千篇一律的,只是保持相对稳固。
注意(1)燃着的木炭、蜡烛和尾端系有燃着的火柴梗的铁丝知识点二氧气的物理性质应由上而下迟缓地伸入集气瓶中,以充足利用瓶内的氧气。
(2)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焚烧的实验时,应注意:①铁丝应用砂纸打磨,除掉表面的杂质;②铁丝应绕成螺旋状,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③铁丝尾端系上一根火柴梗,起到_引燃__的作用;④当火柴__马上燃尽时,再伸入集气瓶内;知识点三氧气的化学性质⑤集气瓶底部早先放少许的水或铺一层细沙,防备__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使集气瓶炸裂__。
(3)物质在氧气中焚烧比在空气中_更强烈。
点拨描绘物质焚烧的现象时应注意:(1)划分开“光〞与“火焰〞“烟〞与“雾〞;(2)实验现象的描绘中不可以出现生成物的名字。
木条复燃__,证明是氧气。
〔5〕实验步骤关键解读词①查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向试管中装入药品,在试管口塞一团蓬松的棉花②装团,能够防备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冲出试管进入导管③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注意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④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后固定加热⑤收采集气体⑥离将导管从水槽中撤退⑦熄熄灭酒精灯知识点四氧气的用途(3)实验步骤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说明1、氧气的用途都与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相关②先向锥形瓶内装入二氧化锰,塞好橡皮塞后,再注入过2、氧气拥有助燃性,而没有可燃性,故不可以用作燃料。
知识点五氧气的工业制法氧化氢溶液;③采集气体;1.原理:利用氮气和氧气的__沸点___不一样。
九年级化学 第2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教案 沪教版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
一、本章在学科知识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本章选择学生熟悉的身边物质作为研究物质的开端,主要包括人类生命活动无法离开的空气和水以及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组成、性质、制法及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去探索物质的奥妙,进一步体会化学研究的内容及如何研究物质。
二、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共包括四部分内容,都是学生身边的物质,第一部分主要包括空气的组成、空气成分的研究以及空气的重要用途;第二部分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制法;第三部分主要讲述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及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第四部分包括水的组成,净化及水污染和它的防治措施,这四部分内容看似独立成节,但又是相互联系的。
三、本章知识与社会热点、生产生活、科技前沿等方面的联系或体现
本章所研究的内容都是我们身边的物质,其中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都是我们的生活、生产密不可分,同时空气的污染、水污染以及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危害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氧气、氮气、稀有气体在科学研究和高科技领域有广泛的用途。
四、学法建议
1、注重知识的积累,注意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区别,通过类比掌握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组成、性质。
2、加强参与意识,亲自参加试验活动,培养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3、注重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方面的联系,培养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以及关心环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备教案 沪教版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第2课时二氧化碳的制备探究点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的选择[情景展示] 下列三个反应都能生成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问题探究] 哪组药品更适合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呢?[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提升] 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药品及反应,一般要考虑:原料是否廉价易得、操作是否简便、反应速率是否适中、气流是否持续而平稳、产生的气体是否纯净等因素。
如块状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符合上述要求,一般用作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
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石灰石或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不能用纯碳酸钙或碳酸钠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因为它们与稀盐酸反应速率过快,不易控制。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点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选择[情景展示1] 现提供如下装置:[问题探究] 你会选择怎样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呢?[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提升]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要根据制取该气体的反应原理来确定,需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教学设计及课堂练习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教学设计及课堂练习第一节: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一)(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识记空气的主要成分和体积分数。
2.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对物质进行简单分类。
3.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二.重难点1.空气的成分与探究空气成分的方法。
2.混合物、纯净物的区别。
三.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思考: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二)新知识导学:1.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你能证明它的存在吗?能“捕捉”到它吗?(“捕捉”空气的实验)2.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1)实验仪器有(2)阅读实验步骤,演示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点燃红磷后,打开止水夹前观察到文字表达式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3)思考下列问题:①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②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③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是氮气吗?④打开止水夹后,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集气瓶容积五分之一的水?(4)(交流与讨论)a.实验中为什么要使用磷,而不用木炭?b.如果还是要利用木炭燃烧来完成实验,我们该怎样改进?c.某同学进行该实验中,发现实验结果进入集气瓶中液体体积远不足1/5,为什么?3.空气的成分:(1)空气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是: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气体和杂质(2)为什么空气成分的比值保持相对稳定?4.物质的分类是混合物,例如:是纯净物,例如:有固定的组成,没有固定的组成。
5.典型例题请你区别下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①矿泉水②板蓝根冲剂③干净的空气④纯净水⑤雪碧⑥氧气⑦食醋⑧牛奶【解析】矿泉水、雪碧、牛奶、食醋中除水外都含有其他成分;干净的空气也是由氮气、氧气等成分组成的混合物。
【答】纯净物有:④⑥;混合物有:①②③⑤⑦⑧。
四.巩固练习1、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按质量分数计算,空气中约含有氧气21%,氮气78%。
B.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氧气的制取教案 沪教版.doc
混合物制取氧气。 3、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氯酸钾 KClO3 二氧化锰 → 氯化钾 + 氧气 加热 KCl O2
讲解: 上述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都用到二氧化锰作催 化剂, 那么什么是催化剂?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 习催化剂的概念。 (三)催化剂 一变: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二不变: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注意:1.改变反应速率是指加快或减慢反应速率。 2.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产率不变)。 3.催化剂是对具体反应而言。 4.同一反应可有不同催化剂; 不同的反应催化剂可能 不同。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2019-2020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 2 章《身边的化学物质》氧气的制取教案 沪 教版
课标 课标与中考考 试说明的对照 教 学 背 景 分 析 学情 分析 中考考试说明 1.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B) 2. 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 2.催化剂.(A) 用。 氧气的制法是中考的考点,将分为 2 个课时上。第 1 课时学习氧气的工业制法和加热高 锰酸钾制取氧气,第 2 课时学习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和了解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分 解过氧化氢和加热氯酸钾都有用到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在第 1 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知道了加热碳酸氢铵、加热“铜绿”的实验操作方法,为本节 加热高门酸钾作铺垫,而在上一节的学习中,学生知道了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向上排 空气法) ,氧气不易溶于水(排水法)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氧气) ,为氧 气的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埋下了伏笔。 1.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了解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 法。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启发式、实验探究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空气中含有氮气、氧 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 碳等, 可以从空气中获 得氧气。 工业制取氧气 是物理变化, 因为没有 新物质生成。 实验室用什么方法制取氧气?(3 种)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P36-37“方法提示”和 P44“方法提示”——气体的收集方法 导 学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演示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讲解:这套装置分为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安装顺序 “从左到右、由下往上” 。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反应原理: 加热 高锰酸钾 →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KMnO4 K2MnO4 MnO2 O2 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 能力。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空气的组 成,引导学生思考如 何分离空气、状态。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课时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课时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探究点一空气的成分阅读上述有关“空气成分”卡通图,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呢?填写下列数据: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是混合物,含量较多的是氮气和氧气,还含有其他气体,如稀有气体和水蒸气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氧气的性质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和在空气中燃烧有什么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红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这是因为木炭、石蜡等在空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会更剧烈,这跟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在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应注意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使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实验时应将它们从上而下缓慢伸入,如果伸入过快,可能会使得大量氧气受热逸出,影响实验效果。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教案
第九、十、十一课时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了解氮气、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和用途;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预防大气污染。
2.使学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主要用途。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方法和实验基本操作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动手操作的愉悦,学会观察、思考、分析、联想,敢于发表自己观点,善于交流与讨论。
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探究的欲望,培养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环保意识。
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实验判断空气的组成;能区别简单的混合物和纯净物。
2.氧气的性质及其现象的描述,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方式:科学探究,实验——讲授——讨论——归纳教学用具:仪器、药品:集气瓶(5个装有氧气)、燃烧匙、酒精灯等。
木炭、硫粉、红磷、红铁丝、蜡烛,石灰水、氧气。
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试管夹、药匙、氯酸钾、二氧化锰、火柴。
教学过程:一、探究空气的成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 %,氦、氖、氩等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
讲解:我们已经知道空气是一种有多种成分的气体,且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是不相同的。
1.观察红磷燃烧现象;2.观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3.氮气和稀有气体讲解氮气的性质和用途,使学生对空气中主要成分氮气用途有所了解。
植物吸收氮的原理:引导学生阅读并讲解,讲述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和它在生产和科研中的用途。
4.空气的污染及其防治A.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B.被污染后空气会造成哪些危害?C.怎样防止空气被污染?二、认识氧气的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一节 性质活泼的氧》学案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⑴能叙述氧气的物理性质;⑵通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氧气的化学性质,并能描述现象;⑶能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收集方法;⑷能自行设计简单实验;能记住氧气的用途与氧化反应、催化剂的概念,并能判断氧化反应。
学习难、重点: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及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自主学习:1.空气中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占78%, 占21%,稀有气体占0.94%, 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在通常情况下,各种成分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2.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 色 味的气体, 溶于水。
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比空气稍 。
(液氧、固态氧为 色)氧气变成液态氧是 (物理、化学)变化。
P 33 ★3.熟记化学式:铁Fe 碳C 氧气O 2 水H 2O 二氧化碳CO 2二氧化硫SO 2 氧化镁MgO 五氧化二磷P 2O 5 四氧化三铁Fe 3O 4一、氧气的物理性质:(即自主学习1) 例1:下列叙述不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A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 、密度比空气略大C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D 、不易溶于水 例2: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 B 、液态氧是无色液体C 、氧气易溶解于水D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复习: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该实验中用到的仪器?石棉网的作用? 物质 实验现象反应表达式镁①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白光②放出热量③生成白色固体文字表达式:镁+ 氧气 点燃氧化镁符号表达式:Mg + O 2 点燃MgO磷在空气中①剧烈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②放出热量③产生大量白烟④生成白色固体文字表达式:磷 + 氧气 点燃五氧化二磷符号表达式:P + O 2 点燃P 2O 5碳在空气中保持红热 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发出白光②放出热量③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文字表达式:碳 +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C + O 2点燃CO 2石蜡 在 烧杯内 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②放出热量③生成黑色固体(Fe 3O 4)文字表达式:铁+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符号表达式:Fe + O 2 点燃Fe 3O 4【讨论】: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什么在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后,并系上一根火柴杆?2.铁丝何时伸入瓶中?如何伸入?3.为什么待火柴杆即将燃尽时才伸入瓶中?4.为什么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砂或少量水?5.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铁丝并没有燃烧。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复习课教学设计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化学物质的名称。
(2)教师提问:“这些化学物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
(3)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章学习内容。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纯净物与混合物、元素与化合物、物质的量与摩尔、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等基本概念。
2.教学过程:
(1)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验,引导学生理解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如蒸馏水与盐水。
(2)讲解元素与化合物的概念,通过元素周期表和化学式,让学生认识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3)以生活中的实例,如一袋糖的重量,引出物质的量与摩尔的概念,解释它们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4)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化学反应的过程,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包括:纯净物与混合物、元素与化合物、物质的量与摩尔、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等。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身边化学现象的能力,如:为什么食盐能溶解在水里?为什么铁会生锈?等。
6.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实验报告、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7.教学反思:课后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图片,如食盐、糖、醋等,引发学生对身边化学物质的好奇心,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1.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身边的纯净物与混合物,并简要阐述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复习课教案沪教版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下列有关氢气(H2)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C )
教
学
自主
方
探索
法
个人二次
备课
1
A.无色无味 教
C.可以燃烧并生成水
B.难溶于水 D.密度比空气小
3.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需要在水中加入明矾,其作用是
(C)
学
A.把硬水变成软水
C.使悬浮物沉淀
B.对水进行消毒 D.增加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第 2 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教 学 目 整理和归纳本章所学内容,并通过习题加以巩固。 标
【整理与归纳】
物理性质
氧气与非金属反应
剧烈氧化
化学性质 氧气与金属反应 氧化反应
氧气
氧气与石蜡反应
缓慢氧 化
用途 教
工业制法
学
制法
实验原理 发生装置
过 空气
程
实验室制法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检验方法
收集装置
物理性质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发出白光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程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关系的是
(D)
A.氧气助燃——焊接金属 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C.石墨导电——可作电极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人工降雨
教学反思:
2
身
不可燃,不支持燃烧,不支持呼吸
边
化学性质 能与水反应
的
二氧化碳
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物
用途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教案 沪教版
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本章学习要求: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简单知识以及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方法。
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2.掌握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主要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重要用途。
3.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其工业制法。
4.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5.认识水的组成,知道蒸馏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
了解水的净化的实验室方法及工业方法。
6.初步认识两种常见的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对燃烧和缓慢氧化的现象有所认识。
7.对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有清醒的认识,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不断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8.积极参与有关的科学探究和化学实验活动,识别并会使用课本实验中所见的化学仪器,规范自己的实验操作行为。
第一节、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对空气的成分有进一步的了解。
2.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3.了解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4.对当今的空气质量状况有所了解,知道空气的污染源以及消除空气污染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探究空气的成分<实验探究1>“捕捉”空气(如课本第28页图2-3)1.你能想出一些办法“捕捉”到空气吗?你能把一瓶空气转移到另一只瓶中吗?2.介绍认识实验仪器:分液漏斗、集气瓶、导管、双孔塞、水槽。
3.介绍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实验探究2>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如课本第27页图2-1)(1)原理:选择一种在空气中反应只消耗氧气而不与其他气体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的物质(首选物质为红磷),从而使集气瓶内压强减小,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中。
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即为原来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
(2)实验装置:课本P 27图2-1(3)实验现象:红磷(暗红色粉末)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51。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教案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探究点一 二氧化碳的性质在北方,人们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如何检验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否会对人的生命构成危害呢?最常用的方法是做灯火试验。
在进入菜窖之前先用长棍或者竹竿将一支点燃的蜡烛送进菜窖(底部),若蜡烛正常燃烧,则可以进入;若蜡烛熄灭,则说明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应该通风换气后再进入。
通过以上内容,你能归纳出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吗?气体的物理性质一般从颜色、状态、气味、密度和溶解性等几方面描述。
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
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这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烧杯中缓慢倒入二氧化碳,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这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下层蜡烛先接触到二氧化碳,所以先熄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这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新)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二章课后习题,特别是涉及到物质性质、分类、微观结构及基本化学反应类型的应用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行一次家庭小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分析反应原理,撰写实验报告。实验主题可从以下建议中选取: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物质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树立正确的物质观,认识到物质既有利也有弊,学会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环境污染和防治,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4.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了解化学在国家和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重点: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提高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重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物质观,认识到化学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难点: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形成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利用多媒体、实物等教学资源,形象直观地展示物质的性质、微观结构等,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3.结合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教案(新版)沪教版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教学目标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3.观察相关实验现象,掌握碳、铁、硫、磷、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氧化反应概念的形成教学过程:【情景创设】运动会场上燃烧的火炬,火箭的发射,潜水员带着氧气瓶在潜水,抢救危急病人,光合作用,腐烂的葡萄,引导学生回答:氧气是我们身边熟悉的物质,它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氧气可供给呼吸,氧气可支持燃烧,氧气能使物品腐烂,氧气能发射火箭……化学上要系统研究其中一种物质一般都有一个程序,即先研究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再通过性质研究它的用途,然后还要研究它的制法。
今天,我们学习氧气也是从这三个方面来学习。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化学性质是指。
物理性质是指,如物质的等。
【新知导学】:1.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三态的转变。
一个大气压下,温度时氧气变为色的体;温度时,氧气变为色的状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
许多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
在一些条件下,物质与氧气反应比较,如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一些在空气中不易燃烧的物质在中却可以燃烧。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一)认识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色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_____,氧气______溶于水,液态氧为________色,固态氧为_______色。
2.化学性质活动与探究:观察并思考,完成下列内容:(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光,放出,生成的气体能使。
文字表达式:。
问题思考:如何证明集气瓶中的气体是氧气?(2)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色火焰,放出,生成一种有气味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四射,放出;生成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
实验思考:①将铁线绕成状;其目的是,在铁丝的末端系上,其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身边的化学教学案7 沪教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
2、掌握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与氧气制法的对比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一丝不苟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仪器装置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合适的原料是()
A.石灰石与浓盐酸 B.石灰石与稀盐酸
C.碳酸钠与稀盐酸 D.石灰石与稀硫酸
2.在右图所示装置中,有四支充满不同气体的试管,
倒立在水槽中,当拔开塞子时,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
的是()
A.空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3.实验室制备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时一定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滴液漏斗 B.锥形瓶 C.酒精灯 D.集气瓶
4.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该气体的密度()
A.一定比空气大 B.一定比空气小
C.可能比空气大也可能比空气小 D.应与空气密度相近
5.实验室用双氧水催化分解制氧气和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B.反应原理都是分解反应
C.前者用排水法收集后者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D.所用药品的状态完全相同
6.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A.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
C.向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D.用肉眼观察
7.下列装置是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的是(
)
8.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加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⑥验满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9.可以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气密性。
当缓慢拉
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长颈漏斗下端口有气泡 B.瓶中液面上升
C.注射器内有液体 D.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10.为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某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在同样条件下,你预测数天后植物生长最茂盛的是()
11.如图是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仪器名称:
a: b:
c: d:
(2)瓶b中装的固体药品是;
仪器a中装的液体药品是;
(3)该收集气体的方法称之为,这是
因为二氧化碳,要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经收满,采取的措施为。
12.二氧化碳本身毒性,但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就会对人体健康产
生影响,浓度大时甚至会使人
死亡。
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注意换气通风。
如进入二氧化碳含量可能超标的地窖时应进行试验。
13.有以下四种装置:从图中选择适当的仪器组装成符合要求的成套装置。
(1)用和可组合成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用该装置制得氧气比较纯,待实验结束时应先将,然后再。
(2)用和组合成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若需要在实验过程中随时加入盐酸,需要在装置中添加(填仪器名称)。
14.右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的装置。
(1)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
(2)装置A中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和________。
(3)装置B用来证明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B中应
装入的溶液是___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___.
(4)装置C中盛有澄清的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的
实验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 ___。
(5)在装置D中,________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________和________,因此可以用二氧化
碳来_______.
15.如图所示,将一盆绿色植物放在一个密闭的装有澄清石灰水的容器内,溶液上方充满了氧气,玻璃导管一端插入密闭的容器,另一端经橡胶管与U型管相连,U型管中装有一定量的水,两侧水面相平。
将此装置放在黑暗中24h后,U型管中两侧水面将出现高度差。
(1) U型管中(填“左”或“右”)侧水面将上升;
(2) U型管中两侧水面出现高度差的根本原因是:
(3)此实验主要验证了绿色植物的作用。
15.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欲测定一待旅游开发的岩洞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假设洞内空气中不含除二氧化碳外的其他酸性气体)。
进行了如下实验:
(1) 取样。
他们准备从岩洞的底部取样,请你设计用广口瓶从洞中取回一瓶空气样品的方
法:;
(2) 测定用150mL的注射器从广口瓶中抽取100mL气样,按上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若乙装置中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且实验结束后,量筒内水的体积为99mL,此数据是的体积数(用序号填写)
A.二氧化碳 B.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C.空气中除二氧化碳外的所有气体
(3)计算:洞底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
(4) 为营造更好的旅游环境,让岩洞向游客开发,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该岩洞内二氧化碳
的含量:。
16.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
取4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I.纸花变红Ⅱ.Ⅲ.纸花不变色Ⅳ.
(2)该同学进行的I、II两项实验,说明
(3)该同学进行4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
(4)
写出实验Ⅳ中发生反应的表达式:。
17.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1)第一步如何操作?
(2)下表是他们的探究方案,请你填写完整:
探究内容实验方法判断依据验证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
验证氧气含量是否相同
验证水蒸气含量是否相同
(3)有同学提出:探究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形同的方案不严密,理由是
你的改进方法是
(可以画图说明)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