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差异AA教学提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社会化和现代社会的差异

-----以中国社会为例

现代社会的特征

一般认为,现代社会即工业社会具有以下特征:

①以大机器的使用和无生命能源的消耗为核心的专业化社会大生产占据了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

②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生产效率全面提高。

③社会分化剧烈,社会分工精细。

④社会流动性增强,业缘关系取代了血缘和地缘关系而成为人们社会关系的主要形式,个人发展的机会和自主程度增多。

⑤法治取代人治成为政治系统运行的基本方式,社会的民主化程度提高。

⑥城市数量增加、规模加大,农业人口的比重降低至半数以下。

⑦交通运输工具和通讯联络手段高度发达,个人、群体、组织、区域、国家日趋开放。

⑧人的思想观念充分更新,竞争意识和时间观念加强,崇尚科学、信服真理、追求变革成为人们基本的行为或价值取向。

工业社会是在农业社会长久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之上演变而来的,更是对农业社会的超越,然而,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由顺应而至掠夺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化的极度发展压缩了人们的生存空间;高节奏、强竞争的生活加重了人的心理负担和生理不适;人际交往中的事本主义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在社会学中,传统社会是相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以家庭控制为基础和基本运作机制的伦理社会,社会控制基本上依附于家庭控制。传统社会的基本属性是:自然经济的、官僚权威的、缺乏社会福利的、乡村性的、机械团结的、农业的、信仰...

下面我以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政治结构、传统文化、社会经济为例来更加深入地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以此来引发人们对中国现代化的思考。

第一部分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

第一章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政治结构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是“家国同构”。这种由带有某种血缘温情的宗法制度和中国一脉相承的专制制度相结合的社会政治结构,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

所谓的血缘宗法制度,就是以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来区分高低贵贱的法规准则。而血缘关系实际上也就是血统关系,它是以人类婚姻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宗族就是同一父系的人们群聚而居,他们有着共同的土地财产,有着共同的宗庙,祭祀着同一祖宗,甚至还有共同的墓地等的一个血缘群体。可以说:“宗”是中国文化祖先崇拜的代码;“族”是中国文化血亲的代码。它小则可指家庭、家族,大则可指种族、民族。而无论涵义的广狭,“族”应该都是对同一血缘的人的总称。

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下,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在家庭、家族内,父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父家长因其血统上的宗主地位,理所当然地统率其族众家人,而且这一宗主地位并不因其生命的中止而停辍,而是通过血脉遗传,代代相继。同样,君王自命“天子”,龙种高贵,君王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是全国子民的严父。不仅国君如父,而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简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

数千年中国社会结构之中,使国家结构也打上了家族结构的印记,家与国的组织系统与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在中国,尽管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是按地缘原则建立起来的,不同于原始的氏族部落,但却始终未能摆脱氏族血亲宗法关系的纠缠。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的奴隶社会是宗法奴隶制,是家族的政治化。这是中国与印度、欧洲的重大区别,这种区别大大影响了文化形态。

宗族和宗法关系在中国长期存在,导致了“家国同构”的格局,所谓“忠孝相通”,“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社会组织的“家国同构”以及由此而来的“忠孝同义”,都是宗法制度长期遗存的结果。

1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有四:一是家天下的延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史;二是封国制度不断;三是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四是家国同构。

2 、战国时期,一些不同于西周礼制的新制度不断产生,而且已经相当成熟,如郡县制、官僚制、俸禄制、符玺制、上计制、耕田制等。

3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施中央集权,废分封制,行郡县制,实行编户齐民。

4 、宗法制度一直深深影响中华民族的主要原因是小农自然经济生活方式的一直延续。

5 、宗法制度的本质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6 、中国封建时代,统治和束缚人民的有四权:政权、神权、夫权和族权。族权是从父系社会家长制演化而来的,即是政权的补充,又能起到政权无法起到的特殊的社会作用。宋代以后族权膨胀与宋明理学学发展宗法制度的推波助澜是分不开的。

7 、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中国传统社会家与国的组织系统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受中国长期以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影响,中国的国家结构一直有着很深的家族结构的印记。家与国的组织系统与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

8 、宗族和宗法关系在中国长期存在,导致了“家国同构”的格局。

9 、商鞅制定连坐法,把百姓按5 家一伍,10家一什的户籍办法编制起来。

三、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1 、欧州政治与文化源于地中海沿岸国家,主要有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古希腊。

2 、欧州封建皇权的专制一直受到宗教力量的抗衡,宗教势力一直制约着皇权。

3 、中国从迈向文明开始,统治者就凭借武力使神职人员成了它的奴仆,形成了以个人为核心的权力专制体制。

4 、中国君主专制的阶级基础是奴隶主和地主,所依赖的经济基础是小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统治者普遍采取对工商业和贸易压制的态度,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统治者的基本国策。

5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有四:一是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二是经济基础稳固,土地国有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维护了专制者的统治;三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以皇帝与以丞相为首的百官共同决策的机制逐步被皇帝独断所取代;四是对人身控制严密。

6 、从春秋时期开始,以郡县制为其外在形式的君主官僚政体产生,这种新的专制一直持续到封建社会末期。

7 、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度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三:一是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注重道德修养,成为礼仪之邦;其负面影响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修身养性和排外心理等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二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和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其负面价值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迷信,缺乏个人自信心。三是宗法与专制相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反映为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突出地表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二.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最大的特点是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小农经济。不需要市场和商品交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自给自足的生产来满足自己生存需要,即我们所说的男耕女织,具有很大的封闭性,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生产力得不到长足的发展,所以中国经历了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但生产力实质上还是没有大的飞跃。

逆来顺受的小农思想是儒家文化得以推行的基础,也是个人崇拜滋生的温床。也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得以推行的经济基础——因为自给自足不需要与外界的交流。两千年农耕经济对中国文化影响是巨大的,接下来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几乎与之有关。甚至在建国后,那场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空前的崇拜也是几千年小农思想的弊端:很容易把国家领导人当做封建时候的皇帝来膜拜。长期的儒家文化和小农经济压制,使当时的人民意识不到民主。人们的思想也普遍不开放。计划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与小农经济是有一定类似的,都会压制生产力,否定市场的作用。即便到现在,改革开放已二十年了,真正富起来的还只是沿海少数几个省份,内地的人们思想还在受着这种封闭的毒害

宗法制源于氏族社会父家长制公社成员间的亲族血缘联系。作为一种庞大、复杂却又井然有序的血缘一政治社会构造体系,宗法制孕育于商代,定型于西周。宗法制规定,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天子”,是天帝的长子,奉天承运,治理天下土地臣民。从政治关系而论,天子是天下共主;从宗法关系而论,天子是天下大宗。君王之位,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保持大家地位。其余王子(嫡系非长子和庶子恻封诸侯,他们对天子为小宗,但在各自封国内又为大宗,其位由嫡长子继承,余于封卿大夫。卿大夫以下,大、小宗关系依上例。嫡长于继承制、分封制、严格的宗庙祭把制度,共同构成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西周的宗法制度,以便对此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