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储粮害虫高清图

合集下载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三)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三)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三)21.亚扁粉盗(图21)英文名:depressed flour beetle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形态特征:体长2.5—3.0毫米,宽0.9—1.0毫米,红褐色,有光泽。

头部中纵凹浅,多少明显;颊高于唇基,向后突出,从背方遮盖复眼端部区域;复眼多数情况下小,腹面观,复眼间距为其横径的2.7—4.1倍。

前胸背板横宽,两侧略圆至两侧近平行,刻点小而颇密,近两侧的刻点稀,在两侧基半部通常有无刻点小区。

鞘翅稍扁平,有刻点行,刻点小而密,行间有一列刻点,部分个体内侧的行间有两行不规则刻点。

生活习性:该种大量生活于树皮下。

在仓库内,通常与玉米象等其他害虫生活在一起,取食谷物象虫形成的粮食碎屑,因此常发生于谷物及谷物制品中。

此外,也发现于生姜、花生和椰子仁干等货物内。

成虫有明显的趋光性。

经济意义:为第二食性害虫,取食储藏的谷物及面粉等。

分布:内蒙古、河北、山东、陕西、河南、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

图21亚扁粉盗22.姬粉盗Palorus ratzeburgi Wissmann(图22)英文名:small-eyed flour beetle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形态特征:体长2.4—3.0毫米,宽0.9—1.0毫米,褐色至暗褐色,有中等强的光泽。

头布中等密的刻点;颊不突出不隆起,与唇基几乎位于同一水平,稍高于触角着生处;复眼小,背面观,复眼长度不大于小盾片的宽度;眶上脊十分突出。

前胸背板宽大于长,最宽处位于近端部,有时两侧缘近平行;中区刻点小,刻点间距约为4—5个刻点直径,两侧刻点粗大,刻点间距为1—2个刻点直径。

鞘翅有刻点行,行间扁平且有1行刻点。

生活习性:大量生活于树皮下。

在粮仓内也普遍发生,取食谷物象虫形成的粮食碎屑,因此多与玉米象、米象生活在一起。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四)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四)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四)31.四点谷蛾 :Tinea tugurialis Meyrick(图31)分类地位:鳞翅目(Lepidolptera) 谷蛾科(Tineidae)形态特征:体长3.1~4.5mm,翅展长5.7~6.5mm,灰褐色。

头顶有一簇直丛毛。

复眼黑色、无单眼。

下梭形,翅端稍尖,翅面淡灰褐色,在外横线中央,有一黑斑点,中横线有一上、下并列的黑斑点,横线近后缘有一大黑斑点。

生活习性:成虫在温带地区常于3月底至4月初发现。

成、幼虫均喜栖息在粮仓墙基、堆垛边角、加工厂副产品库、有地脚粮的提升机底座等处。

成虫爬行迅速,老熟幼虫常吐丝缀粉屑群集结茧化蛹越冬。

经济意义:主要以幼虫危害面粉、米糠、地脚粮、淀粉、药材等,是米、粉加工厂常见的储粮害虫。

分布:国除未发现外,其余省区均有发生。

图31四点谷蛾32.粉缟螟P yralis farinalis Linnaeus(图32)形态特征:成虫雄体长8毫米,翅展17毫米,雌体长11毫米,翅展25毫米。

复眼黑褐色,表面有灰白色网状纹,具单眼。

下唇须发达,伸向前方,喙发达约为下唇须长的4倍。

前翅宽大呈三角形,近横线和外横线处各有一白色波带状带纹,其中横线的波状带纹中段略向外方凸出,横线方外横线为赤褐色,两横线之间为淡黄色,翅脉R3-5共柄,缺1A和3A。

后翅淡黑色,也有不明显的白色波带状带纹,翅脉R S在中室外有一小段与S C+R1靠近,M2和M3共柄。

雄外生殖器抱握器呈片状末套形,外侧缘从端部至中段呈倾斜状。

抱握器上着生短而稀疏的茸毛。

囊形突较短,仅为抱握器长的1/6,爪形突不分裂,额形突出长,端部呈弯钩状,阳茎几乎与抱握器等长,其端部弯而尖。

雌交配节横长方形,前棒较后棒长,交配囊长颈瓶形,囊无交配刺,交配孔至阴道有一段骨化管道。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1-2代,以幼虫在仓库上部木板、梁柱缝隙或地板、砖石、泥土下作强韧薄茧并潜伏其中越冬。

越冬虫茧常聚集成团或连绵数尺不易剥落。

《储粮害虫》课件

《储粮害虫》课件

储粮害虫的种类与分布
种类
世界各地分布着多种储粮害虫,常见 的有甲虫、蛾类、螨类等。
分布
储粮害虫主要分布在气候温暖、潮湿 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更适合害虫的 生长和繁殖。
储粮害虫的危害
粮食损失
害虫在粮食中取食,导致粮食质量下降,甚 至失去食用价值。
污染
害虫在粮食中排泄和分泌物质,可能引起粮 食污染,影响食品安全。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研究和发展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新型防治技术,减少 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防治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地区储粮 害虫得到了有效控制,粮食质量明 显提高,保障了当地居民的食品安 全。
某企业储粮害虫防治案例
案例概述
某大型粮食企业由于储粮量大, 易滋生害虫,给企业带来巨大经
济损失。
防治措施
采用先进的仓储技术和设备,加 强粮食品质检测,定期进行害虫
防治。
防治效果
经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该企 业储粮害虫得到了有效控制,保 证了粮食的品质和安全,提高了
04
储粮害虫的监测与预警
储粮害虫的监测技术
01、感官检测 等,适用于较小规模的储 粮场所。
现代监测技术
利用传感器、无线传输等 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 远程监测,适用于大规模 储粮场所。
生物监测技术
利用昆虫性信息素等生物 活性物质,监测害虫的繁 殖和活动情况。
储粮害虫的预警系统
储粮害虫可以通过粮食运输、包装破损等方 式扩散到其他地区,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威 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您的 需求进行调整优化。
03
储粮害虫的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方法

常见的储粮害虫

常见的储粮害虫

常见的储粮害虫常见的储粮害虫害虫名称图片成虫主要形态特征玉米象体长3—4.5mm,圆筒形,褐色或黑褐色,略有光泽;头部小,略呈三角形,喙前伸呈象鼻状;触角膝状8节,第3节较长,与第4节相比为5:3;前胸背板密布圆形刻点;两鞘翅肩部和端部各有一橙色椭圆形斑,有后翅。

谷蠹体长2—3mm,长圆筒形,暗赤褐色,有光泽;触角鲶片状10节,末节扁平膨大;前胸背板中央隆起,表面着生许多小齿突,前缘大而明显,后半部呈颗粒状。

大谷盗体长6.5—10mm,扁平长椭圆形,漆黑色,无毛,有光泽;头三角形,上鄂发达外露;触角棍棒状11节,第7—10节略向内侧扩张呈锯齿状;前胸背板倒梯形,两前缘角突出,后缘与鞘翅呈颈状相连。

赤拟谷盗体长3—4mm,长椭圆形,赤褐色至褐色;触角11节,末端显著膨大呈锤状;复眼较大,两复眼在腹面距离约等于复眼横直径宽度。

咖啡豆象体长3—4.5mm,短椭圆形,暗褐色,密生细毛;触角11节,较长,3—8节细长丝状,黄褐色,9—11节扁平膨大呈三角形,黑色;足细长;腹末末臂板外露部分呈三角形。

绿豆象体长2—3mm,近卵形,体色、斑纹多变异,通常可分为暗色型和明色型两类。

触角11节。

前胸背板圆锥形,后缘中央有两个并列的长椭圆形瘤状突起,上面密被白色绒毛;后足腿节腹面内缘齿突长而直。

蚕豆象体长4.5—5mm,椭圆形,灰褐色,虫体密被绒毛;前胸背板后缘中央白毛斑呈三角形,两侧缘齿突齿尖向两侧平行伸展;前足腿节大部分及胫节、跗节为赤褐色;两鞘翅末端近1/3处的白毛斑呈狭长的双弧形;腹末臂板两侧黑斑不明显,,白毛斑不呈“T”字型。

后足腿节腹面内缘齿突长而直。

麦蛾体长4—7mm,翅展8—16mm,灰黄色,有缎样光泽;头顶平滑无纵毛;前翅竹叶型,灰黄色,后缘毛较长;后翅菜刀形,淡灰黑色,后缘毛特长,远大于前翅面宽。

印度谷蛾体长6—97mm,翅展13—18mm,虫体密被赤褐色和灰褐色鳞片。

额前具有锥状鳞片脊;前翅长三角形,在亚基线和近中横线之间为灰黄色。

部分仓库害虫新记录

部分仓库害虫新记录

[简报]部分仓库害虫新记录李妙金(上海市第十粮食仓库,上海200335)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发展,粮油等商品流通渠道的增多,在工作中积累的昆虫标本,经鉴定后,将增加的仓库害虫中新记录作一介绍。

1 灰黑蝽象A n thocoris sp .[图1(1)]捕食:仓库害虫的卵、幼虫、蛹。

主要形态特征:体长3.5~3.8mm ,扁平,黑色或黑褐色,无光泽。

身被灰褐色细毛。

前胸背板近梯形,两侧缘的内侧,有平行于侧缘的沟,形成较宽的脊,背板中央后方,呈月牙状的凸起。

触角第4、第3节长为第1、2两节之和。

足、触角与前胸背板均着生灰褐色的细毛。

2 龟亚蝽象P oa tasp idae sp .[图1(2)]捕食:稻谷中的书虱、螨类。

主要形态特征:全长3.7~5.5mm ,卵圆形,背隆如龟,黑色,有光泽。

触角5节,第2节甚短小。

小盾片极大,将腹部完全覆盖。

前胸背板似披肩状,在前胸背板中内近前缘处有短纵沟,近后缘1 3处有刻点状或倒“八”字横带,向侧缘处加深。

喙4节,第2节最长,其余3节近相等。

足、腿节光滑,黑色;胫节和跗节有毛,赤褐色,跗节2节。

3 黄翅隐翅虫X an tha linus sp .[图1(3)]生境或被害物:糠间,捕食螨、书虱。

主要形态特征:体长4.5~5mm ,细长形,黑色,鞘翅黄色,有光泽。

前胸背板椭圆形,中内略隆起,在中线两侧各有二至刻点行,外侧的刻点行短。

鞘翅长是宽的2倍,有金黄色光泽;翅肩较大,翅面中内有3列弯曲的刻点行。

足与触角赤褐色,触角11节板节壮大,第2第3两节等长,第4~10节念珠状。

4 白带蚁形甲A n tbicus sp [图1(4)]生境或被害物:籼谷(江西调入)。

主要形态特征:体长2.8~3.5mm ,体形如蚁,头部特别大,颈部明显,黑褐色,无光泽。

前胸背板前缘弧形,侧缘从基部向前扩张,近鞘翅的后缘,有带状横脊。

鞘翅长为宽的4倍,翅面有刻点行,近1 3鞘翅上方,有横向白色毛带,且较宽,但这白毛带不伸达到鞘翅内侧。

部分储粮害虫高清图

部分储粮害虫高清图

锈赤扁谷盗【1】成虫特征体长约2毫米,比长角扁谷盗稍大些。

形态特征与长角扁谷盗相似,但有如下主要区别。

触角较短,雌、雄两性的触角均为念珠状;前胸背板呈倒梯形,后缘明显地比前缘为短。

形状和长角扁谷盗对比栖息场地和习性栖息场地和习性与长角扁角盗相似。

生活周及各发育阶段的形态锈赤扁谷盗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35℃。

在温度32℃和相对湿度90%条件下,完成其生活周约需25天。

卵—形态特征和发育情况与长角扁谷盗相似。

幼虫—形态特征和发育情况与长角扁谷盗相似,但腹部末端的臀叉的两臂向内弯曲。

幼虫一般要脱皮四次才能老熟,幼虫化蛹前不结茧。

蛹—形态特征和发育情况与长角扁谷盗相似。

成虫—锈赤扁谷盗和长角扁谷盗同属于扁甲科,扁谷盗属,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很相似。

谷蠹体长约3毫米,圆筒形,红褐色至黑褐色,略有光泽。

头生在前胸下面,从背面不能看到,也即头被前胸背板所掩盖。

前胸背板上方有许多小瘤突。

鞘翅长,上有很深的刻点行。

谷蠹成虫背面谷蠹以成虫越冬,越冬场所是发热的粮堆或仓库木板。

第二年4月,越冬的成虫开始活动,一般在7月产生第一代成虫,8、9月产生第二代。

此时谷蠹已大量繁殖,危害严重。

谷蠹是我国重要储粮害虫之一,危害各种储藏的粮食。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谷蠹所造成的储藏谷物的重量损失要比玉米象或谷象大得多。

谷蠹幼虫是蛀食性的,在粮粒内部发育,被害的粮粒被蛀成空洞。

谷蠹还有钻蛀木头的习性,喜欢在木板内潜伏、化蛹,对仓库木质结构有严重的破坏。

玉米象身体长3.0到4.0毫米,圆筒形,赤褐色或黑色,无光泽。

翅上有4个颜色较浅的黄色斑点。

头部明显伸长成象鼻状。

成虫在谷粒外面生活,以粮粒为食。

雌虫产卵时,先在粮粒一端用其“鼻”凿一小孔,然后在孔内产一粒卵。

卵孵化为幼虫,即在粮粒内蛀蚀并逐渐蛀入内部。

其卵、幼虫、蛹均在一粒粮食中发育,直至变为成虫爬出粮粒。

成虫能飞,爬得很快,有假死性。

到冬天,成虫爬到粮仓外面,在向阳处的石块、垃圾、树皮等底下越冬。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二)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二)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二)11.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图11)英文名:red flour beetle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4mm,长椭圆形,全身赤褐色,略有光泽。

全身密布小刻点,头部、前胸背板和鞘翅上的刻点大于小眼面的1/2。

头部扁而宽,复眼内侧无明显的脊。

复眼黑色,较大。

腹面观,两复眼的间距等于复眼的横直径。

侧面观,复眼被颊外侧分割后所剩留的最窄部分为5个小眼面的宽度。

触角11节,末3节明显膨大成锤状。

前胸背板横长方形,前角略下倾。

小盾片近横长方形。

鞘翅具纵刻点行10条。

赤拟谷盗T. castaneum与杂拟谷盗T. confusum极为相似,其主要区别如表6-4。

表6-4 赤拟谷盗与杂拟谷盗的主要区别仓库、加工厂内的一些缝隙中越冬;以幼虫或蛹越冬者颇少。

成虫羽化后1~3d开始交尾,交尾后3~8d开始产卵。

每雌平均产卵量327粒,最多可达956粒。

卵散产于粮粒表面、裂缝或碎屑下,卵外由粘液粘附着一些粉末和碎屑,一般不易发现。

幼虫一般为6~7龄,因食物不适宜时最多可达12龄。

幼虫老熟时常爬至粉类表面化蛹。

成虫喜黑暗,具负趋光性,有假死性,能飞翔。

体内有臭腺,能分泌臭液污染粮食,使被污染的面粉带有一种极难闻的霉臭味。

成虫寿命为226~547d,雄虫寿命最长可达3年。

据报道,食物充足时成虫的寿命短,而食物不足时反而长,但在绝食情况下寿命并不延长。

赤拟谷盗各虫态的发育期与温湿度和食物的不同而异。

一般来说,温度对各虫态的发育期影响较湿度明显,食物的种类对成虫和幼虫的生存及幼虫期的长短影响较大。

如20~40℃时,卵的孵化率及卵期的长短不受湿度的影响。

在35℃时卵的孵化率最高,37.5℃平均卵期最短;但卵在40℃和10%RH或15~17.5℃和10~90%RH时不孵化。

用小麦类饲喂幼虫,发育的最适温度为35℃,在100%rh时幼虫期最短,平均为11d。

部分储粮害虫高清图

部分储粮害虫高清图

锈赤扁谷盗成虫特征体长约2毫米,比长角扁谷盗稍大些。

形态特征与长角扁谷盗相似,但有如下主要区别。

触角较短,雌、雄两性的触角均为念珠状;前胸背板呈倒梯形,后缘明显地比前缘为短。

形状和长角扁谷盗对比栖息场地和习性栖息场地和习性与长角扁角盗相似。

生活周及各发育阶段的形态锈赤扁谷盗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35℃。

在温度32℃和相对湿度90%条件下,完成其生活周约需25天。

卵—形态特征和发育情况与长角扁谷盗相似。

幼虫—形态特征和发育情况与长角扁谷盗相似,但腹部末端的臀叉的两臂向内弯曲。

幼虫一般要脱皮四次才能老熟,幼虫化蛹前不结茧。

蛹—形态特征和发育情况与长角扁谷盗相似。

成虫—锈赤扁谷盗和长角扁谷盗同属于扁甲科,扁谷盗属,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很相似。

谷蠹体长约3毫米,圆筒形,红褐色至黑褐色,略有光泽。

头生在前胸下面,从背面不能看到,也即头被前胸背板所掩盖。

前胸背板上方有许多小瘤突。

鞘翅长,上有很深的刻点行。

谷蠹成虫背面谷蠹以成虫越冬,越冬场所是发热的粮堆或仓库木板。

第二年4月,越冬的成虫开始活动,一般在7月产生第一代成虫,8、9月产生第二代。

此时谷蠹已大量繁殖,危害严重。

谷蠹是我国重要储粮害虫之一,危害各种储藏的粮食。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谷蠹所造成的储藏谷物的重量损失要比玉米象或谷象大得多。

谷蠹幼虫是蛀食性的,在粮粒内部发育,被害的粮粒被蛀成空洞。

谷蠹还有钻蛀木头的习性,喜欢在木板内潜伏、化蛹,对仓库木质结构有严重的破坏。

身体长3.0到4.0毫米,圆筒形,赤褐色或黑色,无光泽。

翅上有4个颜色较浅的黄色斑点。

头部明显伸长成象鼻状。

成虫在谷粒外面生活,以粮粒为食。

雌虫产卵时,先在粮粒一端用其“鼻”凿一小孔,然后在孔内产一粒卵。

卵孵化为幼虫,即在粮粒内蛀蚀并逐渐蛀入内部。

其卵、幼虫、蛹均在一粒粮食中发育,直至变为成虫爬出粮粒。

成虫能飞,爬得很快,有假死性。

到冬天,成虫爬到粮仓外面,在向阳处的石块、垃圾、树皮等底下越冬。

2024年玉米虫害高清图谱收藏版

2024年玉米虫害高清图谱收藏版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除草、中耕培土、合理施 肥和灌溉,提高玉米植株的抗
虫能力。
生物防治技术与方法
利用天敌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等,控制害虫数 量。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Bt制剂等,对害虫进行防治。
性诱剂
利用性诱剂诱杀害虫,降低害虫交配率,减少害 虫数量。
化学防治技术与方法
选择合适的药剂
根据害虫种类和发生程度,选择合适的化学 药剂进行防治。
02
03
04
成虫
体型中等,黄褐色或灰褐色, 前翅有暗褐色斑纹,后翅淡黄
白色。

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后逐 渐变为淡黄色。
幼虫
体色多变,一般为黄白色或淡 红色,头部为黑褐色。

纺锤形,黄褐色或红褐色,腹 部背面有5—7条纵纹。
玉米蚜识别特征
成虫
若虫
体型微小,有翅型为黑色,无翅型为 黄绿色或绿色。
体型与成虫相似,但体色较浅,为黄 绿色或绿色。
化学防治
农业措施
在玉米螟幼虫孵化高峰期,喷洒高效低毒 的农药,迅速压低虫口密度。
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提高玉米植株的抗 虫性;同时,在玉米收获后,及时清理田 间秸秆,减少越冬虫源。
某农场玉米蚜有效控制案例
物理防治
利用黄色粘虫板诱杀有翅蚜,降低田间蚜 虫数量。
A 早期预警
建立玉米蚜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定 期调查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蚜虫
农业措施
推广轮作和间作制度,破坏叶螨的生存环境;同时,加强田间管理 ,提高玉米植株的健康状况。
其他地区或农场成功防治玉米虫害案例
01
综合治理
采取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策略,针对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

21.亚扁粉盗(图21)英文名:depressed flour beetle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形态特征:体长—毫米,宽—毫米,红褐色,有光泽。

头部中纵凹浅,多少明显;颊高于唇基,向后突出,从背方遮盖复眼端部区域;复眼多数情况下小,腹面观,复眼间距为其横径的—倍。

前胸背板横宽,两侧略圆至两侧近平行,刻点小而颇密,近两侧的刻点稀,在两侧基半部通常有无刻点小区。

鞘翅稍扁平,有刻点行,刻点小而密,行间有一列刻点,部分个体内侧的行间有两行不规则刻点。

生活习性:该种大量生活于树皮下。

在仓库内,通常与玉米象等其他害虫生活在一起,取食谷物象虫形成的粮食碎屑,因此常发生于谷物及谷物制品中。

此外,也发现于生姜、花生和椰子仁干等货物内。

成虫有明显的趋光性。

经济意义:为第二食性害虫,取食储藏的谷物及面粉等。

分布:内蒙古、河北、山东、陕西、河南、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

图21亚扁粉盗22.姬粉盗Palorus ratzeburgi Wissmann(图22)英文名:small-eyed flour beetle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形态特征:体长—毫米,宽—毫米,褐色至暗褐色,有中等强的光泽。

头布中等密的刻点;颊不突出不隆起,与唇基几乎位于同一水平,稍高于触角着生处;复眼小,背面观,复眼长度不大于小盾片的宽度;眶上脊十分突出。

前胸背板宽大于长,最宽处位于近端部,有时两侧缘近平行;中区刻点小,刻点间距约为4—5个刻点直径,两侧刻点粗大,刻点间距为1—2个刻点直径。

鞘翅有刻点行,行间扁平且有1行刻点。

生活习性:大量生活于树皮下。

在粮仓内也普遍发生,取食谷物象虫形成的粮食碎屑,因此多与玉米象、米象生活在一起。

相对湿度在70%以下时,幼虫期随湿度增加而缩短。

但当相对湿度70%以上时,大量霉菌滋生,对食物有影响。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二)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二)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二)11.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图11)英文名:red flour beetle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4mm,长椭圆形,全身赤褐色,略有光泽。

全身密布小刻点,头部、前胸背板和鞘翅上的刻点大于小眼面的1/2。

头部扁而宽,复眼内侧无明显的脊。

复眼黑色,较大。

腹面观,两复眼的间距等于复眼的横直径。

侧面观,复眼被颊外侧分割后所剩留的最窄部分为5个小眼面的宽度。

触角11节,末3节明显膨大成锤状。

前胸背板横长方形,前角略下倾。

小盾片近横长方形。

鞘翅具纵刻点行10条。

赤拟谷盗T. castaneum与杂拟谷盗T. confusum极为相似,其主要区别如表6-4。

表6-4 赤拟谷盗与杂拟谷盗的主要区别仓库、加工厂内的一些缝隙中越冬;以幼虫或蛹越冬者颇少。

成虫羽化后1~3d开始交尾,交尾后3~8d开始产卵。

每雌平均产卵量327粒,最多可达956粒。

卵散产于粮粒表面、裂缝或碎屑下,卵外由粘液粘附着一些粉末和碎屑,一般不易发现。

幼虫一般为6~7龄,因食物不适宜时最多可达12龄。

幼虫老熟时常爬至粉类表面化蛹。

成虫喜黑暗,具负趋光性,有假死性,能飞翔。

体内有臭腺,能分泌臭液污染粮食,使被污染的面粉带有一种极难闻的霉臭味。

成虫寿命为226~547d,雄虫寿命最长可达3年。

据报道,食物充足时成虫的寿命短,而食物不足时反而长,但在绝食情况下寿命并不延长。

赤拟谷盗各虫态的发育期与温湿度和食物的不同而异。

一般来说,温度对各虫态的发育期影响较湿度明显,食物的种类对成虫和幼虫的生存及幼虫期的长短影响较大。

如20~40℃时,卵的孵化率及卵期的长短不受湿度的影响。

在35℃时卵的孵化率最高,37.5℃平均卵期最短;但卵在40℃和10%RH或15~17.5℃和10~90%RH时不孵化。

用小麦类饲喂幼虫,发育的最适温度为35℃,在100%rh时幼虫期最短,平均为11d。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四)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四)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四)31.四点谷蛾:Tinea tugurialis Meyrick(图31)分类地位:鳞翅目(Lepidolptera) 谷蛾科(Tineidae)形态特征:体长3.1~4.5mm,翅展长5.7~6.5mm,灰褐色。

头顶有一簇直丛毛。

复眼黑色、无单眼。

下梭形,翅端稍尖,翅面淡灰褐色,在外横线中央,有一黑斑点,中横线有一上、下并列的黑斑点,内横线近后缘有一大黑斑点。

生活习性:成虫在温带地区常于3月底至4月初发现。

成、幼虫均喜栖息在粮仓墙基、堆垛边角、加工厂副产品库、有地脚粮的提升机底座等处。

成虫爬行迅速,老熟幼虫常吐丝缀粉屑群集结茧化蛹越冬。

经济意义:主要以幼虫危害面粉、米糠、地脚粮、淀粉、药材等,是米、粉加工厂常见的储粮害虫。

分布:国内除西藏未发现外,其余省区均有发生。

图31四点谷蛾32.粉缟螟P yralis farinalis Linnaeus(图32)形态特征:成虫雄体长8毫米,翅展17毫米,雌体长11毫米,翅展25毫米。

复眼黑褐色,表面有灰白色网状纹,具单眼。

下唇须发达,伸向前方,喙发达约为下唇须长的4倍。

前翅宽大呈三角形,近内横线和外横线处各有一白色波带状带纹,其中内横线的波状带纹中段略向外方凸出,内横线内方外横线为赤褐色,两横线之间为淡黄色,翅脉R3-5共柄,缺1A和3A。

后翅淡黑色,也有不明显的白色波带状带纹,翅脉R S在中室外有一小段与S C+R1靠近,M2和M3共柄。

雄外生殖器抱握器呈片状末套形,外侧缘从端部至中段呈倾斜状。

抱握器上着生短而稀疏的茸毛。

囊形突较短,仅为抱握器长的1/6,爪形突不分裂,额形突出长,端部呈弯钩状,阳茎几乎与抱握器等长,其端部弯而尖。

雌交配节横长方形,前棒较后棒长,交配囊长颈瓶形,囊内无交配刺,交配孔至阴道有一段骨化管道。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1-2代,以幼虫在仓库上部木板、梁柱缝隙或地板、砖石、泥土下作强韧薄茧并潜伏其中越冬。

越冬虫茧常聚集成团或连绵数尺不易剥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锈赤扁谷盗
成虫特征
体长约2毫米,比长角扁谷盗稍大些。

形态特征与长角扁谷盗相似,但有如下主要区别。

触角较短,雌、雄两性的触角均为念珠状;前胸背板呈倒梯形,后缘明显地比前缘为短。

形状和长角扁谷盗对比
栖息场地和习性
栖息场地和习性与长角扁角盗相似。

生活周及各发育阶段的形态
锈赤扁谷盗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35℃。

在温度32℃和相对湿度90%条件下,完成其生活周约需25天。

卵—形态特征和发育情况与长角扁谷盗相似。

幼虫—形态特征和发育情况与长角扁谷盗相似,但腹部末端的臀叉的两臂向内弯曲。

幼虫一般要脱皮四次才能老熟,幼虫化蛹前不结茧。

蛹—形态特征和发育情况与长角扁谷盗相似。

成虫—锈赤扁谷盗和长角扁谷盗同属于扁甲科,扁谷盗属,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很相似。

谷蠹
体长约3毫米,圆筒形,红褐色至黑褐色,略有光泽。

头生在前胸下面,从背面不能看到,也即头被前胸背板所掩盖。

前胸背板上方有许多小瘤突。

鞘翅长,上有很深的刻点行。

谷蠹成虫背面
谷蠹以成虫越冬,越冬场所是发热的粮堆或仓库木板。

第二年4月,越冬的成虫开始活动,一般在7月产生第一代成虫,8、9月产生第二代。

此时谷蠹已大量繁殖,危害严重。

谷蠹是我国重要储粮害虫之一,危害各种储藏的粮食。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谷蠹所造成的储藏谷物的重量损失要比玉米象或谷象大得多。

谷蠹幼虫是蛀食性的,在粮粒内部发育,被害的粮粒被蛀成空洞。

谷蠹还有钻蛀木头的习性,喜欢在木板内潜伏、化蛹,对仓库木质结构有严重的破坏。

玉米象
身体长3.0到4.0毫米,圆筒形,赤褐色或黑色,无光泽。

翅上有4个颜色较浅的黄色斑点。

头部明显伸长成象鼻状。

成虫在谷粒外面生活,以粮粒为食。

雌虫产卵时,先在粮粒一端用其“鼻”凿一小孔,然后在孔内产一粒卵。

卵孵化为幼虫,即在粮粒内蛀蚀并逐渐蛀入内部。

其卵、幼虫、蛹均在一粒粮食中发育,直至变为成虫爬出粮粒。

成虫能飞,爬得很快,有假死性。

到冬天,成虫爬到粮仓外面,在向阳处的石块、垃圾、树皮等底下越冬。

来年春天,在仓外越冬的成虫爬回到仓库,继续危害储藏的粮食。

玉米象是重要的第一食性储粮害虫,又叫蛀蚀性储粮害虫,危害稻谷、麦类、高粱、玉米以及油料、薯干、中药材、粮食制品等储藏物,是我国头号储粮害虫。

赤拟谷盗
体长约3到5毫米,长椭圆形,颜色较深,褐黑色或锈赤色,稍有光泽。

鞘翅上有纵行刻点。

赤拟谷盗成虫背面
成虫能飞,在气温高的环境里更善飞。

一年发生4到5代,常以成虫越冬。

成虫有假死性。

赤拟谷盗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储藏物害虫,危害稻谷、小麦、大麦、大米、小米、面粉、挂面、玉米、高粱、豆类、油料以及中药材、中成药、干果、酒曲等储藏物。

以面粉受害最为严重。

锯谷盗
体长2.0-3.5毫米,扁平,棕褐色。

胸部两侧各有
6个锯齿,所以又叫锯胸谷盗。

锯谷盗是重要第二食性害虫(又叫次食性害虫),喜欢吃破损的谷粒以及谷物碎屑及粉末,往往在玉米象等危害发生后相继发生。

可在稻谷,小麦,玉米,高粱,面粉以及仓库缝隙等处发现。

成虫爬得很快,并有向上爬的习性,很少飞翔。

由于身体扁平,所以容易钻入仓库缝隙和打包不紧的包装内。

成虫可活6个月到3年,锯谷盗对杀虫剂有抗药性,是不易“根除”的储粮害虫之一
咖啡豆象
体长3—4毫米,椭圆形,暗褐色。

鞘翅上有成行细而密的刻点,表面密生黄褐色细毛,并形成有规则的圆形花斑。

成虫善飞,能跳,有假死性。

咖啡豆象的适应能力较强,产卵较多。

随着粮食贸易的增长和调运的频繁,此虫可进行远距离传播。

咖啡豆象不仅危害储藏的玉米、面粉、干果、甘薯片等储藏物品,而且严重加害中药材,是我国中药材的主要害虫。

在咖啡产区,它是咖啡豆的主要害虫。

据调查,有近50种中药材受到咖啡豆象的危害,其中以麦冬、党参、防风、山药等危害尤为严重,有些甚至把这些中药材蛀蚀一空,而丧失其药用价值。

绿豆象
体长约4毫米,椭圆形。

体色不一,有“淡色型”和“暗色型”之分,但数目较多的是背面颜色大部分为褐色的“淡色型”绿豆象。

复眼大,凸出。

雄虫触角大而明显,为梳子状。

绿豆象是一种世界性的危害储藏豆类的害虫。

绿豆、豇豆、赤豆、蚕豆、豌豆、大豆、菜豆以及莲子等均受其害。

在我国,绿豆象主要危害绿豆,故有绿豆象之名称;在非洲等热带地区,它主要危害豇豆。

温度30℃和相对湿度85%是绿豆象生长繁殖的最适条件。

幼虫在豆粒内发育,这是对储藏豆类危害最严重的一个发育阶段。

绿豆象成虫善飞,爬得很快,有趋光性和假死性。

绿豆象是世界性的储粮害虫,我国大部分省区都有分布。

豌豆象
豌豆象的前胸背板侧缘中央前方有一个向后弯的尖齿;身体末端有2个明显的黑斑。

当豌豆收获时,大部分在豆粒内的成虫还没有爬出豆粒,随豌豆而进入仓库。

当蛹变为成虫后,有些成虫就在豌豆上咬一园孔爬出来,在仓库缝隙过夏、越冬。

有些则飞出仓外,到田间的隐蔽场所越冬。

也有留在豆粒内以成虫越冬的。

来年春天,当豌豆开花时,它们就从隐蔽场所或豌豆粒里爬出来,飞到田间,吸食花蜜、花粉,并产卵于幼嫩的豆荚上。

卵孵化为幼虫,即蛀入豌豆内为害,直至变为成虫爬出。

豌豆象成虫不危害豆粒。

我国大部分省区都有豌豆象的分布。

被幼虫危害的豆粒内部蛀成空洞,有些地方叫这种中空的豆粒为“乒乓球”,重量损失可以到达60%,使豌豆的食用价值和发芽力都明显下降。

腐食酪螨
体长约280~350微米(1毫米=1000微米),表皮光滑。

附肢的颜色随食物而异,在面粉中,它们是无色的;在干酪中,有明显的颜色。

腐食酪螨是一种世界性的储藏食品害螨。

大量发生于脂肪、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中。

也可在稻谷,大米、碎米、大麦、小麦、面粉、红糖、白糖、红枣、黑枣、中药材中发现。

我国包括台湾省在内,腐食酪螨是危害最严重的储藏物害螨。

椭圆食粉螨
体长480~550微米,螯肢和足的颜色较深,红棕色到褐色,与白而光亮的的身体形成明显对比,故有褐足螨之名。

椭圆食粉螨是我国常见的储藏物螨类、危害各种储藏的粮食和食品:稻谷、大米、大麦、小麦、面粉、麸皮、米糠、黄豆、蚕豆、玉米、玉米粉、山芋粉等。

也可在鼠洞、鸟巢及家禽养殖场发现。

性喜潮湿,能以生长在谷物上的霉菌为食。

麦蛾
翅展12~15mm。

复眼黑色,触角长丝状。

前翅灰黄色,呈竹叶形;后翅银灰色,菜刀形,缘毛特别长,约与翅面的宽度等长。

麦蛾喜欢昏暗的环境,成虫寿命短,约3天。

麦蛾的幼虫危害各种储藏的粮食,可在大麦、小麦、大米、稻谷、高粱、玉米、燕麦中发现。

被害谷粒大部被蛀蚀一空,尤以小麦受害最严重,故有麦蛾之名。

在温暖地区,每年可发生4~6代,以幼虫在粮粒内越冬。

虽然麦蛾成虫不吃谷物,但它是产生后代的“基础”,所以也应消灭。

印度谷螟
翅展约18mm,复眼黑色,前翅狭长,呈三角形,翅面近基部约2/5为黄白色,近端部约3/5为红棕色,并有铜色光泽。

后翅灰白,略带黄褐,半透明。

印度谷螟成虫喜阴暗,一般在黄昏飞翔。

成虫寿命短,约15天。

印度谷螟可在玉米、大麦、小麦、豆类、花生、油菜籽、干果、谷粉、奶粉、中药材等中发现。

幼虫咬食谷物胚部及表层,并吐丝连缀粮粒成小团或筑成茧,幼
虫在茧中取食危害。

也可吐丝结网,封闭粮面而污染了储藏的粮食。

每年发生4~6代,一般以幼虫在仓库缝隙吐丝结茧化蛹或越冬。

一些高清储粮害虫原图打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