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胶体的制备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关于胶体的教案

高中化学关于胶体的教案

高中化学关于胶体的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胶体的定义和性质2. 掌握胶体的制备和分离方法3. 能够运用胶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 胶体的定义和性质2. 胶体的制备和分离方法教学难点:1. 胶体的本质特征2. 胶体的制备和分离方法的原理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电子天平、量筒等2. 实验材料:氢氧化铁、氯化铁、豆浆、紫外线灯等教学过程:第一章:胶体的定义和性质1.1 引入:通过展示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区别。

1.2 讲解:介绍胶体的定义和性质,如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丁达尔效应、聚沉等。

1.3 实例:分析豆浆、牛奶等日常生活中的胶体实例。

1.4 练习:让学生回答有关胶体性质的问题,如豆浆是否属于胶体、胶体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等。

第二章:胶体的制备方法2.1 引入:通过展示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过程,引发学生对胶体制备方法的好奇心。

2.2 讲解:介绍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方法,如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

2.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4 练习:让学生回答有关氢氧化铁胶体制备的问题,如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第三章:胶体的分离方法3.1 引入:通过展示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的分离实验,引发学生对胶体分离方法的好奇心。

3.2 讲解:介绍胶体的分离方法,如渗析法、离心法等。

3.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的分离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4 练习:让学生回答有关胶体分离方法的问题,如渗析法和离心法的原理等。

第四章:胶体的应用4.1 引入:通过展示氢氧化铁胶体在净水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胶体应用的思考。

4.2 讲解:介绍氢氧化铁胶体在净水、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

4.3 实例:分析氢氧化铁胶体在净水中的作用原理。

4.4 练习:让学生回答有关胶体应用的问题,如氢氧化铁胶体在净水中的作用等。

第五章:胶体的实验操作技巧5.1 引入:通过展示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和分离实验,引发学生对实验技巧的关注。

21第2课时胶体的制备和性质课件-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21第2课时胶体的制备和性质课件-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渗析法:分离提纯胶体和溶液
过滤法:分离提纯胶体和浊液
六.胶体性质在生活中的其它应用 卤水(盐卤或石膏)点豆腐:电荷被中和,成凝胶
明矾净水:Al3++3H2O
Al(OH)3+3H+
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Fe3++3H2O
Fe(OH)3+3H+
生活中血旺的制取:电荷被中和,成凝胶
工厂静电除尘原理:带电胶体粒子的电泳
课堂训练3 人教版教材必修一 29页6-7题
常见胶体粒子带电的规律:
氢氧化物胶体粒子:[Fe(OH)3、Al(OH)3]等因 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
硅酸、土壤胶体粒子:因吸附阴离子而带负电 蛋白质胶粒、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
同种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较稳定
3.聚沉 聚沉条件:
加入电解质、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加热、搅拌等
原因: 胶体粒子集聚成较大颗粒而沉降
化学反应
深度剖析
1.该反应可逆,加入FeCl3没完全反应 2. 耗FeCl3——生Fe(OH)3分子 3. 多个Fe(OH)3分子结合成1个Fe(OH)3胶 体粒子 4.胶体粒子数小于生成的Fe(OH)3分子数
若投入1molFeCl3 生成Fe(OH)3分子 小于1mol Fe(OH)3胶体粒子 数远远小于1mol
应用: 利用胶体的聚用1:区分胶体和溶液,丁达尔效应
溶液粒径:小于1nm,能透过半透膜
胶体粒径:1nm---100nm,不能透过半透膜,能透过滤纸 浊液粒径:大于100nm,不能透过滤纸
应用2:分离和提纯胶体,多次渗析
应用3:分离胶体和浊液,过滤
有些胶体粒子带电的原因分析
胶体分子本身不带电 多个分子集聚成单个胶体粒子, 表面积增大,吸附性增强

第二章胶体制备和性质(2)20143汇总

第二章胶体制备和性质(2)20143汇总

3.溶胶的颜色
许多溶胶是无色的,但许多溶胶有各种颜色。 胶因如粒Fe子(O大H小)3溶不胶同是呈红现色红的色,、C紫d色S溶或胶蓝是色黄。色的,金溶
原因1 溶胶质点对可见光的选择性吸收不同而致。 若溶胶对可见光各部分吸收很弱,且大致相同,溶胶 呈无色。 若溶胶对某一波长可见光有较强的选择性吸收,在透 过光中该波长光变弱,透射光不再是白光,而会呈现其 补色光。 如 红色金溶胶,对绿色光有较强吸收,透过光呈现 它的补色-红色光。 氯化银几乎不吸收可见光,故呈现白色。 溴化银、碘化银只吸收蓝色光,它们呈现黄色或深黄 色。
原因2 金属溶胶,散射光强度与粒子大小及波长有关。 瑞利公式对金属溶胶不适用。 由于金属胶粒对光有强选择性吸收,所以有鲜艳颜色。 实验证明,一定波长时,金溶胶的散射光强,与粒子大 小的关系有一极大值。散射光强极大值随粒子变大,向长波 方向移动,这时主要散射是长光波(红黄色);相反,粒子 变小,向短波方向移动,散射的是短光波(蓝紫色)。 通常,粒子较小时,散射很弱,吸收占优势,长波光不易 被吸收,透射光趋于波长较长的红光,溶胶显红色;粒子较 大时散射增强,散射光极大值向长光波移动,透射光趋向于 短光波的蓝光,故溶胶呈蓝色。 如银溶胶,对光的吸收和散射也随分散度改变而变化。
均相系统:所有散射光相互抵消,看不到散射光。 非均相系统:散射光不会被相互抵消,可看到散射光。
溶胶丁铎尔效应是其高度分散性和多相不均匀性的反映, 可用来区分溶胶和小分子真溶液。
2. Rayleigh 公式
1871年Rayleigh对非导电的、球形细小粒子的稀溶 胶系统,导出了单位体积溶胶的散射光强度:
透射光呈橙红色。
3) I n 溶胶系统分散相与介质有相界面,n大,乳光强
区分 高分子溶液均相溶液, n小,乳光弱

高中化学第二章物质变化及其分类重难点3胶体的性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第二章物质变化及其分类重难点3胶体的性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重难点3 胶体的性质1.胶体的性质与作用:(1)丁达尔效应:由于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会使光发生散射,可以使一束直射的光在胶体中显示出光路.(2)布朗运动:①定义:胶体粒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②水分子从个方向撞击胶体粒子,而每一瞬间胶体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同的.(3)电泳现象:①定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②解释: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扬斯规则表明:与胶体粒子有相同化学元素的离子优先被吸附.以AgI胶体为例,AgNO3与KI反应,生成AgI 溶胶,若KI过量,则胶核AgI吸附过量的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AgI吸附过量的Ag+而带正电.而蛋白质胶体吸附水而不带电.③带电规律:1°一般来说,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等胶体微粒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2°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土壤等胶体带负电;3°蛋白质分子一端有-COOH,一端有-NH2,因电离常数不同而带电;4°淀粉胶体不吸附阴阳离子不带电,无电泳现象,加少量电解质难凝聚.④应用:1°生物化学中常利用来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2°医学上利用血清的纸上电泳来诊断某些疾病.3°电镀业采用电泳将油漆、乳胶、橡胶等均匀的沉积在金属、布匹和木材上.4°陶瓷工业精练高岭土.除去杂质氧化铁.5°石油工业中,将天然石油乳状液中油水分离.6°工业和工程中泥土和泥炭的脱水,水泥和冶金工业中的除尘等.(4)胶体的聚沉:①定义:胶体粒子在一定条件下聚集起来的现象.在此过程中分散质改变成凝胶状物质或颗粒较大的沉淀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②胶粒凝聚的原因:外界条件的改变1°加热:加速胶粒运动,减弱胶粒对离子的吸附作用.2°加强电解质:中和胶粒所带电荷,减弱电性斥力.3°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相互中和,减小同种电性的排斥作用.通常离子所带电荷越高,聚沉能力越大.③应用:制作豆腐;不同型号的墨水不能混用;三角洲的形成.2.胶体的制备:1)物理法:如研磨(制豆浆、研墨),直接分散(制蛋白胶体)2)水解法:Fe(OH)3胶体:向20mL沸蒸馏水中滴加1mL~2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一会儿,得红褐色的Fe(OH)3胶体.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3)复分解法:AgI胶体:向盛10mL 0.01mol•L-1KI的试管中,滴加8~10滴0.01mol•L-1AgNO3,边滴边振荡,得浅黄色AgI胶体.硅酸胶体:在一大试管里装入5mL~10mL 1mol•L-1HCl,加入1mL水玻璃,然后用力振荡即得.离子方程式分别为:Ag++I-=AgI(胶体)↓SiO32-+2H++2H2O=H4SiO4(胶体)↓复分解法配制胶体时溶液的浓度不宜过大,以免生成沉淀.3.常见胶体的带电情况:(1)胶粒带正电荷的胶体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例如Fe(OH)3、Al(OH)3等;(2)胶粒带负电荷的胶体有: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胶体、土壤胶体;(3)胶粒不带电的胶体有:淀粉胶体.特殊的,AgI胶粒随着AgNO3和KI相对量不同,而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较多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因吸附较多Ag+而带正电。

天津大学胶体与表面化学课件第二章-2012-3

天津大学胶体与表面化学课件第二章-2012-3
某一方向得到的冲量即可发生位移,此即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是分子热运动的必然结果。
2019/12/14
25
1905年,Einstein-Brown曾研究过布朗运动,提出了 粒子的平均位移与粒子半径、介质粘度、温度和时间 之间的关系式:
1
x


RTt
3N A
r

2
x : t 时间间隔内粒子的平均位移
(c)熔点低,比如,块状金(Au)熔点为1063 oC,若粒径 为2-5 nm,熔点为300 oC左右。
(d)磁性强 (e)光吸收强(几乎为黑色) (f)热导性能好(超细粒子在低温和超低温下几乎没 有热阻)
2019/12/14
15
(2)超细粒子的应用
例如:化学工业、催化剂、电子工业、磁记录材 料、传感器、医药和机械工业。

(c 1

c 2
)x
(1)
2
2x
2019/12/14
27
若 x 很小: 如 C1 > C2
c (c c )
dc
1
2
(2)
x
x
dx
所以:
m 1 ( dc ) x 2
(3)
2 dx
2019/12/14
28
m

1
(
dc 2 )x
(3)
2 dx
由:
m D dc t dx
dm m m1 t dt
t 对m微分:
dm dt

dm1 dt

dm dt
t
d 2m dt 2
所以:
2019/12/14
dm1 dt

t

2019-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教案 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2019-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教案 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知 识 梳 理]知识点一 分散系及其分类美酒、牛奶、奶昔都是美味饮料,但是它们的存在状态有所不同,它们本质上是否有所不同?请完成下列知识点: 1.概念分散系: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分散剂)中所得到的体系。

由分散质和分散剂构成。

例:溶液分散系⎩⎪⎨⎪⎧溶质↔分散质溶剂↔分散剂2.分类(1)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共分为九种分散系:(2)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类:常见的浊液⎩⎪⎨⎪⎧悬浊液乳浊液知识点二 胶体的制备和性质三角洲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会形成三角洲?带着这个问题完成下列知识点: 1.性质(1)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2)丁达尔效应。

①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②应用:区分胶体和溶液。

(3)电泳现象: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

胶粒带电,但胶体不带电(4)聚沉现象: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

2.Fe(OH)3胶体的制备3.应用(1)利用其介稳性:制涂料、颜料、墨水等。

(2)制备纳米材料。

微判断(1)NaCl 溶液、水、泥浆、淀粉溶液都属于胶体。

(×)(2)FeCl 3溶液呈电中性,Fe(OH)3胶体带电,通电时可以定向移动。

(×) (3)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 (4)直径介于1~100 nm 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 (5)胶体都是均匀透明的液体。

(×)(6)胶体一般比较稳定,不易产生沉淀。

(√)(7)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

(√)(8)根据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微训练1.胶体、浊液与溶液的本质区别在于( )A.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现象B.分散质粒子是否带电荷C.分散系是否稳定D.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解析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AgCl (新鲜沉淀) 加AgNO3或KCl AgCl(溶胶)
二、溶胶的制备--凝聚法
1.化学凝聚法
通过各种化学反应使生成物呈过饱和状态,使初 生成的难溶物微粒结合成胶粒,在少量稳定剂存在下 形成溶胶,这种稳定剂一般是某一过量的反应物。例 如:
A.复分解法 2H3AsO3(稀)+ 3H2S →As2S3(溶胶)+6H2O
蒸气骤冷法
3、凝聚法原理
凝聚法的核心问题:粒子大小即分散度
晶核与结晶生长动力学研究认为,溶液中 析出胶粒的过程与结晶过程相似,分为形成 晶核和晶体生长两个阶段
1)形成晶核阶段
晶核形成速度 : v1=dn/dt=k1(C-S)/S
n:产生晶核的数目;C:析出物质的浓度;S:溶解 度;(C-S):过饱和度
(1)渗析法
A、简单渗析 将需要净 化的溶胶放在羊皮纸或动 物膀胱等半透膜制成的容 器内,膜外放纯溶剂。
利用浓差因素,多余 的电解质离子不断向膜外 渗透,经常更换溶剂,就 可以净化半透膜容器内的 溶胶。
如将装有胶的半透膜容器不断旋转,可 以加快渗析速度。
B、电渗析 为了加快渗析速度,
在装有溶胶的半透膜 两侧外加一个电场, 使多余的电解质离子 向相应的电极作定向 移动。溶剂水不断自 动更换,这样可以提 高净化速度。这种方 法称为电渗析法。
4、溶液浓度对晶核生长过程的影响
Weimarn实验:在乙醇-水介质中, B与a反(C应NS物)2浓+M度g的SO关4 →系B,a结SO论4,:研究颗粒大小
①浓度对r的影响: A、浓度很小(10-5~10-4 mol/L),因晶体生长
速度受到限制,形成溶胶。
B、浓度较大(10-2~10-1 mol/L),有利于晶体 生长,生成结晶状沉淀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21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2章第1节第2课时版含解析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21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2章第1节第2课时版含解析

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 - -胶体一、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把____________物质分散在__________(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称作__________;分散质分散于其中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称作__________ .例如,泥水混合物中,泥土是分散质,而水就是分散剂.2.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其中最||稳定的是______ ,最||不稳定的是______ ,______属于介稳体系.二、胶体的制备及性质1.Fe(OH)3胶体的制备向______中逐滴参加5~6滴________________ ,继续煮沸至||液体呈______色,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即为Fe(OH)3胶体.2.性质(1)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______和______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______体系.(2)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______形成的.丁达尔效应可用来区分____________ .(3)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其方法主要有:①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1分散系及其分类1.以下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大的是()A.雾B.石灰乳C.FeCl3溶液D.氢氧化铁胶体2.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是否能通过滤纸C.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知识点2胶体的制备和性质3.关于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两者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两者都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CuSO4溶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CuSO4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4.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参加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反响后得到的FeCl3溶液呈棕黄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反响属于________反响.(2)在小烧杯中参加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__色,停止加热,制得的分散系为________ .练根底落实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丁达尔效应不是胶体特有的现象,溶液与浊液也有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有丁达尔效应,而其他分散系没有C.胶体粒子的直径小于1 nmD.丁达尔效应可用于鉴别胶体和溶液2.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材料,其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医学、化工、军|事等领域.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假设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以下有关形成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⑥C.②③④D.②③④⑥3.歌手那英在歌曲中唱道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其中雾属于以下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4.以下关于溶液和胶体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溶液是呈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向两极移动,而胶体分散质粒子只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那么没有5.以下现象或新技术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①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参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②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③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A.只有①B.①和②C.②和③D.全部6. "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所谓 "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无色透明B.有丁达尔效应C.所得液体呈胶状D.所得物质一定是悬浊液7.以下实验操作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①过滤②蒸发③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④Fe(OH)3胶体的制备A.①②③④B.只有①②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①③8.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氯化钠溶液、水等B.将1 L 2 mol·L-1的FeCl3溶液制成胶体后,其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为2N AC.黄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性质有关D.将饱和FeCl3溶液加热至||沸腾,制得Fe(OH)3胶体9.就教材中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答复以下几个问题.(1)实验中必须要用蒸馏水,而不能用自来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中,必须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不能用氯化铁稀溶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往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可稍微加热煮沸,但不宜长时间加热.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现有以下三组物质:①Fe、S、C、P②H2、CaCO3、HCl、NH3③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铁胶体、硫酸铁溶液可以从组成的元素、物质的性质等多个角度用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依照下表中第①组的方法,从②③组中选出一种不同类的物质,并指出其分类标准,写在下面相应的空格内.组别分类标准不属于该类别的物质第①组非金属元素Fe第②组第③组练综合拓展11.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1)如图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氢氧化铁胶体丁达尔效应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从分散系的分类进行讨论说明) .(2)欲在树林中观察到丁达尔效应,你认为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去树林观察丁达尔效应有诸多不便 ,聪明的你想出了许多在家里看到丁达尔效应的方法,其中最||简单、最||环保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根底落实一、1.一种(或多种)另一种分散质分散剂2.溶液胶体浊液溶液浊液胶体二、1.沸水饱和FeCl3溶液红褐2.(1)溶液浊液介稳(2)一束光亮的通路散射溶液和胶体(3)①加热②参加电解质溶液③参加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对点训练1.B4.Fe2O3+6HCl = = =2FeCl3+3H2O(1)FeCl3+3NaOH = = =Fe(OH)3↓+3NaCl复分解(2)红褐氢氧化铁胶体解析Fe2O3是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响生成盐.(1)铁盐可与碱反响,生成沉淀;(2)是Fe(OH)3胶体的制法.课后作业练根底落实1.D[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现象,应选D .]2.C[纳米碳的粒子直径在1~100 nm ,将其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胶体的粒子能透过滤纸;胶体是一种"介稳体系〞,虽然不如溶液稳定,但比浊液稳定,放置较长时间不会聚沉而析出沉淀 .]3.D[雾是小液滴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气溶胶.]4.D[溶液和胶体两种分散系都呈电中性;分散质粒子均作无规那么的布朗运动;胶体粒子吸附某种类型的带电微粒,在电场作用下,其粒子也作定向移动;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溶液和胶体.]5.A[①项为FeCl3+3NaOH = = =Fe(OH)3↓+3NaCl ,即生成沉淀而非胶体;血液是胶体,②项是胶体的聚沉;③项为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故A项符合题意.] 6.B[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符合胶体粒子直径范围:1 nm~100 nm ,所以纳米材料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应具有胶体的性质.]7.C[制备Fe(OH)3胶体时用玻璃棒搅拌易形成沉淀.]8.C[A项中水不是分散系;B项中Fe(OH)3胶粒的个数少于2N A ,胶粒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D项中应是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Fe(OH)3胶体 .] 9.(1)自来水中含电解质杂质较多,易使制备的胶体发生聚沉,导致实验失败(2)氯化铁溶液浓度过稀,不利于氢氧化铁胶体的形成(3)长时间的加热能够导致氢氧化铁胶体聚沉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胶体的聚沉以及氢氧化铁胶体制备实验的本卷须知.10.解析.练综合拓展11.(1)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2)清晨清晨树林中存在水雾,雾是胶体,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3)翻开暖瓶(或加热水)让水汽升腾起来,用一束光照射即可解析(1)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该图中的明显错误是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2)清晨,树林中存在水雾,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清晨.(3)翻开暖瓶(或加热水)让水汽升腾起来,用一束光照射即可.。

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讲义 【新教材】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讲义 【新教材】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发展目标体系构建1.了解分散系的含义及其种类,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知道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现象。

3.通过事实了解胶体的性质在生活、生产中的简单应用,体会化学的实用性。

数轴法辨析三种分散系一、分散系微点拨:二、胶体的分离和提纯1.胶体与浊液分离:用过滤的方法,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可以通过滤纸。

2.胶体与溶液分离:用渗析的方法,胶体的分散质微粒不能通过半透膜,而小分子、离子能够通过半透膜。

三、胶体的性质和应用3.聚沉⎩⎪⎨⎪⎧定义:在一定条件下,胶体的分散质微粒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条件⎩⎨⎧(1)加入酸、碱和盐等物质(2)加热(3)搅拌应用:豆腐的制作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NaCl 溶液、水、鸡蛋清溶液、淀粉溶液都属于胶体。

( )(2)FeCl 3溶液呈电中性,Fe(OH)3胶体带电,通电时可以定向移动。

( ) (3)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 ) (4)直径介于1~100 nm 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 )[答案] (1)× (2)× (3)√ (4)×2.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分散系的稳定性:溶液>胶体>浊液 B .分散质微粒的大小:溶液>胶体>浊液C .分散质微粒的直径为几纳米或几十纳米的分散系是胶体D .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将悬浊液中的分散质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B [分散质微粒的大小:浊液>胶体>溶液。

]3.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B.盐碱地里土壤保肥能力差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D[A项属于胶体的聚沉;B项土壤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带电,盐碱地中的电解质易使胶体聚沉;C项属于丁达尔效应;D项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

兰叶青 无机化学专业课考研复习第2章 溶液和胶体

兰叶青 无机化学专业课考研复习第2章 溶液和胶体

p
pA* xB
p* A
nB nA nB
pA*
nB nA
Δp =
p A*·xB
=
pA*
nB=
nA
= pA*
nB mA / M A
pA*·bB·MA = K·bB
第二节
第二章
据此,拉乌尔定律又可表述为:一定温度下,难挥发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与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 成正比。
若组成溶液的两组分间不产生相互作用,即在任
wB
mB m
第二节
第二章
2、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是指每升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
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用符号cB或c(B)表示:
3、质量摩尔浓度
cB
nB V
1 kg 溶剂A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称为溶质 的质量摩尔浓度。溶b质B B的mnBA质量摩尔浓度用bB表示:
第二节
第二章
对于稀溶液,且要求不严格时,可用物质的量浓度近 似地代替质量摩尔浓度。
MB
Kb
mB mATb
MB
2.53
2.69 0.100 0.531
128
g·mol-1
第二节
第二章
3、凝固点下降
凝固点是指在一定的外压下,该物质的液相和固相 达到平衡共存时的温度。从蒸气压的角度而言,某物 质的凝固点就是固相蒸气压和液相蒸气压相等时的温 度。
△T f = K f ·b(B)
剂低的常凝数Tf是,固溶单点液位,的为Tf凝为K·固溶kg点液·m下的o降l凝–1,值固它,点与T;f 溶K=f是剂Tf溶的- T剂性f 的质,T有凝f 关固为点,纯降溶与 溶质的性质无关。
【例2-5】 有一蛋白质的饱和水溶液,每升含有蛋白 质5.18 g。已知在293.15 K时,溶液的渗透压为0.413 kPa。求算此蛋白质的摩尔质量。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1.1胶体的制备及其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1.1胶体的制备及其

胶体的制备及其性质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化学 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本节课是以学生初中学习的纯净物、混合物、溶液和浊液等知识为基础,提倡学生从原有的知识出发,在介绍了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基础上引入胶体的概念。

本节的探究学习,既有助于巩固初中所学的内容,也对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学习和研究化学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本节课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和具有重要的功能,是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二、学情分析由于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中的专业生,初中知识很薄弱,对化学的要求只是学业考试,从思想上对化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设计思路我准备通过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重视程度,通过鼓励学生主动与教师、同学交流,形成较浓的学习气氛,进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四、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胶体 (2)了解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区别(3)了解胶体的制备、性质与用途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法、实验探究法学习胶体的性质与用途 (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自由讨论,形成探究、合作的科学学习方式(3)体会分析、归纳、推理的方法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体验活动探究的乐趣,增强学习化学、探究物质变化奥秘的兴趣。

(2)重视化学学科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性,体验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五、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大纲及本节课在教材中的作用,胶体的定义与性质将成为本节的教学重点,而如何使学生理解胶体的性质与该性质的用途则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实验材料七、教学策略本部分教学内容少,也很简单,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会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本节课首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入胶体,让学生具有熟悉感,然后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幻灯片投放、实验演示、录相演示、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四个重要环节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

高三化学第二章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重难点解析 人教版

高三化学第二章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重难点解析 人教版

高三化学第二章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重难点解析 人教版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二章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二. 重点、难点1. 了解分散系的概念,比较三种分散系的特征2. 理解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3. 了解胶体的分类和制取三. 具体内容 (一)分散系1. 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

2.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二)三种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请比较小结三种分散系的相关内容,自己试一试,完成下表的空缺部分,并思考胶体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分散系类别溶液 胶体 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微粒组成 分子或离子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外观特征 稳定性 能否透过滤纸能否透过半透膜实例氨水、碘酒肥皂水、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AgI 胶体石灰乳、牛奶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的分类1.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 ~100nm 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2.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3)(OH Fe 溶胶、3)(OH Al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四)胶体的制备 1. 物理方法① 机械法:利用机械磨碎法将固体颗粒直接磨成胶粒的大小② 溶解法: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合适的溶剂中形成胶体,如蛋白质溶于水,淀粉溶于水、聚乙烯熔于某有机溶剂等。

2. 化学方法① 水解促进法思考:如何证明FeCl 3溶液通过上述方法已转变成3)(OH Fe 胶体了? 反应式:FeCl 3+3H 2O (沸)= 3)(OH Fe (胶体)+3HCl注意:切勿将“胶体”两字省去,或打“↓” ② 复分解反应法 反应:KI+AgNO 3=AgI (胶体)+KNO 3 Na 2SiO 3+2HCl=H 2SiO 3(胶体)+2NaCl思考:若上述两种反应物的量均为大量,则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如何表达对应的两个反应方程式?提示:KI+AgNO 3=AgI↓+KNO 3(黄色↓) Na 2SiO 3+2HCl=H 2SiO 3↓+2NaCl (白色↓)(五)胶体的性质1. 丁达尔效应——在暗室中,让一束平行光通过一肉眼看来完全透明的溶液,从垂直于光束的方向,可以观察到有一条光亮的“通路”,该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

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1课件:第2章 第1节2课时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1课件:第2章 第1节2课时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分散质微 单个小分

子或离子
浊液 >100 nm 巨大数目的分子 或离子集合体
胶体 1~100 nm 高分子或多分子
集合体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2) 用 一 束 可 见 光 照 射 此 分 散 系 可 看 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将此分散系装入 U 形管内,用石墨棒作电极, 接通直流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与电源负极相 连 的 电 极 附 近 颜 色 ________ , 这 种 现 象 称 为 ________。
[ 答 案 ] (1)Fe(OH)3 胶 体 FeCl3 + 3H2O==△===Fe(OH)3(胶体)+3HCl 颗粒直径大 小不同 (2)光亮的通路 胶体微粒对可见光的 散射作用
(3)变深 电泳 (4)渗析 提纯胶体 (5)产生白色沉淀 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来 沉淀溶解得到棕黄色溶液
Fe(OH)3 胶体与 Fe(OH)3 沉淀 (1)Fe(OH)3 胶体和 Fe(OH)3 沉淀都是红褐色, 两者性质有共同点,如都能和盐酸反应,也有不同 点,Fe(OH)3 沉淀不具有胶体的性质;两者的制备方 法也不同。制备 Fe(OH)3 胶体时不能长时间煮沸。 (2)根据溶液中的离子能透过半透膜,而胶体微 粒不能透过半透膜,可利用半透膜来除去胶体中的 电解质,以提纯、净化胶体。

胶体化学第2章胶体及纳米材料的制备

胶体化学第2章胶体及纳米材料的制备

胶体化学第2章胶体及纳米材料的制备胶体化学是研究胶体及其性质、制备和应用的科学领域。

胶体是一种介于溶液和悬浮液之间的物质,由一个或多个物质以微细颗粒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

纳米材料是指尺寸在1-100纳米的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

胶体和纳米材料的制备是胶体化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胶体的制备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

物理法主要包括分散法、凝聚法和乳化法。

在分散法中,通过机械剪切、超声分散等方法将悬浮液中的颗粒分散成胶体颗粒;凝聚法则是通过凝胶、胶凝等方法使溶液中的颗粒聚集成胶体颗粒;乳化法是通过机械搅拌或高压乳化等方法将两个或多个无法混溶的液体分散成乳状胶体。

化学法主要包括碳化法、水合法、氧化法和沉淀法等。

碳化法是通过碳源与金属盐反应制备金属碳化物;水合法是通过水合合成物的分解、脱水或水解制备胶体;氧化法是通过氧化反应制备金属氧化物或金属酸盐等;沉淀法是通过反应产生沉淀颗粒制备胶体。

生物法主要利用生物体合成纳米胶体颗粒或使用生物模板法制备胶体。

生物体合成纳米胶体颗粒是利用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生物体合成纳米颗粒,例如利用微生物合成的银颗粒具有抗菌性能;生物模板法是利用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作为模板,通过化学合成将其转化为纳米颗粒,例如利用DNA分子模板法制备金纳米颗粒。

纳米材料的制备主要包括物理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气相沉积、溅射蒸发和弧放电等。

气相沉积是将金属或化合物在惰性气体气氛中加热蒸发,然后由冷凝成为纳米尺寸的颗粒;溅射蒸发是利用阳极溅射法将材料溅射成固体颗粒;弧放电法是通过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高电压产生弧光放电,将电极表面的材料蒸发成纳米颗粒。

化学方法包括溶剂热法、凝胶法和还原法等。

溶剂热法是通过在高温有机溶剂中使金属盐还原生成纳米颗粒;凝胶法是通过将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聚集成凝胶,再将凝胶干燥得到纳米颗粒;还原法是利用还原剂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纳米颗粒。

胶体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材料和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

高一化学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高一化学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解析] A项,溶液和胶体均呈电中性;B项,若溶液中 溶质是分子,如蔗糖,通电时溶质粒子不发生移动;C项,溶 液和胶体都是有的有色,有的无色;D项,溶液无丁达尔现 象,胶体有丁达尔现象。
[答案] D
(1)溶液、浊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 不同,常利用丁达尔现象鉴别胶体和溶液。
(2)部分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带电荷,有的分散质微粒带正 电荷,有的带负电荷,但胶体是电中性的。
3.胶体的性质: (1)均一、稳定、透明;(2)丁达尔现 象; (3)电泳;(4)聚沉。
4.分离、提纯胶体的方法——渗析。
1.什么是溶液?它是怎样组成的? 提示:(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 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组成:溶质和溶剂。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 剂的质量。
()
解析:A项,为分馏装置;B项,为渗析装置;C项,为过滤 装置;D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装置。 答案:D
[课堂双基落实]
1.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
()
A.稳定的液体
B.透明的液体
C.混合物
D.化合物
解析:浊液、溶液、胶体均属于分散系,都是混合物。
答案:C
2.鉴别胶体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最好方法是
>100 nm
较均一、透 明
不均一、不透明
分子集合体、 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
高分子
合体,呈固态或液态
分散系
溶液
能否透过滤纸

能否透过半透膜

稳定性
稳定
实例
食盐水、 碘酒
胶体 能
不能 较稳定 氢氧化铁胶体、淀 粉溶液
浊液 不能 不能 不稳定
泥水
[例1]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 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是无色的,胶体是有色的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 光路,前者则没有

医用化学第二章 胶体

医用化学第二章 胶体

(二)溶胶的聚沉 胶粒在一定条件下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导致 沉淀的现象称为聚沉 破坏溶胶的稳定因素: 1.电解质的聚沉作用 实验表明:电荷相同的反离子,聚沉能力 几乎相等;而反离子的电荷越高,聚沉能力 也急剧增强 2.溶胶的相互聚沉 3.加热 例题 返回
例题
将等体积的0.0080 mol·L-1 KI 和0.010 mol·L-1 AgNO3 混合制备AgI 溶胶。现将 MgSO4、K3[Fe(CN)6] 及AlCl3三种电解质的 同浓度等体积溶液分别滴加入上述溶胶,试 判断三种电解质对溶胶聚沉能力的大小顺序。 解:首先判断出胶粒带电情况,再确定反离 子所带电荷。
返回
第二节


溶胶(sol)是胶体分散系的典型代表。溶胶的 分散相是大量原子、离子或分子组成的集合 体,在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之间存在着相界面, 形成高度分散的多相亚稳定系统。 按照分散介质的不同,溶胶可分为液溶胶、 气溶胶和固溶胶。 基本特性:多相性、高度分散性、聚集不稳 定性(相对稳定性) 制备方法:分散法与聚集法
胶体是一种分散系, 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它并不是某 一类物质所特有的性质。 一类物质所特有的性质。
胶体和晶体物质对立起来的说法是错误 的。
返回
第四节
表面能
表面现象和表面活性剂
图2-5,P.18
比表面能(表面张力)符号:σ 单位:J·m-2(N · m-1) 表面能G=表面张力σ ×表面积 A 处于表面的分子越多,表面能越大。能 量越高,体系越不稳定,有自发降低表面能 的趋势。 方法:1.降低表面张力,2.降低表面积
分散相粒子扩散较慢 非均相、 稳定系统; 聚 或分
等 、 等
>10 m
-7
反离子、吸附、扩散、 吸附层、扩散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2.1 胶体的制备
2.2 胶体的凝聚
22
2.3 胶体化学的发展方向
2.1 胶体的制备
原理:使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 ~ 100nm 之间胶体制备的两种方法:
(1)物理分散(凝聚)法
胶体中分子原子和离子
分散质悬浮颗粒
分子、原子和离子分散法凝聚法
将悬浊液或乳浊液中的分散质分散;如:磨墨常见的胶体有:墨汁、碳素墨水、淀粉溶液等
(2)化学结合法
——溶质分子聚合成胶粒①水解法
FeCl
3 + 3H
2
O△Fe(OH)
3
(胶体)+3HCl
红褐色
注意:不能过度加热,以免出现Fe(OH)
3
胶体凝聚。

l() FeCl3溶液中存在微弱的水解,生成极少量的Fe(OH)3 ,
加热, 加大水解程度, 使Fe(OH)
3
聚集成较大颗粒——胶体
条件:饱和FeCl溶液、沸水
3
②复分解法
AgNO
3+KI=AgI(胶体)+KNO
3浅黄色
注意:浓度控制,浓度过大会生成沉淀,逐滴滴加,同时要不断振荡。

胶体较为稳定,但是长时间放置之后也会出现沉淀。

所以胶体通常现配现用
所以胶体通常现配现用。

2.2 胶体的凝聚
使胶体微粒凝聚成更大的颗粒,形成沉淀,从胶体为什么能够稳定存在?
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叫胶体的凝聚。

Q1:胶体为什么能够稳定存在胶粒带电、布朗运动
如何破坏胶体的稳定状态
要使胶体凝聚成沉淀就要减少或消除胶Q2:如何破坏胶体的稳定状态?要使胶体凝聚成沉淀,就要减少或消除胶体微粒表面吸附的电荷,使之减弱或失去电性排斥力作用,从而使胶粒在运动中碰撞结合成更大的颗粒。

实验往(1)加入电解质
实验:往
Fe(OH)3胶体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下列溶液:①MgSO 4溶液,②Na 2SO 4溶液,③溶液④溶液⑤MgCl 2溶液,④NaCl 溶液,⑤Na 3PO 4溶液
现象:胶体变成浑浊状态,产生红褐色沉淀的量结论⑤>①=②>③>④
结论:
a. 加入电解质使Fe(OH)Fe(OH)加解质使()3胶体凝聚说明()3胶粒带电荷;
b.b.
不同电解质对Fe(OH)3胶体的凝聚效果不同,从电解质阳离子浓度的影响不能解释,但从阴离子
3-2--对其影响PO 43>SO 42>Cl 说明Fe(OH)3胶体微粒带正电荷。

实例:

①浑浊的井水中加入少量石灰能使水变澄清;
②豆浆里加盐卤(MgCl
2·6H2O)或石膏
2H溶液使之凝聚成豆腐(CaSO4·2H2O)溶液使之凝聚成豆腐;
③水泥里加石膏能调节水泥浆的硬化速率;
④在江河与海的交汇处形成的沙洲。

(2)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带不同电荷的胶体微粒相互吸引发生电性中和,从而在胶粒碰撞时发生凝聚形成沉淀或凝胶从而在胶粒碰撞时发生凝聚,形成沉淀或凝胶。

实验将
实验:将Fe(OH)
3胶体溶液与硅酸胶体溶液
现象:形成大量的沉淀.
结论:Fe(OH)
3胶粒与H
2
SiO3胶粒带相反电荷.
实例:①用明矾、氯化铁等净水;②不同种类的墨水混合使用时有沉淀产生,使墨水失效。

(3)加热
温度升高,胶粒的吸附能力减弱,减少了胶粒所吸引的阴离子或阳离子数量,胶粒所带的电荷数减少,胶粒间的斥力作用减弱,使得胶粒在碰撞时容易结合成大颗粒形成沉淀或凝胶时容易结合成大颗粒,形成沉淀或凝胶。

实例:淀粉溶液加热后凝聚成了浆糊凝胶,蛋清加热后凝聚成了白色胶状物(同时发生变性)。

练习: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
质是( )
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nm 100nm C A 、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nm~100nm 之间
B 、能透过半透膜
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C 、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D 、呈红褐色
练习:下列事实:①用盐卤点豆腐②水泥的硬化③用明矾净水④河海交汇处可
沉积沙洲⑤制肥皂时在高级脂肪酸钠、
甘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中加入食盐,析出甘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中加入食盐析出
肥皂⑥钢笔使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蓝墨水,
易出现堵塞⑦血液透析。

其中与胶体知
D
识有关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⑥⑦
C、①③⑤⑥⑦
D、全部都是
2.3 胶体化学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胶体化学应用与发展前景
•胶体化学是一门与实际应用密切结合的学科•现代科学仪器的发展为胶体化学的研究提供全新的手段
•近代化学和物理的成就促进了胶体化学基础理论问题的探讨
•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环境学、地矿学、天文学等领域的研究成就吸取了胶体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同时给胶体化学带来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胶体化学与界面化学的相关性
◆胶体的基本特性:
特有的分散程度、多相性、聚结不稳定性
特有的分散程度多相性聚结不稳定性
◆研究物质的界面特性——界面化学
表面张力表面能表面现象表面吸附单表面张力、表面能、表面现象、表面吸附、单分子膜、表面润湿等
◆研究一群质点所构成的分散体系的性质————胶体化学
动力性质、电性质、光学性、流变性质、胶体的聚结与稳定性等
1.利用近代物理或化学理论解决胶体与表面化学中的基本理论等问题;量子化学研究吸附与催化;分
形理论研究胶粒形貌等
2.现代精密仪器和方法的应用:力学显微镜研究胶粒
间的力及表面上分子原子的形态
间的力及表面分子原子的形态;能谱仪研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3.胶体与界面化学的方法用于医学、生理、环境、胶体与界面化学的方法用于医学环境土壤、大气、海洋湖泊等学科
(1)新产品开发:组装分子器件、超细材料
新产品开发装分子器件超细材料(2)老产品的升级换代:洗涤剂、化妆品、颜料、
复印碳粉等
(3)旧工艺更新:单分散固态胶粒的制造与收集、
采油工艺等
现代胶体科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分散体系的形成与稳定
分散体系
光学性能、流变性能
智能流体、电磁流变体
纳米材料
界面现象润湿、吸附、界面
电现象、界面双电层
结构
有序组合体生物膜、仿生膜、溶液中的
有序分子组合体
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涉及领域
★农业★生物学与医学★日用品的生产与使用★轻工业
★环境科学★分析化学
★材料★海洋科学
★天文与气象学★油田开发
些涉及胶体和表面化学的实例
一些涉及胶体和表面化学的实例
•分析化学中的吸附指示剂、色谱等
物理化学中的成核作用过饱和液晶等
•物理化学中的成核作用、过饱和、液晶等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中的电泳、膜现象
蛋白质和核酸等
•化学制造中的催化剂、洗涤剂、润滑剂、粘合剂、农药
•环境科学中的气溶胶、泡沫、污水处理、
境科学中气溶胶沫水
•材料科学中陶瓷制品、水泥、涂料等
•日用品中的牛奶、豆浆等
•石油工业中的油品回收、乳化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