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宋明理学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第3课:宋明理学设计教师:潇潇夜雨课时:2课时
【学习目标】
1.概括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和王阳明等理学家的思想主张,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能从时代背景、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及影响等方面掌握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
3.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区分理学和心学探究“理”的方法,体会古人的严谨治学态度。
【学习重点】辨别理学和心学的主要观点以及求“理”方法。
【学习难点】理学概念的理解。
【学法指导】依据导学案通读教材,完成学案内容,进行知识梳理;带★的题目有一定难度。
【知识梳理】(阅读课文13~16页,完成以下内容)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的广泛传播,儒学面临危机,形成“三教并立”局面;
背景隋唐时期,“三教合一”,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理论;
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士大夫掀起复兴儒学运动。
含义:把儒家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
创立周敦、邵雍——开辟理学建立的道路;
北宋五子过程张载开创了“气学”一派,准确表达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程颢、程颐确立理学的最高范畴是“天理”,其核心是“仁”。
本体论:理比气更根本,理先于气,理离不开气;
修养论:(方法论:格物致知);强调“仁”和“仁者”,强调社会责任感;
社会政治理论: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儒家具有天然干政的权利。
经典著作: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集为《四书》成为理学经典。
影响:朱熹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
标志: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南宋,心学开创者
陆九渊
主张心即理也;本心体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发明本心。
明朝,(王阳明)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心学集大成者。
王守仁
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心外物事,心外无理;注重内心反省。
【概念释疑】
1、致良知
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
把握住良知这个根本,然后加以所向无敌的推导,便是他(王阳明)教学生的简易直接的方法。如有人用“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这句圣训来怀疑知行合一的命题,阳明说,“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还是看你心诚志坚否--人是可以成圣的,就看想不想成了。要真想成就很斗私心一闪念,时时刻刻致良知,用阳明的话说叫“随物而格”。”
2、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3、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理的学科,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发行的第五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合作探究】
一、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例题1】
材料1: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
朱熹:“存天理,去人欲”。
材料2: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3: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4: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5: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材料6: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1、材料1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
“理”指儒家伦理道德;是对立关系。
2、材料2和材料3关于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
程、朱主张“格物致知”,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陆王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天理就在心中。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
(1)可取的一面: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3)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