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摘要】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 SHS),又称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是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如不及时治疗,手部皮肤肌肉萎缩,手指挛缩,手功能丧失。
至今SHS无特异性疗法,而目前临床上中医药治疗效果较好,本文就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现状作一综述。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脑卒中中医药治疗进展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 SHS),又称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是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在12% ~74.1%[1]。
根据临床表现,SHS可分3期: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肩、手部有疼痛性运动障碍;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部分减轻或完全消失,开始出现肌肉萎缩;Ⅲ期表现为手和肩部呈营养不良性改变,肌肉萎缩明显,关节活动受限,挛缩[2]。
SHS如不及时治疗,手部皮肤肌肉萎缩,手指挛缩,X线上有广泛的骨腐蚀,手功能丧失[3]。
至今 SHS 无特异性疗法,而目前临床上中医药治疗效果较好,现将中医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 针灸治疗1.1针刺治疗结合艾慈灸治疗吴雪梅[4]等采用针刺结合艾慈灸治疗SHS,针灸组用针刺加艾慈灸治疗,针刺组进行针刺治疗,方法:⑴针刺治疗取穴:肩髎、肩髃、肩贞、臂臑、臑会、曲池、合谷、条口(均取患侧),每日1次,留针30min,10次为l个疗程,疗程间隔2天。
于每个疗程结束进行 VAS 积分评定。
3个疗程结束总结疗效。
⑵艾慈灸治疗取穴:肩髎、肩髃、肩贞。
操作:在每次针刺治疗结束,选取上述穴位,艾慈灸(舒适型)进行穴位贴敷,约10h取下。
l0次为l个疗程,每疗程间隔2天。
3个疗程结束总结疗效。
疗程均为30天。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肩手综合征是脑血管病偏瘫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于脑血管意外发病后1-3个月内。
患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及手部肿痛、活动受限或伴有皮肤色彩改变。
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治疗,肩手综合征会很快转入II期、III期,进入III期后病情将无法控制,可能导致终身残疾。
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患侧肘、肩、手指疼痛,手指僵硬、多汗、皮肤颜色以及温度受到影响而改变,患者的关节活动也受到阻碍。
根据不同的阶段,肩手综合征可分为I 期、II期和III期,每个阶段的症状表现不同。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十分重要,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关键。
诊断肩手综合征主要根据肩部静止或活动时出现疼痛、手和腕部水肿、手部血管舒缩功能改变、腕、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触痛等症状。
加强对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和护理,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手功能、手指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康复至关重要。
体位摆放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应注意良肢的正确摆放,避免长时间手下垂,避免腕部屈曲,减轻及消除患者手部的肿胀。
保证患者每天24小时腕关节背屈,手指伸直并外展。
如果患者患手肿胀明显,可采用上翘夹板使腕关节保持背屈位,以利于静脉回流。
在坐位时,应将上肢放在桌子上,并保持腕关节背屈。
对于坐轮椅的患者,应该在轮椅上放置一张桌板,或者保证患者的手不悬垂在一侧。
在仰卧位时,患者的患侧肩胛骨下方和下肢都应该垫上枕头,并保持掌心向上,呈伸展状;患者的患侧上肢也应该伸直有支撑,保持掌心向前伸位;在患侧卧位时,患者的患侧上肢应该伸直,掌心向健侧,肩胛骨要前伸。
在早期治疗时,应适当使用肩吊带来防止肩关节脱位,并防止肩关节过度牵拉。
对于肿胀的手指,可以采用向心性压迫缠绕法,即用直径为1-2mm的线从远端向近端缠绕手指,并在指甲处作一小环,然后快速有力地缠绕至指跟部不能缠绕为止,缠完后治疗师立即从指端绳环处迅速拉开缠绕的线绳。
该方法简单安全。
物理治疗包括冰疗、冷水-温水交替浸泡法和物理因子疗法。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专升本)
第一套202108内外科疾病康复学交卷时间2023-04-28 13:56:28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40道小题,总分值60分)1.肩袖亦称旋转袖,其组成不包括(1.5分)A冈上肌B冈下肌C肩胛提肌D小圆肌E肩胛下肌纠错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下列关于肩手综合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5分)A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B通常在脑卒中后1-3个月内发生C早期突然出现的肩部运动受限D后期手部疼痛及水肿明显E后期出现手部肌肉萎缩,手指挛缩畸形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运动损伤绝大多数是因过度运动而引起肌肉、肌腱、韧带、软骨或骨的慢性微小积累损伤,下列属于急性期的治疗重点的是(1.5分)A肌力训练B关节活动度训练C止痛、止血、防止肿胀D平衡及协调E柔韧性的训练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4.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称股骨颈骨折,下列关于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表现说法中错误的是(1.5分)A患肢轻度屈髋屈膝、内收B髋部疼痛C下肢外旋,缩短畸形D下肢内旋,缩短畸形E髋关节活动受限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5.下列不属于神经系统疾病康复治疗原则的是(1.5分)A早期介入B全面康复C循序渐进D一视同仁E持之以恒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6.脑性瘫痪正确的叙述是(1.5分)A是一种独立的疾病B通常不伴有癫痫、行为异常C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D三要素为发育性、成熟性、永久性E主要表现为智力障碍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7.以下不属于脑卒中并发症的是(1.5分)A直立性低血压B偏瘫C肺部感染D深静脉血栓E肩痛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8.某脊髓损伤患者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本体感觉丧失,而运动和痛温觉存在,该患者属于哪种类型的损伤(1.5分)A中央束综合征B前束综合征C后束综合征D半切综合征E脊髓圆锥综合征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9.脑性瘫痪最常见的临床分型的是(1.5分)A痉挛性B不随意运动型C强直型D混合型E手足徐动型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0.关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5分)A联合反应B肌张力减低C协同运动D姿势反射E平衡、协调功能障碍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1.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中,HSS人工全髋关节置换Harris评分表是髋关节功能性活动能力评定的重要标准,其中不属于其评定内容的是(1.5分)A疼痛B稳定性C功能D有无畸形E关节活动范围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2.某患者,男,29岁,因外伤导致肱骨干骨折,表现为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下降,拇指、示指不能屈曲和对指,呈“猿手”畸形,患者可能伴随的损伤是(1.5分)A正中神经损伤B尺神经损伤C桡神经损伤D腋神经损伤E腓总神经损伤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3.运动损伤急性期的治疗重点是止痛、止血、防止肿胀,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常规治疗以“PRICE”为基础,其中不属于常规治疗的是(1.5分)A休息B抬高患肢C加压包扎D关节活动E冰敷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4.以下不属于半月板损伤体格检查时的常见体征是(1.5分)A股四头肌萎缩B抽屉试验阳性C浮髌试验阳性D关节间隙压痛E摇摆试验阳性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5.5个代谢当量(MET)的数值为()ml/kg.min(1.5分)A15.5B17.5C12.5D13E16.5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6.脊髓损伤水平定位在L4平面的关键肌是(1.5分)A踝跖屈肌B踝背屈肌C屈髋肌D伸膝肌E足拇长伸趾肌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7.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在运动创伤中较多见,关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特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5分)A损伤时关节内有组织撕裂感或撕裂声B膝关节关节不稳,疼痛,肿胀C前抽屉试验阳性DMcMurray试验阳性ELachman试验阳性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8.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分级处于BrunnstromⅡ期,康复治疗措施正确的是(1.5分)A控制肌痉挛和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B增强患侧肢体肌力耐力训练C增强患侧肢体平衡和协调性训练D提高肌张力,诱发主动运动E控制肌痉挛,促进选择性运动和速度更好的恢复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9.神经根型颈椎病消除神经根炎性水肿的最佳治疗方法是(1.5分)A温热量超短波、干扰电治疗B微热量超短波、干扰电治疗C超声治疗D牵引治疗E干扰电、正弦调制中频电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0.在心脏康复的Ⅰ期康复中,康复方案的调整是保证康复治疗效果的重要部分,其中以下哪种情况患者的训练需要退回到上一阶段运动?(1.5分)A运动或活动时心率增加小于10次/分B运动或活动时心率增加20次/分左右C运动或活动时心率增加超过20次/分D运动或活动时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嘴唇发绀等症状E运动或活动时患者心率没有发生改变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1.不同部位的骨折愈合时间长短不一,其中需要愈合时间最长的部位是(1.5分)A肱骨干B股骨颈C骨盆D肱骨外科颈E脊柱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2.下列不属于脊柱牵引适应症的是(1.5分)A神经根型颈椎病B脊髓型颈椎病C腰椎间盘突出症D颈背痛E腰腿痛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3.左上臂疼痛1个月,当前臂过度旋前或旋后位,被动牵拉伸肌和主动收缩伸肌时疼痛加重,诊断为(1.5分)A颈椎病B肩关节不稳C肩周炎D类风湿性脊柱炎E肱骨外上髁炎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4.关于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5分)A可改善血糖的控制并减少降糖药物的用量,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B可减轻精神紧张及焦虑,消除抑郁状态,增强自信心,从而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C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D运动应该以高强度的抗阻运动为主,增强肌肉力量E运动量由运动的强度、时间和频率三个因素决定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5.颅脑外伤康复和脑卒中康复重点的区别是(1.5分)A后者以认知康复为主B后者以语言康复为主C后者以运动康复为主D后者以心理康复为主E后者以ADL康复为主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6.左肩痛1个月,查体外展外旋、后伸活动受限,诊断为(1.5分)A颈椎病B肩关节不稳C肩周炎D类风湿性脊柱炎E肱骨外上髁炎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7.在冠心病的心脏康复训练中,下列不属于运动处方组成部分的是(1.5分)A运动目标B运动模式C运动时间D运动频率E运动强度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8.某脊髓损伤患者表现为上肢功能障碍重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重于感觉功能障碍,骶部感觉有残留。
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的病因
三、长期患侧肢体输液时液体渗漏至
皮下组织,引起水肿;
四、患侧“忽略症”,致意外损伤导致水
肿。
康复护理干预
康复护理组在康复治疗的同时注重康复护 理包括良肢位的摆放、理疗、按摩、患肢 护理、皮肤护理、心理疏导等。
一、患侧屈肌痉挛模式,肘、腕关节被迫 处于屈曲位,由于手上的大部分静脉及淋
的运动,以利于患肢的静脉回流。
主动运动
让患者上肢保持上举,并结合有主动功
能的肌冲治疗
低频电治疗
心理干预
由于上肢功能对日常牛活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对 肩手综合征患者应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在与患者 的交流中,根据不同患者心理,进行个性化的护 理,尊重、关心体贴患者,以赢得患者信任;其 次,应积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原理、预后情况,尽可能讲清各种正确肢体摆放 的原理及重要性,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主动训练 的作用等知识;使患者明白,只要积极配合护理 和训练,绝大多数可恢复。
3.为避免病人翻回平躺,可于背后垫一毛巾 卷或垫三角垫。
正确轮椅摆位:
股摆 可 双 着正 户 脚 力, 握 平 相头 于 放 同看 大 于 。前 腿 踏 方中板 ,间上 两,, 边身双 屁体手
侧 观 面 : 注 意 身 体 坐 直
二、对患侧各关节的过度牵拉,如肩、肘、 腕关节不适当的关节活动度训练等,致使 关节及其周围结构的损伤,引起无菌性炎 症,出现水肿和疼痛; 护理:告知患者家属及陪护切勿过度牵拉 患侧关节。如出现水肿或疼痛时及时用冷 敷法处理。
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Ⅰ期:
☆ 肩痛,活动受限,同侧手腕、手指肿痛,出现发红、皮温升高等血管 运动性反应。
脑卒中后肩一手综合征治疗概述
脑卒 中后肩 一 手 综合 征 治疗概 述
葛杜 鹃 ,张安 仁 ,庞 日 朝。 ,王文春 ,江 明 2 ,崔银洁3 刘素贞 ,潘春山 ,秦慧慧 ( 1 .成都 中 医药大学研 究生 院 2 0 1 0 级硕 士研 究生 ,四川 成都 6 1 0 0 7 5 ;2 .成都 军 区总 医院康 复科 ,四川 成
[ 码 ]B [ 文章编 号 ]1 0 0 4 - 2 8 1 4( 2 0 1 3 ) 0 4 - 3 1 5 - 0 3
肩 一手 综 合 征 ( s h o u l d e r — h a n d s y n d r o m e ,S H S)又 称 作反 射 性 交感 神 经 营养 不 良综 合 征 ( r e f l e x s y m p a t h e t i c d y s t r o p h y ,R S D) 是脑卒 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 … ,其发 病率 1 2 . 5 % ~7 4 . 1 % ,且大 多 在 卒 中后 1~ 3 个 月 内 发 生 。 临床 主要 表 现 为 偏瘫 侧 肩 痛 、手 背 部水 肿 ,被动 活动肩及屈指时相应部位疼痛加剧,严重影响偏瘫肢体 功 能恢 复 ,如不 及 时 的 治疗 ,将 导致 肩 和 手 、指 的永 久 性 畸 形 ,最 终 导致 患 手 运动 功 能 永远 丧 失 。 因此 ,一旦 出现肩 手综 合征 ,应 立 即治 疗 。 1 发病机 制 肩一 手 综 合征 发 病 机制 迄 今 尚未 完 全 明 确 ,目前较 为公认 的为交感神经 一传人神经偶联形成恶性循环 ,运 动前区的皮质和皮质下结构或传导束受损 ,血管运动神 经麻痹 ,引发患肢 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及血管痉挛反 应 ,末 梢 血 流增 加 ,产 生局 部 组 织 营养 障 碍 ,从 而 出 现 肩 手 和手 腕 水 肿 、疼 痛 ,而 疼 痛刺 激 又 进 一 步经 末 梢感 觉神经传至脊髓 ,引发脊髓 中问神经 的异常兴奋 ,形成 血管运动性异常的恶性循环 以及淋巴、 血液流动障碍 。
脑卒中患者的肩部问题
2.4物理因子和药物等治疗[2,6]局部物理因子(如低中频电疗、超声治疗)的应用,某些镇痛和抗痉挛药物使用,局部注射类固醇制剂或交感神经阻滞,以及必要时手术松解肩内旋肌等治疗措施有益于缓解肩痛。按摩疗法、静息位夹板、压力手套,以及手指和腕关节适度的被动活动有助于改善手和腕关节的肿痛,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畸形。
2肩痛的预防与治疗
积极预防和早期诊治偏瘫肩痛有助于脑卒中患者上肢主动运动和功能活动能力的改善,对其整个康复进程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1正确的肢位摆放[5,12]脑卒中患者发病后,患侧上肢主动运动尚未出现,或主动运动控制能力差时,正确的患肢摆放对预防肩关节半脱位、肩胛骨回缩和腕与手的肿胀,防止肩痛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患者在坐位时,患侧肘部、腕部和手应有良好的支撑,避免患侧上肢向下拖垂,以及腕关节和手指关节的屈曲。在仰卧位时,患侧肩胛骨下需垫枕,使其处于前伸位,同时,患侧上肢也应垫枕,并呈伸展位,掌心向上。在健侧卧时,患侧上肢伸直有支撑,并有掌心向健侧和肩胛骨前伸位。在患侧卧时,患侧伸直和肩胛骨前伸,并有掌心向健侧。正确的肢位可以获得正确的本体刺激,从而调整患侧上肢肌肉张力的失衡,利于患肢的功能恢复。
2.3患肢负重与肩托[5,9]患肢负重是指患者在坐位下,重心稍向患侧移,患侧肩关节外旋并稍外展伸肘,手掌支撑,手指伸直并拇指外展。这是一种增加本体刺激和抑制异常肌张力的有效方法,对防治肩关节脱位和肩痛有效。在软瘫期,肩托的应用对防治肩关节半脱位有积极的作用,但长期和不适当的使用,可增强异常肌张力,从而影响上肢的功能活动,因此,合理使用肩托有助于偏瘫上肢的康复。
痛的原因
从生理学和解剖学的角度来看,肩关节是一个复合关节系统,它可在5个不同部位产生功能效应:盂肱关节、肩峰下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肩胛骨与胸壁的连接[4]。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是保证上肢功能正常和身体协调运动的基础。脑卒中患者发病后,通常表现有肌张力异常,包括软瘫期的肌张力低下和痉挛期的肌张力增高,其中痉挛期患侧上肢以屈肌张力增高为主,表现为患侧肩胛骨后缩并下沉,肩关节内收、内旋,肘关节屈曲并前臂旋前或旋后,腕关节屈曲、尺偏,手指屈曲、内收[5]。由于肩关节缺乏正常的保护性和反射性随意肌肉活动,而易于受到伤害。
肩手综合征
治疗
1、患肢放置适当的位置 2、向心性加压缠绕 3、主动运动 4、被动运动 5、理疗:冷热疗法、冰疗、磁疗 6、药物治疗
患肢放置适当的位置
良肢位摆放,防止肩和手的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保持正确的体位, 即腕关节背屈, 手指伸直并外 展, 仰卧位, 患者肩甲骨下垫枕, 使其处于前伸位; 健侧卧位, 患侧上肢伸直并支撑, 且掌心向健侧 和肩胛骨前伸位;患侧卧位, 患者上肢伸直, 肩胛骨 前伸并掌心向健侧。各种体位摆放均应避免腕屈 曲.
第Ⅲ期(末期或后遗症期):未治疗的手 变成固定的典型畸形,水肿和疼痛可完全 消失,但关节活动度则永久丧失。
诊断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1996年)制定标准:脑 卒中患者患手部疼痛,皮肤潮湿、发凉、发 紫,伴肩、肘、腕关节活动受限,掌指关节 局部无外伤、感染等。经X线及其它相关检查 排除肩周炎、关节肌肉病、类风关所致的疼 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者
其他物理因子治疗
蜡疗、按摩、经皮神经电刺 激(TENS)、超声、生物反馈、 针灸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有: 皮质类固醇激素 二甲硫氧化物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 三环抗抑郁药等
预防
良姿位的摆放:要求任何体位时都应避免腕关节 的屈曲,保证腕关节尽可能处于背伸位。 ①仰卧位:患侧上肢适当外展外旋,避免上 肢受压 ②患侧在下卧位时:使患侧上肢前伸,掌心 向上腕关节轻度背伸 ③健侧卧位:胸前放一个软枕,患侧上肢放 在上面,注意垫起手腕部,保持腕关节的背伸 ④坐位:无论是坐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都始 终保持患侧上肢置于前面的桌子上可以在臂下放 置一个软枕,防止腕关节屈曲,绝不能让患侧上 肢悬垂于轮椅外。
肩手综合症
概述
肩手综合征(RSD)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 不良综合征是指在原发病恢复期间,病侧上肢 的手突然浮肿、疼痛及病侧肩疼痛,使手的运 动功能受限制。 是中风后病人常出现的并发症,发病率约为 12.5%,常在卒中后1至3月内发生 疼痛将影响患者进行全面的康复,不予以治疗, 将导致永久性手及手指的畸形。 严重的是可引起手及手指变形,手功能完全丧 失。因此,应对肩手综合征给予足够的重视, 并及早治疗。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
方式对98例脑卒中患者归并肩手综合征38例的缘故进行回忆性分析。
结果本组患者通过初期心理干与、及早、及时、正确训练和肢位摆放等康复护理,对改善微循环、松解粘连,对肩痛的病症减缓,患肢的消肿、取得明显成效。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康复护理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表现为手浮肿和皮温转变。
较典型的表现是肩部疼痛,手浮肿和疼痛,皮温上升,消肿后手部肌肉萎缩,直至挛缩畸形。
最先多发生在中风后2~3个月内显现。
阻碍患者生活质量并有不同程度焦虑、抑郁、失望等心理障碍[1]。
笔者对2005年6月至2020年8月我科98例脑卒中患者归并肩手综合征的39例进行回忆性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一样资料本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45~78岁,平均岁,病程1-4个月。
其中脑梗死25例,脑出血14例。
缘故分析肩手综合征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多发生在中枢性损伤后1~3个月内显现,多突然发生,初期显现肩部疼痛,继而显现手、腕关节疼痛,手浮肿进行性加重,关节活动受限,被动运动引发肩部猛烈疼痛。
后期肩、手自发痛和手浮肿消失,皮肤萎缩,手部肌肉萎缩。
3~6个月后进入后遗症期,皮肤、肌肉萎缩,手指挛缩,形成典型畸形,严峻阻碍患肢功能[2]。
2 康复护理康复护理评定一样情形:文化程度、生理状态、精神心理状态、皮肤检查、营养评估、排泄状况、环境等。
康复护理评估肩手综合征缘故、疼痛频率、阻碍因素、肩痛对生活的阻碍、肩关节的活动范围等。
及早心理干与①营造良好诊疗环境,成立残疾人通道,病房无障碍设计。
播放优美乐曲以排除因疼痛等因素造成愁闷和焦虑情绪;②成立良好护患关系。
入院时责任护士热情接待,做好环境、住院须知、脑卒中知识宣教。
对患者要爱心、细心、耐心、关切;③做好心理疏导,患者心理状态对医治的阻碍不容轻忽。
对焦虑、抑郁症患者,从病情、年龄、职业、经济状况、家庭等方面行全面分析,找出心理障碍的缘故,和患者及家眷一路制康复护理打算;④在ADL训练中,对微小进步都要给予确信;⑤重视社会化康复,做好患者单位、家眷工作,争取支持配合。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护理中火熨术联合白脉软膏的应用效果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护理中火熨术联合白脉软膏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护理中火熨术联合白脉软膏的应用效果。
方法纳入2023年1月-2023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50例,运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将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将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火熨术联合白脉软膏干预的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VAS评分、肢体痉挛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VAS评分、肢体痉挛评分对比未见显著差异,护理5d后观察组VAS评分、肢体痉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护理中火熨术联合白脉软膏的应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和肢体痉挛情况,降低VAS评分和肢体痉挛评分,适宜在此类患者的护理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火熨术;白脉软膏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多在脑卒中后 1~3 个月内发生。
临床发病率高达12.5%~74.1%。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肢肩痛、手肿、皮肤潮红、皮温高、手指活动受限[1]。
如不予适当治疗,将导致肩、手、指的永久性畸形。
本研究主要就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护理中火熨术联合白脉软膏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2023年1月-2023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50例,运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将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将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火熨术联合白脉软膏干预的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9-69岁,平均年龄(59.81±4.12)岁;观察组20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58.99±5.01)岁。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符合可比性条件。
1.2方法对照组3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运动调护:被动训练+主动训练,每天2到3次。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康复理疗护理
· 科普与经验交流 ·1772020年 第28期解和引导民众心理,促进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卢黎歌,岳潇,李英豪.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博弈与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2017,01(06):75-79.[2]赵玉枝,谢玉进.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9,3(5):44-48.[3]侯天佐.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境遇与应对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2(7):106-107.[4]唐金权.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35(003):16-19,46.[5]孙洲.网络空间下意识形态功能发挥面临的挑战与进路[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9,020(002):148-152.患者在发生脑卒中问题之后,肩手综合征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通常情况下,此类问题发生于患者脑卒中发病之后3个月之内,发病率约为30%,在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的情况之下,患者的疾病会进一步严重,除了肩关节畸形的问题之外,患者还会同时出现手关节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的问题。
导致进一步出现肢体运动功能缺失的情况,进而增加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负担。
一、脑卒中后患者出现肩手综合征问题的原因导致患者出现肩手综合症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现阶段临床上对这一问题还没有给出明确的定论,很多学者都认为,患者之所以会出现肩手综合征的问题与他们患肢部位发生损伤的关节结构有关,同时也与患者自身存在的肌肉痉挛以及患者的肩关节半脱位不活动等因素有关。
而从患者的发病机制的角度来讲,大脑的传导束以及大脑的皮质在发生损伤之后,血管的运动神经会出现麻痹的情况,进而引发疼痛以及水肿的问题。
也有研究人员认为,患者出现肩手综合征的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手腕部位长期受到压迫,同时处于屈曲的状态之中,导致手关节长时间被过度牵拉,液体在进入到手背之后,肌肉泵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进而导致发生损伤,且这种损伤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传导至上肢以及交感神经,导致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
肩手综合征
MS 与功能残损 治疗方法
• (1)良肢位摆放
• a.患者坐位时,其上肢要抬高置于前面的桌子上。为了帮 助抬高和保持舒适,可在臂下垫一枕头。当患者坐轮椅在 医院内活动时,应在轮椅上放一桌板,或保证患者的手不 悬垂在一边。
•
利用轮椅桌板保持坐位良肢位
MS• b. 仰卧位时,患侧肩胛骨下垫枕,使其处于前伸位,肘关 节伸展,背伸腕关节及伸直手指;健侧卧位时,患侧上肢 向前方伸出,肩关节屈曲,下部软枕支撑,肘关节伸展, 置于枕头上,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患侧卧 位时,患侧上肢伸直有支撑并掌心向健侧和肩胛骨前伸位 ,各种体位摆放均避免腕屈曲。
谢谢!
• 把每个手指都缠绕完一遍之后,开始缠手。同样在掌指关节处做成一 环,然后由掌指关节向近端缠绕,到达拇指根部时,使拇指内收,把 拇掌关节一并缠绕。最后阶段是缠绕腕关节,治疗师可以从缠手终结 处开始缠绕腕关节。
MS 与功能残损 治疗方法
• (4)压力疗法
• b. 空气波压力治疗: 主要通过多腔气囊依次有顺序的反复充放气,形 成了对组织和肢体的循环压力,促进血液和淋巴的流动及改善微循环 的作用,加速肢体组织液回流,从而达到消肿的目的。
MS 与功能残损 治疗方法
(2)主被动运动
• 主动、被动运动过程肌肉在收缩、舒张过程中提供了很好的“泵”作 用,可促进水肿程度的改善,打破疼痛-制动-活动障碍的恶性循环。 • 早期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和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等应 用于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可提升肌肉张力,使肌肉收缩,促进内 部微循环改善,增强肌肉活动性与稳定性,中后期有助于解除肌肉痉 挛,进而缓解痉挛带来的理化损害。
MS 与功能残损 预防方法
• 肩部吊带
脑卒中后并发症和肩手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临床表现
• 临床经过通常分为三期
1. (早期):患手骤然出现肿胀,颜色变化,很快出现明显的运动障碍 。关节活动度受限,主要为手被动旋后受限;腕背伸受限,当被动增 加背伸活动度及做手负重活动时,可出现疼痛;掌指关节屈曲受限, 看不见骨性隆凸;手指外展严重受阻;近端指间关节强直肿大,不能 完全伸直,若被动屈曲,则出现疼痛;远端指间关节伸直位不能或只 能微屈,若被动屈曲,则出现疼痛。
• a.患者坐位时,其上肢要抬高置于前面的桌子上。为了帮 助抬高和保持舒适,可在臂下垫一枕头。当患者坐轮椅在 医院内活动时,应在轮椅上放一桌板,或保证患者的手不 悬垂在一边。
• 利用轮椅桌板保持坐位良肢位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M治S与疗功方能法残损
• (1)良肢位摆放
• b. 仰卧位时,患侧肩胛骨下垫枕,使其处于前伸位,肘关 节伸展,背伸腕关节及伸直手指;健侧卧位时,患侧上肢 向前方伸出,肩关节屈曲,下部软枕支撑,肘关节伸展, 置于枕头上,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患侧卧 位时,患侧上肢伸直有支撑并掌心向健侧和肩胛骨前伸位 ,各种体位摆放均避免腕屈曲。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M治S与疗功方能法残损
• 大量报道发现,规范的良肢位摆放能有效预防SHS,可减 少由于腕关节及指关节屈曲时对神经血管的压迫,改善局 部的神经营养,改善和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脑卒中 患者瘫痪侧肢体运动功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自理能 力。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脑卒中肩手综合征课件
02
肩手综合征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手部肿胀和 关节僵硬等症状。
症状
肩部疼痛、手部水肿、皮肤颜色改变、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
肩手综合征的成因
脑卒中后神经功能受损
脑卒中导致支配上肢的神经功能受损 ,引起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长期卧床和制动
不良体位和姿势
治疗
脑卒中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药 物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和症状的对症治疗;手术治疗主要针 对颅内出血或大面积脑梗塞等紧急情况;康复治疗则是针对 患者的功能障碍进行长期的治疗和训练。
康复
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物理治疗、作 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康复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
A2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康复训练、中医治疗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医生会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Q
A3
在家中进行康复训练是肩手综合征治 疗的重要部分。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 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如关 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训练等。
A4
同时,患者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 ,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以及避 免过度使用患肢。在训练过程中,如 果出现疼痛或者不适,应立即停止训 练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脑卒 中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 脑卒中两大类。
脑卒中的症状与影响
症状
脑卒中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头痛、恶 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言 语不清等。
影响
脑卒中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包 括肢体瘫痪、言语障碍、认知障碍等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能 力。
肩关节半脱位和肩手综合征的康复
肩关节半脱位和肩手综合征的康复肩痛肩痛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以发生在脑卒中早期,也可以发生在中后期,通常发生在脑卒中后2~3个月,发生率为5%~84%。
卒中后肩痛有很多原因,具体机制仍不明确,粘连性关节囊炎、拖曳/压迫、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肩外伤、滑束炎/肌腱炎、肩轴撕裂及异位骨化等都有可能导致。
不适当的肩关节运动会加重损伤和肩痛,如双手做高过头的滑轮样动作进行肩关节运动,会造成过度的肩部屈曲外展损伤局部关节囊和韧带从而引起肩痛。
肩痛会影响患者主动的康复训练,妨碍患者日常生活的独立,使患者情绪低落,影响睡眠和休息。
肩手综合征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syndrome,SHS)是特殊类型的肩痛,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肿胀,后期可出现营养不良性改变、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皮肤色素沉着等。
研究表明,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肩关节的保护和运动、外加压装置改善循环、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等措施可减轻肩痛。
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半脱位在脑卒中后患者的发生率为17%~81%,多数在发病3个月内,主要由周围肌肉张力下降、关节囊松弛等原因造成。
治疗和护理不当、直立位时缺乏支持及不适当的护理牵位上肢均可造成肩关节半脱位。
肩关节半脱位的预防十分重要。
一旦发生肩关节半脱位,其处理策略是防止进一步恶化,肩关节局部支撑装置、经皮电刺激、持续肩关节位置保持训练等方法有利于肩关节半脱位的预防和治疗。
肩关节半脱位X线表现1.脑卒中早期应避免用力牵拉患者的肩关节,可采取局部经皮电刺激、持续肩关节活动范围训练、保护肩关节等措施来预防和治疗肩痛和肩关节半脱位。
2.应避免过度的肩部屈曲外展运动和做双手高举过头的滑轮样动作进行肩关节运动,这会导致不可控制的肩部外展从而导致肩痛。
3.适当运动功能训练和物理治疗可以改善肩痛。
4.对SHS的患者建议抬高患肢配合被动活动,联合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较单纯抬高患肢有效。
针灸治疗肩手综合征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肩手综合征研究进展摘要】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本文就近几年来针刺治疗该病作一综述。
【关键词】脑卒中肩手综合征针灸【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1-0235-01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 SHS),是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在12% ~74.1%[1]。
如治疗不及时,可以出现肩痛、手痛、手部肌肉萎缩、关节挛缩以致手功能丧失。
至今SHS 无特异性疗法,而目前临床上针灸治疗效果很好,现将针灸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 针刺治疗1.1 刺络放血法刺络放血可以改变微循环障碍状态,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及水肿。
罗湘筠[2] 等用刺络放血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选穴:患侧肩髃、臂臑、天宗、曲池、手三里、偏历、阳溪、合谷,用三棱针点刺使之穴位出血。
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估,总有效率为96.0%。
1.2 电针针刺经筋结点法此法是在经筋循行于肩关节与手关节的结点处进行针刺,可以使气血得到调和,经筋得到濡养、运动得到恢复。
盛国滨[3]等用电针针刺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症,治疗组采用电针针刺经筋结点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
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6.7%。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1.3 火针治疗火针能够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促进代谢、加快受损组织恢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杨娟[4]等采用火针法,取穴:肩井、天宗、肩髃、肩贞、肩髎、臂臑、曲泽、尺泽、外关、后溪、合谷。
将针体在酒精灯外焰加热至通红,迅速点刺穴位,即予涂有万花油的棉签点按。
对照组:常规针刺。
结果显示:在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疼痛及偏瘫侧手部肿胀的效果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1.4 靳三针疗法靳三针指的是肩髃穴、三角肌前缘及后缘,可祛风除湿、通经活络,能有效的缓解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度。
预防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方法及体会
肩 手综 合 征 ( s h o u l d e r —h a n d s y n d r o me , S HS ) , 又 称反 射 性 交 感 神 经 营 养 不 良 综 合 征 ( r e f l e x s y mp a t h e t i c d y s t r o p h y , R S D) , 是 脑 卒 中 的 常 见 并 发 症 之 一 。 临床 表 现 为 肩部 疼 痛 、 运 动受 限 , 患肢手 ( 指)
肿胀 , 呈粉红 色或淡 紫色 , 且 关节 活动 明显受 限等 。
若治疗不 当 , 可导致 手部 肌 肉萎缩 、 手指 挛缩 、 畸 形
节背屈 3 0 。 , 握直径约 4 c m 的纸 卷 。避 免 患 侧 卧 位 ,
以免 肩 关 节半 脱 位 从 而加 重 肩 手 综 合 征 的 发 生 。 ③
感 觉 意识 并 反 复 强 化 这 一 意 念 , 促 使 受 损 害 的 运 动 神 经 传导 通 路 重 新 建 立 。 每 次 2 0 mi n , 每1 3 2次 ,
持续 1 0—1 4 d 。③ 反射 镜 疗法 : 将 患者 的患 手 放 入 一
肢体 偏瘫 1 6 3例 , 左 侧 肢 体偏 瘫 1 3 7例 。将 2 0 0 8年 1
月至 2 0 1 0年 1 2月 收治 住 院未 经 系统预 防及 护 理 的脑 卒 中患者 2 7 9例作 为对 照 组 , 其 中男 1 8 6例 , 女 9 3例 , 年龄 4 0~7 6岁 。脑 出血 2 7例 , 脑梗 死 1 6 9例 , 腔 隙性 梗死 8 3例 ; 右侧肢体偏瘫 1 0 8例 , 左 侧 肢 体 偏 瘫
光明 中医2 0 1 3年 l 0月 第 2 8卷 第 1 0期
脑卒中肩部并发症
脑卒中肩部并发症:脑卒中所致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病人在发病1—3个月内有70%左右可出现肩部并发症,最常见的有肩手综合症、肩关节半脱位。
这些并发症不仅对病人的上肢运动功能恢复带来不良影响,而且给病人造成痛苦,影响其康复积极性,因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早预防,及时诊断并治疗。
肩手综合症肩手综合症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是指在原发病恢复期间,病侧上肢的手突然浮肿、疼痛及病侧肩疼痛,肩和手的运动功能受限。
严重的可引起手及手指变形,手功能完全丧失。
其发病率约占脑卒中患者的12.5%男女均可患病,女性稍多于男性,它可以时原发的,也可以由不同的因素促发,但是仅有20%的病人能恢复以前的活动,因此应对肩手综合症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及早治疗。
1病因及发生机制肩手综合征的原因较复杂,发病原因仍不十分清楚,目前较公认的原因 1自律交感神经受到影响,造成末梢神经血管障碍。
2腕屈曲位长时间受压,影响静脉回流,手上大部分静脉淋巴回流都在手背,故肩手综合征的早期,手的水肿也已手背为主。
3对手关节的过度牵拉可能引发炎症反应,出现水肿和疼痛。
4经常患侧手输液,液体渗漏至手背组织。
2临床表现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三期。
第一期急性期患者的病侧手突然浮肿,同时伴有病侧上肢肩及腕关节的疼痛,并很快使患侧上肢各关节的运动范围明显受限,如做出超过关节的活动范围被动屈曲时,病人有明显的疼痛感,手指外展严重受限,两手交叉抓握非常困难,近端指间关节无法屈曲。
临床x线检查可见肩手部的骨骼有脱钙表现。
患侧手的水肿主要出现在手背,皮肤失去皱褶,水肿触及有柔软感和膨胀感,常终止于腕关节及其近端。
手的颜色发生改变,呈橘红或紫色,水肿表面有微热及潮湿感,指甲逐步发生变化与健手比,表现为苍白和不透明。
第一期持续3到6个月,在综合征早期,只要一出现水肿、疼痛、运动受限时,就立即给与治疗,效果最佳,常可控制发展并且治愈,如不及时治疗就很快转入第二期。
脑卒中患者并发肩手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以促进 新陈代谢 及神经 反射 , 维 持关节 活动度 , 防止关节 畸 形 。综合 康复 护理可减轻 患者痛苦 , 缩短病 程 , 改善和恢 复 日常生 活能力 , 提高患 者生活质 量 , 是促 进脑卒 中功能恢 复 的有效方法 , 从而有利于患者 的全 面康 复值 得提倡。
疾病早 日 康复 的信心 , 积极配合治疗 。 1 . 2 . 2 保 护患肢 ①患侧 上肢 良肢位放 置 ; ② 防止过度牵 参 考 文 献 拉关节 ; ③禁止 患侧 静脉输液和手 的损 伤。 1 。 2 . 3 运 动和锻炼 护 士位于患 侧对 患者 进行肩关 节松 动 [ 1 ] 李树贞 , 赵 曦光 . 康复护理 学 . 北京 : 人 民军 医 出 版 社 ,
继续医学教育2 0 1 3 年1 2 月第2 7 卷第 1 2 期
C o n t i n u i n g M e d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 D e c 2 0 1 3 , V o 1 . 2 7 , N o . 1 2
・
3 5-
脑卒 中患者 并发 肩 手综 合征 的护理 体会
4 5例患 者显 效 3 4例 , 有效 8例 , 无 效 3例 , 总有 效率
9 3_ 3 % 。
1 . 1 一般资料
选择从 2 0 1 1 年1 月~ 2 0 1 2年 1 月在神经 内
3 讨论
科 收治脑 卒 中后并发 肩手综 合征 的患者 4 5例 。脑卒 中的诊
断均按 1 9 9 5年全 国第 4次脑血 管病学 术会 议通 过 的诊 断标 准 , 并经头 c T或 MR I 明确诊 断 的初发患 者 , 其 中男性 2 5 其 中脑 梗死 2 8 例, 脑 出血 1 7 例, 发 病时间在 5 d以内 , 神志
《2024年小针刀结合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疗效观察》范文
《小针刀结合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疗效观察》篇一一、引言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损害。
其中,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手部肿胀和运动功能障碍。
肩手综合征Ⅰ期是疾病早期阶段,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小针刀结合肌内效贴在肩手综合征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观察小针刀联合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年龄45-75岁,男女不限。
所有患者均经过脑卒中诊断,并符合肩手综合征Ⅰ期的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小针刀结合肌内效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
具体操作如下:(1)治疗组:首先进行小针刀治疗,针对患者疼痛、僵硬等症状进行局部松解。
随后,应用肌内效贴进行贴敷,以改善肌肉张力和血液循环。
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2)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包括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等。
3. 观察指标(1)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
(2)手部肿胀程度: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手部肿胀情况,并进行评分。
(3)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评估法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
4.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研究结果1. 疼痛程度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在减轻疼痛方面效果更显著。
2. 手部肿胀程度治疗组患者的手部肿胀评分在治疗后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
说明小针刀结合肌内效贴在改善手部肿胀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3. 运动功能治疗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在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在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方面效果更佳。
肩-手综合征疾病研究报告
肩-手综合征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肩-手综合征所属部位:上肢就诊科室:骨科病症体征:肌肉萎缩,皮肤变薄、发亮,肩关节活动受限,骨质疏松,营养障碍疾病介绍:肩手综合征是怎么回事?肩-手综合征由MOREHEAD和KEEN于1864年首先报告,通常发病与上肢创伤有关,但也有上肢并无创伤史者,这些病人可伴有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或脑损伤,精神性疾患等症状体征:肩-手综合征有哪些症状?以下就是关于肩-手综合征的症状的具体介绍: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
常出现患者肩关节及手部肿痛、活动受限或伴有皮色改变。
其早期常表现为患手出现肿胀,产生明显的运动受限,手指变粗,皮纹消失,皮肤呈粉红色或紫红色,关节活动受限表现为手被动旋后,腕背伸受限,手指间关节处于伸展位屈曲时受限,被动活动时可引起疼痛。
按照病情演变分为三期:I 期:急性期,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常伴指、腕关节的疼痛;手指大多保持轻度屈曲位,且屈曲的可动范围受限;手部肿胀、皮肤潮红、皮肤温度增高等血管运动性改变;腕关节活动尤其是屈曲时疼痛加重;X线片多可见肩手部骨骼局灶性脱钙。
II 期:营养障碍期,肩手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症状持续或减轻,手及上肢皮肤菲薄、皮肤温度降低;手部小肌肉明显萎缩,手掌筋膜肥厚。
III 期:肩手部疼痛减轻或消失,手部血管运动性改变消失,而肌肉萎缩明显,形成挛缩畸形;X线片可见患肢广泛骨质疏松。
但不典型的形式也可只表现为其中的某一期或受累的肢体远端或近端的某一部分。
化验检查:肩-手综合征要做哪些检查?以下就是关于肩-手综合征的检查的具体介绍:本病主要是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不同时期体格检查的表现不同:早期:以肩、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被动运动时尤为明显,可有活动受限,皮肤肿胀。
常感到腕部旋后、背屈困难。
中期:本期肩、手部疼痛、肿胀消失,皮肤肌肉逐渐萎缩,关节活动受限明显。
晚期:又称后遗症期,此期皮肤肌肉萎缩更加明显,关节活动完全受限,甚至挛缩畸形,丧失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常出现患者肩关节及手部肿痛活动受限或伴有皮色改变其早期常表现为患手出现肿胀产生明显的运动受限手指变粗皮纹消失皮肤呈粉红色或紫红色关节活动受限表现为手被动旋后腕背伸受限手指间关节处于伸展位屈曲时受限被动活动时可引起疼痛按照病情演变分为三期:I 期:急性期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常伴指腕关节的疼痛;手指大多保持轻度屈曲位且屈曲的可动范围受限;手部肿胀皮肤潮红皮肤温度增高等血管运动性改变;腕关节活动尤其是屈曲时疼痛加重;X线片多可见肩手部骨骼局灶性脱钙II 期:营养障碍期肩手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症状持续或减轻手及上肢皮肤菲薄皮肤温度降低;手部小肌肉明显萎缩手掌筋膜肥厚III 期:肩手部疼痛减轻或消失手部血管运动性改变消失而肌肉萎缩明显形成挛缩畸形;X线片可见患肢广泛骨质疏松但不典型的形式也可只表现为其中的某一期或受累的肢体远端或近端的某一部分对于本病的治疗有三个环节分别是:控制病程进展积极进行功能锻炼避免和减小畸形发生对本病的患者应给抗炎药物如保太松衍生物(phenylburazone derivatives)和颈星状神经节反复封闭手指动力性夹板有助于防止发生畸形和恢复手指手的肌力使用皮质类固醇尤其在疾病早期不仅可减轻疼痛而且可控制病情发展改善疾病预后对情绪不稳精神忧郁的患者要引导身心健康适当用安定(valium)和利眠宁(librium)避免长期使用麻醉剂和镇静剂请精神科医师会诊协助治疗止痛功能锻炼和颈星状神经节封闭(0.5%~1% sylocain)均有助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的恢复血管扩张药也可采用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较为公认的机制是脑血管病急性发作影响到运动中枢前方的血管运动中枢血管运动神经麻痹引发患肢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及血管痉挛反应末梢血流增加产生局部组织营养障碍从而出现水肿疼痛疼痛刺激又进一步经末梢感觉神经传至脊髓引发脊髓中间神经的异常兴奋性刺激造成血管运动性异常的恶性循环肩-手综合征(shoulder hand syndrome, SHS)是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影响中风患者的上肢康复。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防治方法及治疗机制等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
治疗方法包括健康教育,康复训练(如体位摆放、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向心性加压缠绕和支具的应用),药物和脊髓刺激疗法对疼痛的处理,交感神经阻滞,针推及中药疗法等多综合应用,并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
提出参考与预后相关的临床因素和临床特征,评价各种疗法的作用,进行合理的优化组合,发挥中医药疗法的优势,提高诊疗水平。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脑卒中防治进展【Abstract】Shoulder hand syndrome (SHS)is one of 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in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which affects rehabilitation result of upper limbs. 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prevention methods and therapies of this syndrom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eference of clinical characters, various therapies, including TCM therapies,could be combined reasonably based on better evaluation so that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ould be improved.【Key words】shoulder hand syndrome;brain stroke;prevention/therapy advances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 hand syndrome, SHS)是指卒中后在患侧上肢的肩胛带和手的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后期皮肤和肌肉萎缩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5%~32%,约74.1%发生在发病后1~3个月,最早在发病后第3天,迟至6个月后发生[1],成为影响中风患者上肢康复的重要病因之一。
防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方法主要是围绕功能重建进行,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 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预防和减轻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对心理情绪障碍者进行心理教育;针对诱发因素,如瘫痪侧肢体活动障碍、不良肢位使患侧腕关节长时间处于过度掌屈位置、手关节的过度牵拉、输液时液体渗漏至手背组织内、手的意外小伤害,进行病因教育;指导患者进行预防,如防坠床、防摔倒、防烫伤,不让患手悬垂于轮椅外,不使用热水瓶等[2]。
2 康复训练2.1 体位摆放对体位摆放防治SHS的重要作用早有共识,正确的肢位可以获得正确的本体刺激,从而调整患侧上肢肌肉张力的失衡,利于患肢的功能恢复。
要求在任何体位时都应尽可能使腕关节处于背伸位,以免回流障碍。
2.2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促进正常功能模式的形成,运动功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时,将能有效地防止和治愈SHS。
在早期进行正确康复治疗可以防治SHS[3],近来的研究多提出在早期活动中应注意在无痛范围内进行关节的被动运动[4]。
主动运动通常是鼓励患者进行双手Bobath式握手上举训练,这样可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5]。
2.3 物理因子疗法2.3.1 功能性电刺激在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可有效降低肩-手综合征及单纯手部水肿的发病率[6]。
其机制可能除直接锻炼肌肉外,通过募集作用使主动肌与拮抗肌恢复动态平衡,同时重复电刺激激发的运动可以向大脑反馈促进信息,使其尽快最大限度实现功能重建。
通过神经肌肉刺激疗法使肌肉收缩,促进了肌肉的肌泵作用,改善静脉的回流,减轻了患肢的充血及自主调节障碍所致的通透性增高,从而避免了SHS的发生[7]。
2.3.2 浸泡疗法(1)冷水-温水交替浸泡:可促进血管微扩、收缩反应,改善交感神经紧张性[8]。
(2)冰水浸泡治疗:可以使局部组织温度迅速下降,血管立刻收缩,局部组织的血流量明显减少,血管通透性降低,渗出减少;组织细胞内的酶活性降低,组织细胞代谢过程减慢,组织耗氧量减少,使肿胀得以快速减轻。
同时冰疗具有减轻痛性痉挛,减轻损伤和炎症程度的间接镇痛作用,并能使内啡肽含量提高,痛阈提高;冷冻可降低神经传导速度,使其感觉敏感性降低;局部的低温还可降低肌张力及肌肉兴奋性,使肌肉收缩及松弛速度减慢,可缓解肌肉痉挛[9]。
2.3.3 其他物理因子治疗可尽快减轻水肿与疼痛,防止挛缩与僵硬。
包括温热磁场治疗、顺序循环仪治疗、肌电反馈治疗、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等[10]。
2.4 向心性加压缠绕通过向心性加压缠绕法治疗,促进了肌肉收缩,恢复了肌肉泵作用,从而保持关节活动度,防止痉挛,同时由于改善局部血流,有利于血液和淋巴回流,减轻了疼痛和水肿[11]。
此方法简便、省钱、省时,家属也可操作,而且随着水肿减轻循环可得到改善。
2.5 支具支具具有保护无力的肌肉、预防和矫正畸形和帮助训练肌力、保持偏瘫手的功能位的作用。
可以用上翘夹板或腕手矫形器(wrist hand orthosis,WHO)[12,13]。
3 疼痛处理3.1 药物3.1.1 抗炎药物主要针对神经源性炎症起作用,包括非甾体类和甾体类抗炎药。
激素具有多重作用,如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减少背根神经节细胞的转录率,从而减少感觉神经元的神经肽含量,促进神经肽的降解,因此可以防止神经源性炎症和神经性疼痛的形成[12]。
七叶皂苷钠可提高各组织血管的前列腺素F2α的分泌量,具有抗渗出作用;可促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的分泌,具有抗炎作用,但无激素的副作用,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后SHS 的症状。
3.1.2 镇痛药物用于神经性疼痛的最重要的一类药物是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其镇痛作用是基于对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的抑制,通过封闭受损轴突的钠通道和阻滞脊髓背角神经元的天冬氨酸(NMDA)受体起作用。
对有自发性烧灼痛或中枢性伤害性症状如针扎样痛觉过敏或异常疼痛者可以考虑使用TCA药物[14]。
3.2 脊髓刺激疗法(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用于慢性难治性疼痛者,方法是采用低强度的电脉冲沿着脊髓选择性激发神经纤维,使疼痛信息传入终止。
只是具有风险性,脊髓感染和瘫痪是其潜在并发症,且费用较高。
但如果严格选择病例并成功进行刺激疗法后,可长久镇痛,从而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5]。
4 交感神经阻滞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有调节作用。
其中枢作用是调理下丘脑维护内环境稳定而使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保持正常;周围作用是使其分布区内的交感神经纤维支配的心血管运动、腺体分泌、肌肉紧张、支气管收缩及痛觉传导也受到抑制,改善了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供氧和组织代谢。
还可配合肩胛上神经阻滞和穴位封闭等疗法改善肩部疼痛和肿胀,提高肢体功能[16]。
5 中医治疗本病属祖国医学的“痹证”范畴,由于本病早期多表现为肢体疼痛、感觉过敏、手部弥漫性凹陷性水肿、肩关节活动受限,其病机主要为气滞血瘀、水湿停聚、湿瘀互结、闭阻经脉,故治疗应以祛瘀通脉为主。
常用的有针灸推拿疗法[17~19],通过对患者局部的持续刺激,减轻疼痛反应,调节患肢血流,进而通过神经反馈到皮层血管运动中枢,发挥良性调节作用,从而打破血管运动中受损而致患肢交感神经兴奋→患肢水肿、疼痛→脊髓中间神经异常兴奋→血管运动异常的恶性循环,缓解肩-手综合征,使患肢得以康复。
此外还有中药内服和熏洗等,多与康复疗法结合使用,以提高疗效。
6 预防措施针对发生肩-手综合征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可以降低SHS的发病率。
张淑云等[20]的分析发现:肩关节半脱位和年龄是危险因素。
国外学者的研究已经发现:限制手、腕的过多活动,可使肩-手综合征的患病率由原来的32.4%降低到18.5%。
上述亦包含预防的内容,如良肢位的摆放、避免在患侧输液及手的小损伤等。
综上所述,康复训练是现代康复医学治疗本病的核心技术,其疗效是肯定的,在大多数研究中均有所涉及,但疗法方面未有新的突破。
单一疗法很少应用,结合康复技术的综合疗法在早期进行干预可取得满意预防和治疗效果。
在综合疗法中,如何发挥中医药疗法的优势值得思考和研究。
结果和预后指标,国内常缺少量化标准,特别是中医药疗法的临床总结方面更显突出。
参考与预后相关临床因素如运动缺陷、痉挛、感觉缺陷和初期昏迷,结合临床特征,如疼痛强度、功能受限程度、对症状的感觉变化、主动活动范围、肌力等,采用如SSR、运动指数、Ashworth量表等客观指标[21],并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观察,对评价各种疗法的作用,进行合理的优化组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