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发展生态工业的意义
浅谈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浅谈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环境保护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多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引发了更多人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
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从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首先,环境保护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资源通常被过度开发和消耗。
然而,这种模式无法长久维持,因为资源并非取之不竭。
相反,环境保护倡导者主张合理使用资源,减少浪费和损耗。
例如,采用节能环保的设备和技术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从而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成本节约。
此外,环境保护还能够鼓励企业进行资源再利用和循环经济,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减少资源浪费,环境保护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加可持续的基础。
其次,环境保护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经济发展往往忽视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长期以来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的加剧。
然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可以确保充足的自然资源供给,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只有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经济活动才能持续进行,人民的生活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此外,环境保护还能够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环保产业以及清洁技术的应用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例如,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已经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壮大,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环境保护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舒适度。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水源和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这样一来,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将得到显著改善。
此外,良好的环境质量还能够带来更多的休闲和旅游资源,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因此,环境保护不仅对经济发展有益,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三个方面的努力,我们能够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双赢。
浅谈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重要性2023-11-06CATALOGUE目录•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促进•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挑战•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策略•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01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加剧,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资源过度消耗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的排放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环境污染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森林砍伐、湿地侵占、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等现象普遍存在,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生态破坏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环境质量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保障人民健康环境保护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采取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可以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促进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可以推动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推动创新发展02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企业环保形象环境保护有助于企业树立绿色、环保的形象,展示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企业的社会认可度。
品牌影响力通过环保行动,企业可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合作伙伴。
提升企业形象环境保护推动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开发出更符合市场需求和环保标准的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环保产品创新环保行动有助于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共同构建绿色产业链,推动整个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产业链优化提升产品竞争力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推动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动力环保产业的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浅谈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摘要:生态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虽然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认识过程,但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索中,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是重要内容,这些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才能够让城市拥有较好的环境质量,让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一同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对于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只有让人民群众意识到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才能够把解决环境污染当成自身的责任。
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一直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过度的追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先进的工业发展,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1.生态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1提供各种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作为主体和社会生产劳动,必须有一定的空间和各种物质、能源资源,只有劳动与自然的结合才能创造财富,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让人民群众能够拥有更加健康的居住环境,对环境提供更加有效的保护。
1.2自然净化功能环境对经济活动中人类的废弃物和废物具有自然净化和同化能力。
如土地、河流、森林和矿产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资源,而不是人类的产品。
经济活动中,人们需要产品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副产品。
受经济技术条件限制,这些副产品暂时无法使用并排入环境。
通过各种物理、化学、生化、生物反应、稀释、转化这些废弃物,体现了自然净化的环境。
如果没有环境的自然净化功能,生态环境形势将更加严峻,甚至达到人类无法生存的境地。
1.3提供舒适的环境环境不仅为经济活动提供物质资源,同时还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舒适性要求。
阳光、空气和水是生命的根本。
阳光、新鲜空气和干净的水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人们最基本的需要是健康的生活。
《浅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因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被提上了日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入手,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建议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之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但是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现实威胁。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因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保证,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保证。
1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1.1环境保护的概念环境保护,顾名思义,即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
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随着近年来工业的飞速发展,环保问题又一次引起来人们的认识,环保机构、相关律法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1.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它具有这样的意义: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广泛讨论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长期深刻反思的结晶。
它要求人们在满足较好的生活愿望的同时,处理好代际之间的关系,不要为自己的发展需要而损害下代人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对资源的利用应在合理的范围内有规律地利用。
1.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一味地追求利益,大肆破坏环境,滥垦滥砍,毁林开荒,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势必断绝发展的后路。
浅谈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战略路径,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1.生态文明的概念及特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又同时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而具有几个鲜明的特征:首先生态文明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
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
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成为了大众文化。
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从以前的“征服自然”“改变自然为人类服务”,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保护自然,恢复生态”转变。
其次从目标看,生态文明的目标是推动社会走向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此外,基于目前世界人口众多,生活物资稀缺的现状,我们深知生态文明是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
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的污染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集中出现。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和巨大压力,既要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又要坚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恢复。
这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2.生态文明的现实意义生态文明是改造生态环境的积极成果的总和,它表现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生态方面的意识、政治决策、法律法规、生态伦理、文学艺术等的提高和完善,以及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浅谈生态修复工作的感想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恢复自然生态平衡,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投身于生态修复工作中。
作为一名关注环保的普通人,我对此有着深刻的感悟。
首先,生态修复工作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程。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生态修复正是为了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让大自然重新焕发生机。
通过生态修复,我们可以恢复植被、改善水质、减少污染,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
这种工作不仅仅是对大自然的回馈,更是对人类自身发展的负责。
其次,生态修复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生态环境的破坏往往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如过度开发、资源过度利用、环境污染等。
因此,生态修复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要面对许多困难,如资金不足、技术难题、施工难度大等。
然而,这些困难并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反而激发了我们的创造力和拼搏精神。
在我的观察中,生态修复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是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大规模植树,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是治理污染。
环境污染是破坏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生态修复工作要着重治理污染,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通过关停污染企业、推广绿色农业和加强垃圾分类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三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基石,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生态修复工作要注重保护珍稀濒危物种,恢复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
四是修复湿地。
湿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湿地的保护力度,恢复了许多退化湿地。
在参与生态修复工作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团结协作。
生态修复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都要积极参与。
浅谈我国的生态文明及其建设途径
浅谈我国的生态文明及其建设途径作者:杨燕彬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08期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更是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新常态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践指南。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了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我们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躬身实践,尽自己所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一点建设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两型社会;建设途径一、我国生态文明现状当前,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快速发展经济,大规模的发展工业,在这当中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生态破坏,加之市场经济本身所固有的弊端、市场监管的不到位等,由此給我国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相当严峻的,我们所要所付出的生态代价也是相当大的。
据统计报告:我国是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存在着严重的酸雨问题、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等。
虽然我们党和国家已经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做了不少努力,但这些问题在利益博弈下,仍然是较难得意缓解和解决。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更严重的是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也使得我国的物种不断锐减、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为了缓解现状,遏制住其不断加剧的趋势,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进行积极地应对。
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中央就适时地提出了建设“两型”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
这就从战略高度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为了实现这一任务,除了依靠党和国家的立法、制度等保障,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严峻性,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的认识,从我开始,正确对待统筹兼顾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当代的发展和后代子孙的可持续,提高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能够真正的实现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一)加强对全国人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理论只有被人们所理解、掌握和接受,他们才会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自觉积极地进行实践。
浅谈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浅谈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者:曹磊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0年第23期摘要:经济发展是国家增强国力,国民提升生活水平的根本,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几年当中,一直都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这一发展理念使得我国在其他国家更短的时间内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成果,使我国综合国力有了提升,使国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
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成果的发展方式,使得我国在过去几年的发展当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做出了很大让步,这也使得我国在此后的十几年当中,必须对过去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整改。
文章详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关系事实上,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
保护生态环境能够使经济发展获得更大的空间,同时,从时间角度上来看,也能够推动经济在更长的时间内实现更为持续的增长。
相应地,发展经济对于环境保护也有重要作用,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能够反哺生态环境保护污染和破坏造成的危害,使得生态环境治理能够获得更充足的资金,获得更有效的技术措施。
因此,对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必须抛弃旧的对立观念,建立新的协调统一的关系认识,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齐头并进、协同发展。
一、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经济发展对于国家整体发展水平而言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经济发展能够推动内部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国家软硬件建设得到更大的提升,国家整体服务水平得到新的改善。
这样,国民在社会当中就能够体验到更为便捷舒适的服务,社会整体氛围也能够保持得更好。
其次,经济发展能够给国民生活水平带来实质性的提升。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国民生活水平高不高直接决定了国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就成为了衡量国民幸福感的重要参照和指标。
而经济的发展就能够直接推动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国民整体生产生活水平得到实质性的飞跃。
此外,经济发展也能够使社会更加稳定繁荣。
浅谈环境保护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0引言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但是也给今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障碍,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资源和环境因素。
尤其是随着现代制造工业的不断发展,使得环境污染日益恶劣,严重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这样的以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因此,我们必须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最终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首先,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而保护环境是每一位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环境保护可以保证可持续发展最终目的的实现。
其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可以协调发展的,这是因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以良好的环境条件为基础的,而环境问题的解决是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必要条件的,二者紧密联系,互为依托。
只有保护好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此外,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与资源,环境与资源一旦衰退,将不能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2环境保护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1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科技进步创造了空前富足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目前,我国的环境日益恶化,雾霾笼罩、水体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相当严重,这都是由于人们环保意识淡薄造成的,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环境保护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变得非常的重要,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关注长期的环境承载力。
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环境保护需要经济发展所能够提供的资金和技术,而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
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要想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搞好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密不可分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维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浅谈我国资源环保发展现状的趋势和策略
浅谈我国资源环保发展现状的趋势和策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但同时也对自然环境带来了一些破坏。
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威胁。
加强资源环保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资源环保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一些建议,旨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资源环保发展现状对策0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资源环保建设工作也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随着各种经济生产活动变得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源变得枯竭、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为了减少各种自然灾害,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各种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可以加强资源的价格的调整,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最终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在资源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科学化、人性化发展,在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加强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1我国资源环保的现状随着生活环境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应用,从而推动自然和社会的进步,是我国的基本发展战略。
但是由于近年来经济生产过程中对自然以及各种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对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污染。
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各种自然灾害就是最好的例证。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将环保的理念融入到生产过程中,最终实现生态、清洁的生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对环境进行保护。
最重要的是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当前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意识到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于是开始积极利用各种生态生产加强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但是我国的资源环境保护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国的资源环境发展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生活环境尤其重要,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却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因此导致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健康,也会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浅谈建设生态文明对建设美丽中国的影响
浅谈建设生态文明对建设美丽中国的影响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
十八大报告不仅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
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意义重大而深远。
1.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经济发展与节约环保,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面对并贯穿始终的一大难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
没有节约环保的支撑和保障,发展就难以持续,甚至一时取得的繁荣也会丧失。
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我们党随着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化,集中全党意志和智慧,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立足经济快速发展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着眼破解人与自然日益突出的尖锐矛盾,积极应对当前和长远发展不可持续的复杂局面,在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加以提炼和概括的重大理论成果。
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均衡发展指明了路径。
保护自然就是保护和造福人类。
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因此,人类应该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对待自然界,高度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优化,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统筹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关注经济指标,又关注资源环境指标,既积极实现当前的目标,又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浅谈我国为何要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浅谈我国为何要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刘年东 2014710029)摘要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超越。
当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课题进行前瞻性的、深入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结合社会发展浅析了我国为何要进行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生态问题而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十八大”报告中,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国家建设“总体布局”高度,并单篇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其意义深远。
生态文明建设是寻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保护环境的最佳结合点,强调人类要尊重、爱护自然,把自己当作自然界中的一员,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彻底改变那种认为自然界是可以任意索取和利用的观念。
一、时代背景1、国际背景人类进入21 世纪以来,全球化的进程加快。
在此进程中,生态问题已成为一个关系人类生死存亡的议题。
其中,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尤为严重,由此引发的疾病、饥饿和贫苦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由于全球存在诸多生态问题和挑战,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就迫在眉睫,所以建立起新的文明——生态文明,以确保人类过上更为安全、舒适、美好的新生活。
这一种全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被人们建构出来,并逐步得到了认可,生态保护主义也成为世界范围内一种方兴未艾的社会潮流。
2、国内情况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7%的快速发展,人均GDP由1978年的226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6767美元,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也出现了很多生态问题,如食品安全问题、空气质量问题、饮用水质问题等。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口、资源和环境等因素对今后十几年、几十年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浅谈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回顾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文明又是继工业文明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文明方式。
这种文明的发展进程既有其历史必然性,也有其现实必要性。
众所周知,中国是最近几十年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们不可能像欧美发达国家一样有充足的时间来发展我们的国家。
继蒸汽机发明以来,紧接着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西方国家的生产力得到了质和量的飞跃,但是他们这样的发展模式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各项科学技术都比较成熟。
历史的教训以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处于特殊历史时期的中国注定要走一条不同于欧美的跨越式特色发展道路。
由于技术、科学人才、组织管理等各方面的原因,我们未能以最适当的人、自然、社会协调方式发展,在短短几十年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
然而,地球资源是有限的、我们生存的环境也是不可随意修复的,为了子孙后代,也为了国家、社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已迫在眉睫。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他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我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同时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从十七大到十八大的5年间,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工作稳步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而十八大报告更是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转型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国家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根据中国国情条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决策。
《浅谈生态文明的意义》
《浅谈生态文明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性实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都是历史上不曾有过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创造性解决。
我们党以xx主义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解决新问题,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
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建设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现在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我们经历了一个初步探索、逐步深化和趋于完善的过程。
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在不断以破坏生态环境换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已经在后期越发显得乏力,生态环境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的制约愈发明显,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时至今日我国环境形势异常严峻,目前我国土壤的有机污染十分严重,且对农产品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已开始显现,由于土壤是植物和一些生物的营养来源,所以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会通过食物链发生传递和迁移,目前动物和人类自身都遭受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和威胁。
在有机污染物沿食物链传递和迁移的过程中,含量逐级增加,其富集系数在各营养级中均可达到惊人的程度。
我国的海洋环境,在某些沿岸的海湾、河口及局部海域,如大连湾、辽河口、锦州湾、渤海湾、莱州湾和胶州湾等,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某些海洋水产资源衰落,渔获量减少,少数珍贵海产品受损,一些海洋水产资源质量受到影响;部分滩涂荒废,滨海环境遭到损害。
我国有82%的人饮用浅井和江河水,其中水质污染严重,细菌污染超过卫生标准的占75%,受到有机物严重污染的饮水人口约1.6亿。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自来水是安全卫生的。
但是,因为水污染,如今的自来水已不能算是安全卫生的了。
一项调查显示,在全世界自来水中,测出的化学污染物有2221种之多,其中有些确认为致癌物或促癌物。
浅谈环保工程在当今我国的存在意义
浅谈环保工程在当今我国的存在意义作者:罗开媛来源:《科技探索》2014年第01期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1-0227-01摘要:保护生态环境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更是为了我们及我们的子孙后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环境的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无时无刻不在危害着我们的生活,然而怎样才能解决这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呢?现在,生态环境危机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直接威胁,成为我国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
从而,环境工程也将成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高新科技之一,也是改善恶劣生态环境的必备条件。
本文针对环境问题,浅谈我的几点看法及建议。
关键词:生态危机对策及预防环保工程存在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经济发展到现阶段,保护环境同样重要,针对环境问题,我提几点看法及建议。
一、目前生态环境情况分析空前的生态灾难和生态危机使人类自身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如果任由危机蔓延和加剧,那么在不远的将来,人类有可能从地球上消失,成为地球上灭绝物种之一。
(一)当代生态环境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1)人类活动对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造成能源紧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淡水减少、森林减少、野生动植物灭绝等现象。
人类从未停止过身大自然的索取,不管是在古猿时代还是在已经进入发达的文明时代。
人类不停的过度开采能源,过度砍伐树木,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不断加剧。
(2)由于人类活动,将污染物过度排放,且不断扩大污染源,造成严重的水体、空气、土壤等污染。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步伐不断加快,化工厂的建立越来越多,对其污染物处理不当,导致污染性加大。
浅谈生态工业
生态工业建设符合环境管理思想及方式的发展方向。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 善,我国环境管理思想和方式必然实现 以下转变:环境污染 由末端控制 向全过程控制转 变,促进企业实行清洁生产 ,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环境 管理由单纯的 浓度控制向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转变 : 环境保护由政府行政调控为主向市场调控与政
小化,到区域工业生态系统 内企业 间废弃物的相互交换, 再到产品消费过程 中和消费后
物 质和 能量 的循环 。这三 个层 次 中,生 态工业 建 设是实 现循 环经 济的有 效途 径 。这是 因 为 ,生态工 业 把若干 工业 生产 活动 按照 自然生 态系 统的模 式 ,组 织成一 个 “ 资源—产 品
在经济利益趋动下 的自觉行为,而不是在政府行政强制下的被动行为。因此,推动生态 工业体系的建立,是符合我国今后环境管理思想和管理方 式发展方 向的,必须从环境保
维普资讯
一
8 中国环境卫生 一
20 06年第 9 第 4期 卷
护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好生态工业的促进和发展工作。 生态工业建设不应带有盲 目性,而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其原则主要有 :() 1废物减
府 调 控 相结 合 转变 ;清洁 生产 由促进 单 个 企业 实 施清 洁 生产 向促 进 区域 性 清洁 生 产 转 变。 生态 工业 的建 立 ,使 在一 定 区域 内的工业 企业 形成 了互动 的产 业链 ,把 污染物 消 灭 在 生产 过程 中,既实 现 了区域 内生产 过程 的清 洁化 ,又实 现 了污染 物产 生 的最小化 和 资 源 利 用 的最大 化 。同时 ,由于废 物 的充分利 用 带来一 定 的效益 ,使污染 治 理变成 了企 业
偿机制 ,并加 以立 法 ,我们 才 能真正 有效地 解 决 当前 中 国环 境 问题 。
浅谈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摘要: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该着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发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的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现实威胁。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前提,保护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保证。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温室气体白色污染1。
新形势下环境保护的现状1.1 关于环境保护的理论性描述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顾名思义,即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
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随着近年来工业的飞速发展,环保问题又一次引起来人们的认识,环保机构、相关律法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作用越来越广,影响程度越来越深,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也日益增强。
同时,环境的反作用已使全球的环境问题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此,大家要行动起来,为解决环境问题尽一份责任。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以来,科学水平迅速提高,人口数量急剧膨胀,经济实力空前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包括全球气候变暖,氧层的破坏、大气污染与酸雨。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的燃烧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向大气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由此增强的温室效应会加剧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随着气温加速上升,预计到2100年,一些沿岸低地和沿海大城市以及一些岛国将面临被淹没的威胁,海平面上升还会家具暴潮和洪涝灾害,造成城市排污系统失效;海水倒灌则导致土地和农田盐渍化.*过多地适用氯氟烃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近20多年来,由于我国企业大多采取了传统的粗犷性生产方式,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很大,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致使环境不断恶化,形势空前严峻。
其特点是:污染物成分日趋复杂,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在增加,生态系统功能在退化。
1.我国的土地在持续荒漠化从我国发射的神州6号卫星上鸟瞰东亚地区,当看到我们今天所生活的家园时无不震惊:我国大片国土上的郁郁葱葱,不知不觉地竟然变成了严重的荒漠化(棕黄色)。
大面积的沙滩、荒漠和戈壁滩,与周遍国家的颜色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照。
对于地球村的村民而言,必须面对它,正视它,这的的确确就是我们今天的家园现状。
多年来的气候变化和人们漫不经心的活动,对土地的破坏作用甚大,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及重用轻养的恶习使草地逐渐退化,加上水土流失的不断侵蚀,致使这盲目改造自然的恶果悄然袭来。
我国沙漠化速度在不断升高。
目前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约27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8%,而且每年还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整个生态系统在急剧恶化。
其中草原沙化很突出,一些牧区牲畜存栏大幅度下降,绵羊的体重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下降了一半以上。
在近50年中,我国森林面积已减少了30%,森林覆盖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森林覆盖面积的三分之一。
森林的减少导致了水土流失,洪灾频繁,物种减少,气候变化等多种严重恶果。
近7年来,我国耕地已减少了1亿亩,全国不少省份到xx年的非农建设规划用地指标早已提前用完多年来,我国向水环境中排放的废水总量年均值约为500亿吨/a,其中xx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高达约1356亿吨,早已超过环境容量的80%。
据几年前统计,只有5%的生活污水和17%的工业污水在排放前经过了处理,其它都直接排入江河湖泊。
迄今为止,全国745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28%的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iii类;我国已有90%以上的城市河段、湖泊受到严重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大部分江河湖海都出现了富营养化,水华和赤潮发生频次在持续增加。
浅谈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
2清洁 生产 、 生 态工业 和循 环经 济 的共 同点
2 . 1都是对传统环保理念的突破 传统 的环保 理念是在生产过程 中对污物排放量进行控制 , 对 已经产 生 的污染进行 治理 , 清洁生产 、 生态工业及循 环经济 在很 大程度上 突破 了这种 传统理念 , 将环境保 护理念 与方法 渗透到生 产全过程 , 使环保与经济协调共进 。以往 的环保方式是 开展末 端 治理 , 但清 洁生产更加注重 整体预 防 , 依靠 各种环保工 具在企业 的生产 、 营销 等各个环节进行环保监控 , 提升环境绩效 。 生态工业 将传统工业 中相互独立 的各个 生产 环节结合起来 , 在工业体 系内 部寻求闭环循环 。各个不 同的工业 体系之间也可以建立联系 , 通 过为生产废 品寻找分解企业使得各 工业 体系之间实现共生 , 这种 形态 的资源共享使废弃物 、 污染源顺利转 化为生产 资料 , 实现效 益正增长。 循 环经济 旨在要求生产企业在控制生产资源投入 的同 时, 提升物质 的循环效率 , 多使用可再生资源 。 建立起生产企业 问
的合作关系 , 完成废弃物的输入输出 。在生产消费的过程 中实现
能 源 的 循 环 利用 。 2 . 2都 能 提 升 环保 对 经 济 发 展 的指 导 作 用
工业进步为人们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收益 ,但 同时使人 类的居 住环境遭到了很大破坏 , 生态环境污染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 其严 峻 程度不容忽视。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各国政府纷纷 出台相 应的政策 , 其 中清洁生产 、 生态工业 、 循环经济是受到普遍推崇 的 三项环保战略。能够科学合理地运用并实施这三项发展战略 , 必然 3清洁 生产 、 生态 工业 和循环 经 济的关 系 会极 大地助益于生态环境 的改善及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发展生态工业的意义
[摘要]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出发,运用“工业生态学”的原理,结合我国工业企业发展现状,浅层论述了我国建设生态工业园的必要性,通过对“生态工业园” 原理的理解阐述了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建立环境意识资源可持续发展
“生态工业”的提出是在“工业生态学”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前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究部的副总裁罗伯特佛郎希在1989年提出了工业生态学的概念。
工业生态学是用自然界中的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工业生产的一门新兴学课,它把工业生产视为一种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封闭体系,其中一个车间产生的“废物”或副产品,是另一个车间的“营养物”和投入原料。
这样区域内彼此靠近的工业企业就可以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类似于生态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
生态工业落实到实处就是要发展生态工业园区。
建立生态工业园的出发点就是克服传统产业布局的弊端,有意识的把废弃物排放企业和再处理企业安排建立在一个园区内,形成有机的循环组合。
一些企业排放的废弃物作为资源直接供给另外一些企业进行再利用。
在发达国家,从20C90S就开始规划建设工业示范园,目前国际上最成功的生态工业园区是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自从1993年开始生态工业园区在美国遍地开花,美国政府在总统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下还设立了一个“生态工业园区特别工作组”,目前美国已经有近20多个生态工业园区。
我国现在正提倡建立节约型社会,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其重要标准是要学会循环利用资源因此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对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生态工业有利于减缓我国自然资源的耗竭速度,我国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特别是作为工业血液的石油资源国内的开发和生产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一些重要矿产资源的不足矛盾日益突出,某些重要原材料将长期依赖进口。
如果按照生态工业原理组织生产,使原本要排除生产过程之外的废物变为资源重复利用必将大幅度减少自然资产的耗竭;发展生态工业有利于使我国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近些年,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表现得十分严峻。
工业废弃物累计堆积量已超过66亿吨,2/3的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
河流污染酸雨危害也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因此,如何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控制工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已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亟待解决的问题;发展生态工业不仅阻止或减少了废气物的排放,由于热电联产、集中联网大大节约了能源。
发展生态工业是保持和提高工业企业竞争力的手段。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目前仍然经营粗放,消耗大,浪费大,经济效益差,竞争力低。
按照生态工业方法,通过将上一生产过程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下一生产过程的投入原料,必将减少企业的能源资源消耗,提高效益,增强竞争优势。
发展生态工业,严格按照国际环境标准设计和生产产品,企业才能拿到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环境问题也日趋
全球化,国际性的环保呼声日趋高涨,环境排放标准和产品环境质量标准日趋严格。
在倡导绿色产品和绿色消费的市场潮流下,我国的工业产品生产和消费必然要适应这一趋势,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
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国内
企业还缺乏环境意识或者对其要求不甚了解以致近年来我国因遭遇“绿色壁垒”而受阻的出口产品价值高达数白亿美元。
因此必须重视发展生态工业,以尽快适应全球经济竞争的新要求。
发展生态工业有利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我国加入WTO后,不少国外人士预言,中国将在21世纪成为世界工厂,在这种背景下我国能否走出一条生态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将对全球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首先,如果不注意工业化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性后果,我国将可能再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也变为全球的一个主要污染源。
其次,如果不注意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在加快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的同时,也在加速本国的资源枯竭,并可能引发全球性的能源和资源危机。
此外,如果不注意强化环境管理,我国在大量吸引国际工业资本的同时,也可能成为发达国家转移污染的主要受害国。
因此在生态工业生产过程中首先,要采取新技术改良生产设备、提高工艺水平,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浪费,建设资源节约型工业。
其次,要实行清洁生产,最大限度的减少因工业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在城市规划中、大中型建设项目论证过程中,要把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作为重要内容,充分估计和预防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发展生态工业有利于改变以往被动的环境管理方式,我国迄今对工业污染仍主要采取“末端控制”的方式,不仅需要大量投入人员、技术和资金给政府和企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而且因投入高费时费力、与提高经济效益没有明显关系,企业普遍缺乏治污积极性。
发展生态工业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要从工业的产品设计、原料选择、工艺改革、技术进步和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入手,把生产尽可能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变被动治理污染为积极预防污染、从而实现环境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及发展与环境的“双赢”。
我国正处在以传统产业为主要的工业体系向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工业体系演变的过程中,更需要按照生态学的原理建立新的生态工业体系,控制工业污染、减少资源浪费,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颖,21世纪工业的希望之星――生态工业园.生态经济,1999年第五期
[2]袁增伟等,苏州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建设构想及效益预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10月
[3]邱德胜,钟书华,生态工业园区理论研究述评,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2期
[4]钟书华,工业生态学与生态工业园区.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第1期
[5]杨青山,徐效坡,王荣成,工业生态学理论与城市生态工业园,经济地理.2002年9月
[6]朱蓓,王焰新,肖军,生态工业园的发展与规划.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5月。